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政治课堂中运用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844326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e.png)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了当前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生活化教学强调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社会实际相结合,通过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富有情感和体验。
政治教学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化教学的运用也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我们将就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做一个探讨。
一、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引导生活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引导。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爱好引导他们进行有关政治的学习。
对于喜欢音乐的学生,可以通过政治歌曲或政治相关的音乐作品来引起他们的兴趣;对于喜欢阅读的学生,可以通过政治相关的文学作品或小说来引导他们对政治知识的学习。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的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结合社会实际进行教学案例分析生活化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策略是要结合社会实际进行教学案例分析。
政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当今的社会现象和事件来引导学生思考政治问题,这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政治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可以通过对一些当前热点事件的案例分析来引导学生了解政治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三、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生活化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策略是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政治知识是贴近生活的,需要通过实际的社会实践来进行深入理解和学习。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研或实践活动,让他们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深入了解政治知识。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政治知识的实地调研活动,引导学生对社会的政治情况进行实地观察和了解,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政治知识。
四、开展政治主题班会和课外活动生活化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策略是要开展政治主题班会和课外活动。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5fbb5a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e.png)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和探索。
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是学生学习道德伦理和法律知识的重要课程之一。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们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不高。
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进行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了当下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理论家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和事件,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和规则,并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
本文将探讨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
一、以案例教学为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将法律知识和道德观念融入到生活中去,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道德和法律问题,例如欺凌、偷窃、伤害他人等,然后以具体的案例为引导,引导学生讨论案例背后的道德问题和法律条文。
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法律和道德知识,并且可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学校校园欺凌事件的案例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并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以此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现象。
二、结合社会热点事件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社会发生的热点事件,引导学生思考事件背后的道德和法律问题。
最近社会上发生的一些骗术案例、网络欺凌事件等,都可以成为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的素材。
通过讨论这些热点事件,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治观念。
结合社会热点事件的教学,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和了解,使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性。
三、组织实地教学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地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和道德知识。
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法院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了解司法机关的工作原理和法律程序;也可以邀请警察叔叔、法院工作人员等前来学校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法律执行的过程和方式。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f3eee3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95.png)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以生活为背景、生活为载体、生活为材料的教学方式,它通过将抽象的知识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运用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生活化教学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生活化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相对抽象和理论化,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知识点,学生很难产生兴趣和主动参与。
而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将道德和法治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产生共鸣,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生活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意识。
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分辨是非对错,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
生活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意识。
在现实生活中,道德和法治问题往往是和他人的关系紧密相连的,需要学生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
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遇到道德和法治问题时能够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意识。
生活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生活中,道德和法治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个固定的解决方法。
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在面对新问题和挑战时能够灵活应对。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b48db3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a.png)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生活化教学是指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和情境来教授知识和技能,将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习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具有实践意义。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并给出具体的教学实例。
一、选材灵活多样,贴近学生生活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和情境,如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事例和现象,让学生通过这些例子了解政治知识,增加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在初中政治中,学生学习到了《我国的政治制度》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来进行讲解,比如选举班级干部、参加学校社团的招募等。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是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作的,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在教学中也可以引入一些历史事件或政治新闻作为教学材料,例如国际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国内的政治改革等,都是可以用来进行生活化教学的素材。
