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第三章-注意课件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注意课件

第三十一页,共33页。
1. 小红在听爸爸讲故事,听的聚精会神,突然,她的小狗跑来了
,她对小狗的注意属于( )B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无意后注意 D.注意分配
2.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
。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D)
A.注意的选择性
第十三页,共33页。
(二) 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活动
❖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意的一 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
第十四页,共33页。
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活动
1.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3岁幼儿能够集中 注意3~5分钟左右,4岁幼儿注意可持续10分钟 左右,5~6岁幼儿注意能够保持20分钟左右。
第十二页,共33页。
第二节、注意的规律与幼儿的活动 (一)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活动 ❖ 注意具有选择信息的功能,这就是注意的选择
性。在众多的信息刺激中,注意的选择性表现 为偏向于对一类刺激注意得多,而对另一类刺 激注意得少。 1.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幼儿的 兴趣和情绪引起的 2.幼儿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理解水平和幼儿 的经验有密切关系 3.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受强化方式的影响 4. 刺激物的特点:鲜艳、多变的事物容易成为 幼儿选择的对象。
有意注意是幼儿能自觉控制的注意,它服从于我们 的生活、学习。 在良好的教育下:3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3~5分 钟左右,4岁幼儿注意可持续10分钟左右,5~6 岁幼儿注意能够保持20分钟左右。
第八页,共33页。
在幼儿园,孩子们看到老师带来一幅漂亮
的挂图,会不由自主的围过来看,就是
(无意注意)
但是一段时间后,孩子们没有兴趣了,这时
《幼儿心理学》课件 主题3 幼儿的注意

1. 时刻关注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积极调动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 2. 积极关注幼儿注意发展的情况,给予幼儿更多的耐心和爱心。
目录
探寻1 认识注意 探寻2 幼儿注意的发展
探寻1
认识注意
3岁的希希开启了幼儿园生活。每次进餐时,希希都很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不是左瞧右看, 就是与其他幼儿说活,根本无法专注用餐。在教师提醒后,希希仅仅能维持一小会儿注意力, 然后很快又开始不专心用餐了。往往其他幼儿都用完餐了,希希的餐盘里还剩很多的饭菜。
学 习 任 务 注意持续时间较短、不稳定,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是幼儿注意的普遍特点。生 理因素、家庭习惯、生活与学习环境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对幼儿的注意产生影响。 成人应理解和掌握幼儿注意的相关概念,以更好地进行观察与引导。
知识殿堂
一 注意的概述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心 理状态。注意具备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探寻2
幼儿注意的发展
在教室里活动时,中班的盈盈发现自己的影子映在了矮桌上,但不一会儿就不见了。盈盈 对高老师说:“影子!出来了,又不见了!”其他幼儿听到后也开始找影子。这时高老师说: “为什么影子一会儿有,一会儿又没有了呀?怎么才能留住我们的影子呀?”高老师请每名幼 儿都进行观察和讨论。
学 习 任 务 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是以无意注意为主。幼儿发现自己的影子,就属于幼儿的 无意注意。教师能够及时、灵活地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和组织后续的探索活动, 巧妙地将幼儿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不仅有效地发展了幼儿的注意,还 渗透了一定的科学知识。成人应充分掌握幼儿注意的特点和培养策略,以更好 地设计和组织各类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
有意注意
《幼儿心理学》课件第三章幼儿的感知运动

幼儿的气质类型也会影响其感知运动 发展。活泼好动的幼儿可能更倾向于 积极参与感知运动活动,而安静内向 的幼儿可能相对较少参与。
04
幼儿感知运动的训练方法
视觉训练
01
02
03
视觉追踪训练
利用玩具或球等物品,引 导幼儿进行视觉追踪,锻 炼其眼球运动能力。
颜色认知训练
通过不同颜色的玩具或卡 片,教幼儿认识颜色,提 高其颜色分辨能力。
造力。
感知与运动的整合阶段
01
感知与运动整合阶段概述
在感知与运动的整合阶段,幼儿开始将感知和运动能力结合起来,通过
感觉和运动信息的整合来理解世界。
02 03
探索行为的发展
在感知与运动的整合阶段,幼儿开始通过更主动的探索行为来理解周围 环境,如对玩具的拆卸、组合和实验等。这些行为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探 究精神和创造力。
教育因素
教育方式
教育方式对幼儿的感知运动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游戏、实验、观察等方式, 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操作,能够促进其感知运动的发展。
