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列知识精讲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数学高考一轮复习--数列的概念(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高考一轮复习--数列的概念(课件)
因为S1=a1=2,所以{Sn}是首项为2,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故Sn=2×3n-1.
2×3n-1
.
能力形成点3
由数列的递推关系式求通项公式
表示,那么这个式子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常用an=f(n)(n∈N*)表示.
问题思考
数列的通项公式an=3n+5与函数y=3x+5有何区分与联系?
数列的通项公式an=3n+5是特殊的函数,其定义域为N*,而函数y=3x+5的
定义域是R,an=3n+5的图象是离散的点,且在y=3x+5的图象上.
6.数列的递推公式
得到正确的选项.
对点训练 1
2 4 6
(1)数列 0, , , ,…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C )
3 5 7
-1
-1
2(-1)
A.an=
B.an=
C.an=
+2
2+1
2-1
2
D.an=
2+1
(方法一:直接法)由第2,3,4项的分母可知,通项公式的分母为奇数1,3,5,7,…,
故a1的分母为1,an的分母为2n-1.
第二环节
关键能力形成
能力形成点1
由数列的前几项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 1 根据下面各数列前几项的值,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1,7,-13,19,…;
1
1
1
1
(2),
,,
,…;
1×2 2×3 3×4 4×5
2 4 6 8 10
(3)3 , 15 , 35 , 63 , 99,…;
1 9 25
1 4 9 16 25
2
察,即2 , 2 , 2 , 2 , 2 ,…,从而可得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an= 2 .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数列知识点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数列知识点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数列知识点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数列知识点
导语: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 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数学是科学之王.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数列知识点,大家一起去看看怎么做吧!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数列知识点
1、会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解决有关等比数列一些简单问题;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公式的灵活运用,进一步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等价转化的思想。

一、课前导入
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当时,①或②
当q=1时,
当已知,q,n时用公式①;当已知,q,时,用公式②
2、目前学过哪些数列的求和方法?
二、反馈纠正
例1、在等比数列中,为前n项的和,若=48,=60,求。

例2、在等比数列共有2n项,首项a1=1,其奇数项的和为85,偶数项的和为170,求这个数列的公比和项数2n。

例3、数列满足a1=1,a2=2,且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设bn=a2n-1+a2n(n=1,2,3,)
(1)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2)求前n项的和。

2025届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六章数列第一节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2025届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六章数列第一节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第六章
第一节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课标
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表格、图象、通项公式、递推公式).
解读
2.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
强基础 增分策略
知识梳理
1.数列的有关概念
概念
含义
数列的项
按照 确定的顺序 排列的一列数
数列中的 每一个数
数列的通项
数列{an}的第n项an
数列
通项公式
前n项和
如果数列{an}的递推公式满足an+1-an=f(n)的形式,且f(n)可求和,那么就可
以运用累加法an=(an-an-1)+(an-1-an-2)+(an-2-an-3)+…+(a2-a1)+a1,求出数列
{an}的通项公式.
对点训练
1
3 数列{an}中,a1=0,an+1-an= + +1,且
√ √
an=9,则 n=
.
答案 100
1
解析∵an+1-an= + +1
√ √
= √ + 1 − √,
∴an=an-an-1+an-1-an-2+…+a2-a1+a1=√ − -1 + -1 − -2+…+√2 −
√1+0=√-1.∵an=9,即√-1=9,解得 n=100.
考向2.累乘法
-1
· ··
…·
2 3 4
+1
1
1
1
1
1
∴S30=1- + − +…+ −
2
2
3
30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数列的知识点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数列的知识点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数列的知识点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数列的知识点导语:数列是以正整数集为定义域的函数,是一列有序的数。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排在第n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项,通常用an表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知识,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CNFLA相关栏目!1.数列概念①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

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定义域和值域上。

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或其有限子集{1,2,3,…,n}的函数,其中的{1,2,3,…,n}不能省略。

②用函数的观点认识数列是重要的思想方法,一般情况下函数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列也不例外,通常也有三种表示方法:a.列表法;b。

图像法;c.解析法。

其中解析法包括以通项公式给出数列和以递推公式给出数列。

③函数不一定有解析式,同样数列也并非都有通项公式。

2.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前n项和用Sn表示。

an=kn+b(k,b为常数)由三个数a,A,b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堪称最简单的等差数列。

这时,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

3.等比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an=Sn-S(n-1) (n≥2)注:两个非零同号的实数的等比中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所以G²=ab是a,G,b三数成等比数列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数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不仅在数学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高考中的重点考查内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数列这一板块,下面将对高中数学数列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详细归纳。

一、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

例如:1,3,5,7,9 就是一个数列。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数列的项,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首项,记为\(a_1\),第\(n\)个数称为第\(n\)项,记为\(a_n\)。

数列可以用通项公式来表示,通项公式是一个用\(n\)表示\(a_n\)的式子。

例如,数列 1,3,5,7,9 的通项公式为\(a_n = 2n 1\)。

二、等差数列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d\)表示。

2、通项公式\(a_n = a_1 +(n 1)d\),其中\(a_1\)为首项,\(d\)为公差。

3、前\(n\)项和公式\(S_n =\frac{n(a_1 + a_n)}{2} = na_1 +\frac{n(n 1)d}{2}\)4、性质(1)若\(m + n = p + q\),则\(a_m + a_n = a_p + a_q\)。

(2)\(a_n\)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S_n\)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 0 。

三、等比数列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

这个常数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q\)表示(\(q ≠ 0\))。

2、通项公式\(a_n = a_1q^{n 1}\)。

3、前\(n\)项和公式当\(q = 1\)时,\(S_n = na_1\);当\(q ≠ 1\)时,\(S_n =\frac{a_1(1 q^n)}{1 q}\)。

4、性质(1)若\(m + n = p + q\),则\(a_m × a_n = a_p × a_q\)。

新高考数列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高考数列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高考数列知识点总结归纳数列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由一系列按特定规律排列的数按一定的次序形成的有序集合。

而在新高考数学考试中,数列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经常出现在试卷中。

本文将对新高考数列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数列的概念和相关的解题方法。

一、数列的基本概念数列由一系列按特定规律排列的数按照一定的次序形成,通常用{a₁,a₂,a₃,...,aₙ}表示。

其中,a₁表示数列的第一个数,aₙ表示数列的第n个数。

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称为公差,通常用d表示。

若给定数列的第一项和公差,可以通过an = a₁ + (n-1)d来计算数列的第n项。

二、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恒定的数列。

在新高考数学中,等差数列是最常见的数列类型之一。

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等差数列{a₁,a₂,a₃,...,aₙ},如果其公差为d,首项为a₁,那么它的通项公式为an = a₁ + (n-1)d。

2. 等差数列的和等差数列的和可以通过求和公式Sn = n/2[2a₁ + (n-1)d]来计算,其中Sn表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3. 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具有以下性质:- 等差数列的相邻两项的和相等;-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n成正比;- 等差数列的对称轴为前后两项和的平均值。

三、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恒定的数列。

在新高考数学中,等比数列也是常见的数列类型之一。

1.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等比数列{a₁,a₂,a₃,...,aₙ},如果其公比为q,首项为a₁,那么它的通项公式为an = a₁ * q^(n-1)。

2. 等比数列的和等比数列的和可以通过求和公式Sn = a₁ * (1 - q^n)/(1 - q)来计算,其中Sn表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3. 等比数列的性质等比数列具有以下性质:- 等比数列的相邻两项的比相等;-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与n无关;- 等比数列的对数轴为前后两项比的平均值的对数。

高三一轮复习数列的定义和表示

高三一轮复习数列的定义和表示

高三一轮复习数列的定义和表示数列的定义与表示一、同步知识梳理一: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1、数列的概念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数列中的每一项都和它的序号有关。

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的第一项(也叫做 首项)往后各项一次叫做数列的第2项....第n 项。

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a 1,a 2,a 3,.....a n ,...,其中a n 是数列的第n 项。

我们把这样的数列简记为{a n }2、数列的分类3、数列的表示法 (1)列举法:如a 1,a 2,a 3,....a n ,....分类原则 类型 满足条件 按项数分类有穷数列 项数有限无穷数列 项数无限按项与项间的大小关系分类递增数列 a n +1>a n其中n ∈N+递减数列 a n +1<a n 常数列 a n +1=a n按其他标准分类有界数列 存在正数M ,使|a n |≤M摆动数列a n 的符号正负相间,如1,-1,1,-1,…(2)图象法:用(n, a n )这样一群孤立的点表示。

(3)解析法:用通项公式或递推公式表示。

4、数列与函数的关系数列可以看成以正整数为定义域的函数a n =f(n)当自变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取值时所对应的一列函数值5、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第n 项与序号n 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个式子即是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二: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a n }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a n 与他的前一项a n-1(或前几项)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即是该数列的递推公式。