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增加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社会意识。
二、注重情境生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生活化教学注重情境生成,通过构建真实的场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政治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化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讨论。
比如在学习《公民权利与义务》这个知识点时,可以设计一个情景:假设学生是某个事件的当事人,让他们思考自己应该如何行使对应的权利和履行相应的义务。
这样的情境生成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政治知识,培养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和思考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参与社会公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政治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注重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生活化教学还可以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教授政治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3764e4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f.png)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生活化教学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讲授知识和分析案例来传授道德与法治知识。
这种方式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实际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而生活化教学则可以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将生活中的案例和问题具体呈现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以“孝顺父母”为例,教师可以导入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孝顺的意义和体会到孝顺的行为。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探讨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孝顺的情感和行为,从而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生活化教学的提高道德认知水平生活化教学能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在讲解“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周围的社会现象,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入手,逐步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再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使道德认知更加深入人心。
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可以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到道德行为的价值和意义,不仅能够加深对道德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三、生活化教学的培养法治意识在初中生的成长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至关重要。
生活化教学可以通过将法治知识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了解法律知识的实际应用,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
在教学“交通安全法”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交通事故案例,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案件的责任认定和法律意义,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交通安全法的重要性。
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亲身感受法律对生活的规范和约束,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到法律知识,还能够培养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和法治情感。
四、生活化教学的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教会学生理论知识,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b6cff9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b.png)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生活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兴趣。
道德与法治教育一直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学科,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常常缺乏积极性。
而生活化教学能够通过将道德与法治原则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和情境中,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些道德与法治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所熟悉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他们亲身感受到道德与法治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注重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灌输,而缺乏对学生实际行动的引导。
生活化教学强调学生参与其中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亲身体验和实践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法律模拟审判活动、道德决策游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生活化教学能够加强学生的实用性学习。
道德与法治知识虽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在不同的情境中具有不同的实际应用。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偏重于抽象的理论知识,导致学生难以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而生活化教学通过将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其中涉及的道德与法治问题,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的实用性学习。
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效果。
浅谈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d714577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d.png)
浅谈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利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来提高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生活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以生活为载体,以生活为素材,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希望能够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特点生活化教学模式注重将生活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以生活为载体:生活化教学模式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事件作为教学的载体,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2.以生活为素材:生活化教学模式以生活中的案例、事件、人物为素材,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知识的实用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思考力: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思考力,让他们能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道德与法治观念。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采用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1.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来进行教学。
在学校生活中,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校园内的道德问题,例如校园内的破坏行为、欺凌现象等,然后通过讨论、调查等方式,引导他们思考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从而形成对正确道德观念的认识。
2.以案例为素材:生活中的案例总是最具说服力的教学素材。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生活中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例如社会新闻中的一些道德事件,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感受到道德与法治对生活的影响,并引导他们独立分析与思考。
