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税收原理财政学马海涛
中国人民大学 马海涛 中国税制
(二)纳税人 1.定义:纳税人是税法规 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 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
2.负税人:是最终负担国家 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3.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 定的,在经营活动中负有代 扣税款并向国库缴纳税款义 务的单位和个人。
(三)税率 1.定义:是应征税额与课 税对象之间的比例,它体 现了征 税的深度。 2.税率的分类:比例税率; 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五、税收法律体系 (一)税收实体法 税务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 律。
(二)税收程序法 税收程序法是指税收立法权的 立法主体为保护税收实体法所规 定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实现而制 定、认可、修改和废止的,用以 规范税收征纳行为的法律规范。
(三)税收处罚法 税收处罚法是指拥有税收立法 权的立法主体对税收违法犯罪行 为予以处罚的法律规范,是禁止 性规范的一种。 处罚的方式包括:行政处罚和 刑事处罚。
二、增值税的产生与发展 1.传统流转税税种以商品销售全额 作为计税依据征税存在的不足 2.法国增值税的探讨与实施 3.我国增值税的引进与推广
三、增值税的特点 (一)增值税的一般特点 1.征税范围广,税源充裕。 2.实行道道环节课征,但不重复征税。 3.对资源配置不会产生扭曲性影响,具 有税收中性效应。 4.税收负担随应税商品的流转而向购买 者转嫁,最后由该商品的最终消费者承 担。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增值税
增值税概述 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和纳税人 增值税的税率、税基及应纳 税额的计算 增值税的减免税和出口货物退税 增值税的纳税申报及增值税专用 发票的管理
第一节
增值税概述
一、增值税的概念和类型 (一)增值税的概念 增值税是对在商品生产与流通过程 中或提供劳务服务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 的一种税。 1、理论增值额的理解 2、理论增值额与法定增值额
马海涛《中国税制》(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
马海涛《中国税制》(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
马海涛《中国税制》(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网>无偿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第一章导论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章增值税(一)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三章增值税(二)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四章消费税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4.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五章关税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5.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六章企业所得税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6.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七章个人所得税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7.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八章房产税、契税和车船税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8.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九章与资源有关的税种9.1复习笔记
9.2课后习题详解
9.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章与行为有关的税种10.1复习笔记
10.2课后习题详解
10.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六章 税收原理 《财政学》PPT课件
• 2.税收归宿
• 税收归宿亦称“税负归宿”、“赋税归宿 ”、“课税归宿”。它是税收负担的最后 归着点,即是税收负担运动的最后归着环 节,表明全部税收负担最后是由谁来承担 的。
• (二)税负转嫁的形式
• 1.前转
• 前转又称顺转,指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顺 着商品流转方向,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方 法,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 担。
的征收,不能发生不正常的情形。
• (5)税收应对征收费用较少的物品课征。 • (6)税收的征收,必须使纳税容易且便利。
3.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 • (1)平等原则 • (2)确实原则 • (3)便利原则 • (4)节约原则 • (二)近代西方税收原则(19世纪至20世纪
30年代) • 1.西斯蒙第的税收原则 • (1)税收不可侵及资本。 • (2)税收不可以总产品为课税依据。
• 4.效率原则
• (1)税收的行政效率
• 税收的行政效率是指政府应该以尽可能小 的税收成本获得税收收入。
• (2)税收的经济效率
• 税收的经济效率是税收效率原则更高层次 的内容。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又反作用于 经济。
第四节 税负转嫁与税收归宿
• 一、税收负担的定义、分类及衡量 • (一)税收负担的含义 • 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指由于政府征税
税人的应纳税款扣除并缴纳入库的单位和 个人。 • 负税人,是指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
• (二)征税对象
• 征税对象又称课税的客体,是主要解决对 什么征税的问题,它是课税的对象或目的 物。
•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课税对象主要有所得 、财产、商品三大类型。
• 1.税目 • 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分类。
销售者 税负转嫁起点
原价+税金
财政学重点整理(马海涛版)
财政学重点整理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1.市场失灵的表现①公共物品。
偏好表达的困难和“免费搭车”现象的存在是公共物品不能有市场来提供。
②★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是指个体的行为对他人或社会造成积极或消极影响的现象。
