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源头的初探
徐州地区戏曲曲种“柳琴戏”的历史沿革研究
207艺术百家徐州地区戏曲曲种“柳琴戏”的历史沿革研究【摘 要】柳琴戏这门传统戏剧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遗产,对于保存、创新和发扬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已经引起了国家各个部门的高度重视,他们都在努力的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和方法为发展、创新、挖掘中华民族的传统戏剧文化付出努力。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包括柳琴戏你在内的戏剧文化将会走出困境中,开始一种新的发展,柳琴这门艺术也会在今后的发展中出现新的繁荣。
【关 键 词】柳琴戏;拉魂腔;形成;特色【作者简介】王子峰(1993~),男,济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音乐。
一、柳琴戏的形成过程(一)柳琴戏的起源柳琴戏属于拉魂民间戏曲中主要戏种,早期被民间称为“肘鼓子”(周姑子)、“小戏”,后因旦角演唱技巧的特点,又称为“拉后腔”、“拉花腔”。
1953年正是定名为柳琴戏。
目前关于柳琴戏的起源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柳琴戏是结合了山东省的临沂、沂水等地的花鼓秧歌和当地民间小调发展起来,通过南北的逐渐扩展,分别形成了柳琴戏、淮海戏、茂腔、柳腔等戏种;第二种,柳琴戏起源于江苏的海州,主要是在当地秧歌、号子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了拉魂腔。
在拉魂腔形成初期,没有专门的表演艺人,主要是一种被用于乞讨的时候的说唱,这种形式叫“唱门子”。
演唱内容多为反映农村生活的“小篇子”,如《观灯》、《看画》等。
演唱时有说有唱,类似曲艺形式。
约在咸丰年间,有了专业艺人如三五人的班社雏形,不仅演唱“篇子”,也演“二小”、“三小”戏,如《蓝瑞莲打水》、《秦琼别妻》、《禅宁寺》等。
之后,唱腔和表演在吸收民歌小调、劳动号子音乐及花鼓等歌舞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剧目也随之增多。
当时有一些反映艺人生活的“篇子”:“咸丰三年米粮贵……认个师傅学唱戏。
先学一出《红灯记》(即《观灯》),然后再学《盗马》词。
《大小鳖山》都学会,再学《南唐》对《北齐》。
(二)关于柳琴戏形成的民间异闻传说 旧时,柳琴戏、淮海戏、泗州戏所以都有“拉魂腔”之称,在徐州地区的睢宁县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睢宁县的乡间有位小大嫂,十分爱听地方戏曲。
浅析枣庄地方剧种柳琴戏
浅析枣庄地方剧种柳琴戏作者:梁潇来源:《黄河之声》2020年第07期摘要:文化遗产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和破坏,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固定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口耳相传,时代相传,这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随着老艺人年龄的增长和离世,新的艺术家得不到补充,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面临消失的困难。
笔者从枣庄柳琴戏的產生、发展与传承角度对柳琴戏进行分析,希望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柳琴戏。
关键词:柳琴戏;枣庄;地方戏曲柳琴戏是中国古代传统戏曲之一,产生于明清时期农村,俗称“拉魂腔”,以枣庄滕州民间小调为基础,受当地梆子戏影响,柳琴戏腔调优美,旋律婉转,语言直白通俗。
由于市场上艺术形式的不断增加和丰富,柳琴戏等一批传统剧种逐渐退出人们视线,为了保护传统剧目的发展,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发展,在政府的扶持下使柳琴戏更好好的传承下去。
一、柳琴戏的产生(一)柳琴戏起源清乾隆元年到嘉庆元年间,形成于清代以后,属于地道的农民艺术,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表演者和欣赏者都是穷苦百姓和基层人民,其剧目、题材、语言、形式都有着强烈的农村风格。
拉魂腔刚形成时,并没有专业的表演艺人,只是一些乞讨的人作为上门乞食的方式,采用竹板和梆子敲击节奏,后通过改良后的柳叶琴来伴奏,演唱的时候一般是两个人,一人打鼓一人演唱,后来随着演艺人员的增加,表演形式也多种多样,例如舞蹈和演唱并存的对子戏。
清朝末年,枣庄滕县地区有两位秀才,居住在苏楼一带,由于家境富裕经常请戏班唱戏,苏道还自己亲自创作了剧本,交给佃客演唱,久而久之便组成了滕县的第一个拉魂腔戏班—苏家班。
(二)柳琴戏特点柳琴戏原名“拉魂腔”,形成于明清时期,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起源于民间,因此语言和内容等均以农民日常生活为依托,直白的语言也方便口口相传和农民的审美习惯和直爽的性格。
1、柳琴戏唱腔柳琴戏有着自己独特的唱腔和演唱特征,没有固定搭配,唱腔自由,不受伴奏的限制,可以随意组合,同样没有板式变化体的特征,柳琴戏女腔旋律动听,婉转而悠扬;男腔虽然不如女腔丰富,但变化自如、朴实粗犷、爽朗嘹亮,有余音绕梁之感;且其共同的标志性特点是句后拉腔,还配用虚词、衬字演唱。
枣庄特色民俗——柳琴戏
枣庄特色民俗——柳琴戏鲁南枣庄至今流传着一段名为“四大香”的顺口溜:“绿豆米饭、羊肉汤,旱烟锅子、拉魂腔。
”还有“拉魂腔一来,跑掉了绣鞋;拉魂腔一走,睡倒了十九”等民谣。
这些民谣道出了几百年前,在社会文化原始落后、娱乐活动极其贫乏的历史时期,枣庄人们对家乡戏曲“拉魂腔”的喜爱迷恋程度。
