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的传承及发展研究
滕州柳琴戏发展传承与振兴研究
滕州柳琴戏发展传承与振兴研究发布时间:2022-08-12T08:57:50.601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7期4月作者:赵连超[导读] 柳琴戏是以枣庄为中心,流行于苏鲁豫皖地区,现存为数不多的本土戏曲剧种之一赵连超滕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摘要:柳琴戏是以枣庄为中心,流行于苏鲁豫皖地区,现存为数不多的本土戏曲剧种之一,虽然2006年被列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却依然存在着严重的存亡问题。
文章从研究历史和文化变迁入手,分析了造成其衰落的诸多实际原因和发展的障碍,并就如何切实地保护和传承柳琴戏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探讨。
关键词:柳琴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保护;传承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一种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地,这些活动、表演、知识系统和技术,都是各团体或个人认为的文化传统。
在中国,主要有:(1)口语和口头文字;(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特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民间习俗,如传统礼仪和节日;(5)体育运动和休闲活动;(6)其他非物质文化的项目。
本文拟对滕州柳琴的创作进行考察。
二、柳琴戏简介柳琴戏,原名“拉魂腔”,流行于苏鲁豫皖地区,最初与淮海戏、泗州戏、柳腔、等都属于“拉魂腔”,与泗州戏是同一种,但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由于各地的流场而有了变化。
柳琴戏是苏豫皖三省的一大片地域,民间有一句俗语:“三日不闻拉魂调,寝食难安”。
三、柳琴戏的发展历程(一)唱门子阶段旧时连年的灾荒造成灾民不断地流动,灾民们年年以乞讨为生,他们在乞讨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用家乡的民歌小调为手段乞讨,感觉这种方式比沿门喊叫着去乞讨容易得多,这种唱着乞讨的方式不仅能使施舍人减去些许厌烦,而且结果也比较容易得到施舍。
至于当时这些难民唱的什么曲什么调,现在已经很难考证了,我们只能以苏北、鲁南部分地区难民群代代相传的乞讨形式进行粗略推测。
(二)周姑子阶段周姑子即是出家人,因为庙小,虽然不可能香火兴盛,也不会有晨钟暮鼓,但在长期以青灯黄卷为伴的修炼中,佛门诸课的唱念也应该粗知一二。
浅论柳琴戏的艺术风格
浅论柳琴戏的艺术风格柳琴戏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以其清新爽朗、婉转动人的唱腔和细腻婉转的表演风格而闻名。
柳琴戏的艺术风格独具特色,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本文将从柳琴戏的历史渊源、音乐特点、表演风格等方面展开,探讨柳琴戏的艺术魅力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柳琴戏源自宋代的板柳戏,起初是一种由走唱发展而来的戏曲形式。
后来与琵琶、笛子等多种乐器相结合,演变成了今天的柳琴戏。
柳琴戏的音乐特点是其独特的唱腔和乐器伴奏相结合的形式。
唱腔清新婉转,以其细腻婉转、明快活泼而著称,多用顺律,鲜明的音乐张力,又不失扬声的表现方式,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情感方面有着独到的艺术处理。
柳琴戏中的伴奏则以柳琴为主,其他乐器如二胡、琵琶、锣鼓等起辅助作用。
柳琴是一种古老的弹弦乐器,音色清越,音域广阔,表现力丰富,与清脆娇柔的唱腔相得益彰。
在表演过程中,柳琴和唱腔相辅相成,完美地诠释了每一段旋律的情感内涵。
柳琴戏在音乐上以其婉转动人的唱腔和优美多彩的伴奏乐器,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柳琴戏的表演风格也是其独特魅力的体现。
柳琴戏以其细腻婉转、婉转动人的唱腔和清新活泼的表演风格而闻名。
在表演上,柳琴戏讲究舞蹈动作、妆容服饰的设计,突出了角色的个性特征。
柳琴戏的表演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唱腔表演,柳琴戏的唱腔旋律清新婉转,既有激昂激越的部分,又有婉转动人的部分,通过唱腔的表演来展现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征。
其次是舞蹈表演,柳琴戏的舞蹈动作优美、婉转、清新,以其细腻的表现方式,形象地诠释了剧中人物的内心感情和情感冲突。
再次是妆容服饰的设计,柳琴戏的妆容服饰亦是其独特之处,通过服饰、化妆来突出角色的个性和特征,使得每个角色都栩栩如生,充满鲜明的个性色彩。
柳琴戏还注重舞台布景、灯光效果等方面的设计,以丰富的舞台视觉效果来吸引观众的目光。
柳琴戏的表演风格以其清新婉转的唱腔和多彩多姿的表演形式,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柳琴戏的艺术风格在表演内容上也有着独特之处。
鲁南柳琴戏调查报告
现在柳琴剧团现状的描述。 关键词 : 柳琴戏; 戏曲; 文化; 传承
一
、
柳琴 戏简介
果 。 邵 老 师 并 在 十 五 中学 设 立 了专 门用 于 学 习柳 琴 戏 的 榴 园剧 社 ,
柳琴戏 ,原称 “ 拉魂腔 ” “ 拉 后腔 ” 眙心调 ” “ 随心调 ” , 形 成于 山东省南部临沂 、枣庄及江 苏省东北部新海连一带 ,流行于鲁 、 苏 、豫、皖的交界地带 ,也是现存 以上地区的唯一地方戏 曲剧种。它
2 . 专业 的柳琴 团体受市政府 的扶持 ,现 有五十 多人,团长 、院 长、男演员、女演员、乐队、后 勤 ( 灯光 、布景 、音像 、服装等 ) 。
并 有 一 定 的 演 出任 务 , 每 年 的 演 出 要 不 低 于 三 台 大 戏 , 不 能 低 于 二 百 场 的 演 出 ,大 多 在 矿 区 演 出 。 3 . 演 出 时 为 吸 引 更 多 的 观 众 年 有 柳 琴 戏 ,现 在 将 柳 琴 戏 排 成
在 地 区 不 同 称 谓 也 不 同 ,南 方 江 苏 蚌 埠 、泗 州 一 带 称 为 泗 州 戏 ,北
柳琴戏 唱腔与其他剧种不 同之处 是绝 活 “ 花舌 ” , 即演唱 时嘴唇向两
边 拉 开 , 牙 齿 并拢 , 舌 尖 抵 住 牙 齿 发 出 的 “ 得 儿 ” 的 颤 抖 的 声音 , 可 随 着 旋 律 高 低 进 行 , 一般 是按 照 音 阶 1 2 3 4 5 6 7  ̄ U 达 最 高 点后 再 下 行 再 落 到 起 点 上 ,增 加 了演 唱 的 难 度 ,还 可 根 据 气 息 的 长 短 变 化 。 这
四、柳琴戏演 出背 景
1 . 柳琴业余 社团现状及组 织形式 。中年演员居 多,大多为柳 琴 戏退休 演员或业余 爱好者 ,现 在每天广场上 都有几 百人聚集唱柳 琴 听柳琴 ,社会上 的业余社 团组 织起来甚至 比专业 团体还 要用心 、积 极 。很 多的人们群 众退休后或 工余暇 闲,以传统音乐 的演奏 、演 唱 为乐事 ,陶情冶性 , 自娱娱人 ,并且为传 统音乐 的继承 和发展做 出 了贡献 。还有一个 现象就是年 轻人也有很 多加入 的,他 们大多唱 的
枣庄柳琴戏生存现状的思考
枣庄柳琴戏生存现状的思考枣庄柳琴戏作为中国悠久的戏曲艺术之一,源自山东,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柳琴戏的生存现状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枣庄柳琴戏的生存现状进行思考,探讨其面临的困境和发展的前景。
枣庄柳琴戏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人才匮乏、受众缩小、传承困难等方面。
由于现代社会对于柳琴戏这种传统艺术的需求逐渐减少,导致了柳琴戏表演者的数量日渐减少,人才断层明显。
观众群体也在不断地变小,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柳琴戏的兴趣大幅降低。
这就导致了柳琴戏市场的萎缩,进一步加剧了柳琴戏的生存困境。
