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实验室检查
风湿确诊金标准
风湿确诊金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风湿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在初期,风湿病的症状可能比较轻微,容易被忽略,但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会导致关节损伤和功能障碍。
及早确诊风湿病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风湿病确诊的金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确诊标准:一、临床表现1.关节疼痛和肿胀:风湿病的特征性症状是关节疼痛和肿胀,通常是对称性的,即两侧相同部位的关节出现问题。
2.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可能会感觉关节活动不灵活,甚至出现僵硬的现象。
3.晨僵:早晨起床时患者可能会感觉全身关节僵硬,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渐缓解。
4.皮肤变化:风湿病患者有时会出现皮肤红斑、硬皮病等皮肤变化。
5.其他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疲劳、发热、全身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1.类风湿因子(RF):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免疫抗体,多数风湿病患者血清中都能检测到。
2.抗环瓜拉原(ACPA):抗环瓜拉原是一种特异性的风湿性关节炎标志物,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3. C-反应蛋白(CRP)和沉淀素:这两个指标是炎症反应的标志物,风湿病患者血清中常常升高。
4.关节穿刺液检查:对于关节炎症患者,关节穿刺液检查可以帮助排除感染或痛风等其他疾病。
三、影像学检查1.X射线检查:X射线检查可以显示骨关节的变化,如骨质疏松、关节腔狭窄、关节变形等。
2.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病变,如骨赘、滑膜增生等。
3.MRI检查:MRI检查可以帮助排除其他疾病,如骨折、软组织肿瘤等。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检查,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在确诊风湿病后,患者需要及时接受规范的治疗,以控制疾病的进展和减轻症状。
患者还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康复训练,保持积极的心态,合理的饮食和作息,以提高康复的效果。
风湿病的确诊金标准是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相结合来做出的。
风湿病学实验室检查
10 1
风 湿病 学
国 际内科 双语 杂志 2 0 Vo. 。 o 4 0 7。 17 N .
风 湿 病 学 实 验 室 检 查
R0 i de ① b n Bu r
Vit rN s a c0 Ca s r—Pu l i 0 li n ② c
自身 抗体 ( 1 表 )
资格 ,并在 伦敦查林克罗斯 医院和威斯 敏斯特 医院接受 风湿病学方 面
的 训 练 。 他 的研 究 方 向包 括 复 杂 的类 风 湿 性 关 节 炎 、脉 管 炎 和 皮 质 类
固醇诱导的骨质疏松症 的治疗 。利益冲突 :无 。 @) c r asr ul ioMR SF C MR Vio N C sa —P lcn t i C R RD D是英 国 O w s y罗 s et r
尿 酸 在 血 液 和 组 织 液 中 的溶 解 度 有 限 ,因 此 血 清 尿 酸 水平 越 高 ,关 节 内 及 周 围 晶 体 沉 淀 和 因此 产 生 痛 风 的危 险越 大 。 随 着 普 通 人 口中 肥 胖 和 酒 精 消 耗 的增 多 ,平 均 血 清 尿 酸 盐 升 高 , 因此 有 痛 风 的 发 病 增 多 。记住 诊 断 痛 风 的 “ 标 准 ” 是 滑 液 或 其 他 金 组 织 液 中明确 有 尿 酸 盐 晶 体 很 重 要 。 因 为 高 尿 酸 血
症 ( 性 >0 4 mm lL 男 . 2 o ,女性 >0 3 m lL 比痛 / . 6 mo ) /
系统性 红 斑狼疮 (L S E) 是个 例外 ,如 果没 有 合 并 感 染 ,C P往 往 正 常 或仅 有 轻 微 升 高 。发 病 时 E R 或 R S
C P高是类 风湿 性关 节炎 预后 不 良的 因素 。 R
风湿病诊断标准
风湿病诊断标准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对于风湿病的诊断,医生需要根据一系列的标准来进行判断。
以下是风湿病诊断的标准及相关内容。
一、临床症状。
1.关节疼痛,慢性进行性关节疼痛,多发生于双侧对称的关节,常在清晨或休息后加重,活动后减轻。
2.关节肿胀,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且有压痛。
3.关节活动受限,关节活动范围受限,严重时可出现关节畸形。
4.全身症状,疲乏、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沉,血沉率常常升高,但非特异性。
2.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
3.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阳性。
4.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阳性。
5.关节液检查,关节滑液炎症改变。
三、影像学检查。
1.关节X线,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疏松,关节畸形等表现。
2.超声检查,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滑囊积液等表现。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上述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可做出风湿病的诊断。
风湿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关节炎的诊断标准;2.实验室检查显示类风湿因子或抗CCP抗体阳性;3.影像学检查显示关节破坏、畸形等特征;4.排除其他风湿性疾病。
五、诊断注意事项。
1.风湿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不能片面依赖某一项指标。
