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的传承及发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摘要:柳琴戏,俗称“拉魂腔”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
在漫长、曲折的生命历程中不断沉淀、演变最终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学、艺术等价值。
但是,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和艺术形态的多样化冲击,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本文以江苏省内柳琴戏的传承和发展为例,对当代柳琴戏的传承进行探讨,对柳琴戏在今后如何发展进行探索。
本文旨在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戏曲民俗文化,为如何使柳琴戏走出目前的困境做抛砖引玉之用,为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柳琴戏;当代;传承;发展
一、柳琴戏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简述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名称。
清朝乾隆年间,灾情不断,苏、鲁、豫、皖交界地区的灾民乞讨为生,部分人就用“唱门子”的办法代替“叫门子”,这就是“拉魂腔”的初级形态。
新中国成立之初,江苏徐州市委宣传部组织当地的民间艺人协同文教局的工作人员,对“拉魂腔”进行了挖掘和整理,反复推敲论证后,1953年2月将“拉魂腔”正式更名为“柳琴戏”。
从此,“拉魂腔”这一原本流传在民间的小戏,正式成为一个地方剧种“柳琴戏”。
2006年5月20日,柳琴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西文化的交流等原因柳琴戏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冲击。
不仅喜爱戏曲的观众越来越少,而且其本身表演越来越脱离群众的喜好,进而逐渐淡化出人们的视野。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很难再听到纯粹的柳琴戏,“村村锣鼓响,处处柳琴声”的场面已经一去不返,柳琴戏早已慢慢失去它的活跃市场。
二、从柳琴戏的剧目、传承模式、传承特点探柳琴戏的兴衰原因(一)、从柳琴戏的剧目发展探柳琴戏的兴衰原因
柳琴戏形成于清朝乾隆年间,其最早的剧目创作者是背井离乡的农民、灾民,他们把现实生活的体验以及对人生的感悟揉入曲调中。
早期的柳琴戏剧目大多来自民间故事、历史传说。
这些剧目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同时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柳琴戏最初的剧目是篇子。
篇子多反映农村生活,如《拾棉花》、《走娘家》、《打鸟》、《拜年》等。
通过不断发展和沉淀,现在独立的“篇子”已经有近200 个,如“行路篇”、“观花篇”、“梳妆篇”、、“观战篇”等。
其次是从早期的“篇子”而成的小戏,如大众所熟知的、反映民间生活的“三
小戏”《喝面叶》、《回娘家》、《拾棉花》等。
最后是近年来新创编的剧目,新创剧目既有古装戏也有现代戏,比较有影响的古装戏如《汉宫怨》、《天之娇女》、《彭祖》等;现代戏如《小燕和大燕》、《马驴换妻》、《枣花》等。
通过以上柳琴戏剧目发展的情况,可以看出柳琴戏的剧目多是颂扬了先民积极向上的崇高精神和讴歌民族精神的,其在反映社会现实题材方面的剧目相对较少,并且多歌颂性题材,少揭示社会问题的题材。
新剧目的创作抓不住社会关注的焦点,就难免与社会脱节,很难引起民众的共感和关注。
不可忽视的是,建国以来,柳琴戏的剧目建设和演出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柳琴戏的受众面仍然是农村或文化程度不高的观众,怎样才能使柳琴戏的受众群体发生转变,怎样让城市和农村的不同年龄、不同知识层次的观众都能接受,这是现阶段我们急需思考的问题。
柳琴戏不仅要得到农村的老百姓和文化程度较低的观众喜爱,而且还要赢得城市观众和知识分子的认可。
柳琴戏曲的青年观众少之又少,主要原因是传统戏曲无论在题材、剧目、表现、审美等方面都缺乏时代气息,与大众审美趣味大相径庭。
柳琴戏应立足当下,紧随时代发展,表达新世纪的现代人所面临的困惑和压力,走出陈旧创作观念的羁绊,突破旧题材旧思想的束缚,创作出具有时代感和揭示社会存在的问题的剧目,这是柳琴戏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
这样柳琴戏剧目建设才能与社会接轨、与现实接轨、与青年接轨,才能“留住老观众,争取新观众”,才能扩大受众面,赢得当代年轻观众的青睐。
(二)、从柳琴戏传承模式探柳琴戏的兴衰原因
柳琴戏作为一种地方传统文化,在其不断积淀发展的两百多年中,曾有过“三天不听拉魂腔,吃饭睡觉都不香”的辉煌。
然而,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受现代大众媒体的影响,柳琴戏演出市场开始萎靡,其始终无法摆脱低迷困境,柳琴戏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在经济迅猛发展,中西文化交流的大环境下,柳琴戏的民间戏班传承模式和民间剧团模式日趋凸显出其发展的弊端。
1、民间戏班传承模式
建国前,柳琴戏的传承主要是民间戏班传承模式,这些民间戏班主要是以血缘为主的家族传承和以拜师学艺为主的师徒传承。
解放后,政府对地方戏曲班社进行整编,这些民间戏班有的编入当地的柳琴剧团,有的自行解散。
2、民间剧团传承模式
建国后,柳琴戏的传承主要是民间剧团传承模式,这些剧团在20 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期间均因缺乏资金等原因而停办或解散。
从有关记载来看,江苏民间柳琴剧团在农村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几近衰亡。
