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档案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学校心理档案管理制度

学校心理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心理档案的管理,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心理档案是记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心理辅导活动及心理干预措施的重要资料,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条学校心理档案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规范档案管理工作。

(二)安全保密:确保学生心理档案的保密性,防止信息泄露。

(三)科学规范:遵循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确保档案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及时更新:根据学生心理状况变化,及时更新档案内容。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学校成立心理档案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心理档案的总体规划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心理档案管理员负责心理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一)建立健全心理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负责心理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查询等工作。

(三)对心理档案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四)对心理档案进行保密管理,防止信息泄露。

(五)对心理档案进行分类整理,便于查询和使用。

第三章档案内容第六条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学生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班级、联系方式等。

(二)心理健康状况:心理测评结果、心理咨询记录、心理辅导活动记录等。

(三)心理干预措施: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治疗、心理康复等。

(四)其他相关资料:心理信件、心理日记、心理绘画等。

第四章档案管理流程第七条新生入学时,由心理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及相关信息录入心理档案。

第八条心理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活动时,应及时将相关信息录入心理档案。

第九条心理辅导员在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时,应详细记录干预过程和结果,并及时更新心理档案。

第十条心理档案管理员负责心理档案的整理、归档、保管等工作。

第五章保密与使用第十一条心理档案实行保密管理,未经本人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查阅、复制、传播或泄露。

学校心理档案管理制度

学校心理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原则1. 客观公正原则:心理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使用,应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2. 保护隐私原则:严格保护学生个人隐私,未经学生本人同意,不得泄露心理档案内容。

3. 发展性原则:心理档案管理应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教育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4. 保密性原则:心理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确保档案安全。

三、管理职责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心理档案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心理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更新工作。

3.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应及时向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报告。

4. 学生本人有义务配合心理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四、心理档案内容1. 学生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班级、联系方式等。

2. 家庭背景:家庭结构、父母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育方式等。

3.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测评结果、心理咨询记录、心理危机干预记录等。

4. 教育教学情况:学习成绩、课堂表现、兴趣爱好、特长等。

5. 重大事件记录:如家庭变故、重大疾病、意外事故等。

6. 其他:学生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等。

五、心理档案管理流程1. 收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心理测评等方式收集学生心理档案。

2. 整理: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归档,确保档案完整、准确。

3. 保管:心理档案实行电子和纸质并存的管理方式,纸质档案存放在安全、保密的地方。

4. 更新:定期对心理档案进行更新,确保信息的时效性。

5. 查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提供心理档案查询服务。

六、心理档案使用1. 教育教学:教师可参考心理档案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2. 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师根据心理档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心理辅导。

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制度

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2. 实施个性化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氛围。

三、管理职责1. 校长: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协调各部门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管理和使用,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 教务处:负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安排和教学质量监控。

4. 学工部: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5. 各学院(部):负责本学院(部)学生心理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上报。

四、档案内容1. 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出生日期、学号、班级、专业等。

2. 家庭情况:父母姓名、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

3. 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测评结果、心理咨询记录、心理疾病治疗情况等。

4. 学习状况: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压力等。

5. 人际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

6. 兴趣爱好:兴趣爱好、特长、参与社团活动情况等。

7. 心理危机干预记录: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干预效果等。

五、档案建立与管理1. 新生入学时,由各学院(部)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和家庭情况,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2. 学生心理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每学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测评,更新学生心理状况信息。

3.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学生心理档案的保密工作,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4. 学生心理档案的查阅和使用,需经学生本人或其监护人同意,并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六、心理辅导与干预1.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根据学生心理档案,制定个性化心理辅导方案,实施心理辅导。

2. 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干预。

心理中心档案管理制度

心理中心档案管理制度

为规范心理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提高心理中心工作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档案管理职责1. 心理中心负责人负责档案管理的全面工作,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2. 心理中心工作人员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借阅、销毁等工作。

3. 各部门、各科室应积极配合心理中心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三、档案分类及归档1. 档案分类心理中心档案分为以下类别:(1)学生心理档案:包括学生心理测评报告、咨询记录、心理危机干预记录等。

