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简史

合集下载

中国书法简史(PPT)

中国书法简史(PPT)

礼 器 碑
曹 全 碑
❖ 隶变是古今文字的一个分水岭,是汉字形体演变过 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
❖ 书法从东汉开始进入了繁荣期。东汉时期的几个特 殊现象,为书法艺术提供了难得的契机。第一,纸 的发明完成。第二,东汉时代佛教传入中国。第三, 出现了知识分子群体。第四,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 论著作。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崔瑗的《草书 势》。此外,还孕育出第一位书法理论家——蔡邕, 也是著名学者、文学家,他著有《笔赋》、《笔 论》、《篆势》、《九势》等。
❖ 卫觊,字伯儒,河东安邑(今山西)人,魏 书法家。古文、鸟篆、隶、草无所不善。他 的《受禅表》雄伟冠时(魏隶典范)。
❖ 中国书法史上一个特殊现象是:师承风尚和 家族关系。两晋时代最为突出,出现了几大 书法世族,比如,陆氏(陆机)、卫氏(卫 瓘、卫恒)、索氏(索靖)和王、谢、郗、 庚四大家等。一个名门望族,在文学艺术上 往往父子相传,兄弟争胜,一家一种风格, 世代传承。这里只讲“二王”。王氏家族 (东晋)书法家最多,最著名的当数书圣王 羲之、其子王献之。
❖ 周代金文风格各异,有凝练厚重、雄奇挺拔 的,如《大保簋》、《大盂鼎》等;有圆润 工整、柔和健美的,如《静簋》、《墙盘》 等;有质朴端庄、遒健舒展的,如《大克 鼎》、《毛公鼎》等。金文中,有的字是凹 下的,有的字是凸出的。凹下的阴文叫 “款”,凸出的阳文叫“识”,所以金文也 统称为钟鼎款识。
散 氏 盘
❖ 隶书始用于秦代,盛行于两汉,是汉代官方的正式 书体,直到魏晋楷书广泛流行之后,才被楷书所取 代。
❖ 汉初承用秦隶,后来经过两汉文化人的不断加工、 美化,才逐渐形成一种结字讲究,波磔特别雄健, 体势超拔挺秀的独特字体,称为汉隶。东汉石刻盛 行,“碑碣云起”,遗留至今的200多种汉碑书迹, 基本上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其中著名的有《礼器 碑》、《乙瑛碑》、《张迁碑》、《史晨碑》、 《石门颂》、《曹全碑》、《杨淮表记》等,风格 各异。康有为把汉碑分为八类:骏爽、疏宕、高浑、 丰茂、华艳、虚和、凝整、秀韵等,颇有见地。

中国书法简史

中国书法简史

天发神谶碑
此碑又名《天玺纪功碑》、 《三断碑》。篆书,三国· 吴天 玺元年(276)立。碑原在江苏江 宁,已毁。传为华核文、皇象 书。清嘉庆十年(1805)毁于火。 此碑非篆非隶,下笔多呈方棱, 收笔多作尖形。转折方圆并用, 形象奇异瑰伟。其笔法及体势, 在书法史上可说是前无先例, 后无继者。
曹魏钟繇《宣示表》、《荐季直表》,为楷书经典的开山之作。
篆隶之外,作为隶书之捷、今草之源的章草书, 成熟于东汉,代表作有史游《急就章》和张芝 《八月帖》、《秋凉平善帖》等。而且,后世 的所有书体,如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乎全 部孕育于这一时期,
三 完成书体演变的魏晋书法
经由了隶书为主宰的两汉, 书法至魏晋,是一个空前的丰 收季节,至此,所有书体全面 问世,尤其是草书、楷书、行 书的独立门户。此一时期的书 体变化也最为复杂多端,几种 书体大规模地交轨并行,而不 是单线发展。也可以说,在书 法的实用与艺术这两个主要因 子中,艺术因子空前活跃。
书法史上所谓的"二王"帖学派系,即出自东晋的王羲之与王 献之。王羲之有章草《豹奴帖》、《十七日帖》、《寒切帖》, 小楷《黄庭经》、《乐毅论》、《东方朔画赞》;王献之有章草 《七月二日帖》,小楷《洛神赋》、王僧虔《太子舍人帖》。 "二王"最有创新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是其流美飘逸的行草书, 如王羲之的《初月帖》、《丧乱帖》、《二谢帖》、《快雪时晴 帖》、《姨母帖》、《得示帖》、《游目帖》以及被誉为"天下第 一行书"的《兰亭序帖》(唐人模本)等,而王献之则有《鸭头丸 帖》、《中秋帖》 、《二十九日帖》等。此外,王珣《伯远帖》, 亦有"二王"法度(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 合称"三希")。

中国书法简史

中国书法简史

草书
草书包括章草(汉初)和今草(东汉末)两种,二者互有其 影响和各自的流派。
唐 怀素《自叙帖》
行书
行书大约是在 东汉末年产生 的,传为颖川 人刘德升所创, 是介于楷书、 草书之间的一 种字体,可以 说是楷书的草 化或草书的楷 化。
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 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 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 模”。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欧 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 四大家”。
赵之谦
浙江绍兴人。号悲庵、 梅庵、无闷等。青年时 代即以才华横溢而名满 海内。他是清代杰出的 书画篆刻家。他的篆刻 取法秦汉金石文字,取 精用宏,形成自己的风 格,人称“赵派”。他 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是多 方面的,可使真、草、 隶、篆的笔法融为一体, 相互补充,相映成趣。
王铎
王铎的书法笔力雄健,长于布白,楷、行、隶、草,无不精妙,主要得力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 真卿、米芾等各家,学米芾有乱真之誉,展现出其坚实的“学古”功底,学古且能自出胸臆,其传世作 品主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诸体悉备,名重当代,学者宗之。 王铎取法高古,与拘谨乏趣、滑弱无力的书风相抗衡,大胆创新,开创一代书风。他是书法史上一位杰 出的革新人物。他的行草书,恣肆狂野,挥洒自如,用笔沉着痛快,纵横跌宕,自然出奇,表现了撼人 心魄的雄浑气势,极富感染力。
宋元—文人书法
苏轼

