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摄影位置学头颅五官摄影位置
0069X线摄影位置学5头颅五官摄影位置
柯氏位摄影体位图
柯氏位摄影体位原理图
柯氏位照片
①额窦投影于眼眶的内上 方。
②眼眶投影于照片的中部, 两侧对称,其内可见眶 上裂。
③前组筛窦显示于两眼眶 影之间。
下颌骨侧位摄影要点
①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 ②头颅与身体向对侧旋转,使被检侧下颌骨置于下
端垫高15°角的暗盒上。 ③调整头颅使被检下颌体部与暗盒平行。 ④下颌仰起,使下颌骨体部与胶片下缘平行。 ⑤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5°~20°角,经被检侧下颌骨
③头枕于暗盒上,面部转向被检侧,对侧肩部 垫高,使头颅矢状面与床面呈45°角。
④听眦线与暗盒前缘垂直,外耳孔置于照射野 中心前、上各2cm处。
⑤中心线向足侧倾斜45°角,自对侧眼眶外上方 射入,经被检侧乳突尖部射出到达胶片中心。
梅氏位摄影体位图
梅氏位摄影体位原理图
梅氏位照片
①显示颞骨岩部的轴位影像, 颞下颌关节影像显示清楚。
头颅后前位摄影体位图
头颅后前位照片
①显示头颅正位影像,颅骨全部包 括在照片内。
②矢状缝及鼻中隔影像居中,两眼 眶影像大小相等。
③顶骨及两侧颞骨的影像对称,距 照片边缘等距离。
④颞骨岩部的影像位于眼眶影之中, 岩锥内呈横位管状的影像为内听道 的影像。
⑤颅骨骨板及骨质结构显示清晰。
外隆凸射入胶片;或向足侧倾斜30°~40°角,经两外耳 孔连线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处射入胶片。
汤氏位摄影体位图
汤氏位照片
①显示头颅半轴位影 像。
②枕骨及枕骨大孔影 像显示清楚。
③颞骨岩部位于枕骨 大孔影两侧,其内可 见内听道影。
④枕骨大孔影上方为 枕骨及顶骨后部的投 影。
瓦氏位摄影要点
②颞下颌关节影的后方可见外 耳道与鼓室前上部的复合影, 该处向后为鼓窦的投影。
医学影像学各部位影像学图
头颅CT分辨率高,能够清晰显示颅内 结构,但存在辐射损伤的风险。
详细描述
头颅CT能够清晰地显示脑组织、脑室、 脑池等结构,对于脑出血、脑梗死、 颅内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适用人群
适用于脑出血、脑梗死、颅内肿瘤等 疾病的诊断和手术前评估。
头颅MRI
总结词
头颅MRI是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对人体头部进行扫描,通 过计算机处理形成影像,用于观察颅脑内部结构的一种检 查方法。
四肢影像学图
四肢X线片
总结词
用于观察骨骼结构,判断骨折、关节脱位等骨骼病变。
详细描述
X线片是医学影像学中常用的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四肢骨骼的结构和病变。 通过X线片,医生可以诊断骨折、关节脱位、骨肿瘤等疾病,并为治疗提供依据。
四肢CT
总结词
用于观察骨骼和软组织的细节,提高对病变的检出率。
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
腹部X线片主要用于观察腹部脏器的形态和位置,如胃肠道、肝脏、胆囊、胰腺等。它可以显示脏器的轮廓、大 小、密度以及是否存在异常肿块或钙化灶。腹部X线片操作简便,价格相对较低,但敏感度较低,对于早期病变 可能难以发现。
腹部CT
总结词
腹部CT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腹部进行详细检查的影像学方法。
胸部X线片
总结词
胸部X线片是医学影像学中常用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 观察胸部结构和病变。
详细描述
胸部X线片可以显示肺部、胸膜、胸壁、纵隔等部位的 病变,常用于检查肺炎、肺结核、肺癌、胸腔积液等疾 病。X线片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优点,但分辨率 较低,对一些微小病变的检出能力有限。
胸部CT
总结词
胸部CT是一种断层扫描技术,能够更精确地显示胸部结构和病变。
【收藏】骨骼系统X线拍摄技巧
【收藏】骨骼系统X线拍摄技巧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医学影像服务中心作为国内首家开通医学影像系列自动学习功能的微信平台,目前上线有数百例影像典型征象、数百例影像病例、影像解剖、影像讲座、国外精品讲座、影像医事以及三基考试、上岗证考试等内容。
动动手指即可享受知识大餐,热爱学习的同行朋友们快来加入我们吧。
加入方式:微信公众号内输入医学影像服务中心,或者点击上面蓝字,即可免费关注。
投稿邮箱:yxfw8436@ 版主微信号:yxyxfwzx骨骼部分手正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
