《敕勒歌》优秀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敕勒歌》

课型:新授课

上课日期:2012、11、28 姓名:连吉伟

单位:山亭区翼云中学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原野放歌:《敕勒歌》

课前预习:

了解作者及诗歌写作背景,积累重点生字词语

相关课程标准:

“在诵读诗歌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意义和作用。”“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2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

2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评价任务:

1、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再读诗歌,引导学生探究几个问题。

3、诵读诗歌,品味文中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播放腾格尔歌曲《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二、背景资料: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

三、诗歌朗读:

1、听范读录音。

2、学生自己读,注意体会感情,把握语气语调。

3、指名学生朗读,师生简单评议。

四、问题探究:

1、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选择“穹庐”?这个比喻表现了大草原

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2、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

3、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表现了

大草原的什么特点?这句采用了什么写法?

五、小结:

1、齐读诗歌。

2、这是一首草原的赞歌,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

的草原的无限热爱之情。

3、展示学生作品。

六、拓展延伸:

1、投影展示风景图片。

2、说说自己的家乡。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且背诵默写。

2、书面完成课后练习三。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先播放有关大草原的课件,给学生直观感受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大草原的美丽景色。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在理解诗歌内容时,先引导学生总结理解诗歌的一般方法,放手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看注释,结合图画等方法,自主理解诗歌的意思。之后,学生相互质疑,合作探究,相互解答。

课题:<<白洋潮>><<钱塘江夜潮>>

<<水之歌、水之思>>

课型:新授课

上课日期:2012、11、25

姓名:连吉伟

单位:山亭区翼云中学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拓展阅读

课前预习:

了解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积累重点生字词语

相关课程标准: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积累重点生字词。

2、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正侧结合的写景方法。

4、研读体会本文精练生动的语言。

评价任务: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5、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探究几个问题。

6、诵读课文,品味文中亦庄亦谐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白洋潮》是一篇精彩的游记。课文对于白洋潮来潮时不同角度的景致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白洋潮的壮丽风光。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多角度的写景手法,更是令人赞叹。通过对它的学习,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引起学生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美,初步了解我国古代散文取得的辉煌成就。

每年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狂热。本文描写的水军演习、弄潮表演以及观潮情景,既衬托了钱江涌潮的奇伟壮丽,又共同组成了南宋都城生活的风景画、风俗画,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特征,或阐述事理。那么《水之歌水之思》是怎么说明的呢?我们来看一看。

二、检查预习:

1、作者、作品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家。

作者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原籍济南,后迁吴兴(今属浙江)。南宋文学家。宋末曾做过义乌县官等职,宋灭之后不再做官。

三、感知课文内容

1、根据注解再读《白洋潮》和《钱塘江夜潮》文中引用周密,高濂的两则文段提出疑问词句,教师指导解答。

2学会僧简要复述三篇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

3找出《钱塘江夜潮》这篇文章的文眼。

三、比较探究:

探究1.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其一,钱塘江的江口在杭州湾的人海处呈喇叭状,向内逐渐浅狭,海潮倒灌,潮波传播又受到内江狭窄江面的约束,这就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大潮最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