在市场条件下,正外部效应活动由于不能从活动中收回成本而减少,负外部效应活动由于强行把成本附加给别人不必付出代价而增加,因而市场竞争不能形成有效的资源配置。
③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拥有信息较多的一方会通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与另一方进行交易中造成市场失灵。
④自然垄断。
垄断企业将缺乏竞争意识,阻碍社会资源的自由流动,从而造成资源浪费、消费者福利损失和市场效率损失。
⑤收入分配不公。
市场机制无法避免收入分配不公,造成社会的不安因素。
⑥经济不稳定。
市场配置资源有可能失灵,造成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2.公共物品的职能①非竞争性:如果给定商品的生产水平,多增加一个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0,即不会因为多增加消费者而使生产者的成本增加。
e.g.公路②非排他性:部分消费者消费一种商品饵不能阻碍其他人对该商品的同时消费。
e.g.国防3.财政的职能①资源配置职能。
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A.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合理配置。
关键是确定财政收支在GDP中的合理比例。
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C.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②收入分配职能。
指政府遵循公平公正原则,通过财政收支对国民收入、财富以及社会福利进行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收入公平合理的分配目标。
手段:税收、转移支付、工资。
目标:经济公平、社会公平(差异控制在社会成员可接受的范围内)③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指财政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达到社会供需基本均衡,同时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是经济运行和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④监督职能。
目标:维护财经秩序、实现财政资源有效配置。
4.直接民主的公共选择——多数票通过原则含义:简单多数(1/2)和2/3多数前提:①投票者有单峰形偏好。
马海涛《中国税制》(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马海涛《中国税制》(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目录内容简介目录第一章导论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章增值税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章消费税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四章营业税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4.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五章关税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5.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六章企业所得税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6.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七章个人所得税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7.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八章房产税、契税和车船税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8.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九章与资源有关的税种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9.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章与行为有关的税种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详解10.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一章导论1.1复习笔记一、税收制度概述〔一〕税收制度的内在规定性税收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方法的总称,它包括各种税收法律法规、条例、实施细那么、征收管理方法等。
税收制度是税收本质的具体表达,税收制度确实立是为实现税收职能效劳的。
〔二〕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征税对象征税对象是指对什么征税,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也称征税客体。
一般有以下几类:〔1〕商品或劳务;〔2〕收益额;〔3〕财产;〔4〕资源;〔5〕人身。
2.纳税人纳税人〔即纳税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3.税率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之间的比例,是应纳税额计算的尺度。
它表达征税的深度,反映国家有关的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直接关系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也是设计税制的主要议题。
我国现行税率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1〕比例税率。
人大马海涛第六版《中国税制》第6章企业所得税
• 【例题·单选题】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 下列各项中按负担所得的所在地确定所得来 源地的是( )。(2008年)
• A.销售货物所得 • B.权益性投资所得 • C.动产转让所得 •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答案】D
• 【例题·多选题】依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所得来源地规定正 确的有( )。
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 • D.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
人 非 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
居 所的企业(如美国某公司在中国的有来源于
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我国判定居民企业的标准有两个: 登记注册地标准、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
