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与截瘫的减重步行训练课件

合集下载

偏瘫功能训练ppt课件

偏瘫功能训练ppt课件
19
仰卧位的侧方移动
患者仰卧位,双下肢髋关节及膝关节屈曲,足 底接触床面,同时抬高臀部,然后向左侧或右 侧移动臀部,臀部接触床面之后,再移动肩部、 头部,最后调整全身姿势。
20
床上翻身
向健侧翻身: 1)采取Bobath握手姿势,伸展肘关节,上举 至肩关节90°屈曲位; 2)健侧下肢抬起离开床面并配合健侧上肢, 同时向患侧方向摆动数次,然后借助惯性翻身。
26
轮椅训练
轮椅—床的转移 床—轮椅的转移 轮椅—坐便器的转移 轮椅的驱动训练
27
移乘训练
轮椅—床的转移
1)将轮椅斜向,健侧对着床30°~45°,刹闸;
2)健手支撑轮椅扶手,健足用力站起; 3)用健手扶床,以健足为轴转动身体,坐下。
床—轮椅的转移 1)将轮椅放置床边患者健侧,刹闸; 2)同上
上下楼梯也是一种增强下肢肌力的训练 如患侧下肢负重会用到
35
迈步训练
1)患者站立位(前期训练时,健手可抓扶手); 2)患足负重,健足向前向后迈小步,步子逐步迈大; 3)治疗师在患者患侧,固定患者患侧膝盖,以防患者
摔倒
36
步行训练
当患者能独自站立,迈步训练做的很好时, 可进行步行训练
步行训练重点在于矫正步态 训练时,治疗师在患者的后方或患侧 前期训练时,患者健手可抓扶手
评估
计划
训练
调整
45
训练
效果
尽早地、最大限度地 让偏瘫患者
生活自理
46
47
37
步行训练
侧方辅助行走 为改善患侧上肢的屈肌紧张,治疗师站
在患者患侧, 扶住患者患手,保持外展位, 帮助患者行走。
38
步行训练

偏瘫康复训练精品PPT课件

偏瘫康复训练精品PPT课件
被动运动:患者取仰卧位,康复人员将一手放在患者 腋下,将患肩上托;另一手固定患侧上肢,缓慢地进行肩 关节前屈、内收、外展、内旋及外旋等活动。注意不 要用力牵拉以避免关节疼痛及损伤。
主动辅助运动:患者可以利用自己的健侧带动患肢活 动。
上肢分离运动与控制能力训练:仰卧位,支持患者上 肢于前屈90度,让其上抬肩部使手伸向天花板
肘关节伸直,双手十指交叉相握放于床前桌上,避免 患侧上肢悬吊于身边,以免引起肩关节半脱位、肩手 综合征等合并症。 2.轮椅/坐椅的坐位:正确的坐姿是躯干尽量靠近椅背, 背后放置枕头或一块木板以促使躯干伸展。患侧上肢 放在扶手或身前的桌上,患侧髋、膝、踝关节尽量保 持90度直角。
(二)由侧卧位到坐起动作
床——轮椅/椅的转移:椅子放在患者的健侧。
三.立位训练
(一)从坐位到站起的训练 起立时要提醒患者尽量患侧负重、抬头看前方。
(二)站立训练
站立时首先需进行患侧下肢的负重训练。训练原 则由易到难,负重量由少到多。让患者健侧臀部 坐一较高的床的边缘,在这一范围内自动的屈、 伸膝关节后,逐步降低床的高度,增大患者膝关 节屈、伸的活动范围,直到患者能从普通高度的 床上站起。
枕头2:垫于健侧下肢膝部,膝关节屈曲,患侧下肢在后
枕头3:垫于背后支撑身体
(二) 翻身训练
1. 被动翻身动作
向健侧翻身
2. 主动翻身动作
向患侧翻身
1)促进主动翻身训练:康复人员让患者呈侧卧位,躯干 后垫1~2个枕头,先被动地使躯干略向后倾斜,然后鼓励
患者恢复其原来的侧卧位。逐步扩大倾斜角度,反复地练
康复人员在患者健侧扶住双肩,患者健侧下肢插 入患侧小腿下方。
(三)坐位平衡训练
1.躯干伸展训练 康复人员一手扶持患者腰部协助患者伸展腰部,