(2)工作人员档案:包括工作人员简历、培训记录、考核记录等。

(3)工作档案:包括心理中心工作计划、总结、会议记录、活动记录、宣传材料等。

2. 归档(1)学生心理档案:由心理中心工作人员在学生入学、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环节收集整理,按照规定格式归档。

(2)工作人员档案:由心理中心工作人员在工作人员入职、培训、考核等环节收集整理,按照规定格式归档。

(3)工作档案:由心理中心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收集整理,按照规定格式归档。

四、档案保管与保密1. 保管(1)心理中心档案应存放在安全、干燥、通风的档案柜中。

(2)档案柜应上锁,由专人负责保管。

(3)档案柜钥匙由心理中心负责人和档案管理员共同保管。

(1)心理中心档案属于个人隐私,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向任何单位或个人泄露。

(2)心理中心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对档案内容严格保密。

(3)档案管理人员查阅档案时,应登记查阅内容、时间、目的等。

五、档案利用与借阅1. 利用心理中心档案供心理中心工作人员、相关领导和部门查阅,其他单位或个人需查阅档案时,应经心理中心负责人批准。

2. 借阅(1)借阅档案需填写借阅申请表,注明借阅目的、时间、归还日期等。

(2)借阅档案应在心理中心工作人员的监督下进行,不得擅自复制、摘抄档案内容。

(3)借阅档案应在规定时间内归还,如需延期,应提前向心理中心负责人申请。

六、档案销毁1. 档案销毁需经心理中心负责人批准,并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在场监督。

心理档案管理制度建立

心理档案管理制度建立

一、前言心理档案是记录个体心理发展、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辅导过程的重要资料,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规范心理档案的管理,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标1. 规范心理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准确、全面的心理信息。

3. 保护学生隐私,确保心理档案的保密性。

三、制度内容1. 心理档案的收集与整理(1)心理档案的收集范围:包括心理健康状况普查材料、咨询记录、跟踪反馈材料、心理测评结果等。

(2)心理档案的整理:按照时间顺序、学生姓名、档案类型等进行分类整理。

2. 心理档案的保存与保密(1)心理档案的保存:采用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2)心理档案的保密:严格控制档案的查阅和使用权限,未经授权不得查阅、复制、泄露档案内容。

3. 心理档案的查阅与使用(1)查阅权限:原则上只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责人、各系(部)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学校心理咨询师及本班班主任)可以查阅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2)查阅程序:查阅者需填写查阅申请,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查阅。

(3)查阅使用:查阅者需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不得泄露学生隐私,如因泄露造成不良后果,将承担相应责任。

4. 心理档案的更新与维护(1)定期更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应定期更新心理档案,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维护管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应负责心理档案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四、责任与监督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责人负责心理档案管理制度的实施和监督。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负责心理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查阅和使用等工作。

3. 学校其他教职工和学生应遵守心理档案管理制度,不得擅自查阅、复制、泄露学生隐私。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心理咨询档案管理制度

心理咨询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心理咨询档案的管理,确保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保密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国家有关心理咨询工作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心理咨询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工作。

第三条心理咨询档案是心理咨询工作的记录,是心理咨询师进行专业判断、评估和干预的重要依据,具有法律效力。

第二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四条心理咨询档案的收集范围包括: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咨询记录、评估报告、心理测试结果、治疗计划、咨询记录分析等。

第五条收集档案时,应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得遗漏或篡改档案内容。

第六条档案整理应按照档案类型、时间顺序、来访者姓名等进行分类,便于查阅和管理。

第三章档案保管第七条心理咨询档案应由专人负责保管,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和保密。

第八条保管档案应使用符合国家档案管理规定的设施和设备,防止档案受到损坏、丢失或泄密。

第九条档案保管人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第四章档案利用第十条档案利用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严格遵守保密原则,未经来访者同意,不得向任何无关人员泄露档案内容。