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的选择也会影响幼儿的感知运动发展。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教育 内容,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其感知运动的发展。
遗传因素
遗传基因
遗传基因对幼儿的感知运动发展具有 一定的影响。不同个体在感知运动方 面存在差异,部分原因可归结为遗传 基因的影响。
健康状况
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其感知运动发展也有影响。身体健康 的幼儿能够更好地参与感知运动活动,促进其发展。
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感知运动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家庭氛围、亲子互动以 及丰富的家庭环境刺激,有助于幼儿感知运动的发展。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课件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心理学第三章的内容,主要包括幼儿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两大部分。
具体章节为:第三章幼儿心理发展概述,第一节幼儿认知发展,第二节幼儿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
详细内容将围绕幼儿的认知过程、思维特点、情感表达及社会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深入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幼儿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的基本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幼儿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关注,增强学生关爱幼儿的心理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认知发展中的思维特点,幼儿情感表达与调控。
教学重点:幼儿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其在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实物模型。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幼儿活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幼儿在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方面的特点。
2. 讲解:分别讲解幼儿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实例。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问题。
4. 例题讲解:针对幼儿心理学中的典型问题,进行详细讲解。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2)举例说明幼儿情感表达与调控的方法。
(3)分析一个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案例。
2. 答案:(1)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从具体动作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具有直观性、具体性、自我中心性等。
(2)幼儿情感表达与调控方法: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表达情感,采用注意力转移、自我安慰等策略调控情感。
(3)案例分析:以一名幼儿在幼儿园与同伴互动为例,分析其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较好,但在实际案例分析方面还需加强。
幼儿心理学注意课件

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而是其他心理过程的一种积极 的伴随状态。也就是说,注意不能独立存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注意的功能
① 选择功能 ② 监督和调节功能 ③ 保持功能 【自我分析】 今天的课堂上,你的注意是怎样发挥上述三种功能的?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两类: 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
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刺激物的新异性
பைடு நூலகம்
引起有意注意的因素: 1、活动目的与任务的明确性。 2、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3、活动组织的合理性。
2.人本身的状态 需要 兴趣 知识经验等
4、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关系。 5、主体的意志品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一般是在外部刺激物的直接刺激作用下,个体不由自主
地给予关注。 无意注意更多地被认为是由外部刺激物引起的一种消极被动的注
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幼儿无意注意的诱因 :
2.与幼儿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有关系的事物 (1)兴趣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一个因素。 (2)需要也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一个重要条件。 (3)幼儿的生活经验也与幼儿的无意注意的产生有关。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两类:
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
【案例分析】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注意PPT课件

3
1、图中有几种小动物? 2、图中的房屋用了几种颜色? 3、图中有多少个小朋友?