• 【例题·多选题】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判定居民企 业的标准有( )。(2008年)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 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 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 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 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 企业。
• 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 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 、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 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 企业所在地确定;
• (5)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 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 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
• (6)其他所得,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
• 【例题·单选题】以下符合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是( )。 • A.居民企业应当只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 B.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 C.非居民企业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 D.非居民企业发生在我国境外的所得一律不在我国缴纳企业所得税。
[经济学]《财政学》第六章税收原理
h
11
三、税率
(一)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是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都 按同一比率征税。
优点:
有利于贯彻效益优先原则 计算简便,有利于税收的征收管理
缺点:
税收负担与负担能力不相适应,不能体现负担能 力强的多征,负担能力弱的少征的原则,税收负 担不尽合理。
h
12
(二)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 全率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 超率累进税率
h
13
(三)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就是按照征税对象的一定数额直接 规定固定税额。
定额税率的优点,一是计算简便;二是从量 计征,税额固定,不因商品价格的提高而增 加税额,有利于鼓励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h
14
四、纳税环节
一次课征制 两次课征制 多次课征制
h
15
五、纳税期限
税款的结算期限 税款的缴库期限
h
37
主要税种有:对消费品课征的消费税;对商品、 劳务的经营课征的销售税或营业税;对进出口商 品课征的关税等。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所得税收入比重迅速 上升。
h
7
二、税收的概念与特征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按照法
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殊 分配活动。 (二)税收的特征 1.强制性 2.无偿性 3管理体制分类 中央税 地方税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h
23
五、按税负是否转嫁分类 直接税 间接税
h
24
六、按税收的计征标准分类 从量税 从价税
h
25
七、按税收能否作为单独的征税对象分类 正税 附加税
h
26
第四节 税收原则
h
27
马海涛老师课件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的侧重点
(1)财政政策侧重于结构调节,货币政策 侧重于总量调节 (2)财政政策侧重于收入分配的调节,货 币政策侧重于保持币值的稳定 (3)财政政策对治理通货紧缩作用明显, 货币政策对治理通货膨胀作用明显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 主要模式及经济效应
——明显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1998年以来是我国公 路、铁路、民航建设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 ——改善了粮食仓储设施状况,极大地缓解粮食仓容 长期紧张的矛盾,明显提高了国家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 力,保障中央粮改政策顺利实施。对促进经济增长发挥 了重大作用。
物价趋于上升。2003年居民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上 涨1.2%和0.1%,2004年则分别上涨3.9%和2.8%。 失业率升势趋缓。2003年全国城镇就业增加859万人,城镇登记失 业率为4.3%;200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8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为4.2%,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国际收支保持盈余。2003年实现外贸顺差255亿美元,年末国家外 汇储备达4033亿美元;2004年贸易顺差32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 增加到6099亿美元。
促进经济增长。据有关部门测算,积极财政政策对于中 国经济持续增长发挥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于GDP增幅的 贡献率,1998年为1.5个百分点,1999年为2个百分 点,2000年为1.7个百分点,2001年为1.8个百分点。 2002-2004年,也在1.5-2个百分点的水平。2003年GDP增 长9.3%,2004年增长9.5%,经济增长接近潜在水平。
资料链接:积极财政政策中税收作为
第八章税收制度财政学马海涛
级次
应纳税所得额
1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践联络的所得,交纳企业所得税。 • 税率为25% • 未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许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践联络的
的所得交纳企业所得税。 • 税率为20% ,实践征收时依照10%停止。
• 应征税所得额=
•
支出总额-不征税支出-免税支出-各项扣除-盈余
• 应征税额=
• 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则将每一 支出总额减除不征税支出、免税支出和各项扣除后 额。
• 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补偿,但 长不得超越五年
案例:盈余补偿
• 下表是某企业2020年至2021年补偿盈余
前的应征税所得额,请问2021年补偿盈余
后的应征税所得额为多少?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3505
• 例:某职员于2020年9月领得工资6000元, 月工资需求交纳的团体所得税的数额为多少?