一、柳琴戏的由来与定名柳琴戏与淮海戏、泗州戏在1954年华东地区文艺会演之前统称“拉魂腔”。
拉魂腔是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一种颇有影响的地方戏曲形式。
因其土生土长、土里土气、土腔土调而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它具有极其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异常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是苏鲁豫皖交界处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一地区的历史见证和文化载体,体现了这一地区的人民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反映了这一地区人民所特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柳琴戏”一名是20世纪50年代确定的,邵明思《峄县柳琴戏》云:“1954年华东地区会演,正式把拉魂腔定名为柳琴戏。
”在1954年华东地区文艺会演之前,有关人士因嫌“拉魂腔”一名流于“土俗”,故决定更名为相对高雅的“柳琴戏”,并于文艺会演时正式启用。
二、柳琴戏的起源和发展柳琴戏起源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1736-1795),当时鲁南地区每遇水旱灾害,贫苦农民四处流浪,一部分人就用唱门子的办法代替叫门子,这是“拉魂腔”的初级阶段。
约在道光年间,苏楼的巧木匠,“拉魂腔”艺人王清,在苏家班艺人苏道一指导下,制成了第一把柳琴。
解放后,由政府出面,相继成立了滕县柳琴剧团、峄县柳琴剧团、枣庄市柳琴剧团、台儿庄柳琴剧团、齐村柳琴剧团。
剧团演出的传统剧目有200多出,主要有《东回龙》、《西回龙》、《二反》、《五反》、《樊梨花点兵》、《四告》、《王二姐思夫》、《五女兴唐》、《葡萄架》、《姊妹易嫁》、《张郎与丁香》等。
十年动乱期间,剧团几乎凋零殆尽。
新时期以来,剧团逐步得到恢复,除了上演传统戏以外,还创作了许多新的剧目,如《山乡锣鼓》(张晶执笔)、《匡衡进京》(邵明思创作)、《墨子》(王中编剧)等。
艺坛春秋:柳琴戏在邳州的渊源(作者王圣华)
艺坛春秋:柳琴戏在邳州的渊源(作者王圣华)柳琴戏最为邳州人民所喜爱,男女老幼多有能哼唱者。
在旧社会,家庭柳琴戏班十分流行;解放后,除成立专业剧团外,业余剧团也遍布各乡。
就是在戏曲不景气的当下,在广场的文娱活动中,还有好多人自发的演唱和欣赏柳琴戏;春节期间还有好多业余柳琴剧团活动;遇有老百姓的红白事上,也普遍演唱柳琴戏。
柳琴戏可谓是邳县人民的家乡戏。
一、柳琴戏在邳州的源流1.柳琴戏在邳州的名称:柳琴戏在邳州有“拉魂腔”、“轴鼓子”、“小戏子”、“柳琴戏”四种称谓。
“拉魂腔”:这种称呼较古老,似乎是随着这一剧种的形成而产生的,传统说法是因尾音翻高八度而称“拉后腔”或“拉呼腔”。
邳县称“拉魂腔”,据说是因为腔调委婉缠绵,优美动听,字字入耳,很能使人着迷,似能将其魂灵拉去,故称之。
尤其在农闲时节,村里请来小戏班,往往能连唱月余,当地确有男女青年观众听戏入了迷,而随戏班出走的事实。
“轴鼓子”:这是当地群众的习惯性叫法。
由于当初唱“轴鼓子”的老艺人,已经在群众中产生了一定影响,后来又纷纷改唱“拉魂腔”,腔调虽变了,但老观众们仍称他们为唱“轴鼓子”的,沿袭下来,“拉魂腔”和“轴鼓子”就混为一谈了。
其实,“轴鼓子”和“拉魂腔”并非一码事(“轴鼓子”有的叫“周姑子”或“肘骨子”),它们是产生在同一地区同一时代,并均由民间小调发展而成的不同种类的民间艺术,后来又相互吸收,“轴鼓子”逐渐为“拉魂腔”所取代。
“轴鼓子”演唱时演员手中轴动九环狗皮鼓发出有节奏的音响,大都被主家请来跳加官以驱赶鬼神、去晦气。
“小戏子”:这是与“大戏”相对而言的。
邳州人习惯把京剧叫作“大戏”。
因为京剧班子大、气派大,演出剧目多是帝王将相的宫廷戏,加之服装、化妆都是正规的舞台化,故称为“大戏”。
而拉魂腔却班子小、行头少、设备简陋。
演出内容多为生活小戏,而角色多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又大多跑乡镇以地摊形式演出,再则艺术上没有多少“玩艺儿”,还要经常向京剧等老大哥剧种吸收、引进许多东西,故称为“小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的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的保护与传承摘要:柳琴戏是以徐州为中心,在苏北、鲁南流行的少数地方剧种之一。
虽然第一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仍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本文分析了柳琴戏的历史渊源、演唱特点和代表剧目,阐明了柳琴戏的发展渊源和历史语境。
本文通过对柳琴戏发展历史和文化变迁的研究,深入挖掘柳琴戏的社会文化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导致柳琴戏衰落的诸多现实因素和制约柳琴戏发展的瓶颈,并对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柳琴戏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柳琴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引言柳琴戏因其独特的演唱风格,曾被称为“肘鼓子”“拉魂腔”。
只有在新中国成立时,“柳琴戏”才被正式命名。
迄今为止,柳琴戏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30多个地区和城市尤为流行。