4
第一节 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心理活动对一定
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清醒的每一瞬间,心 理活动都指向某个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
7
二 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
❖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
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幼儿的注 意主要还是无意注意
❖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有意注意是幼儿能自觉控制的注意,它服从于我们 的生活、学习。 在良好的教育下:3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3~5分钟 左右,4岁幼儿注意可持续10分钟左右,5~6岁 幼儿注意能够保持20分钟左右。
8
在幼儿园,孩子们看到老师带来一幅漂 亮的挂图,会不由自主的围过来看,就是
(无意注意)
但是一段时间后,孩子们没有兴趣了, 这时教师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挂图,找出图 中有哪些小动物,动物们在干什么时,孩子
们注意挂图,这时就是( 有意注意)。
9
(一)无意注意
• 1.易引起幼儿无意注 意的诱因:
1)刺激比较强烈,对比 鲜明,新异和变化多 动的事物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在指向某一事物 的同时,就会对这个事物全神贯注,把精神都集 中到这一事物上,使人的活动得以进行下去并使 5 活动得以完成。
(二)注意对幼儿的活动和心理发展的意义
❖1)注意对幼儿活动的意义
❖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注意是幼儿游戏活动开展的保证。 ❖ 注意是幼儿学习活动的保证。
4. 刺激物的特点:鲜艳、多变的事物容易成为 幼儿选择的对象。
幼儿心理学-注意

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03
道德发展
注意有助于幼儿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促进其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01
情感交流
注意有助于幼儿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促进其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和情感认知。
02
人际关系
注意有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
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如听、说、读、写、做等,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定时定量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规定学习时间和任务量,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并据此培养其学习习惯。
发现孩子的兴趣
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整理学习资料等,有助于提高其学习效率。
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休息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认知资源理论
总结词
该理论认为注意过程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包括警觉、定向、执行控制等多个阶段。
详细描述
多阶段理论认为注意过程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包括警觉、定向、执行控制等多个阶段。在警觉阶段,人们会注意到环境中出现的刺激;在定向阶段,人们会评估刺激的重要性,决定是否进一步处理;在执行控制阶段,人们会对选定的刺激进行深入处理。这个理论强调的是注意过程的复杂性和多阶段特点。
幼儿心理学-注意
目录
注意的定义与特征 注意的理论 注意的发展阶段 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幼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如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01
CHAPTER
注意的定义与特征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
幼儿心理学-注意

如何在家中帮助幼儿训练注意力
提高可玩性
共同学习
通过提高任务的趣味性和可玩性, 鼓励幼儿参与有趣的游戏和活动。
父母可以陪伴幼儿读书、学习, 进行有意义、增加亲子感情的互 动。
睡前故事
讲寓意深刻、充满情感的睡前故 事,以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
学校如何将注意力训练融入日常教学
1
教育计划
将注意力训练融入幼儿教育计划,以提
幼儿注意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1 适龄性
将注意力训练适当地纳入 幼儿教育计划,根据幼儿 的年龄和发展阶段实施。
2 多样性
采用多样化的注意力训练 方式,避免单一方式对幼 儿的影响。
3 系统性
注意力训练需要系统性和 科学性,培养幼儿习得良 好的注意力和自我控制策 略。
注意力训练的适龄阶段
3-5岁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记忆能力,提 高幼儿的注意力
3
反复练习
注意力训练需要反复,加强幼儿的记忆 和注意力。
不同文化背景对幼儿注意力的影响
社会支持