由此可见,柳琴戏的逐渐衰败与其单一、脆弱的传承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三)、从柳琴戏传承方式探柳琴戏的兴衰原因
从民间乞讨说唱小曲到具有较丰富的唱腔、唱词、剧目,柳琴戏由土生土长的民间小戏终成为具有地方独特艺术魅力的剧种。
虽然柳琴戏有着二百多年的传承历史,但柳琴戏的传承方式对其未来的发展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1、“口传”的方式
“口传”即口耳相传,这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主要传承方式。
柳琴戏源于民间,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他们无法记谱也不识谱,故柳琴戏的传承主要是靠“口传”。
师父对柳琴戏曲目进行示范传授,徒弟仔细模仿、用心记忆。
在没有记谱工具和录音技术的年代,唱腔、剧目、表演等的学习,全靠演员反复揣摩记忆。
这种“口传”的传承方式,很不利于剧目的保存和发展。
在这种传承方式下,通常某些剧目还未被人们接受熟知,就随着表演者或其传承人的消亡而一起消失。
2、“母语”的传承
每个地方的方言就是生活在此地域人们的“母语”。
柳琴戏传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用徐州地区的方言(母语)来演唱。
“母语”代表的是一种地域文化基因,用方言去表演的艺术方式,反映了一个地方独特的地域特征。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精彩纷呈,是各地独特的唱腔和与众不同的方言演唱的传承方式所决定的。
所以,“母语”演唱的方式是地方戏曲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柳琴戏作为一种地方戏种,分布的区域也相对具有局限性,传播地域小,受众群体少。
“母语”的传承,对柳琴戏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约束。
方言不一,不易于大范围的传播,这种传承方式对柳琴戏创作和传播上都具有一定影响。
三、柳琴戏的社会功能
对一种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首先要了解它的价值所在。
柳琴戏起源于民间,其就是农民的思想和文化的传递。
它的社会功能性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在不断的转变,其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
本节主要是从柳琴戏的娱乐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仪式功能四方面进行阐述。
(一)娱乐功能
柳琴戏诞生于清乾隆年间,当时的中国社会处于封建社会。
农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非常匮乏。
柳琴戏就是这样根植于民间肥沃的土壤,并逐渐发展起来的,其为人们消除劳作疲劳、丰富精神生活的食粮。
民间谚语有言“拉魂腔一来,跑掉了绣鞋;拉魂腔一走,睡倒了十九”,足以看出老百姓对柳琴戏的欢迎程度,也反映出柳琴戏在人们贫瘠的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
(二)教育功能
柳琴戏是农民在劳作之余消除疲劳、缓解压力的精神食粮。
柳琴戏通过动人的故事情节、悠扬的曲调,使欣赏者情感受到触动,道德得到提升,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教育。
当然,在柳琴戏形成之初,娱乐性是其最主要的功能。
但随着柳琴戏专业戏团成立以后,其教育功能开始占主导地位。
如小戏《喝面叶》。
这部小戏主要是表现农村妇女梅翠娥通过“装病”要丈夫为她做“面叶”,巧妙的惩罚了爱好赌博、有大男子主义思想的丈夫。
该戏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诙谐有趣的故事情节当中传递着男女平等的思想,深得广大观众和老百姓的喜爱。
再如教育年轻人要树立正确的婚姻观的《小燕和大燕》、歌颂下水道工人敬业奉献精神的《相逢在每一天》等。
(三)政治功能
抗日战争时期,柳琴戏为了支持抗日专门成立“抗日戏曲班社”,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20 世纪80 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各地柳琴剧团积极配合地方政府进行政治宣传,如计划生育宣传、国家土地法宣传、英雄事迹宣传等等。
(四)仪式功能
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自诞生之初,就与具有仪式功能的“肘鼓子”(艺人敲着狗皮鼓替农村有灾害疾病的人开锁还愿的迷信职业)有直接的渊源。
柳琴戏的仪式功能过去主要是指为庙会唱的“会戏”,为富人家做寿或办喜事唱的“堂戏”等;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旧式的仪式活动也被新型的仪式所取代,但是在农村的婚丧嫁娶上,也还能看见柳琴戏班的表演。
四、柳琴戏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柳琴戏反映的是农民的伦理观念、道德情操。
其展示了农民对这个世界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丑陋现象的捶打和鞭笞。
经过二百多年的积淀,柳琴戏不断吸收其他戏剧艺术的精华,成为当地文化的象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其他流行元素的冲击下,柳琴戏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少,柳琴戏演出剧团也因为资金匮乏、经营不善等原因,满目疮痍。