苏轼倡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划信手烦推求”的创作观念,推崇自 然本色的审美创造,掀起了“尚意”的旋风。存世作品有《赤壁赋》、 《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作是 《黄州寒食诗》。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米芾

中国书法简史

中国书法简史
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在章法上与今草一脉相承。
草书
章草于东汉时盛行,虽有连笔,但字
字独立。
《急就章》:是为儿童识字编的识字课
本。因篇首有“急就”二字而得名。《急就 章》用不同的字组成三言、四言或七言的韵 文,内容涉及姓名、组织、生物、礼乐、职 官等各方面,如一部小的百科全书。该文从 汉至唐一直是社会流传的主要识字教材,同 时,抄写规范精雅 的本子也有作为临书范 本的功能。唐代以后,《急就章》的主导 蒙学教材地位方为《千字文》、《百家姓》、 《三字经》所代替。
中国书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中国书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中国书法艺术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影响了世界其他文明。汉字作为书法的载体虽然历经种种变迁,但任然充满生 命力,汉字丰富的点画,线条和结构,可以产生无穷无尽的变化。
主要书法字体 篆 隶 草 行 楷
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
章草由隶书草化而来,使之省易简便,用笔仍然多沿袭隶书,在横画之末,
依然上挑,存留隶法。
今草是一种在继承章草的基础上,适应隶书向楷、行体发展趋势和形体上的
变化,进一步省减了章草的点划波磔,成为更加自由便略的草体。
狂草属于草书最放纵的一种,笔势相连而圆转,字形狂放多变,在今草的基
楷书
魏碑书法笔划严谨、朴厚灵动,丰腴不失于板刻,上
承汉隶,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它的书法艺 术是在汉隶和晋楷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堪称汉碑 中的上品。
北魏司马绍墓志
楷书
楷书在唐朝达到了鼎盛时期,在初、盛、晚唐三个时期分别出现了一位楷书大家:欧阳询、颜真卿 和柳公权,再加上元初的赵孟頫,四人被称为楷书四大家。

中国书法简史(PPT)

中国书法简史(PPT)
清代书家及其作品
傅山的《丹枫阁记》、邓石如 的《篆书轴》等。
07
近现代以来中国书法发 展概况
近现代书法变革与创新
碑学兴起与帖学衰落
清朝末年,碑学逐渐兴起,打破了帖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碑学注重金石气息,追求雄浑、古朴的艺术风格,对近现 代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书法创新与探索
近现代书法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与探索。他 们借鉴碑学、民间书法等艺术元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 术风格,丰富了书法的艺术表现力。
02 03
汉朝书家及其作品
汉朝著名的书家有张芝、钟繇、皇象等。张芝的《冠军帖》开创了今草 的先河,钟繇的《宣示表》则是楷书的代表作之一,皇象的《急就章》 则是章草的代表作之一。
秦汉书家的艺术成就
秦汉书家们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 展,也为后世的书法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4
沙孟海(1900-1992)
沙孟海是现代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学者。他的书法以篆隶见长,兼工楷行草各体,形成了古朴厚重 、气韵生动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有《沙孟海论书丛稿》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5
隋唐五代时期书法
楷书高峰——唐楷
初唐楷书
继承魏晋风骨,追求法度严谨, 代表书家有欧阳询、虞世南等。
盛唐楷书
注重气韵生动,追求个性张扬,代 表书家有颜真卿、柳公权等。
晚唐楷书
回归古朴自然,追求笔墨意趣,代 表书家有孙过庭、怀素等。
草书艺术化——狂草
狂草的形成
草书在唐代达到高峰,张旭、怀素等人将草书艺 术化,形成狂草。
大篆与小篆
大篆
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或称“钟鼎文”)与籀文(金文之 繁化),而当代汉字学家推算秦朝应尚有甲骨文,所以现在也包括其中。

中国书法简史介绍

中国书法简史介绍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

以下是中国书法的简史概述:1.古代书法:-甲骨文和金文时期(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56年):甲骨文是最早的中国书法,出现在商代晚期,主要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金文则出现在西周时期,是商代文字的延续和发展。

-篆书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随着战国时期的变革,篆书逐渐兴盛。

篆书以方正的形体和刚劲的笔画为特征,同时产生了小篆、大篆等不同风格。

2.秦汉书法:-小篆(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由秦始皇统一文字而成,被广泛使用。

小篆的形体规整,笔画丰富,成为后来书法演变的基础。

-隶书(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隶书是在小篆基础上演变而来,形成了一种笔画简练、结构紧密的书写风格。

隶书后来分为大隶和小隶两种流派。

3.魏晋南北朝时期:-草书兴起(公元220年-589年):随着社会变革,草书逐渐兴起。

草书形体自由,笔画激荡,强调书写的意境和个性。

4.唐宋时期:-楷书的发展(618年-1279年):唐代是中国书法的鼎盛时期,楷书逐渐成为主导性书体。

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家为楷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草书的独立:草书在唐代进一步发展,并在宋代形成独立的书体。