一些文化背景会在幼儿教育 中提供更强的社会支持,从 而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注意 力。
教育方式
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教育 方式和方法不同,对幼儿的 注意力、自我控制和自我调 整能力产生不同影响。
家庭环境
文化背景和家庭环境也会影 响幼儿注意力的发展,如家 教方式和娱乐方式。
社交性
良好的注意力训练可以帮助 幼儿积极融入社会,建立和 谐良好的社交关系。
注意力训练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
自我控制
通过注意力训练,幼儿可以提 高自我控制力,更好地掌控自 己的情绪和行为。
自我约束
压抑冲动的能力需要通过注意 力训练逐步习得,以掌控言行 和思维。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 幼儿的注意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幼儿的注意注意是心灵唯一的门户,意识中的一切东西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乌申斯基(19世纪俄国教育家)讲新课之前,先听两则小故事,听完同学们说感受:会走路的黑板会走路的“黑板” 物理学家安培一天傍晚在街上散步,忽然他脑子里考虑到一个题目,就向前面一块“黑板”走去,随手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头,在“黑板”上演算起来。
可是,“黑板”一下子挪动了地方,而安培的演算题还没有做完,他不知不觉地追随在“黑板”的后面计算。
“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追不上了,这时候他看见街上的人都朝他哈哈大笑,他才发现那块会走动的“黑板”原来是一辆黑色的马车车厢的背面。
香喷喷的大馍蘸墨古时候有一个人酷爱书法,传说有一次书童唤他吃饭,可是几次都没有唤动,那书童干脆将一盘大馍和一碟蘸馍吃的蒜泥端到他的写字台上,又催他吃。
而他是越写越过瘾,嘴上嗯嗯地答应着书童,手仍然挥毫不停,书童无奈,只好禀告夫人。
夫人来到书房,只见他站在那里,右手执笔写字,左手抓着大馍,蘸着墨水,吃得津津有味,还连连称赞夫人的厨艺:“好吃,好吃!”他就是晋代的“书圣”王羲之。
听完说感想,你们有没有因为专注做一事而闹笑话的事情。
一、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注意的概念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能动的积极的状态。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离不开注意。
我们通常所说的“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主要就指“注意”(二)注意的基本特点指向-对认识过程的选择(方向)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总是有选择地朝向一定对象。
指向性可保证我们的心理活动去清晰而准确地把握某些事物。
37集中-对客体反映的更为鲜明、清晰、确切(程度)集中性-指心理活动集留在一定对象上的紧张度和强度。
38注意的集中性保证了我们对注意对象有更深入完整的认识。
如:牛顿一边考虑他的物理问题,一边煮鸡蛋,结果把手表当做鸡蛋煮。
巴普洛夫在他的实验室同女友谈话,竟把女友的手像动物一样捆在实验台上。
心理学概论第三章-注意与教学PPT课件

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
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例如,在 学校课程安排上,如果先上语文课,再上数 学课,学生就应根据教学需要,把注意主动 及时地从一门课转移到另一门课。
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前者是
根据任务需要,有目的地、主动地转换注意 对象,为的是提高活动效率,保证活动的顺 利完成。后者是由于外部刺激或主体内部因 素的干扰作用引起的,是消极被动的。
2021
二、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一)教学方法方面
1、课堂教学情境的组织和控制情况 2、课堂教学中对活动的合理组织 (1)将智力活动与实际动作结合起来 (2)提出问题和提出自我要求
(二)对学生的要求方面
1、使学生加深对事物的意义或活动的目的、 任务的认识
2021
2、引导学生利用间接兴趣的作用 3、引起期待 4、要求学生要有克服内外干扰的意志
1)边做简单笔算连加题(如从50开始连续 加11)
2021
注意的分配
是指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 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如教师需要一边讲课,一边注意学生的课 堂反应;司机需要一边驾车,一边观察路况。 事实证明,注意的分配是可行的,人们在生 活中可以做到“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 用”。有史料记载,有一位法国学者当众表 演,能够边朗诵诗歌,边做数学运算。
努力
2021
三、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
2021
注意的范围(广度)
1.注意范围受知觉对象特点的制约
一般说来,注意对象越集中,排列 越有规律,相互之间越能成为有机联系 的整体,注意的范围也就越大。
2021
2021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 婴儿使用工具经历以下阶段: • A将自己的身体作为工具:哭喊;用手去 够物体;身体蠕动;推动物体;用他们的 嘴作为工具去保持或抛弃物体 • B将养育者作为工具:使用他人作为工具, 是婴儿认知与学习发展中的重要一步。 • C 将物体作为工具
• (4)理解空间(undentanding Space) • 距离、运动、视角等空间关系也是 早期学习的重要方面。婴儿通过各种操 作活动,如撞击物体、够拿物体、自己 运动,去探索物体的空间关系,了解大 小、形状、距离、深度等空间概念。婴 儿就像小科学家,不断地通过探索与发 现来了解物体的空间关系。