(二)档案仅限于心理咨询师、管理人员和依法授权的单位或个人查阅。

(三)查阅档案时,应做好登记,记录查阅人、查阅时间、查阅内容等信息。

第十一条心理咨询师在查阅档案时,应严格遵守以下规定:(一)不得擅自复制、摘抄档案内容。

(二)查阅档案后,应及时归还,不得擅自带离档案室。

(三)对查阅过程中了解到的来访者隐私,应予以保密。

第五章档案销毁第十二条心理咨询档案的销毁应符合以下条件:(一)来访者已死亡或自愿放弃心理咨询服务。

(二)档案已超过保存期限。

(三)依法被销毁的档案。

第十三条档案销毁前,应经心理咨询师、管理人员和有关领导审核批准。

第十四条档案销毁应采用符合国家规定的销毁方式,确保档案内容不被泄露。

第六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由心理咨询机构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心理科档案管理制度

心理科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心理科档案的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提高档案利用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档案管理原则1. 真实性原则:档案内容必须真实反映心理科工作实际情况,严禁伪造、篡改档案。

2. 完整性原则:档案内容应全面、完整地反映心理科工作的各个方面。

3. 安全性原则:加强档案安全管理,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

4. 保密性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法规,对涉及患者隐私的档案资料严格保密。

5. 便捷性原则:提高档案利用率,方便查阅和利用。

三、档案管理范围1. 患者档案: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诊断记录、治疗方案、心理测评结果、咨询记录、治疗记录、出院小结等。

2. 工作人员档案:包括工作人员基本信息、工作经历、培训记录、考核记录等。

3. 心理科工作档案:包括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会议记录、规章制度、培训资料、科研成果等。

四、档案管理制度1. 档案收集制度:- 档案收集工作由心理科指定专人负责。

- 收集档案时,应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收集的档案应按照档案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整理。

2. 档案整理制度:- 档案整理应遵循“先分类、后立卷、再归档”的原则。

- 档案立卷应按照档案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每卷档案应包含封面、目录、文件材料等。

- 档案归档应按照档案分类标准进行归档,确保档案的有序性。

3. 档案保管制度:- 档案库房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止档案受潮、霉变。

- 档案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破损、丢失等问题应及时修复或补充。

- 档案保管人员应严格执行保密制度,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4. 档案查阅制度:- 查阅档案需经心理科负责人批准。

- 查阅档案应填写查阅登记表,注明查阅目的、时间、查阅人等。

- 查阅档案时,应爱护档案,不得随意涂改、损毁档案。

5. 档案销毁制度:- 档案销毁需经心理科负责人批准。

- 档案销毁前应进行鉴定,确认档案无保存价值。

- 档案销毁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高校心理档案管理制度

高校心理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

第三条高校心理档案管理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原则:心理档案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不得伪造、篡改。

(二)保密性原则:心理档案涉及学生隐私,必须严格保密,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向任何单位或个人提供。

(三)完整性原则:心理档案内容应全面、系统,包括学生心理发展、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

(四)动态性原则:心理档案应随着学生心理发展变化进行更新,确保档案的时效性。

二、心理档案的建立与维护第四条心理档案的建立:(一)新生入学时,由学生本人填写《学生心理基本信息登记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收集、整理,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二)学生在校期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定期组织心理测评,根据测评结果更新学生心理档案。

(三)学生如有特殊心理状况,由相关教师或心理咨询师填写《学生心理状况报告表》,并附相关资料,纳入心理档案。

第五条心理档案的维护:(一)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心理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

(二)心理档案的查阅、修改、删除等操作,需经学生本人同意或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批准。

(三)心理档案的存储采用电子化、数字化方式,确保档案的安全、便捷。

三、心理档案的使用与管理第六条心理档案的使用:(一)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根据工作需要,可查阅学生心理档案,用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工作。

(二)学生本人可查阅自己的心理档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

(三)学校其他部门因工作需要,经批准可查阅学生心理档案,但需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第七条心理档案的管理:(一)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设立专人对心理档案进行管理,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查阅等工作。

心理成长档案管理制度

心理成长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在校学生,旨在通过建立心理成长档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系统记录、分析和指导,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

第三条心理成长档案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实事求是原则:档案记录应真实、客观,反映学生的真实心理状况。

2. 保护隐私原则:严格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

3. 全面发展原则: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业、生活的全面发展。

4. 服务导向原则:以服务学生心理健康需求为导向,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第二章档案内容第四条心理成长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基本信息: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

2. 心理健康状况:包括心理健康测评结果、心理状况描述、心理问题诊断等。

3. 心理辅导记录:包括心理辅导时间、内容、方式、效果评估等。

4. 心理活动参与情况:包括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座、团体辅导、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等。

