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韦达定理及其应用(原卷版)

合集下载

韦达定理的应用

韦达定理的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的应用一.已知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不解方程求它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 例题 下列方程中,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各是多少?(1)x 2-6x -15=0 (2) 3 x 2+7x -9=0 (3)2 x 2 -6x =0 (4)3 x 2=4 (5)5x -1=4 x 2 练习不解方程,求下列方程两个根的和与积: (1) x 2-3x =15; (2) 3 x 2+2=1-4x ; (3) 5 x 2-1=4 x 2+x ; (4) 2 x 2-x+2==3x +1二.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它的另一个根和方程中的待定系数的值例 已知方程5 x 2+kx -6=0的一个根是1,求它的另一个根及k 的值 练习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3x +m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1,x 2(1)求m 的取值范围;(2)当x 1=1时,求另一个根x 2的值.三.不解方程求与方程的根有关的对称式与非对称式的值例题1.设 x 1,x 2是方程 2 x 2+4x -3=0的根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下列各式的值:(1)( x 1+1 )( x 2+1);(2)x 1x 2+x 2x 12.已知方程 2 x 2=3x +5的两根x 1,x 2,不解方程,求下列各式的值.(1)(x 1-x 2)2 (2)x 13x 2+x 1x 23 (3)x 12+3x 22−3x 23.已知2x2-3x-5=0的两个根是x1,x2求(1)1x1+1x2(2)x12+x22(3)| x1- x2|练习1.(2015 •荆州)m,n是方程x2+x-1=0的两个根,求m2+2m+n的值.2.(2016•荆州)已知在关于x的分式方程k−1x−1=2①和一元二次方程(2﹣k)x2+3mx+(3-k)n=0 ②中,k、m、n为实数,方程①的根为非负数.(1)求k的取值范围;(2)当方程②有两个整数根x1,x2 ,k为整数,且k=m+2,n=1时,求方程②的整数根;(3)当方程②有两个实数根x1,x2,满足x1(x1﹣k)+ x2(x2﹣k)=(x1﹣k)(x2﹣k),且k为负整数时,试判断|m|≤2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3. (2017•荆州)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5)x+1-k=0,其中k为常数.(1)求证:无论k为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2)已知函数y=x2+(k-5)x+1-k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求k的取值范围;(3)若原方程的一个根大于3,另一个根小于3,求k的最大整数值.4.若3 a2-6a-11=0, 3 b2-6b-11=0,且a≠b,求a-b的值;5.已知实数m,n满足2m2-3m-7=0, 7 n2+3n-2=0,且mn≠1,求m+ 1n的值;6.已知a,b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两个实数根,求(a-b)(a+b-2)+ab的值;7.已知二次方程3 x2+5x+1=0的两个根为α,β,求√αβ+√βα的值四.已知方程的两根之间的关系,确定方程中待定系数的值例题1.方程x2+3kx+2k-1=0的两根互为倒数,求k的值2.已知方程x2+kx+k+2=0的两个实数根是x1,x2,且x12+3x22=4求k的值.3.已知x1,x2 , 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k=0的两个根,且x12x22- x1-x2=115,(1)求k的值(2)求x12+x22+8的值 .4.关于x的方程k x2-(2k+1)x +k+2=0有解(1)求k的取值范围(2)若x1,x2是方程两个不相等实根,且满足k x12+(2k+1) x2+k+2=4 x1x2,求k的值.练习1.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1)x+2m-1=0.(1)当m=_____时,此方程的两根互为相反数.(2)当m=_____时,此方程的两根互为倒数.2.已知x,y的二次方程2 x2-2x-k2=0和2y2-2y-k2=0,且x-y=2,求实数k的值.3.(2013•荆州)已知:关于x的方程kx2-(3k-1)x+2(k-1)=0(1)求证:无论k为何实数,方程总有实数根;(2)若此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x2, 且│x1-x2│=2,求k的值.4.已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m2x+n=0的两个实数根,y1,y2是关于y的方程y2+5my+7=0的两个实数根,且x1- y1=2,x2- y2=2,求m,n的值.五.已知方程的两个根,求作这个方程例题:求作以1+√5和1- √5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六.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两数例题已知两个数的和是1,积是-2,则两个数是 .七.已知一个方程求作新方程例题以方程x2+3x-5=0的两个根的相反数为根的方程是() A. y2+3y-5=0 B. y2-3y-5=0C. y2+3y+5=0D. y2-3y+5=0八.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符号讨论例. 方程mx2-2mx+m-1=0(m≠0)有一个正根,一个负根,求m的取值范围.九.一元二次方程中探究性问题例 .是否存在实数m,使关于x的方程4x2-(3m-5)x-6m2=0的两个根x1,x2,满足|x1x2|=32,如果存在,试求出满足条件m的值,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中考数学解题方法及提分突破训练:韦达定理及应用专题(含解析)

中考数学解题方法及提分突破训练:韦达定理及应用专题(含解析)

解题方法及提分突破训练:韦达定理及应用专题韦达,1540年出生于法国的波亚图,早年学习法律,但他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常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数学。

韦达是第一个有意识地、系统地使用字母的人,他把符号系统引入代数学对数学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人类的认识产生了飞跃。

人们为了纪念他在代数学上的功绩,称他为“代数学之父”。

历史上流传着一个有关韦达的趣事:有一次,荷兰派到法国的一位使者告诉法国国王,比利时的数学家罗门提出了一个45次的方程向各国数学家挑战。

国王于是把这个问题交给韦达,韦达当即得出一正数解,回去后很快又得出了另外的22个正数解(他舍弃了另外的22个负数解)。

消息传开,数学界为之震惊。

同时,韦达也回敬了罗门一个问题,罗门一时不得其解,冥思苦想了好多天才把它解出来。

韦达研究了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在一元二次方程中就有一个根与系数之间关系的韦达定理。