偏瘫截瘫康复训练手册教材教学课件

偏瘫截瘫康复训练手册教材教学课件
建立信任
通过真诚的态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为 后续的心理干预和情感支持奠定基础。
评估心理状况
采用专业的心理评估工具,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确 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调整不合理的认知,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增 强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
放松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如渐进性肌肉松弛法、深呼吸法等,以缓 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情绪管理
教授患者情绪管理技巧,如情绪表达、情绪调节等,提高情绪稳定性 和应对能力。
家属参与,共同提供情感支持
1 2
家属教育
对家属进行心理教育和情感支持培训,使其了解 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变化,掌握相应的应对策 略。
洗漱辅助技巧
使用特制的洗漱工具,如 长柄牙刷、吸盘式洗脸盆 等,方便患者进行洗漱活 动。
床上擦浴方法
对于无法站立的患者,可 采用床上擦浴的方式进行 身体清洁,注意保持水温 适宜和隐私保护。
进食、如厕等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进食自理能力培养
鼓励患者使用健侧手进行进食, 选择合适的餐具和食物,如使用
防滑碗、切成小块的食物等。
交流如何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 通和信任关系
讨论如何根据患者的反馈调整 训练计划
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促 进彼此成长
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01
预测偏瘫截瘫康复训练 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趋势
02
探讨如何将先进的康复 技术和方法应用于实际 训练中
03
分析未来康复训练可能 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04
提出建议和展望,为偏 瘫截瘫患者的康复事业 贡献力量
03 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法与 技术

偏瘫康复训练 ppt课件

偏瘫康复训练  ppt课件

有利于抓握的勺、叉
带盘档的盘子
ppt课件
71
3、更衣训练
穿开身上衣
ppt课件
72
脱开身上衣
ppt课件
73
穿套头上衣
ppt课件
74
脱套头上衣
ppt课件
75
(3)穿脱裤子训练
1)卧床患者穿裤子
ppt课件
76
2)坐位穿裤子
ppt课件
77
(4)穿袜、穿鞋的训练 1)患脚穿袜子
ppt课件
78
2)健脚穿袜子
ppt课件
43
通过旋转骨盆促进手臂的摆动 Nhomakorabeappt课件
44
在患者身后握住双臂于外旋位
ppt课件
45
(五)通过旋肩帮助患者摆臂
图A 通过双肩促进手臂的摆动
图B 托住一乒乓球步行,以防止偏瘫 臂的联合反应发生(右侧偏瘫)
ppt课件 46
(六)扶拐行走训练 1 、三点步行

•A、按手拐→患侧下肢→健侧下肢的顺序行走 •B、按手拐→健侧下肢→患侧下肢的顺序行走
ppt课件
8
m
三、爬位 及爬行训练
ppt课件
9
当四点跪立稳定后,可以进行以下练习:
ppt课件
10
四、跪位及跪行训练
ppt课件
11
五、坐位训练
(一)辅助下坐起训练
ppt课件
12
(二)独自坐起训练
ppt课件
13
(三)床上坐位
ppt课件
14
(四)椅坐位
ppt课件
15
(五)坐位平衡训练
1、辅助坐位平衡
ppt课件 29
七、身体转移训练

偏瘫步态分析与训练 讲义PPT课件

偏瘫步态分析与训练 讲义PPT课件

2019/12/2
23
股四头肌
髂腰肌
活跃时期:摆动末期至支撑中期 作用:屈髋:提拉起下肢进入摆动
相; 伸膝:控制膝关节屈曲程度,控
制小腿在摆动相初、中期向后的摆
动,从而使下肢向前摆动成为可能。
活跃时期/作用:为髋关节屈肌,
髋关节于足跟离地至足趾离地期间 伸展角度达到峰值(10°~15°)。 对抗髋关节伸展,从支持相中期开 始至足趾离地前,髂腰肌呈离心性 收缩,最终使髋关节从支撑相末期 由伸展转为屈曲。髂腰肌第二次收 缩活动始于摆动相初期,使髋关节
偏瘫步态分析
2019/12/2
运城市中心医院 原永康
2017-3-10
1
1 步态概述 2 正常步态 3 步态分析 4 偏瘫步态分析 5 偏瘫步态康复
2019/12/2
2
步态概述
步行是人从一个地方安全、有效地移动到另一地方的能力 步态是步行的行为特征,体现行走的方式或模式 步态的不同、影响人的行走能力、影响人的生活质量
11
站立相 步行周期中从足跟着地到足趾离地的过程, 约占60%GC,其中包含两个双支撑期和一个单支 撑期。
2019/12/2
12
步行周期