5. 家庭背景信息:包括家庭成员构成、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等。

6. 学业成绩信息:包括各科成绩、排名、奖惩情况等。

7. 其他相关信息:如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等。

第三章档案管理第五条心理成长档案的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制,具体如下:1. 校级管理: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全校心理成长档案的统筹管理,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密等工作。

2. 学院(系)管理:各学院(系)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负责本学院(系)学生的心理成长档案管理,包括档案的日常维护、更新、使用等工作。

3. 个人管理:学生本人对个人心理成长档案有知情权和查阅权,可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查阅自己的档案。

第六条心理成长档案的收集与整理:1. 新生入学时,由各学院(系)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初始档案。

2.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如有心理问题,需进行心理辅导,辅导记录应纳入档案。

学校心理档案管理制度

学校心理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保护学生隐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学校心理档案的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保密原则:对学生的心理档案严格保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学生个人信息。

2. 实用原则:心理档案应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3. 发展原则:心理档案应随着学生成长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和完善。

第二章心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第四条心理档案的建立:1. 入学时,学校应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测,建立心理档案。

2. 学生在学期间,如出现心理困扰或问题,学校应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并记录相关资料。

3. 学生毕业时,学校应将心理档案归档保存。

第五条心理档案的内容:1. 学生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班级、学号等。

2. 心理健康状况:心理普测结果、心理辅导记录、心理评估报告等。

3. 辅导与干预措施:心理辅导方案、干预措施及实施效果等。

第六条心理档案的管理:1. 心理档案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实行专柜保存。

2. 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整理心理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

3. 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不得擅自携带和向无关人员谈论学生心理档案内容。

第三章心理档案的查阅与使用第七条心理档案的查阅:1. 原则上只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责人、各系(部)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学校心理咨询师及本班班主任)可以调阅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以外的教职工如确因工作需要需查阅学生心理档案,必须由各系(部)出具相关证明,并经学校主管部门领导签字后方能查阅。

第八条心理档案的使用:1. 查阅心理档案必须严格登记,包括查阅人姓名、查阅时间、查阅内容等。

2. 查阅使用心理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不得泄露学生个人信息。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管理制度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管理制度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管理制度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在现代社会中,个体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需要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以便为个体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服务。

下面将介绍一套不具体名字的。

一、档案管理制度的基本理念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基于以下基本理念:1. 个体隐私保护:任何个人的信息都应得到充分的保护,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

2. 服务导向: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旨在为个体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服务,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提升。

3. 公平公正: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应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对待各类个体均应平等对待。

4. 信息安全:对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需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确保信息不被篡改或泄露。

二、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置1. 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协调、监督和管理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2. 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维护和服务。

3. 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员:负责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档案记录、整理、归档等。

三、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1. 档案管理范围:将心理健康服务对象的个人信息、心理评估报告、心理问题记录等信息纳入档案管理范围。

2. 档案管理流程:规定档案的建立、更新、维护、归档等流程,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3. 档案使用规定:明确档案的使用目的、范围和权限,规定档案的使用需要经过授权才能查阅。

4. 档案保密措施:规定档案管理人员需遵守保密义务,未经授权不得泄露档案信息。

5. 档案备份与存储:建立档案备份与存储机制,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6. 档案销毁规定:制定档案销毁流程和标准,明确档案销毁的时机和方法。

7. 档案管理考核: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四、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1. 培训: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档案管理意识和技能。

2. 督导:建立督导机制,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督导检查,确保档案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心理健康档案是指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咨询过程、心理评估结果等信息的记录。

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保密、安全的原则。

第三条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负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学生应当给予配合和支持。

第四条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和保密意识,对学生个人信息保密,不得泄露、买卖或者非法使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信息。

二、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第五条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应当以学生自愿为原则,学生有权选择是否参加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

第六条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应当经过学生本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同意,并签字确认。

第七条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应当依据学生实际情况,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第八条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应当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咨询过程、心理评估结果等内容。

三、心理健康档案的保管第九条心理健康档案应当采用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两种形式进行保管,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第十条心理健康档案的电子档案应当存储在安全可靠的电子设备上,并采取加密、备份等措施进行保护。