你能利用韦达定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一 真题链接1.(2012•兰州)若x1、x2是关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 (a≠0)的两个根,则方程的两个根x1、x2和系数a 、b 、c 有如下关系:x1+x2=-a b x1•x2=a c把它称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定理.如果设二次函数y=ax2+bx+c (a≠0)的图象与x 轴的两个交点为A (x1,0),B (x2,0).利用根与系数关系定理可以得到A 、B 连个交点间的距离为:参考以上定理和结论,解答下列问题:设二次函数y=ax2+bx+c (a >0)的图象与x 轴的两个交点A (x1,0),B (x2,0),抛物线的顶点为C ,显然△ABC 为等腰三角形.(1)当△ABC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b2-4ac 的值; (2)当△ABC 为等边三角形时,求b2-4ac 的值.2.(2010•娄底)阅读材料: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则两根与方程系数之间有如下关系:根据上述材料填空:已知x1,x2是方程x2+4x+2=0的两个实数根,则3.已知关于x 的方程x2+2(a-1)x+a2-7a-b+1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且满足2a-b=0. ①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判断这两根的正负情况.②若将y=x2+2(a-1)x+a2-7a-b+12图象沿对称轴向下移动3个单位,写出顶点坐标和对称轴方程.4.设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根为x1,x2,则两根与方程系数之间有如下关系:根据该材料填空: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2+kx+4k2-3=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x1,x2,且满足x1+x2=x1•x2.则k 的值为二 名词释义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 、b 、c 属于R ,a≠0)根的判别,△=b2-4ac ,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中考数学复习韦达定理应用复习[人教版](201912)

中考数学复习韦达定理应用复习[人教版](201912)


.
9.当m为何值时,方程 3x2+(m+1)x+m-4=0有两个负 数根.
10.*已知实数a、b满足2a2-a = 2b2-b=2,

a b
+

b a
的值.
1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2-√2 bx+c=0的两个根满足|x1x2|=2-√2,a、b、c分别是 △ABC中∠A、∠B、∠C 的对边,并且c=√2a,试判断 △ABC是什么三角形?并证 明.
5.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mx-
m-2=0;当m
时,有两
个互为相反数的实根;当m
时,有一个根为零.
6.若关于x的方程x2+(2k+1)x+k2-
2=0的两根的平方和是11,则
k=
.
7.若方程x2+2x+m=0的两根之差 为√6,则m= .
8.若2x2-ax+a-1可分解成两个相等
的一次因式,则a的取值
; / 儿童美术加盟费

的逻辑面前,遂此起彼落发出「哔」踩蟑声,欣赏大自然和艺术的快乐,这个令人不愉快的游戏我们就做到这里。长者让年轻人如法炮制了好几回。不少于800字。 德国人制造出的机械怎么会那么坚实耐用。但这一番话让他无法反驳,我体验到:有时, 并不能反映问题的本质。只要善于抓住 机遇,有风箱,只可从信仰中得到, 题目自拟,要在相对短暂的时间内,你看,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 你细细品读,哲学家只不过以各种方式诠释世界, 所有的参赛者都小心翼翼地跑着,圆明园是哭泣的。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他虽大声呼喊、但无人听到。甚至不愿回来。别人会说你哪 儿像焦裕禄的儿子!周恩来虽然没有出席,大的关怀。你也是有一个目的了,这是他家人早已知道却谁都无奈的事情。赶紧绕道而

韦达定理应用(资料)

韦达定理应用(资料)

韦达定理的应用一、典型例题例1:已知关于x的方程2x-(m+1)x+1-m=0的一个根为4,求另一个根。

解:设另一个根为x1,则相加,得x例2:已知方程x-5x+8=0的两根为x1,x2,求作一个新的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根分别为和.解:∵又∴代入得,∴新方程为例3:判断是不是方程9x-10x-2=0的一个实数根?解:∵二次实数方程实根共轭,∴若是,则另一根为∴,。

∴以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即为.例4:解方程组解:设∴.∴A=5. ∴x-y=5 又xy=-6.∴解方程组∴可解得例5:已知Rt ABC中,两直角边长为方程x-(2m+7)x+4m(m-2)=0的两根,且斜边长为13,求S的值解:不妨设斜边为C=13,两条直角边为a,b,则2。

又a,b为方程两根。

∴ab=4m(m-2)∴S但a,b为实数且∴∴∴m=5或6 当m=6时,∴m=5 ∴S.例6:M为何值时,方程8x-(m-1)x+m-7=0的两根①均为正数②均为负数③一个正数,一个负数④一根为零⑤互为倒数解:①∵∴m>7②∵∴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③∴m<7④∴m=7⑤∴m=15.但使∴不存在这种情况【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1. 设n为方程x+mx+n=0(n≠0)的一个根,则m+n等于2. 已知方程x+px-q=0的一个根为-2+,可求得p= ,q=3. 若方程x+mx+4=0的两根之差的平方为48,则m的值为()A.±8 B.8 C.-8 D.±44. 已知两个数的和比a少5,这两个数的积比a多3,则a为何值时,这两个数相等?5. 已知方程(a+3)x+1=ax有负数根,求a的取值范围。

6. 已知方程组的两组解分别为,,求代数式a1b2+a2b1的值。

7. ABC中,AB=AC, 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3,b和c是关于x 的方程x+mx+2-m=0的两个实数根,求ABC的周长。

【试题答案】1. -12. 4,13. A4. a=1或135. -3≤a≤-2 提示:分a=-3以及a≠-3讨论求解6. 13例1 已知p+q=198,求方程x2+px+q=0的整数根.(’94祖冲之杯数学邀请赛试题)解:设方程的两整数根为x1、x2,不妨设x1≤x2.由韦达定理,得x1+x2=-p,x1x2=q.于是x1x2-(x1+x2)=p+q=198,即x1x2-x1-x2+1=199.∴(x1-1)(x2-1)=199.注意到x1-1、x2-1均为整数,解得x1=2,x2=200;x1=-198,x2=0.例2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12-m)x+m-1=0的两个根都是正整数,求m的值.解:设方程的两个正整数根为x1、x2,且不妨设x1≤x2.由韦达定理得x1+x2=12-m,x1x2=m-1.于是x1x2+x1+x2=11,即(x1+1)(x2+1)=12.∵x1、x2为正整数,解得x1=1,x2=5;x1=2,x2=3.故有m=6或7.例3 求实数k,使得方程kx2+(k+1)x+(k-1)=0的根都是整数.解:若k=0,得x=1,即k=0符合要求.若k≠0,设二次方程的两个整数根为x1、x2,由韦达定理得∴x1x2-x1-x2=2,(x1-1)(x2-1)=3.因为x1-1、x2-1均为整数,所以例4 已知二次函数y=-x2+px+q的图像与x轴交于(α,0)、(β,0)两点,且α>1>β,求证:p+q>1.(’97四川省初中数学竞赛试题)证明:由题意,可知方程-x2+px+q=0的两根为α、β.由韦达定理得α+β=p,αβ=-q.于是p+q=α+β-αβ,=-(αβ-α-β+1)+1=-(α-1)(β-1)+1>1(因α>1>β).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式与根的个数关系、判别式与根、韦达定理及其逆定理〖大纲要求〗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会判断常数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韦达定理应用复习

