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学生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齐桓晋文之事》。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其含义。
(3)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发展和思想内涵。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君主的智慧和胆识,学习他们的治国理念。
(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弘扬正能量。
(3)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内容和结构。
(2)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分析人物形象、事件发展和思想内涵。
2. 教学难点:(1)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2)对文中政治、军事、文化背景的把握。
(3)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本,提出有见地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本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的人物、事件和背景。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解读:(1)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2)让学生从事件发展过程中,提炼出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5. 拓展延伸:(1)比较《齐桓晋文之事》与其他篇章的异同,探讨古代君主的治国理念。
(2)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文中道德观念的认识和体会。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齐桓晋文之事》。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思考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1)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班级:姓名:一、文章简介:《齐桓晋文之事》在《孟子》中是一篇长文,以对话的形式表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全文以“保民而王”为核心逐层展开,既一气贯注,又收纵自如。
先从正面入手,论述“保民”的根源是“不忍之心”,进而指出“不忍之心”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推恩”保民;接下来从反面辨析“王”“霸”之别,指出“发政施仁”才能“王天下”;最后,点明“发政施仁”的关键举措是“制民之产”,又回到“保民”的主题。
二、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熟读文本,总体感知全文。
2.疏通文意,弄懂大意,学习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3.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
4.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二)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
2、思维发展与提升:整体把握文意,学会梳理文章段落大意,划分内容层次,了解孟子和齐宣王论辩的四个回合。
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孟子》文章的语言特点、论辩特点,分析文章中人物形象。
4、文化传承与理解:联系孔孟所处的历史时代,理解其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等思想,并思考这些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价值。
三、背景知识自查1、社会背景:2、作家作品:四、文章预习1.查出下列词的读音觳觫便嬖放辟庠序褊小邪侈胡龁忖度2.预习课文,划分层次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3.思考探究:①比较孔子(及其弟子)和孟子在社会理想、治国理念方面的异同点。
②孟子劝说齐宣王“发政施仁”,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
他对实现理想社会的设想,在今天看来有什么可资借鉴之处?又有哪些不足?③结合原文,赏析孟子论辩的风格。
参考答案:背景知识自查1、社会背景介绍:战国中期,是诸侯之间争斗不息、兼并不断的时代,“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当是之时,秦用商鞅,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学生版)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淄博实验中学主讲人:王德水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孟子》及其他的“仁政”思想。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熟练翻译文言语句,并能背诵文章最后一节。
3、通过学习本文,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和取譬之妙。
教学重点:重点词句和翻译背诵第一学时一、引入新课。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既有《论语》。
则有《孟子》。
“孔孟之道”不仅成为儒学的代名词,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华文化精神的旗帜。
孟子的思想和论辩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人冯友兰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对孔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再走近孟子,品味《孟子》。
二、作者及其相关背景简介。
孟子情况可参见《中华第一考》P96。
《孟子》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活动于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学大师,他也曾周游列国兜售儒家学说,但和孔子一样,他的学说也百不一售。
本文记叙的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
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虽然事后齐宣王并没有付诸实施,但这恐怕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大趋势。
在以兼并战争为主要形式的动乱社会中,只有兼并才能实现社会的统一,才能结束战乱,因此孟子所说的“王道”和“仁政”在当时是行不通的。
可文章却写得很有特色,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孟子的思想;而孟子在游说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高妙的论辩艺术,更使本文成了游说的名篇。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当时诸侯与诸侯之间,诸侯与大夫之间,大夫与大夫之间在政治上、经济上展开了剧烈的斗争。
由于连续不断的战争,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加剧,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人民陷入长期的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百姓的深重灾难,孟子提出“保民而王”,是有利于老百姓的。
板块五 学案29 《齐桓晋文之事》
学案29《齐桓晋文之事》复习任务 1.梳理积累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多义实词“闻”“舍”“辟”“制”。
2.翻译重点句子。
活动一基础梳理1.通假字请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思。