三:数列前n 项和与通项的关系 数列{a n }及前n 项和之间的关系:123n n S a a a a =++++ 11,(1),(2)n nn S n a S S n -=⎧=⎨-≥⎩在数列{a n }中,若a n 最大,则⎩⎪⎨⎪⎧ a n ≥a n -1,a n ≥a n +1.若a n 最小,则⎩⎪⎨⎪⎧a n ≤a n -1,a n ≤a n +1.二、同步题型分析例1、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下列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45,12,411,27,…; (2)1,3,6,10,15,…;(3)12,14,-58,1316,-2932,6164,…; (4)3,33,333,3333,….[分析] 先观察各项的特点,然后归纳出其通项公式,要注意项与项数的关系及项与前后项之间的联系.[解析] (1)注意到前四项中两项分子均为4,不妨把分子都统一为4,即45,48,411,414,…,因而有a n =43n +2.(2)注意到6=2×3,10=2×5,15=3×5,规律还不明显,再把各项同乘以2,即1×22,2×32,3×42,4×52,5×62,…,因而有a n =n n +12.(3)各项的分母分别为21,22,23,24,…易看出第2,3,4项的分子分别比分母少3,因此把第1项变为-2-32,至此原数列已化为-21-321,22-322,-23-323,24-324,…,∴a n =(-1)n·2n-32n .(4)将数列各项改写为:93,993,9993,9 9993,…,分母都是3,而分子分别是10-1,102-1,103-1,104-1,…, ∴a n =13(10n-1).[点评] 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去发现项与项之间的关系.如果关系不明显,可将项适当变形,让规律突显出来以便于找出通项公式.变式1、1.根据下面各数列前几项的值,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32,154,356,638,9910,…(2)21,2,29,8,225,… (3)5,55,555,5 555,55 555,… (4)5,0,-5,0,5,0,-5,0,… (5)1,3,7,15,31,…解(1)这是一个分数数列,其分子构成偶数数列,而分母可分解成1×3,3×5,5×7,7×9,9×11,…,每一项都是两个相邻奇数的乘积,经过组合,则所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a n =)12)(12(2+-n n n.(2)数列的项,有的是分数,有的是整数,可将数列的各项都统一成分数再观察:21,24,29,216,225,…,可得通项公式a n =22n .(3)联想 个n 999=10n-1,则a n = 个n 555=95 个n )999(=95(10n-1),即a n =95 (10n-1).(4)数列的各项都具有周期性,联想基本数列1,0,-1,0,…, 则a n =5sin2n . (5)∵1=2-1,3=22-1,7=23-1,…∴a n =2n-1故所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 =2n-1变式2、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下列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45,12,411,27,…; (2)1,3,6,10,15,…;(3)12,14,-58,1316,-2932,6164,…; (4)3,33,333,3333,….[分析] 先观察各项的特点,然后归纳出其通项公式,要注意项与项数的关系及项与前后项之间的联系.[解析] (1)注意到前四项中两项分子均为4,不妨把分子都统一为4,即45,48,411,414,…,因而有a n =43n +2.(2)注意到6=2×3,10=2×5,15=3×5,规律还不明显,再把各项同乘以2,即1×22,2×32,3×42,4×52,5×62,…,因而有a n =n n +12.(3)各项的分母分别为21,22,23,24,…易看出第2,3,4项的分子分别比分母少3,因此把第1项变为-2-32,至此原数列已化为-21-321,22-322,-23-323,24-324,…,∴a n =(-1)n·2n-32n .(4)将数列各项改写为:93,993,9993,9 9993,…,分母都是3,而分子分别是10-1,102-1,103-1,104-1,…,∴a n =13(10n-1).[点评] 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去发现项与项之间的关系.如果关系不明显,可将项适当变形,让规律突显出来以便于找出通项公式.例2、在数列{an}中,1a =21,n a =1-11-n a (n ≥2,n ∈N*),数列{an}的前n 项和为Sn. (1)求证:3+n a =n a ;(2)求2008a .[分析]根据不同项的等式关系,进行化简后得到3+n a =n a ,再求解前面三项后,讲2008项转化到前三项当中[解析] 3+n a =1-21+n a =1-1111+-n a=1-n a 11111--=nn a a 11111---=1-111--n n a a =1-111---n n n a a a=1-111--n a =1-(1-n a )=n a .∴3+n a =n a .(2)解 由(1)知数列{an}的周期T=3,1a =21,2a =-1,3a =2. 又∵2008a =a3×669+1=1a =21.∴2008a =21. 变式1、已知数列{a n }的首项a 1=13,且满足1a n +1=1a n +5(n ∈N *),则a 2012=________.[答案]110053[解析] 由1a n +1-1a n=5知,数列⎩⎨⎧⎭⎬⎫1a n 是以1a 1=3为首项,以5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故1a 2012=1a 1+2011d =3+10055=10058.三、课堂达标检测1、设数列{ɑn }的前n 项和S n =n2,则a 8的值为()A .15B .16C .49D .64 [答案] A[解析] a 8=S 8-S 7=64-49=15,a 8=15.2、数列12,-34,58,-716,…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A .a n =(-1)n +12n -12n B .a n =(-1)n 2n -12n C .a n =(-1)n +12n -12n D .a n =(-1)n 2n -12n [答案] C[解析] 分子是奇数的规律,所以满足2n+1,分母是2的倍数,也就是n 2,而且正负交叉,属于摆动数列,满足()11+-n3、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n =()11+n n ,则S 5等于( )A .1 B.56 C.16 D.130[答案] B[解析] S 5=11·2+12·3+…+15·6 =⎝ ⎛⎭⎪⎫1-12+⎝ ⎛⎭⎪⎫12-13+…+⎝ ⎛⎭⎪⎫15-16=1-16=56.4、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第n 行(n ≥3)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为________.[解析] 前n -1行共有正整数1+2+…+(n -1)个,即n 2-n2个,因此第n 行第3个数是全体正整数中 第n 2-n2+3个,即为n 2-n +62.[答案]n 2-n +625、已知数列{a n }对任意的p 、q ∈N *满足a p +q =a p +a q ,且a 2=-6,那么a 10等于( ) A .-165 B .-33 C .-30 D .-21 [答案] C[解析] ∵对任意p 、q ∈N*都有ap +q =ap +aq. ∴a10=a8+a2=a4+a4+a2=5a2=-30.6、已知函数f (n )=⎩⎪⎨⎪⎧n 2 (当n 为奇数时)-n 2 (当n 为偶数时),且a n =f (n )+f (n +1),则a 1+a 2+a 3+…+a 100等于( )A .0B .100C .-100D .10200 [答案] B[解析] 当n 为奇数时, an =n2-(n +1)2=-(2n +1) 当n 为偶数时,an =-n2+(n +1)2=2n +1, 则an =(-1)n(2n +1),a1+a2+…+a100=-3+5-7+9…-199+201=2×50=100.7、将数列{3n -1}按“第n 组有n 个数”的规则分组如下:(1),(3,9),(27,81,243),…,则第100组中的第一个数是( )A .34950B .35000C .35010D .35050 [答案] A[解析] 由“第n 组有n 个数”的规则分组中,各组数的个数构成一个以1为首项,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前99组数的个数共有1+99992=4950个,故第100组中的第1个数是34950,选A.8、设25sin1πn n a n =,n n a a a S +++= 21,在10021,,,S S S 中,正数的个数是( )A .25B .50C .75D .100【答案】D【解析】当1≤n ≤24时,na >0,当26≤n ≤49时,na <0,但其绝对值要小于1≤n ≤24时相应的值,当51≤n ≤74时,na >0,当76≤n ≤99时,na <0,但其绝对值要小于51≤n ≤74时相应的值,∴当1≤n ≤100时,均有nS >0。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一、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

例如,1,2,3,4,5……就是一个自然数列。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 1 项(通常也叫做首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 2 项……以此类推。

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 a₁,a₂,a₃,…,aₙ,…,其中 aₙ 是数列的第 n 项。

我们用{aₙ} 来表示一个数列。

二、数列的分类1、按项数分类(1)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

例如,数列 1,2,3,4,5 就是一个有穷数列。

(2)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

比如自然数列 1,2,3,4,……就是一个无穷数列。

2、按项的大小变化分类(1)递增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例如,数列 1,2,4,8,16,……就是一个递增数列。

(2)递减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比如数列 10,8,6,4,2 就是一个递减数列。

(3)常数列:各项都相等的数列。

例如,数列 3,3,3,3,……就是一个常数列。

(4)摆动数列:从第 2 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比如数列 1,-1,1,-1,1,……就是一个摆动数列。

三、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数列{aₙ} 的第 n 项 aₙ 与 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如,数列 1,3,5,7,9,……的通项公式为 aₙ = 2n 1 。

通项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求出数列中的任意一项,也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数列的性质。