2019/12/2
13
双支撑相
行走中双脚与地面同时接触的时期,以秒计 时单位,或步行周期百分比表示(各占10%GC, 共20% GC)。
2019/12/2
14
16
首次着地(0%) • 步行周期和站立相
的起始点,指足跟 或足底的其它部位 第一次接触地面的 瞬间。
足放平(0~10%GC)
• 整个足底着地的瞬 间。即首次着地至 支撑腿于站立相过 程中膝关节达到最 大屈曲角度的时期。

偏瘫患者的步态分析培训课件

偏瘫患者的步态分析培训课件

偏瘫患者的步态分析
9
偏瘫患者的步态分析
10
导致偏瘫患者异常步态原因
• 1、本体感觉的减退或缺失。 • 2、早期忽略坐姿或卧姿,加快了下肢伸肌
模式的发展。 • 3、患肢力量差,导致负重能力差 • 4、患肢支撑相和摆动相末期,患肢呈伸肌
痉挛模式,而在患肢摆动相时呈屈肌痉挛 模式。
偏瘫患者的步态分析
11
6
正常步态分析
• 步行周期 • 定义:行走过程中一次足跟着地至该侧足
跟再次着地的过程
偏瘫患者的步态分析
7
正常步态分析
• 步行周期:
• 支撑相 (60%):单支撑相(40%)

双支撑相 (20%)
• 摆动相 (40%)
偏瘫患者的步态分析
8
正常步态分析
• 足跟着地 着地反映 站立中期 站立末期 迈步前期 迈步初期 迈步中期 迈步末期
伸膝,足趾屈内翻。
• 支撑中期:脚站不直,膝屈曲。 • 支撑末期:骨盆上提,膝过伸,脚尖着地。
偏瘫患者的步态分析
13
异常步态表现
• 患侧摆动相 • 摆动初期:膝关节活动度减小膝关节摆动
摆动中期:骨盆代偿性提高,向后旋转, 髋关节外旋、外展,足下垂。 • 摆动末期:足尖先着地或是整个足撑地
偏瘫患者的步态分析
14
偏瘫患者的步态训练
• 1、基础训练 • 2、步行分解训练 • 3、减重支撑步行训练
偏瘫患者的步态分析
15
偏瘫患者的步态分析
16
基础训练
1、体位适应性训练
2、肌力训练:躯干肌、腰背肌、髋部肌群的肌力训 练
3、关节活动度训练:预防关节挛缩、肌肉的萎缩
4、平衡训练:躯干的控制,帮助患者找回重心(学 会重心转移)

偏瘫的康复练习课件

偏瘫的康复练习课件

发音训练:通过发音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偏瘫的康复护理
PART FOUR
心理护理
保持积极心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面对疾病
心理辅导:必要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提供支持:给予患者情感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建立信心: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恢复
饮食护理
水分补充:适量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康复时间:根据病情和康复进度,一般需要数月到数年
康复效果: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偏瘫的康复案例分享
PART SIX
康复案例一:李先生的康复历程
患者信息:李先生,50岁,因中风导致右侧偏瘫
康复目标:恢复行走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方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康复效果:经过一年的康复训练,李先生能够独立行走,生活基本自理
脑肿瘤:压迫神经导致偏瘫
脑外伤:如车祸、坠落等导致的脑损伤
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等导致的神经损伤
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导致的血管病变
遗传性疾病:如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等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
偏瘫的症状
肢体无力:一侧肢体无力,无法正常活动
感觉障碍:一侧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运动障碍:一侧肢体运动功能受损,无法完成正常动作
康复效果:经过一年的家庭康复训练,张先生能够独立行走,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
康复建议:家庭康复训练需要耐心和毅力,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非常重要
康复案例四:赵先生的语言康复练习经验
赵先生,55岁,因中风导致左侧偏瘫
康复目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方法:语言治疗师指导,家庭练习,社区活动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偏瘫各阶段的运动疗法PPT课件