①王说,曰:……“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长者折枝“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刑于寡妻“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盖亦反其本矣a.“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说悦高兴②枝肢肢体③刑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④a.盖盍何不b.反返回到⑤涂途道路⑥罔网这里用作动词,张网捕捉,比喻陷害⑦颁斑斑白、花白2.古今异义请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②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③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④a.否,吾何快于是..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学案(含部分答案)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文言文的结构、表达、运用,抓住关键词语。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作者所论述的“保民而王”的思想,运用分析与思考、探究与联想等方法,体会孟子的仁者之心。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文言文的写作背景,感受论辩特色,体会艺术的魅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悟“孔孟”的儒家思想,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增加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文意的理解。
难点: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预习案【知人论世】孟子(前372—前309):名轲。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被尊称为“亚圣”。
提出“民贵君轻”为中心的“仁”的思想,哲学上提出“性善论”。
他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
【作品介绍】《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哲学思想、社会活动和个性修养。
《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孟子善辩,故《孟子》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背景链接】1.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
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
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
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了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2.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
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
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
1.2《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2.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鉴赏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知识链接】借助网络了解孟子,孟子的基本思想,本文写作背景。
【问题探究】活动一:疏通文字障碍(一)解释加点字词1.保民..()..()而王 2.将以衅钟3.吾不忍其觳觫..() 4.若无罪而就.()死地5.以羊易.()之6.百姓皆以王为爱.()也7.齐国虽褊小..() 8.彼恶.()知之9.王若隐.()其无罪 10.则牛羊何择.()焉?11.是乃仁术..()焉..也()12.于我心有戚戚13.有复.()于王者曰 14.吾力足以举百钧.()1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16.而不见舆薪..()17.则王许.()之乎?” 18.百姓之不见.()保19.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 20.何以异.()21.挟太山以超.()北海 22.为长者折枝..()23.老.()吾老.() 24.幼.()吾幼.()25.刑.()于寡妻..()26.以御.()于家邦27.权.(),然后知轻重 28.度.(),然后知长短29.王请度.()之 30.抑.()王兴甲兵31.危.()士臣 32构怨..()于诸侯33.便嬖..() 34.莅.()中国35.缘.()木而求鱼 36.殆.()有甚焉37.方.()千里者九 38.齐集.()有其一39.发政施仁....() 40.天下之欲疾.()其君者41.吾惛.() 42.我虽不敏.()43.恒产..() 44.惟士.()为能45.放辟.()邪侈.()46.然后从而刑.()之47.是罔.()民也 48.明君制.()民之产49.仰足以事.()父母 50.俯足以畜.()妻子51.乐岁..()免于死亡..()终身饱 52.凶年53.故民之从之也轻.() 54.此惟救死而恐不赡.()55.奚暇治.()礼义哉 56.树.()之以桑57.五十者可以衣帛..() 58.鸡豚.()狗彘.()之畜59.勿夺.()其时 60.谨庠序..()之教61.申.()之以孝悌.()62.不负戴.()于道路矣(二)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思。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5讲:齐桓晋文之事(学生版)
齐桓晋文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了解孟子及《孟子》;掌握本课的文言句式和文言实词、虚词。
2、理清文章思路;学习孟子善于设譬、善于引领的辩论技巧。
3、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1、孟子其人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市一带)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
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
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
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大学》、《中庸》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书。
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题目都来自“四书”。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当时的社会背景: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3、关于“王道”和“霸道”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发展为一套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的特点。
2.领悟文章的论证方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的特点。
2.教学难点:领悟文章的论证方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及作者孟子。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解释“齐桓晋文之事”的含义。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生字词,理解字词含义。
三、课堂讲解1.讲解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的特点。
a.齐桓公:雄才大略,善于任用贤人,改革政治,使齐国强大。
b.晋文公:明察秋毫,善于纳谏,重用贤才,使晋国崛起。
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a.采用对话形式,以事实为例,论述齐桓公、晋文公的成就。
b.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两位君主的优点。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成功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的特点。
2.提问:文章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二、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a.对比论证:通过对比齐桓公、晋文公的成就,突出他们的优点。
b.事实论证:以具体事例论述两位君主的成功之道。
2.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
b.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从齐桓公、晋文公的成功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道理?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齐桓公、晋文公的比较阅读心得。
