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思辨能力的发言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焦思辨能力,创游语数课堂

主持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在这个春意酥怀的四月我们迎来了信州区第三届教学竞赛月活动,历时三周的竞赛月活动形式多样、以赛促学,给各位听课教师留下了许多精彩无比的课堂掠影!“优质联盟校”这个崭新的团队出现在本次活动中,五所学校实力相当、特色不同,有着共同的追求目标:希望推动学校格局的进步!这是他们合作的源动力,也是推进这个共同体一齐发展的核心力。相信大家一定想听听他们的故事,下面有请优质联盟校代表上台......

第一部分(困惑):

二十小是由原松山、胜利和丁洲三所村完小合并而成。

2016年秋立校,我们深入课堂调研,发现在教师中还存在着旧思想、旧观念,即强调学生的死记硬背,造成学生机械学习,分析能力较弱。其次,部分教师对学生有着过分的担心和不放心,于是为学生“包办”一切,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权利,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抑制学生的发展。第三,教师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但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在部分学生中存在“等、靠、要”的现象,学习被动。有着严重的依赖思想和惰性,凭公式、凭经验解题,遇到难题就逃避,不愿思考,也缺乏思考的能力,更缺乏质疑的精神和能力。

凤凰学校前身是江光子弟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因为有中学部,而中学是以中考成绩来考核的,学校老师们长期以来形成的

思想是注重教学成绩,忽视教学过程,对于课堂上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缺乏意识与行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一直以来老师主要抓学生记、背、练。“背多分”——机械的识记;不断重复、大量的练习一些知识与习题就可以考高分,往往忽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在教学上的缺失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使得有些学生不知“解决问题需要先期思辨、深入思考,并根据问题需要辨别、分析和作出恰当的判断”,常常无动于衷,思——“我”没什么可思,辨——“我”没什么可辨。

三、学生长期的知识形成依赖造成思辨过程不主动不积极;学生只是期待着老师们填鸭式的告之,而不愿自己去思考。或者虽然“我”想思,但辨——“我”难以辨清。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针对我校存在的这些问题,希望能得到各位同仁们的有用的解答。

十小其实老师质疑对课堂思辨能力培养的问题在我们学校也是存在的。老师们觉得自己在课堂上已经重视了学生的发展,也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觉得在课堂思辨能力培养上也挺重视的。

为了让老师们清楚的了解自己课堂上对孩子思辨能力培养的情况,我们开展了《解析课堂》的课题研究,在对老师课堂进行了质的分析(教材把握、教学层次、教学脉络等)的基础上,还对课堂进行了量的分析(课堂有效提问、封闭式提问、师生互动时间、学生回答问题比例等),当大量而又实际的数据呈现在老师眼前时,老师们惊

讶不已,逐渐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重新开始了对课堂思辨能力培养的思考!

通过一次次地解析,老师们慢慢开始关注自己的教是否真的促进了学生学,在备课过程中逐渐开始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而解析课堂的大量数据也给了老师们方向,大家开始有的放矢的思考如何入手给学生以思与辩的空间和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课堂在慢慢改变,我们的老师尝试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用问题引领学生思辨。语文老师立足文本,鼓励质疑,疑中有辩;数学老师设计问题,激活思维,思辩有法。思辨理性的光芒在课堂上开始闪烁!老师们感受到了思辨让思维更深刻、让概念更明晰、让生成更自然……

茅小通过学校的选拔机制,非常荣幸能代表茅家岭中心小学参加此次的“优质联盟校”主题教研沙龙活动。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这无疑是我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我想,对于参加比赛的教师而言,最痛苦的时光莫过于“磨课”。如何一改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主动从接受型教学向质疑型教学转变,使我们的课堂变成思辨的课堂,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学习能力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但在课堂形成过程中,相信很多青年教师会跟我一样遇到一些困惑:

第一:磨课---意见太多,消化不了

磨课是教研团队智慧的碰撞,通过“讨论--再讨论,修改—再修改,上课--再上课”的研磨方式,助推我们的专业成长。但是磨课团队及其他教师给予我们的意见多且杂,很多时候,根本消化不了。

第二:模课---痕迹严重,突破不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模仿移植名师课堂,吸收他人精华,是我们青年教师逐渐走向成熟的基本一环。但是我们在“痴迷”于模仿的过程中,会出现移植痕迹严重,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更无从谈起了,难以突破自我。

第三:悟课---机智不够,掌控不了

“悟课”运用之妙,当存乎心耳!我想真正有生命力的课堂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但我们在课堂发挥时,往往不够稳定,预设学生不够充分,总接不住学生的话,从而不能更好的生成课堂。

十二小俗话说:好剑需磨炼,好玉需雕琢,一堂好课是需要教师反复地推敲与打磨。因此,磨课是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学水平的必经之道。而青年教师处于成长期,更需要这样的磨炼,像你们所说的这类困惑我们们学校的青年教师也遇到过,但现在,磨课已经成为我们学校教研活动的一个常态了,我们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磨课团队,每次接到竞赛任务时,磨课团队就集思广益确定好课题,然后集体备课,就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学情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形成初期教案,由执教老师先上完课,然后从中去发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教师作为独立的个体,自身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教学特色,在磨课过程中,面对团队给出的众多建议,不能只做狮子,唯我独尊,也不能完全做骆驼,一味接受,必须从别人的建议中寻求出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把别人的建议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

在课堂教学机智这一块,青年教师往往会显得稚嫩些,因为往往不知道学生会蹦出什么样的话,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磨课过程中,我们团队会先做好学生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调整教学策略:了解学生的知识类型,调整学习任务,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调学习方式,研好教材,只有以学生为本,心中有学生,青年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但青年教师的成长提升不是仅仅靠磨一堂课就能达到的,我们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