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柳琴戏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院2010级文化产业管理1班 201002120119

郭威

滕州市柳琴戏的发展

摘要:柳琴戏作为鲁南苏北地区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在广大人们中倍受欢迎。从柳琴戏的产生开始,期间不断吸收新的东西,根据人们的要求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戏曲。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柳琴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尤其在广大的青少年年青一代中,更是慢慢的被冷落,柳琴戏如何发展下去也是当地人民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正文:

滕州作为鲁南苏北交接地界,正是柳琴戏兴盛的地方之一,在滕州的土地上,随处可以听到人们口中哼着的柳琴戏曲,大街小巷音像店面会经常听到有着浓厚地方方言的柳琴戏的声音。本文着重论述柳琴戏在滕州的生存和发展的过程,现状,以及今后如何更好的发展弘扬这个传统的文学艺术。主要分为柳琴戏的介绍、柳琴戏的发展、滕州与柳琴戏的渊源、目前柳琴戏在滕州市发展的现状、结合滕州当地实际情况给出今后发展的方向和措施等方面加以论述。

1.柳琴戏简介及其特色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名称,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它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区。柳琴戏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以鲁南民间小调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一说是由江苏海州传播而来。柳琴戏的音乐唱腔非常别致,地方特色尤为鲜明,男唱腔粗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演唱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发挥、创造,自由地变化。"

怡心调"是本剧种的最大特点。此外,在唱腔的落音处,女腔常用小噪子翻高八度,男腔加入衬词拖后腔,也是其独特风格。节奏大多是有板无眼的1/4击拍,除了大部份是后半拍起唱处,还有连续切分的变节奏,给人以欢快、活泼、跳跃之感。由于唱腔旋律与地方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唱腔中的音程大跳经常出现,再加上频繁的转调,使人听起来既新奇多彩、又自然和谐。柳琴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各种姊妹艺术的优点,并与流行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着密切联系,成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载体。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电视的迅速普及,以及多种娱乐样式的出现,柳琴戏观众逐渐减少,表演团体悄然萎缩,柳琴戏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到今天,你很难再看到一场纯粹的柳琴戏演出,听到几句纯正的拉魂腔声调了。

国家非常重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柳琴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滕州市与柳琴戏的渊源以及滕州柳琴戏的发展现状

滕州市坐落在山东省的南部抗日铁道游击队之地—枣庄,南邻江苏北部徐州等城市,是鲁南的一个人杰地灵的县级城市,近年来得力于煤炭、机械、机床生产等行业,发展速度飞快。按照其地理位置,滕州正式柳琴戏的兴盛的地带,柳琴戏的唱腔语言等与滕州当地方言有极其的相似之处。柳琴戏是滕州土生土长的一个剧种,它和当地的风俗习惯、思想感情和地方语言的关系极为密切。早在明末清初,当时的滕州还是滕县,流行的主要有滕县花鼓,滕县花鼓和今天的柳琴戏有相似之处,后来经过不断地发展,人们不断地注入新的内涵和东西,柳琴戏逐渐的形成并慢慢发展成为滕州当地的一个最常

见的老百姓最为熟悉的戏曲形式。作为墨子和鲁班的故乡,滕州历年来注视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因此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柳琴戏的不断完善。在第九届齐鲁文化艺术节上,滕州上演的柳琴戏《墨子》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目前,在滕州大地,对于柳琴戏人们耳熟能详,人人都可以哼唱上几句,一些著名的曲目如《王华传》等人们更是喜爱有加。尤其在中年老年人一代,平时休闲时刻最常见的休闲方式就是坐在家中听上几段柳琴戏曲,从而放松精神延年益寿。由此可见,柳琴戏源于滕州当地,并发展和丰富与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滕州经济发展的同时,柳琴戏作为当地文化重要部分也得到了快速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4、柳琴戏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剧目陈旧,创新太少

剧目是一个戏曲的核心,有了好的剧本,一出戏就成功了一半。柳琴戏剧目大多来源于苏北地区的现实生活,反映民风民俗。现今的社会发展速度如此迅速,更新速度更是惊人,而柳琴戏存在的剧目多是几甚至几十年前的了。经典是经典,但是已经不能够满足广大观众的欣赏要求了。广大的柳琴戏艺术工作者要深入生活,获得好的素材进行创作。近几年柳琴戏在许多重要的演出场所都有露脸,但是演出的剧目大多是传统的优秀剧目,反映新时期新生活新事物的剧目基本没有。剧团应鼓励相关剧目创作者创作新作品,适当的时候进入较高一级剧团进行培训和学习,新剧获得成功时,政府文化部门或者剧团应给与相应的奖励,并为创作者提供好的政策和经济环境。

(2)人们审美情趣的改变

在电视普及、歌舞厅风行等娱乐新潮的迅猛冲击下,戏曲观众被迅速分化、

瓦解和改变。从年龄上看,青年观众由于阅历原因而尚未建立完备的戏曲观赏心理机制,因此,与老戏迷截然相反,他们由于对戏曲表演艺术的陌生而产生了极大的审美阻隔。而其他文化娱乐方式,因简便、直接、趋时等原因,纷纷赢得了观众的青睐。也就是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不必通过观赏戏曲就能很方便地得到满足。

(3)剧团人才的稀缺

从滕州市柳琴剧团的现状来看,创作人员平均年龄为50岁,这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是难有创新可言的。且平日的演出中多以现代歌舞为主,艺人们很难在柳琴戏上有所突破。不仅是艺人,从剧团的管理层来看,也是不够专业的。一个优秀的艺术团体管理者,应该具备专业的管理素质以及艺术素质。在保证基础生产的同时,能够对剧团的发展提出可行的创新方案,大胆引进人才,大胆创新,这样才能保证剧团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柳琴戏的传承。

5、滕州市柳琴戏的发展与保护

基于目前柳琴戏在滕州市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为了保护这种传统文化,为了使这种传统的艺术得以不断地延续生命力,更是为了丰富当地人们文化生活,促进滕州文化的发展,我们有义务更有这份责任去保护和传承柳琴戏。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出发:

(一)地方政府的政策保障

地方党政机关要积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典范。柳琴戏艺术是滕州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反映了鲁南地区的文化发展历史,反映了当地群众的审美情趣。政府政策支持和保护柳琴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柳琴戏观众的精神需求而去种点儿“食粮”,也不仅仅是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