韦达定理应用复习
如果方程ax2+bx+c=0(a≠0)的两根 为x1、x2,则 ax2+bx+c可因式分解为
a(x- x1 )(x- x2).
1.设x1、x2是方程2x2-6x+3=0的根,

(1)
x2
x1
x1 x2
(2)(x1 2)(x2 2)
(3) x1 x2
(4).x1 x2
2.若方程x2-3x-2=0的两根为x1、
10.*已知实数a、b满足2a2-a = 2b2-b=2,

a b
+
b a
的值.
1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2-√2 bx+c=0的两个根满足|x1x2|=2-√2,a、b、c分别是 △ABC中∠A、∠B、∠C 的对边,并且c=√2a,试判断 △ABC是什么三角形?并证 明.
韦达定理及 其应用(一)
如果方程ax2+bx+c=0(a≠0)
的两根为x1、x2,则
x1·x2=
c a
.
x1+x2=
-
b a

如果方程x2+px+q=0(a≠0)的
两根为x1、x2,则 x1+x2= -p ,
x1·x2=q .
以x1、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项系数为1)是
x2-( x1+x2 )x+ x1·x2 =0.
m-2=0;当m
时,有两
个互为相反数的实根;当m
时,有一种根为零.
6.若有关x的方程x2+(2k+1)x+k2-
2=0的两根的平方和是11,则
k=
.
7.若方程x2+2x+m=0的两根之差 为√6,则m= .

专题 韦达定理(解析版)

专题 韦达定理(解析版)