2006 年,柳琴戏率先成为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使传统的艺术能够延续下去,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我们必须加强对柳琴戏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从柳琴戏的现状出发,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便进行改善:
(一)、政府为主导模式
政府的关怀和支持可以更好的促进地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作为一种地方的传统的戏曲,政府应该从各个方面进行积极扶持和严厉监管。
1、为演出剧团配备完善的物质设施,让剧团没有后顾之忧,一心求发展。
2、督促剧团迎合当代、推陈出新。
政府要引导柳琴戏剧团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迎合当代人的欣赏水平进行积极创作,推陈出新,创作出好的剧目,让柳琴戏或
者更多人的认可和关注。
3、树立文化的品牌。
政府要为柳琴戏做品牌推广使其走产业化发展之路,青春版《牡丹亭》对昆曲的传播可谓居功至伟,同时为当下中国传统戏曲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经验值得思考和借鉴。
4、把柳琴戏与当地旅游相结合。
文化和旅游本身就应该融为一体,这不仅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为柳琴戏发挥一些宣传的作用,从而扩大柳琴戏的知名度。
(二)、积极培养柳琴戏人才
柳琴戏的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小抓起,它在本土范围内应该和义务教育一样作为常识性的教育进行普及和宣传。
这要求我们要形成专业的培训团体或者学校,以专业教育来培养人才。
当然,专业培训团体和学校的建设并非一日之功,但当地学校理应为柳琴戏的传承和发展出一份力,我们首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小学校当中适当增加一些柳琴戏学习和欣赏的课程,经常邀请当地柳琴戏剧团演员去为孩子们讲演。
课程应生动活泼,适合孩子的天性,使孩子们在欢快的气氛中了解柳琴戏,进而耳濡目染,喜欢上柳琴戏。
例如:徐州市汉王小学开展的柳琴戏进课堂实验活动,值得推广和实施。
2、另外柳琴戏的保护、传承及研究要与地方高校结合,当地的高校可以增设柳琴戏专业直接为柳琴戏团输送高素质、高水平人才。
或提供学习柳琴戏的特色课程贡喜爱传统戏剧或对柳琴戏有一定兴趣学生选修,以扩大柳琴戏剧团的备选人才数量,提高备选人才质量。
(三)、柳琴剧团应该加强自身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身的建设加强了,才能有更卓越的发展。
柳琴戏演出剧团,应该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演员素质、表演水平,保证演出的质量和水准。
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提高自身的吸引力,加强与社会的融合力。
结语
柳琴戏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特色戏种,经历了二百多年的积淀和发展,唱腔、剧目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和完善,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但是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其同样存在着一些亟待弄清和解决的问题。
柳琴戏的剧目、传承模式、传承特点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流行元素的冲击,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后备人才不足等因素都对柳琴戏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柳琴戏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柳琴戏团体都要积极参与到柳琴戏的建设当中。
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社会要积极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柳琴戏剧团应该努力加强自身的建设,为柳琴戏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相信在大家共同的维护下,柳琴戏的发展将会重获光明。
参考文献:
[1]魏丽娟.从民间小戏到文化遗产-浅谈柳琴戏的音乐文化变迁.枣庄学院学报,2015(3).
[2]孔文.江苏省徐州地区柳琴戏的形成过程.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6).
[3]孔培培.从拉魂腔到柳琴戏.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7.
[4]王盛云.从柳琴戏谈地方戏的发展.剧本,2005(11)
[5]王丽华.发展是最有效的保护-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谈柳琴戏的保护.枣庄学院学报, 2008(3)
[6]孔培培.消失的“自由调”—拉魂腔自由性艺术特征及其在柳琴戏中的固定化转型.中国音乐学(季刊).2008(1)
[7]孙厚兴.拉魂新说—中国徐州首届柳琴戏艺术节论文集.内部刊物.2005.
[8]徐州市文化艺术研究所,徐州市戏曲志编辑室.中国戏曲志•江苏卷•徐州分卷资料汇编.第一辑.徐州:内部资料.1988.
[9]江苏戏曲志编辑委员会,江苏戏曲志•柳琴戏志编辑委员会编著.江苏戏曲志•柳琴戏志.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
[10]曹金霞.论柳琴戏的语言特色艺术百家.19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