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学校课程实施管理制度

学校课程实施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学校课程实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课程设置与管理1. 课程设置:学校课程设置应遵循国家课程方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2. 课程课时:各学区按照国家规定的各级课程课时设置安排课程表,不得随意增减课程课时数。

3. 课程实施:各学区、各年级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任何教师不得无故调课,若有特殊情况调课,需提出书面申请,由学区主任批准。

4. 教师授课:艺术、体育、地方与学校课程、劳动教育课程兼课教师要按时上课,有备课、听评等相关材料,不得随意换作其他课程使用。

5. 实验教学:物理、化学、生物加强实验课教学,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指导、鼓励学生课外实验活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自主设计实验能力。

6. 教师专业自主权:尊重教师专业自主权,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科特点对国家、地方、学校课程进行整合。

7. 校本课程开发:每个学科组要结合本学科特点开发一门校本课程,教师应积极参加承担学校特色课程教学和学生社团指导等工作。

三、教材管理1. 教材选用:教材选用应优先选用获国家级或部委级的优秀教材和推荐教材,其次选用规划统编教材,一般不能选用其他教材。

2. 教材预订:教学计划中的各门课程的教学用书和讲义、配套教学参考资料、自印教材等,由教务处教材科负责组织供应。

3. 教材供应范围:教材供应对象为学院在读的学生及任课教师。

四、教学常规管理1. 编写学期授课计划:教师应在认真钻研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仔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正确编写学期授课计划,并遵照学校要求于开学前完成。

2. 备课: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并按要求编写教案。

3. 授课:教师应按照学期授课计划进行授课,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

4. 作业与辅导:教师应布置适量的作业,并认真批改;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应及时给予辅导。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一、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制度(一)、成立开发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责任到人。

(二)、校本课程由学生、家长、社会、教师、学校共同确定,学校、教师是校本课程的主要实施者。

校长是主要责任人和管理者。

校本课程开发要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要体现课程的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文化性、创造性的特点。

(三)、学校每学年必须审定一次校本课程,对校本课程在开设学习的过程中的开展方向、资源配置、开发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进行有效调控,采取有效对策解决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课程建设。

(四)、学校每学年制定一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合理安排校本课程的课时计划,制定校本课程实施办法,建立发展性、多元性评价体系。

(五)、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相关人员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学校要注重获取他们对校本课程的评价与建议。

(六)、学校要加强对校本课程的动态管理,实行例会学习制。

每月召开一次关于校本课程的工作会议,安排一次以校本课程为专题的业务学习,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关于校本课程的研讨会、观摩会。

(七)、学校要把校本课程的实施纳入到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中,定期检查、考核、评估各任课教师的工作,及时掌握教师校本课程实施情况。

(八)、学校要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培训,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开阔教学视野。

教师要利用业余时间发挥特长、培养兴趣,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促进专业发展。

(九)、任课教师每学期要编写自己承担课程的《课程纲要》,制定教学活动的计划及学生的活动计划,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组织、学生的质量评定有专业自主权,对课程目标的实现、学生的发展承担主要责任。

(十)、任课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种灵活的、有助于探索的学习环境,要为在能力、需要、经验和学习方法诸方面各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

(十一)、学生对校本课程有选择权利与作出评价的权利,有对自己所学的课程提出建议的权利,学生也应该主动配合教师完成课程任务,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制度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制度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制度是指学校自主开发符合本校特色和需求的课程,通过制度的规范管理,帮助学校实现教育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目标与原则1. 学校校本课程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 制度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合理性、适度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三、课程开发的阶段1.需求调研阶段:通过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调查问卷以及专家访谈等方式了解学校的教育需求和学生的兴趣方向。

2.课程规划阶段:结合需求调研结果,制定课程目标、内容与教学方式,并形成初步的课程规划。

3.课程设计阶段:由教师根据课程规划的要求,编写详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试验实施阶段:在确定的试验班级和学期内进行试验教学,评估课程的实施效果,不断优化和完善。

5.推广应用阶段:根据试验教学结果,对课程进行修改和完善,逐步推广到全校各个年级和班级,形成稳定的校本课程体系。

四、开发与管理的组织结构1.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小组:组成由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等组成,负责课程的需求调研、规划、设计和评估等工作。

2.课程开发与管理办公室:负责协调与管理课程开发的各项工作,制定课程开发的计划和指导文件。

3.教师团队:参与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教师,负责具体的教学实施和课程的更新与完善。