传承方面,由于现代社会的影响,愿意学习柳琴戏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导致了柳琴戏传承渐行渐远。
枣庄柳琴戏的发展前景也备受关注。
在当下,枣庄柳琴戏确实面临着生存困境,但是并非毫无出路。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柳琴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和扶持。
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政府的资金投入,枣庄柳琴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宣传和推广,这对于柳琴戏的传承和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随着文化产业的兴盛,柳琴戏也有机会通过现代化手段来进行推广和传播。
比如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直播演出、通过手机APP进行宣传等方式,都能够使柳琴戏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关注。
可以通过与其他流行文化元素进行融合,推出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柳琴戏作品,也是非常有前景的发展方向。
要想让枣庄柳琴戏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是非常重要的。
年轻一代对于柳琴戏的了解和认知是有限的,很多人甚至对柳琴戏一无所知。
通过学校、媒体等渠道进行柳琴戏的宣传和普及是非常有必要的。
柳琴戏的表演者和传承者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提升和学习。
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表演水平,才能够赢得更多观众的青睐。
相关部门也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柳琴戏相关的创作、演出等活动,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枣庄柳琴戏的生存现状确实并不乐观,但是并非没有出路。
只要政府、社会各界和柳琴戏相关的从业者们共同努力,柳琴戏一定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
柳琴角色传承之所见
拉 魂 腔 剧 种 的 主 奏 乐 器 , 以 得 出 结 论 : 琴 是 该 声 腔 系 统 中 可 柳
的最主要伴奏乐器 ,其 分布流传 的地 区最广 ,柳琴 是一个象
征 , 拉 魂 腔 系统 中 占有 重 要 的位 置 。 在 柳 琴 以其 特 有 的 高音 个 性 、 活 自 由 的伴 奏 方 式 , 好 地 灵 较 融 人 在 拉 魂 腔 的 戏 曲音 乐 中 ,从 而 突 出 了 高 音 声 腔 热 烈 奔 放
柳 琴原是流行于鲁 、 、 一带的 民间乐器 , 皖 苏 用作柳琴 戏 、 抒 情 的旋 律 , 在乐 队 中能 与琵琶 、 、 阮 筝和 二胡等乐 器 和喈默 泗 洲戏等地方戏 曲的伴奏及 弹奏简单歌 曲 , 发音 响亮宏大 , 音 契演 奏。柳琴还具有西洋乐器曼陀林 的音响效果 , 它与 洋乐 色高亢刚劲 , 富有 浓郁 的乡土气息 。经 过长期 的发展 , 已发 队合作 时更是别有 风 味 , 音色上也 能水乳交 融 、 现 在 相得 益彰 。
八 度 的音 域 , 便 转 调 。 王 惠 然 先 生 于 15 年 底创 制 了 三 弦 不 98 柳 琴 的 变 革 和 发 展 是 在 我 国 弹 拨 乐 发 展 轨 迹 上 的继 续 延 二 十 四 品柳 琴 。并 采 用 十 二 平 均 律 半 音 阶 的排 列 ,其 实 际音 伸 , 合乐器 发展 的一般 规律 , 符 并将 弹拨乐器 密 、 等特色 发 亮
琴身和适 当改 变琴腹结 构 , 使外弦定 音 , 提高 了四度 , 柳琴 奏 的第 一 曲 , 曲 表 现 了激 动 人 心 的 场 面 ,春 到 沂 河 》 17 使 乐 《 (9 1 成 为一件名符其实 的高音乐 器 , 由三弦柳琴 的定弦 , 发展到 了 年 ) 创作 于 7 , 0年代 初期 , 柳琴 的代 表作 之一 , 塔 吉克 是 而《 四弦柳琴 的定弦 。在 演奏各种性质 的和音 、 和弦时音 响丰满 , 舞 曲》 18 ) 作于 8 (95创 O年代 , 春到 沂河》 后 的又一代 表 继《 之
柳琴戏研究报告
柳琴戏研究报告1. 概述柳琴戏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主要流行于山西、陕西等地。
它是一种杂技戏曲,结合了音乐、舞蹈、杂技和表演艺术的特点。
本文将对柳琴戏的历史、特点和表演方式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 柳琴戏的历史柳琴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柳琴戏的形式最初是由民间艺人创造的,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柳琴戏在中国北方地区迅速传播开来,并融入了当地的风俗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戏剧。
3. 柳琴戏的特点3.1 音乐和舞蹈柳琴戏的音乐和舞蹈是其最具特色的表演元素之一。
柳琴戏通常由一台柳琴和一把鼓组成的乐队伴奏,琴声悠扬,节奏明快。
演员在柳琴的伴奏下表演各种舞蹈动作,舞姿优美,富有节奏感。
3.2 杂技和表演艺术除了音乐和舞蹈,柳琴戏还融入了杂技和表演艺术的元素。
演员常常表演各种高难度的杂技动作,如跳高、翻滚等。
同时,他们还通过表演艺术的手段,塑造出丰富多彩的角色形象,给观众带来欢乐和感动。
4. 柳琴戏的表演方式柳琴戏的表演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独角戏:由一人扮演多个角色,通过转换表情、语气和动作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剧情。
这种表演方式要求演员具备良好的表演技巧和快速转换角色的能力。
•多人对唱:由多位演员合作表演,通过对唱的方式展示剧情和人物关系。
这种表演方式要求演员的配合度和默契度较高。
•多人合演:多位演员同时表演,分工合作,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效果。
这种表演方式既突出了每位演员的个性特点,又展示了他们的合作能力。
5. 柳琴戏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柳琴戏作为中国北方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对于当地的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传承了历史和传统的精华。
柳琴戏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并受到了政府和学者的高度关注和保护。
同时,柳琴戏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通过艺术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传递了正面的价值观念,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和个人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柳琴戏
柳琴戏简介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又有拉呼 腔、拉后腔等名称,1953年正式定 名为柳琴戏。它形成于清代中叶以 后,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安徽、 河南四省接壤地区。
• 1 艺术特色 • 2 传统剧目 • 3 代表作品 • 4 传承价值
• 唱腔
• 柳琴戏的音乐唱腔非常别致,地方 特色尤为鲜明,男唱腔粗犷、爽朗、 嘹亮。女唱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 余味无穷。演唱者可以随心所欲的 发挥、创造,自由地变化。
传承价值