手掌紧靠暗盒,将第三掌骨头放于暗盒中心。
各手指稍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所有指、掌、腕骨,尺桡骨下端的后前位影像,但拇指显示斜位像。
手后前斜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
将小指和和第五掌骨靠近暗盒外缘,手放成侧位。
然后将手内转,使手掌与暗盒约成45度角。
各手指均匀分开稍弯曲。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
第二、三和四掌骨互相分开,第四、五掌骨可能稍有重叠。
手前后斜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
将小指和第五掌骨靠近暗盒内缘,手放成侧位。
然后将手外转,使手与暗盒约成45度角。
各手指均匀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
第三、四、五掌骨互相分开,第二和第三掌骨可能稍有重叠。
拇指前后位位置:(1)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肘部垫高。
手和前臂极度外转,使拇指背面紧靠暗盒。
(2)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前用沙袋垫高。
手和前臂极度内转,使拇指背面紧靠暗盒。
其他四指伸直,也可用对侧手将其扳住,避免与拇指重叠。
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掌指关节,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1)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和其周围结构也都能清晰显示。
(2)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常被遮蔽,显影不清。
标准放射x线拍摄体位头颅课件
2021/1/12
53
下颌骨侧位
• 【适应证】 1.外伤。 2.肿瘤与囊肿。 3.下颌骨炎症性病变。 4.下颌骨发育畸形。
2021/1/12
54
下颌骨侧位
体 位:侧卧,将探测器垫高15°角(头顶低、 下颌高),下颌骨体部紧贴探测器并与探测器横 轴平行,向上超过探测器下缘约3cm。 中心线:向头侧倾斜25°角,经下颌骨体部中心 射入。
2021/1/12
45
2021/1/12
46
显示部位: 乳突侧位影像
2021/1/12
47
• 【注意事项】 1.使用滤线器摄影时,摄影距离应控制在滤 线栅栅焦距的范围内。
2.为保持头颅稳定,摆体位时,病人对侧手 握拳支撑下颌。
3.常规分格摄影,双侧乳突投影在同一照片 中。
4.若有专用乳突摄影架,应按摄影架的操作 程序进行。
颅底轴位
体 位:仰卧,背部垫高,两手放身旁,双腿弯 曲,脚踏床面,保持身体稳定。头后仰,顶部贴 床面。头正中矢状面与床面中线一致并垂直。水 平面与床面平行 。 中心线:经两下颌角连线中点,与水平面垂直, 射入探测器中心。
2021/1/12
13
2021/1/12
14
显示部位: 两侧的颞骨岩部,颧 骨对称的颅底影像。
31
2021/1/12
32
显示部位: 被检侧视神经 孔位于眼眶外 下1/4
2021/1/12
33
鼻窦柯氏(Caldwell)位
• 【适应证】 1.外伤。 2.先天性发育畸形。 3.鼻腔内异物或结石。 4.急、慢性鼻窦炎及特源性鼻窦炎。 5.鼻旁窦的良性、恶性肿瘤或转移性肿瘤
头颅五官投照及X线解剖
• 中心线向足侧倾斜 23°角,经鼻根射入
下颌骨侧位
• 被检者俯卧于检查床 • 被检侧下颌骨置于下
端垫高15°的X线接收 器上 • 下颌仰起,使下颌骨 体部于X线接收器下缘 平行 • 中心线向投产倾斜1520°角,经被检侧下 颌骨拟检部位射入
鼻骨侧位
• 被检者俯卧摄影床上 ,头部侧转,矢状面 与床面平行,瞳间线 与床面垂直
• 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5°角 垂直,经被检侧乳突尖射 入
乳突梅氏位
• 被检者俯卧于床上,身体 长轴于床面中线平行
• 头枕于X线接收器上,面 部转向被检侧,对侧肩部 垫高,使头颅矢状面于床 面呈45°角
• 听眦线与X线接收器前缘 垂直,外耳孔置于照射野 中心前、上各2cm
• 中心线向足侧倾斜45°角 ,自对侧眼眶外上射入, 经被检侧乳突尖部
头颅五官投照及X线解剖
头颅后前位
• 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 ,正中矢状面垂直于 床面,并重合于床面 中线
• 下颌内收,额部及鼻 尖紧贴床面,听眦线 垂直于床面
• X线接收器上缘超出颅 顶约3cm
• 中心线自枕外隆突经 眉间垂直射入
头颅侧位
• 被检者俯卧于床上,身体 长轴于床面中线平行
• 头部侧转,被检侧靠近床 面,矢状面与床面平行, 瞳间线与床面垂直
• 鼻根下1cm对准X线接 收器中心
• 中心谢谢!