3. 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生活化教学模式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社会中的道德问题与法治问题,从而认识到其重要性。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c32464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c.png)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1. 引言1.1 生活化教学的定义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日常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生活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将抽象的知识和理论与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生活化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生活化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感到枯燥和无趣,而是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
生活化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的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实现知识的转化和应用。
1.2 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可以说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政治教学往往局限于教科书上的知识点,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弱。
由于政治的抽象性和理论性较强,很多学生对政治学科缺乏兴趣,容易产生学习厌倦情绪。
政治教学还存在着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问题,缺乏互动和参与,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政治教育的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紧跟社会现实,但目前很多政治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热点脱节,导致学生对政治学科的认识有所偏差。
1.3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是因为它能够使抽象的政治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兴趣与理解。
通过将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概念,激发他们对政治学科的学习热情。
生活化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政治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更好地理解社会事务。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cfebcd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3.png)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将课堂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的教学方法,通过使课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关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是一些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引入案例分析案例是生活中真实事件的缩影,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政治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政治问题,并与相关知识联系起来。
可以选取一些国际关系紧张的事件,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政治原因和影响。
二、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角色扮演是一种让学生融入到特定情境中,扮演其中的角色,体验其中的政治过程和决策的活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政治角色,如国家领导人、外交官等,并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解决一些与政治相关的问题。
通过参与角色扮演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政治决策的过程和影响。
三、组织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让学生亲身参观某些政治机构或相关场所,以增加对政治知识的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地方政府、法院、人民代表大会等机构,或者参观一些政治纪念馆、展览等,使学生能够亲眼见到政治运作的现场,进一步了解和感受政治的实际应用。
四、开展辩论活动辩论是一种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可以在政治教学中开展相关的辩论活动。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争议的政治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通过辩论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政治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思辨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设计项目作业设计一些与政治相关的项目作业,让学生在项目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可以设计一个选举活动的项目作业,让学生组织竞选团队、制定竞选方案,并进行竞选演说和投票,通过实践了解政治选举的过程和意义。
六、利用多媒体资源在政治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向学生展示政治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aa70be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2.png)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生活化教学是一种以生活为基础、以情景为依托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法治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
生活化教学可以通过生动的案例、真实的故事,让学生深入了解道德和法治的重要性。
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只依靠书本上的抽象知识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而通过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讲述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道德和法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对道德和法治的认识和理解。
生活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到一些实践活动中,如模拟法庭、法律咨询等,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生活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
在现实生活中,道德和法治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冲击,而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这些挑战和冲击,坚定正确的道德信仰和法治意识。
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一些实际的道德和法治问题,并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辅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生动的案例、真实的故事和实践活动,生活化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
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时,应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具有道德情感和法治意识的学生。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781973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a.png)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载体,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情境或问题来展开教学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成为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主体。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本文将就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浅谈。
一、生活化教学的意义1.1 增强学生参与感生活化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让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认同,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1.2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真实的生活情境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更加主动地深入思考和探究问题,从而更容易掌握知识、形成态度。
1.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生活化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他们在道德与法治方面有更实际的认识和能力。
2.1 针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道德问题,如诚信、友情、亲情、公正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和思考道德问题,并引导他们从自身的行为规范中去思考。
2.2 引导学生思考法治意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发生的法律问题出发,如交通规则、校园安全、网络安全等,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或者观察到的案例,去思考法治为社会带来的秩序和公平。
2.3 开展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法庭、法治教育基地、社区宣传活动等,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法治的力量和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2.4 制作道德法治小作品让学生在课堂中制作道德法治小作品,如漫画、小品、手抄报、公益广告等,让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再次整理和加深理解,同时更容易将道德法治的知识渗透到生活中。