苏轼、黄庭坚等文学家兼书法家在宋代是著名的草书代表。

5.元明清时期:-元代(1271年-1368年):元代书法以怪诞奇特的风格为主,同时保留了前代书法的传统。

-明代(1368年-1644年):明代的书法注重笔墨工致,王宠、沈周等书法家在此时期崭露头角。

-清代(1644年-1912年):清代书法注重古体,强调传统的刚劲和秀美。

郑板桥、黄庭坚的书法在此时期影响深远。

以上仅为书法发展的大致轮廓,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众多的杰出书法家和不同的书法流派。

中国书法作为文化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书法简史读后感2600字】

【中国书法简史读后感2600字】

《中国书法简史》读后感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具有几千的年传统文化历史。

千百年来,这片神州大地孕育了无数的才俊,他们在不同的历史节点,绽放着璀璨的光芒,以自己的卓越才智点缀着中国文化。

中国书法更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也是中国文化宝库里重中之重。

最近阅读了一些书法上的著作,自身对书法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中国书法进行了细致的介绍。

《中国书法简史》一书作者王镛便详细地解释了书法的源头,以及书法的发展过程,各大主流书法体系等。

中国书法通俗点来言,就是写字。

然而同一汉字不同地写法,给人不同的感受。

如同一位明星穿不同的衣服,会展现不同的气场风格,书法也是一样。

书法艺术作为汉字的基本书写艺术,发展了漫长的千年历史演变,形成了独特的美学艺术。

但是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导致电脑与手机的机械打字形势普遍化,人们的汉字书写能力大大下降甚至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

并且多数人在对于书法展览作品的欣赏能力不高,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从仓颉造字到现代社会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这是世界历史文化中延续最长的传统文化并且时至今日依然在继续发展与传承。

随着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书法艺术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书法兴趣爱好者或是书法作品收藏家也是越来越多。

书法是一个历经了数千年文化传承与发展所传递下来的一个传统文化艺术,从古至今不断历练、发展与演变,直到今天,书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热爱,更多的人迷恋上了书法甚至高价收购书法作品以做珍藏。

所以书法欣赏在现代社会形成了一股潮流,这种潮流是在传统与流行之间形成的相互结合的艺术,人们通过对书法作品的欣赏,不但可以更加了解中国书法文化,更能达到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的效果。

但是当代大部分人都对于书法欣赏的认知并不能达到标准水平,很多人对于一幅书法作品是无法欣赏其中的内涵于艺术特点的,所以我希望通过我的论文能让更多人对书法欣赏的方法能有更好的认识,也能更好的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书法文化。

中国书法简史及作品赏析

中国书法简史及作品赏析
商周属于奴隶社会的青铜时代。青铜器包括多种
用途的器物,其中礼器、乐器比重最大,而礼器 中的鼎和乐器中的钟具有代表性。金文,就是铸 或刻在这些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钟鼎文”、 “大篆”、“籀文”。
大公鼎
毛公鼎
夏、商、周、秦>甲骨文、金文、石鼓文
石鼓文是唐代在陕西凤翔发现
的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 “石刻之祖”。因为文字是刻 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 “石鼓文”。内容介绍秦国国 君游猎的10首四言诗,亦称 “猎碣”。今中国考古界一般 认为是战国时代秦国的遗物。 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开小篆 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 启后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 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 体。石鼓文被历代书家视为习 篆书的重要范本,故有“书家 第一法则”之称誉。
中国书法简史:绪论

明代书法艺术基本上是继宋、元帖学书法而 后加以发展。而今人论及清代书法时,每以“帖 学”、“碑学”划分为前后两期,大致以嘉庆道 光之际为分期点。也就是以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 前为帖学时期,之后为碑学时期。这种划分是否 合理当另当别论。不过,宋元之后,以二王书学 为中心的所谓碑帖学时代,至今已转入最低潮, 而学习汉魏以前的篆隶书法的作者,则逐渐增长, 当是无可否认的事实。这时也是名家辈出、各领 风骚。而这时的书法理论比前代更有成就,《书 筏》、《艺舟双楫》、《书概》、《广艺舟双楫》 等理论著作相继产生。
夏、商、周、秦>帛书、竹(木)简
在战国时期,有一种用
帛作为书写材料的书 体——帛书,帛是白色 的丝织品,汉代总称丝 织品为帛或缯,或合称 缯帛,所以帛书也叫缯 书。中国目前现存最早 的帛画是20世纪30年代 在长沙的楚墓中发现的。 近些年又出土了大批的 竹木简。这些简与波帛 书墨迹,不仅是珍贵的 文物,尤其对于研究书 法史有着重要的史料价 值。

中国书法简史

中国书法简史

中国书法简史时代发展概述代表作品与作家夏、商、周、秦◆甲骨文、金文、石鼓◆帛书、竹简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中国的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

在书法的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八分)、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

在书法的明朗时期(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

由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该时期的主流风格。

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他的艺术成就传至唐朝倍受推崇。

◆甲骨文已具备“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假借、转注、形声)的汉字构造法则。

◆中国目前现存最早的帛画是20世纪30年代在长沙的楚墓中发现的。

汉代书法◆秦刻石与秦小篆◆汉代刻石◆汉代墨迹秦汉时期,汉字变迁更为剧烈、复杂,大篆经过省改而创造了小篆,李斯所书《泰山》、《琅琊》、《峄山》等石刻,就是小篆的典型。

另外隶书发展成熟,草书发展成章草,行书和楷书也在萌芽。

书法家随之大量出现,此一时期的书法成就给后世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汉书法遗存今天的有帛书、简牍书、还有壁画、陶瓶及碑上的刻字。

