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精品课件 登高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后两联是什么?
抒情。直接倾诉内心的重重愁苦。
四、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 “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 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 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 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 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共天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 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 “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 情景交融的意境。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 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 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使人感到 非常冷。 既有身体 的,又有 心灵的。 更主要是 心的 。 显得天 底下的 人很渺 小,很 孤单。
使人听到 它的叫声 非常悲凉。
背景材料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 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 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 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 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 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 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 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 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 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 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 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研讨思想内容
• 一、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哪六 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 ?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 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 低飞盘旋的水鸟。
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 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 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 浑高远,又肃杀凄凉。
• 五、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 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 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 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 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 从联句的对仗关系看,“苦恨”与“新停” 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是副词“很”, “恨”是动词“遗憾”,诗人很遗憾过早的白 了双鬓,不能多为国家出力。 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 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 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诵读提示
★ 节拍要清晰,体现诗的韵律。语气要缓慢,沉重,读 出“悲”的基调。 首联 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 颔联 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 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可 重读、适当延长、有余韵;“萧萧”“滚滚”要拉长音, 再现木叶和江水的形象,表现诗人不尽的愁绪哀思。 颈联 是全诗的高潮,要提高声调,读得悲愤。重读 “悲”“常”,描绘长年飘泊之苦;重读“病”“独”, 刻 画老病孤愁,以加重悲苦情绪。基调沉重,宜缓。 尾联 含无限凄凉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 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
杜甫简介: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 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 称杜少陵。原籍襄阳,迁居巩县。 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 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 年。及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 凤翔,谒见肃宗,官至左拾遗。 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 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 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 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由盛 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 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 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 《杜工部集》。
注: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作为一个现实 主义诗人,虽有无奈,他仍感到豁达、坦荡、 胸襟开阔,有一种宏大的气势。
落木
无边
萧萧
下 沉郁 来
生命之短暂
长江
不尽
滚滚
时间之永恒
高昂
意境: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壮 心境: 豁达、坦荡、开阔的胸襟
• 万里悲秋常做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漂泊它乡,流浪它乡。
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 有八层意思:
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迥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 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2)苦,是什么意思?
苦,极度。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由 于年老多病而无法实现。(心有余而力不足)
(3)“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不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 时已经是“百年”(晚年),且浑身是病,此时的杜 甫老人想的更多是自己艰难的一生。他既忧国、忧民、 又忧身。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 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 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 另抒己见。
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 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 途”。
品味语言


天 猿
渚 沙
高 啸哀
清 白 孤独无依 漂泊痛苦 意境 凄凉

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 话,那么,“不尽长江”有什么意思呢?
明确:“不尽长江”指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 河永不停息。把颔联上下两句互相对比着写的, 相互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 得悠久。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哀婉孤独
沉郁 高昂
Biblioteka Baidu
愁苦沉痛
忧愤无奈
方法总结
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 移情入境法: 甚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体 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 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 意象分析法: 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
知人论世法: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 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
高考面对面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二、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 叶)”、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 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逝世前3年)、 飘零流落在外,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有阔 大胸襟的诗人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
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 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 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登台: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为祈求长寿,全家人一起去。
诗三、四两联是抒情,有哪些字 眼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万:表明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表明了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 作客:客居他乡。 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 恨:感叹过分的愁苦和愤恨,以致两鬓过早地斑 白了停:感叹因穷困潦倒没酒可喝,只好停下酒 杯,郁积在胸中的愁闷得不到渲泄的情状。 苦:是极度;极度(痛恨两鬓染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