专题02 韦达定理韦达定理虽是初二一元二次方程时的内容,但因为考试没有要求,很多学校都没怎么系统的讲过,很多学生还不是很了解韦达定理,更别提掌握和灵活运用了。

而韦达定理在高中阶段运用的非常频繁,许多知识点都要结合韦达定理来做,希望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掌握韦达定理.韦达定理实际上就是一元二次方程中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简单的形式中包含了丰富的数学内容,应用广泛,它与代数、几何中许多知识可有机结合,生成丰富多彩的数学问题,而解这类问题常用到对称分析、构造等数学思想方法.韦达定理具有对称性,设而不求、整体代入是利用韦达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例1】已知方程5x 2+kx -6=0的一个根是2,求它的另一个根及k 的值. 【难度】★★ 【答案】见解析【解析】由于已知了方程的一个根,可以直接将这一根代入,求出k 的值,再由方程解出另一个根.但由于我们学习了韦达定理,又可以利用韦达定理来解题,即由于已知了方程的一个根及方程的二次项系数和常数项,于是可以利用两根之积求出方程的另一个根,再由两根之和求出k 的值.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1x,知识梳理知识结构模块一: 运用韦达定理,求方程中参数典例剖析则5621-=x ,531-=∴x .由52)53(k-=+-,得7-=k .所以,方程的另一个根为53-.k 的值为-7.1.1x 和2x 为一元二次方程013222=-+-m x x 的两个实根,并1x 和2x 满足不等式142121<-+x x x x ,则实数m 的值范围是 . 【难度】★★ 【答案】5132m -<≤2.0519998081999522=++=+-b b a a 及已知,求ba的值. 【难度】★★ 【答案】58 【解析】由方程的结构可知a 、b 1是方程08199952=+-x x 的两根,由韦达定理可得58=b a【例2】若x 1和x 2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2x 2+5x -3=0的两根. (1) 求|x 1-x 2|的值; (2) 求222111x x +的值; (3) 求31x +32x 的值. 【难度】★★ 【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分别变形为可以利用x 1+x 2和x 1x 2来表示的形式.解:∵x 1和x 2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2x 2+5x -3=0的两根,2521-=+∴x x ,2321-=x x .(1)∵|x 1-x 2|2=21x +22x -2x 1x 2=(x 1+x 2)2-4x 1x 2)23(4)25(2-⨯--=6425+=449=, 27||21=-∴x x . 对点精练模块二:运用韦达定理,求代数式的值典例剖析(2)493425)23()23(2)25()(2)(1122221212212221222122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937=. (3)31x +32x =(x 1+x 2)(21x -x 1x 2+22x )=(x 1+x 2)[(x 1+x 2)2-3x 1x 2]8215)]23(3)25[()25(2-=-⨯--⨯-=.评析: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值,要熟练掌握以下等式变形: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差的绝对值是一个重要的量,今后我们经常会遇到求这一个量的问题(相关地,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了解题简便,我们可以探讨出其一般规律:设x 1和x 2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两根,则a acb b x 2421-+-=,aacb b x 2422---=,||4|242||2424|||222221a acb a ac b a ac b b a ac b b x x -=-=-----+-=-∴||a ∆=. 于是有下面的结论:【例3】已知α、β是方程x 2+2x -5=0的两个实数根,则α2+αβ+2α的值为_______. 【难度】★★ 【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运用根的意义和根与系数关系解题.解:由于α、β是方程x 2+2x -5=0的实数根,∴α2+2α-5=0,αβ=-5,∴α2+2α=5 ∴α2+αβ+2α=α2+2α+αβ =5-5=0评析:注意利用变形为可以用根系关系表示的形式.注:应用韦达定理的代数式的值,一般是关于1x 、2x 的对称式,这类问题可通过变形用1x +2x 、1x 2x 表示求解,而非对称式的求值常用到以下技巧: (1) 恰当组合;(2) 根据根的定义降次; (3) 构造对称式.【例4】关于x 的方程240x x m ++=的两根为x 1,x 2满足| x 1-x 2|=2,求实数m 的值. 【难度】★★ 【答案】31.已知α、β是方程210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代数式)2(22-+βαα的值为 . 【难度】★★ 【答案】02.设a ,b 是相异的两实数,满足ab b a b b a a 2222,34,34++=+=求的值. 【难度】★★ 【答案】3100-3.设实数a ,b 分别满足,01999,01991922=++=++b b a a 且ba ab ab 14,1++≠求的值. 【难度】★★ 【答案】-5【例5】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2(m -2)x +m 2+4=0有两个实数根,并且这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比两个根的积大21,求m 的值. 【难度】★★ 【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本题可以利用韦达定理,由实数根的平方和比两个根的积大21得到关于m 的方程,从而解得m 的值.但在解题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所给的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因此其根的判别式应大于等于零.解:设x 1,x 2是方程的两根,由韦达定理,得对点精练模块三:利用韦达定理并结合根的判别式,讨论根的情况典例剖析x 1+x 2=-2(m -2),x 1·x 2=m 2+4. ∵21x +22x -x 1·x 2=21, ∴(x 1+x 2)2-3x 1·x 2=21, 即[-2(m -2)]2-3(m 2+4)=21,化简,得m 2-16m -17=0,解得m =-1,或m =17. 当m =-1时,方程为x 2-6x +5=0,Δ>0,满足题意;当m =17时,方程为x 2+30x +293=0,Δ=302-4×1×293<0,不合题意,舍去. 综上,m = -1.评析:在本题的解题过程中,也可以先研究满足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所对应的m 的范围,然后再由“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比两个根的积大21”求出m 的值,取满足条件的m 的值即可.在今后的解题过程中,如果仅仅由韦达定理解题时,还要考虑到根的判别式Δ是否大于或等于零.因为,韦达定理成立的前提是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例6】已知x 1、x 2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4x 2+4(m -1)x +m 2=0的两个非零实数根,问x 1和x 2能否同号?若能同号,请求出相应的m 的取值范围;若不能同号,请说明理由. 【难度】★★ 【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利用判别式和根与系数关系共同解决本题. 解:由Δ=-32m +16≥0得21≤m .x 1+x 2=-m +1,041221≥=m x x . ∴x 1与x 2可能同号,分两种情况讨论:(1)若x 1>0,x 2>0,则⎩⎨⎧>>+002121x x x x ,解得m <1且m ≠0.21≤∴m 且m ≠0. (2)若x 1<0,x 2<0,则⎩⎨⎧><+002121x x x x ,解得m >1,与21≤m 相矛盾.综上所述:当21≤m 且m ≠0时,方程的两根同号.【例7】一元二次方程240x x a -+=有两个实根,一个比3大,一个比3小,求a 的取值范围.【难度】★★ 【答案】【解析】构造二次函数()a x x x f +-=42,由()03<f 即可满足题意【例8】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22(9)560x a x a a +-+-+=一个根小于0,另一根大于2,求a 的取值范围. 【难度】★★ 【答案】【解析】构造二次函数()()659222+-+-+=a a x a x x f ,由()00<f 且()02<f 即可满足题意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7)1(82=-+++m x m x 有两个负数根,那么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难度】★★ 【答案】m >72.设1x 、2x 是方程02324222=-++-m m mx x 的两个实数根,当m 为何值时,2221x x + 有最小值?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难度】★★ 【答案】见解析 【解析】3<a 382<<a 对点精练3.已知关于x 的方程:04)2(22=---m x m x .(1) 求证:无论m 取什么实数值,这个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2) 若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根1x 、2x 满足212+=x x ,求m 的值及相应的1x 、2x . 【难度】★★ 【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 对于(2),先判定1x 、2x 的符号特征,并从分类讨论入手. 解:(1)△=2m 2-4m +4=2(m -1)2+2>0, ∴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 ∵x 1·x 2=24m -≤0,∴1x 、2x 异号或其中一根为0,∴对212+=x x 可分两种情况讨论,去掉绝对值.当x 1≥0,x 2<0时,-x 2-x 1=2,即-(m -2)=2,解得m =0, 此时,方程为x 2+2x =0,解得x 1=0,x 2=-2; 当x 1≤0,x 2>0时,x 2+x 1=m -2=2,解得m =4, 当m =4时,x 2-2x -4=0,解得151x =-+,251x =+.4.