2.在进行诊断时,需排除其他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六、治疗建议。
1.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
2.物理治疗,如理疗、针灸、推拿等物理治疗方法。
3.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七、预防措施。
1.避免受凉,避免寒冷、潮湿环境,避免受凉。
2.适度运动,适度运动有助于关节的活动和血液循环。
总结,风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后做出诊断。
诊断风湿病时需排除其他风湿性疾病,同时进行综合治疗和预防措施,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风湿病的实验室检查:自身抗体检测的几个关键问题
风湿病的实验室检查:自身抗体检测的几个关键问题
张源潮;刘东霞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05(045)023
【摘要】@@ 自身免疫病的实验室检测涉及自身抗体、细胞因子、免疫功能指标检测、多脏器损伤的相关检测、病理检测等.自身抗体可与自身抗原结合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和原位免疫复合物并启动免疫炎症,此为大部分自身免疫病都存在的重要病理环节,所以准确检测自身抗体具有半病理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页数】1页(P72)
【作者】张源潮;刘东霞
【作者单位】山东省立医院,山东济南,250021;山东省立医院,山东济南,25002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风湿病学实验室检查 [J], Robin Butler;Victor N Cassar-Pullicino;杨宏梅
2.风湿病的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关节炎 [J], 孙红胜;侯传云
3.风湿病的实验室检查:强直性脊柱炎 [J], 杨清锐;李鸣
4.风湿病的实验室检查:多发性肌炎 [J], 丁峰
5.深度思考:十问2010年我国农药工业——对2010年几个关键问题的再思考对2010年几个关键问题的再思考一对2010年几个关键问题的再思考——对2010年几个关键问题的再思考2010年几个关键问题的再思考 [J], 韩永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类风湿确诊标准
类风湿确诊标准类风湿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关节疾病,常见于成年人,尤其是女性。
类风湿的确诊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以下是类风湿确诊的标准及相关内容。
一、症状和体征。
1.关节炎症,类风湿的典型症状是对称性多关节炎症,表现为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关节炎症的部位常见于手、腕、踝、膝等。
2.晨僵,晨僵是指晨起时关节僵硬,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是类风湿的典型体征之一。
3.类风湿结节,类风湿患者可出现皮下结节,多见于关节周围、肘部、指间关节等处。
二、实验室检查。
1.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阳性是类风湿的重要实验室指标之一,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阳性反应。
2.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PA),ACPA是类风湿的特异性标志物,其阳性率较高,对类风湿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炎症指标,类风湿患者常伴有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指标的改变。
三、影像学检查。
1.关节X线,类风湿患者的关节X线检查可见到关节面的骨质疏松、关节间隙狭窄、软组织肿胀等改变。
2.关节超声,超声检查可以帮助观察关节滑膜增厚、关节腔积液等病变。
四、诊断标准。
根据《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的相关标准,类风湿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符合类风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2.持续时间≥6周;3.排除其他关节疾病。
五、治疗和管理。
一旦确诊为类风湿,患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营养支持等。
同时,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六、预防与注意事项。
类风湿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规律的治疗和管理。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适当锻炼、合理饮食、避免受凉等,以减轻症状和延缓疾病的进展。
总之,类风湿的确诊需要综合考虑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旦确诊,患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并定期复诊,以保持病情的稳定和改善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对类风湿的确诊标准有所帮助。
风湿类风湿实验室检查和临床意义
1、类风湿因子(RF)类风湿因子(RF)是由于细菌、病毒等感染因子,引起体内产生的以变性IgG(一种抗体)为抗原的一种自身抗体。
因为这种炕体首先发现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并在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血清中滴度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所以被命名为类风湿因子。
其实,凡是存在变性IgG,并能产生抗变性IgG自身抗体的人,在其血清或病变中均能测出类风湿因子,说明类风湿因子并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自身抗体。
正常值阴性(<20kU/L) 阴性 (乳胶凝集试验)临床意义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Sjogren综合征,Waldenstrθ-m综合征,结节病,SLE等。