瓦氏位摄影
• 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 ,正中矢状面垂直于 床面,并重合于床面 中线
• 下颌骨颏部置于床面 上,头稍后仰,听眦 线与床面呈37°角
• 鼻根对准X线接收器中 心
• 中心线经鼻根垂直射 入
柯氏位
• 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 ,正中矢状面垂直于 床面,并重合于床面 中线
头颅X线摄影优秀课件
髁状突 鼓室壁
锥体前缘
乳突梅氏位
左乳突梅氏位
L
右乳突梅氏位
R
左乳突梅氏位
L
右乳突梅氏位
R
双侧乳突许氏梅氏位
L
L
R
R
颞颌关节张闭口位
摄影目的:观察颞颌关节的骨质、功能 及关节腔的情况
摄影体位:病人俯卧于摄影台上,将头 侧转,被检侧靠胶片,耳廓 前折,对侧手握拳支撑颏部, 体位与许氏位相同,分别摄取 双侧张、闭口位进行对比
下颌骨仰卧侧位
下颌骨俯卧侧位
喙突 下颌小头 下颌切迹
下颌管
下颌体
舌骨
下颌骨俯卧侧位
下颌管
左下颌骨侧位
舞
中 心 线:足向23°角,从枕外粗隆上方 6~7cm处经鼻根射入胶片
眼眶后前位
眼眶后前位
眼眶后前位
照片显示:
眼眶后前位 的影像
额窦、前组 筛窦显示清 晰
额窦 眶上裂 筛窦
上颌窦
眼眶 岩骨嵴
眼眶后前位
眼眶后前位
R
鼻骨侧位
摄影目的:观察鼻骨骨折的情况 摄影体位:病人俯卧于摄影床上,头侧
面骨后前位
额窦 眼眶 鼻腔 上颌窦 颧骨 上颌骨
乳突 下颌颏部
大瓦氏位
大瓦氏位
R
下颌骨正位
摄影目的:观察下颌骨升支及颞颌关节 的正位情况
摄影体位:病人俯卧于摄影床上,头颅 正中面垂直暗盒中线,前额 和鼻尖紧贴暗盒
中 心 线:对准嘴唇垂直射入 照片显示:下颌骨升支及颞颌关节
下颌骨正位
摄影体位:病人俯卧于摄影台上,将头 侧转,被检侧靠胶片,耳廓 前折,对侧手握拳支撑颏部, 外耳孔置胶片上后三分之一 处,瞳间孔垂直暗盒
头颅及五官投照技术头部的标准平面
矢状面:将头颅分成左右两半的平面 正中面:头颅正中的一个矢状面 水平面:两眼眶下缘至两外耳孔上缘所
成的平面 垂直面:经过两外耳孔中心与水平面垂
直的平面
头颅的标准联线
听眦线:外耳孔与外眼角的联线 听眉线:外耳孔与眉间的联线 听眶线:外耳孔与眼眶下缘的联线 瞳间线:两瞳孔间(外眼角)的联线 听鼻线:外耳孔与鼻翼下缘的联线 听口线:外耳孔与口角的联线
照片显示:
枕骨、枕骨 大孔、颞骨 岩部、内听 道、后部顶 骨、鞍背
乳突许氏位
摄影目的:观察鼓室、鼓窦、乳突蜂房、 乙状窦及听骨的情况
摄影体位:病人俯卧于摄影台上,将头 侧转,被检侧靠胶片,耳廓 前折,对侧手握拳支撑颏部, 外耳孔置胶片上后三分之一 处,瞳间孔垂直暗盒
中 心 线:足向25°角,从对侧外耳孔 上 7cm与后1.5cm交叉处入射
摄影体位:病人俯卧于摄影台上,将头 侧转,被检侧靠胶片,耳廓 前折,对侧手握拳支撑颏部, 体位与许氏位相同,分别摄取 双侧张、闭口位进行对比
中 心 线:足向25°角,从对侧外耳孔 上 7cm与后1.5cm交叉处入射
颞 颌 关 节 张 闭 口 位
下颌关节凹 关节结节
下颌关节间隙 下颌小头 下颌切迹 外耳孔
颞颌关节闭口位
下颌关节凹 下颌小头
外耳孔
颞颌关节张口位
R
颞颌关节张闭口位
颞
颌
关
R
节
张
闭
口
位
L
茎突前后位
摄影目的:观察茎突长度及形态 摄影体位: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头枕
于顶端抬高13 °的片盒架上, 正中矢状面向对侧偏转5 °, 张 大口,同一方法摄对侧茎突 中 心 线:垂直入射,经被检侧乳突尖内 2cm处射入胶片
影像技术学 普通X线摄影基本知识
深呼气后屏气
➢ 使膈肌上移,增大腹腔上下径线,减小腹腔前 后经线。
➢ 用于膈下肋骨、腰椎、腹部、骨盆等摄影。
五、X线摄影的优缺点
透视
优点
缺点
✓简便、经济、省时
✓同时观察形态和功 能,多角度观察
✓点片
✓检查时间长
✓受辐射剂量高于摄片检查, 1次前方向 • 背掌方向
摄影方向
冠状方向
R
L
躯干:左右方向,右左方向
四肢:内外方向,外内方向
上下方向(轴)
背底方向
摄影方向
切线方向:中心线与病灶边缘相切 斜射方向:中心线与被检体矢状面呈角度
➢ 正位 ➢ 侧位 ➢ 斜位 ➢ 轴位 ➢ 水平位 ➢ 其他
摄影方位
1、正位:被照体冠状面与探测器平面平行
立位 坐位 半坐位:坐姿,背部后倾斜 卧位
➢ 仰卧位:背部贴摄影床 ➢ 俯卧位:腹部 ➢ 侧卧位
✓ 左侧卧位:身体左侧贴摄影床 ✓ 右侧卧位 斜位:身体长轴与探测器成角度