• (2).因果关系(causeandegect) • 随着年龄增长,婴幼儿逐步明白了 事件及由事件所引发的结果之间的联系。 他们学会了: • ●通过使用自己的身体或自己的主动行为 引起因果关系事件的发生; • ●知道其他人与物体也能引起因果关系事 件的发生; • ●物体的特定部分,例如,轮子、灯的开 关、门把手、电视机开关,能使特定的事 情发生。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Contents 1
Contents 2
2.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
• • • • • • • (1)容易被扼杀的学习主动性 (2)从兴趣出发的学习积极性 (3)学习的无意性与内隐性 (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 (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 (6)对环境的极大依赖性 (7)不容忽视的个别差异性
LOGO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

幼儿需要、动机和兴趣发展特点
需要的发展
幼儿需要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 如从生理需要到社会需要,从物 质需要到精神需要等。
动机的发展
幼儿动机的产生往往与需要相联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动机的社会性逐 渐增强。
兴趣的发展
幼儿的兴趣比较广泛但不稳定,容 易受外界影响而发生变化。同时, 幼儿的兴趣也表现出一定的年龄特 征和个体差异。
02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
情绪情感概述
情绪情感的定义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 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包括喜、怒、 哀、乐等基本类型。
情绪情感的作用
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具有重 要地位,对幼儿的认知、行为和社 会性发展等方面均产生深远影响。
幼儿情绪情感特点
01
02
03
易变性
幼儿情绪情感容易受外界 影响,变化较快,稳定性 相对较差。
思维们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事物,思维过程具有 直观性和行动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思维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 维过渡。
语言
语言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工具。幼儿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 同时也通过语言来学习和了解周围的世界。幼儿的语言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 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且受到家庭、社会和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提高幼儿自制力
通过规则约束、情绪控制等方式,提高幼儿 的自制力水平。
04
幼儿个性倾向性发展
个性倾向性概述
定义
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 意识倾向,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 态度以及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
向和选择。
组成部分
主要由需要、动机、兴趣、理想、 信念和世界观等组成。
特点
个性倾向性是个性中最活跃、最 积极的因素,它是一个人进行活 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对周围 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
幼儿心理学5注意教学课件

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
案例:母亲对孩子说:“宝宝,看!灯
灯!”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向灯。孩子随之 开始抬头看向母亲所指的方向。 孩子的注意是有意注意还是无意注意?
幼儿心理学
心 理 健 康
•根据注意的对象存在于外部或个体内部,可以把注意分为外部注意和 内部注意两类。外部注意是心理活动指向于外界刺激物的注意。 内部注意是指向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内心世界的注意。
心 理 健 康
金 沙 县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宋 涛
谢谢!
金 沙 县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宋 涛
案例:阿福在幼儿园玩游戏时,动手
打了小伙伴。回家后被妈妈叫“面壁思 过”,这个过程中阿福的哪些是外部注 意,哪些是内部注意?
实践与运用:运用学习到的无意注意的概念,模拟幼儿园的课堂教学,
设计一个介绍“水果”的五分钟时长的场景来更好地辅助幼儿教学活动?
幼儿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
心 理 健 康
金 沙 县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宋 涛
幼儿心理学—注意
金沙县中等职业学校
项目:什么是注意,以及注意的分类。
注意:
注意的分类: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 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中有无预定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图中有几种小动物? 2、图中的房屋用了几种颜色?
3、图中有多少个小朋友?