偏瘫各阶段的运动疗法PPT课件
骨盆和肩胛带的旋转训练(是改善步行
协调性的重要训练)肩胛带旋转可促使上 肢摆动,改善肩胛带下坠;骨盆的旋转: 抑制下肢痉挛和连带运动,使步态向正常 化发展
8
2019/11/24
.
9
2
1、良肢位摆放
3
二、痉挛阶段
• 痉挛阶段是影响患者随意运动的主要因素。 一般是发病一周以后,患者从迟缓阶段过 渡到痉挛阶段。如果在此阶段,患者仍然 没有进行康复训练,那么痉挛不断加重, 最后将出现不可逆的功能障碍,而成为终 身残疾。
4
PT治疗
• 此阶段特点 • 腱反射亢进,患者肌张力增高,出现联合
患侧负重时健侧可自由活动可通过平衡仪训练3骨盆和肩胛带的旋转训练是改善步行协调性的重要训练肩胛带旋转可促使上肢摆动改善肩胛带下坠
偏瘫分为三个阶段
一、迟缓阶段,一般是从发病开始到一周左右; 本阶段是急性脑损伤的移动过程,是椎体束处 于休克状态的临床表现,此阶段的特点是患者 肢体失去控制能力,随意运动消失;肌张力低
反应。出现联合反应。治疗中主要是为预 防和减轻痉挛设计治疗方案,促使患者尽 快恢复功能,使患者早日康复
5
PT治疗
• 1、患侧下肢负重(站立床)目的是,降低 患肢肌肉张力,增加肌力。
• 2、站起和坐下训练,促使正常运动出现 • 3、步行训练:支撑期训练----患者立位,重
心向患侧转移,练习前后迈步,患者负重。 • 摆动期训练----患者立位,健侧下肢负重,
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1
PT治疗
• 1、良肢位摆放 • 2、被动摆放 • 3、PT室训练:1、健侧翻身及返回动作的训练(躯干旋转,为坐起
位做准备) • 2、卧位起坐训练 • 3、患侧下肢屈伸控制训练(髋关节伸展下膝关节屈伸训练)防止划

偏瘫步态分析与训练PPT课件

偏瘫步态分析与训练PPT课件
定义:
从一侧足跟着地起,到 此侧足跟再次着地为止 称为一个步行周期。
ppt精选版
6
步行周期
ppt精选版
7
分期
ppt精选版
8
站立相(stance phase)
步行周期中从足跟着地到足趾离地的 过程。约占60%GC。其中包含两个双 支撑期和一个单支撑期。
ppt精选版
9
步行周期
ppt精选版
10
双支撑相(double support)
ppt精选版
33
跨步长(stride length)
• 同侧足跟(或足尖)前后两次着地 点间的距离。以cm为单位表示。正 常人跨步长是步长的两倍,约为 100-160cm.
ppt精选版
34
步宽(stride width)
• 指左、右两足间的横向距离,通常 以足跟中点为测量点,正常大约510cm。步宽愈窄,步行的稳定性愈 差。
ppt精选版
41
关节活动
ppt精选版
42
足跟着地
骨盆 :5°旋前 髋关节:30°屈曲 膝关节:0° 踝关节:0°
ppt精选版
43
足放平
骨盆 :5°旋前
髋关节:30°屈曲
膝关节:0°-15°屈 曲
踝关节:0°-15°跖 屈
ppt精选版
44
站立中期
骨盆 :中立位
髋关节:30°- 0° 膝关节:15°- 5° 踝关节:15°跖屈-
• 在支撑相末期和摆动相初期,作用 为屈膝、屈髋,在摆动相末期和支 撑相初期,使膝关节旋内。
ppt精选版
56
腘绳肌
摆动相末期足跟着地达 高峰并持续到负重期 摆动末期使小腿减速 足跟着地后协助臀大肌 伸髋、稳定骨盆、防止 躯干前倾。