《柳琴》是一部传遍各省的地方戏,群众基础非常广泛,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苏北柳琴戏为例,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柳琴戏的文化功能解读(1)教育功能中国传统戏剧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也使观众了解了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因此接受教育的老百姓无法与戏剧传播的历史文化进行交流,支持了民族文化知识的形成,伦理道德规范和民族情感认同。
这场比赛主要是通过表演来进行的。
观众通过欣赏琵琶演奏、触摸情感、触摸感人故事、用感官提升道德、激发欢乐审美思维等方式,无形地发挥了教育功能。
(2)娱乐功能娱乐功能是任何艺术,是中国传统戏曲柳琴戏生存发展所必需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功能。
柳琴艺术起源于清朝中期,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边疆地区。
当时人们的日常娱乐活动不像今天那么丰富多彩。
很多人生活在自己狭窄的栖息地,与外界的交流很少。
他们的精神生活非常贫乏。
柳琴代表的传统地方活动是当地居民消除疲劳、丰富生活的重要精神食粮。
柳琴的作品在情节和道具上充分体现了当时农民的道德良知、审美标准和审美情趣。
柳琴戏的传承及发展研究
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摘要:柳琴戏,俗称“拉魂腔”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
在漫长、曲折的生命历程中不断沉淀、演变最终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学、艺术等价值。
但是,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和艺术形态的多样化冲击,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本文以江苏省内柳琴戏的传承和发展为例,对当代柳琴戏的传承进行探讨,对柳琴戏在今后如何发展进行探索。
本文旨在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戏曲民俗文化,为如何使柳琴戏走出目前的困境做抛砖引玉之用,为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柳琴戏;当代;传承;发展一、柳琴戏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简述柳琴戏,俗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名称。
清朝乾隆年间,灾情不断,苏、鲁、豫、皖交界地区的灾民乞讨为生,部分人就用“唱门子”的办法代替“叫门子”,这就是“拉魂腔”的初级形态。
新中国成立之初,江苏徐州市委宣传部组织当地的民间艺人协同文教局的工作人员,对“拉魂腔”进行了挖掘和整理,反复推敲论证后,1953年2月将“拉魂腔”正式更名为“柳琴戏”。
从此,“拉魂腔”这一原本流传在民间的小戏,正式成为一个地方剧种“柳琴戏”。
2006年5月20日,柳琴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西文化的交流等原因柳琴戏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冲击。
不仅喜爱戏曲的观众越来越少,而且其本身表演越来越脱离群众的喜好,进而逐渐淡化出人们的视野。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很难再听到纯粹的柳琴戏,“村村锣鼓响,处处柳琴声”的场面已经一去不返,柳琴戏早已慢慢失去它的活跃市场。
二、从柳琴戏的剧目、传承模式、传承特点探柳琴戏的兴衰原因(一)、从柳琴戏的剧目发展探柳琴戏的兴衰原因柳琴戏形成于清朝乾隆年间,其最早的剧目创作者是背井离乡的农民、灾民,他们把现实生活的体验以及对人生的感悟揉入曲调中。
早期的柳琴戏剧目大多来自民间故事、历史传说。
这些剧目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同时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柳琴戏的传承保护研究
柳琴戏的传承保护研究作者:余敏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29期【摘要】柳琴戏是流行于山东和江苏的民间戏曲剧种之一,是我国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保产护名录的项目。
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当前柳琴戏的发展面临着各种危机。
文章重点剖析柳琴戏传承与发展遇到瓶颈的原因,提出有效解决措施,希望给相关领域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柳琴戏;发展;传承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9-0023-02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概述(一)柳琴戏的历史。
柳琴戏起源于清朝,主要分布在山东和江苏地区。
柳琴戏是民间色彩非常浓郁,也称为“拉呼腔”,所唱内容大都来自民间故事。
最早的柳琴戏演唱没有弦乐伴奏,后出现了专业艺人,这时的柳琴戏也叫做“对子戏”。
成熟时期的柳琴戏多是一个人扮演多个人物,称为“抹帽子戏”。
随着近代审美情趣的变化以及大型剧班的出现,柳琴戏的剧目更加丰富,角色和行当也日渐完善,迈入舞台演出行列。
[1]建国后,柳琴戏得以迅速发展,出现了专业的柳琴剧团,这些剧团开始频繁地赴乡村演出,加深了柳琴戏与民间社会的血脉联系。
文革期间,许多柳琴戏的艺人遭到迫害,传统技艺和柳琴戏的人才近乎毁灭。
改革开放后,国家重视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积极恢复柳琴戏的传承和发展工作。