四、数列的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aₙ} 的第 1 项(或前几项),且从第二项(或某一项)开始的任一项 aₙ 与它的前一项 aₙ₋₁(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例如,已知数列{aₙ} 的首项 a₁= 1 ,且 aₙ = aₙ₋₁+ 2 (n ≥2 ),则可以依次求出 a₂= a₁+ 2 =3 ,a₃= a₂+ 2 = 5 ,……五、等差数列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数列(知识点很全)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数列(知识点很全)

数列一、 知识梳理概念1.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2.通项公式: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序号之间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即)(n f a n=.3.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n a 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何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即)(1-=n n a f a 或),(21--=n n n a a f a ,那么这个式子叫做数列{}n a 的递推公式. 如数列{}n a 中,12,11+==n na a a ,其中12+=n n a a 是数列{}n a 的递推公式.4.数列的前n 项和与通项的公式①n na a a S +++= 21; ②⎩⎨⎧≥-==-)2()1(11n S S n S a n n n .5. 数列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图像法、列举法、递推法.6. 数列的分类:有穷数列,无穷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数列;有界数列,无界数列.①递增数列:对于任何+∈N n ,均有n n a a >+1.②递减数列:对于任何+∈N n ,均有n n a a <+1.③摆动数列:例如: .,1,1,1,1,1 --- ④常数数列:例如:6,6,6,6,……. ⑤有界数列:存在正数M 使+∈≤N n M a n ,.⑥无界数列:对于任何正数M ,总有项n a 使得M a n >.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d ,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常数d 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2.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⑴通项公式d n a a n)1(1-+=,1a 为首项,d 为公差.⑵前n 项和公式2)(1n n a a n S +=或d n n na S n )1(211-+=.3.等差中项如果b A a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A 是a 与b 的等差中项⇔b a A +=2⇔a ,A ,b 成等差数列.4.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⑴定义法:d a a n n =-+1(+∈N n ,d 是常数)⇔{}n a 是等差数列;⑵中项法:212+++=n n n a a a (+∈N n )⇔{}n a 是等差数列.5.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⑴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则数列{}p a n +、{}n pa (p 是常数)都是等差数列;⑵在等差数列{}n a 中,等距离取出若干项也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即 ,,,,32k n k n k n n a a a a +++为等差数列,公差为kd .⑶d m n a a m n)(-+=;b an a n +=(a ,b 是常数);bn an S n +=2(a ,b 是常数,0≠a )⑷若),,,(+∈+=+N q p n m q p nm ,则q p n m a a a a +=+;⑸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则⎭⎬⎫⎩⎨⎧n S n 是等差数列;⑹当项数为)(2+∈N n n ,则nn a a S S nd S S 1,+==-奇偶奇偶;当项数为)(12+∈-N n n ,则nn S S a S S n 1,-==-奇偶偶奇. 等比数列1.等比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0(≠q q ,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常数q 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 2.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⑴通项公式:11-=n nq a a ,1a 为首项,q 为公比 .⑵前n 项和公式:①当1=q时,1na S n =②当1≠q 时,qqa a q q a S n n n --=--=11)1(11.3.等比中项如果b G a ,,成等比数列,那么G 叫做a 与b 的等比中项. 即:G 是a 与b 的等差中项⇔a ,A ,b 成等差数列⇒b a G ⋅=2.4.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 ⑴定义法:q a a nn =+1(+∈N n ,0≠q 是常数)⇔{}n a 是等比数列; ⑵中项法:221++⋅=n n n a a a (+∈N n )且0≠n a ⇔{}n a 是等比数列.5.等比数列的常用性质⑴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则数列{}n pa 、{}n pa (0≠q 是常数)都是等比数列;⑵在等比数列{}n a 中,等距离取出若干项也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即 ,,,,32k n k n k n n a a a a +++为等比数列,公比为kq .⑶),(+-∈⋅=N m n q a a m n m n⑷若),,,(+∈+=+N q p n m q p nm ,则q p n m a a a a ⋅=⋅;⑸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则k S 、k k S S -2、k k S S 23-、k k S S 34-是等比数列.二、典型例题A 、求值类的计算题(多关于等差等比数列) 1)根据基本量求解(方程的思想) 1、已知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63,6,994=-==nS a a ,求n ;2、等差数列{}n a 中,410a =且3610a a a ,,成等比数列,求数列{}n a 前20项的和20S .3、设{}n a 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若16,151==a a ,求数列{}n a 前7项的和.4、已知四个实数,前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后三个数成等比数列,首末两数之和为37,中间两数之和为36,求这四个数.2)根据数列的性质求解(整体思想) 1、已知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006=a ,则=11S ;2、设n S 、n T 分别是等差数列{}n a 、{}n a 的前n 项和,327++=n n T S nn,则=55b a . 3、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5935,95S Sa a 则( )4、等差数列{}n a ,{}n b 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S ,n T ,若231n n S n T n =+,则n na b =( ) 5、已知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m n n S m S m n ≠==,则=+n m S .6、在正项等比数列{}n a 中,153537225a a a a a a ++=,则35a a +=_______。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大全-数列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大全-数列

当 a b 、不共线⇔||||||||||||a b a b a b -<±<+. (这些和实数比较类似)(3)在ABC ∆中,①若()()()112233,,,,,A x y B x y C x y ,则其重心坐标为123123,33x x x y y y G ++++⎛⎫ ⎪⎝⎭. 如 :若ABC ∆的三边的中点坐标分别为(2,1)、(-3,4)、(-1,-1),则ABC ∆的重心坐标为_______.(答:24(,)33-) ②1()3PG PA PB PC =++⇔G 为ABC ∆的重心, 特别地,0PA PB PC P ++=⇔为ABC ∆的重心.③PA PB PB PC PC PA P ⋅=⋅=⋅⇔为ABC ∆的垂心.④向量()(0)||||AC AB AB AC λλ+≠的基线经过ABC ∆的内心. (4)P 为12P P 的中点122MP MP MP +⇔=. (5)向量 PA PB PC 、、的终点A B C 、、共线⇔存在实数αβ、,使得PA PB PC αβ=+,且1αβ+=.如: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已知)1,3(A ,)3,1(-B ,若点C 满足=−→−OC −→−−→−+OB OA 21λλ,其中R ∈21,λλ且121=+λλ,则点C 的轨迹是____.(答:直线AB ) 第六部分 数列1.数列的定义:数列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n ,,3,2,1 )上 的特殊函数,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2. 一般数列的通项n a 与前n 项和n S 的关系:⎩⎨⎧≥-==-)2()1(11n S S n S a n nn 3. 等差数列的概念:(1)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定义法1(n n a a d d +-=为常数).(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n a a n d =+-或()n m a a n m d =+-.(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1()2n n n a a S +=1(1)2n n na d -=+, 注意n S 与中间项的关系.(4)等差中项:若,,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2a b A +=. 4.等差数列的性质:(1)当公差0d ≠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1)n a a n d dn a d =+-=+-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且斜率为公差d .前n 和211(1)()222n n n d d S na d n a n -=+=+- 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图象为通过原点的抛物线上离散的点).(2)若公差0d >,则等差数列为递增数列,若公差0d <,则等差数列为递减数列, 若公差0d =,则等差数列为常数列.(3)当m n p q +=+时,则有q p n m a a a a +=+,特别地,当2m n p +=时,则有2m n p a a a +=.(4)若等差数列{}n a 、{}n b 的前n 和分别为n A 、n B ,且()n nA f nB =,则 2121(21)(21)(21)n n n n n n a n a A f n b n b B ---===--. (5)“首项为正数”的递减等差数列中,前n 项和的最大值是所有非负项之和. “首项为负数”的递增等差数列中,前n 项和的最小值是所有非正项之和. 求n S 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常用下面的方法:法一:由不等式组⎩⎨⎧≤≥+001n n a a (或⎩⎨⎧≥≤+001n n a a )确定出前多少项为非负(或非正). 法二:因n S 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故可转化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值,但要注意数列的特殊性---*n N ∈.(6)如果两等差数列有公共项,那么由它们的公共项顺次组成的新数列也是等差数列, 且新等差数列的公差是原两等差数列公差的最小公倍数.注意:公共项仅是公共的项,其项数不一定相同,即研究n m a b =.5.等比数列的概念:(1)等比数列的判断方法:定义法1(n na q q a +=为常数),0,0n q a ≠≠. (2)等比数列的通项:11n n a a q -=或n m n m a a q -=.(3)等比数列的前n 和:当1=q 时,1na S n =.当1q ≠时,1(1)1n n a q S q -=-11n a a q q-=-. 注意:当不能判断公比q 是否为1时,要对q 分1q =和1q ≠两种情形讨论求解.(4)等比中项:若,,a A b 成等比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比中项,A = 注意:不是任何两数都有等比中项,只有同号两数才存在等比中项,且有两个(;若1,a ,x ,b ,4成等比数列,则x =2(-2应舍去).提醒:基本量法: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和公式中,涉及到5个元素: 1a 、q 、n 、n a 及n S ,其中1a 、q 称作为基本元素.只要已知这5个元素中的任意3个,便可求出其余2个,即知3求2.6.等比数列的性质:(1)当m n p q +=+时,则有m n p q a a a a ⋅=⋅,特别地,当2m n p +=时,则有2m n p a a a ⋅=.(2)若{}n a 是等比数列,且公比1q ≠-,则数列232,,n n n n n S S S S S -- ,…也是等比 数列;当1q =-,且n 为偶数时,数列232,,n n n n n S S S S S -- ,…是常数数列0, 它不是等比数列.(3)若10,1a q >>,则{}n a 为递增数列.若10,1a q <>, 则{}n a 为递减数列. 若10,01a q ><< ,则{}n a 为递减数列.若10,01a q <<<, 则{}n a 为递增数列. 若0q <,则{}n a 为摆动数列.若1q =,则{}n a 为常数列.(4)如果数列{}n a 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那么数列{}n a 是非零常数数列, 故常数数列{}n a 仅是此数列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7. 数列的通项的求法:(1)公式法:①等差数列通项公式;②等比数列通项公式.(2)用作差法:已知n S (即12n n a a a S +++=)求n a ,用{11,(1),(2)n n n S n a S S n -==-≥. (3)作商法:已知12()n a a a f n ⋅⋅⋅=,求n a ,用 (1),(1)(),(2)(1)n f n f n a n f n =⎧⎪=⎨≥⎪-⎩. (4)叠加法:已知1()n n a a f n +-=,求n a ,用11221()()()n n n n n a a a a a a a ---=-+-++-1a +(2)n ≥. (5)累乘法:已知1()n n a f n a +=,求n a ,用121121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2)n ≥. (6)构造法(构造等差或等比数列):已知递推关系形如1n n a ka b -=+或1n n n a ka b -=+(,k b 为常数),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转化为公比为k 的等比数列求解n a .8. 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公式法:常用公式:222112(1)(21)6n n n n +++=++ (2)分组求和法:如n n n a 32+=(3)错位相减法:如n n n a 2)12(-=(4)倒序相加法:如n n nC a 100= (5)裂项相消法:常用的裂项结构有:①111(1)1n n n n =-++. ②21111()1211n n n =---+. ③1111()()n n k k n n k=-++. ④1111[](1)(2)2(1)(1)(2)n n n n n n n =-+++++ .⑤<=. 有时也常进行放缩:211111111(1)(1)1k k k k k k k k k-=<<=-++--. 9. 求数列{}n a 的最大、最小项的方法:(1)相邻两项作比较:=-+n n a a 1…⎪⎩⎪⎨⎧<=>000 ,如32922-+-=n n a n 或⎪⎩⎪⎨⎧<=>=+1111n n a a (n a >0) , 如n a =n n n 10)1(9+ (2))(n f a n =研究函数)(x f 的单调性,如n a =1562+n n . 10. 等差、 等比数列的应用题:首先要辨析是成等差数列还是成等比数列,然后采用逐次、逐项分析的方法.例如,第一年产量为a ,年增长率为r ,则每年的产量成等比数列,公比为r +1.其中第n 年产量为1)1(-+n r a ,且过n 年后总产量为:.)1(1])1([)1(...)1()1(12r r a a r a r a r a a n n +-+-=+++++++- 11. 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与正整数n 有关的数学命题的重要方法.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步骤为:① 验证当n 取第一个值0n 时命题成立;② 假设k n = ),(0*n k N k ≥∈命题成立(写出归纳假设).由假设、题设、数学定理、公理、事实,推出当1+=k n 时命题也成立. ③ 最后得出结论:由①②可得:命题得证.。