汉代的石碑艺术在这一期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西汉较少而东汉却“碑碣云起”。

出现了象《张迁碑》为代表的方劲古朴类;以《曹全碑》为代表的飘逸劲秀类;还有如《礼器碑》和前、后《史晨碑》的端庄凝练类等著名的碑铭。

隶书书体在此时的碑刻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除了石刻外,近年出土的秦汉竹木简、帛书也十分丰富。

如《睡虎地秦简》、《长沙马王堆老子帛书》、《武威汉◆中国秦汉时期,汉字的变迁更为剧烈也最为复杂,大篆经过省改而创造了小篆,李斯所书《泰山》、《琅琊》、《峄山》等石刻,就是小篆的典型。

另外隶书发展成熟,草书发展成章草,行书和楷书也在萌芽。

◆东汉“碑碣云起”。

碑刻、拓片流传至今者(包括近所发现)的约有二百余种。

它们的代表作品分别为:《史晨碑》、《乙瑛碑》,《礼器碑》、《曹全碑》,《张迁碑》,《西狭碑》,《石门颂》,《熹平石经》,《裴岑碑》,《夏承碑》。

《中国书法简史教案》课件

《中国书法简史教案》课件

《中国书法简史教案》课件第一章:中国书法的起源与演变1.1 汉字的起源介绍汉字的起源,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等早期文字形式。

通过图片展示甲骨文和金文的书法作品。

1.2 书法的工具与材料介绍书法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如毛笔、墨、纸、砚等。

展示不同种类的毛笔和墨汁。

1.3 书法的审美观念讲解书法的审美观念,如骨法、气韵、章法等。

通过示范和图片分析具体的书法作品。

第二章:篆书的发展与特点2.1 篆书的起源与发展介绍篆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从秦篆到汉篆再到唐篆等。

展示不同朝代的篆书作品。

2.2 篆书的特点讲解篆书的特点,如圆润、刚劲、婉转等。

通过示范和图片分析具体的篆书作品。

2.3 篆书的书写技巧介绍篆书的书写技巧,如笔画的起笔、转折和收笔等。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篆书的书写技巧。

第三章:隶书的发展与特点3.1 隶书的起源与发展介绍隶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从汉隶到魏碑再到唐隶等。

展示不同朝代的隶书作品。

3.2 隶书的特点讲解隶书的特点,如方正、端庄、严谨等。

通过示范和图片分析具体的隶书作品。

3.3 隶书的书写技巧介绍隶书的书写技巧,如笔画的起笔、转折和收笔等。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隶书的书写技巧。

第四章:楷书的发展与特点4.1 楷书的起源与发展介绍楷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从汉楷到魏碑再到唐楷等。

展示不同朝代的楷书作品。

4.2 楷书的特点讲解楷书的特点,如规范、端庄、平整等。

通过示范和图片分析具体的楷书作品。

4.3 楷书的书写技巧介绍楷书的书写技巧,如笔画的起笔、转折和收笔等。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楷书的书写技巧。

第五章:行书的发展与特点5.1 行书的起源与发展介绍行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从汉行书到魏碑再到唐行书等。

展示不同朝代的行书作品。

5.2 行书的特点讲解行书的特点,如流畅、自然、变化等。

通过示范和图片分析具体的行书作品。

5.3 行书的书写技巧介绍行书的书写技巧,如笔画的起笔、转折和收笔等。

中国书法简史先秦和秦代书法

中国书法简史先秦和秦代书法

中国书法简史先秦和秦代书法一、先秦先秦包括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约自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221年。

1、商和西周甲骨文现有发现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资料是商朝的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是盘庚迁都于殷之后的文字遗迹,长期被掩埋在地下,清晚期时有发现,直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王懿荣首次从文字学角度对它进行收集、研究以后,甲骨文才真正获得重光。

甲骨文大多是刻契的。

甲骨文字的成字方式,除了有少部分甲骨文是墨迹外,大约有两种,一是直接刻写,一是先书后刻。

刻契的方法主要是单刀,少量郑重的记事刻辞用双刀。

龟甲兽骨的质地都比较坚硬,表面是不规则的形体,文字排列,多数自上而下;两行之间,多数从右到左。

这样的书写习惯,一直影响到现在的书法创作。

甲骨文大多是刻契的。

甲骨文字的成字方式,除了有少部分甲骨文是墨迹外,大约有两种,一是直接刻写,一是先书后刻。

刻契的方法主要是单刀,少量郑重的记事刻辞用双刀。

龟甲兽骨的质地都比较坚硬,表面是不规则的形体,文字排列,多数自上而下;两行之间,多数从右到左。

这样的书写习惯,一直影响到现在的书法创作。

甲骨文的风格存在显著的变化,形成了时代特色。

董作宾先生(彦堂)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中提出了甲骨文的五个分期学说,其中书体是一项判断标准。

我们认为,甲骨的书刻者是书风的创造者。

其中,突出的如第一期由韦、亘、永诸贞人贞卜的甲骨文,气格阔大,雄壮卓伟;第二期由旅、大、行诸贞人贞卜的甲骨文,规矩森然,法度谨严;第五期由黄、泳诸贞人贞卜的甲骨文,工稳典雅,布局精到。

要达到这种高超的水准,他们是经过了严格的训练的,出土甲骨中的习字骨就是他们学习的证明。

这还可以说明甲骨文书刻者已有自觉主动的审美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少量甲骨朱墨书中还可以看到,书写者已经注意发挥毛笔的性能了,董作宾说:“用朱或墨写了未刻的文字,笔顺收迄,笔锋收放,十分清楚,因之可以断定,殷代写字确是用精良的毛笔。