2.5 运用案例教学教师可以采用真实的案例进行教学,通过分析社会中的真实案例来展开道德与法治教育,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认识道德和法治的重要性。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b69eb6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9.png)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生活化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接地气地理解政治知识,激发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本文将探讨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希望能对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一、选材贴近生活生活化教学的第一步是选材,选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关联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一些与学生相关的政治事件、政治人物、政治现象等作为教学材料,这些材料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政治知识。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活动等作为教学素材,通过这些素材来引导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二、情境教学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化教学强调的是将政治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为此,教师可以使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教学的案例,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思考和讨论,这样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政治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讲述政治制度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个校园选举的情境案例,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下理解政治制度的运行原理和重要性。
三、教学形式多样化生活化教学强调多元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来引导学生的学习。
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来呈现政治知识,让学生以观看、聆听的方式来了解政治知识;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政治知识。
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实践体验提升认知生活化教学还强调实践体验,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认知。
组织学生参观政治机构、参与模拟议会、开展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政治知识,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政治知识。
实践体验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还可以提升他们的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cca4ab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a.png)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政治教学是初中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活化教学则是一种深受教学者推崇的教学方法。
结合生活化教学与初中政治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如何将生活化教学手段运用到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设计出更合适的教学策略?下面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一、增加生活化教学元素生活化教学的核心是将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和问题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在政治教学中,我们需要找到一些能够与学生生活和成长息息相关的内容,比如社会新闻、政治现象、公民权利等等。
通过这些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在学习政治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理解知识,还能够感受到这些知识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在教学“宪法和法律”这个内容时,可以结合当下社会中的一些法律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保护作用、法律的普及和公民自身的权利与义务。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将抽象的政治知识变得更加具体而形象,增加了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现实感和亲和力。
二、提高生活化教学的趣味性为了使生活化教学在政治教学中发挥更好的效果,教师需要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政治知识本身就是一个对学生来说稍显枯燥的学科,如果再不加入一些生动有趣的元素,恐怕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在政治教学中加入一些有趣的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故事来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理解政治知识。
通过某一位公民的亲身经历,来讲解公民权利的重要性;通过某一起事件的发展,来讲解政治制度的优势和不足等等。
这样的案例教学充满了生活气息,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思考,使政治知识更加立体和鲜活。
也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和互动方式来增加政治课堂的趣味性。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使学生亲身参与,从而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体验。
三、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生活化教学并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讲一些生动的案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把这些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2dcbcb9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f.png)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中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生活化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
下面将介绍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生活化教学模式是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活泼、有趣的案例和情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深入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案例教学法。
通过真实的案例和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他们判断和决策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思考能力和法治意识。
可以选取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如考试作弊、偷窃等,让学生分析这些行为背后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并进行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正确处理道德问题和遵守法律的意识。
二、互动教学法。
通过讨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增强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授道德与法治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争议性话题进行辩论,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法律知识进行论证,从而加深对道德与法治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三、情感教育法。
通过讲述感人故事和真实案例,激发学生的感情共鸣,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操。
在教授道德知识时,可以讲述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或者社会正气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感受到这些人物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情感的人。
四、实践教育法。
通过参观社会机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院、公安局等机构,让学生了解法律的执行过程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998208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e.png)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随着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生活化教学在各个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政治教学作为学生政治观念和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的主要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也显得尤为重要。
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书本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这需要教师们有清晰的认识和有效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可以使政治教学内容更加具体、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生活中的新闻事件、社会热点等,与政治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学习国际关系时,可以引入一些国际新闻事件,让学生了解国际政治的真实情况;在学习中国政治制度时,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的一些社会现象,让学生感受到政治制度对生活的影响。