4.教学评价部门: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并及时提供反馈和建议。

五、师资培养与支持1.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增强课程开发与管理的实践能力。

2.资源支持:学校通过购置相关教育资源,为教师提供教学所需的各类工具和设备。

3.专家指导:邀请教育专家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进行指导和评估,提供专业建议和支持。

六、校本课程的实施管理1.教学计划与进度安排:制定校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和进度表,确保课程的连续性和有序进行。

2.教学质量管理:建立相关的评估制度,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考核,并提供相应的奖惩措施。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规范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规范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规范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确保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和管理,学校需要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的规范。

1.背景介绍现代教育科技的不断发展,给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开发的适应性和个性化课程。

通过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确保校本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2.目标明确规范的管理制度应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

学校应根据教育教学理念和学生发展需求确定校本课程的目标,确保其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3.制定程序规范的管理制度应规定制定校本课程的程序。

学校应建立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负责课程开发和管理。

该小组应按照一定的程序,如需求调研、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逐步完善校本课程。

4.师资培训规范的管理制度应包括对师资的培训要求。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其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的能力。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

5.教材编写规范的管理制度应规定教材编写的要求。

学校应根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特点,编写适合的教材。

教材编写应严格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流程进行,确保教材的质量。

6.资源保障规范的管理制度应保障校本课程开发所需的各种资源。

学校应提供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支持,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和实施。

7.评价体系规范的管理制度应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学校应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校本课程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评价结果可以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8.监督与考核规范的管理制度应规定校本课程的监督与考核机制。

学校应建立监督机构,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进行监督。

同时,学校应对校本课程进行定期的评估和考核,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9.信息化支持规范的管理制度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

学校可以利用在线平台、教育应用软件等,提供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辅助等支持工具,便于教师和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课程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育法和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课程的管理工作,包括校本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等。

第三条学校课程管理应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条学校教务处负责全校课程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学校各级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对课程管理工作负有监督、指导、检查和评估的责任。

第六条教师应按照学校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严格遵守课程管理制度,保障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学习效果。

第二章课程设置第七条学校应根据国家对教育的政策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在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教育阶段设置相适应的课程。

并定期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

第八条学校应组织开展课程研究和改革,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第九条学校应重视文化传承与时代融合,注重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国家、民族、地方文化为目标。

第三章课程开发第十条学校课程开发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

第十一条课程开发应突出素质教育的特点,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十二条课程开发应注重教学手段和手法的创新,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技术和手段。

第十三条课程开发应注重跨学科教学的开发,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促进学科之间的整合。

第四章课程实施第十四条学校课程实施应坚持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保证课程质量,确保学生学习效果。

第十五条学校应建立健全的课程实施工作机制,包括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保障。

第十六条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教学管理和指导,及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和改进。

第五章课程评价第十七条学校应建立健全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课程质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等。

第十八条学校应建立健全的课程评价机制,对课程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制度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制度

XXXX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制度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教师特长,办出学校特色。

为了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促进我校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和管理,特制定XXXX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进一步调动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和自主管理课程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二、校本课程管理的目标和原则1.目标(1)确保执行国家课程,在维护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严肃性的前提下,独立或合作开发校本课程;(2)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3)从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协调学校各类课程的关系,优化学校课程的结构,提高学校课程的适应性;(4)组织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利用学校课程资源;(5)创造机会使学生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参与课程的决策,享有必要的课程管理权利。

2.原则(1)以学生发展为本,校本课程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学生的健康发展出发;(2)保证学校各类课程的比例均衡,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作用;(3)校本课程的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尽可能地采用合作、参与、探究和体验等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4)在鼓励教师及有关人员创造性地开发课程的同时,加强教学和教材的规范管理;(5)学校及相关人员要形成课程权力分享、责任分担的观念,明确各自的角色地位和相应职责;(6)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重视实验基地建设,注意发挥家长和社区资源的作用。

三、校本课程的管理1.建立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组员原则上包括专家、校领导、教务主任、教科主任、总务主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及家长、社区代表。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校本课程管理,确保校本课程的质量和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校本课程定义本制度所称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色、学生需求和教师专长,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第三条校本课程开发原则1. 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2. 注重学校特色,发挥学校优势。

3. 尊重学生需求,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1. 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管理工作。

2. 校本课程开发应结合学校特色、学科优势和学生需求,制定课程开发计划。

3. 校本课程开发者应具备相关学科背景和教学经验,确保课程质量。

4. 校本课程实施应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注重教学效果。

第五条校本课程管理1. 学校教务处负责校本课程的常规管理,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师调配等。