”虽然这只是雪泥鸿爪,其发挥也还有限,但毕竟是一个可贵的开始。

中国书法简史概述

中国书法简史概述

中国书法简史概述
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追溯至上古时期,包括甲骨文、金文、篆书等阶段。

随着历史的发展,秦汉时期出现了小篆和大篆,为后续的隶书、楷书奠定了基础。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发展达到了巅峰,出现了“尚神”的行书和“尚韵”的草书。

唐代则是“尚法”的楷书和“尚势”的隶书的代表时期。

宋代以后,书法艺术逐渐注重个性化和创新,出现了各种风格和流派。

此外,中国书法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不同时代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秦代统一文字为小篆,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唐代文化繁荣,使得楷书成为了代表那个时代的标志性字体;而宋代则注重文人的个性和创造力,使得行书和草书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总体来说,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源远流长,经历了多个阶段和风格的变化。

了解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如需获取更具体的信息,建议查阅《中国书法简史》等书籍获取更全面的认识。

中国书法简史

中国书法简史

历史综述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

而具有姊妹性甲骨文质的书画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又以其互补性和独立性释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

由于书、画创作所采用的工具与材料具有一致性。

《历代名画记》中谈论古文字、图画的起源时说:“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

书画虽然具有同源的可比性,但以后的发展状况是以互补的独立性发展变化的。

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

那么究竟什么是“书法”呢?我们可以从它的性质、美学特征、源泉、独特的表现手法方面去理解。

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先秦书法奠定基础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郑燮【李白长干行一首】萌生同时。

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

目前发现的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主要是原始社会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但许多文字学家认为,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对原始文字的产生起了引发的作用。

大多数文字学家认为“汉字的形成时代大概不会早于夏代”,并在“夏商之际(约在公元前17世纪)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为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

从书法的角度审察,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

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

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代民间草篆向古隶的发展,都大大消弱了文字的象形性。

中国书法简史

中国书法简史

中国书法简史中国书法是中华文化独特的艺术形式,起源于古代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衍化出不同风格和流派。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精神,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先秦时期的书法艺术在先秦时期,书法艺术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主要呈现在甲骨文和金文中。

甲骨文是一种古代中国的文字形式,最早出现在甲骨上,被认为是中国书法的起源。

甲骨文简洁而古朴,线条刚劲有力,体现了当时人们对文字的认知和书写技巧。

金文则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的文字形式,其字体优美流畅,开启了汉字书法艺术的新篇章。

秦汉时期书法的发展秦汉时期,书法艺术逐渐成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书法家,如颜真卿、柳公权等。

颜真卿擅长行书,其作品《颜勤礼碑》气势磅礴,墨迹遒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擅长楷书,其作品《兰亭序》被誉为楷书的典范之作,成为后人学习的楷书范本。

唐宋时期书法的繁荣唐宋时期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书法家和代表作品。

王羲之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擅长草书,其作品《兰亭集序》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苏轼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其行草结合,遒劲有力,开创了一种新的书法风格,对后世书法的影响深远。

宋元明清时期书法的传承与创新宋元明清时期,书法在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和形式。

米芾是宋代著名书法家,其行草书法潇洒自如,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褚遂良是元代著名书法家,其草书结体工整,气势磅礴,展现了元代书法的雄浑风采。

文征明是明代著名书法家,其行草结合,刚中带柔,形成独特的书法风格。

当代书法的发展与展望当代书法继承传统,又注重创新,形成了多样化的风格和流派。

从传统的楷、草、行、隶发展到今天的新书体、新技法,书法艺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当代书法家不断探索书法艺术的新境界,以时代的需求和审美观念为指导,不断与时俱进,为中国书法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传承和精神积淀。

中国书法简史 PPT

中国书法简史 PPT

大家好
22
2、王羲之及其书法
王羲之:字逸少,山东琅邪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后世称为“王右军”。他 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 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 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 山,博采众长,观摩学 习“兼撮众法,备成一 家”,达到了“贵越群品, 古今莫二”的高度。
大家好
23
黄庭经:小楷,关于黄庭经,有一段传说:山阴有 一道士,欲得王羲之书法,因知其爱鹅成癖,所以特地 准备了一笼又肥又大的白鹅,作为写经的报酬。王羲之 见鹅欣然为道士写了半天的经文,高兴地“笼鹅而归”。 原文载于南朝《论书表》,文中叙说王羲之所书为 《道》、《德》之经,后因传之再三,就变成了《黄庭 经》了。因此,《黄庭经》又俗称《换鹅帖》,无款, 末署“永和十二年五月”,现在留传的只是后世的摹刻 本了。
大家好
7
大家好
8
行书:是在正规书法(如楷、隶、篆)基础上的草写 或简化,是介于正规写法与草写之间的一种最通用的书 体。一般认为行书始于汉末(传为颖川人刘德升所创), 盛于东晋,兼具楷书的 规矩和草书的流动,字 体整饬,楷法多于草法 的叫“行楷”;书写流动, 草法多于楷法的称“行草”。 它比楷书便于书写,比 草书容易辨识,应用极 为广泛。
大家好
15
3、代表作品
泰山刻石:作者秦相李斯(?-公元前208年),可称得上是 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书法家。《泰山刻石》的书 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 字体,小篆。线条圆 润流畅,疏密匀停, 给人以端庄稳重的感 受。唐张怀瑾称颂李 斯的小篆是:“画如铁 石,字若飞动”。
大家好
16
云梦睡虎秦简:是隶书初创与秦的标志行材料。秦隶在 结体上有自己特殊的时代特征,既有后世隶书的特征,又 包含了篆书的特点。