柳琴戏的表演具有粗犷、热烈、朴实健康的风格 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特别是生活小戏,这种特点 尤为突出。
柳琴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各种姊妹艺术的 优点,并与流行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着密切联 系,成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载体。
存在问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电影、电视的迅速普及,以及多种娱乐样式的出现, 柳琴戏观众逐渐减少,表演团体悄然萎缩,柳琴戏慢 慢退出人们的视野。
2、人才匮乏
1、设备落后
3、投入不足
4、缺乏创新
保护措施
• 柳琴戏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 值,应给予保护。应当抓紧调动各方面力量,依 靠现有各种科技手段,保存好柳琴戏资料,为后 代留下这份宝贵遗产。同时,提高戏曲创作、演 出人员的待遇,改善戏曲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环 境,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和后备人才的培养,确保 柳琴戏艺术后继有人。
代表作品
《状元打更》 书生沈文素与山大王刘蝉金结为夫妻,后沈文素得中 状元,欲弃其妻。刘蝉金奉命平番,专点沈文素为其 打更,当先行运粮官,以此驯服沈文素。
代表作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杨三姐告状》 • 剧情梗概:民国七年,滦县土豪高贵章之子高占英,娶雇
柳琴艺术若干方面的探讨
柳琴艺术若干方面的探讨前言: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王慧然先生针对民间用于柳琴戏伴奏的柳琴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革,从琴体结构、音窗、弦、品等方面进行了革新。
从其诞生开始,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柳琴从仅仅作为柳琴戏的伴奏乐器到独奏登台,再到成为多种演奏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其地位超然。
本文正是在看到柳琴艺术超然的地位的基础上,展开对其发展历程和艺术特色的研究。
一、我国柳琴艺术发展历程概述1.1、现代柳琴的诞生柳琴原来仅作为鲁南、苏北、皖一代民间说唱艺术的伴奏乐器而存在,俗称“土琵琶”、“柳叶琴”、“柳月琴”等。
其在演奏中弹奏技巧有限,仅限于挑、扫等,音色浑厚有余当亮丽不足。
1958年王惠然先生针对其进行了革新改造,成功地研制出三弦24品到四弦到四弦29品的柳琴,从而让这种民间乐器获得了新生。
现代柳琴诞生后,其演奏技巧更为丰富,包括推、拉、吟、揉弦和滑、打、勾、泛音技巧等;音域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音量也得到大幅提升,从而在保持柳琴音色浑厚的基础上,弥补了亮丽不足的确定,音色得到了美化。
更为重要的是,柳琴也摆脱了仅仅作为伴奏乐器存在的宿命,成为一个独奏乐器而独自登上历史舞台。
1.2、柳琴应用于专业院团现代柳琴诞生后,先后被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民族乐队、上海民乐团、山东歌舞团、浙江歌舞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央民族乐团等专业院团所使用。
这些极具影响力的专业院团对柳琴的使用,对于柳琴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随着这些专业院团对柳琴的使用,大量优秀的柳琴演奏作品也被创作出来,如《王昭君》、《沂蒙山》、《驼铃响叮当》、《南疆舞曲》、《嘎达梅林》等,深受观众喜爱的同时,柳琴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1.3、柳琴曲的创作王惠然先生创作的第一首柳琴独奏曲目《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于1958年诞生;之后,王惠然先生创作的柳琴曲目《银湖金波》(1960年)、《柳琴戏牌子曲》(1960年)、《幸福渠》(1970年)、《春到沂河》(1971年) 、《欢腾的天山》(1977年)《、毕兹卡欢庆会》(1978年)《、木棉花开》(1979年)等相继问世,使得柳琴这一艺术形式渐渐让世人所熟知、喜爱甚至开始学习柳琴。
柳琴戏的简介
柳琴戏的简介柳琴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民间小演唱“拉魂腔”和“肘鼓子”相结合而形成。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柳琴戏的相关介绍,欢迎阅读!柳琴戏的历史溯源因其曲调优美,演唱时尾音翻高或有帮和,故也叫“拉魂腔”。
拉魂腔的来源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由滕州传统民间小调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即弦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
其唱腔中的[娃子] 、[羊子] 和滕州俗曲及柳子戏唱腔曲牌[耍孩儿] 、[山坡羊] 有渊源关系。
一说源于江苏海州,是由当地秧歌、号子中的[太平歌] 、[猎户腔] 经民间艺人丘、葛、张(一说“杨”)3人加工而成为拉魂腔。
后来丘、葛分别去皖北、鲁南传艺,因此在当地流行。
一说是由山东滕州山里的道士和尚,以安魂咒或肘鼓子等腔调演绎出的,滕州山里有个叫千山头的地方,从唐朝到明朝之间,这里曾是全国很大的道观群落,道观几十座,清朝之后衰落了,道士和尚为了生计,下山化缘帮人除魔消灾,演绎出拉魂腔这类唱腔。
1950年据丘门艺徒魏光才(当时80岁)推算,丘门于清乾隆年间已存在了。
拉魂腔流布于鲁南、皖北、苏北相接壤的广大地区以后,遂分为5路:中路以徐州为中心,北路以临沂为中心,东路以新海连为中心,南路以宿县为中心,西路则在涡阳、蒙城一带。
它们既有共同的渊源关系,又有各自的地方特色,都在当地逐步形成为戏曲剧种。
其中流行于江苏徐州和山东临沂的中、北两路,于1953年依据所用伴奏乐器柳叶琴(弹拨乐器)定名为柳琴戏。
其形成过程,最初只是由单人或双人清唱的曲艺,艺人称为“唱门子”或“跑坡”。
他们手持竹板或梆子敲打节奏,用(八句子)(即,娃娃)唱“单篇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篇幅可长可短。
在老“篇子”中有“咸丰三年粮食贵,…拜了师傅去学戏”的唱词,可知至迟在咸丰初年就已有职业艺人演出“两小”和“三小”戏,如《打干棒》、《小书房》、《喝面叶》、《王小二赶脚》之类。
为表现更多的人物,又衍变出一种由一人赶扮几个剧中人物的演出形式,称“当场变”或“抹帽子戏”,如《夏三探亲》,演夏三(丑扮)接四妹(旦扮)回娘家的故事,剧中有兄、妹、公、婆、母、嫂6人,均由丑、旦先后7次改扮表演,故此剧也名《七妆》。
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的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的保护与传承摘要:柳琴戏是以徐州为中心,在苏北、鲁南流行的少数地方剧种之一。
虽然第一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仍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本文分析了柳琴戏的历史渊源、演唱特点和代表剧目,阐明了柳琴戏的发展渊源和历史语境。
本文通过对柳琴戏发展历史和文化变迁的研究,深入挖掘柳琴戏的社会文化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导致柳琴戏衰落的诸多现实因素和制约柳琴戏发展的瓶颈,并对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柳琴戏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柳琴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引言柳琴戏因其独特的演唱风格,曾被称为“肘鼓子”“拉魂腔”。