2. 校本课程教师应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备课、上课,做好课程实施工作。

3. 学校定期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估,确保课程质量。

第六条校本课程考核与评价1. 校本课程考核应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实际收获。

2. 学校设立校本课程评价委员会,负责对校本课程进行定期评价。

3. 根据评价结果,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课程质量。

第七条教师激励与保障1. 学校鼓励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对优秀校本课程开发者给予适当奖励。

2. 学校为校本课程开发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包括培训、交流和科研等。

3. 学校关注校本课程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其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第八条学生管理与服务1. 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校本课程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2. 学校引导学生合理选择校本课程,确保学生学业平衡。

3. 学校关注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辅导与支持。

第九条违规处理1. 违反本制度的,学校有权责令整改,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深化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指导思想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发挥教师特长,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丰富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管理原则1. 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兴趣和需求,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 发挥教师主体作用,鼓励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整合校内外资源,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社区等资源,丰富校本课程内容。

4. 注重课程特色,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四、课程开发1. 校本课程开发由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负责,下设课程开发小组,负责具体实施。

2. 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以下程序:(1)调研:了解学生需求、教师特长、学校特色及校内外资源,确定课程开发方向。

(2)设计:根据调研结果,制定课程方案,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方式、评价方法等。

(3)评审:课程开发小组对课程方案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

(4)实施:教师根据课程方案开展教学活动,注重教学效果。

(5)评估: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3. 校本课程开发应注重以下内容:(1)基础课程:结合国家课程,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2)拓展课程:关注学生兴趣和特长,开设丰富多彩的拓展课程。

(3)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五、课程实施1. 教师应根据课程方案,制定教学计划,确保课程顺利实施。

2. 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 学校应提供必要的场地、设施和设备,支持校本课程实施。

4. 定期开展课程评价,了解课程实施效果,及时调整课程方案。

六、课程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

2. 评价内容:课程目标达成度、教学内容质量、教学方法创新、学生参与度、课程效果等。

学校校本课程实施制度

学校校本课程实施制度

一、制度目的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校本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校本课程定义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要求,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实际情况,由学校自主开发、实施和管理的课程。

校本课程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等。

三、校本课程实施原则1. 整体性原则: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衔接,形成有机整体,共同构成学校课程体系。

2. 开放性原则:校本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3. 创新性原则:校本课程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实效性原则:校本课程注重实践,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校本课程实施流程1. 开发与设计: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开发与设计。

开发小组由校长、教务处主任、教研组长、教师代表等组成。

2. 审批与备案:校本课程开发完成后,需经学校教育教学领导小组审议,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3. 教学实施:学校根据校本课程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场地和师资,确保校本课程顺利实施。

4. 教学评价:学校定期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包括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评价、课程效果评价等。

五、校本课程管理1. 教师管理: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相应的校本课程教学资料,并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教学培训。

2. 学生管理:学校建立健全学生选课制度,确保学生自主选择校本课程。

3. 资源管理:学校合理配置校本课程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场地等。

4. 质量监控:学校定期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质量监控,确保校本课程质量。

六、奖励与惩罚1. 对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未按要求实施校本课程、教学质量不高的教师,学校将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进行处罚。

校本课程开发及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开发及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开发及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及管理制度是指学校利用本地和学校的教育资源,组织教师开发的课程。

它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共同构成普通高中学校新课程的有机整体。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可以由同一学校或不同学校的教师组成开发小组。

教师也可以与校外专家合作,但不能由专家编写教材,而是由教师教授教材。

1.校本课程的开发1.1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包括协调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实际性原则和时代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要与国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保持一致,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

灵活性原则要内容灵活多样,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实际性原则要富有地方特色,服务学生的成长和地方的建设与发展。

时代性原则要关注科技、文化态势及社会时政热点,引导学生紧贴生活。

1.2 校本课程开发的步骤校本课程开发的步骤包括:1.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自主申报课程。

2.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进行乡情、校情研究分析,主要涉及评估学生的需要,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掌握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3.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制定课程建设总体方案,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的程序与评价的方式的制定、班级规模等。

4.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对教师申报的学校课程项目进行审议,包括课程目标是否与学校的总体目标一致,课程内容的难易度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是否与国家、地方课程内容互为补充互相促进,评估课程与学生、学校及社区的发展需要的影响,教师是否胜任。