(二)柳琴戏的音乐源流。
柳琴戏,又称“小戏”“肘鼓子”“拉魂腔”。
1953年政府收编后,徐州以其伴奏乐器柳叶琴形状似柳叶为据定名为柳琴戏。
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据乾隆二十五年修《沂州府志》记载,游走四方的兰郑(今临沂和郑城)灾民唱的“周姑子”的影响力已与凤阳花鼓不相上下。
“周姑子”,亦称“肘鼓子”,与拉魂腔的曲调类似。
传唱的“周姑子”不断吸收其它地区流行的各种民间说唱艺术,也综合了徐州琴书、河南坠子、大鼓中学到了的戏曲语言。
[2]二、柳琴戏的艺术特征及社会功能(一)柳琴戏的艺术特征。
柳琴戏主要分布在山东和江苏地区,江苏最早的民间柳琴戏班是成立于清同治四的“吴克志班”。
徐州柳琴戏剖析
我喜欢的插画师
几米
几米的选材:常常以孩子或者特殊人群的眼睛看世界,找到人心底最真 实最纯洁的部分,同时讽刺了社会的某些现象以及歪曲的人性。
它的图画细致得使人爱不释手,图为主、 字为辅的形式很新鲜;
没有风吹, 没有草动, 没有虫鸣, 没有鸟啼, 我全神贯注,固执的等待, 月亮掉落的夜晚。
几米让图像成为另一种清新舒洁的文学语言, 在他的作品里营造出流 畅的画面,散发出深情 迷人的风采。
柳琴戏历史追溯
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约二百多年。关于它的发展源头,新出版的 《江苏戏曲志· 柳琴戏志》罗列了三种说法,其中一种认为它源于苏北的太平歌 与猎户腔。"太平歌"是农民在收获季节为抒发喜悦之情而创造的一种曲调; “猎户腔”则是当地的猎户在狩猎之余,据当地流行的民歌、号子等,结合当 地的山川景色和自然音响,形成的一种曲调。 柳琴戏的发展大体经过了四个时期。在最早的说唱时期,半农半艺的贫苦农民 在农闲时,以一家一户或一二人结伴,走乡串里"唱门子"乞讨。唱的节目被称 为"篇子"。篇子多反映农村生活。此时的沿门说唱,既无弦乐伴奏,也无服装 道具,只有演唱者以板或梆子自打节拍。大概是因为缘于上门乞讨的唱腔,所 以,原始的柳琴有快板的味道,是两根弦的,简单而直接,上门乞讨者,要在 对方认清自己,并关门之前,拨动对方心弦,获得同情,并驱使对方身体下意 识的施舍,这门技艺博大精深,甚至有刀法至高境界迎风一刀斩的意味,其内 涵神髓就在于一口唱腔,也许这唱腔被精练到一个字,一个音,但是这一腔的 内涵,由一个字发出来,却包含着众多情素,让人神迷,让人体悟不尽,大道 至简之理。 清咸丰年间,柳琴戏有了专业艺人和班社雏形,演出小生、小旦的"二小戏"或 外加小丑的"三小戏"。这种戏也叫"对子戏"。对子戏鼎盛时期,柳琴戏班社中 出现了如"烂山芋"、"金不换"、"一千两"等职业女艺人。她们出演的旦角两腮抹 浅红,用黑色烟色描眉画鬓,抹口红。其所用的服装道具也多有变换。在长时 间的职业演艺中,形成了句尾委婉缠绵的拉腔。"拉魂腔"基本成熟。
民间艺术 历史传说
民间艺术历史传说柳琴(拉魂腔)棋盘的地方戏曲是柳琴戏,旧称拉魂腔,已经有200多年演唱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以主伴奏乐器柳叶琴定名并开始走上舞台,其腔调缠绵,优美动听,在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很受欢迎。
据徐州方志载:早年这种地方戏,人们叫它为:“肘古子",后来又改名为:“拉魂腔”。
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据今约有200多年历史。
据传与江苏、山东的柳戏同出一源,从声腔、流派传承上及其艺术形成与发展上看,是近现代流传于淮北一带的知名剧种“泗洲戏”(因古时候淮海地区是有名的泗洲城地界)。
在徐州以东的苏鲁一带又叫作“柳琴戏”(由于该戏一种主要伴奏乐器为“柳琴’而得名)。
主要时期在泗州(治今泗县),解放后为体现剧种的地方特色,故改名泗州戏。
流行于淮河以北以徐州为中心的苏、鲁、豫、皖接壤地区。
具体说,就是临沂、枣庄、郯城、滕州、徐州、邳州、新沂、东海、赣榆、连云港、泗洪、宿州、蒙城、寿县、灵璧、风阳、阜南、霍邱、桐城、安庆一带。
在日前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首批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由枣庄市申报的“柳琴戏’,赫然当选。
因苏鲁豫皖地处南北交汇之地,地理、文化、风土、人情的交错融合,这剧便自然有了南音的柔美低回,又有了北音的粗犷旷然。
因那拉魂动魄之处极为使人念想,这剧种便因此有了一个最初的名称——“拉魂腔”。
它以丰富的花腔和独有的拖腔翻高,有别于其他剧种,感染力极强。
这里至今还流传着“拉魂腔一来,跑掉了绣鞋,拉魂腔一走,睡倒了十九”的民谚,足见这个剧种在民间受欢迎的程度。
但是在当地民间很多老百姓还是一直叫它为:“拉魂腔”。
那是因为:这种戏曲从音乐伴奏,锣鼓点子到唱腔表演都是十分地让人们“着迷”,只要小锣子一响,琴声一起真的就能够把人们的“魂’,给勾拉了过去。
可见当地老百姓对“她”的痴迷程度!至于当初为何给它取名为“拉魂腔”,在民间还有着一段十分有趣和精彩的故事呢!在湖东区的一个小村子里每家大小人等全都喜爱听“拉魂腔”。
略论山东柳琴戏的表现风格
略论山东柳琴戏的表现风格[摘要]本文主要从山东柳琴戏的艺术表现风格进行探讨,总结出剧目内容、人物形象、语言风格、表演细节等一系列的大众化、平民化特点。
[关键词]柳琴戏艺术特点柳琴戏大约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最早叫作“拉魂腔”,意思是唱腔优美,把人的灵魂都能拉走。
大约在200年前,柳琴戏分成了南北两路,南路主要流行于苏皖豫地区,北路主要以山东滕州为中心。
北路柳琴戏形成山东的地方特色:典型的乡土戏曲,1954年华东地区戏曲汇演时正式定名为“柳琴戏”。
一、剧目内容柳琴戏在萌芽阶段“叫门子”的门头词,是由乞讨时所用的语言演化而来。
后来形成200个片段,种类繁多,异彩纷呈,且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很有生活情趣,大致分为:具有教育和哲理色彩的,如《酒色财气》、《大烟段》等;刻画农村喜剧人物的,如《胡打算》、《拙大姐》等;描述农村生活情趣的,如《拾棉花》等;表现男女爱情的,如《小二姐打水》、《二八光棍溜河沿》等;还有单纯为逗笑取乐的,如《十二月实话》、《小瞎子闹房》等;叙说民间故事的,如《三皇五帝》、《湘子讨封》等。