第一节
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心理活动对一定
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清醒的每一瞬间,心 理活动都指向某个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
第一 教学、活动的内容要力求新 颖、生动,使幼儿感兴趣。
常识《颜色宝宝对对碰》:教师讲明要点 ,让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自己动手将红、黄、
蓝分别混合,自己总结得出结论,并用自己得
到的颜色给橘子、树叶等涂色。在活动中每
个幼儿都神情专注的进行着自己的实验。
其次,教师组织教学与活动的方式方
法要灵活、多变。
6、幼儿在教室里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这种现象属于( B )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稳定性 D 注意的转移 7、5~6岁幼儿能参加较复查的集体游戏和活动,说明幼儿注 意的( B ) A稳定性较好 B分配能力较强 C范围较大 D 选择性较强 8、幼儿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幼儿注意的( C ) 较差 A 稳定性 B 广度 C 分配能力 D 范围 9、儿童从事一项活动能够善始善终,说明他的注意具有很好 的( A ) A 稳定性 B 广度 C 分配能力 D 范围 10、 幼儿画画时、突然又玩起了手中的彩笔、这是幼儿注意 的( C ) A 转移 B 分配 C 分散 D 选择
二 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
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
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幼儿的注 意主要还是无意注意
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有意注意是幼儿能自觉控制的注意,它服从于我们 的生活、学习。 在良好的教育下:3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3~5分 钟左右,4岁幼儿注意可持续10分钟左右,5~6 岁幼儿注意能够保持20分钟左右。
导幼儿注意保持在当前的活动上。
(5)在活动中恰当地引导幼儿进行两种注意的
转换。
★(二)幼儿的“多动”现象与注意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主要特征之一就是 “多动”,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与“多动症”是不同的概念。 多动即爱动,是幼儿的一个特点。多动症则又 称为“轻微脑功能失调”(简称MBD),是儿童的 一种行为问题,近年来已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 们所重视。 多动症既有病理上的原因,又有心理上的原因 ,它的确定是需要医疗机构认真综合诊断,才 能下定诊的。 因此,多动症不是家长或教师能随便的下结论 。
在幼儿园,孩子们看到老师带来一幅漂 亮的挂图,会不由自主的围过来看,就是 (无意注意 ) 但是一段时间后,孩子们没有兴趣了, 这时教师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挂图,找出图 中有哪些小动物,动物们在干什么时,孩子 们注意挂图,这时就是( 有意注意)。
(一)无意注意
• 1.易引起幼儿无意注 意的诱因: 1)刺激比较强烈,对比 鲜明,新异和变化多 动的事物 2)与幼儿兴趣、需要 和生活经验有关系的 事物
(2)你觉得怎样做效果会好些?
实验证明: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3~5分钟左右, 4岁幼儿注意可持续10分钟左右。5~6岁的幼儿注意能保持20分钟左右。
(2)要取得良好的效果,组织活动时应注 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注意的对象新颖、生动,形象鲜明
②活动的游戏化
③注意与幼儿操作活动的结合
④幼儿活动形式要多样化,活动时间不能超过 各幼儿年龄阶段所适合的时间。
下面图形中,你先注意到的是哪个圆?
(二)有意注意
在活动中培养发展幼儿的有意注意 1.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体验活 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动的趣味性,发展幼儿的有意注意。 1、依赖丰富多彩活动的开展; 2.使幼儿理解活动的目的、任务有助于 2、依赖孩子对活动目的、任 提高幼儿的有意注意。 务的理解程度;
第四,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 富有表情。
一般说来,小班教师讲话亲切、缓慢,
角色意识强;中班教师说话生动、有趣,
游戏情趣浓;大班教师的语言应更富启
发、诱导、激励和知识性。
第一,必须使幼儿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第二,必须对幼儿有一定的有意注意的要求。
第三,用语言组织、稳定幼儿的有意注意。
第四,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中保持有意注意。
1. 小红在听爸爸讲故事,听的聚精会神,突然,她的小狗跑来 了,她对小狗的注意属于( B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无意后注意 D.注意分配 2.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 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D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稳定性 3. 3~6岁儿童占优势地位的注意是( A ) A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内部注意 4. 3、4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A )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5.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指的是注意的( D ) A、稳定性 B、选择性 C、分配 D、 广度
(二) 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活动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意的 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