摄影方向
摄影方向:中心线入射被照体的方向
✓ 矢状方向 ✓ 冠状 ✓ 上下 ✓ 斜射
摄影方向
矢状方向
➢ 前后方向 • 掌背方向
在日本 X线和CT检查更为普遍,每年新增癌症 病例中3.2%由这两种检查所致。
14 12 10
8 6 4 2 0
吸烟
肾脏CT
肝脏CT 泌尿X线检查
腰椎X线检查
每万人死亡概率
胸部X线检查
对生育的影响
男性
➢ 精子减少:中度 15-20 cGy;明显 50 cGy;严重 100 cGy;消失 200-600 cGy
✓明室
X线摄影
摄影位置学课件:7-颅骨、颅面部摄影位置
中心线
垂直载体,与病变区域颅骨边缘相切。
颅骨局部
标准片显示
➢ 显示头颅局部切线影像。 ➢ 凹陷骨折时,可见骨片凹陷情况,其外部软组织
可见肿胀阴影; ➢ 头部包块突起时,可见软组织影像中突起与骨板
的关系; ➢ 肿瘤病变的,可见肿瘤软组织影像及颅骨骨质破
✓ 若头部上仰,听眦线不能垂直台面,所得影像中 颅部减小,眶内岩骨下移。可用倾斜中心线或垫 高后枕部来完成。
颅骨后前位与前后位的比较
➢显示影像基本相同。 ➢颅骨后前位对额面部的显示更加清晰; ➢前后位对后枕部的显示更加清晰,且前后
位的眼眶有放大,眶内显示的结构更多。 ➢所以在摄取内听道时一般选用前后位。
Towne位
标准片显示 ➢ 显示枕部前后半轴位影像。
➢ 主要显示完整的枕骨鳞部、顶骨后部、人字 缝、枕大孔后半部的展平影像。
➢ 内耳道和内耳昕器投影于岩骨峭下骨质内。 蝶鞍鞍背和后床突投影在枕大孔内。枕骨上 横窦血管压迹和骨纹理清晰可见。
问题提示
✓ 若中心线倾斜的角度过小,枕骨展示不完全。枕 骨大孔显示不全。
✓ 若中心线倾斜角度过小,所得影像中颅底的结构被压缩, 下颌骨髁状突与外耳重叠。颅中凹各孔不能充分显示。
蝶鞍侧位
摄影体位 ➢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头转成侧位,被检侧耳
部紧贴台面,上肢放于身旁。 ➢ 头颅矢状面与台面平行,瞳间线与台面垂直。
对侧上肢屈曲,手半握拳支撑颏部。 中心线 对准外耳孔前上方各2.5cm处,与暗盒垂直➢显示蝶鞍局部侧位影像 ➢主要显示蝶鞍前床突、蝶鞍后床突、鞍背、
鞍结节、鞍底、蝶窦。鞍底无双边。影像 细节可见。
蝶鞍后前位
颅脑系统的X线摄影
冠状缝
额窦 鼻骨 筛窦 上颌窦 上颌骨
下颌骨
外板 顶骨 板障 内板 人字缝
蝶鞍 蝶窦 枕骨 髁状突
颈椎
Sutura coronalis
Glabella Frontal sinus Mastoid air cells
Parietal bone
Sutura lamຫໍສະໝຸດ doideaSella turcica Sphenoid sinus Nasopharangx
Cervical vertebrae
标准片:
R
1.蝶鞍呈半月状 显示,无双边影
2.双侧乳突、外 耳孔、下颌骨小 头重叠良好
3.头颅各骨边缘 与骨小梁影像清 晰
4.左右(L、R) 标记在影像左上 角
L
颧弓颌顶位
摄影目的:观察颅底各骨的形态、骨质、 颧骨弓及各孔的大小
摄影体位:病人坐在摄影架前,面向X线管,头后
Septum nasi
Sinus maxillaris Mandibula
Canalis caroticus Porus acusticus internus Processus mastoideus
标准片:
R
1.颞骨岩部呈
“八”字形显示
于枕骨大孔的两
侧,为轴位影像
2.双侧颧骨左右
对称,边缘锐利
仰,头顶紧靠探测器,两外耳孔与探
测器等距,头颈部尽量向后仰,使听
眶线平行平板探测器(还可用卧位)
中 心 线:两下颌角的联线中点并垂直于听眦线
摄影目的:观察
颅底各骨的形态、
骨质、
颧骨
弓及各孔的大小
摄影体位:病人仰卧于摄影床上,双肩 与床的上缘平行,头后仰, 头顶向下,两外耳孔与平板 等距,颈部尽量伸直,使颅 顶紧贴平板(还可用坐位)
头颅五官X线诊断
• 正位:投影于眼眶内 侧,海绵窦段与虹吸 扭曲处血管横断
• 面呈圆点状。距正中 约0.5__1.3cm
• (1) 眼动.脉颈内动虹吸 前膝段 在穿硬脑膜内层
前分出——视神经孔— —眼眶
• (2) 脉络膜前动脉(较眼 动脉小 后交通支稍上方)
• 正位:先向上了略向内行 约1cm呈一凸面向内然后
•
平均15mm
• 5)颅底测量
• (1)Chamberlin’线 硬腭后缘与枕 大孔后缘连线,正常齿状突尖可高 于此线3mm(达5mm 及以上可诊断 颅底陷入)
• (2)McGreogor’线 (3)二腹肌线
• (4)鼻根——蝶鞍中心点枕骨大孔 前缘 三点连线夹角