从柳琴戏的传统小戏来看,绝大部分内容是表现农民生活的,例如《七袋》、《喝面叶》、《拾棉花》、《双拐》、《二姐做梦》、《小姑贤》等,是体现农民生活情趣的小戏,即使是《打干棒》、《对厢房》、《送京娘》等历史神话题材的,也是以表现农民出身的书生、官吏生活为主,连鬼都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
从传统的柳琴大戏来看,宫廷戏、袍带戏很少,表现帝王将相的戏,也多是表现农民所崇敬、拥护的帝王,如《拦马》、《西歧州》、《四郎探母》等杨家戏,《西回龙》、《东回龙》等薛家戏,《三卷寒桥》、《小鳖山》等包家戏,都是表现农民所喜爱的贬奸扬忠、保家卫国的剧目。
二、人物形象在山东柳琴戏中,艺人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对于创作对象和创作表演都是用农民的生活逻辑和尺度来塑造各类人物形象,表现的结果是栩栩如生、淋漓尽致。
表演各类人物得心应手、逼真异常。
山东柳琴戏作文
山东柳琴戏作文一、柳琴戏的由来柳琴是一种起源于山东的民族乐器,俗称“土琵琶”。
柳琴最初的形制是二弦七品,经过音乐工作者的改进,有三弦、四弦、五弦、七弦柳琴与双共鸣箱柳琴等多种形制。
实践证明了四弦柳琴使用最为广泛,不仅用于伴奏,還用于协奏、独奏及民乐队中,受到了广大音乐工作者的欢迎。
二、柳琴戏的艺术特征柳琴戏的唱腔曲调活泼,节奏明快,除拖腔外男女都用“真嗓”,男腔粗犷、高亢,女腔细腻委婉。
它的唱腔丰富,属“板腔体”,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之说。
唱腔板式包括慢板、散板、垛板、二行板、紧打慢唱等。
伴奏分文武场,文场伴奏乐器以柳叶琴为主,另有二胡、中胡、板胡、三弦、琵琶、阮、笛、扬琴、唢呐等;武场伴奏乐器与京剧基本相同。
三、柳琴戏发展面临问题的分析柳琴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各种姊妹剧的艺术特点,并与流行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成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载体。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种娱乐样式的出现,使得大量原本活跃的戏曲团体逐渐萎缩,甚至濒临消亡,柳琴戏慢慢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到今天很难再看到一场纯粹的柳琴戏演出了。
虽然滕州市柳琴剧团现在的发展前景可观,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柳琴戏目前面临着观众群体流失的局面。
四、对柳琴戏传承的设想2010年3月6日,笔者去滕州市柳琴剧团走访调查,访问了现任团长马士庆和剧团演员苏扬,马团长对滕州市柳琴剧团的发展、生存现状等谈了自己的看法。
他说:“柳琴戏既然作为我们鲁南地区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我们就应该不顾一切地传承下去。
”在对滕州市柳琴剧团进行走访调查的过程中,让笔者感觉到对于柳琴戏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
民间传统艺术的传播与发展,不仅仅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一种生活方式,也体现了不同环境下,人民群众利用自身文化资源对文化进行传播的一种创造,对于新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人们总是希望追求更高层面的艺术享受,从而逐渐淡忘了传统艺术。
柳琴戏研究综述
形成同一体系的三大流派,即柳琴戏、淮海戏和泗州戏。山东枣庄、临沂 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探析柳琴戏的语言特色》(2015,高静、王艳)
和江苏徐州一带称之为柳琴戏。
一文认为柳琴戏这个剧种主要是表现生活,讲究形象化的生活特色和
1 柳琴戏的渊源追溯
自由抒情的音乐唱腔,其语言艺术较为通俗、风趣,从柳琴的语言特色
杨老)整理、加工,用以演唱农民中流传的故事,极受群众喜爱,被形容 也同样面临着生存的挑战,柳琴戏面临着传承与保护的困境。针对以上
为“拉魂腔”。
这些情况,学者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试图解决这些难题。
《柳琴戏传承的艺术特色》(2009,祝仰东)《柳琴戏现状调查和唱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的保护与传承》(2012,闫辉)一文着重剖
拉魂腔到柳琴戏— ——一个剧种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变迁》 以柳琴戏这个
2 柳琴戏的地域分布研究
剧种为视角,以一个国营剧团为个案,以 20 世纪 50 年代戏改为中心,
柳琴戏主要分布在苏、鲁、皖、豫四个地区接壤地带,形成了不同的 展示了历史转型中戏曲艺术本体和社会角色的传承与变迁,揭示了社
展,衍变成型。与此同时,艺人们还根据琵琶的造型,结合自己的需要和 《山东柳琴戏艺术特色及发展研究》(2011,赵峰)一文从柳琴戏的
想象,创造出主要伴奏乐器柳叶琴(俗称土琵琶)。柳琴戏在有序传承的 唱腔、文场、武场、剧目以及牌子曲等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发现在漫
衍变过程中,对南北风格的民乐、民歌和曲艺兼收并蓄,自成一格,最终 长的历史沉淀中,文化、民俗、语言、地域以及姊妹艺术特色对柳琴戏的
的四句调子的影响,再加用了柳琴伴奏,逐渐形成了最早的拉魂腔。 相同。《浅论柳琴戏的“调”》(2012,陆畅)一文主要从柳琴戏常用的两个
论柳琴戏起源及艺术特色