5.审议通过后,学校课程委员会将其编入《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

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

6.理论反思,不断完善。

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应对课程实施全过程做好记录,特别要注意问题的生成,反思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便对课程内容及活动方式做进一步的修订,使课程逐步完善。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特制定本制度。

二、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特色和优势,创新课程体系,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管理原则1. 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改革政策,确保校本课程开发方向正确。

2. 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兴趣、特长和需求,实现个性化发展。

3. 发挥学校特色,突出课程优势,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确保校本课程开发质量。

5. 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拓宽课程开发渠道。

四、组织机构1.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2. 设立校本课程开发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和协调工作。

3. 各学科组、年级组设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负责本学科、年级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

五、课程开发流程1. 课程申报: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学科特点和社会需求,提出校本课程开发申报。

2. 评审立项: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对申报课程进行评审,确定立项课程。

3. 课程设计:课程开发小组进行课程设计,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

4. 课程实施:教师根据课程设计,组织教学活动,确保课程顺利实施。

5. 课程评价: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专家评价等。

6. 课程改进:根据评价结果,对课程进行改进和完善。

六、经费保障1. 学校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

2.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可获得相应的工作量认定和奖励。

七、监督检查1. 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定期对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教务处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课程质量。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充分发挥学校在课程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促进校本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校所有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政策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原则第四条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五条原则:1. 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 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专业特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3. 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4. 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确保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协调一致;5. 强化课程评价,不断改进课程实施。

第三章课程开发与管理第六条课程开发1. 校本课程开发应以学校实际为基础,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2. 课程开发应遵循学生发展需求,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兴趣和特长培养;3. 课程开发应遵循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特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第七条课程管理1. 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2. 各学科组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3. 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课程目标,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4. 学校应定期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

第四章课程评价第八条课程评价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合理、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九条评价内容:1. 课程目标达成度;2. 课程内容适宜性;3. 教学方法有效性;4. 学生学习效果;5. 教师专业发展。

第十条评价方式:1. 定期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2. 组织教师进行课程评价;3. 开展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4. 评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

第五章附则第十一条本制度由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学校本课程开发制度范文(4篇)

学校本课程开发制度范文(4篇)

学校本课程开发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课程开发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第三条学校本课程指按照学校教育教学需求,自主开发的用于学校内部实施的课程。

第四条本制度的制定遵循科学、系统、规范的原则。

第五条学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应当遵循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注重学科特点,体现教学改革和创新精神,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

第六条学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应保证教学资源合理配置,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七条学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应加强研究和评估,不断完善和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二章课程开发的组织和管理第八条学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由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具体组织和管理。

第九条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由教务处负责人担任主任,各学科组长和教师代表组成。

第十条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制定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年度计划和执行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学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应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采取多种方式,征求意见和建议。

第十二条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课程开发工作的档案和资料,定期发布学校本课程的更新情况和成果。

第三章课程开发的步骤和要求第十三条学校本课程开发应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第十四条学校本课程开发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确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第十五条学校本课程开发应注重课程内涵的完善,提高课程的前瞻性和适应性。

第十六条学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应加强教师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十七条学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

第四章课程开发的评估和改进第十八条学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应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估体系,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和调研。

第十九条学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对课程评估的能力。

校本课程实施规章制度

校本课程实施规章制度

校本课程实施规章制度一、前言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国家的课程方针制定的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设定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制订与实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以保证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制订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规章制度至关重要。

二、校本课程制订的基本原则1. 服务学生发展为宗旨。

校本课程的制订应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2. 以促进教师发展为重点。

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借助教师的力量和智慧,同时也需要促进教师的发展。

3. 以促进学校整体发展为目标。

校本课程的实施应该与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相结合,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4. 扎根于学科教学为基础。

校本课程实施的基础是学科教学,需要围绕学科教学来制订和实施。

5.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制订校本课程需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

三、校本课程制订的程序和流程1. 制订校本课程的意见征求。

学校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向师生广泛征求意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教师的建议。

2. 设立校本课程制订工作组。

学校需要设立专门的校本课程制订工作组,负责具体的制订工作。

3. 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框架。

校本课程的总体框架是校本课程制订的基础,需要在工作组的指导下由相关教研人员制订。

4. 完善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需要细化到每一个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标准等方面。

5. 确定校本课程的实施计划。

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安排、教师培训和评估机制等方面。

6. 落实校本课程的实施。

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每一位教师,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校本课程实施的规章制度1. 学生选课规定。

学生需根据学校的选课制度和学业规划选择相应的校本课程,学生选课需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进行。