2023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7-5 数列的综合应用(知识点讲解)含详解

2023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7-5 数列的综合应用(知识点讲解)含详解

专题7.5 数列的综合应用(知识点讲解)【知识框架】【核心素养】1.数列与传统数学文化、实际问题相结合,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凸显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2.数列与新定义问题相结合,考查转化、迁移能力,凸显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3.数列与函数、不等式、解析几何等相结合,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知识点展示】(一)数列与函数数列与函数的综合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类:(1)已知函数条件,解决数列问题,此类问题一般是利用函数的性质、图象研究数列问题;(2)已知数列条件,解决函数问题,解决此类问题一般要充分利用数列的范围、公式、求和方法对式子化简变形.(二)数列与不等式1.数列型不等式的证明常用到“放缩法”,一是在求和中将通项“放缩”为“可求和数列”;二是求和后再“放缩”.放缩法常见的放缩技巧有: (1)1k 2<1k 2-1=12⎝ ⎛⎭⎪⎫1k -1-1k +1.(2)1k -1k +1<1k 2<1k -1-1k . (3)2(n +1-n )<1n<2(n -n -1).2.数列中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数列中有关项或前n 项和的恒成立问题,往往转化为数列的最值问题;求项或前n 项和的不等关系可以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或基本不等式求解.(三)解答数列实际应用问题的步骤(1)确定模型类型:理解题意,看是哪类数列模型,一般有等差数列模型、等比数列模型、简单递推数列模型.基本特征如下:等差数列模型:均匀增加或者减少等比数列模型:指数增长或减少,常见的是增产率问题、存款复利问题简单递推数列模型:指数增长的同时又均匀减少.如年收入增长率为20%,每年年底要拿出a(常数)作为下年度的开销,即数列{}1 1.2n n n a a a a +满足=-(2)准确解决模型:解模就是根据数列的知识,求数列的通项、数列的和、解方程(组)或者不等式(组)等,在解模时要注意运算准确.(3)给出问题的回答:实际应用问题最后要把求解的数学结果化为对实际问题的答案,在解题中不要忽视了这点.【常考题型剖析】题型一:数列与函数的综合例1.(2021·河南·睢县高级中学高三阶段练习(理))已知数列{}n a 的首项11a =,函数()()41cos221n n f x x a x a +=+-+有唯一零点,则通项n a =( ) A .13n -B .12n -C .21n -D .32n -例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设函数()12ln x f x x -=+,11a =,()*21N 1,23n n a f f n f f n n n n n -⎛⎫=+++⋅ ⎪⋅⋅+∈≥ ⎪⎝⎛⎫⎛⎫⎛⎫⎪⎪⎝⎭⎝⎭⎝⎭⎭.则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______. 例3.(2017·上海·高考真题)根据预测,某地第n *()n ∈N 个月共享单车的投放量和损失量分别为n a 和n b (单位:辆),其中4515,1310470,4n n n a n n ⎧+≤≤=⎨-+≥⎩,5n b n =+,第n 个月底的共享单车的保有量是前n 个月的累计投放量与累计损失量的差.(1)求该地区第4个月底的共享单车的保有量;(2)已知该地共享单车停放点第n 个月底的单车容纳量24(46)8800n S n =--+(单位:辆). 设在某月底,共享单车保有量达到最大,问该保有量是否超出了此时停放点的单车容纳量?【温馨提醒】解题时要注意数列与函数的内在联系,灵活运用函数的思想方法求解,在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数列的求和、和的最值,利用函数性质或不等式性质求解较为常规. 题型二: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例4.(2021·浙江·高考真题)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94a =-,且1439n n S S +=-.(1)求数列{}n a 的通项;(2)设数列{}n b 满足*3(4)0()n n b n a n N +-=∈,记{}n b 的前n 项和为n T ,若n n T b λ≤对任意N n *∈恒成立,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例5.(2021·天津·高考真题)已知{}n a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其前8项和为64.{}n b 是公比大于0的等比数列,1324,48b b b =-=. (I )求{}n a 和{}n b 的通项公式;(II )记2*1,n n nc b b n N =+∈,(i )证明{}22nn c c -是等比数列;(ii )证明)*nk n N =∈ 例6.(2021·全国·高考真题(文))设{}n a 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数列{}n b 满足3nn na b =.已知1a ,23a ,39a 成等差数列.(1)求{}n a 和{}n b 的通项公式;(2)记n S 和n T 分别为{}n a 和{}n b 的前n 项和.证明:2nn S T <. 【温馨提醒】数列与不等式的结合,除应熟练掌握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关于不等式证明、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处理方法亦应灵活运用. 题型三:数列与实际应用问题例7.【多选题】(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参加工作5年的小郭,因工作需要向银行贷款A 万元购买一台小汽车,与银行约定:这A 万元银行贷款分10年还清,贷款的年利率为r ,每年还款数为X 万元,则( )A .()1011ArX r =+- B .小郭第3年还款的现值为()31Xr +万元C .小郭选择的还款方式为“等额本金还款法”D .小郭选择的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还款法”例8.(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某集团公司有一下属企业A 从事一种高科技产品的生产.A 企业第一年年初有资金2000万元,将其投入生产,到当年年底资金增长了40%,预计以后每年资金年增长率与第一年的相同.集团公司要求A 企业从第一年开始,每年年底上缴资金t 万元(800t <),并将剩余资金全部投入下一年生产.设第n 年年底A 企业上缴资金后的剩余资金为n a 万元.则( ) A .22800a t =- B .175n n a a t +=-C .1n n a a +>D .当400t =时,33800a >【总结提升】1.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题型也是高考命题的动向,这类问题的特点是通过现实生活的事例考查书本知识,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耐心读题、仔细理解题,只有吃透题意,才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进行解答.2.等比数列最值有关问题的解题思路:求解此类问题的常用思路是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建立关于变量n 的函数关系进行求解.有时也注意基本不等式的应用.题型四:数列的“新定义”问题例9.(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对于数列{}n a ,定义11222-=+++n n n A a a a 为数列{}n a 的“加权和”,已知某数列{}n a 的“加权和”12n n A n +=⋅,记数列{}+n a pn 的前n 项和为n T ,若5≤n T T 对任意的N n *∈恒成立,则实数p 的取值范围为( ) A .127,53⎡⎤--⎢⎥⎣⎦B .167,73⎡⎤--⎢⎥⎣⎦C .512,25⎡⎤--⎢⎥⎣⎦D .169,74⎡⎤--⎢⎥⎣⎦例10.(2022·江西抚州·高二阶段练习(理))对大于1的自然数m 的三次幂可用奇数进行以下形式的“分裂”:3325⎧⎨⎩,3739,11⎧⎪⎨⎪⎩,3131541719⎧⎪⎪⎨⎪⎪⎩,…仿此,若3m 的“分裂数”中有一个是1111,则m 的值为( ) A .32 B .33 C .34 D .35例11.(2022·河南开封·高二期末(理))若数列{}n a 中不超过()f m 的项数恰为()*,m b n m ∈N ,则称数列{}m b 是数列{}n a 的生成数列,称相应的函数()f m 是数列{}n a 生成{}m b 的控制函数.已知2n n a =,()f m m =,记数列{}m b 的前m 项和为m S ,则63S =( ) A .258B .264C .642D .636例12.(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定义:对于任意一个有穷数列,第一次在其每相邻的两项间都插人这两项的和,得到的新数列称之为一阶和数列,如果在一阶和数列的基础上再在其相邻的两项间插入这两项的和称之为二阶和数列,以此类推可以得到n 阶和数列,如{1,5}的一阶和数列是{1,6,5},设它的n 阶和数列各项和为n S .