财政学重点 马海涛
第五章、第十章不考第一章、市场、政府与财政1、市场失灵的六个表现(P2~P6)(市场失灵是指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产生的、市场无法自行纠正的缺陷)公共物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外部效应(正、负效应)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自然垄断收入分配不公(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公平是效率的基础经济不稳定(主要看前三个;前五个对应微观层面、后一个对应宏观层面)搞懂图1-1、1-2;2、财政的概念(P9)所为财政,就是国家和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凭借其公共权力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
即本质就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3、财政的职能(P13~P14)(第四个职能不考;知道前三个职能分别对应市场失灵的哪几个表现)资源配置职能(公共物品、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自然垄断)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不公)措施: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和财政补贴等转移性支出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经济波动)监督职能第二章、公共选择理论1、了解公共选择的含义和经济人假设(P18~P19)公共选择理论就是用经济研究的一系列方法,分析和研究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研究在既定的社会公众偏好和政治程序下,政府政策是怎样制定出来的,以及如何改革政治程序,以改进决策的效率。
即公共选择理论就是对非市场政策的经济研究,或者说是经济学在政治决策中的应用。
经济人假设:理性的自理主义者,就是公共选择理论中假设的经济人。
自利的两大特征一是在行动选择上,人是理性的,能够充分地利用他所得到的、关于所处环境的信息,诸如价格、品质等来最大化自身利益,人的理性行为可以使他以追求最大利益为动机。
二是指无论消费者或是生产者还是政治团体的领袖,他们的行为都是自利的,时刻关心的是他个人的利益。
2、了解一致同意原则(P21)、多数票通过原则(P22)、互商投票制(p26)。
了解一致同意原则:即全票通过原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只有在所有参与者都同意或者至少没有一个人反对的前提下,才能通过的一种表决方式。
第七章 税收原理 《财政学》PPT课件
第二节 税收要素
一、税制与税法 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核心。 二、税制要素 包括: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期限、 纳税环节等等。 纳税人解决谁交税的问题,征税对象解决对什么 东西征税的问题,税率解决征多少的问题。纳税 人是纳税主体,征税对象是征税的客体,税率是 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第三节 税收原则
第四节 税收负担及转嫁
二、税收负担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三、税负转嫁的形式
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
1、商品供求弹性是决定税负转嫁能否转 嫁的关键因素
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较小,很难转嫁
征税
提价 需求量下降
难以转嫁
2、商品价格形式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市场定价易转嫁;计划价格下则相反
3、税种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流转税或间接税,容易转嫁,所得税相反
一、税收原则概述 二、公平原则 “能力说”、“受益说” 三、效率原则 行政效率、经济效率 四、适度原则 “拔鹅毛又不让鹅叫” 五、法治原则 依法立税、依法治税
第四节 税收负担及转嫁
一、税收负担的含义及分类 按承受主体,分为宏观税收负担和微观税收负担。 (1)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 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税收收入总额÷GNP×100% (2)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 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税收收入总额÷GDP×100% (3)企业税收负担 总负担率=纳税总额÷同期销售收入×100% 净产值税收负担率=纳税总额÷净产值×100% (4)个人税收负担
第七章 税收原理
第一节 税收的特征和职能
一、税收的含义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税收是一种分配 (二)税收是以政府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
进行的分配。 (三)税收分配的对象为剩余产品价值 (四)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
财政学(第五版)课件:税收原理
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一、税收术语
(一)纳税人 (二)课税对象 (三)课税标准 (四)税率 (五)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 (六)起征点与免征额 (七)课税基础
《财政学》(第五版)
税率的划分-- 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
税
率
累进
比例 定额
税基
0 图8-1定额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
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3. 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
嫁。 4. 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
较难转嫁 5. 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财政学》(第五版)
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S’
D P
P
D
S’
P2
《财政学》(第五版)
第三节 税收原则
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
(equity and efficiency for tax )
二、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
(equity criterion and efficiency criterion )
三、税收中性(neutrality)问题
(tax neutrality )
税收原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什么是税收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税收原则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财政学》(第五版)
The principles of taxation
8.1 The definition of taxation 8.2 The terminology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财政学》(第五版)
本章小结
