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的传承及发展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摘要:柳琴戏,俗称“拉魂腔”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在漫长、曲折的生命历程中不断沉淀、演变最终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学、艺术等价值。但是,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和艺术形态的多样化冲击,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问题。本文以江苏省内柳琴戏的传承和发展为例,对当代柳琴戏的传承进行探讨,对柳琴戏在今后如何发展进行探索。本文旨在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戏曲民俗文化,为如何使柳琴戏走出目前的困境做抛砖引玉之用,为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柳琴戏;当代;传承;发展

一、柳琴戏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简述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名称。清朝乾隆年间,灾情不断,苏、鲁、豫、皖交界地区的灾民乞讨为生,部分人就用“唱门子”的办法代替“叫门子”,这就是“拉魂腔”的初级形态。新中国成立之初,江苏徐州市委宣传部组织当地的民间艺人协同文教局的工作人员,对“拉魂腔”进行了挖掘和整理,反复推敲论证后,1953年2月将“拉魂腔”正式更名为“柳琴戏”。从此,“拉魂腔”这一原本流传在民间的小戏,正式成为一个地方剧种“柳琴戏”。2006年5月20日,柳琴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西文化的交流等原因柳琴戏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冲击。不仅喜爱戏曲的观众越来越少,而且其本身表演越来越脱离群众的喜好,进而逐渐淡化出人们的视野。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很难再听到纯粹的柳琴戏,“村村锣鼓响,处处柳琴声”的场面已经一去不返,柳琴戏早已慢慢失去它的活跃市场。

二、从柳琴戏的剧目、传承模式、传承特点探柳琴戏的兴衰原因(一)、从柳琴戏的剧目发展探柳琴戏的兴衰原因

柳琴戏形成于清朝乾隆年间,其最早的剧目创作者是背井离乡的农民、灾民,他们把现实生活的体验以及对人生的感悟揉入曲调中。早期的柳琴戏剧目大多来自民间故事、历史传说。这些剧目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同时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柳琴戏最初的剧目是篇子。篇子多反映农村生活,如《拾棉花》、《走娘家》、《打鸟》、《拜年》等。通过不断发展和沉淀,现在独立的“篇子”已经有近200 个,如“行路篇”、“观花篇”、“梳妆篇”、、“观战篇”等。

其次是从早期的“篇子”而成的小戏,如大众所熟知的、反映民间生活的“三

小戏”《喝面叶》、《回娘家》、《拾棉花》等。

最后是近年来新创编的剧目,新创剧目既有古装戏也有现代戏,比较有影响的古装戏如《汉宫怨》、《天之娇女》、《彭祖》等;现代戏如《小燕和大燕》、《马驴换妻》、《枣花》等。

通过以上柳琴戏剧目发展的情况,可以看出柳琴戏的剧目多是颂扬了先民积极向上的崇高精神和讴歌民族精神的,其在反映社会现实题材方面的剧目相对较少,并且多歌颂性题材,少揭示社会问题的题材。新剧目的创作抓不住社会关注的焦点,就难免与社会脱节,很难引起民众的共感和关注。

不可忽视的是,建国以来,柳琴戏的剧目建设和演出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柳琴戏的受众面仍然是农村或文化程度不高的观众,怎样才能使柳琴戏的受众群体发生转变,怎样让城市和农村的不同年龄、不同知识层次的观众都能接受,这是现阶段我们急需思考的问题。柳琴戏不仅要得到农村的老百姓和文化程度较低的观众喜爱,而且还要赢得城市观众和知识分子的认可。柳琴戏曲的青年观众少之又少,主要原因是传统戏曲无论在题材、剧目、表现、审美等方面都缺乏时代气息,与大众审美趣味大相径庭。柳琴戏应立足当下,紧随时代发展,表达新世纪的现代人所面临的困惑和压力,走出陈旧创作观念的羁绊,突破旧题材旧思想的束缚,创作出具有时代感和揭示社会存在的问题的剧目,这是柳琴戏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这样柳琴戏剧目建设才能与社会接轨、与现实接轨、与青年接轨,才能“留住老观众,争取新观众”,才能扩大受众面,赢得当代年轻观众的青睐。