• 7 颅内非病理钙化 • 松可体钙化 ﹤5mm 居中 鞍背上
• 静脉角的标志 自鼻根至鞍结节作连 线,从静脉角向此线作垂线:位于 鞍结节后方10——25mm 、上方30— —45m
• (2) 大脑大静脉 由双侧大 脑内 静脉汇 合
• (三) 术前准备
• 1 做好病人思想 以取得病人合作 并询问有无出血性疾病
• 2 术前禁食 适量禁静剂 • 3 出血 凝血时检查 • 4 麻药 造影剂过敏试验
• (四) 操作方法
• 1 颈动脉造影
• (1) 经皮穿刺股——脑动脉造 影
• (2) 直接穿刺法 • 病人仰卧 肩部垫高头稍后仰 • 常规消毒 铺巾 • 局麻或全麻 • 甲状软骨下缘区摸及并固定
头颅五官
X线诊断
一 头颅X线检查 1. 正位( 后前正位、前后正位) 2. 侧位(左、右) 3. 切线位 4. 汤氏位(额枕30゜位) 5. 颅底位 6. 仰卧水平侧位
二.正常X线表现
(一).颅骨发育及特点 1颅盖为膜内成骨, 颅底为软骨内成骨
X线摄影之摆位
肘关节前后位
桡尺骨内外侧位
桡尺骨前后位
腕、掌指部背掌位和内外侧位
髋关节和骨盆腹背位
股骨完全伸展,包括膝关 节,用于评估髋关节发育 不良
髋关节和骨盆腹背位
股骨、膝关节、胫腓骨内外侧位
股骨前后位
膝关节前后位
胫腓骨后前位
投照范围从肩前到第一腰椎 投照中心在第5-6肋间隙 胸廓的厚度以第十三肋骨出的厚度为准
临床上造成胸片影响质量不良的常见原因
运动 旋转会扭转 未包含整个胸腔 曝光不足或过度
腹围摆位
侧位
动物右侧卧或左侧卧,垫高胸骨与腰椎等高,讲 后肢向后牵拉使之与脊柱构成120°角
X线中心束对准腹中线 照射范围包括前界含膈,后届到髋关节水平,上
界含脊柱,下界达腹底壁
腹背位
动物仰卧,前肢前拉,后肢自然摆放屈曲呈 蛙腿 样
X线中心束对准脐部 投照范围包含剑状软骨至耻骨的区域
以后腹部为投照中心
X线摄影之摆位
X线摄影方位名称
常用摆位
背腹位/腹背位 (左)右侧位/(右)左侧位 内外侧位/前后位或后前位、背掌位或背拓
位 其他:斜位、应力位、负重位、轴位、水
平X线投照
摆位时需要明确的事项
摆位选择 保定 投照范围 投照中心 测厚
头部摆位-侧位
侧卧保定,头部的矢状 面与摄影床平行
不能使身体旋转 X线投照中心对准肩峰
肱骨内外侧位
患犬侧卧,患肢在下 患肢前拉,对侧肢屈曲后拉远离X线
投照中心,头颈向背侧屈曲,后肢 固定 X线中心束对准肱骨骨体中部 该体位易于评价肱骨和肘关节,但 对肩关节的穿透力往往不足
肱骨前后位
医学影像技术学体位
1.头颅后前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台上,两肘弯曲,双手放于头颅两侧,前额和鼻部紧贴台面,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听眦线与台面垂直。
2.头颅侧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头侧转,被检侧耳部紧贴台面,被检侧上肢自然放于身旁,对侧屈肘支撑下颌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平行,瞳间线垂直于床面。
3.汤氏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台上,颏部内收,双臂自然放于身旁,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听眦线与台面垂直4.眼眶后前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台上,两肘弯曲,双手放于头颅两侧,前额和鼻部紧贴台面,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听眦线与台面垂直。
5.柯氏位:被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颏部与鼻尖紧贴探测器,头颅正中矢状面与探测器垂直,使中心线与听眦线夹角为23°角,两侧外耳孔与摄影架等距。
6.瓦氏位:被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双手扶住摄影架,头后仰,颏部接触探测器,鼻尖与探测器相距约0.5~1.5cm,听眦线与探测器成37°角。
7.面骨后前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头后仰,颏部紧贴台面,鼻尖与台面相距约1~2.5cm,听眦线与台面成45°角。