2. 教师教学要求。

教师需按照校本课程的要求进行教学,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课程内容的安排和教学评估等方面。

3. 课程评价制度。

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校本课程评价制度,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课程评价等方面。

小学学生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小学学生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小学学生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一、引言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小学学生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提高课程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课程开发1、课程开发原则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结合学校实际和地域文化特色,开发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校本课程。

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课程开发流程教师自主申报: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提出校本课程开发的设想,并填写《校本课程开发申报表》。

学校审核:学校组织课程开发审核小组,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审核,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

课程论证:对于通过审核的课程,学校组织相关专家和教师进行论证,进一步完善课程方案。

课程实施:经论证通过的课程,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体系,由教师组织实施。

三、课程设置1、课程门类学科拓展类:如语文阅读与写作、数学思维训练、英语听说读写等。

艺术修养类:如音乐、美术、书法、舞蹈等。

体育健康类:如足球、篮球、乒乓球、武术等。

科技创新类:如机器人编程、科学实验、手工制作等。

人文社科类:如历史文化、地理常识、心理健康等。

2、课程安排校本课程安排在每周的固定时间进行,一般为 1-2 课时。

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采用选课走班的方式组织教学。

四、课程实施1、教师要求教师应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教师应精心备课,认真组织教学,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2、教学方法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探究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资源学校应为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场地等。

关于科学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关于科学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一、概述科学校本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学校自身特色和资源为基础,由学校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为了规范科学校本课程的管理,提高课程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课程开发与管理1. 课程开发原则(1)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挥学校特色;(3)遵循课程开发的一般规律,确保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2. 课程开发流程(1)选题立项: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提出课程开发计划,报校长批准;(2)课程设计:由课程开发团队根据选题立项,进行课程设计,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3)课程评审:课程开发完成后,由学校学术委员会进行评审,确保课程质量;(4)课程实施:课程通过评审后,由教师进行教学实施,并做好教学记录;(5)课程评价:课程实施结束后,由学校相关部门进行课程评价,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3. 课程管理(1)课程设置:学校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学校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科学校本课程;(2)课程调整: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和课程评价结果,对科学校本课程进行适时调整;(3)课程评价:建立科学校本课程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价,确保课程质量。

三、教师管理1. 教师培训:学校应定期对教师进行科学校本课程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2. 教师考核:将科学校本课程教学纳入教师考核体系,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3. 教师激励:对在科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保障措施1. 经费保障:学校应设立科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专项资金,保障课程顺利实施;2. 时间保障:学校应合理安排教师时间,确保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科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3. 资源保障:学校应充分利用学校内外资源,为科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提供支持。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校本课程管理制度1校本课程是我校依据抚松县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本身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的课程。

其目的在于加强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增补和除去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过于统一、宽泛,过于系统的不足和缺陷,为学生供应多样化的选择学习的机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建立和健全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制度,是保证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的关键。

为此,我们组结合我校实际订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1、建设学习型组织,培养老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本领。

(1)、组织参加校本培训,培养老师开发意识。

组织全组老师学习有关课程改革政策、课程发展动态以及课程改革理论方面的讲座;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教育类书籍,并写出读后感;在校内、校际间的校本课程沟通活动……通过多种培训形式,不绝培养和提高老师的课程开发意识。

(2)、大力开展教研活动,形成联合开发格局。

鉴于校本课程自身的特点,我们组内开展主题式的教研活动,如观摩听课、课后集体评议、开展经验沟通、进行案例学习研究等,形成老师合作互动、经验共享的.格局。

(3)、乐观从事课题研究,提高老师开发本领。

课题研究是提高老师课程开发本领的有效途径。

教研组内老师进行乐观广泛地课题研究活动,并将研究的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边研究边总结边反思,使老师从被动的课程执行者渐渐变化为课程的研制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让老师的课程开发本领在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中得到磨练和提高。

2、建设制度化的组织,加强对老师的监督和管理。

依据开发项目的规模成立教研组一级的开发小组,选定项目负责人,将管理制度明细化,做到责权分工明确,从而督促老师各负其责。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提高校本课程质量的关键,而有效的执行力又是实现制度效能的关键。

学校领导和全组老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倾尽全力,切实将制度落到实处。

我们坚信,凭借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凭借全组老师孜孜以求、不绝探究的兢业精神,凭借日趋完善的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必将迎来明媚的春天!校本课程管理制度2一、引导思想为切实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全面实施素养教育,学校开设各类校本课程。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开发和管理校本课程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措施,它能够帮助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制定校本课程的背景和意义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传统课堂教学已不适应学生的需求。