偶尔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感染性疾病和老年人(低滴度的RF)。
2、血沉[ESR]红细胞沉降率: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而言,简称血沉。
在健康人血沉数值波动于一个较狭窄范围内。
在许多病理情况下血沉明显增快。
红细胞沉降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参考值魏氏(Westergren)法:成年男性0-15mm/h 成年女性0-20mm/h。
潘氏法:成年男性0-10mm/h 成年女性0-12mm/h。
临床意义贫血或血液被稀释血沉增快,是红细胞下降逆阻力减低,并不是红细胞聚集增强而增快。
通过红细胞比积的血沉方程K值,可排除贫血或血液稀释对血沉的影响。
K值高反映红细胞聚集性增强。
若血沉快,K值大,血沉一定是快;血沉快,K值正常,是由于红细胞比积低而引起血沉增快。
3、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溶血素“O”,简称抗“O”或ASO。
正常参考值:成人< 500U,儿童< 250U。
正常值因年龄、季节、气候、链球菌流行情况,尤其地区而有所差别。
类风湿时部分病人ASO升高在400单位以上。
Fichy等将类风湿的ASO分为四种血清类型:(1)抗链球菌溶血素型:ASO升高、RF阴性时,见于风湿病,(2)凝集型:ASO正常、RF阳性时,表示预后不良;(3)混合型:ASO升高,RF阳性,见于类风湿;(4)正常型:ASO阴性、RF阴性,可排除类风湿。
风湿免疫疾病检查项目
风湿免疫疾病检查项目
风湿免疫疾病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等。
1.实验室检查:包括常规项目如血尿常规、血沉、C反应
蛋白等,以及针对风湿免疫疾病的特定抗体检测,如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角蛋白抗体等。
此外,免疫球蛋白检测、补体检测等也有助于病情评估和诊断。
2.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X线片、CT以及PET-CT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有助于诊断痛风、类风湿关节炎、肌炎等疾病。
3.病理活检:主要用于肌肉组织病变或者干燥综合征患者,
通过留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以确诊某些疾病,并判断疾病的良恶性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避免耽误病情。
类风湿诊断标准
类风湿诊断标准类风湿诊断标准,全称“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风湿病学会于1987年联合制定的一套诊断标准,用于帮助临床医生准确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该标准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四个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病史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史表现为对称性关节肿胀、疼痛、僵硬,持续时间超过6周。
同时还有晨僵现象、疲劳、低热等全身症状。
此外,还需排除其他风湿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可能性。
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主要包括关节、皮肤、眼部、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个方面。
关节方面需要检查对称性关节肿胀、疼痛、压痛、活动度受限等情况。
皮肤方面需要注意是否有紫红色皮疹、皮下结节等表现。
眼部方面需要注意是否有结膜炎、巩膜炎等情况。
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方面需要注意有无受累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检查、免疫学检查等。
其中,类风湿因子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志之一。
同时,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抗核抗体也是重要的检查项目。
四、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的另一个重要依据。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MRI、超声等。
其中,X线检查可发现关节骨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等表现;MRI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关节软组织的变化;超声检查可以检测到关节滑膜、软骨下骨质变化等。
总之,类风湿诊断标准是临床医生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参考依据。
准确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帮助患者尽早接受治疗,缓解疼痛、减轻关节损伤,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也可以避免误诊、漏诊等问题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最新类风湿诊断标准
最新类风湿诊断标准类风湿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对关节和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
随着医学的发展,对类风湿病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最新的类风湿诊断标准是基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以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首先,对于类风湿病的诊断,临床表现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通常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此外,类风湿病还常常伴随着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