2.收集关于齐桓公、晋文公的其他故事,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2.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内容,分析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的特点,领悟文章的论证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重难点补充: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齐桓晋文之事》。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梁宏坤20120601明确学习方向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疏通文意,积累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3、体会比喻在文中的运用和作用,并尝试运用比喻进行论辩。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有效的研读与合作讨论,理清文章的论辩理路。
三、情感价值观目标1、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说理态度和巧妙灵活的论辩方法,并对此有个人认识。
课时安排:4课时课前导读:一、孟子与《孟子》1、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
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
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1、民本主义思想。
2、邦国的主权在民。
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
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
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2、《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
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首先是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书中对只图享乐,而又妄想称霸的齐宣王;对平时不行‚仁政‛,到关键的时刻施一点小恩小惠就沾沾自喜的梁惠王都刻画得淋漓尽致。
其次是雄辩。
孟子的散文特别显示了灵活多样的论辩方法,表现出高超的论辩艺术。
2024语文高考一轮复习 学案25 《齐桓晋文之事》
学案25《齐桓晋文之事》一、基础梳理1.通假字2.古今异义词3.多义实词4.词类活用5.特殊句式6.文化常识(1)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__________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对自己的________。
(2)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________涂钟行祭,叫作“衅钟”。
(3)中国:古代指__________地区。
(4)四夷:四方的__________民族。
(5)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
________代称庠,________代称序。
(6)黎民:黎,古通“黧”,黑色。
古国名,姓。
民,民众,百姓。
后泛指________________。
二、重点巩固(一)语句翻译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基础双练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齐桓晋文之事精品学案
考试说明:(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同形异义、偏义复词(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之乎者也、因为所以、其乃若何、而且则与于焉(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舍易妻子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若为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宾语前置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二、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孟子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课前自主学习案(读课文、看注释、查工具书自主解决)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1.无以,则王()乎2.胡龁()3.将以衅()钟4.齐国虽褊()小5.彼恶()知之6.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二、补写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1、(2004辽宁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___, __ __ :天下可运于掌。
2、(2008四川卷)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_______________;乐岁终身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民之从之也轻。
(《盂子•梁惠王上》)3、(10年浙江卷)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4.(14年山东卷)五亩之宅,,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2.王说3.刑于寡妻4.盖亦反其本矣5.可得闻与6.是罔民也7.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8.皆欲赴愬于王9.无不为已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线实词的含义1.保民而王2..舍之3.若无罪而就死地4.以羊易之5.百姓皆以王为爱也6.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五、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无以,则王乎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3.是以君子远庖厨也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6.危士臣7.朝秦楚六、解释下列句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若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若无罪而就死地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以若所为,求若所欲若是其甚与其若是,孰能御之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2.为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为长者折枝为肥甘不足于口与?吾不为是也无不为已3.之齐桓晋文之事臣固知王之不忍也舆薪之不见臣未之闻也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牛何之七、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1.(1)是乃仁术也(2)夫子之谓也(3)是诚不能也(4)是折枝之类也2.(6)百姓之不见保3.(7)有牵牛而过堂下者(8)将以衅钟(9)将以求吾所大欲也4.(10)臣未之闻也(11)莫之能御也(12)未之有也5.(17)王坐于堂上(18)构怨于诸侯(19)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课上探究案一、重点基础知识探究二、文本探究1.通过这篇文章或平时对孟子的了解,谈一下孟子的主要思想。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含答案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自学自测】一、诵读文本,结合注释和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二、完成下列文言知识的梳理(一)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3、王说4、为长者折枝5、刑于寡妻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7、盖亦反其本矣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10、是罔民也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二)词类活用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2、危士臣3、朝秦楚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5、为肥甘不足于口与6、轻暖不足于体与7、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8、寡固不可以敌众9、弱固不可以敌强10、是以君子远庖厨也11、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12、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13、刑于寡妻:14、然后从而刑之15、是罔民也(三)特殊句式1.