只有在新中国成立时,“柳琴戏”才被正式命名。
迄今为止,柳琴戏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30多个地区和城市尤为流行。
《柳琴》是一部传遍各省的地方戏,群众基础非常广泛,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苏北柳琴戏为例,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柳琴戏的文化功能解读(1)教育功能中国传统戏剧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也使观众了解了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因此接受教育的老百姓无法与戏剧传播的历史文化进行交流,支持了民族文化知识的形成,伦理道德规范和民族情感认同。
这场比赛主要是通过表演来进行的。
观众通过欣赏琵琶演奏、触摸情感、触摸感人故事、用感官提升道德、激发欢乐审美思维等方式,无形地发挥了教育功能。
(2)娱乐功能娱乐功能是任何艺术,是中国传统戏曲柳琴戏生存发展所必需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功能。
柳琴艺术起源于清朝中期,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边疆地区。
当时人们的日常娱乐活动不像今天那么丰富多彩。
很多人生活在自己狭窄的栖息地,与外界的交流很少。
他们的精神生活非常贫乏。
柳琴代表的传统地方活动是当地居民消除疲劳、丰富生活的重要精神食粮。
柳琴的作品在情节和道具上充分体现了当时农民的道德良知、审美标准和审美情趣。
枣庄柳琴戏生存现状的思考
枣庄柳琴戏生存现状的思考枣庄柳琴戏是山东枣庄地区特有的地方戏曲,是该地区独具一格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枣庄柳琴戏面临着生存现状的挑战。
本文对枣庄柳琴戏的生存现状进行思考。
传承困难是枣庄柳琴戏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柳琴戏是一种需要长期学习和练习的艺术形式,但由于现代人忙于工作和生活,对艺术的关注度不高,导致柳琴戏的传统知识和技能无法得到有效地传承。
许多年轻人选择了其他更吸引人的娱乐方式,对于学习柳琴戏没有兴趣,这使得柳琴戏的传承面临严重的困难。
现代多媒体的冲击也给传统柳琴戏带来了挑战。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观看各种形式的娱乐,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
相比之下,传统的柳琴戏表演形式显得单一、古老,无法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
与现代娱乐方式相比,柳琴戏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大大降低,导致生存形势不容乐观。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枣庄柳琴戏的生存现状。
需要加大对柳琴戏传承者的培养力度,将传统的柳琴戏技能和知识传授给更多有兴趣的年轻人,使他们愿意继续传承和发展这一艺术形式。
还可以通过开展柳琴戏学习班、举办比赛等形式,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
需要寻找市场需求,提高柳琴戏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的现代性。
可以通过创新舞台布置、服装设计和剧情编排等方式,使柳琴戏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增加观众观看的欲望。
可以通过与其他戏曲形式或者现代流行艺术形式的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柳琴戏表演形式,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支持。
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推广柳琴戏。
通过互联网平台、电视台等方式将柳琴戏的表演录制成视频,在网络上发布,吸引更多人观看。
可以借助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增加柳琴戏的曝光度,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枣庄柳琴戏面临生存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传承困难、市场需求不足和现代多媒体的冲击。
为了改善柳琴戏的生存现状,我们需要加大对传承者的培养力度,增加市场需求和推广柳琴戏的方式和渠道。
徐州柳琴戏现代传承的调查与研究
社会视野农家参谋-161-NONG JIA CAN MOU徐州柳琴戏现代传承的调查与研究刘金松 季颖 潘莉(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徐州,221000)【摘 要】柳琴戏是流行于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接壤交界地区的传统剧种。
徐州地区的柳琴戏与徐州本土文化融合,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其拖腔或华丽或高亢,既有南音的柔美低回,也有北音的粗犷铿锵,其剧目内容取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环境,同时滋润着人民,具有浓厚的人文底蕴。
徐州地区柳琴戏发展与传承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我们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徐州柳琴戏;发展历程;传承现状;传承与发展1 徐州地区柳琴戏的发展历程关于柳琴戏的历史,由于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加之常以口头表演的形式为主,至今仍无定论。
我们通过一些零散的传说和对老艺人的采访,初步梳理了柳琴戏的发展历程。
柳琴戏的发展横跨了清朝中晚期至新中国成立,历程大致分为“肘鼓子”、拉魂腔阶段、跑坡时期、戏班时期等五个阶段。
在此期间,柳琴戏的表现形式、表演特点、传播途径等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徐州地区柳琴戏的发展也经历了几次重大改变,政府在推动柳琴戏发展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为顺应当时的文艺方针,政府开始对柳琴戏进行整改,之后举办“戏曲研究班”进行系统培训与指导。
1953年2月,根据剧种所用伴奏乐器主要是柳叶琴的特点,柳琴戏被正式命名。
次年,开始挖掘传统剧目,并于九月参加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喝面叶》《拦马》《芈建游宫》等三个折子戏参与演出,荣获剧本奖、演出奖,出演人员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1956年6月经徐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整顿合并、组建成立徐州市柳琴实验剧团。
1956年,徐州市戏剧青年训练班创办,培养了一批高素质高水平演员。
1958年7月,江苏省文化厅再次整顿合并,定名为江苏省柳琴剧团,并将其改为国营制。
至此,柳琴戏携着新时代的熠熠光辉蓬勃发展了起来。
在完成商业演出的同时,也担负着文化宣传的任务。
柳琴戏的发展传承与保护
文化艺术 |柳琴戏的发展传承与保护□董妮娜/文中国戏剧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尤其是柳琴戏最为显著。
柳琴戏,原称为“拉魂腔”,还有“拉呼腔”“拉洪腔”“拉花腔”“拉后腔”“拉河腔”等称号,柳琴戏的唱词通俗、生动,特别擅长叙述和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具有幽默生动的特点。