(1)试求{1,5}的二阶和数列各项和2S 与三阶和数列各项和3S ,并猜想n S 的通项公式(无需证明); (2)若()()311log 3log 33n n n c S S +=--⋅-,求{}n c 的前n 项和n T ,并证明:1126n T -<≤-.【温馨提醒】立足于“转化”,将新定义问题转化成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问题求解. 题型五:数列与解析几何例12.(2021·浙江·高考真题)已知,R,0a b ab ∈>,函数()2R ()f x ax b x =+∈.若(),(),()f s t f s f s t -+成等比数列,则平面上点(),s t 的轨迹是( ) A .直线和圆B .直线和椭圆C .直线和双曲线D .直线和抛物线例13.(2017山东,理19)已知{x n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x 1+x 2=3,x 3-x 2=2 (Ⅰ)求数列{x n }的通项公式;(Ⅱ)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依次连接点P 1(x 1, 1),P 2(x 2, 2)…P n+1(x n+1, n+1)得到折线P 1 P 2…P n+1,求由该折线与直线y=0,11n x x x x +==,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题型六:数列与传统文化例14.(2022·云南师大附中模拟预测(理))《九章算术》是我国秦汉时期一部杰出的数学著作,书中第三章“衰分”有如下问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裹、上造、公士,凡五人,共出百钱.欲令高爵出少,以次渐多,问各几何?”意思是:“有大夫、不更、簪裏、上造、公士(爵位依次变低)5个人共出100钱,按照爵位从高到低每人所出钱数成递增等差数列,这5个人各出多少钱?”在这个问题中,若不更出17钱,则公士出的钱数为( ) A .10B .14C .23D .26例15.(2022·山东青岛·一模)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人持金出五关,前关二税一,次关三而税一,次关四而税一,次关五而税一,次关六而税一,并五关所税,适重一斤.问本持金n T几何?”其意思为“今有人持金出五关,第1关收税金为持金的12,第2关收税金为剩余金的13,第3关收税金为剩余金的14,第4关收税金为剩余金的15,第5关收税金为剩余金的16,5关所收税金之和恰好重1斤.问原来持金多少?”.记这个人原来持金为a 斤,设()101,115,01x x f x x x +>⎧=⎨-<≤⎩,则()f a =( )A .5-B .7C .13D .26例16.(2017·全国·高考真题(理))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顶层共有灯( ) A .1盏 B .3盏 C .5盏 D .9盏【总结提升】理解题意,构造数列,应用数列模型解题.专题7.5 数列的综合应用(知识点讲解)【知识框架】【核心素养】1.数列与传统数学文化、实际问题相结合,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凸显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2.数列与新定义问题相结合,考查转化、迁移能力,凸显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3.数列与函数、不等式、解析几何等相结合,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知识点展示】(一)数列与函数数列与函数的综合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类:(1)已知函数条件,解决数列问题,此类问题一般是利用函数的性质、图象研究数列问题;(2)已知数列条件,解决函数问题,解决此类问题一般要充分利用数列的范围、公式、求和方法对式子化简变形.(二)数列与不等式1.数列型不等式的证明常用到“放缩法”,一是在求和中将通项“放缩”为“可求和数列”;二是求和后再“放缩”.放缩法常见的放缩技巧有: (1)1k 2<1k 2-1=12⎝ ⎛⎭⎪⎫1k -1-1k +1.(2)1k -1k +1<1k 2<1k -1-1k . (3)2(n +1-n )<1n<2(n -n -1).2.数列中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数列中有关项或前n 项和的恒成立问题,往往转化为数列的最值问题;求项或前n 项和的不等关系可以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或基本不等式求解.(三)解答数列实际应用问题的步骤(1)确定模型类型:理解题意,看是哪类数列模型,一般有等差数列模型、等比数列模型、简单递推数列模型.基本特征如下:等差数列模型:均匀增加或者减少等比数列模型:指数增长或减少,常见的是增产率问题、存款复利问题简单递推数列模型:指数增长的同时又均匀减少.如年收入增长率为20%,每年年底要拿出a(常数)作为下年度的开销,即数列{}1 1.2n n n a a a a +满足=-(2)准确解决模型:解模就是根据数列的知识,求数列的通项、数列的和、解方程(组)或者不等式(组)等,在解模时要注意运算准确.(3)给出问题的回答:实际应用问题最后要把求解的数学结果化为对实际问题的答案,在解题中不要忽视了这点.【常考题型剖析】题型一:数列与函数的综合例1.(2021·河南·睢县高级中学高三阶段练习(理))已知数列{}n a 的首项11a =,函数()()41cos221n n f x x a x a +=+-+有唯一零点,则通项n a =( ) A .13n - B .12n -C .21n -D .32n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奇偶性定义可判断出()f x 为偶函数,由此可确定唯一零点为0x =,从而得到递推关系式;利用递推关系式可证得数列{}1n a +为等比数列,由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可推导得到n a . 【详解】()()()()()()4411cos 221cos221n n n n f x x a x a x a x a f x ++-=-+--+=+-+=,()f x ∴为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f x ∴的零点关于y 轴对称,又()f x 有唯一零点,()f x ∴的零点为0x =,即()()10210n n f a a +=-+=,121n n a a +∴=+,即()1121n n a a ++=+,又112a +=,∴数列{}1n a +是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12n n a ∴+=,则21n n a =-.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函数与数列的综合应用问题;解题关键是能够根据奇偶性的性质确定函数的唯一零点为0x =,从而结合零点确定数列的递推关系式,由递推关系式证得数列{}1n a +为等比数列. 例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设函数()12ln x f x x -=+,11a =,()*21N 1,23n n a f f n f f n n n n n -⎛⎫=+++⋅ ⎪⋅⋅+∈≥ ⎪⎝⎛⎫⎛⎫⎛⎫⎪⎪⎝⎭⎝⎭⎝⎭⎭.则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______. 【答案】2n n 1-+ 【解析】 【分析】由题设11()()4n f f n n-+=,讨论n 的奇偶性求{}n a 的通项公式,再求n S . 【详解】由题设,111()()4ln(1)ln 41n f f n n n n -+=+-+=-, 所以()()**14121,2,N 221421,21,N 2n n f n n k k a n n n k k ⎧⎛⎫⎛⎫⨯-+=-=∈ ⎪ ⎪⎪⎪⎝⎭⎝⎭=⎨-⎪⨯=-=+∈⎪⎩,即2(1)n a n =-且n ≥ 2, 当1n =时,11S =,当2n ≥时,21242(1)1n S n n n =+++⋅⋅⋅+-=+-,所以21n S n n =-+,n *∈N故答案为:2n n 1-+.例3.(2017·上海·高考真题)根据预测,某地第n *()n ∈N 个月共享单车的投放量和损失量分别为n a 和n b (单位:辆),其中4515,1310470,4n n n a n n ⎧+≤≤=⎨-+≥⎩,5n b n =+,第n 个月底的共享单车的保有量是前n 个月的累计投放量与累计损失量的差.(1)求该地区第4个月底的共享单车的保有量;(2)已知该地共享单车停放点第n 个月底的单车容纳量24(46)8800n S n =--+(单位:辆). 设在某月底,共享单车保有量达到最大,问该保有量是否超出了此时停放点的单车容纳量? 【答案】(1)935;(2)见解析.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1)计算{}n a 和{}n b 的前4项和的差即可得出答案;(2)令n n a b ≥得出42n ≤,再计算第42个月底的保有量和容纳量即可得出结论. 试题分析:(1)()()1234123496530935a a a a b b b b +++-+++=-=(2)10470542n n n -+>+⇒≤,即第42个月底,保有量达到最大()()()()12341234420503864742965878222a a a ab b b b ⎡⎤+⨯+⨯+++⋅⋅⋅+-+++⋅⋅⋅+=+-=⎢⎥⎣⎦()2424424688008736S =--+=,∴此时保有量超过了容纳量.