中国税制人大版马海涛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税制人大版马海涛
(二)增值税征收范围的特殊规定
1.视同销售货物
按现行税法规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下 列行为虽然没有取得销售收入,也视同销售货 物,应当征收增值税。
(1)纳税人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委托代 销)以及代他人销售货物(受托代销)的行为。
(2)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 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 销售的行为,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 除外。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税制人大版马海涛
二、增值税的纳税人
(一)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
1.纳税义务人:凡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 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都是 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
2.扣缴义务人:境外的单位和个人 在我国境内销售应税劳务而在境内未设 有机构的纳税人,其应纳税款以代理人 为代扣代缴义务人;没有代理人的,以 购买者为代扣代缴义务人。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税制人大版马海涛
(二)增值税的类型
1、生产型增值税: 是指按“扣税法”计 算纳税人的应纳税额时,不允许扣除任何外购 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额。
2、收入型增值税:是指在计算纳税人的应 纳税额时,对外购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金只允许 将当期计入产品价值的折旧费所应分摊的那部 分税金扣除。
3、消费型增值税:是指在计算纳税人的应 纳税额时,允许将当期购入固定资产的已纳税 金一次性全部扣除。
(2)销售折扣:折扣额不允许从销售额 中扣除。
(3)销售折让:可以折让后的销售额为 计税销售额。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税制人大版马海涛
2.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按新货 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计税销售额,不 得扣减旧货物的收购价格。
《中国税制》(马海涛版)课后习题—选择题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1.税收法律关系客体包括以下几类 (ACD)。
A.货币B.纳税主体C.实物D.行为2.累进税率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AC)。
A.全额累进税率B.比例税率C.超率累进税率D.定额税率3.纳税期限是税收的 (AB)在时间上的体现。
A.固定性B.强制性C.返还性D.无偿性4.税目设计方法有 (CD)。
A.从价法B.从量法C.概括法D.列举法5.下列税种中以资源为课税对象的是 (ABD)。
A.资源税B.土地增值税C.营业税D.土地使用税6.影响税制设计的主要因素是 (ABC)。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B.税收管理水平C.国家政策取向D.纳税人的要求7.所得税制的特点是 (AB)。
A.税负不易转嫁B.税负具有弹性C.征收及时便利D.税源分散8.税收按管理和受益权限划分为 (BCD)。
A.直接税B.中央税C.中央、地方共享税D.地方税9.构成犯罪的税收违法行为包括 (ABCD)。
A.偷税罪B.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C.抗税罪D.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罪10.我国现行的税收实体法包括以下几种税种(ACD)。
A.印花税B.税收征管法C.关税D.个人所得税第2章增值税1.增值税条例规定,纳税人采取托收承付方式销售货物,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C)。
A.货物发出的当天B.收到销货款的当天C.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D.签订合同的当天2.根据增值税条例规定,企业下列(CD)行为视同销售货物,计征增值税。
A.购进材料用于在建工程B.自产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C.自产货物用于集体福利D.委托加工货物对外投资3.划分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标准主要有(BD)。
A.企业规模的大小B.企业应税销售额C.企业的所有制性质D.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4.我国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包(ABC)。
A.在中国境内销售货物B.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C.进口货物D.过境货物5.纳税人视同销售的销售额按下列方法顺序确定(BCD)。
A.当月同类货物的最高销售价格B.当月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C.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D.组成计税价格6.按照增值税的类型划分,增值税可分为(ABD)。
第6章税收基本原理及税制PPT资料146页
教学内容
一、税收原则 税收原则的概念;税收原则的发展;税收的
公平原则;税收的效率原则。 三、最适课税理论 最适课税理论的基本含义;最适课税理论的
主要内容 三、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税收负担;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 四、税收制度
第一节 税收概述
税收概念 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职能
一、税收概念
霍布斯从税收“利益交换说”出发,对封建国 家以直接税为主体的不公正的税收制度抱着批 判的态度。他主张实行平等课税的原则,即按 照人民从国家享受到的利益成比例的纳税。国 家提供的利益并非平均地分配给每个公民,而 是有的受益多,有的受益少。
他提出了两个衡量受益程度的标准:一是个 人拥有的财产数额;二是个人消费的数额。 他主张按照上述标准之一,比例而平等地向 政府纳税。霍布斯站在反封建的立场上,认 为封建国家以财产税等为主体税的税收制度, 赋予封建贵族、僧侣等阶层的税收豁免特权, 是鼓励消费上的奢侈和浪费,同时也无法满 足国家日益增长的财政支出。为此,他主张 征收国内消费税。因为,消费税能鼓励节约、 节制奢侈。课征消费税符合平等原则,又可 以保证国家的税收收入,还可以减轻人民纳 税负担的痛苦。人人要消费,人人要纳税。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按照法律规定的
标准和方法,强制地、无偿地、定量地取
得财政收入的方式。
二、税收的基本特征
(一)强制性 国家征税是不依纳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
能讨价还价 税收强制性意味着征纳双方地位不平等 税收强制性存在的经济前提是纳税人利益独
立化
(二)无偿性 国家征税,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支付代价 税收无偿性是强制性存在的根本原因 具有整体报偿性和个别无偿性 (三)固定性 征税前就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