论柳琴戏起源及艺术特色作者:包军红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09年第02期摘要:柳琴戏俗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名称,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
它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区。
柳琴戏的来源是以鲁南民间小调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
关键词:柳琴戏起源艺术特色中图分类号:J63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047-01柳琴戏俗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名称,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
它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区。
一、柳琴戏起源柳琴戏,早期称“肘鼓子”,也称“小戏”,后因其唱腔独具魅力而被人称为“拉魂腔”,此外又有“拉后腔”、“拉花腔”、“控洪腔”等别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一度改为“四平调”。
1953年,徐州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文教局,与艺人反复磋商后,以主奏的柳叶琴为据,正式定命为柳琴戏。
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
距今约二百多年。
关于它的发展源头,新出版的《江苏戏曲志·柳琴戏志》罗列了三种说法,其中一种认为它源子苏北的太平歌与猎户腔。
“太平歌”是农民在收获季节为抒发喜悦之情而创造的一种曲调;“猎户腔”则是当地的猎户在狩猎之余。
据当地流行的民歌、号子等,结合当地的山川景色和自然音响,形成的一种曲调。
柳琴戏的发展大体经过了四个时期。
在最早的说唱时期,半农半艺的贫苦农民在农闲时,以一家一户或一二人结伴,走乡串里“唱门子”乞讨。
唱的节目被称为“篇子”。
篇子多反映农村生活。
此时的沿门说唱,既无弦乐伴奏,也无服装道具,只有演唱者以板或梆子自打节拍。
清成丰年间,柳琴戏有了专业艺人和班社雏形,演出小生、小旦的“二小戏”或外加小丑的“三小戏”。
这种戏也叫“对子戏”。
对子戏鼎盛时期,柳琴戏班社中出现了如“烂山芋”、“金不换”、“一千两”等职业女艺人。
她们在长时间的职业演艺中,形成了句尾委婉缠绵的拉腔,“拉魂腔”基本成熟。
论柳琴戏的原生腔源
下列形式的小乐汇或者是小乐句。如例 2 :
例 2 .
好心 的
人
爷 大 娘
给 点 儿 剩 馍 剩
饭 吃
吧
正如 江苏省柳 琴剧 团孙柏 桦老 团长所 说 :我们 平 时说 话都 要 讲究 抑 扬顿 挫 。在 乞讨 的 时候 , 了取 “ 为 得施舍 人家 的好感 , 乞讨 者 除了要 把 目的( 吃的东 西 ) 清 楚 外 , 要 细声 细气 , 要 说 还 自觉 不 自觉 地把话 说 得 尽量好 听一 些。① 这 虽然是 说者 无心 的 、 意识 的行为 , ” 下 但从 上 面带有乐 感 的乞讨声 来看 , 都 暗合 了说 却 唱音乐 要求 的上 下 呼应 、 动静结 合 、 不稳 定节奏 到稳 定韵律 的基 本流 动规律 。 从 如果 我们再 向深处 分析 一下 上述从 乞讨 语言形 成 的带 有 音乐 性 的乞 讨声 , 以看 出它 已经 明显地 带 可 有 分为上 句和下 旬 的音乐 分逗要 素 了 , 也就 是说它 已经基 本构 成 了一 个 简单 的对偶 句 。那 么这种 对偶 句
初 源头 _ 。我们认 为 , 2 J 柳琴 戏 曲从 原生 状 态 到形 成发 展 经历 过 一 个从 无 到 有 、 由简 至 繁 的 过程 , 这 一 点 在
上, 与我 国很 多地 方戏 的发展 过程 是 大 同小 异 的 。作 为 一 个 有 影 响力 的地 方 大剧 种 , 在漫 长 的发 展 过 程 中, 其基 本 演 出曲 目逐步 吸纳 、 汇 了姊妹 戏 剧 的特 点 , 融 又采 风 于人 民 的生产 、 活实 践 , 艺术 家们 提 炼 、 生 经 加 工 , 在 艺人长 期 的表演 实 践 中反 复地 锤炼 , 而 逐渐 形成 了 自己独有 的生 命 力和 表现 力 。 并 从 在对 柳 琴戏 表现 方式 进行 研究 的过程 中 , 我们 发 现 , 该戏 语 言特 色和 与浓 郁 的生 活气 息有 别于 其他 姊
临沂柳琴戏的起源及特点
临沂柳琴戏的起源及特点摘要:临沂柳琴戏旧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洪腔”、“拉花腔”、“拉后腔”、“拉河腔”等名称,均系由一个名称衍化而成,是地地道道的地方小戏,它起源于临沂市的兰山、郯城一带,在鲁南、苏北、皖北、豫东北广大地区流传了几百年。
柳琴戏唱词通俗生动、善于铺陈,尤其长于叙事和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它以优美悦耳的唱腔、诙谐幽默的表演、纯朴生动的语言、乡土气息浓郁的剧情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关键词:柳琴戏;起源;历史;研究我的家乡沂蒙山区的戏曲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其中以柳琴戏最为著名。
柳琴戏旧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洪腔”、“拉花腔”、“拉后腔”、“拉河腔”等名称,均系由一个名称衍化而成,是地地道道的地方小戏,它起源于临沂市的兰山、郯城一带,在鲁南、苏北、皖北、豫东北广大地区流传了几百年。