二、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生活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政治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具体的生活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从政治学科知识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体制机制时,可以围绕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规章制度进行讨论,让学生了解规章制度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的政治分析能力。
三、提高政治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生活化教学可以使政治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能够在学校所学到的政治知识得到更好的运用。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感受政治知识的用处。
通过参观政府机关、社区治理实践、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政治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生活化教学可以通过一些合作项目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解决社会问题的活动等来让学生学会在团队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政治学科知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和策略。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3ea5cc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9.png)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生活化教学是一种以生活为背景,以生活为载体的教学方法,通过将抽象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积极参与、亲身经历和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
本文将从生活化教学的定义、意义、实施步骤等方面,探讨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生活化教学的定义生活化教学是一种以生活为背景,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教材的教学方法。
通过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情境和角色,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形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生活化教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化教学能够将抽象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
生活化教学能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通过情境模拟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对应的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制素养。
1.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
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要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例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确保学生能够从教学中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的事物。
2.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符合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活动,例如情景教学、角色扮演、游戏化教学等,使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4.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
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点,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认识变化。
1.校园生活教育。
通过对学生校园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培养学生的校园文明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明创建和法规学习。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e6d83e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7.png)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生活化教学成为了一种受到广泛认可的教学方式,它的基本思想是将所学的知识联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感知中理解,在实践中掌握,从而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有效。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就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课堂中的运用策略进行探讨。
一、利用生活案例展开教学生活案例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使理论知识具象化,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学生身边事例等,从中提取教育价值,导入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思考和探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政治知识。
例如,可以以大型活动的安保工作、疫情期间的政策和措施、学生操场升国旗等作为案例,让学生了解和分析当前政治形势和重要政策,并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法治观念、国家意识等。
二、通过游戏形式渗透教学内容游戏是生活化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它能够通过趣味性、互动性等特点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在游戏中逐步地掌握政治知识。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角色扮演”、“竞赛游戏”等形式,设计政治知识竞赛、模拟政治决策等游戏,如“政治辩论赛”、“全国政治知识排名大赛”、“模拟选举”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深入体验和认识政治知识,从而加深政治认知和理解。
三、结合实际和物质丰富教学内容学习政治知识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它也是与实际紧密联系的。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的政治材料,如纪录片、MV、动画片等,结合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观看中感受政治思想、政治活动、政治技能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政治思维。
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政治学及其发展的兴趣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目标。
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再好的教学方式也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加政治知识竞赛、观看周报或新闻报道、组织学生投稿等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对政治的兴趣。
初中政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运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79f7831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18.png)
汇报人:XX
20XX-01-23
CONTENTS
• 生活化教学理念与初中政治教 学
• 生活化教学内容在初中政治中 的体现
• 生活化教学方法在初中政治中 的运用
• 生活化教学手段在初中政治中 的创新
01
生活化教学理念与初中政治教学
生活化教学理念概述
生活化教学的定义
社会实践活动评价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 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 务等,并对他们的实践成 果进行评价。
关注学生成长过程,注重激励性评价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努力
激励性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进步和 努力程度,而不仅仅是成绩。
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如表扬、奖 励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识。
生活化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 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理性看
待社会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反思生活化教学实践中的不足与改进方向
在生活化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更加注重时效性和地域性,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具有 代表性的案例和素材。
在生活化教学活动的组织上,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
情境模拟教学法
创设生活情境
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 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政治
知识,增强学习体验。
激发学生情感
情境模拟能够引发学生的 情感共鸣,使其更加深入 地理解政治概念和原理。
培养学生能力