这些临床表现对于类风湿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次,实验室检查也是类风湿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类风湿因子是类风湿病的特异性标志物,其阳性率可以达到70%~80%。
此外,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炎症指标的升高也有助于类风湿病的诊断。
这些实验室检查结果能够为类风湿病的诊断提供客观的依据。
除此之外,影像学检查也对于类风湿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帮助。
X线检查可以显示关节破坏和骨质疏松等特征性改变,有助于类风湿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此外,超声和MRI等影像学检查也能够提供更为精细的信息,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最新的类风湿诊断标准强调了对早期类风湿病的诊断和治疗。
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活动,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具有关节炎症状的患者,应当及时进行类风湿因子等实验室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以期能够早期发现和诊断类风湿病。
总之,最新的类风湿诊断标准是基于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旨在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类风湿病。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应当充分了解最新的诊断标准,提高对类风湿病的认识,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患者的诊疗水平。
对于患者来说,也应当及时就医,接受全面的检查,以期早日发现和治疗类风湿病,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能够为类风湿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准确和有效的方法。
常见风湿病实验检查知识讲稿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风湿病常用的影像学 检查方法,通过X线平片可以观 察关节骨质、关节间隙和软组织
的变化。
X线检查对于骨关节炎、类风湿 关节炎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 义,可以发现关节骨质侵蚀、关 节间隙狭窄、软组织肿胀等病变。
X线检查具有无创、无痛、无辐 射等优点,但有时对于早期病变 的敏感性较低,需要结合其他检
炎症指标检测
C反应蛋白(CRP)检测
总结词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其检测结果有助于判断炎症反应的 程度。
详细描述
C反应蛋白由肝脏合成,当机体受到感 染或组织损伤时,其水平会迅速升高 。CRP检测通常用于评估风湿性疾病 的活动性和疗效观察。, 可作为判断炎症和病情活动的参考指 标。
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与解读
抗核抗体(ANA)
类风湿因子(RF)
阳性提示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 疮(SLE)、干燥综合征等。
阳性提示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可能性,但 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阳性结果。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
抗角蛋白抗体(AKA)
阳性提示血管炎,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等。
免疫球蛋白检测
有助于评估体液免疫状态, 了解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 效果。
补体检测
补体系统参与免疫应答和 炎症反应,检测有助于了 解风湿病的发病机制和病 情变化。
肾功能检查
肾脏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风湿病常累及的器官,肾 功能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 肾脏损害。
THANKS
感谢观看
阳性提示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期。
炎症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与解读
C反应蛋白(CRP)
升高提示炎症或感染,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 湿病活动期。
sle的诊断标准
sle的诊断标准SLE的诊断标准。
SLE,即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于年轻女性。
它可以影响人体的多个器官和系统,如皮肤、关节、肾脏、心脏和血管等。
SLE的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SLE的诊断标准,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和确认患者是否患有SLE。
1. 临床表现。
SLE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面部红斑、光敏感、关节痛、发热、疲劳、脱发等。
这些表现可能出现在不同的时间和部位,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便进行初步的诊断。
2. 实验室检查。
SLE的诊断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学检查和尿液检查。
常见的实验室指标包括抗核抗体(ANA)、双链DNA抗体、抗磷脂抗体、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尿蛋白等。
这些指标的异常可以帮助医生确认SLE的诊断。
3. 其他器官的受累。
除了常见的皮肤、关节症状外,SLE还可能累及其他器官,如肾脏、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等。
因此,对于有疑似SLE的患者,需要进行相应的器官影像学检查和功能检查,以便全面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4. 诊断标准。