偏瘫康复训练--课件

偏瘫康复训练--课件

ppt 课件
14
2.
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需要用3个枕头
枕头1:垫于头下不宜过高
枕头2:垫于患侧上肢,使患侧肩部前伸,肘矣节伸展, 腕关节背伸
枕头3:垫于患侧膝部,使骨盆旋前,髋、膝矣节呈半屈位
ppt 课件
15
3. 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健侧在上需用3个枕头
枕头1:垫于头部,不宜过高,患侧上肢伸展,手指张开 掌心向上(健肢自然伸展放于枕上)
ppt 课件
27
(三)步行训练
1.扶持步行训练 采用面对面扶持的方式进行步行训练。训练时要按照正确的步行动作行走 2.矫形用具与助行器的应用
ppt 课件
28
五、上下楼梯的训练
偏瘫愚者应遵照健足先上、愚足先下的原则上下楼梯。
ppt课件
29
本文档支持任意编辑, 下载使用,定会成功!
ppt课件
30
u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u 教师的教鞭
u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u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99 ■ ■ ■ !■
二、偏瘫发生的原因
◆偏瘫的原因是脑内病变,其中半数以上为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又 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此外,脑外伤也是常见原因。 ◆ 发生偏瘫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血液 粘滞综合征、吸烟及恶劣气候等。
ppt 课件
5
三、偏瘫患者常见的功能障碍
◆ 运动障碍
脑卒中初期,瘫痪肢体为弛缓性瘫痪,表现为肌肉松弛、肌张力降低、腱 反射减低或消失、不能进行自主性活动。经过数天或数周后,患者瘫痪肢 体出现异常的姿势反射、痉挛和腱反射亢进,成为痉挛性瘫痪。

偏瘫步态分析及训练医学PPT

偏瘫步态分析及训练医学PPT

编辑版ppt
20
支撑相运动学异常:膝关节
支撑相时膝屈曲增加(特别是在足首次 着地时)
支撑相早期膝屈曲下降,随后在支撑相 后期膝过伸,摆动前期膝屈曲延迟
支撑相大部分时间膝关节过伸
编辑版ppt
21
支撑相运动学异常:踝关节
早期着地时全足着地:摆动相时踝跖屈 肌过度活动或缩短限制踝关节背屈
足趾离地时踝跖屈力量下降:踝跖屈肌 没有进行充分离心收缩而达到最适初长 度所致
编辑版ppt
33
肌力训练
荟萃分析表明对于发病6个月后脑卒中患 者,抗阻训练可以提高舒适步行的速度 及步行距离
编辑版ppt
34
减重平板步行训练
目前的研究结果还是有争议的 对于不需要辅助就能步行的患者疗效明
显 平板训练与地面步行仍有不同, 不能进行
姿势调整及视觉反馈 需要治疗师辅助,应用受限
编辑版ppt
22
摆动相运动学异常:髋关节
髋屈曲下降:由于髋屈肌无力或髋伸肌 过度活动所致
编辑版ppt
23
摆动相运动学异常:膝关节
膝关节屈曲下降:股四头肌过度活动以 及足蹬地无力,膝屈肌无力也可能是原 因之一
编辑版ppt
24
摆动相运动学异常:膝关节
足跟着地前膝伸展不足:从摆动相中期 到末期下肢向前摆动的伸展力矩下降或 膝屈肌过度活跃均可导致膝伸展不足, 伸膝肌无力也可能是另外一个原因
许多研究报道偏瘫侧下肢步幅一般比非 瘫患侧下肢延长,但也有相反报道
编辑版ppt
17
偏瘫步态的空间参数特点
偏瘫侧产生前行力量减少时偏瘫侧步幅 增加,提示非瘫痪侧产生前行力量增加 引起瘫患侧的步幅增加
严重偏瘫患者(依赖于屈肌及伸肌共同 运动)偏瘫侧步幅较非偏瘫侧更长