【温馨提醒】解题时要注意数列与函数的内在联系,灵活运用函数的思想方法求解,在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数列的求和、和的最值,利用函数性质或不等式性质求解较为常规. 题型二: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例4.(2021·浙江·高考真题)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94a =-,且1439n n S S +=-.(1)求数列{}n a 的通项;(2)设数列{}n b 满足*3(4)0()n n b n a n N +-=∈,记{}n b 的前n 项和为n T ,若n n T b λ≤对任意N n *∈恒成立,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答案】(1)33()4nn a =-⋅;(2)31λ-≤≤.【解析】【分析】(1)由1439n n S S +=-,结合n S 与n a 的关系,分1,2n n =≥讨论,得到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即可得出结论;(2)由3(4)0n n b n a +-=结合(1)的结论,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出n T ,n n T b λ≤对任意N n *∈恒成立,分类讨论分离参数λ,转化为λ与关于n 的函数的范围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1)当1n =时,1214()39a a a +=-,229272749,4416a a =-=-∴=-, 当2n ≥时,由1439n n S S +=-①, 得1439n n S S -=-②,①-②得143n n a a += 122730,0,164n n n a a a a +=-≠∴≠∴=, 又213,{}4n a a a =∴是首项为94-,公比为34的等比数列, 1933()3()444n n n a -∴=-⋅=-⋅;(2)由3(4)0n n b n a +-=,得43(4)()34n n n n b a n -=-=-, 所以234333333210(4)44444nn T n ⎛⎫⎛⎫⎛⎫⎛⎫=-⨯-⨯-⨯⨯++-⋅ ⎪ ⎪ ⎪ ⎪⎝⎭⎝⎭⎝⎝+⎭⎭,2413333333321(5)(4)444444nn n T n n +⎛⎫⎛⎫⎛⎫⎛⎫⎛⎫=-⨯-⨯-⨯++-⋅+-⋅ ⎪ ⎪ ⎪ ⎪ ⎪⎝⎭⎝⎭⎝⎭⎝⎭⎝⎭,两式相减得234113333333(4)4444444nn n T n +⎛⎫⎛⎫⎛⎫⎛⎫⎛⎫=-⨯++++--⋅ ⎪ ⎪ ⎪ ⎪ ⎪⎝⎭⎝⎭⎝⎭⎝⎭⎝⎭1193116493(4)34414n n n -+⎡⎤⎛⎫-⎢⎥ ⎪⎝⎭⎢⎥⎛⎫⎣⎦=-+-- ⎪⎝⎭-111993334(4)44444n n n n n +++⎛⎫⎛⎫⎛⎫=-+---⋅=-⋅ ⎪ ⎪ ⎪⎝⎭⎝⎭⎝⎭, 所以134()4n n T n +=-⋅,由n n T b λ≤得1334()(4)()44n nn n λ+-⋅≤-⋅恒成立,即(4)30n n λ-+≥恒成立,4n =时不等式恒成立;4n <时,312344n n n λ≤-=----,得1λ≤; 4n >时,312344n n n λ≥-=----,得3λ≥-; 所以31λ-≤≤.【点睛】易错点点睛:(1)已知n S 求n a 不要忽略1n =情况;(2)恒成立分离参数时,要注意变量的正负零讨论,如(2)中(4)30n n λ-+≥恒成立,要对40,40,40n n n -=->-<讨论,还要注意40n -<时,分离参数不等式要变号.例5.(2021·天津·高考真题)已知{}n a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其前8项和为64.{}n b 是公比大于0的等比数列,1324,48b b b =-=. (I )求{}n a 和{}n b 的通项公式;(II )记2*1,n n nc b b n N =+∈,(i )证明{}22nn c c -是等比数列;(ii )证明)*nk n N =∈ 【答案】(I )21,n a n n N *=-∈,4,n n N b n *=∈;(II )(i )证明见解析;(ii )证明见解析.【解析】 【分析】(I )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运算可得{}n a 的通项,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运算可得{}n b 的通项公式;(II )(i )运算可得2224nn n c c =⋅-,结合等比数列的定义即可得证;(ii )放缩得21222422n n n n n a n c a c +<-⋅,进而可得112n n k k k-==,结合错位相减法即可得证. 【详解】(I )因为{}n a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其前8项和为64. 所以12818782642a a a a ⨯++⋅⋅⋅+=+⨯=,所以11a =, 所以()12121,n n n n N a a *=+-=-∈;设等比数列{}n b 的公比为(),0q q >,所以()221321484q b b b q q b q ==-=--,解得4q =(负值舍去), 所以114,n n n b q n N b -*==∈;(II )(i )由题意,221441n n nn n b c b =++=,所以22224211442444n n nn nnn c c ⎛⎫⎛⎫=+-+=⋅ ⎪ ⎪⎝⎭⎝⎭-,所以220nn c c ≠-,且212222124424n n n n nn c c c c +++⋅==⋅--, 所以数列{}22nn c c -是等比数列; (ii )由题意知,()()22122222121414242222n n n n n n n n n a n n c c a +-+-==<-⋅⋅⋅,12n n-,所以112nn k k k k-==, 设10121112322222nn k n k k nT --===+++⋅⋅⋅+∑, 则123112322222n n n T =+++⋅⋅⋅+, 两式相减得21111111122121222222212nn n n nn n n n T -⎛⎫⋅- ⎪+⎝⎭=+++⋅⋅⋅+-=-=--, 所以1242n n n T -+=-,所以1112422nn k n k k n --==+⎫-<⎪⎭ 例6.(2021·全国·高考真题(文))设{}n a 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数列{}n b 满足3nn na b =.已知1a ,23a ,39a 成等差数列.(1)求{}n a 和{}n b 的通项公式;(2)记n S 和n T 分别为{}n a 和{}n b 的前n 项和.证明:2nn S T <. 【答案】(1)11()3n n a -=,3n nn b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及1a 得到29610q q -+=,解方程即可;(2)利用公式法、错位相减法分别求出,n n S T ,再作差比较即可. 【详解】(1)因为{}n a 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且1a ,23a ,39a 成等差数列,所以21369a a a =+,所以211169a q a a q =+,即29610q q -+=,解得13q =,所以11()3n n a -=,所以33n n n na nb ==. (2)[方法一]:作差后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和211213333n n n n nT --=++++,012111111223333-⎛⎫=++++ ⎪⎝⎭n n S , 230121123111112333323333n n n n S n T -⎛⎫⎛⎫-=++++-++++= ⎪ ⎪⎝⎭⎝⎭012111012222333---++++111233---+n nn n .设0121111101212222Γ3333------=++++n n n , ⑧ 则1231111012112222Γ33333-----=++++n nn . ⑨由⑧-⑨得1121113312111113322Γ13233332313--⎛⎫--- ⎪⎛⎫⎝⎭=-++++-=-+- ⎪⎝⎭-n n n n n n n . 所以211312Γ432323----=--=-⨯⨯⨯n n n n n n . 因此10232323--=-=-<⨯⨯n n n n nS n n nT . 故2nn S T <. [方法二]【最优解】:公式法和错位相减求和法证明:由(1)可得11(1)313(1)12313n n n S ⨯-==--, 211213333n n nn n T --=++++,①231112133333n n n n nT +-=++++,② ①-②得23121111333333n n n n T +=++++- 1111(1)1133(1)1323313n n n n n n ++-=-=---,所以31(1)4323n n nnT =--⋅,所以2n n S T -=3131(1)(1)043234323n n n nn n ----=-<⋅⋅,所以2nn S T <. [方法三]:构造裂项法由(Ⅰ)知13⎛⎫= ⎪⎝⎭n n b n ,令1()3αβ⎛⎫=+ ⎪⎝⎭n n c n ,且1+=-n n n b c c ,即1111()[(1)]333αβαβ+⎛⎫⎛⎫⎛⎫=+-++ ⎪ ⎪ ⎪⎝⎭⎝⎭⎝⎭n n n n n n ,通过等式左右两边系数比对易得33,24αβ==,所以331243nn c n ⎛⎫⎛⎫=+⋅ ⎪ ⎪⎝⎭⎝⎭.则12113314423nn n n n T b b b c c +⎛⎫⎛⎫=+++=-=-+ ⎪⎪⎝⎭⎝⎭,下同方法二.[方法四]:导函数法 设()231()1-=++++=-n nx x f x x x x x x,由于()()()()()()1221'111'11(1)'1(1)1n n n n nx x x x x x x x nx n x x x x +⎡⎤⎡⎤⎡⎤----⨯--+-+⎣⎦⎣⎦⎢⎥==---⎢⎥⎣⎦, 则12121(1)()123(1)+-+-+=++++='-n nn nx n x f x x x nxx .