本文就是通过阐述柳琴戏的起源和发展,来对柳琴戏的文化功能进行解读,分析出柳琴戏现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柳琴戏有“肘鼓子”“拉魂腔”之称,是以其独特的唱法而闻名的。
“柳琴戏”是新中国建立后多起的名称。
至今,柳琴戏已经发展了两千多年,在山东、河南、陕西、江苏等30多个区域和大都市中都非常受欢迎。
《柳琴》作为一种流行于全国各地的民间戏曲,在2006年被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研究分析的目的也是对柳琴今后更好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
1 柳琴戏起源柳琴的由来并无明确的文献记录。
根据有关专家的考证以及这些老艺人之间的探讨,可以推断出,大约是清朝乾隆时期就出现了柳琴的记载,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了。
从总体上看,柳琴戏的发展和演进可以分为肘鼓子、拉后腔、拉河腔、拉魂腔和柳琴戏。
柳琴戏的创始人肘鼓,又叫“咒鼓”,是由手鼓的敲击节拍而逐渐演变而来的,他是鲁南临沂和郯城一带盛行的一种民间艺人,专门用来给有困难的农民开锁[1]。
那时候,正是战争频发的时候,十年九劫,百姓处于水深火热的环境中,肘鼓子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
施法者往往携带数张画轴,悬挂在一根木杆上,肘悬九环狗皮鼓,一人一鼓,一人一锣,口中念念有词。
一个人唱,一个人附和,依着图画中的内容,一字一句地唱着,打着鼓,唱着,扭动着身体,为百姓祈求驱邪,实现愿望,祭祀鬼神,俗称“肘鼓子”,亦称“姑娘腔”,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跳神”。
康熙《百戏竹枝词》中的《唱姑娘》序文中说,柳琴戏这是一种“齐剧”,也就是女声,可以用唢呐演奏,但最后要绕着舞台的场景进行变换,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山东人叫柳琴为“姑娘”,因此肘鼓子就叫“姑娘腔”。
浅谈柳琴戏的传承价值和未来发展
响, 演唱 者可以 自由发挥 , 受拘 束和限 制 , 不 多富 有创造性 。其
三, 柳琴戏 节奏独特 , 繁转调 , 频 变幻 多彩 , 令人心旷神怡 , 然 怡
自得 。
3柳 琴戏 的发展 现状
随着时 代的发展 , 们物质 生活水平 的提高 , 视 、 人 电 电脑 等
多种娱乐方 式的产生和迅速普 及 , 曲文化受到严重 的冲击 。 戏 喜
2柳 琴戏 的传 承 价 值
柳琴戏是我 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一种 , 经过长期的发展 、 演
变 、 善 , 后 形 成 独 具 风 格 的 地 方 戏 曲 。 它 产 生 的那 一 天 起 , 完 最 从
爱 戏 曲 的 观 众越 来 越 少 , 表演 越 来 越 脱 离 群 众 的 喜 好 , 而 逐 渐 进
柳 琴 戏 具 有 自 己 独特 的 艺 术 魅 力 , 素有 “ 心 调 ” 美 誉 。 怡 之 其
一
,
柳琴戏 唱腔别致 、 听 , 唱腔粗犷 豪放 、 劲有 力 , 唱腔 动 男 刚 女
婉 转 悠 扬 、 和 缠 绵 。其 二 , 琴 戏 来 源 于 民 间 , 传 统 文 化 影 温 柳 受
艺 术
浅 谈柳 琴戏 的传承价值和未 来发展
伊 莉娜
( 山西 师 范 大 学 戏 曲 文物 研 究 所 , 山西 临 汾 0 10 ) 4 00
摘 要 : 琴 戏 是 我 国 民 间 传 统 戏 曲 之 一 。 着 自身的 独 特 和 柳 有 价 值 。但 随 着 时代 的发 展 , 琴 戏 的 发 展 面 临严 重 的 问题 。 何 柳 如
自 己独 特 的风 格 。 唱 腔 婉 转 悠 扬 , 人 心 弦 , 活 气 息 浓 厚 , 其 动 生 往 往 令 人 心 旷 神 怡 , 痴如 醉 , 有 很 高 的 艺 术 魅 力 。尤 其 是 生 活 如 具 小 戏 , 包 含 古 声 韵 ( 姑 娘 腔 等 )具 有 较 高 的美 学 价 值 。 多 如 , 4 柳 琴 戏贴 近 生 活 、 近 群 众 , 有 极 高 的精 神 价 值 。 柳 琴 ) 贴 具 戏 来 自于 群 众 、 展 于 群 众 、 新 于 群 众 。 受群 众 喜 爱 。 式 的 发 创 深 形
徐州柳琴戏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戏剧与影视Theatre,film&television151柳琴戏萌芽时期,其演唱者多为贫苦的农民,他们选择依靠卖唱沿途乞讨,俗称“唱门子”。
后来卖唱者吸收周边戏曲艺术优点,逐渐转型为专业艺人。
随后戏曲艺人增多,角色表演愈加完善。
演唱中,柳琴戏曲调的尾音翻高且有较长时间的拖腔,别具特色,以此发展成为地方特色的“拉魂腔”。
此时,这些艺人已形成较大型的民间班社。
戏曲的不断传播,拉魂腔不仅扎根于农村,而且慢慢从农村进入繁华城镇和市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仅在以徐州为中心的苏北地区仍存有为数不少的民间剧社。
团体的建立和完善,使剧种完成了从简单的“唱门子”到一方戏曲代表“拉魂腔”的转变。
1953年,政府对剧团进行收编,柳琴戏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柳琴”而被正式定名为“柳琴戏”,一直沿用至今。
柳琴戏源于民间,又流行于民间,地域乡土气息浓郁。
其演唱内容题材多取自民间,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富有民间艺术特点。
且戏曲听众多为农民,作为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逢年过节、庙会等重要节日聆听柳琴戏,在农闲或田间劳作时,人们也会时常表演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唱段,以作娱乐。
论起当地人对其喜爱和追捧程度,可用当地的民间谚语来形容:“三天不听拉魂腔,吃饭睡觉都不香”。
二、近几十年人们在柳琴戏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在戏剧实践方面,柳琴戏取得明显发展应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柳琴戏的重视,使得这一小戏成为地方独具特色且规范的戏种。
20世纪下半叶,为继承发扬地方优秀艺术文化,政府部门对苏北地区现有的多个分布较散的民间柳琴戏剧社进行收编,这其中包括新沂、邳州、睢宁等地的民间剧社,后又扩建为江苏柳琴剧团。
政府对柳琴剧种进行大力扶持,柳琴戏因此进入一段较长时间的繁盛期。
进入20世纪80年代,柳琴戏渐渐恢复演出,上到文化部受邀赴京为国献礼及慰问演出、进行戏曲艺术影片拍摄工作,下到地方送戏演出,柳琴戏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值得一提的是,柳琴戏专业学校的建立,使柳琴戏的培养更加规范化系统化。
柳琴戏研究综述
形成同一体系的三大流派,即柳琴戏、淮海戏和泗州戏。山东枣庄、临沂 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探析柳琴戏的语言特色》(2015,高静、王艳)
和江苏徐州一带称之为柳琴戏。
一文认为柳琴戏这个剧种主要是表现生活,讲究形象化的生活特色和
1 柳琴戏的渊源追溯
自由抒情的音乐唱腔,其语言艺术较为通俗、风趣,从柳琴的语言特色
杨老)整理、加工,用以演唱农民中流传的故事,极受群众喜爱,被形容 也同样面临着生存的挑战,柳琴戏面临着传承与保护的困境。针对以上
为“拉魂腔”。
这些情况,学者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试图解决这些难题。
《柳琴戏传承的艺术特色》(2009,祝仰东)《柳琴戏现状调查和唱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的保护与传承》(2012,闫辉)一文着重剖
拉魂腔到柳琴戏— ——一个剧种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变迁》 以柳琴戏这个
2 柳琴戏的地域分布研究
剧种为视角,以一个国营剧团为个案,以 20 世纪 50 年代戏改为中心,
柳琴戏主要分布在苏、鲁、皖、豫四个地区接壤地带,形成了不同的 展示了历史转型中戏曲艺术本体和社会角色的传承与变迁,揭示了社
展,衍变成型。与此同时,艺人们还根据琵琶的造型,结合自己的需要和 《山东柳琴戏艺术特色及发展研究》(2011,赵峰)一文从柳琴戏的