中国书法简史

中国书法简史

夏、商、周
金文
金文,就是铸或刻在青铜器上 的铭文,又称“钟鼎文”、 “大篆”、“籀文”。
在甲骨文盛行的商代,青铜器 铭文的书风受甲骨文的影响, 商代金文近似甲骨文体势。
周代的金文无论从文字还是书 法,均与甲骨文拉开了距离。 “尊礼尚施,事鬼神敬而远 之。”因此,甲骨文退下了 历史的舞台,钟鼎文走上了 历史舞台并成为主角。
商周时期
散氏盘 西周晚期
西周晚期 散氏盘
散氏盘铭
为西周后期厉王时代 的青铜器,其铭文结 构奇古,线条圆润而 凝炼,因取横势而重 心偏低,故愈显朴厚。 其“浇铸”感很强烈, 表现了浓重的“金 味”,因此在碑学体 系中,占有重要的位 置。 现代著名书法家胡小 石评说:“篆体至周 而大备,其大器若 《盂鼎》,《毛公 鼎》,…… 结字并取 纵势,其尚横者唯
汉代书法
——汉碑风尚及隶书的形成
• 汉代书法 篆书----隶书 • 汉代的石碑艺术在这一期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西汉较少而东
汉却“碑碣云起”。 • 《张迁碑》----方劲古朴类; • 《曹全碑》----飘逸劲秀类; • 《礼器碑》和前、后《史晨碑》----端庄凝练类 • 隶书书体在此时的碑刻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除了石刻外,近年出土的秦汉竹木简、帛书也十分丰富。如
此石书法古拙奇瑰, 气势开张,丰筋力 满,趣味横生,熔 篆籀之意写隶,清 方朔《枕经堂金石 书画题跋》:“以 篆为隶,结构简劲, 意味古雅。”西汉 传世书迹甚少,通 过此石,可窥西汉 书风。
西汉刻石
莱子侯刻石
东汉刻石
清代朱彝尊在《跋汉华山碑》 中把汉隶分成三种类型风格: 方正、流丽、奇古。其实从 形制上可以分为碑刻和摩崖 两大类。从艺术特点上可以 把其分为:典雅、秀逸、拙 朴、雄浑、纵肆、平整、古 峭、奇谲。它们的代表作品 分别为: 《史晨碑》《乙瑛碑》, 《礼器碑》、《曹全碑》, 《张迁碑》,《西狭碑》, 《石门颂》,《熹平石经》, 《裴岑碑》,《夏承碑》。

中国书法简史(PPT)

中国书法简史(PPT)

甲骨文与金文
甲骨文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最早成系统的汉字,主要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 其笔画瘦硬,字形大小不一,结构随意自然,具有古朴、率真的艺术风格。
金文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金文笔画丰满,字形大小趋于一致,结 构严谨,具有浑厚、典雅的艺术风格。
大篆与小篆
大篆
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西周的文字,广义上指小篆之前的所有 古文字。大篆笔画粗细不均,字形结构复杂多变,具有雄浑 、豪放的艺术风格。
04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
魏晋风度与书法美学
魏晋风度的内涵
崇尚自然、追求个性解放、注重精神气质的表现。
魏晋风度与书法美学的关系
魏晋风度影响了书法的审美观念,使得书法更加注重个性和精神内 涵的表达。
魏晋时期书法的特点
笔画流畅自然,结构潇洒飘逸,墨色淋漓酣畅,表现出强烈的个性 和艺术感染力。
南北朝碑刻与摩崖石刻
米芾体
米芾是宋朝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体 被称为“米芾体”,其特点是笔画瘦 硬,结构紧凑,给人以刚劲有力的感 觉。米芾体的出现丰富了书法的艺术 表现形式。
元明清时期书法流派及特点
元朝书法
元朝书法以赵孟頫为代表,他的字体秀丽典雅,被誉为“赵体”。元朝书法在继承唐宋传 统的基础上,注重笔墨的韵味和意境的表达。
明朝书法
明朝书法流派纷呈,有台阁体、浙派、吴门派等。其中,董其昌的书法被誉为“明人第一 ”,他的字体清新自然,追求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
清朝书法
清朝书法以碑学为主流,注重金石气息的表现。邓石如、伊秉绶等书法家在碑学方面取得 了很高的成就。同时,清朝还出现了以郑燮为代表的“扬州八怪”等具有创新精神的书法 家。
如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笔画流畅自然,气韵生动;王献之的《中秋帖》 则表现出豪放洒脱的风格特点。这些作品都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中国书法简史王镛 考研笔记

中国书法简史王镛 考研笔记

中国书法简史王镛考研笔记一、王镛和他在书法界的地位。

王镛那可是书法界的大佬呀!他在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方面都有着超厉害的成就。

在当代书法界,他的影响力那可不是一般的大。

他的书法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很多学习书法的小伙伴都把他当作榜样呢,他的作品常常能让人眼前一亮,感受到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中国书法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咱中国书法那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呀!从远古时期的甲骨文开始,那时候的人们就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记录一些重要的事情。

甲骨文的线条简洁有力,虽然看起来有点神秘,但却是中国书法的重要源头呢。

后来又有了金文,金文就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这些文字造型更加规整,线条也更加圆润,比甲骨文更加成熟啦。

想象一下,那些古老的青铜器上刻着精美的金文,那得多有历史感呀!三、书法在秦汉时期的辉煌。

到了秦汉时期,书法那可是迎来了大发展呀!秦朝的时候,秦始皇统一了文字,推行小篆。

小篆的字体规整,线条优美,给人一种端庄大气的感觉。

像李斯的小篆作品,那简直就是书法艺术的经典之作,每一笔都写得那么精致。

而到了汉朝,隶书又开始流行起来啦。

隶书的笔画比小篆更加简洁,书写起来也更加方便,它的出现可是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变革呢。