又1111333-⎛⎫⎛⎫== ⎪ ⎪⎝⎭⎝⎭n n n b n n ,所以2112311111233333n n n T b b b b n -⎡⎤⎛⎫⎛⎫=++++=+⨯+⨯++⋅=⎢⎥ ⎪ ⎪⎝⎭⎝⎭⎢⎥⎣⎦12111(1)11133333113n nn n f +⎛⎫⎛⎫+-+ ⎪ ⎪⎛⎫⎝⎭⎝⎭⋅=⨯ ⎪⎝⎭⎛⎫- ⎪⎝⎭'13113311(1)4334423n nnn n n +⎡⎤⎛⎫⎛⎫⎛⎫⎛⎫=+-+=-+⎢⎥ ⎪ ⎪⎪⎪⎝⎭⎝⎭⎝⎭⎝⎭⎢⎥⎣⎦,下同方法二. 【整体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求和,涉及到等差数列的性质,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和,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是一道中档题,其中证明不等式时采用作差法,或者作商法要根据式子得结构类型灵活选择,关键是要看如何消项化简的更为简洁.(2)的方法一直接作差后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其部分和,进而证得结论;方法二根据数列的不同特点,分别利用公式法和错位相减法求得,n n S T ,然后证得结论,为最优解;方法三采用构造数列裂项求和的方法,关键是构造1()3αβ⎛⎫=+ ⎪⎝⎭nn c n ,使1+=-n n n b c c ,求得n T 的表达式,这是错位相减法的一种替代方法,方法四利用导数方法求和,也是代替错位相减求和法的一种方法. 【温馨提醒】数列与不等式的结合,除应熟练掌握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关于不等式证明、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处理方法亦应灵活运用. 题型三:数列与实际应用问题例7.【多选题】(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参加工作5年的小郭,因工作需要向银行贷款A 万元购买一台小汽车,与银行约定:这A 万元银行贷款分10年还清,贷款的年利率为r ,每年还款数为X 万元,则( ) A .()1011ArX r =+- B .小郭第3年还款的现值为()31Xr +万元C .小郭选择的还款方式为“等额本金还款法”D .小郭选择的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还款法” 【答案】BD 【解析】 【分析】因为小郭每年还款钱数相等,所以小郭选择为“等额本息还款法”,所以利用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求出X ,再设小郭第3年还款的现值为y ,根据复利规则求出y . 【详解】解:小郭与银行约定,每年还一次欠款,并且每年还款的钱数都相等,∴小郭靖选择的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还款法”,故D 正确,C 错误, 设每年应还X 元,还款10次,则该人10年还款的现金与利息和为29[1(1)(1)(1)]X r r r +++++⋯++, 银行贷款A 元10年后的本利和为10(1)A r +.2910[1(1)(1)(1)](1)X r r r A r ∴+++++⋯++=+, ∴10101[1(1)](1)1(1)r X A r r ⨯-+⋅=+-+, 即1010(1)(1)1Ar r X r +=+-,故A 错误.设小郭第三年还款的现值为y ,则3(1)y r X ⋅+=,所以()31Xy r =+,故B 正确;例8.(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某集团公司有一下属企业A 从事一种高科技产品的生产.A 企业第一年年初有资金2000万元,将其投入生产,到当年年底资金增长了40%,预计以后每年资金年增长率与第一年的相同.集团公司要求A 企业从第一年开始,每年年底上缴资金t 万元(800t <),并将剩余资金全部投入下一年生产.设第n 年年底A 企业上缴资金后的剩余资金为n a 万元.则( ) A .22800a t =- B .175n n a a t +=-C .1n n a a +>D .当400t =时,33800a >【答案】BC 【解析】先求得第一年年底剩余资金1a ,第二年底剩余资金2a ,即可判断A 的正误;分析总结,可得1n a +与n a 的关系,即可判断B 的正误;根据题意,求得n a 的表达式,利用作差法即可比较1n a +与n a 的大小,即可判断C 的正误,代入400t =,即可求得3a ,即可判断D 的正误,即可得答案. 【详解】第一年年底剩余资金12000(140%)2800a t t =⨯+-=-,第二年底剩余资金211712(140%)392055a a t a t t =⨯+-=-=-,故A 错误;第三年底剩余资金3227109(140%)5488525t a a t a t =⨯+-=-=-,⋅⋅⋅ 所以第n +1年年底剩余资金为17(140%)5n n n a a t a t +=⨯+-=-,故B 正确;因为212277777()()55555n n n n a a t a t t a t t ---=-=--=--12217777()[1()()]5555n n a t --=-+++⋅⋅⋅+117[1()]75()(2800)7515n n t t ---=---=11757()(2800)[()1]525n n t t -----=1775()(2800)522n t t --+,所以111722775277[()(2800)]()(2800)555522552n n n n n n n t t t a a a t a a t t --+-=--=-=-+-=-, 因为800t <,所以7280002t->, 所以11277()(2800)0552n n n ta a -+-=->,即1n n a a +>,故C 正确;当400t =时,310910940054885488374438002525t a ⨯=-=-=<,故D 错误;【总结提升】1.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题型也是高考命题的动向,这类问题的特点是通过现实生活的事例考查书本知识,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耐心读题、仔细理解题,只有吃透题意,才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进行解答.2.等比数列最值有关问题的解题思路:求解此类问题的常用思路是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建立关于变量n 的函数关系进行求解.有时也注意基本不等式的应用.题型四:数列的“新定义”问题例9.(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对于数列{}n a ,定义11222-=+++n n n A a a a 为数列{}n a 的“加权和”,已知某数列{}n a 的“加权和”12n n A n +=⋅,记数列{}+n a pn 的前n 项和为n T ,若5≤n T T 对任意的N n *∈恒成立,则实数p 的取值范围为( ) A .127,53⎡⎤--⎢⎥⎣⎦B .167,73⎡⎤--⎢⎥⎣⎦C .512,25⎡⎤--⎢⎥⎣⎦D .169,74⎡⎤--⎢⎥⎣⎦【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n A 与n a 的关系求出n a ,再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出n T ,将5≤n T T 化为216(5)06+⎛⎫-+≤ ⎪+⎝⎭n n p n 对任意的n *∈N 恒成立,分类讨论n 可求出结果. 【详解】 由1112222n n n n A a a a n -+=+++=⋅,∴2n ≥时,212122(1)2n n n a a a n --+++=-⋅,∴1122(1)2-+⋅=⋅--⋅n n n n a n n ,∴22n a n =+,1n =时,14a =也成立,∴22n a n =+,∴数列{}+n a pn 的前n 项和为:12(12)n n T a a a p n =+++++++2(422)(1)(1)3222++++=+⋅=++⋅n n n n n n p n n p ,∵5≤n T T 对任意的n *∈N 恒成立,∴225(1)56353522+⨯++⋅≤=+⨯+⨯n n n n p T p , 即225335(1)5(51)022p pn n n n -+-⨯++-⨯⨯+≤, 即22225335(5)(5)022p p n n n n -+-⨯+-+-≤,即5(5)(53)0222pn p p n n -+++++≤, 即(6)(5)(8)02p n n n +-++≤, 即216(5)06+⎛⎫-+≤ ⎪+⎝⎭n n p n 对任意的n *∈N 恒成立,当14n ≤≤时,2164266+-≤=+++n p n n 对任意的n *∈N 恒成立, 因为4412226465n +≥+=++,∴125-≤p ,所以125p ≥-,当5n =时,216(5)06n n p n +⎛⎫-+= ⎪+⎝⎭恒成立,R p ∈,当6n ≥时,2164266+-≥=+++n p n n 对任意的n *∈N 恒成立, 因为447226663n +≤+=++,∴73-≥p ,所以73p ≤-,综上可得:实数p 的取值范围为127,53⎡⎤--⎢⎥⎣⎦.故选:A .例10.(2022·江西抚州·高二阶段练习(理))对大于1的自然数m 的三次幂可用奇数进行以下形式的“分裂”:3325⎧⎨⎩,3739,11⎧⎪⎨⎪⎩,3131541719⎧⎪⎪⎨⎪⎪⎩,…仿此,若3m 的“分裂数”中有一个是1111,则m 的值为( ) A .32B .33C .34D .35【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分裂数的定义,求出从32到()31m -、从32到3m 分裂数个数,再根据所有分裂数成等差数列求出1111对应的位置,进而根据不等式求m 值. 