第十一条心理健康档案的纸质档案应当存放在安全的地方,不得随意携带、翻阅和泄露。

第十二条心理健康档案的保管期限自学生毕业之日起计算,保管期限届满后,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销毁。

四、心理健康档案的使用第十三条心理健康档案仅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第十四条心理健康档案的使用应当遵循保密原则,不得泄露、买卖或者非法使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信息。

第十五条心理健康档案的使用应当经过学生本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同意,并签字确认。

五、心理健康档案的查阅第十六条心理健康档案的查阅权归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所有,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查阅。

心理咨询档案管理制度模板

心理咨询档案管理制度模板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心理咨询档案的管理,确保心理咨询工作的规范性和保密性,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心理健康工作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心理咨询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使用和销毁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心理咨询档案管理应遵循保密、规范、准确、及时的原则。

二、档案的收集与整理第四条心理咨询师在接诊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来访者信息、咨询内容、咨询过程、咨询效果等,形成心理咨询档案。

第五条心理咨询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来访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联系方式等。

(二)咨询过程记录:咨询日期、咨询时长、咨询方式、咨询内容、咨询效果等。

(三)心理测评结果:心理测评问卷、评分、结果分析等。

(四)咨询记录:咨询师工作笔记、咨询方案、咨询总结等。

(五)其他相关资料:信件、录音、录像等。

第六条心理咨询师应按照档案分类标准,对收集到的档案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档案的保存与使用第七条心理咨询档案应由专人负责管理,确保档案的保密性。

第八条心理咨询师查阅档案时,应遵守以下规定:(一)查阅档案需有正当理由,经心理咨询室负责人批准。

(二)查阅档案时,应做好登记,包括查阅人、查阅时间、查阅内容等。

(三)查阅档案时,不得泄露来访者隐私。

第九条心理咨询档案不得带离心理咨询室,如需借阅,应经心理咨询室负责人批准,并办理借阅手续。

四、档案的销毁第十条心理咨询档案保存期满后,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销毁。

第十一条销毁档案前,应进行核对,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十二条销毁档案时,应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在场监督,并做好销毁记录。

五、责任与处罚第十三条心理咨询师、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四条对泄露来访者隐私、擅自带离档案等违规行为,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六、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由心理咨询室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学校心理健康成长档案管理制度

学校心理健康成长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成长档案,全面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发生。

3. 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为学生提供专业、有效的心理辅导。

4. 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三、管理职责1. 校长负责心理健康成长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心理健康成长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更新工作。

3. 各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监测,及时向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反馈学生心理问题。

4. 教务处、学生处、后勤处等部门协助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档案内容1. 学生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班级、家庭住址等。

2. 心理健康状况:包括心理健康测试结果、心理咨询记录、心理危机干预记录等。

3. 家庭背景:家庭成员、家庭环境、家庭关系等。

4. 学校生活:学习情况、人际关系、兴趣爱好等。

5. 其他相关信息:如心理医生诊断、心理治疗记录等。

五、档案管理流程1. 收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收集学生心理健康相关信息,班主任协助收集。

2. 整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3. 归档:将整理好的信息按照班级、姓名等分类归档,并建立电子档案。

4. 更新:定期更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确保信息的时效性。

5. 查阅:教师、家长、学生本人等需查阅档案时,需经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同意后方可查阅。

六、保密与使用1. 严格保密:心理健康成长档案属于学生隐私,任何人不得泄露。

2. 合理使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根据工作需要,合理使用档案信息,不得用于其他目的。

3. 学生授权:学生本人或法定监护人有权查阅、修改自己的心理健康成长档案。

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与使用,保护学生隐私,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

第三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应严格保密,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二章档案内容第四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学生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2. 心理健康状况:心理测评结果、咨询记录、跟踪反馈材料、心理危机事件记录等;3. 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健康课程学习情况等;4. 家长及班主任意见: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和建议。

第三章档案管理第五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统一管理,各系(部)配合。

第六条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2. 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3. 熟悉档案管理规范。

第七条档案管理实行以下制度:1. 专人负责制:指定专人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2. 保密制度:对档案内容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学生隐私;3. 归档制度:按照规定及时归档、整理和保管档案;4. 查阅制度:非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不得查阅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确因工作需要查阅,需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批准。