(二)、从柳琴戏传承模式探柳琴戏的兴衰原因

柳琴戏作为一种地方传统文化,在其不断积淀发展的两百多年中,曾有过“三天不听拉魂腔,吃饭睡觉都不香”的辉煌。然而,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受现代大众媒体的影响,柳琴戏演出市场开始萎靡,其始终无法摆脱低迷困境,柳琴戏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在经济迅猛发展,中西文化交流的大环境下,柳琴戏的民间戏班传承模式和民间剧团模式日趋凸显出其发展的弊端。

1、民间戏班传承模式

建国前,柳琴戏的传承主要是民间戏班传承模式,这些民间戏班主要是以血缘为主的家族传承和以拜师学艺为主的师徒传承。解放后,政府对地方戏曲班社进行整编,这些民间戏班有的编入当地的柳琴剧团,有的自行解散。

2、民间剧团传承模式

建国后,柳琴戏的传承主要是民间剧团传承模式,这些剧团在20 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期间均因缺乏资金等原因而停办或解散。从有关记载来看,江苏民间柳琴剧团在农村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几近衰亡。

由此可见,柳琴戏的逐渐衰败与其单一、脆弱的传承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三)、从柳琴戏传承方式探柳琴戏的兴衰原因

从民间乞讨说唱小曲到具有较丰富的唱腔、唱词、剧目,柳琴戏由土生土长的民间小戏终成为具有地方独特艺术魅力的剧种。虽然柳琴戏有着二百多年的传承历史,但柳琴戏的传承方式对其未来的发展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1、“口传”的方式

“口传”即口耳相传,这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主要传承方式。柳琴戏源于民间,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他们无法记谱也不识谱,故柳琴戏的传承主要是靠“口传”。师父对柳琴戏曲目进行示范传授,徒弟仔细模仿、用心记忆。在没有记谱工具和录音技术的年代,唱腔、剧目、表演等的学习,全靠演员反复揣摩记忆。这种“口传”的传承方式,很不利于剧目的保存和发展。在这种传承方式下,通常某些剧目还未被人们接受熟知,就随着表演者或其传承人的消亡而一起消失。

2、“母语”的传承

每个地方的方言就是生活在此地域人们的“母语”。柳琴戏传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用徐州地区的方言(母语)来演唱。“母语”代表的是一种地域文化基因,用方言去表演的艺术方式,反映了一个地方独特的地域特征。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精彩纷呈,是各地独特的唱腔和与众不同的方言演唱的传承方式所决定的。所以,“母语”演唱的方式是地方戏曲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柳琴戏作为一种地方戏种,分布的区域也相对具有局限性,传播地域小,受众群体少。“母语”的传承,对柳琴戏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约束。方言不一,不易于大范围的传播,这种传承方式对柳琴戏创作和传播上都具有一定影响。

三、柳琴戏的社会功能

对一种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首先要了解它的价值所在。柳琴戏起源于民间,其就是农民的思想和文化的传递。它的社会功能性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在不断的转变,其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本节主要是从柳琴戏的娱乐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仪式功能四方面进行阐述。

(一)娱乐功能

柳琴戏诞生于清乾隆年间,当时的中国社会处于封建社会。农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非常匮乏。柳琴戏就是这样根植于民间肥沃的土壤,并逐渐发展起来的,其为人们消除劳作疲劳、丰富精神生活的食粮。民间谚语有言“拉魂腔一来,跑掉了绣鞋;拉魂腔一走,睡倒了十九”,足以看出老百姓对柳琴戏的欢迎程度,也反映出柳琴戏在人们贫瘠的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

(二)教育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