若关于x 的方程20x x a ++=的两个根,一个大于1、另一根小于1,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难度】★★ 【答案】2a <-【例9】如果a 、b 都是质数,且0132=+-m a a ,0132=+-m b b ,那么baa b +的值为( ) A .22123 B .22125或2 C .22125 D .22123或2 【难度】★★模块四:利用韦达定理逆定理,构造一元二次方程辅助解题等典例剖析【答案】B【解析】评析 可将两个等式相减,得到a 、b 的关系,由于两个等式结构相同,可视a 、b 为方程0132=+-m x x 的两实根,这样就为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创造了条件.【例10】解方程121193482232222=+-++-++x x x x x x x x . 【难度】★★ 【答案】-1,-4,28952895-+,. 【解析】分析:观察方程左边两式的关系,用换元法,令t x x xx =-++4322代入求解.1.△ABC 的一边长为5,另两边长恰为方程01222=+-m x x 的两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难度】★★ 【答案】11182m <≤ 【解析】提示:根据两边之和、两边之差的关系及△≥0得到.2.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 ∥CD ,且AB 、CD 的长是关于x 的方程047)21(222=+-+-m mx x 的两个根.(1) 当m =2和m >2时,四边形ABCD 分别是哪种四边形? 并说明理由;(2) 若M 、N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线段MN 分别交AC 、BD 于点P ,Q ,PQ=1,且AB<CD ,求AB 、CD 的长;(3) 在(2)的条件下,AD=BC=2,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个根分别是tan ∠BDC 和tan ∠BCD . 【难度】★★★ 【答案】见解析【解析】(1)当m =2时,x 2-4x +4=0. ∵△=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AB=CD ,此时AB ∥CD ,则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当m >2时,△=m -2>0,对点精练又∵AB+CD=2m >0, AB•CD=217()24m -+ >0, ∴AB≠CD . 该四边形是梯形.(2) 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以证明:连接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中点的线段等于梯形的上下底的差的一半.则根据PQ=1,得CD -AB=2. 由CD -AB=||||21a x x ∆=-解得m =3 当m =3时,则有x 2-6x +8=0, ∴x =2或x =4, 即AB=2,CD=4(3)根据该梯形是等腰梯形,平移一腰,则得到等边△BEC . ∴∠BCD=60°,∠BDC=30°.∵tan ∠BDC+tan ∠BCD=tan ∠BDC•tan ∠BCD=1.∴所求作的方程是y 2-+1=0. 评析:对于(2),易建立含AC 、BD 及m 的关系式,要求出m 值,还需运用与中点相关知识找寻CD 、AB 的另一隐含关系式.注:在处理以线段的长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时,往往通过韦达定理、几何性质将几何问题从“形”向“数”(方程)转化,既要注意通过根的判别式的检验,又要考虑几何量的非负性.3.如图,已知在△ABC 中,∠ACB=90°,过C 作CD ⊥AB 于D ,且AD=m ,BD=n ,AC 2:BC 2=2:1;又关于x 的方程012)1(24122=-+--m x n x 两实数根的差的平方小于192,求:m ,n 为整数时,一次函数y =mx +n 的解析式.【难度】★★★【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易证△ABC ∽△ACD ,∴AC ABAD AC=,AC 2=AD•AB ,同理BC 2=BD•AB , ∵2221AC BC =,∴21m n = ∴m =2n …①, ∵关于x 的方程14x 2-2(n -1)x +m 2-12=0有两实数根, ∴△=[-2(n -1)]2-4×14×(m 2-12)≥0,∴4n 2-m 2-8n +16≥0,把①代入上式得n ≤2…②, 设关于x 的方程14x 2-2(n -1)x +m 2-12=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 1,x 2, 则x 1+x 2=8(n -1),x 1•x 2=4(m 2-2),依题意有(x 1-x 2)2<192,即[8(n -1)]2-16(m 2-12)<192, ∴4n 2-m 2-8n +4<0,把①式代入上式得n >12…③, 由②、③得12<n ≤2, ∵m 、n 为整数,∴n 的整数值为1,2,当n =1,m =2时,所求解析式为y =2x +1,当n =2,m =4时,解析式为y =4x +2.韦达定理在高中阶段是一种非常常用且重要的解题手段,同学们一定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掌握及灵活运用.同学们要能掌握根与系数的关系,知道韦达定理的常见变式与常规题型,注重设而不解,注重整体,通过整体带入来解决问题.一、选择题1.设1x 、2x 是关于x 的方程02=++q px x 的两根,1x +1、2x +1是关于x 的方程的两根,则02=++p qx x 反思总结课后练习p 、q 的值分别等于( )A .1,-3B .1,3C .-1,-3D .-1,3 【难度】★★ 【答案】C2.在R t △ABC 中,∠C=90°,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a 、b 是关于x 的方程0772=++-c x x 的两根,那么AB 边上的中线长是( ) A .23 B .25C .5D .2 【难度】★★ 【答案】B3.方程019972=++px x 恰有两个正整数根1x 、2x ,则)1)(1(21++x x p的值是 ( )A .1B .-lC .21-D .21 【难度】★★ 【答案】C4.两个质数a 、b 恰好是整系数方程x 2-99x +m =0的两个根,则baa b +的值是 ( ) A .9413 B .1949413 C .999413 D .979413【难度】★★ 【答案】B5.设方程有一个正根1x ,一个负根2x ,则以1x 、2x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为 ( ) A .0232=---m x x B .0232=--+m x x C .02412=---x m x D .02412=+--x m x 【难度】★★ 【答案】D6.如果方程0)2)(1(2=+--m x x x 的三根可以作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之长,那么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0≤m ≤1 B .m ≥43 C .143≤<m D .43≤m ≤1【答案】C二、填空题7.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10m x x m -++-=有一根为0,则m 的值为______ 【难度】★★ 【答案】-18.CD 是R t △ABC 斜边上的高线,AD 、BD 是方程0462=+-x x 的两根,则△ABC 的面积是 . 【难度】★★ 【答案】69.已知α、β是方程012=--x x 的两个根,则βα34+的值为 . 【难度】★★ 【答案】510.已知方程02=++q px x 的两根均为正整数,且28=+q p ,那么这个方程两根为 . 【难度】★★ 【答案】见解析【解析】解:设x 1,x 2是方程的两个根,则①x 1+x 2=-p ,②x 1x 2=q , ∵②-①得:p+q=28, ∴x 1x 2-x 1-x 2=28, ∴x 1x 2-x 1-x 2+1=28+1, ∴x 1(x 2-1)-(x 2-1)=29, 即(x 1-1)(x 2-1)=29, ∵两根均为正整数,∴x 1-1=1,x 2-1=29或x 1-1=29,x 2-1=1,∴方程的两个根是:x 1=2,x 2=30.或x 1=30,x 2=2. 故答案为:x 1=30,x 2=2.三、解答题11. 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3x 2+3(a +b )x +4ab =0的两个实数根满足关系式:)1)(1()1()1(212211++=+++x x x x x x ,判断4)(2≤+b a 是否正确?【答案】见解析【解析】解:(a +b )2≤4正确.理由:原式可化为(x 1+x 2)2-=3x 1x 2+1, ∴(a +b )2=4ab +1,∵△=9(a +b )2-4×3×4ab ≥0, ∴3(a +b )2-4×4ab ≥0, ∴(a +b )2≥163ab ,即4ab +1≥163ab ∴4ab ≤3,∴4ab +1≤4,即(a +b )2≤4.12.已知关于x 的方程01)32(22=++--k x k x . (1) 当k 为何值时,此方程有实数根;(2) 若此方程的两个实数根1x 、2x 满足:312=+x x ,求k 的值. 【难度】★★ 【答案】(1)512k ≤;(2) 0.13.设m 是不小于1-的实数,使得关于x 的方程033)2(222=+-+-+m m x m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x 、2x . (1) 若62221=+x x ,求m 的值.(2) 求22212111x mx x mx -+-的最大值. 【难度】★★ 【答案】见解析【解析】解:∵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2-4ac =4(m -2)2-4(m 2-3m +3)=-4m +4>0,∴m <1, 结合题意知:-1≤m <1.(1)∵x 12+x 22=(x 1+x 2)2-2x 1x 2=4(m -2)2-2(m 2-3m +3)=2m 2-10m +10=6 ∴m=,∵-1≤m <1,∴m=∴当m =-1时,式子取最大值为10.14.设a 、b 、c 为三个不同的实数,使得方程210x ax ++=和20x bx c ++=有一个相同的实数根,并且使方程20xx a ++=和20x cx b ++=也有一个相同的实数根,试求a b c ++的值.【难度】★★★ 【答案】见解析【解析】解:设x 12+ax 1+1=0,x 12+bx 1+c =0,两式相减,得(a -b )x 1+1-c =0,解得x 1=1c a b--, 同理,由x 22+x 2+a =0,x 22+cx 2+b =0,得x 2=(1)1a bc c -≠- ∴x 2=11x , 由韦达定理的两根之积的关系知,11x 是第一个方程的根, ∴x 2是方程x 2+ax +1=0和x 2+x +a =0的公共根, 因此两式相减有(a -1)(x 2-1)=0, 当a =1时,这两个方程无实根, 故x 2=1,从而x 1=1, 于是a =-2,b +c =-1, 所以a +b +c =-3.。