学生在情境模拟中需要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 而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
的能力。
角色扮演教学法
01
02
03
分配角色
提供及时反馈和指导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56b1498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2.png)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的重要环节。
而如何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更加生动、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是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活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将生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道德与法治的力量,从而更好地学习和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本文将探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意义1. 课堂案例教学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真实生活中的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然后通过分析、讨论和引导,让学生从中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可以选择一些涉及人际关系、诚信问题、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了解道德行为的利与弊,明白为什么要讲诚信、遵守秩序、尊重他人等。
2. 校园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一些道德与法治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开展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纪律维护等,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参与和操作,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的具体实施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责任感。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他们由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参与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道德与法治知识。
3. 社会调查研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研究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到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从而在实践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
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接受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公正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社会参与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发挥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作用,需要教师和学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发挥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势,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打造有特色、有深度、有厚度的教学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初中政治课堂中运用生活化教学
一、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内涵是指:教师在初中政治的课堂教学工作中,通过对学生所熟知的生活视点及实际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知识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联系生活的实际进行政治知识要点的授课,将生活中演化而来的经验进行政治化,以切实的彰显政治源于生活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最大化的观察生活、贴近生活,分析感受生活,以获取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并从这类生活体验中领悟到政治的真谛与内涵。
使学生切实的体会到政治教育源自生活,并服务生活之后,再由教师依据系列的教学形式进行学生政治学习兴趣的激发。
二、政治生活化教学构建的必要性
(一)新课程改革下的政治教学要求。
新课程改革针对政治教学明确指出:在当前的政治教学工作开展中必须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从学生的长远发展需求统筹考虑,将政治理论视点同现实生活的主题做到密切结合,进行构建理论逻辑与生活现象相结合的课程模块。
为学生的健康长远发展提供大的空间舞台,促进学生的政治学习具备现实生活为支点基础,以此彰显出学生为课堂
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初中生主体观念的形成所需。
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工具,能够有效推进学生个体对人待事的思考评判能力,并逐步形成一套自身的理解看法。
在初中这一阶段,学生通过不断地生活实践与探索,可以独立进行社会现象的分析,寻求事物的发展规律与成因,由此背景下,生活的经历与体验成为了政治教育的鲜活题材与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是因为学生个体的学习实际所需及政治课堂对学生实际生活的包容性特征,要求了政治教师必须切实的掌握学生的视觉关注热点及生活现象。
以在理论内容的授课时,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以此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政治教学的整体效率。
三、构建初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主要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强化知识掌握。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应当切实深入生活,体现教学生活化优点,并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中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坚持培养学生把握学习方法、获得实际的内容知识与社会技能,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初中政治作为和学生思想紧密关联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刻就学生主体的个人知识及技能接受情况与思想状况进行把握,通过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做好情感方面的沟通
交流,以促使教学工作获得显著的成效,最终实现政治教学目标。
(二)切实开放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社会生活。
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观念,首先就政治教材重要性进行了强调,同时又明确的指出了政治教材并不是教师课堂授课中的唯一资源。
因为政治作为一门人文意义十分强的学科,与自然社会及历史诸学科间的联系十分密切,若单纯照搬教材授课,必然无法取得良性的效果。
因此为避免出现学生厌学及教学枯燥乏味情况的出现,教师必须要采取基于教材,走出课堂采取理论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开放性的生活化模式教学,使学生可以再了解社会行为,关注生活同时,做到对理论知识的强化加固。
诸如在“消费及其类型” 这一课程的内容教授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实际生活案例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分析。
案例一:公司白领李某,每月收人为3000多元;人民教师张某,每月收入为2000多元。
在二人结婚后的第三年,两人打算购买一台电脑和一套住房。
假如买兼容机的话需要花费3000元人民币,而买品牌机的话需要花费6000元,购买住房则需花费30余万元。
问题设置:请学生讨论分析张某所提出消费计划的具体可行性,并为二人所设计的消费方案,说明设计的理由。
案例二:王某持有驾驶员执照,假期夫妻两人花了为
期一周时间利用租来的汽车进行了苏杭四日自驾游。
问题设置:请问该夫妻租车旅游在消费类型中属于哪种类型的消费,并说明其租车自驾游的优点。
经此类问题的课堂设置,学生必然会在课堂中主动积极的为张某夫妇设计消费方案,就王某夫妇的消费类型展开热烈的讨论。
教师以此将生活常见问题设计成转换为思想政治课堂中的问题提供给学生,不但能够使学生产生生活体验,并且也会产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使课堂教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完成。
(三)引导学生课堂讨论关注生活时事热点
在初中政治教师的教学工作中,要适时做好学生兴趣节点的把握,以学生对生活趣味性知识的喜好,做好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来设置课堂的政治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讨论末由教师进行学生错误观点指出,并授以正确的观点,以独到的见解将学生在讨论中未曾解决的问题作出处理回答。
并针对性做好知识的延伸。
诸如在政治课程的哲学部分授课时,即可依据教学的重点统筹趣味性与思辨性共同进行。
举例来讲在“事事有矛盾”这一哲学观点的释义中,即可结合一哲学著名命题“飞矢不动”进行对学生讲述,所谓飞矢不动的意思就是离弦的箭在飞行路途上的每一点是静止的,静止的总和并不会产生运动,因此“飞矢不动”。
这一命题的提出必然会引发学生讨论的兴趣,他
们会以自身所领悟的命题性质来力图证明这一命题的错误性,但却无法作出具体的解释,因此教师即可循序渐进提出以下几个问题:物质同运动存在的关系?运动同静止存在的关系”?运动过程内时间同空间存在的关系?矛盾具体的内涵?――运动同矛盾之间的关系?以此使学生明白“时间和运动空间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地统一”,其次在理解中不可以把时间概念上的“某时刻”,空间概念上的“某点某位”,从时间同空间存在的连续性体系内分割开来,以此使学生明白事事有矛盾这一哲学概念,进而增加对政治学习的热情。
总之,思想政治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
初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生活化”强调走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使学生在观察、体验、感悟中逐步丰富生活的知识经验,培养起积极对待生活的态度,提高适应创造生活的能力,形成规范健康享用生活的行为,为将来成为合格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