柳琴戏唱词通俗生动、善于铺陈,尤其长于叙事和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它以优美悦耳的唱腔、诙谐幽默的表演、纯朴生动的语言、乡土气息浓郁的剧情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之所以叫“拉魂腔”,是说这种戏唱腔优美,听久了能把人的魂儿拉走,当地至今还流传着“拉魂腔一来,跑掉了绣鞋;拉魂腔一走,睡倒了十九”的民谚,形容这个剧种在民间受欢迎的程度。
民间戏曲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包含着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
探究一个剧种的起源,往往更能发现戏曲艺术所蕴涵的大量的、有价值的文化信息。
一、柳琴戏起源于何时,没有明晰的文字记载。
据专家考证和老艺人们的师承关系推算,约在清代乾隆(1736—1796)年间,距今已有200余年。
纵观柳琴戏的发展演变过程,大体上是循肘鼓子、拉后腔、拉河腔、拉魂腔、柳琴戏之脉沿革发展的。
柳琴戏的开山鼻祖肘鼓子也称咒鼓子,本为肘悬小鼓拍击节奏而得名,是清初流行于鲁南地区临沂、郯城一带敲着单面狗皮九环鼓、专门替有灾害的农民开锁子还愿的一种迷信职业。
当时正值刀兵四起的战乱之秋,十年九灾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肘鼓子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柳琴戏的了解
柳琴戏的了解以柳琴戏的了解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柳琴戏,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流派,起源于明代。
它以曲调优美、唱腔婉转动人、表演细腻入微而闻名。
柳琴戏的演唱形式主要有唱、念、做三种,以唱为主,通过演唱来表达剧情和人物的心理活动。
柳琴戏的音乐以柳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其音质柔美悠扬,能够表达出戏曲的情感和氛围。
除了柳琴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乐器如琵琶、二胡、笛子等,用来丰富音乐的层次和表现力。
柳琴戏的剧情多样,既有历史传奇,也有现实题材。
其中,历史传奇剧是柳琴戏的一大特色,它通常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背景,通过对历史故事的演绎,表达出对英雄壮举和正义的赞美。
而现实题材剧则更加注重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映,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柳琴戏的表演形式精彩纷呈,既有唱腔的演唱,也有身段的表演。
演员们通过精准的唱腔和动作的配合,将戏曲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柳琴戏中,演员的表演功底至关重要,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唱功、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才能将戏曲形式完美地呈现给观众。
柳琴戏的服装和化妆也是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之一。
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装,化妆精致,以突出戏曲人物的特点和形象。
不同角色的服装和妆容都有着明显的区别,使观众能够一眼辨认出不同的角色,并更好地理解剧情。
柳琴戏在中国戏曲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也不断创新发展。
近年来,柳琴戏的剧目和演出形式不断丰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同时,柳琴戏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走向国际舞台,为世界各地的观众带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柳琴戏的了解,不仅可以让我们领略到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也可以增加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关注和支持柳琴戏,让这一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通过欣赏柳琴戏,我们可以感受到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也能够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让我们一起走进柳琴戏的世界,感受那份独特的魅力吧。
柳琴戏剧日的发展与创新
柳琴戏剧日的发展与创新
韩光丽
【期刊名称】《戏剧丛刊》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柳琴戏俗称拉魂腔.也称拉呼腔、拉后腔等,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
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约二百多年,最早形成于鲁南苏北一带农村。
其发展大体经过了说唱时期(即唱门子).拉魂腔的形成时期.“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时期和舞台演出四个时期。
表演形式也由一人或两人演唱“篇子”发展到一生一旦对舞对唱“压花场”、“对子戏”、“马踹雪”、“当场变”.再逐渐发展到“跑坡”、会戏”、“赌场戏”、“堂戏”、“愿戏”等,最后发展到舞台演出。
剧目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韩光丽