校本课程的制定将真正贴近学生需求,实现个性化教育。

此外,校本课程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因此,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定校本课程的原则和目标制定校本课程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例如贴近实际需求、注重学生参与、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等。

同时,校本课程的目标也应明确,即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等。

三、校本课程的管理体系为了有效管理校本课程,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这包括课程开发、审核、实施和评估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监督机制,确保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四、教师的角色与职责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还需要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参与课程评估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五、学生的参与和反馈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意见。

学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参与课程的设计和评估,提供宝贵的反馈意见。

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六、资源支持和协作机制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

学校应加强与社区、企业等资源提供方的合作,并建立资源共享的机制,为校本课程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

七、课程评估与改进校本课程的评估与改进是持续的过程。

学校应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定期评估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八、家校合作与沟通家长在学校校本课程中也应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他们了解校本课程的目的和内容。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校本课程开发原则1. 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兴趣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结合学校特色和优势,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发挥教师专业特长。

3. 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和探究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 遵循教育规律,注重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确保课程质量。

三、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机构1.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规划、组织、实施和评估。

2. 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办公室,负责校本课程的日常管理工作。

3. 鼓励各学科教研组和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1. 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2. 校本课程应包括学科拓展类、实践探究类、兴趣特长类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 校本课程应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 校本课程应注重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确保课程质量。

五、校本课程的评价与反馈1. 建立校本课程评价体系,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

2. 鼓励学生、教师和学校对校本课程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不断优化课程。

3. 校本课程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课程实施效果。

六、校本课程的保障措施1. 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和资源支持。

2.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

3. 建立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

4. 加强校本课程的宣传与推广,提高校本课程的社会认知度。

七、附则1.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管理制度由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管理制度
一、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1、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按照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途径和程序进行。

2、在开发前要进行前期调研工作,调查学校师生的课程开发趋向,调查主要采用问卷、采访等方式进行。

3、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由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拟订校本课程总体开发方案。

4、教师编写校本课程文本应该向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提交新的校本课程门类申报方案,并制定校本课程纲要,再进行课程文本的编写。

5、成立校本课程评审委员会,对校本课程文本进行审议。

讨论确定该门类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并及时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方法进行探究,对课程内容,教学时间和方法等进行调整。

6、校本课程各门类任课教师应该具备与该课程相关的专业素质,在自主推荐与学校统筹安排结合的基础上产生,分工到人,责任到位。

力求课程实施顺利进行,确保校本课程的质量与数量。

二、校本课程备课管理制度
1、每学期第一周进行学校校本课教学例会,由担任校本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并上交教科室。

2、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完成编写活动设计、课堂教学设计等。

(1)、活动设计中要确立活动目标,制定活动方式,突出学生活动。

(2)、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发展合作能力。

3、担任校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每月集中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三、校本课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1、校教科室负责学校校本课堂教学管理和评价工作。

2、教学中要积极动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利用学校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3、教师应严格按照课表上课。

4、教师在校本课堂教学中要遵照校本课程评价方案实施教学。

5、每学期定期开展校本教研组活动,交流讨论校本课经验。

6、如课堂教学需在校外进行,教师必须事先上报学校并负责学生活动中的安全。

四、校本课程的评价制度
1、校本课程课堂评价参照校本课课堂评价表实施
2、任校本课的教师要认真做好校本课评价工作,对学生参与校本课的学习情况做出适当的并能体现课程特点的评价(学生评价表)结合学生自评、师评一同进行,并定期将评价情况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3、校本课程实施小组成员每月要对任教校本课的教师活动设计方案,校本课等进行综合评价,与月常规评比挂钩。

4、校本课程实施小组定期对评价方案进行研究,探讨,结合教学实际、学生实际不断修定完善评价方案。

从学生、家长、社会、效益和学校规划及培养目标等多角度出发,对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和开展提出改进方案。

5、学校对校本课程教师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价,每学期期末进行“校本课程优秀工作者评比”。

五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1、注重校本课程成果收集,每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工作总结会,表彰先进并收集好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加以论证,推广。

达到一定数量后形成校本课程集。

每学年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已有校本课程进行积效评估,对校本课程文本进行修订、完善,使之最终成为正式教材。

2 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激励机制,对入选校本课程开发集的教师给予奖励,并作为评优、评先、晋级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