百姓之不见保2.臣未之闻也3、莫之能御也4、未之有也5、何由知吾可也6、牛何之7、何以异8、夫子之谓也9、然则一羽之不举10、舆薪之不见10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四)重要虚词1、之(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2)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4)夫子之谓也(5)牛何之?(6)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2、以(1)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2)无以,则王乎?(3)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4)挟太山以超北海……(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6)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7)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8)以羊易之。
(9)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3、而(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东平高级中学高二年级学案[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觳觫..(hú)(sù)褊.小(biǎn)挟.太山(xié)莅.中国(lì) 赴愬.(sù) 鸡豚.(tún)狗彘.(zhì) 庠.序(xiánɡ)孝悌.(tì)胡龁.(hé) 放辟.(pì) 便嬖..(pián)(bì)忖度..(cǔn)(duó)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止)2.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说”通“悦”,高兴) 3.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4.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刑”通“型”,典范,用作动词,做榜样)5.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同“返”,回到)6.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7.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同“诉”,申诉)8.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通“矣”,表示确定语气)9.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罔”通“网”,用作动词,用网捕捉,引申为陷害)10.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实词(1)爱①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动词,吝惜,舍不得)②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形容词,吝啬)③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动词,爱惜)(2)道①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动词,述说,谈论)②不足为外人道.也(动词,说,讲)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名词,道义,道理)④任重道.远(名词,路,道路)⑤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3)诚①然。
诚.有百姓者(副词,的确)②是诚.何心哉(形容词,真的)③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形容词,诚心)④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副词,果真)(4)度①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动词,揣测)②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动词,衡量长短)③王请度.之(动词,考虑)④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动词,翻越) 2.虚词(5)乃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代词,这样)②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的)③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副词,竟然)④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副词,才)⑤屠乃.奔倚其下(连词,于是,就)(6)若①其若.是,孰能御之(动词,像)②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代词,这样)③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连词,如果)(7)于①构怨于.诸侯(介词,和,同)②然后快于.心与(介词,在)③吾何快于.是(介词,对)(8)其①其.若是,孰能御之(连词,如果,表假设)②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代词,他的)③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加强语气,难道)(9)以①无以.,则王乎(动词,通“已”,止)②以.羊易之(介词,用,拿)③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动词,认为)(10)何①何.由知吾可也(代词,什么)②牛何.之(代词,哪里)③何.可废也?以羊易之(副词,怎么)(11)诸①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兼词,相当于“之于”)②不识有诸.(兼词,相当于“之乎”)③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形容词,一些、众多)(12)之①牛何之.(动词,往)②舍之.!吾不忍其觳觫(代词,它)③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助词,的)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形容词作动词)疏远,不接近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形容词作动词)爱护3.权.,然后知轻重(名词用作动词)用秤称轻重4.兴.甲兵,危.士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起来;使……受到危害5.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品;又轻又暖的衣服6.朝.秦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见7.以一服.八(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臣服8.然后从而刑.之(名词作动词)处罚,惩治9.是罔.民也(名词作动词)用网捕捉,引申为陷害10.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名词作动词)种植1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词作动词)穿1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名词作动词)称王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莅中国..古义:指中原。
高三语文复习学案《齐桓晋文之事》
(3)
,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二、 重点实虚词
1、实词
考纲: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高考试卷中的文言实词一般
都是课文中学过的,复习的过程应该由面到点。: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也。
3、若无罪而就死地
4、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5、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6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
地,则牛羊何择焉?