8.下颌骨后前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台上,两肘弯曲,双手放于头颅两侧,前额和鼻部紧贴台面,头颅正中矢状线垂直探测器中线。
9.下颌骨侧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头转向被检侧并后仰,下颌骨紧贴探测器,患者尽可能闭口,上下牙咬合。
伸展颈部,避免颈椎和下巴重叠。
1.胸部后前位:被检者面向摄影架直立,双足分开,胸部紧靠摄影架,双手内旋放于两侧髂骨上,双肩、双臂、双肘贴紧摄影架,两肩放平,头稍后仰,下颌置于摄影架上缘,两腋中线与摄影架等距。
2.胸部侧位:被检者挺胸收腹侧立于摄影架前,被检测紧靠摄影架,双手弯曲高举抱头,使身体的冠状面与探测器垂直,胸壁前后缘与摄影架左右侧距离等宽。
3.胸部前弓位:被检者双足分开面向球管立于摄影架前30cm处,身体后仰,头稍向前弯曲,背部紧贴摄影架,身体冠状面与探测器呈45°角,双手内旋置于两侧髂骨上,双肘弯曲,双肩、双臂向前伸。
X线摄影位置学头颅五官摄影位置
X线摄影位置学头颅五官摄影位置X线摄影位置学是医学影像学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并确定在进行X线摄影时头颅五官的摄影位置。
正确的摄影位置能够提供清晰、准确的影像,为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必要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头颅五官摄影位置的选择和相关注意事项。
1. 头部背正位头部背正位是头部X线摄影中最常用的一种位。
在这种位下,患者面相上方,头部背靠于胶片或数字化摄影机,使头颅与垂直中线平行,头部伸直,面部与胶片或相机平行。
头部背正位适用于一般头颅疾病的查找。
2. 头部正侧位头部正侧位既包括侧位还包括正位。
在头部正侧位下,患者一侧面相上方,头部与垂直中线平行,面部靠近胶片或相机,另一侧面呈正位。
头部正侧位适用于颅骨外伤、脑内肿瘤等的检查,能够提供更多的解剖信息。
3. 头颅五官摄影位置的选择的注意事项(1)患者的年龄和病情对头颅五官摄影位置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儿童、老年人或患有特殊病症的患者,需要在选择头颅五官摄影位置时慎重考虑相关因素,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2)与患者的合作配合也是选择头颅五官摄影位置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进行X线摄影时,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的指导,摆好正确的姿势。
如果患者无法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位置摆放,则可能导致影像不清晰或体位不准确,影响诊断结果。
(3)由于头部摄影具有一定的侧面投射角度,需要医生在选择摄影位置时考虑头部摄影的标准,并确保头颅在X线束中心位置,减少辐射剂量。
(4)不同的疾病需要选择不同的摄影位置。
例如,头部扁平骨折摄影时,需要选择双侧斜位;颞骨关节炎摄影时需选择开口位。
总之,头颅五官摄影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疾病和患者情况进行判断,确保摄影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生在选择摄影位置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合作配合、侧面投射角度以及疾病类型等因素,同时还需要注意辐射剂量控制,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通过合理、准确的头颅五官摄影位置选择,我们能够获得更细节、更准确的头部影像,为医生提供更好的辅助诊断依据,有力地推动了医学影像学的发展。
摄影位置学课件:8-头颅神经系统、五官摄影位置
符合放射诊断学的要求
1.放射诊断学是对放射检查的影像做出鉴别、 鉴定的一门学科。
2.体位设计必须为放射诊断提供更多、更准 确的诊断信息。
3.体位设计为影像诊断开拓出更新的视野。
符合人体功学原理