【精品】偏瘫患者康复训练ppt课件

【精品】偏瘫患者康复训练ppt课件

偏瘫的评价
1. 偏瘫的痉挛模式 1)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
是指若用力使身体的一部分肌肉 收缩时,可以诱发其他部位的肌 肉收缩。
联合运动(associated movement): 不是联合反应,是正常人两侧肢体 的完全相同的运动,即一侧肢体的 活动加强了对侧,肢体相同的活动, 是伴随随意运动的、自动的姿势调 整。
back
2、感觉障碍的表现
感觉障碍:有多种类型。其中肌肉关节的 本体感觉障碍,大脑高级神经功能障碍直 接影响康复预后。后者表现为意识障碍、 痴呆、失语、健忘、失用、失认等。如定 向力不完整、计算不能、注意力不集中、 推理判断能力障碍、语言表达和感受障碍 等。
一般来说感觉障碍的康复难度较大。
back
3、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偏瘫时,由于血管运动障碍导致皮肤血管收缩 或扩张,常出现患侧躯干及上下肢的出汗异常。
重要的是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可导致排尿、排便 障碍,其影响患者的康复预后。直肠障碍以便 秘为多,膀胱障碍则以尿失禁为常见。脑卒中 后的膀胱障碍表现为无抑制性膀胱,为神经原 性膀胱的一种,即膀胱的感觉正常,容量小, 无残余尿,排尿突然,甚至尿失禁。
最小限度的随意运 动,并开始出现共 同运动或其成分
3 级 痉挛加剧,可随意 能全指屈曲,勾状 1、 随意引起共同
引起共同运动,并 抓握,但不能伸展,运动或其成分
有一定的关节运动 有时可由反射引起 2、坐位和立位时,
伸展
髋、膝、踝可屈曲
4 级 痉挛开始减弱,出 能侧方抓握及拇指 1、开始脱离共同运
现一些脱离共同运 带动松开,手指能 动的运动。
(2) Brunnstrom方法: 在最初应用共同运动、联合反应、