此非孟德之田于周郎
者乎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赵璜体恤民生的一组是
①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
②德王府奏乞之,璜勘
还之民
③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
④璜言诏下数月而忽
更,示天下不信
⑤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 ⑥二臣无与,乞罪臣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璜治理政务政绩卓出。任职济南时,不良权贵,保住了农户租
17、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
18、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19、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20、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2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一词多义:
之、为”的意义和用法。 2、准确翻译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与媒体:回归文本、落实文言点、 学案、拓展延伸、多媒体
课件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实词“度、明、易、道”和文言虚词“若、之、为”等的 意义和用法,准确翻译重点文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品味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学习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 作手法。 4.熟读并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重难点分析】 重点:1、掌握文言实词“度、明、易、道”和文言虚词“若、之、 为”等的意义和用法。
必修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必修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教案:必修语文《齐桓晋文之事》一、教学目标1.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了解他们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和影响。
2.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了解他们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和影响。
2.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1.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文章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和解读。
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文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入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复习相关的历史知识。
2.讲解文章: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讲解,重点介绍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分析他们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和影响。
3.分析问题:在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问题,例如作者为何要引用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来论述君子之道。
4.讨论解决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分析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5.总结:对今天的课程进行总结和回顾,概括齐桓晋文之事的核心内容,鼓励学生继续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六、课堂作业1.用100字左右的文字,总结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
2.阅读相关历史资料,了解齐桓晋文之事在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帮助学生了解他们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并通过分析问题的方式深入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后的作业设计旨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激发他们继续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兴趣。
教学效果较好,但需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时间控制,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问题分析和讨论。
《齐桓晋文之事》复习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复习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孟子及《孟子》的相关知识,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 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孟子层层深入、跌宕起伏的说理技巧。
【典题引路】与“寡人之於国也”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答案及解析 C(例句和C中的“于”是对、对于的意思,A、到B、比D、在)【知识积累】1、为下列加点的词注音胡龁(hé)无以,则王(wàng )乎彼恶(wū )知之褊(biǎn )小予忖度(cǔn duó)之便嬖(pián bì )不足使令于前莅(lì)中国商贾(gǔ )皆藏于市吾惛(hūn)不能进于是矣此惟救死而恐不赡(shàn )殆(dài )有甚焉2、通假字无以,则王乎以通已,止王说说通悦,高兴刑于寡妻刑通型,做榜样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可得闻与与通欤语气词是罔民也罔通网,这里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陷害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跑来申诉无不为已已通矣,表示确定语气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3、古今异义吾何爱一牛爱:吝啬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所以:……的原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至于兄弟至于:到了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儿女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中原地区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可以:可以凭借然后从而刑之从而:跟随着4 、词类活用无以,则王乎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形容词作动词,敬爱;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幼: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形容词作名词,幼儿。