1.人体各部位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 2.如果设计的体位与生理功能相悖就会出
现被动体位或强迫体位。 3.患者的实际情况能否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我们设计的体
鼻骨侧位
鼻骨侧位
标准片显示 鼻骨呈侧位像投影于面部鼻腔开口的上方、 眼眶的前方。困鼻骨骨质较薄,下部骨质往 往被穿透,影像较淡。鼻骨上部较厚处向骨 刺样伸向前下方。鼻骨影像细节可见。
鼻窦柯氏(Caldwell)位
摄影体位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肘屈曲,双手放 于头侧。头颅正中矢状面垂直并对准台面中线。 前额和鼻尖紧贴台面,使听眦线与垂直台面,将 鼻根放于探测器中心. 中心线 向足侧倾斜23°角,对准枕外隆凸上方 3cm处,经鼻根射人。 用途 适用于检查额窦和前组筛窦的病变,眼眶周 围病变。
许氏位
伦氏(Runstrǒm)位
摄影体位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头侧转,头部 正中矢状面平行台面,瞳间线垂直台面。被检 侧紧贴台面,耳廓前折,对侧手握拳支撑颏部, 外耳孔置于探测器中心的上方2.5cm处。
中心线 向足侧倾斜35°角,从对侧外耳孔上方
12cm、后方1cm交叉处射入。 用途 常规位置,应摄取双侧比较。
面骨后前45°角位
摄影体位
➢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肘关节屈曲,两手放于两 旁。头颅正中矢状面垂直并对准台面中线。
➢ 前额抬起,头后仰,颏部紧贴台面,鼻尖与探测 器相距1~2.5cm,听眦线与台面成45°角。
中心线 对准鼻尖,垂直台面。 用途 常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伦氏位照片
①显示乳突侧位影像。 ②颞下颌关节影像位于照
片的前下方,其后上方 可见鼓室上隐窝、鼓窦、 鼓窦入口及乳突气房影。 ③乳突气房影的后下方为 乙状窦影像。
梅氏位摄影要点
①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长轴与床面中 线平行。
②暗盒平放于摄影床上或置于面侧垫高23°的角 度盒上,被检侧耳廓前折。
②颞下颌关节影的后方可见外 耳道与鼓室前上部的复合影, 该处向后为鼓窦的投影。
③乳突气房影显示清楚。
汤氏位摄影要点
①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并与 床面中线重合。
②下颌内收,听眦线垂直于床面。 ③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上,其长轴与床中线平行,胶片上
缘平颅顶。 ④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5°~30°角,对准眉间上方处,经枕
③头枕于暗盒上,面部转向被检侧,对侧肩部 垫高,使头颅矢状面与床面呈45°角。
④听眦线与暗盒前缘垂直,外耳孔置于照射野 中心前、上各2cm处。
⑤中心线向足侧倾斜45°角,自对侧眼眶外上方 射入,经被检侧乳突尖部射出到达胶片中心。
梅氏位摄影体位图
梅氏位摄影体位原理图
梅氏位照片
①显示颞骨岩部的轴位影像, 颞下颌关节影像显示清楚。
在头颅外伤或其他原因造成被检者意识不 清时,可采用头颅前后位摄影。
被检者仰卧,中心线自眉间经枕外隆凸垂 直射入胶片,其他摄影要点同头颅后前位, 照片显示与头颅后前位基本相同,仅眼眶 影像放大明显。
头颅前后位摄影体位图
头颅侧位摄影要点
①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身体长轴与床面中线平行。 ②头部侧转,被检侧靠近床面,矢状面与床面平行,瞳间
摄影注意事项
8.摄影时要让被检者体位舒适,以避免曝光时可 能产生位置移动,必要时采用头颅固定装置, 危重病人摄影时应在临床医生的监护下进行。
9.某些结构对称的部位,需摄双侧影像进行对比 时,两侧的摄影条件必须一致。
10.摄影时必须对被检者进行有效的X线防护。
头颅常用摄影体位
头颅后前位 头颅水平侧位 伦氏位 汤氏位 柯氏位 鼻骨侧位
头颅五官X线摄影
医学影像系
头颅X线摄影
头颅解剖复习 摄影注意事项 常用摄影体位 其他摄影体位 头颅体位选择
头颅解剖
头颅解剖
头颅解剖
头颅解剖
头颅解剖
摄影注意事项