很多汉代的碑刻都是隶书的代表作,那些碑刻上的文字,有的雄浑大气,有的古朴典雅,各具特色。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的风格转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呀,书法的风格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个时期,书法开始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书法家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把字写得规整漂亮,而是更加追求一种自由、洒脱的境界。

五、唐宋时期书法的繁荣昌盛。

唐宋时期,那可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书法自然也不例外啦!唐代的书法风格多样,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书法家都各有特色。

六、元明清时期书法的传承与发展。

元明清时期,书法在传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元代的赵孟頫,他的书法圆润清秀,笔法细腻,对后世的书法影响很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书:草书包括章草和今草两种,二者互有其影响和各
自的流派。 初期的草书,由隶书演化而来,名为“章草”,比隶书 简捷。章草改变了横平竖直,笔笔间断的隶书写法,成为 圆转牵连,粗细交替,形态检束的字体。但仍隶意,不同 于今草。
今草:今草的来源相传是汉朝的张芝从章草加以变化 而成的,当时的书家对张芝非常推崇,称他为“草圣”。
元怀墓志:平正工整,茂实刚劲而又娟秀温润,俨然已是 唐人楷书的景象。书刻精妙,字口清晰如新,便于临摹学习, 是初学“魏碑”书体的较好范本。
(四)隋代书法 1、概述 隋代的书法,上乘南北朝,下启唐代,书风巧整兼力,不 离规矩,兼有东晋南朝书法的疏放妍妙,北朝书法的方整遒
劲。初唐大家的风范规模,在此已经初步形成,二王的书风
下开唐朝新风, 布局平正疏朗, 字体端严妍美, 骨秀肌丰,十 分适合初学楷 书者。
苏慈墓志:乃 隋文帝仁寿三年 所立,此碑楷法 成熟而工整,方 中带圆,兼有南 帖和北碑之双美, 集秀丽与雄劲于 一身,风格和欧 楷相近,章法整 齐,结体平正。
(四)唐代书法 1、概述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 “书至初唐而极盛。” 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 的书法作品。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 初唐书家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等,此后有创 造性的还有李邕、张旭、颜真卿、柳公权、释怀素、钟绍 京、孙过庭等。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 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 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之态。
(三)魏晋书法 1、概述 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 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时代。 这一书法史上了不起的时代,造就了两个承前启后,巍 然 绰立的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他们揭开了中国 书法发展史的新的一页。 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此后历朝历代,学 书者莫不宗法“钟王”,盛称“二王”(王羲之及其子王献 之),尊王羲之为“书圣”。
3、魏碑
北朝的书体称魏碑,主要用于墓志、造像题记与摩崖刻经, 在北方盛行一时,后逐渐湮灭,历代书家也都未重视,直至清 朝的中叶,阮元首倡南帖北碑的说法,才受到注意,而后又有 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人的附和,遂取代帖学。
郑文公碑 :郑文公碑的笔画有方也有圆,或以侧得妍, 或以正取势,混合篆势、分韵、草情在一 体,刚劲姿媚于一身, 堪称不朽。
化度寺碑
皇甫诞碑
褚遂良,他的书法,初学虞世南,晚年取法钟繇、王
羲之,融汇汉隶,丰艳流畅,变化多姿,自成一家。与
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他的传世书迹 有楷书《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伊阙佛龛》。
雁塔圣教序
钟绍京与《灵飞经》
钟绍京(695~746),系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 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史称钟太傅为“大钟”,称钟绍 京为“小钟”。其书法艺术卓尔超群,当时宫殿里的门 榜、牌匾、楹联等,尽其墨宝手迹。小楷《灵飞经》乃 小钟传世名作。
一道士,欲得王羲之书法,因知其爱鹅成癖,所以特地 准备了一笼又肥又大的白鹅,作为写经的报酬。王羲之 见鹅欣然为道士写了半天的经文,高兴地“笼鹅而归”。 原文载于南朝《论书表》,文中叙说王羲之所书为 《道》、《德》之经,后因传之再三,就变成了《黄庭 经》了。因此,《黄庭经》又俗称《换鹅帖》,无款, 末署“永和十二年五月”,现在留传的只是后世的摹刻 本了。
为“行书第一”。
(三)南北朝书法 1、概述 此时书法,继承了东晋的风气,笼罩在“二王”书法 之下,上至帝王,下至士庶都非常喜好。南北朝书法家 灿若群星,无名书家为其主流。他们继承了前代书法的 优良传统,创造了无愧于前人的优秀作品,也为形成唐 代书法百花竞妍群星争辉的鼎盛局面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代表作品
行书:是在正规书法(如楷、隶、篆)基础上的草写 或简化,是介于正规写法与草写之间的一种最通用的书 体。一般认为行书始于汉末(传为颖川人刘德升所创), 盛于东晋,兼具楷书的 规矩和草书的流动,字 体整饬,楷法多于草法 的叫“行楷”;书写流动, 草法多于楷法的称“行草”。 它比楷书便于书写,比 草书容易辨识,应用极 为广泛。
今草把பைடு நூலகம்大致分为三种不同的风格; 1、以张芝、张旭和怀素为代表的大草、狂草一派; 2、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的“王体”草书 ; 3、智永的《千字文》和孙过庭的《书谱序》等:这一派草 法极有规矩,字字区分,全不作连绵体势。
一、中国书法演变简历
(一)秦代书法 1、统一文字,通行小篆
秦始皇兼并天下,持统一全国文字,使之整齐化 一,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秦统一后的 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 础上删繁就简而来。