想象,创造出主要伴奏乐器柳叶琴(俗称土琵琶)。柳琴戏在有序传承的 唱腔、文场、武场、剧目以及牌子曲等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发现在漫
衍变过程中,对南北风格的民乐、民歌和曲艺兼收并蓄,自成一格,最终 长的历史沉淀中,文化、民俗、语言、地域以及姊妹艺术特色对柳琴戏的
的四句调子的影响,再加用了柳琴伴奏,逐渐形成了最早的拉魂腔。 相同。《浅论柳琴戏的“调”》(2012,陆畅)一文主要从柳琴戏常用的两个
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历史渊源与发展变迁考述_吴秀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历史渊源与发展变迁考述吴秀明摘 要: 柳琴戏原名“拉魂腔”,是流行于苏鲁皖豫交界地区的地方剧种,其本身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柳琴戏从土腔土调和民间小戏的艺术形态,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其唱腔、剧目、表演等诸本体要素不断成熟,班社组织与社会功能经历转型和创新,显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发展规律。
关键词:拉魂腔;柳琴戏;地方剧种;发展变迁中图分类号:J82文献标识码:A柳琴戏,又称拉魂腔、拉后腔、拉呼腔等,是流行于苏北、鲁南、皖北、豫东广大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它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无论在城镇剧院、乡村广场,抑或是婚丧嫁娶的仪式场面中,都可以看到拉魂腔的表演。
在徐州广大地区至今仍流传着这样的民谚:“三天不听拉魂腔,吃饭睡觉都不香”“男人听唱拉魂腔,丢了媳妇忘了娘;女人听唱拉魂腔,面饼贴在锅盖上……”。
可见,“拉魂腔”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戏曲形式,已经渗透到人们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当地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曲艺说唱到舞台艺术,柳琴戏在产生、发展的过程中,伴奏乐器、演出形式、班社队伍、演出剧目等均有革新和丰富,艺术形态不断成熟。
一、从拉魂腔到柳琴戏:柳琴戏的历史渊源和唱腔发展拉魂腔流布于鲁苏皖豫四省交界区,由于区域之间地质地理、水系、自然风貌以及语言、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再加上受各地区不同的民歌小调和姊妹艺术的影响,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演唱特点和表演风格,进而分化为不同的路数和剧种:北路和中路分布在山东和徐州地区,叫“柳琴戏”,唱腔粗犷豪放,节奏比较整齐,旋律音程跳进较大,具有明显的北方戏曲唱腔的特点;东路分布在江苏淮海地区,叫“淮海小戏”,受京剧和徽剧影响较大,唱腔婉转柔和[1];南路和西路流行于皖北地区,因剧种从业人员多为泗州籍,定名为“泗州戏”,唱腔优美,节奏比较复杂。
柳琴戏早期的声腔主要来源于肘鼓子(姑娘腔)、锣鼓铳子(花鼓)。
浅析柳琴戏在江苏的传承及发展
浅析柳琴戏在江苏的传承及发展作者:陶一莹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03期【摘要】柳琴戏是江苏与鲁南地区的地方戏,在苏北地区尤为盛行。
柳琴戏是江苏重要的民俗文化,而随着时代发展,年轻群体对其了解、传承、保护的意识渐行渐远。
本文研究分析明确了柳琴戏在江苏传承的现状想,并提出如何传承和发展柳琴戏的策略,引导人们了解柳琴戏、学唱柳琴戏、热爱柳琴戏,以此改变柳琴戏在江苏传承的现状。
【关键词】柳琴戏;现状;发展柳琴戏,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又称“拉魂腔”。
起源于清朝,距今约二百余年。
主要流传于江苏与鲁南交界地带。
戏种类繁多,唱腔极富特点,男腔高亢而嘹亮,女腔委婉悠长、余味无穷。
柳琴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最早的说唱阶段是半农半艺的贫苦农民在农闲时,在走乡串户的乞讨中的“唱门子”,称为“篇子”。
篇子描述的多是农村生活。
乞讨式的沿门说唱,主要是演唱者以板或梆子的自打拍子相合。
清咸丰时期,柳琴戏开始有了专业演唱班子“对子戏”。
有职业女艺人,道具与化妆等,逐步发展而形成了尾腔拉嗓的“拉魂腔”。
到了清末民初,柳琴戏逐步完善并有了演出舞台。
民国时期,部分柳琴戏班社开始由农村发展到城市。
王素秦、相瑞先、姚秀云等柳琴戏艺人开始活跃于柳琴戏舞台。
柳琴戏成为市民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
解放后在政府的扶持下,柳琴戏得到了迅猛发展。
扩建了柳琴剧团。
但随着“文革”的到来,柳琴戏许多专业剧团被迫解散。
随后,沐浴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恢复了被解散的柳琴戏剧团。
2006年5月20日,柳琴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柳琴戏的代表作品主要有《四平山》、《墨子》、《状元打更》、《小包公》等。
《墨子》一剧取材于墨子一生中最具历史意义的“止楚攻宋”的故事,紧紧围绕墨子的爱国情怀而又深藏爱人的情感展开,故事生动,人物形象饱满。
柳琴戏音乐唱腔极富特点,男腔高亢而嘹亮,女腔委婉悠长、余味无穷。
演唱者一般可以能够自由发挥,自由转化声腔。
枣庄柳琴戏 百年拉魂腔——枣庄柳琴戏源流再探索
总第 2 0 6期
枣庄柳琴戏— —百年拉魂来自 枣庄柳琴戏 源流再探索
任 跃 刚
山东 枣庄 2 7 7 1 0 0 )
( 山 东省枣庄 市 艺术剧 院
【 摘
要】 枣庄柳琴戏又称 “ 拉魂 腔” ,是 山东重要 的地 方剧 种,具有独特 的艺术魅 力。本文主要对枣庄柳
市 “ 枣庄市”。 辖 区内分布着东夷文化 、 北辛文化 、 先秦文化 、 咸丰年间 ,三句半艺人改 唱锣鼓铳子 。后来 ,高二 、八戒等 大 运河 文化 等 遗 存 ,被 史 学 家 们 誉 为 “ 中 国文 明唯 一 没 有 中 艺 人 到 滕 县 改 学 拉后 腔 , 成 就 后 又 回到 孙 楼 、 李楼一带教 唱。 断过的地方 , 是 中原文明的孕育地、发祥地”,涌现 出墨子 、 其 门生 华 继 云 、 华 继 方 成立 “ 华 家 班 ”, 从此 , 拉后腔在滕县 、 荀 子 、孟 尝君 、奚 仲 、匡 衡 、毛 遂 、贾 三 近等 一 批 历 史 文 化 峄 县 西 部 及 运 河 两侧 ,逐 渐扩 散 开 来 。 先 贤 ,使 枣 庄 成 为 闻名 中外 的 历 史 文 化 名 城 。 花 鼓 秧 歌 又 叫做 “ 腰 里 响 ” ,表 演 者 身 上 系 着 花 鼓 和 嚓 “ 枣庄 柳 琴 戏 ” 是 随 着 枣 庄 历 史 文化 的发 展 而 形 成 的 。 片 ,边 唱 边 击 鼓 ,非 常 热 闹 。清 朝 乾 嘉 时 期 ,这 一 艺 术 形 式 《 峄县志 》记载 : “ 上元灯火 ,唐代尤盛 ,至今沿 而为之 。 在 滕 峄 地 区 非 常 流 行 ,受 到外 来 剧 种 影 响后 ,发 生 了很 大 的 乡 村亦 多竹 马 、 秧歌、 诸戏、 金鼓喧闹。 盖 有 乡傩 之 微 意 焉 。 ” 变 化 。柳 琴 戏 最 初 的 表演 形 式 是干 板 演 唱 ,一 边 用 梆 子 敲 节 所 谓 诸 戏 ,包 括 我们 的地 方 戏 “ 拉 魂 腔 ” 以 及 外来 的 京 剧 、 奏 一 边 唱 。从 曲调 上 分 析 ,两 者 的 关 系 就更 为 明 显 。拉 魂 腔 昆 曲 、梆 子 戏 等 。运 河 文 化 是 一 种 先 进 的 商 业 文 化 ,沿 途商 唱腔 很 有 特 色 ,其 中女 腔 是 上 行 小 七度 大跳 以及 男 腔 下 行 大 船 、官船 、商家如云 ,依托运河促进了南北物资交流 ,促进 二 度 的拖 腔 。这 些 特 点 和 花 鼓 的 曲调 都 有 着 深 刻 的关 系 。 了商 品 经 济 的繁 荣 。 肘鼓子也 叫做 “ 周姑子” ,在山东很流行 ,是受 到了别 “ 枣 庄 柳 琴 戏 ”形 成 于清 代 中 叶乾 嘉 年 间 的 峄 县 和 滕县 的 剧种 影 响 的花 鼓 秧 歌 演 变 而 来 的 。嘉 庆 年 间 ,周 姑 子在 鲁 ( 今山东省枣庄 市 ) , 流行 于鲁南 、 苏北 、 皖北 、 豫东 等地 区。 