1.摄影前应认真阅读申请单,明确摄影目的,选择 合适的摄影体位和摄影条件。
2.摄影前应去掉被检者头部的发卡、饰物和活动 义齿等物品,向被检者讲明摄影过程,争取被检 者的配合。
3.头颅解剖结构复杂,摆放摄影体位时应充分利 用头颅的体表定位标志,正确使用摄影工具,确 保摄影体位摆放的准确性。
摄影注意事项
4.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无法使摄影体位摆放符合常 规要求时,应通过改变胶片位置和X线的投射方 向,使摄影效果符合诊断要求。
5.摄影时要明确x线的投射方向(与X线胶片的关 系)以及中心线的入射点和出射点。
头颅侧位 许氏位 梅氏位 瓦氏位 下颌骨侧位 颅骨切线位
头颅后前位摄影要点
①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 面,并重合于床面中线。
②下颌内收,额部及鼻尖紧贴床面,听眦线垂直 于床面。
③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上,其长轴与床中线平行, 胶片上缘超出颅顶约3cm。
④中心线自枕外隆凸经眉间垂直射入胶片。
伦氏位摄影要点
①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身体长轴与床面中线平 行。
②暗盒平放在摄影床上,被检侧耳廓前折。 ③头部侧转,被检侧乳突贴近暗盒。 ④头颅矢状面与暗盒平行,瞳间线与暗盒垂直。听
眦线与胶片短轴垂直。 ⑤被检侧乳突尖置于胶片中心。 ⑥中心线向足侧倾斜35°角,经被检侧乳突尖射入
胶片中心。
伦氏位摄影体位图
摄影注意事项
6.头颅摄影呼吸方式为平静呼吸下屏气,曝光前 应做好呼吸训练。
7.头颅摄影一般采用滤线器摄影技术,焦~片距 取90~100cm。摄取某些局部组织的影像时,因 照射野比较小,产生的散射线量比较少,可以不 用 滤 线 栅 来 消 除 散 射 线 , 这 时 焦 - 片 距 取 45 ~ 50cm。
头颅后前位摄影体位图
头颅后前位照片
①显示头颅正位影像,颅骨全部包 括在照片内。
②矢状缝及鼻中隔影像居中,两眼 眶影像大小相等。
③顶骨及两侧颞骨的影像对称,距 照片边缘等距离。
④颞骨岩部的影像位于眼眶影之中, 岩锥内呈横位管状的影像为内听道 的影像。
⑤颅骨骨板及骨质结构显示清晰。
头颅前后位摄影
线与床面垂直。 ③被检侧上肢内旋置于身旁,下肢伸直;对侧上肢屈肘握
拳置于面前,下肢屈曲以支撑身体。 ④下颌内收,额鼻线(前额与鼻尖间的连线)与床中线平行。 ⑤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上,其短轴与床中线平行,胶片上
缘超出颅顶3cm。 ⑥中心线对准外耳孔前、上各2.5cm处垂直射入胶片。
头颅侧位摄影体位图
头颅侧位照片
①显示头颅侧位整体观影像, 颅骨全部包括在照片内。
②照片的上缘包括顶骨,前缘 包括额骨、鼻骨,后缘包 括枕外隆凸。
③蝶鞍影像居中,鞍底呈单边 显示。
④颅骨内、外板和板障及颅缝 影显示清晰。
头颅水平侧位摄影要点
①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两臂伸 直置于身旁。
②头部垫高5cm,下颌内收。 ③暗盒侧立于被检侧,且与正中矢状面平行,胶片前缘超
片中心。 ④头颅矢状面与暗盒平行,瞳间线与暗盒垂直,听
眦线与胶片短轴垂直。 ⑤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50角,经被检侧乳突尖射入
胶片中心。
许氏位摄影体位图
许氏位摄影体位原理图
许氏位(乳突250侧位)照片
①显示乳突的侧位影像。 ②乳突尖投影于照片下部,乳
突气房显示清晰。 ③内、外耳道及鼓室影基本重
叠,重叠影位于颞颌关节后 方。 ④耳道影的稍上方为鼓室、上 隐窝及鼓窦的投影。 ⑤岩部上缘乙状窦壁及窦硬膜 角均清晰可见。
出额部3cm,上缘超出顶部3cm。 ④中心线呈水平方向经听眦线中、后1/3交点向上1.5cm处
垂直射入胶片。
头颅水平侧位体位
头颅水平侧位照片
体位显示标准 同 头颅侧位片,若 上颌窦及蝶窦内 有液体,可显示 出气液平面影。
许氏位摄影要点
①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身体长轴与床面中线平 行。
②暗盒平放在摄影床上,被检侧耳廓前折。 ③头部侧转,被检侧乳突贴近暗盒,乳突尖置于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