危士臣危: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
朝秦楚朝:使动用法。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第一课时授课时间:10月20日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与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2.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与“制民之产”的详细措施;3.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与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2、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教学难点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见与在文中的体现;2.孟子的论辩技巧;教材简析《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晚年其次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它较为系统地阐明白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见,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汹涌澎湃的气概美。
而且在论证的过程中又富有逻辑的力气。
学习时,须专心体会。
教学方法:点拨讲练结合学法指导:诵读探讨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落实字音胡龁衅钟觳觫褊小庖厨无以,则王乎?彼恶知之?二、了解孟子1、学生介绍孟子2、老师补充强调其行仁政的思想三、熟读文本,把握大意1、学生朗读2、学生评价3、老师评价4、学生再读四、翻译重点语段如第2、4、7、8、10、11、12、13、14段五、落实词义仲尼之徒无以,则王乎臣未之闻也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牛何之将以衅钟若无罪而就死地也有之不识有诸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诚有百姓者即不忍其觳觫王无异于百姓…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则牛羊何择焉无伤也是乃仁术也君子之于禽兽也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六、总结特别句式臣未之闻也。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莫之能御也。
何由知吾可也?牛何之?将以衅钟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彼恶知之?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七、深化探究齐宣王欲王天下,孟子欲推行仁政思想,孟子如何绽开劝告?简说:孟子知道,齐宣王看似饶有爱好地问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但是他的真正目的是想“王”天下,而且根本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想法。
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达到自己的游说目的,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其“吾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仁爱的表现,这无疑是给齐宣王树碑立传,于是轻易地博得了对方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仁政”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2、学习孟子善于比喻和善于雄辩的写作特点。
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本文的“仁政”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其具体内容。
2、难点:本文比喻和辩论的方法。
学法指导:1、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本文“仁政”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其具体内容。
3、开展辩论赛,提高论辩能力。
一、背景知识:1、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是继孔子之后的重要儒家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
其主张除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外,还有发展,如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著作有《孟子》七篇。
2、本文的出处及写作目的:本文出自《孟子》,齐宣王曾向孟子询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孟子回答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本文是孟子对齐宣王的一番答问,目的是希望齐宣王能实行“王道”,达到“天下无敌”的境地。
3、本文的体裁:本文是一篇对话式的论说文。
4、本文的结构: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是叙事,第二部分(4—6)是论理,第三部分(7)是结论。
5、本文的线索:本文以“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为线索来论述,第一部分讲“王道之始”,第二部分讲“王道之成”。
6、有关资料: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中的第一篇,这一章在全书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孟子政治思想最集中的体现。
二、疏通文意: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曰:“可得闻。
”齐桓晋文:春秋时两位霸主的名字;可:可以;得闻:可以听到。
他日又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他日:另一天;德:道德;何如:怎样;保:保护;莫之能御: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抵御住它。
之:指“德”。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若:像;寡人:我;保民:保护人民;可:可以。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例句:无以则王乎无以:没有用来……的;则:就;王:成就王业。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桓晋文之事》
【知识积累】
1、为下列加点的词注音
胡龁.()无以,则王.()乎彼恶.()知之褊.()小
予忖度
..()不足使令于前莅.()中国
..()之便嬖