南 滕 县 、峄县 一 带 已经 比较 流 行 。 以前 在 鲁 南 一 带 就 流行 过 三五成班 、十八结社 ,无论是 田间地头还是城镇乡村 ,均以 种敲狗皮鼓 ,最后大家都将其当作是迷信职业 。当地老百 其 浓 烈 的 乡音 乡 韵 ,裹挟 着 泥 土 的芬 芳 ,原 汁 原 味 地 还 原 着 姓称其为 “ 周 姑 子 ”或 者 “ 姑 娘 腔 ” ,这 种 唱 腔 被 一 些 街 边 当地 乡土老百姓 的真实情感 ,因其 曲调优美 ,演唱时尾音翻 的 卖 艺 者借 鉴 ,并 流传 发 展 ,对 于 拉 魂 唱 腔 的影 响 很 大 。 高或有 帮和 ,又被当地的人们称 为 “ 拉后腔 ” “ 拉魂腔” , 丁香腔在有些地方 叫做 “ 四句腔” 、 “ 三句半” ,没有 1 9 5 3年 正式 定 名 为 “ 柳琴戏” 。 弦 乐 伴 奏 ,也 没 有 打击 乐 伴 奏 ,只是 靠 人 声 ,应 该 是 从 运 河 2 0 0 6年 ,由枣 庄市柳琴 戏保护传 承 中心 ( 枣庄市 艺术 号 子 发 展 而 来 的 ,主要 活 跃 于 今 枣 庄 市 台儿 庄 、峄 城 、薛 城 剧 院 )申报 , “ 枣 庄 柳 琴 戏 ” 被 国务 院公 布 为 第 一 批 国家 级 运河一带 。 非 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项 目,成为鲁 苏豫 皖以及泛淮海地 区最 以上 几 种 艺 术 形 式 是 鲁 南 地 区 之 前 的 一 些 比 较 主 要 的 有 影 响力 、最 具 代 表 性 的地 方 剧 种 。 道光年间 ,活跃在 当地的 民间艺人主要有 :唱肘鼓子 的 曲种 。柳 琴 戏 与 以上 几种 曲种 有 着 千 丝 万 缕 的联 系 ,可 以说 是 从 这 些 曲种 发 展 而 来 的 。但 是 上 述 任 何 一 种 又 都 不 能 被 称 武大 、武二兄弟 ,滕县南部高庄唱花鼓 的艺人高二 ( 艺名高 老板 ),滕县西部磨庄唱花鼓的安有德 ,峄县李村三句半艺 为 后 来 的拉 魂 腔 ,拉 魂腔 是 许 多 曲种 的结 合 体 ,是 独 具 特 色 人 八 戒 等 。 各路 艺 人 齐 聚 滕 县 苏 楼 ,每 年农 闲尤 其 春 节 期 间 的一 种 曲种 。 1 9 1 8至 1 9 2 0年 ,峄 县 拉 魂 腔 艺 人 孙 殿 文 率 班 在 徐 州 演 在 附 近 乡 村 通宵 演 出 ,相 互 交 流 、相 互 切 磋 ,诸 剧种 相互 影 出 ,徐 步 俊 、 大 毛 子 率 班 去 蚌 埠 演 出 ;1 9 3 2年 ,梁 学 惠 等 响 、相 互 碰 撞 ,在 文 秀才 苏 来 的编 排 指 导 下 ,借 鉴 了柳 子 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摘要:柳琴戏,俗称“拉魂腔”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
在漫长、曲折的生命历程中不断沉淀、演变最终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学、艺术等价值。
但是,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和艺术形态的多样化冲击,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本文以江苏省内柳琴戏的传承和发展为例,对当代柳琴戏的传承进行探讨,对柳琴戏在今后如何发展进行探索。
本文旨在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戏曲民俗文化,为如何使柳琴戏走出目前的困境做抛砖引玉之用,为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柳琴戏;当代;传承;发展一、柳琴戏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简述柳琴戏,俗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名称。
清朝乾隆年间,灾情不断,苏、鲁、豫、皖交界地区的灾民乞讨为生,部分人就用“唱门子”的办法代替“叫门子”,这就是“拉魂腔”的初级形态。
新中国成立之初,江苏徐州市委宣传部组织当地的民间艺人协同文教局的工作人员,对“拉魂腔”进行了挖掘和整理,反复推敲论证后,1953年2月将“拉魂腔”正式更名为“柳琴戏”。
从此,“拉魂腔”这一原本流传在民间的小戏,正式成为一个地方剧种“柳琴戏”。
2006年5月20日,柳琴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西文化的交流等原因柳琴戏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冲击。
不仅喜爱戏曲的观众越来越少,而且其本身表演越来越脱离群众的喜好,进而逐渐淡化出人们的视野。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很难再听到纯粹的柳琴戏,“村村锣鼓响,处处柳琴声”的场面已经一去不返,柳琴戏早已慢慢失去它的活跃市场。
二、从柳琴戏的剧目、传承模式、传承特点探柳琴戏的兴衰原因(一)、从柳琴戏的剧目发展探柳琴戏的兴衰原因柳琴戏形成于清朝乾隆年间,其最早的剧目创作者是背井离乡的农民、灾民,他们把现实生活的体验以及对人生的感悟揉入曲调中。
早期的柳琴戏剧目大多来自民间故事、历史传说。
这些剧目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同时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柳琴戏最初的剧目是篇子。
篇子多反映农村生活,如《拾棉花》、《走娘家》、《打鸟》、《拜年》等。
通过不断发展和沉淀,现在独立的“篇子”已经有近200 个,如“行路篇”、“观花篇”、“梳妆篇”、、“观战篇”等。
其次是从早期的“篇子”而成的小戏,如大众所熟知的、反映民间生活的“三小戏”《喝面叶》、《回娘家》、《拾棉花》等。
最后是近年来新创编的剧目,新创剧目既有古装戏也有现代戏,比较有影响的古装戏如《汉宫怨》、《天之娇女》、《彭祖》等;现代戏如《小燕和大燕》、《马驴换妻》、《枣花》等。
通过以上柳琴戏剧目发展的情况,可以看出柳琴戏的剧目多是颂扬了先民积极向上的崇高精神和讴歌民族精神的,其在反映社会现实题材方面的剧目相对较少,并且多歌颂性题材,少揭示社会问题的题材。
新剧目的创作抓不住社会关注的焦点,就难免与社会脱节,很难引起民众的共感和关注。
不可忽视的是,建国以来,柳琴戏的剧目建设和演出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柳琴戏的受众面仍然是农村或文化程度不高的观众,怎样才能使柳琴戏的受众群体发生转变,怎样让城市和农村的不同年龄、不同知识层次的观众都能接受,这是现阶段我们急需思考的问题。
柳琴戏不仅要得到农村的老百姓和文化程度较低的观众喜爱,而且还要赢得城市观众和知识分子的认可。
柳琴戏曲的青年观众少之又少,主要原因是传统戏曲无论在题材、剧目、表现、审美等方面都缺乏时代气息,与大众审美趣味大相径庭。
柳琴戏应立足当下,紧随时代发展,表达新世纪的现代人所面临的困惑和压力,走出陈旧创作观念的羁绊,突破旧题材旧思想的束缚,创作出具有时代感和揭示社会存在的问题的剧目,这是柳琴戏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
这样柳琴戏剧目建设才能与社会接轨、与现实接轨、与青年接轨,才能“留住老观众,争取新观众”,才能扩大受众面,赢得当代年轻观众的青睐。
(二)、从柳琴戏传承模式探柳琴戏的兴衰原因柳琴戏作为一种地方传统文化,在其不断积淀发展的两百多年中,曾有过“三天不听拉魂腔,吃饭睡觉都不香”的辉煌。
然而,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受现代大众媒体的影响,柳琴戏演出市场开始萎靡,其始终无法摆脱低迷困境,柳琴戏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在经济迅猛发展,中西文化交流的大环境下,柳琴戏的民间戏班传承模式和民间剧团模式日趋凸显出其发展的弊端。
1、民间戏班传承模式建国前,柳琴戏的传承主要是民间戏班传承模式,这些民间戏班主要是以血缘为主的家族传承和以拜师学艺为主的师徒传承。
解放后,政府对地方戏曲班社进行整编,这些民间戏班有的编入当地的柳琴剧团,有的自行解散。
2、民间剧团传承模式建国后,柳琴戏的传承主要是民间剧团传承模式,这些剧团在20 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期间均因缺乏资金等原因而停办或解散。