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风湿病学会(EULAR)的共识,SLE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两个方面。
其中,临床表现包括面部红斑、光敏感、口腔溃疡、关节炎、蛋白尿等;实验室检查包括ANA阳性、双链DNA抗体阳性、抗磷脂抗体阳性等。
符合这些标准的患者可以被诊断为SLE。
5. 诊断注意事项。
在进行SLE的诊断时,需要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等。
同时,需要注意到SLE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能在不同时间点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整体情况,而不是单一指标。
总之,SLE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同时排除其他类似疾病。
临床医生在诊断SLE时需要谨慎细致,以确保患者能够尽早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SLE的诊断标准,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
风湿病实验室检查
6
ANA阳性的临床意义
1、是结缔组织病(CTD)的筛选试验 见于 SLE、SS、SSc、MCTD等。
2、肝脏病 如PBC、AIH等。 3、肺疾患 原发性肺纤维化(IPF)、原发性
肺动脉高压、石棉肺等。 4、血液病 淋巴瘤、骨髓瘤、ITP等。 5、慢性感染 如肺结核、麻风、血吸虫病等。
精选课件
7
1、抗双链DNA抗体 (抗ds-DNA抗体)
风湿性疾病 常用实验室检查
高薇
精选课件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一般检查
(一)血、尿常规 (二)血沉 (三)C-反应蛋白(CRP) (四)心肌酶谱 (五)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 (六)免疫球蛋白 (七)补体
精选课件
2
二、自身抗体
定义:是指能与机体正常组织成份或改变了的组 织成份起反应的抗体
分类 器官特异性的 非器官特异性的
抗Jo-1抗体是PM/DM的标记性抗体,阳性 率约为25%。
PM/DM合并肺间质病变时抗Jo-1抗体阳性 率可达60%。
精选课件
18
抗Jo-1抗体综合征
抗Jo-1抗体阳性的PM/DM患者, 除肌无力外,尚有发热、白细胞增高、 间质性肺炎、关节炎、雷诺现象和 “技械工人手”(指双手外侧掌面皮 肤出现角化、皲裂伴色素沉着)。
以马疫锥虫为底物,用IIF检测,在SLE的 阳性率为40%
是SLE的标记性抗体 抗体滴度的高低与SLE病情活动正相关 此抗体阳性时,易罹患狼疮性肾炎
精选课件
8
2、抗组蛋白抗体(AHA)
组蛋白是一组与DNA结合的富含赖氨酸和 精氨酸的碱性蛋白。
AHA用ELISA方法检测,其阳性的临床 意义:
精选课件
风湿免疫系统临床常用实验室诊断技术
1.1.2 SLE常见血常规变化
贫血:包括慢性病贫血、缺铁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 血性贫血、骨髓增生低下性贫血、失血性贫血、脾亢 引起的贫血和肾性贫血等。
白细胞变化:可有中性粒细胞减少或淋巴细胞减少或 二者均减少。原因:骨髓抑制、脾亢、药物作用。
血小板减少:尤其易见于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患者。 血栓形成:约半数出现于抗狼疮凝集物阳性患者。
7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其疾病的某些阶段都会出 现抗dsDNA抗体;
在具有抗dsDNA抗体的人中,有85%会在约5年内发展成 SLE;
抗体效价与疾病活动度相关;
干燥综合征、药物性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其他 CTD患者也可出现抗dsDNA抗体阳性,但阳性率一般 低于10%,抗体效价也低;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 中也可出现抗dsDNA抗体,常出现于ANA阳性的I型 AIH患者中,对疾病可能具有预后价值。
GBM
GBM抗体是抗基底膜抗体型肾小球肾炎特异性抗体。 出现于Goodpasture综合征、急进型肾小球肾炎及免疫复合物型
肾小球肾炎患者,患者可伴有或不伴有肺出血。 抗肾小管基底膜自身抗体也可见于药物诱导的间质性肾炎,但它
在发病中的作用不明。GBM抗体阳性的患者约50%病变局限于肾 脏,另50%有肾脏和肺部病变。仅有肺部病变的抗GBM抗体阳性 者非常少见。 检测Goodpasture综合征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对诊断和治疗均非 常重要。约15%左右患者有GBM抗体,但绝大多数有ANCA。 抗体检测有助于判断预后,GBM抗体阳性者预后最差,其次是 PR3相关性韦格纳肉芽肿和MPO相关性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pANCA的靶抗原主要为MPO(髓过氧化物酶, myeloperoxidase);cANCA的靶抗原主要为 PR3(蛋白酶3,proteinase 3)。
风湿全套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全文)
风湿全套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全文)风湿病分类1. 以关节炎为主的:如类风湿关节炎( A),Still病又分为幼年型和成人型,强直性脊柱炎(AS),银屑病关节炎。
2. 与感染相关的:如风湿热,莱姆病,赖特综合征,反应性关节炎。
3.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 系统性硬化症(SSc),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血管炎。
风湿病检查方法有常规检查、血清学检查、关节液检查、X线平片检查和关节镜检查等,实验室常用以下实验室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也称血沉,风湿病患者病情活动时,ESR增高,但ESR增高不等于患有风湿病。
ESR可随着风湿病病情缓解而下降,可以作为药物疗效判断指标之一。
ESR不是病情活动的特异性指标,有时ESR与病情活动并不一致。
类风湿因子(RF)类风湿因子(RF)主要存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是一种抗变形IgG的自身抗体,IgM型被认为是类风湿因子的主要类型。
随处可见关于“类风湿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科普文——类风湿因子虽因类风湿关节炎而命名,但它可以出现在其他疾病中,如干燥综合征、慢性乙肝感染、血液病等。
5%的健康人群也可检测到RF。
虽说RF阳性,未必是类风湿关节炎。
但是高滴度的RF(≥正常值上限3倍),还是要结合患者病史及查体,认真排查风湿性疾病的可能。