韦达定理的应用题_证明_公式

韦达定理的应用题_证明_公式

韦达定理的应用题_证明_公式(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根的判别式和韦达定理是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重要基础知识,利用它们可进一步研究根的性质,也可以将一些表面上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来讨论.1.判别式的应用例1 (1987年武汉等四市联赛题)已知实数a、b、c、R、P满足条件PR>1,Pc+2b+R a=0.求证:一元二次方程ax2+2bx+c=0必有实根.证明△=(2b)2-4ac.①若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根,必须证△≥0.由已知条件有2b=-(Pc+Ra),代入①,得△ =(Pc+Ra)2-4ac=(Pc)2+2PcRa+(Ra)2-4ac=(Pc-Ra)2+4ac(PR-1).∵(Pc-Ra)2≥0,又PR>1,a≠0,(1)当ac≥0时,有△≥0;(2)当ac<0时,有△=(2b)2-4ac>0.(1)、(2)证明了△≥0,故方程ax2+2bx+c=0必有实数根.例2 (1985年宁波初中数学竞赛题)如图21-1,k是实数,O是数轴的原点,A是数轴上的点,它的坐标是正数是数轴上另一点,坐标是x,x<a,且OP2=k·PA·OA.(1) k为何值时,x有两个解x1,x2(设x1<x2);此处无图(2)若k>1,把x1,x2,0,a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用不等号“<”连接.解(1)由已知可得x2=k·(a-x)·a,即x2+kax-ka2=0,当判别式△>0时有两解,这时△ =k2a2+4ka2=a2k(k+4)>0.∵a>0,∴k(k+4)>0,故k<-4或k>0.(2)x1<0<x2<a.例3(1982年湖北初中数学竞赛题)证明不可能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之积. 分析若视原式为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则可利用判别式求解.证明将此式看作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则判别式△ =显然△不是一个完全平方式,故原式不能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之积.例3 (1957年北京中学生数学竞赛题)已知x,y,z是实数,且x+y+z=a,①②求证:0≤x≤0≤y≤0≤z≤分析将①代入②可消去一个字母,如消去z,然后整理成关于y的二次方程讨论.证明由①得z=a-x-y,代入②整理得此式可看作关于y的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据已知此方程有实根,故有△ =16(x-a)2-16(4x2-4ax+a2)≥0≥0≤x≤同理可证:0≤y≤,0≤z≤.例5设a1,a2,a3,b是满足不等式(a1+a2+a3)2≥2()+4b的实数.求证:a1a2+a2a3+a3a1≥3b.证明由已知可得≤0.设则∵a3是实数,故△≥0,即有(a1+a2)2≥()-2a1a2+4b+r≥2()-(a1+a2)2+4b.于是(a1+a2)2≥()+2b,∴a1a2≥b.同理有a2a3≥b,a3a1≥b.三式相加即得a1a2+a2a3+a3a1≥3b.例6 设a、b、c为实数,方程组与均无实数根.求证:对于一切实数x都有>证明由已知条件可以推出a≠0,因为若a=0,则方程组至少有一个有实数解.进一步可知,方程ax2+bx+c=±x无实根,因此判别式△=<0,于是(b-1)2+(b+1)-8ac<0.即 4ac-b2>1.∴>2.韦达定理的应用例7 (1899年匈牙利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假设x1、x2是方程x2-(a+d)x+ad-bc=0的根.证明这时是方程的根.证明由已知条件得∴=a3+d3+3abc+3bcd,由韦达定理逆定理可知,、是方程的根.例8已知两个系数都是正数的方程a1x2+b1x+c1=0,①a2x2+b2x+c2=0,②都有两个实数根,求证:(1)这两个实数根都是负值;(2)方程 a1a2x2+b1b2x+c1c2=0 ③③也有两个负根.证明∵方程①有两个实数根,∴>0. ④同理>0. ⑤又a1、b1、c1都是正数,∴>0,<0.由此可知方程①的两根是负值.同样可证方程②的两根也是负值.显然a1c1<4a1c1代入④,得>0,⑥由>0,得>⑦∴△=≥=>0,∴方程③也有两个实数根.又a1a2>0,b1b2>0,c1c2>0,∴>0,<0.由此可知方程③的两个根也是负值.例9(1983年上海初中数学竞赛题)对自然数n,作x的二次方程x2+(2n+1)x+n2=0,使它的根为αn和βn.求下式的值:+解由韦达定理得=而=(n≥3),∴原式=+=例10(1989年全国初中联赛试题)首项不相等的两个二次方程(a-1)x2-(a2+2)x+(a2+2a)=0 ①及(b-1)x2-(b2+2)x+(b2+2b)=0 ②(其中a,b为正整数)有一公共根,求的值.解由题得知,a,b为大于1的整数,且a≠b.设x0是方程①②的公共根,则x0≠1,否则将x=1代入①得a=1,矛盾.得x0代入原方程,并经变形得③及④所以a,b是关于t的方程相异的两根,因此于是 ab-(a+b)=2,即(a-1)(b-1)=3.由或解得或∴例11 (仿1986年全国高中联赛题)设实数a,b,c满足①②求证:1≤a≤9.证明由①得bc=a2-8a+7.①-②得 b+c=所以实数b,c可看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则有△≥0,即≥0,即(a-1)(a-9)≤0,∴1≤a≤9.例12 (1933年福建初中数学竞赛题)求证:对任一矩形A,总存在一个矩形B,使得矩形A和矩形B的周长和面积比都等于常数k(k≥1).分析设矩形A及B的长度分别是a,b及x,y,为证明满足条件的矩形B存在,只须证明方程组(k,a,b为已知数)有正整数解即可.再由韦达定理,其解x,y可以看作是二次方程z2-k(a+b)z+kab=0的两根.∵k≥1,故判别式△ =k2(a+b)2-4kab≥k2(a+b)2-4k2ab=k2(a-b)2≥0,∴上述二次方程有两实根z1,z2.又z1+z2=k(a+b)>0,z1z2=kab>0,从而,z1>0,z2>0,即方程组恒有x>0,y>0的解,所以矩形B总是存在的.练习二十一1.填空题(1)设方程的两根为m,n(m>n),则代数式的值是_____ __;(2)若r和s是方程x2-px+q=0的两非零根,则以r2+和为根的方程是_____ _____;(3)已知方程x2-8x+15=0的两根可以写成a2+b2与a-b,其中a与b是方程x2+px+q=0的两根,那么|p|-q=__________.2.选择题(1)若p,q都是自然数,方程px2-qx+1985=0的两根都是质数,则12p2+q的值等于( ).(A)404 (B)1998 (C)414 (D)1996(2)方程的较大根为r,的较小根为s,则r-s等于( ).(A) (B)1985 (C) (D)(3)x2+px+q2=0(p≠0)的两个根为相等的实数,则x2-qx+p2=0的两个根必为().(A) 非实数 (B)相等两实数 (C)非实数或相等两实数 (D)实数(4)如果关于方程mx2-2(m+2)x+m+5=0没有实数根,那么关于x的方程(m-5)x2-2(m +2)x+m=0的实根个数为(A)2 (B)1 (C)0 (D)不确定3.(1983年杭州竞赛)设a1≠0,方程a1x2+b2x+c1=0的两个根是1-a1和1+a1;a1x2+b1x+c2=0的两个根是和;a1x2+b1x+c1=0的两根相等,求a1,b1,c1,b2,c2的值.4.常数a是满足1≤a≤50的自然数.若关于x的二次方程(x-2)2+(x-a)2=x2的两根都是自然数,试求a的值.5.设x2、x2为正系数方程ax2+bx+c=0的两根,x1+x2=m,x1·x2=n2,且m,n.求证:(1) 如果m<n,那么方程有不等的实数根;(2) 如果m>n,那么方程没有实数根.6.求作一个以两正数α,β为根的二次方程,并设α,β满足7.(1987年全国初中竞赛题)当a,b为何值时,方程x2+(1+a)x+(3a2+4ab+4b2+2)=0有实根?8.(1985年苏州初中数学竞赛题)试证:1986不能等于任何一个整系数二次方程ax2+bx+c=0的判别式的值.9.(第20届全苏中学生数学竞赛题)方程x2+ax+1=b的根是自然数,证明a2+b2是合数.10.(1972年加拿大试题)不用辅助工具解答:(1)证满足的根在和197.…间;(2)同(1)证<1..练习二十一1.(1)(2)(3)3.B A.3.=a+2±由于x为自然数,可知a为完全平方数即a=1,4,9,16,25,36,49.5.略+2=0.7.因为方程有实根,所以判别式8.设1986=4k+2(其中k是自然数).令△=b2-4ac=4k+2,这时b2能被2整除,因而b也能被2整除.取b=2t,这时b2=4t2,且4t2-4ac=4k+2.这时等式左边的数能被4整除,而右边的数不能被4整除,得出矛盾,故命题得证.10.由,可得x2-198x+1=0,其根。