第四章档案使用第八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 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2. 制定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方案;3. 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干预;4. 分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第五章附则第九条本制度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制度旨在规范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与使用,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促进广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心理咨询中心档案管理制度

心理咨询中心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心理咨询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完整、准确,提高档案利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档案管理范围1. 心理咨询中心接收的各类文件、资料、照片、录音、录像等;2. 心理咨询师个人档案;3. 心理咨询个案档案;4. 心理咨询活动档案;5.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档案;6. 其他与心理咨询中心工作相关的档案。

三、档案管理制度1. 档案收集与整理(1)心理咨询中心应建立健全档案收集制度,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2)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应及时收集、整理各类档案资料,确保档案的准确性。

(3)档案资料收集后,应按照档案类别进行分类、编号、归档。

2. 档案保管(1)心理咨询中心应设立专门的档案室,配备必要的档案保管设施,确保档案安全。

(2)档案室应保持整洁、通风、干燥,防止档案资料受潮、霉变。

(3)档案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档案出入库制度,确保档案资料安全。

3. 档案查阅与借阅(1)心理咨询中心应建立健全档案查阅制度,确保档案资料查阅的有序性。

(2)查阅档案需填写《档案查阅申请表》,经批准后方可查阅。

(3)查阅档案时,应遵守以下规定:a. 不得随意摘抄、复制档案资料;b. 不得在档案上涂改、涂抹;c. 不得将档案带出档案室。

4. 档案销毁(1)档案销毁前,应经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批准。

(2)销毁档案时,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确保档案资料彻底销毁。

(3)销毁档案后,应填写《档案销毁登记表》,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5. 档案信息化管理(1)心理咨询中心应逐步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2)档案信息化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a. 数据安全:确保档案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丢失;b. 数据准确性:确保档案数据准确无误;c. 数据完整性:确保档案数据完整无缺。

四、责任与考核1. 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对本中心档案管理工作负总责。

2. 档案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档案管理工作。

3. 心理咨询中心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管理制度

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档案管理范围1. 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心理测评结果、心理咨询记录、心理危机干预记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等。

2. 档案管理对象为我校全体在校学生。

三、档案管理制度1. 档案收集与整理(1)学生入学时,由班主任负责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收集心理测评结果。

(2)学生在校期间,班主任、心理教师、辅导员等人员应定期收集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录入档案。

(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由活动组织者负责整理,并及时归档。

2. 档案保管与使用(1)心理健康成长档案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保管,确保档案的完整、安全、保密。

(2)档案查询和使用,需经学生本人同意,或由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批准。

(3)档案保管期限为长期,如遇特殊情况需销毁档案,应经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批准。

3. 档案信息化管理(1)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积极推动心理健康成长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

(2)档案信息化管理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四、档案管理人员职责1.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心理健康成长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查询和使用等工作。

2. 班主任、心理教师、辅导员等人员负责收集学生心理状况信息,并及时录入档案。

3. 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批档案查询和使用申请。

五、奖惩措施1. 对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心理健康成长档案管理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档案丢失、泄露等不良后果的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解释。

3.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

心理健康重点人员档案管理制度

心理健康重点人员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心理健康重点人员的管理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服务水平,预防和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对心理健康重点人员的档案管理,包括心理疾病患者、心理危机干预对象以及其他需要重点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人员。

三、档案管理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患者隐私,保护患者权益。

2. 实行分级管理,分类指导,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确保档案安全。

4.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四、档案管理内容1. 基本信息档案: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联系方式等。

2. 疾病史档案:包括心理疾病诊断、治疗、康复情况等。

3. 心理评估档案:包括心理测试结果、心理评估报告等。

4. 心理干预档案:包括心理干预方案、实施过程、效果评估等。

5. 家庭和社会支持档案:包括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经济状况等。

6. 随访记录档案:包括定期随访、病情变化、干预措施等。

五、档案管理流程1. 档案收集:由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负责收集心理健康重点人员的档案资料,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2. 档案整理:对收集到的档案资料进行分类、归档,确保档案的有序性。

3. 档案保管:采用安全措施,确保档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4. 档案利用:在确保患者隐私的前提下,根据工作需要,提供档案查询、统计分析等服务。