偏瘫的康复训练ppt课件

偏瘫的康复训练ppt课件

关节活动-肩关节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关节活动-肩关节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 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致残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及时住院抢 救治疗
▪ 同时制定早期与恢复期的康复治疗程 序,积极及早与正确的康复治疗,将 使80%的病人的功能明显改善,只有 10%~20%的病人留有严重或中度残 疾。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四肢关节的训练
▪ 适用对象为偏瘫患者自己不能活动肢 体,或者由于肌肉痉挛而限制了肢体 活动。目的是促进瘫痪肢体恢复、防 止肢体僵硬。
向健侧翻身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要点: 1.病人双手紧贴一起 2.方法:同时翻转臀部和足底以引导偏瘫侧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型发生器理论(Centra Pattern Generators, CPG’s)
• 工作基础由Grillner等倡导,CPG’s是一种神经元的网络,能够发 生节律性的输出,如运动。它证实存在于中胸段脊髓横断的猫脊 髓中。脊髓CPG’s 在脊髓猫借助于运动着的平板车带的外力或其 他外界刺激如卡捏尾巴产生运动。
康复治疗现状
• 在上世纪80年代专家们认为CVD的康复是自然性的,康复起不 了作用。
• 经过约10年的康复实践,认为康复还是起作用的。例如1989年 世界卫生组织就对CVD康复的功效结论为:“脑卒中患者经正 规康复,第一年末,日常生活能够自理者达60%;在复杂活 动中需要帮助者占20%;需较多帮助者占15%;完全依靠帮助 者5%。在工作年龄的患者中,在第一年末有30%可以恢复工 作。
• 据动物实验,下肢交替的负重与不负重和站立时髋关节 伸展是主要外围附加驱使者,由此活化CPG,带的向后 活动进一步促使髋的伸展。
BWSTT治疗参数
• Hesse认为最好的平板车速度为约 0.25m/s,(0.45m/s=1.0mph),减重不要超过30%; 在Visintin的病例中经4周训练后,只需减重或不 再需要减重,第4周训练后90%病人不再需要减 重。
• 然而在诸多CVD康复的文献中,缺少随机对照,病人数不够多 ,也不是盲法。在多种康复方法中也找不出哪一个是最好。
• 对截瘫来说,康复效果还不如偏瘫。
减重平板车步行训练
• 历史沿革 减重平板车训练(body weight support treadmill training,BWSTT)原名为体重支 持踩车(平板车)训练或减重步行训练。其组成 由平板车步行系统和减重悬吊系统组成。
偏瘫与截瘫现状
• 偏瘫 可由各种脑病和脊髓病变引起。列如脑 血管病(CVD)即是。
• CVD是神经系统多发常见病之一。资料表明, 在住院第一周的CVD中,80%有行走困难,6个 月后约20%—30%的生存者在无人帮助下仍不 能行走。形势严峻。
• 引起截瘫的原因很多。例如交通事故引发的脊 髓损伤(SCI)等。完全性SCI后一周,约90% 的患者可无任何感觉和运动功能。有报道236 例SCI病人出院后3年,仅10%可以独立行走 50m。
• Finch和Barbeau(1986)根据Rossignal和Barbeau的 动物实验结果首先倡导用于人的身上。随后 Visintin用于治疗下肢瘫痪患者。上世纪80年代末 开始用于SCI患者。
• 研究表明,设备还可以治疗其他神经性疾患如脑 瘫,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截肢骨科疾患等。
电动机械步行训练器
• 训练时间与次数
• Hesse等:15~30min/d.5次/w共计25节段;Wernig 等(SCI):30min/d.5*/w计2-22周。
• 一旦能到地上行走,站立要加半小时,并持续812周。
BWSTT的作用功效(1)
• BWSTT是一种特殊的作业(task-specific)方法.要想学习再 行走,就必须去走(who wants to relearn walking has to walk。这种特殊任务即使病人反复练习复杂的步 伐周期。不像传统治疗,在坐与站时主要的策划是对张 力抑制和步行的准备任务。
运动控制动力性系论 (Dynamic Systems Theory of Motor Control)
• 这个理论阐述了运动控制是环绕着指向性行为目标而组 织的。对有关于神经疾患损伤的病状如步行等需要一种 导向性的作用(任务)训练,即干预要集中在需要的功 能性任务上。必须提出基本障碍,再施用某些恢复实施 。
• 切断猫或猴的下胸段脊髓,但保存其节段性输入功能,经平板车 训练,可以恢复行走功能。行走功能恢复决定于特殊感觉输入, 可作为存在运动环路的间接证据,即在腰骶部脊髓中存在着CPG’S 。
• 因而CPG’S对低水平的运动是实线(hardwired),刻板神经性连接,在 运动情况下,存在于脊髓中。然而 CPG’S单独不能发生正常步态 也不能解释步态作业的随意运动控制。
上的运动网络.
BWSTT的入选条件
• 病人要能独立坐于床边.不一定需要行走、站立能 力;
• 心脏危险因素,下肢近期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关 节挛缩,关节是限制因素;
• Pusher综合征不是排除内容(卒中后的特殊行为, 病人从健侧主动地推离至侧位姿势,不平衡并易向 瘫痪侧倾倒)。
BWSTT作用理论(1)
BWSTT的操作技术
• 开始需要②人帮助病人在平板车上行走,反复步行,姿 势要正确。
• 一个治疗师,坐在平板车旁,帮助瘫痪肢体摆动,使开 始时能接触跟部,防止关节过伸,使步行对称性得到控 制。
• 第二个治疗师站在病人后方,帮助体重转向站立肢体, 以拇指压迫骨盘后方与/或以手掌抵体胸部以促使髋和 躯体伸展。要严格防止病人在吊带上摆动,因为他能影 响负重而导致持续的髋屈曲。
• 病人穿戴改良的降落伞吊带以代替缺失的平衡反射,再 借助活动带以增强行走活动,部分体重由吊带负担,使 患者足以能携带他剩余的体重。
• 使偏瘫下肢在单独站立期不出现膝的倾倒和/或髋的过 度屈曲.
BWSTT的作用功效(2)
• 促使形成正常步行模式; • 调节平衡,对称和协调,帮助控制姿势; • 防止下肢产生废用现象; • 增加心血管容量和耐力; • 产生最大节段感觉输入,最佳地易化脊髓和脊髓
BWSTT作用理论(2)
中心型发生器理论
• CPG’s在灵长类与人类则不能明显呈现.这似乎是个体发生学与系 统发育中对CPG’s逐渐产生抑制所致.
• BWSTT在人行走功能上训练取得疗效,说明在人腰骶部也可能存在 一个类似CPG’s。在人不完性颈或胸髓损伤时或当完全性SCI患者 在进行BWSTT时,在无自主活动的下肢可见有EMG活动,它们不是 由机械性牵拉肌肉,肌腱等引起,说明可能存在CPG’s.
• 对脊髓功能学习机制,甚至在没有脊髓连接下,训练反复将节段感 觉或本体感觉输入到腰髓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可导致长时程增强 (LTP)。由依赖性感觉运动学习机制(包括LTP)超脊髓损伤的技 巧学习对皮质代表区的可塑性起重要作用。由于这种机制,保持 最大量的步行训练,就有可能恢复行走。
BWSTT作用理论(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