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活动
1.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3岁幼儿能够集中 注意3~5分钟左右,4岁幼儿注意可持续10分钟 左右,5~6岁幼儿注意能够保持20分钟左右。
2.活动中影响幼儿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1)注意的对象新颖、生动,形象鲜明 (2)活动的游戏化 (3)注意与幼儿操作活动的结合 (4)幼儿的身体状况 3.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
利用这些因素有利于对幼儿的教育 以及幼儿教育活动的组织。 ①教师选择和制作的玩具、教具必须 是颜色鲜明,对比性强,形象生动, 新颖多变的。 ②要求教师说话清楚,符合儿童特点, 同时说话要抑扬顿挫。 ③恰当安排、布置教育环境,既要避 免繁杂干扰,又要能适当引起幼儿的 注意。 ④教育内容、方法要新颖,赋予各种 容易引起幼儿注意的因素。 ⑤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
针对以上原因,教师应采取以下措施防止 注意分散:
(1)幼儿活动形阶段所适合的时间。
(2)应与家长经常联系,共同保证幼儿的生活
合理、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恰当地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如环境的布 置不宜过分繁杂、教室外的嘈杂与喧闹之声不 能过大等。 (4)善于组织幼儿活动,适当安排,有效地引
2)注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注意能使幼儿从环境中接受大量的信息,调整自己的行为 注意对幼儿认识过程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注意对幼儿坚持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三)注意的种类
注意的两种基本形式:
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 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 的注意。
第三,要注意在教学与活动中适当多用些
颜色鲜明、形象生动、能动会变的直观教
具。
讲解《小动物怎么睡觉》这一活动时,教师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 设备 , 制作了课件。将故事《猴小弟学睡觉》制作成了动画片。小 朋友都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双眼死死盯住大屏幕。当播放到小狗阿 黄睡觉时,教师带领小朋友趴在地毯上,将耳朵贴在地面上;学小蛇 时小朋友都睁大眼睛,身体自转一周,再慢慢蹲下像小蛇一样盘坐在 地上睡觉;看到小蝙蝠倒挂在树枝睡觉,初浩昌竟然将两手上举、头 朝下,学的惟妙惟肖,其他小朋友也都随之模仿起来……故事讲完,当 教师再让小朋友学一学各种小动物是怎么睡觉的时候,他们很快做出 相应的动作来,记忆颇深。
第3 讲
幼儿的注意
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物
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人在某一瞬间选择某个对象,忽略另一些对象。 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他们 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
人在注意时常常伴随有特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为: 第一,适应性动作。 第二,无关动作的停止。 第三,呼吸运动的变化。 在紧张注意时,还会出现心跳加速,牙关紧闭,握紧 拳头等现象。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在指向某一事物 的同时,就会对这个事物全神贯注,把精神都集 中到这一事物上,使人的活动得以进行下去并使 活动得以完成。
(二)注意对幼儿的活动和心理发展的意义 1)注意对幼儿活动的意义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注意是幼儿游戏活动开展的保证。 注意是幼儿学习活动的保证。
(四)注意的广度与幼儿的活动 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 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觉察和把握 对象的数量。 幼儿注意的范围是比较小的,但随着 年龄的增长,幼儿注意的范围在逐渐扩 大。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 :
1.注意对象的特点 2.活动的任务和个人的知识经验 组织幼儿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幼儿注意发展中容易出现的 问题及教育措施
(一)幼儿注意的分散 注意的分散是与注意的稳定相反的 一种状态,它是指幼儿的注意离开 了当前应该指向的对象,而被一些 与活动无关的刺激物所吸引的现象 ,俗语叫做分心。
注意分散的原因及防止:
1.连续进行的单调活动 2.缺乏严格的作息制度 3.无关刺激的干扰 4.注意转移的能力差 5.不能很好的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
案例:幼儿学习复述故事“金色的房子”时,虽然这个故事内容很生 动,但若总是采取老师背一句、小朋友背一句,老师背一段、小朋友 背一段的方法,幼儿一会儿就会分心走神了。老师可以这样做:第一 遍由教师生动、完整地复述,然后老师边放配乐录音,边操作桌面上 的玩具进行表演,第三遍请几个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小朋友来分段复述, 第四遍再请小朋友分别扮演各个角色,戴上头饰和简单道具进行表演。 这样,一节课虽然二、三十分钟的时间,但因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孩 子们的注意力可以始终集中在故事的复述上,并且在很轻松、愉快的 气氛中,学会了故事“金色的房子”的复述。
(三)注意分配与幼儿的活动
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 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 活动上。 幼儿注意分配的能力比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