R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有重大意义,阳性率达60%~80%。
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等RF阳性。
慢性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等RF也可阳性。
但RF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指标,RF阴性不能排除类风湿关节炎诊断,而RF阳性也不等于就是类风湿关节炎,例如在正常老年人约有5%阳性率。
C反应蛋白(CRP)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当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炎症时,由肝脏分泌的急性时相反应类蛋白。
风湿性疾病患者疾病活动期可检测到CRP升高,同时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可降至正常。
风湿热主要诊断标准
风湿热主要诊断标准
风湿热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主要发病于儿童和青少年,常见于湿热环境下。
风湿热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下是风湿热的主要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 发热,发热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常见持续性高热,可伴有出汗、乏力
等症状。
2. 关节痛,多发生在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等,呈移行性特点,且常伴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
3. 心脏损害,风湿热可导致心脏瓣膜病变,出现心脏杂音、心前区疼痛等症状。
4. 皮肤表现,可出现皮下结节、环形红斑等皮肤损害。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沉,风湿热患者常伴有明显的血沉增快。
2. 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是风湿热的常见实验室指标。
3. 类风湿因子,部分风湿热患者可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
三、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符合上述临床表现之一,并持续2周以上。
2. 实验室检查,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升高。
3. 排除其他疾病,需排除其他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感染性疾病、肿瘤等。
综上所述,风湿热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诊断,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对风湿热的诊断有所帮助。
风湿诊断标准
风湿诊断标准
风湿诊断标准是指根据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对
患者是否患有风湿病进行判断和诊断的依据。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风湿病诊断标准包括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制定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系统性红斑狼疮诊
断标准、硬皮病诊断标准等,这些标准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风湿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
在
临床表现方面,包括关节炎、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晨僵、关节活动受限、皮肤损害、全身症状等;在实验室检查方面,包括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等指标的检测;在影像学检查方面,包括X线、超声、CT、MRI等检查的结果。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ACR制定的诊断标准包括关节炎的持续时间、关
节的受累程度、血清类风湿因子的阳性率、急性期反应物的升高程度等指标。
而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主要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包括皮肤损害、关节炎、肾脏损害、血液学异常、免疫学异常等指标。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风湿病的诊断标准进行综合判断,从而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同时,还需要注意排除其他风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避免误诊和漏诊。
总之,风湿诊断标准的制定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指导
医生进行风湿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不断积累,风湿诊断标准也将不断完善和更新,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诊断依据。
风湿病常用实验室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
活性部分
风湿病常用实验室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检测
患者血清中存在抗细胞核成分的抗体,可以特异性和 核抗原成分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再与荧光标记抗 人IgG抗体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特异的亮绿色 荧光为阳性。
风湿病常用实验室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
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 (Hep-2细胞作底物)
风湿病常用实验室检查方法和临 床意义