从有关记载来看,江苏民间柳琴剧团在农村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几近衰亡。
由此可见,柳琴戏的逐渐衰败与其单一、脆弱的传承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三)、从柳琴戏传承方式探柳琴戏的兴衰原因从民间乞讨说唱小曲到具有较丰富的唱腔、唱词、剧目,柳琴戏由土生土长的民间小戏终成为具有地方独特艺术魅力的剧种。
虽然柳琴戏有着二百多年的传承历史,但柳琴戏的传承方式对其未来的发展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1、“口传”的方式“口传”即口耳相传,这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主要传承方式。
柳琴戏源于民间,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他们无法记谱也不识谱,故柳琴戏的传承主要是靠“口传”。
师父对柳琴戏曲目进行示范传授,徒弟仔细模仿、用心记忆。
在没有记谱工具和录音技术的年代,唱腔、剧目、表演等的学习,全靠演员反复揣摩记忆。
这种“口传”的传承方式,很不利于剧目的保存和发展。
在这种传承方式下,通常某些剧目还未被人们接受熟知,就随着表演者或其传承人的消亡而一起消失。
2、“母语”的传承每个地方的方言就是生活在此地域人们的“母语”。
柳琴戏传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用徐州地区的方言(母语)来演唱。
“母语”代表的是一种地域文化基因,用方言去表演的艺术方式,反映了一个地方独特的地域特征。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精彩纷呈,是各地独特的唱腔和与众不同的方言演唱的传承方式所决定的。
所以,“母语”演唱的方式是地方戏曲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柳琴戏作为一种地方戏种,分布的区域也相对具有局限性,传播地域小,受众群体少。
“母语”的传承,对柳琴戏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约束。
方言不一,不易于大范围的传播,这种传承方式对柳琴戏创作和传播上都具有一定影响。
三、柳琴戏的社会功能对一种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首先要了解它的价值所在。
柳琴戏起源于民间,其就是农民的思想和文化的传递。
它的社会功能性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在不断的转变,其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
本节主要是从柳琴戏的娱乐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仪式功能四方面进行阐述。
(一)娱乐功能柳琴戏诞生于清乾隆年间,当时的中国社会处于封建社会。
农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非常匮乏。
柳琴戏就是这样根植于民间肥沃的土壤,并逐渐发展起来的,其为人们消除劳作疲劳、丰富精神生活的食粮。
民间谚语有言“拉魂腔一来,跑掉了绣鞋;拉魂腔一走,睡倒了十九”,足以看出老百姓对柳琴戏的欢迎程度,也反映出柳琴戏在人们贫瘠的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
(二)教育功能柳琴戏是农民在劳作之余消除疲劳、缓解压力的精神食粮。
柳琴戏通过动人的故事情节、悠扬的曲调,使欣赏者情感受到触动,道德得到提升,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教育。
当然,在柳琴戏形成之初,娱乐性是其最主要的功能。
但随着柳琴戏专业戏团成立以后,其教育功能开始占主导地位。
如小戏《喝面叶》。
这部小戏主要是表现农村妇女梅翠娥通过“装病”要丈夫为她做“面叶”,巧妙的惩罚了爱好赌博、有大男子主义思想的丈夫。
该戏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诙谐有趣的故事情节当中传递着男女平等的思想,深得广大观众和老百姓的喜爱。
再如教育年轻人要树立正确的婚姻观的《小燕和大燕》、歌颂下水道工人敬业奉献精神的《相逢在每一天》等。
(三)政治功能抗日战争时期,柳琴戏为了支持抗日专门成立“抗日戏曲班社”,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20 世纪80 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各地柳琴剧团积极配合地方政府进行政治宣传,如计划生育宣传、国家土地法宣传、英雄事迹宣传等等。
(四)仪式功能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自诞生之初,就与具有仪式功能的“肘鼓子”(艺人敲着狗皮鼓替农村有灾害疾病的人开锁还愿的迷信职业)有直接的渊源。
柳琴戏的仪式功能过去主要是指为庙会唱的“会戏”,为富人家做寿或办喜事唱的“堂戏”等;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旧式的仪式活动也被新型的仪式所取代,但是在农村的婚丧嫁娶上,也还能看见柳琴戏班的表演。
四、柳琴戏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柳琴戏反映的是农民的伦理观念、道德情操。
其展示了农民对这个世界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丑陋现象的捶打和鞭笞。
经过二百多年的积淀,柳琴戏不断吸收其他戏剧艺术的精华,成为当地文化的象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其他流行元素的冲击下,柳琴戏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少,柳琴戏演出剧团也因为资金匮乏、经营不善等原因,满目疮痍。
2006 年,柳琴戏率先成为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使传统的艺术能够延续下去,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我们必须加强对柳琴戏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从柳琴戏的现状出发,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便进行改善:(一)、政府为主导模式政府的关怀和支持可以更好的促进地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作为一种地方的传统的戏曲,政府应该从各个方面进行积极扶持和严厉监管。
1、为演出剧团配备完善的物质设施,让剧团没有后顾之忧,一心求发展。
2、督促剧团迎合当代、推陈出新。
政府要引导柳琴戏剧团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迎合当代人的欣赏水平进行积极创作,推陈出新,创作出好的剧目,让柳琴戏或者更多人的认可和关注。
3、树立文化的品牌。
政府要为柳琴戏做品牌推广使其走产业化发展之路,青春版《牡丹亭》对昆曲的传播可谓居功至伟,同时为当下中国传统戏曲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经验值得思考和借鉴。
4、把柳琴戏与当地旅游相结合。
文化和旅游本身就应该融为一体,这不仅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为柳琴戏发挥一些宣传的作用,从而扩大柳琴戏的知名度。
(二)、积极培养柳琴戏人才柳琴戏的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小抓起,它在本土范围内应该和义务教育一样作为常识性的教育进行普及和宣传。
这要求我们要形成专业的培训团体或者学校,以专业教育来培养人才。
当然,专业培训团体和学校的建设并非一日之功,但当地学校理应为柳琴戏的传承和发展出一份力,我们首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小学校当中适当增加一些柳琴戏学习和欣赏的课程,经常邀请当地柳琴戏剧团演员去为孩子们讲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