【作者单位】枣庄市艺术创作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825
【相关文献】
1.论徐州地方戏剧——柳琴戏 [J], 赵洪奎
2.全球化格局中的戏剧发展与创新——第31届世界戏剧节高层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J], 王廷信;史挥戈
3.论柳琴戏——一个地方戏剧样本的审美文化考察 [J], 温德朝
4.柳琴戏剧目的传承与发展 [J], 王成夫;
5.戏剧,当与时代同步——评柳琴戏《承诺》 [J], 管若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琴戏源头的初探
在苏鲁豫皖交接处,柳琴戏一直活跃至今,对于柳琴戏的起源众说纷纭。
笔者认为,今天的
山东省枣庄市应该是比较早的柳琴戏的发源地。
今天的枣庄包括台儿庄、峄城、滕州、薛城等五区一市。
而这些地区从资料中可以看出很早就有柳琴戏的记载。
在苏鲁豫皖交接处,柳琴戏一直活跃至今,但是对于柳琴戏的起源众说纷纭。
“拉魂腔”是柳琴戏的别称,起源于清代中叶。
其最初的源头也是无文字可考证的。
在《滕县县志?民俗篇》中有记载:“明初,城西地沮茹。
多膏腴,宜其麦。
其人竟相尚以靡侈,婚丧家用妓乐,东门外街巷清夜管弦之声如沸。
”光绪十二年撰修的《峄县县志?民俗篇》记载:“上元灯火,唐代尤盛,至今沿而为之。
乡村亦多竹马,秧歌诸戏金鼓喧闹。
”这两个例子说明在拉魂腔形成地,明末清初唱戏用乐极为兴盛而所提到的竹马,秧歌,诸戏并不一定就是“拉魂腔”。
若要觅求拉魂腔的源头,还需要其他的佐证。
柳琴戏的源头是什么?笔者认为,今天的山东省枣庄市应该是比较早的柳琴戏的发源地。
今天的枣庄包括台儿庄、峄城、滕州、薛城等五区一市。
而这些地区从资料中可以看出很早就有柳琴戏的记载。
一、明末清初藤县流行的主要有滕县花鼓,滕县花鼓和今天的柳琴戏有相似之处
花鼓秧歌即花鼓,又谓腰里响,表演者身系镲和鼓,边唱边击鼓,亦歌亦舞。
在休息时击镲以渲染气氛。
在清朝乾嘉时期,花鼓在滕峄地区相当流行。
受到其他的剧种的影响后,发生了质变。
形成了锣鼓冲子。
锣鼓冲子的表演与花鼓秧歌稍微有所不同,即伴奏乐器和表演者之间的分离,操乐之人,面前置一棍架,架的一端悬挂小锣,一端悬拔,不弦乐,击打节奏配合演唱。
江苏省柳琴剧团的相瑞先生说:“锣鼓冲子是由花鼓演变而来,不过花鼓系腰间而锣鼓冲子是放在地上,并有小罗伴奏。
在发展过程中表演者与伴奏者分离,逐渐具备了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
”
柳琴戏最初的表演形式是干板演唱形式,只用梆子敲击节奏和人声帮腔,每拍击板。
这种演唱形式或许就是从花鼓和锣鼓冲子那里继承到的。
而且从曲调上去分析,二者之间的继承
性就更为明显。
拉魂腔唱腔最为重要的特点是女腔上行小七度大跳以及男腔下行大二度的拖
腔。
这种特点的形成与花鼓的曲调有着极其密切的渊源关系,从现存的花鼓调和拉魂腔相对照,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二、周姑子,流行于山东境内,是在花鼓秧歌基础上受到其他剧种的影响而逐渐演变而来
的
嘉庆年间,周姑子在鲁南滕县,峄县一带已经比较流行。
鲁南一带,过去曾经流行一种敲狗皮鼓,替村民开锁子、念神、驱魔镇邪的的迷信职业。
从业者经常按照编好的轴子(悬挂的连环画)照图演唱。
所敲的狗皮鼓,是用铁圈扭成,形状类似扇子,上蒙狗皮和牛皮纸,把柄末端弯成圆圈,套坠九个铁环,唱时用手摇晃(当地的土语称为“肘”,即扭的意思),同时用竹签敲击,以成节奏。
当地老百姓称他为“周姑子”或者“姑娘腔”这种姑娘腔被乞食的“唱门子”和“跑坡”的艺人吸收,并在传唱中不断的发展,对于啦混腔的形成和产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周贻白先生在《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中提到“巫娘腔即姑娘腔,李玉的《麒麟阁反牢》中以及《霓虹关》中都有姑娘腔的唱调。
或谓今之柳琴戏,亦名周姑子,即为此一声唱调的遗声。
” 在《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枣庄市.〈文化志〉资料专辑》中记载:滕县东南门外有武氏兄弟,他们是唱周姑子的,他们将周姑子随心所欲的发展变化并发展成为“怡心调”他们的徒弟又将“怡心调”改称为拉魂腔。
从老艺人的口碑向前推算,武氏兄弟生活在距今200年前,而这时是清朝中期。
这个例子可以证明我们以上所说的两个论点,柳琴戏是在周姑子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我们
所说的拉魂腔的形成年代也是正确的。
三、在今天的台儿庄,运河河畔也有与柳琴戏非常相似的音乐形式
丁香腔亦称四句腔,三句半。
是一种既无丝竹乐器伴奏,又无大局与其伴奏的纯人声演唱形式。
是在运河号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主要流行在今枣庄市薛城南部运河一带。
清朝中期,我国南北交通运输的主要形式是运河。
人们为了配合所从事的航运等各种劳动,经常为了解乏或统一步伐等目的哼唱一些简单的曲调。
逐渐形成了当地的劳动号子。
大约在道光年间这种劳动号子发展成为非劳动时演唱的一种“一人唱众人和的”娱乐形式。
在休息时,众人相聚在一起,一人领唱,三五人甚至十几人帮腔演唱。
其基本的演唱多为四句一段,所以又叫“四
句腔”领着多唱三句半,后半句有众人帮腔。
干唱节目中最为代表性的为“休丁香”所以也叫“丁香腔”。
柳琴戏唱段多为上下句,也有四句,并且至今仍然有四句调,这种句式结构是和四句腔有着密切联系的,因此,四句腔也是柳琴戏的源头之一。
而且四句腔是在清朝道光年间随着拉魂腔的形成和流行而逐渐溶解和消亡的,他的音乐因素已经延伸到了柳琴戏当中。
以上几种曲种形式是在拉魂腔形成之前在鲁南地区流行的主要曲种。
并且我们通过分析可以肯定地说是在这三种形式的基础上,柳琴戏才逐渐形成的。
但是上述任何一种又都不能被称为后来的拉魂腔,因为拉魂腔借鉴了锣鼓冲子的打击乐,花鼓和四句腔的尾音翻高特点,以及四句腔的句式结构,是三者的精华的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