风湿病常用实验室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
风湿性疾病一大特征是患者血液中自身 抗体的出现,且以抗核抗体为主,其抗 原位点是核酸、组蛋白、非组蛋白、磷 脂及各种蛋白酶等多种物质。
定义:从狭义来说,抗核抗体(ANA) 是针对细胞核内的DNA、RNA、蛋白或 这些物质的分子复合物的一组自身抗体 的总称。但从风湿广病常用义实验来室检查说方法和,临床是意义 抗细胞内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抗RNA多聚酶II
mRNA前体的转录
SSc
抗RNA多聚酶III
5SrRNA、tRNA和其
SSc
他小RNA的组成
抗Sm/U1-nRNP 抗tRNA合成酶(Jo-1
mRNA前体的剪切
SLE,MCTD
tRNA与氨基酸残基的耦联 PM/DM
、PL-7和PL-12等)
抗蛋白酶3抗体
粒细胞丝氨酸蛋白酶-3的 韦格纳肉芽肿病
常见抗核抗体荧光染色图谱相关抗原和抗体
染色图型 周边(核膜)型
均质(弥散)型
斑点型
核仁型 颗粒型
底物取材 鼠肝切片、细胞
鼠肝切片、细胞
鼠肝切片、细胞
抗原成分 ds-DNA,核层蛋 白(Lamin)
组蛋白(DNP) 、ds-DN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IIF检查大鼠食道中1/3的角质层,若出现 板层状和线状沉积的荧光时,为AKA阳性。
AKA是早期RA的诊断指标之一。
AKA在RA的阳性率为40~60%,特异性为 96%。
AKA与RA的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
AKA阳性的RA患者,预后较差。
目前用ELISA方法检测。 是诊断早期RA的指标之一。 在RA阳性率为46.6%,特异性为96.6%。 此抗体阳性的RA患者骨质破坏较重。 是国内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早期RA的指标。
AMA是以线粒体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
AMA阳性是诊断原发性胆汗性肝硬化(PBC)的实 验室指标。AMA阳性除PBC外,尚可见于系统性红 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
近来研究发现AMA共有九个亚型(M 1~9),其中M2 靶抗原的主要成份是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其抗体称 为AMA-M2。 体AM。A-M2在PBC的阳性率为96%,是PBC的特异性抗
抗磷脂抗体包括抗心磷脂(ACL)抗体和狼疮抗 凝物等针对自身不同磷脂成份的自身抗体。目前 临床上常用的是用ELISA方法检测的抗心磷脂 (ACL)抗体。中高滴度阳性的IgG型ACL抗体 最具特异性,用于诊断抗磷脂综合征。
抗磷脂综合征(APS)是一组与抗磷脂抗体(主 要是ACL)有关的临床征侯群。除ACL抗体阳性 外,还有反复动脉、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 和血小板减少等临床表现。
高滴度的抗U1RNP抗体是MCTD的必备指标。 低滴度的抗U1RNP抗体尚可见于SLE和SSc。 此抗体阳性时,肾炎的发生率低。
➢ 抗Sm抗体阳性时,抗U1RNP抗体肯定阳性;
➢ 抗U1RNP抗体阳性时,抗Sm抗体可阴性;
➢ 即SLE时,抗Sm抗体阳性时,抗U1RNP抗体 肯定是阳性。而MCTD时,抗U1RNP抗体阳 性而抗Sm抗体却阴性。
RF在类风湿关节炎的阳性率为70%。
RF在SLE、SS、SSc等风湿病也可阳性。
RF在慢性肝病、结核等某些感染性疾病也 可阳性。
RF在正常老年人约5%阳性。
这是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一组 自身抗体,包括:
抗核周因子(APF) 抗角蛋白抗体(AKA)、 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
ANA是指抗核酸与核蛋白抗体的总称。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大于1:40为 ANA阳性。
目前已发现具有不同临床意义的ANA约20余种, 这些ANA组成了“抗核抗体谱”。
抗核抗体谱பைடு நூலகம்为四类:
Ⅰ类:抗DNA抗体:抗双链DNA抗体 抗单链DNA抗体
Ⅱ类:抗组蛋白抗体(AHA) Ⅲ类:抗非组蛋白抗体:抗ENA抗体
约10%SLE患者此抗体阳性,也是SLE的标 记性抗体。
此抗体阳性的SLE,易合并狼疮性脑病。 此抗体阳性而ANA阴性的患者,数年后终
将发展成典型的SLE。
抗核抗体(ANA)—— CTD筛选试验 抗ds-DNA抗体 —— SLE标记性抗体 抗ENA抗体,其中包括:
✓ 抗Sm抗体 —— SLE标记性抗体 ✓ 抗U1RNP抗体——MCTD标记性抗体 ✓ 抗SSA抗体——SS的抗体 ✓ 抗SSB抗体——SS标记性抗体 ✓ 抗Scl-70抗体——硬皮病标记性抗体 ✓ 抗Jo-1抗体——PM/DM标记性抗体 ✓ 抗Rib抗体——SLE标记性抗体
核小体(nucleosome)是细胞凋亡过程中染 色体裂解后释放的染色质成份,由8个带正 电荷的组蛋白分子(H2A、H2B、H3和H4各 2个分子)组成。
2000年国外学者用ELISA方法检测抗核小体 抗体(AnuA),本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是 (H2A-H2B)-DNA复合物,该复合物可能 是引起狼疮性肾炎的原因之一。
肺动脉高压、石棉肺等。
4、血液病 淋巴瘤、骨髓瘤、ITP等。 5、慢性感染 如肺结核、麻风、血吸虫病等。
以马疫锥虫为底物,用IIF检测,在SLE的 阳性率为40%
是SLE的标记性抗体 抗体滴度的高低与SLE病情活动正相关 此抗体阳性时,易罹患狼疮性肾炎
组蛋白是一组与DNA结合的富含赖氨酸和 精氨酸的碱性蛋白。
1、对SLE诊断的敏感性高(56%),特异性强 (97%)。
2、出现在SLE早期,是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 3、与狼疮性肾炎密切相关。 4、对抗ds-DNA、抗Sm抗体阴性的SLE的诊断
具有重要意义。
5、在SSc和MCTD等也可阳性。
类风湿因子是抗人或动物免疫球蛋白IgG分 子Fc片段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的免疫球蛋 白。常用乳胶凝集法检测IgM型类风湿因子 (IgM-RF)。
SMA是一种抗肌动蛋白抗体。由于在平滑 肌胞浆中富含肌动蛋白,因此血清中SMA 与肌动蛋白结合,用IIF观察到平滑肌呈蓝 绿色荧光,为SMA阳性。
SMA阳性最常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I型。
还可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
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干燥综合征。
ANA阳性常见于什么疾病? 哪些疾病可出现RF阳性? 系统系红斑狼疮的筛选抗体及标志性抗体是什么?