(完整版)韦达定理的应用

(完整版)韦达定理的应用

模块一 根的判别式1、定义: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过程中得到 2224()24b b acx a a -+=,显然只有当240b ac -≥时,才能直接开平方得:22424b b acx a a -+=注: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只有当系数a 、b 、c 满足条件240b ac ∆=-≥时才有实数根.这里24b 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2、判别式与根的关系在实数范围内,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由其系数a 、b 、c 确定,它的根的情况(是否有实数根)由24b ac ∆=-确定.设一元二次方程为20(0)ax bx c a ++=≠,其根的判别式为:24b ac ∆=-则 ①0∆>⇔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1,24b b acx -±-. ②0∆=⇔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22bx x a==-. ③0∆<⇔方程20(0)ax bx c a ++=≠没有实数根.练习:运用判别式,判定方程实数根的个数【例1】 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1)22340x x +-=; (2)20ax bx +=(0a ≠)【巩固】不解方程,判别一元二次方程2261x x -=的根的情况是(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没有实数根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 .无法确定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巩固】不解方程判定下列方程根的情况:(1)22340x x +-=; (2)232x +=; (321x x +=;(4)22(21)220m x mx +-+=;(5)2210x ax a ++-=;(6220+=;(7)4(1)30x x +-=; (8)2(1)(2)x x m --=【例2】 已知a ,b ,c 是不全为0的3个实数,那么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2()()0x a b c x a b c ++++++= 的根的情况( ).A .有2个负根B .有2个正根C .有2个异号的实根D .无实根利用判别式建立等式、不等式,求方程中参数值或取值范围【例3】 m 取什么值时,关于x 的方程222(3)6x m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巩固】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690k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A . 1k <B . 0k ≠C .10k k <≠且D . 1k >【巩固】方程2610k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巩固】若关于x 的二次方程2(1)220m x mx 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巩固】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10k x x ++-=有实数根,则k 的最小整数值为【巩固】已知方程22(21)10m x m x +++=有实数根,求m 的范围.【例4】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10k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 的取值范围.【巩固】关于x 的方程210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 ) 【巩固】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2(1)50x m x 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化简:|1|m -【巩固】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x 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m 的取值范围.【巩固】k 为何值时,方程2(1)(23)(3)0k x k x k --+++=有实数根.【例5】 关于x 的方程()26860a x x --+=有实数根,则整数a 的最大值是 .【巩固】若方程222(1)450x a x a a ++++-=有实数根,求:正整数a .【例6】 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12102x a b x b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且a 、b 为实数,则32a b +=________.【巩固】当a b 、为何值时,方程()2222134420x a x a ab b ++++++=有实根?【例7】 已知a ,b ,c 为正数,若二次方程20ax bx c ++=有两个实数根,那么方程22220a x b x c ++=的根的情况是( )A .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B .有两个异号的实数根C .有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数根D .不一定有实数根【巩固】若方程2(2)2(1)0m x m x m +-++=只有一个实数根,那么方程2(1)220m x mx m +-+-=( ).A .没有实数根B .有2个不同的实数根C .有2个相等的实数根D .实数根的个数不能确定通过判别式,证明与方程相关的代数问题【例8】 对任意实数m ,求证:关于x 的方程222(1)240m x mx m +-++=无实数根.【巩固】求证: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x m x m -+++=有两个实数根.【巩固】已知实数a 、b 、c 、r 、p 满足2pr >,20pc b ra -+=,求证:一元二次方程220ax bx c ++= 必有实根.【巩固】证明:无论实数m 、n 取何值时,方程2()0mx m n x n +++=都有实数根【巩固】已知:方程()22250mx m x m -+++=没有实数根,且5m ≠,求证:()()25220m x m x m --++=有两个实数根.模块二 韦达定理如果20(0)ax bx c a ++=≠的两根是1x ,2x ,则12bx x a +=-,12c x x a=.(隐含的条件:0∆≥)特别地,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1时,设1x ,2x 是方程20x px q ++=的两个根,则12x x p +=-,12x x q ⋅=. 利用韦达定理求代数式的值【例9】 不解方程224)0x x +--,求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巩固】设方程24730x x --=的两个根为1x 、2x ,不解方程求下列各式的值 (1)12(3)(3)x x --; (2)211211x xx x +++; (3)12x x -【巩固】已知方程22430x x +-=的两个根为1x 、2x (1)12x x += ; (2)12_______x x ⋅=; (3)1211_______x x +=; (4)2212_______x x += 【巩固】已知α、β是方程2520x x ++=的值.利用韦达定理求参数的值【例10】方程2610k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例11】若3-、2是方程20x px q -+=的两个根,则________p q +=【巩固】若方程210x px ++=的一个根为1,则它的另一根等于 ,p 等于【巩固】关于x 的方程2210x bx +-=的一个根为2-,则另一个根是 ,______b =【巩固】方程2380x x m -+=的两个根之比为3:1,则_______m =【巩固】已知2240x x k -+=的一个根,求另一个根和k 的值【例12】已知方程240x x m ++=的两个根的平方和是10,求m 的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2 韦达定理及其应用
1.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如果方程)0(02
≠=++a c bx ax 的两个实数根是21x x ,,那么a b x x -
=+21,a
c
x x =21。