商贾.()皆藏于市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此惟救死而恐不赡.()殆.()有甚焉2、通假字
无以,则王乎
王说
刑于寡妻
盖亦反其本矣
可得闻与
是罔民也
皆欲赴愬于王
无不为已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3、古今异义
吾何爱.一牛
此心之所以
..合于王者
老吾老,以及
..人之老
至于
..兄弟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
莅中国
..而抚四夷也
然则小固不可以
..敌大
然后从而
..刑之
4 、词类活用
无以,则王乎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危士臣
朝秦楚
小固不可以敌大
寡固不可以敌众
弱固不可以敌强
从而刑之
5、特殊句式
(1)牛何之(2)将以衅钟
(3)王作于堂上(4)臣未之闻也
(5)是乃仁术也(6)百姓之不见保
(7)有牵牛而过堂下者(8)舆薪之不见
(9)将以求吾所大欲也(10)何以异
(11)莫之能御也(12)夫子之谓也(13)是罔民也(14)是诚不能也(15)是折枝之类也(16)未之有也
(17)何由知吾可也(18)构怨于诸侯(19)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6、一词多义
⑴道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芷阳间行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⑵之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牛何之
臣闻之胡龁曰
⑶诚
然,诚有百姓者。
是诚何心也。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7、翻译句子
(1)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3)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4)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5)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6)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7)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9)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巩固练习】
一、夯实基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A、吾不忍其觳觫
.. B、仰不足以事.父母
C、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D、及.陷於罪,然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二、理解赏析
(一)、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完成练习题。
[甲]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乙]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凶:收成不好
B、填然鼓.之鼓:战鼓
C、谨庠序
..之教庠序:古代的学校 D、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教导
2.与“直不百步耳”的“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B、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C、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3.与“寡人之於国也”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4.翻译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曲周侯郦商者,高阳人。
陈胜起时,商聚少年东西略人,得数千。
沛公略地至陈留,六月余,商以将卒四千人属沛公于歧。
从攻长社,先登,赐爵封信成君。
从沛公攻缑氏,绝河津,破秦军洛阳东。
从攻下宛、穰,定十七县。
别将攻旬关,定汉中。
……
项羽既已死,汉王为帝。
其.秋,燕王臧荼反,商以将军从击荼,战龙脱,先登陷阵,破荼军易下,却敌,迁为右丞相,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邑涿五千户,号曰涿侯。
以右丞相别定上谷,因.攻代,受赵国相印。
以右丞相赵相国别与绛侯等定代、雁门,得代丞相程纵,守相郭同,将军已下至六百石十九人。
还,以将军为太上皇卫一岁七月。
以右丞相击陈豨,残东垣。
又以右丞相从高帝击黥布,攻其前拒①,陷两陈,得以破布军,更食曲周五千一百户,除.前所食。
凡别破军三,降定郡六,县七十三,得丞相、守相、大将各一人,小将二人,二千石已下至六百石十九人。
商事孝惠、高后时,商病,不治
..。
其子寄,字况,与吕禄善。
及高后崩,大臣欲诛诸吕,吕禄为将军,军于北军②,太尉勃不得入北军,于是乃使人劫郦商,令其子况绐③吕禄,吕禄信之,故与出游,而.太尉
勃乃得入据北军,遂诛诸吕。
是岁商卒,谥为景侯。
子寄代侯。
天下称郦况卖交
..也。
孝景前三年,吴、楚、齐、赵反,上以寄为将军,围赵城,十月不能下。
得俞侯栾布自平齐来,乃下赵城,灭赵,王自杀,除国。
孝景中二年,寄欲取平原君④为夫人,景帝怒,下寄吏,有罪,夺侯。
景帝乃以.商他子坚封为缪侯,续郦氏后。
缪靖侯卒,子康侯遂成立,遂成卒,子怀侯世宗立。
世宗卒,子侯终
根立,为太常,坐法
..,国除。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有删改)【注】①前拒:前沿阵地。
②北军:汉朝驻守京师的部队,因驻扎在长安城北,故名。
③绐:欺骗。
④平原君:景帝王皇后的母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食曲周五千一百户,除.前所食除:收回。
B.商事孝惠、高后时,商病,不治
..不治:得了不治之症。
C.天下称郦况卖交
..也卖交:出卖朋友。
D.为太常,坐法
..,国除坐法:因犯法而判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川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秋,燕王臧荼反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曾从事
B.因.攻代,受赵国相印不如因.而厚遇之
C.而.太尉勃乃得入据北军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D.景帝乃以.商他子坚封为缪侯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郦商“能征善战”的一组是
①从沛公攻缑氏,绝河津,破秦军洛阳东。
②别将攻旬关,定汉中。
③战龙脱,先登陷阵,破荼军易下,却敌。
④凡别破军三,降定郡六,县七十三。
⑤还,以将军为太上皇卫一岁七月。
⑥得俞侯栾布自平齐来,乃下赵城,灭赵
A.①②③B.①③⑤C.④⑤⑥D.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曲周侯郦商自己聚集了一伙年轻人四处强拉人入伙,得到好几千人,后来到歧投靠了沛公。
B.郦商以右丞相加赵国相国的身份带兵和绛侯等人一起在平定代和雁门的战斗中,活捉了代国丞相程纵,守相郭同,将军以下到六百石的官员共十九人。
C.刘邦称帝后,藏荼、黥布相继叛乱,郦商奉旨平叛,再建勋功,晋封为右丞相,曲周侯,食邑五千一百户。
D.景帝中元二年,郦寄打算娶景帝王皇后的母亲平原君为妻。
景帝大怒,判定他有罪,把他贬为小吏。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以右丞相从高帝击黥布,攻其前拒,陷两陈;得以破布军。
(5分)
(2)于是乃使人劫郦商,令其子况绐吕禄,吕禄信之,故与出游。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