5. 档案更新:定期对档案进行更新,确保档案的准确性。

六、档案管理责任1. 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

2. 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3. 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确保档案安全。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我单位心理健康服务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我单位心理健康服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心理档案管理制度

心理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心理档案管理工作,确保心理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提高心理档案利用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心理档案是指反映个体心理特征、心理状况和心理发展历程的各类文件、资料和信息。

包括心理测评结果、心理咨询记录、心理治疗记录、心理培训记录等。

第三条心理档案管理应遵循真实性、完整性、保密性、安全性和规范性的原则。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心理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五条成立心理档案管理小组,负责心理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工作。

第六条心理档案管理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1. 组长:由心理咨询服务负责人担任,负责心理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

2. 成员:由心理咨询服务工作人员、档案管理人员等组成。

第七条心理档案管理小组的职责:1. 制定心理档案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 组织实施心理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工作。

3. 对心理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4. 定期检查心理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

5. 处理心理档案管理中的问题,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三章收集与整理第八条心理档案的收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收集所有与个体心理相关的文件、资料和信息。

2. 及时性:及时收集心理档案,确保档案的时效性。

3. 保密性: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确保心理档案的安全。

第九条心理档案的整理应遵循以下要求:1. 分类:根据心理档案的性质、内容、用途等进行分类。

2. 编号:对每份心理档案进行编号,便于查找和管理。

3. 立卷:将同一心理个体的心理档案归为一个卷宗,便于查阅。

4. 汇总:定期对心理档案进行汇总,形成心理档案目录。

第四章归档与保管第十条心理档案的归档应遵循以下规定:1. 按照分类、编号、立卷的要求进行归档。

2. 归档时间:心理档案应在收集后一个月内完成归档。

规范心理档案管理制度

规范心理档案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心理健康关注度的提高,心理健康档案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医疗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心理档案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特制定以下心理档案管理制度:一、档案的建立与管理1. 心理档案的建立应遵循自愿原则,由当事人提供相关信息,经心理咨询师审核后建立。

2. 心理档案应包括基本信息、心理测评结果、咨询记录、治疗记录、随访记录等。

3. 心理档案应由专人负责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安全性。

4. 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心理档案进行整理、归档和备份,防止档案遗失或损坏。

二、档案的保密与使用1. 心理档案属于个人隐私,未经当事人同意,不得泄露给无关人员。

2. 心理档案的使用范围限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等工作,不得用于其他目的。

3. 心理咨询师、治疗师和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不得泄露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和隐私。

4. 在必要的情况下,如法律诉讼、公共卫生事件等,需使用心理档案时,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并经当事人同意。

三、档案的查阅与借阅1. 原则上,心理档案仅供心理咨询师、治疗师和档案管理人员查阅。

2. 如需查阅心理档案,需填写查阅申请,经心理咨询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查阅。

3. 查阅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不得泄露当事人信息。

4. 心理档案不得外借,如需借阅,需经心理咨询室负责人批准,并在规定时间内归还。

四、档案的销毁与处理1. 心理档案的销毁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当事人隐私不受侵犯。

2. 档案销毁前,应征得当事人同意,并履行相关手续。

3. 档案销毁过程中,应确保档案内容不被泄露。

五、培训与监督1. 心理咨询师、治疗师和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2. 学校应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监督心理档案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通过以上心理档案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心理档案的管理工作,保障当事人隐私权益,提高心理健康服务水平。

同时,也希望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为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档案管理制度
一、心理档案应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心理健康测量结果、个人性格分析等,日常的咨询情况,要及时补充到档案中。

二、心理档案要分年级、分类保存,对心理健康普查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经指导和咨询恢复正常后,及时将档案归入正常学生档案中。

三、心理档案要统一保管在指定的档案柜中,由专门人员负责保管。

值班人员如需调阅,需登记并写明原因,用后及时归还,不得私自带出档案室。

四、档案只能作为辅导人员开展辅导服务的依据,不得对外公开,确保其保密性。

五、特殊情况若需要对外提供或带出时,必须经负责人同意,并隐去全部可辨认的来访者的信息。

如有损坏或丢失,借出人要负全部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