羊欣,幼学书,得舅氏王献之之法,兼善隶、行、草书, 见重于当时,为献之
之后书名最重的书家,
著有《采古来能书人 名》。传世有《笔精 帖》。
王僧虔,琅琊临沂人。王羲之四代孙。少时即善书,齐高
帝萧道成曾与僧虔赌书,
问:“谁为第一?对曰: “臣书臣中第一,陛下 书帝中第一。”存世《 太子舍人王琰帖》,体 势方扁厚朴,用笔沉稳 工致,韵意苍劲老到, 恭谨而端丽。
云梦睡虎秦简:是隶书初创与秦的标志行材料。秦隶在 结体上有自己特殊的时代特征,既有后世隶书的特征,又 包含了篆书的特点。
(二)汉代书法 1、概述 两汉四百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 真书、行书,至汉末,中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
隶书是汉代普遍使用的书体。汉代隶书又称分书或八分 。
在隶书成熟的同时,发展而成为章草、行书,真书也已 萌芽。 金文、小篆因为实用面越来越小而渐趋衰微。
乐毅论:笔画较为圆润,浑厚丰满,秀气十足,大 都以中锋行笔写出。同时,秀润中不乏劲利,做到柔 中寓刚。 《乐毅论》雅静简淡,无矫揉造作的习气,使人感 至真率、自然,这正是王羲之不尚空淡,反对浮体, 脚踏实地的精神体现。清代书论家刘熙载称赞它“极 情意神思之微”、“静而多妙”。
兰亭序:这篇文字,是王羲之于东晋永和九年(公元 353年)三月三日和一些文人举行“修契”宴会上,为他 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 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 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 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
中国书法简史
一、中国书体演变简历
结绳记事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秦朝)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章草、今草)
甲骨文:甲骨文也称“契文”或“卜辞文字”, 是指殷商时期占卜记 事时契刻在龟甲、 兽骨上的文字。 这种文字是中国 书法史上有实证 的最古老且相对 成熟的文字。
钟鼎文:钟鼎 文又称“钟鼎款 识”、“金文” 或“铜器铭文”, 是商、周时代铸 刻在钟、鼎、盘、 簋等青铜器上的 文字。字凹为款, 字凸为识,是立 体的文字表现形
2、隶书初创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 一次革命,是从古文字向今文字转变的标志,不但使 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 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
3、代表作品 泰山刻石:作者秦相李斯(?-公元前208年),可称得上是 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书法家。《泰山刻石》的书 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 字体,小篆。线条圆 润流畅,疏密匀停, 给人以端庄稳重的感 受。唐张怀瑾称颂李 斯的小篆是:“画如铁 石,字若飞动”。
2、代表书家及其作品
欧阳询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人。作过太子率更令, 世称欧阳率更。他所写《九成宫》、《化度寺碑》,《虞
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他的楷书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十分严肃的程序,最便于初 学。后人所传“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归 纳出来的结字规律。
九成宫醴泉铭
2、代表作品
张迁碑:字体 严密方整而多变 化,于朴厚中见 劲媚。用笔以方 笔为主,方劲沉
着、力气雄健。
礼器碑:在曲阜
孔庙,此碑字体工
整方纵,大小匀称, 左规右矩,法度森 严。用笔瘦劲刚健, 轻重富于变化,捺
脚特别粗壮。
曹全碑:在汉隶中此碑独树一帜,娟秀清丽,结体扁 平匀称,舒展超逸,风致翩翩,有“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宋代书法 1、概述 宋代书法式微,究其原因,帖学大行和以帝王的好
恶,权臣的书体为转移的情势,影响和限制了宋代书 法的发展。宋代为后世所推崇者有苏轼,黄庭坚,米 芾和蔡襄四大家。四家之外,宋徽宗赵佶独树一帜, 亦堪称道。
2、代表书家及其作品 苏轼,字子瞻,他和他的父 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着 于世,世称“三苏”。他的书 法从“二王”,颜真卿,柳公 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 革新。他讲他的书法艺术创作 过程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 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 “意”,寄情于“信手”所书 之点画。其代表作有《天际乌 云帖》、《洞庭春色赋》、 《赤壁赋》、《寒食诗》、 《醉翁亭记》等。
庄秀丽,“此是鲁公
最匀稳书” ,是初学 颜体的最佳范本。
颜勤礼碑
柳公权及其书法
柳公权(778-865),字诚
悬,唐代著名书法家,汉族,京
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 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 师”。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 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的 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 一丝不苟,以瘦劲著称,所写楷 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
小篆:小篆即秦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前221年)后, 向全国颁布的官定文字。东汉许慎收集当时全部小篆,编 撰《说文解字》,影响很大。
隶书:传说当时的狱吏程邈因罪被关在监狱里,他把大 小篆的笔划和结体作了简化,把篆书笔划的圆转改为方折。
楷书:即“真书”、“正书”或“正楷”。古 时曾叫“楷隶”或“今隶”,汉魏时是楷书逐渐成 熟的时代,还有许多章草(即草隶)的笔法,东晋 才是楷体的盛时,现存在的最早楷书只有三国时钟 繇等人的作品。 谈到楷书,必讲魏体,它不仅是楷书的一种, 也是楷书走向成熟的基础。在古代书体中,它是和 篆隶一样重要的书体,即专指北魏时的石刻、摩崖、 造像、墓志等书体。魏体基本上摆脱隶法,体貌姿 态百出,笔势浑厚,意态跳宕,分行布白各有其妙, 但都以方正凝重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