抗Jo-1抗体是PM/DM的标记性抗体,阳性 率约为25%。
PM/DM合并肺间质病变时抗Jo-1抗体阳性 率可达60%。
抗Jo-1抗体阳性的PM/DM患者, 除肌无力外,尚有发热、白细胞增高、 间质性肺炎、关节炎、雷诺现象和 “技械工人手”(指双手外侧掌面皮 肤出现角化、皲裂伴色素沉着)。
抗核糖体抗体全称为抗核糖体核糖核 蛋白抗体,也简称为抗rRNP抗体。 其临床意义如下:
p-ANCA的靶抗原主要是髓过氧化酶(MPO)
P-ANCA阳性除见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变应 性肉芽肿血管炎(Churg-Strauss)、系统性红 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坏死性新月体肾小球
肾炎外,还可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病、溃疡性结 肠炎、克隆病等。可见,p-ANCA与疾病的相 关性较c-ANCA特异性差。
AHA用ELISA方法检测,其阳性的临床 意义:
SLE患者50%为阳性 药物性狼疮(DIL)95%~100%呈阳性 AHA阳性对诊断DIL有帮助,但不能确诊
抗非组蛋白抗体中最重要的是抗ENA抗 体。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是用生理 盐水从动物胸腺、肝脾等细胞核中提取
的酸性糖蛋白。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 称为抗ENA抗体。
抗ENA抗体也是一组抗体,目前用免疫 印迹法(IBT)检测的有7种,分述如下
在名为Smith的SLE患者血清中发现该抗 体,简称为抗Sm抗体。
该抗体在SLE患者的阳性率为25~30%。 是SLE的标记抗体,但与病情活动无关。 此抗体阳性的SLE患者易患狼疮性脑病。
核糖核蛋白(RNP)富含尿嘧啶(Uridine), 且主要存在于U族小分子RNP的第一组分中, 故称为U1RNP,其抗体简称抗U1RNP抗体。
抗SSB抗体阳性对诊断SS比抗SSA抗体阳性更 具特异性,故可认为抗SSB抗体是SS的标记性 抗体。
抗SSB抗体阳性时,抗SSA抗体肯定阳性,但 抗SSA抗体阳性时,抗SSB抗体可以阴性。
Scl是硬皮病的英文简写,70是该抗体相 对应的抗原的分子量70KD。抗Scl-70抗体阳 性临床意义如下:
➢ 约40%SLE患者此抗体为阳性。
➢ RA及SSc等继发干燥综合征时此抗体为阳性。
➢ 在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时,此 抗体阳性率可高达75%而ANA可阴性。
现已证实1975年命名抗SSB抗体与1974年 发现的抗La抗体为同一抗体,简称抗SSB抗体。 其临床意义如下: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此抗体阳性率为40%。
风湿病实验室检查
定义:是指能与机体正常组织成份或改变了的组 织成份起反应的抗体
分类 器官特异性的 非器官特异性的
检测方法:间接免疫荧光、免疫双扩散、对流免 疫电泳、免疫印迹及ELISA法等
ANA是抗细胞核抗原成份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ANA是针对细胞核内DNA、RNA、蛋白质、 脂类、酶类或这些物质的分子复合物的抗体。 上述这些物质不仅存在细胞核内,也可存在于 细胞浆和其他细胞器中。因此,ANA的概念已 不再局限于抗核成份。
是硬皮病的标记性抗体(IBT阳性20~40%)
硬皮病合并肿瘤时,该抗体阳性率可高达 80%以上。
此抗体阳性的硬皮病患者,易合并肺间质病 变。
此抗体与心肾受累无关。
抗Jo-1抗体是以John患者的名字命名,1980 年首次在多发性肌炎(PM)患者血清中发 现。Jo-1抗原是组氨酰tRNA合成酶,分子 量为55KD。其抗体又称抗PL-1抗体。
ANCA是第一个被证实与血管炎相关的自身 抗体。
胞浆型ANCA(c-ANCA) 核周型ANCA(p-ANCA)
c-ANCA的靶抗原主要是丝氨酸蛋白酶3 (PR3)。c-ANCA阳性常见于Wegener肉芽 肿,且其滴度与该病的活动性正相关,故对 诊断Wegener肉芽肿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 性。
与SLE活动相关的抗体是什么?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50年代末首先在干燥综合征(Sjögren syndrome,SS)患者血清中发现这种抗体,称 为抗SSA抗体。60年代中期又在名为Ro的 SLE患者血清中也发现了抗SSA抗体。曾称名 抗Ro抗体。现已证实SSA和Ro抗原是同一物 质,故称为抗SSA抗体(或抗SSA/Ro抗体)
➢ 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时,此抗体阳性率为 60%。
抗着丝点抗体(ACA) Ⅳ类:抗核仁抗体
➢ 均质型(H型):与抗DNA抗体及抗组 蛋白抗体相关。
➢ 斑点型(S型):与抗ENA抗体相关。 ➢ 核膜型(M型):与抗双链DNA抗体相
关。
➢ 核仁型(N型):多见于硬皮病。
1、是结缔组织病(CTD)的筛选试验 见于 SLE、SS、SSc、MCTD等。
2、肝脏病 如PBC、AIH等。 3、肺疾患 原发性肺纤维化(IPF)、原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