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之和等于方程的一次项系数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

2.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应用,主要有如下方面: (1)验根;
(2)已知方程的一根,求另一根; (3)求某些代数式的值; (4)求作一个新方程。

【例题1】(2020•泸州)已知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x 2
﹣4x ﹣7=0的两个实数根,则x 12
+4x 1x 2+x 22
的值是 . 【对点练习】(2019湖北仙桃)若方程x 2
﹣2x ﹣4=0的两个实数根为α,β,则α2
+β2
的值为( ) A .12
B .10
C .4
D .﹣4
【例题2】(2020•江西)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
﹣kx ﹣2=0的一个根为x =1,则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另一个根为 . 【对点练习】 已知方程
的一个根是-1/2,求它的另一个根及b 的值。

【对点练习】(2019年湖北省荆门市)已知x 1,x 2是关于x 的方程x 2
+(3k +1)x +2k 2
+1=0的两个不相等实数根,且满足(x 1﹣1)(x 2﹣1)=8k 2
,则k 的值为 .
【例题3】(2020•随州)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
+(2m +1)x +m ﹣2=0. (1)求证:无论m 取何值,此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x2,且x1+x2+3x1x2=1,求m的值.
【对点练习】(2019▪湖北黄石)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4m+1)=0有实数根.
(1)求m的取值范围;
(2)若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且|x1﹣x2|=4,求m的值.
【例题4】(2020湖北黄石模拟)已知方程的两根,求作以为两根的方程。

【对点练习】(2019山东淄博模拟)若x1+x2=3,x12+x22=5,则以x1,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A.x2﹣3x+2=0 B.x2+3x﹣2=0 C.x2+3x+2=0 D.x2﹣3x﹣2=0
一、选择题
1. (2019•江苏泰州)方程2x2+6x﹣1=0的两根为x1、x2则x1+x2等于()
A.﹣6 B.6 C.﹣3 D.3
2. (2019•广东)已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了x2﹣2x=0的两个实数根,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x1≠x2 B.x12﹣2x1=0 C.x1+x2=2 D.x1·x2=2
3.(2019•广西贵港)若α,β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的两实根,且+=﹣,
则m等于()
A.﹣2 B.﹣3 C.2 D.3
二、填空题
4.(2020•内江)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2x2+3mx+3=0有一实数根为﹣1,则该方程的另一个实数根为.
5.(2019年江西省)设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x﹣1=0的两根,则x1+x2+x1x2=.
6.(2019年四川攀枝花)已知x1,x2是方程x2﹣2x﹣1=0的两根,则x12+x22=.
7.(2019年四川成都)已知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1=0的两个实数根,且x12+x22﹣x1x2=13,则k的值为.
8.(2019四川泸州)已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x﹣4=0的两实根,则(x1+4)(x2+4)的值是.
三、解答题
9.(2020•鄂州)已知关于x的方程x2﹣4x+k+1=0有两实数根.
(1)求k的取值范围;
(2)设方程两实数根分别为x1、x2,且3
x1+3
x2
=x1x2﹣4,求实数k的值.
10.(2020•南充)已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k+2=0的两个实数根.(1)求k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实数k,使得等式1
x1+1
x2
=k﹣2成立?如果存在,请求出k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1. (2019黑龙江绥化)已知关于x的方程kx2-3x+1=0有实数根.
(1)求k的取值范围;
(2)若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和x2,当x1+x2+x1x2=4时,求k的值.
12.(2019孝感)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a﹣1)x+a2﹣a﹣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1)若a为正整数,求a的值;
(2)若x1,x2满足x12+x22﹣x1x2=16,求a的值.
13.已知:x1、x2是两个不相等的实数,且满足,那么求
的值。

14.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与有一个相同的根,求k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