【详解】由题意,对于332,...,m ,它们依次对应2、3、…、m 个分裂数,则从32到()31m -各分裂数个数的和为(2)(1)2m m -+,从32到3m 各分裂数个数和为(1)(2)2m m -+,又332,...,m 的分裂数{}n a ,构成首项为3,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所以21n a n =+,令211111n +=,可得555n =,所以(2)(1)(1)(2)55522m m m m -+-+<≤,当32m =时,(1)(2)5275552m m -+=<不符合; 当33m =时,(1)(2)5605552m m -+=>,(2)(1)5275552m m -+=<符合; 当34m =时,(2)(1)5605552m m -+=>不符合; 综上,33m =. 故选:B例11.(2022·河南开封·高二期末(理))若数列{}n a 中不超过()f m 的项数恰为()*,m b n m ∈N ,则称数列{}m b 是数列{}n a 的生成数列,称相应的函数()f m 是数列{}n a 生成{}m b 的控制函数.已知2n n a =,()f m m =,记数列{}m b 的前m 项和为m S ,则63S =( ) A .258 B .264 C .642 D .636【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可知对任意的N k *∈,当)12,2k k m +⎡∈⎣,满足2nn a m =≤的项数为k ,即m b k =,满足条件的m 的个数为1222k k k +-=,进而可求得63S 的值.【详解】因为562632<<,由题中定义,对任意的N k *∈,当)12,2k k m +⎡∈⎣, 满足2nn a m =≤的项数为k ,即m b k =,满足条件的m 的个数为1222k k k +-=,当1m =时,0m b =,当)122,2m ⎡∈⎣时,1m b =,此时满足条件的m 的个数为12,当)232,2m ⎡∈⎣时,2m b =,此时满足条件的m 的个数为22,当)562,2m ⎡∈⎣时,5m b =,此时满足条件的m 的个数为52, 因此,01234563021222324252258S =⨯+⨯+⨯+⨯+⨯+⨯=.故选:A.例12.(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定义:对于任意一个有穷数列,第一次在其每相邻的两项间都插人这两项的和,得到的新数列称之为一阶和数列,如果在一阶和数列的基础上再在其相邻的两项间插入这两项的和称之为二阶和数列,以此类推可以得到n 阶和数列,如{1,5}的一阶和数列是{1,6,5},设它的n 阶和数列各项和为n S .(1)试求{1,5}的二阶和数列各项和2S 与三阶和数列各项和3S ,并猜想n S 的通项公式(无需证明);(2)若()()311log 3log 33n n n c S S +=--⋅-,求{}n c 的前n 项和n T ,并证明:1126n T -<≤-. 【答案】(1)21263=+⨯S ,()12312633=+⨯+S ,133n n S +=+ (2)1122=-+n T n ,证明见解析 【解析】【分析】(1)根据定义求出{1,5}的二阶和数列各项和2S 与三阶和数列各项和3S ,由此归纳出n S ,(2)由(1)化简n c ,再由裂项相消法求其前n 项和,并完成证明.(1)由题意得,116512S =++=,217611512181263S =++++=+=+⨯,()2123187136171116512185412636312633S =++++++++=++=+⨯+⨯=+⨯+,41981572013196231728112716215S =++++++++++++++++121854162=+++2312636363=+⨯+⨯+⨯()123126333=+⨯++, …()12311263333(1)n n S n -=+⨯++++≥,由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可得,()113131263313n n n S -+-=+⨯=+-, 所以{}n S 的通项公式133n n S +=+.(2)由于133n n S +=+,所以()()33111111log 3log 31221n n n c S S n n n n +⎛⎫=-=--=- ⎪-⋅-++++⎝⎭, 则1111111132432122n T n n n =-+-++-=-+++, 因为n *∈N ,所以102n >+,所以111222n ->-+, 又n T 随n 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1n =时,n T 取得最大值16-,故1126n T -<≤-. 【温馨提醒】立足于“转化”,将新定义问题转化成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问题求解.题型五:数列与解析几何例12.(2021·浙江·高考真题)已知,R,0a b ab ∈>,函数()2R ()f x ax b x =+∈.若(),(),()f s t f s f s t -+成等比数列,则平面上点(),s t 的轨迹是( )A .直线和圆B .直线和椭圆C .直线和双曲线D .直线和抛物线【答案】C 【解析】【分析】首先利用等比数列得到等式,然后对所得的等式进行恒等变形即可确定其轨迹方程.【详解】由题意得2()()[()]f s t f s t f s -+=,即()2222()()a s t b a s t b as b ⎡⎤⎡⎤-+++=+⎣⎦⎣⎦, 对其进行整理变形:()()()22222222asat ast b as at ast b as b +-++++=+, ()()222222(2)0as at b ast as b++--+=, ()2222222240as at b at a s t ++-=, 222242220a s t a t abt -++=,所以22220as at b -++=或0=t ,其中2212s t b b a a-=为双曲线,0=t 为直线.故选:C.例13.(2017山东,理19)已知{x n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x 1+x 2=3,x 3-x 2=2(Ⅰ)求数列{x n }的通项公式;(Ⅱ)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依次连接点P 1(x 1, 1),P 2(x 2, 2)…P n+1(x n+1, n+1)得到折线P 1 P 2…P n+1,求由该折线与直线y=0,11n x x x x +==,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答案】(I)(II )(II )过……向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 由(I)得记梯形的面积为.由题意, 所以 ……+n T 12.n n x -=(21)21.2n n n T -⨯+=123,,,P P P 1n P +x 123,,,Q Q Q 1n Q +111222.n n n n n x x --+-=-=11n n n n P P Q Q ++n b 12(1)2(21)22n n n n n b n --++=⨯=+⨯123n T b b b =+++n b=……+ ①又……+ ②①-②得= 所以题型六:数列与传统文化 例14.(2022·云南师大附中模拟预测(理))《九章算术》是我国秦汉时期一部杰出的数学著作,书中第三章“衰分”有如下问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裹、上造、公士,凡五人,共出百钱.欲令高爵出少,以次渐多,问各几何”意思是:“有大夫、不更、簪裏、上造、公士(爵位依次变低)5个人共出100钱,按照爵位从高到低每人所出钱数成递增等差数列,这5个人各出多少钱?”在这个问题中,若不更出17钱,则公士出的钱数为( )A .10B .14C .23D .26【答案】D【解析】【分析】设大夫、不更、簪裹、上造、公士所出的钱数依次构成等差数列{}n a ,根据217a =,前5项和为100求解.【详解】解:设大夫、不更、簪裹、上造、公士所出的钱数依次排成一列,构成数列{}n a .由题意可知,等差数列{}n a 中217a =,前5项和为100,设公差为(0)d d >,前n 项和为n S ,则535100S a ==,解得320a =,所以323d a a , 所以公士出的钱数为532202326a a d =+=+⨯=,故选:D .例15.(2022·山东青岛·一模)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人持金出五关,前关二税一,次关三而税一,次关四而税一,次关五而税一,次关六而税一,并五关所税,适重一斤.问本持金101325272-⨯+⨯+⨯+32(21)2(21)2n n n n ---⨯++⨯0122325272n T =⨯+⨯+⨯+21(21)2(21)2n n n n ---⨯++⨯121132(22......2)(21)2n n n T n ----=⨯++++-+⨯1132(12)(21)2.212n n n ---+-+⨯-(21)21.2n n n T -⨯+=几何?”其意思为“今有人持金出五关,第1关收税金为持金的12,第2关收税金为剩余金的13,第3关收税金为剩余金的14,第4关收税金为剩余金的15,第5关收税金为剩余金的16,5关所收税金之和恰好重1斤.问原来持金多少?”.记这个人原来持金为a 斤,设()101,115,01x x f x x x +>⎧=⎨-<≤⎩,则()f a =( ) A .5-B .7C .13D .26【答案】C 【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求得每次收的税金,结合题意得到111111223344556a a a a a ++++=⨯⨯⨯⨯,求得a 的值,代入函数的解析式,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知:这个人原来持金为a 斤,第1关收税金为:12a 斤;第2关收税金为111(1)3223a a ⋅-⋅=⋅⨯斤; 第3关收税金为1111(1)42634a a ⋅--⋅=⋅⨯斤, 以此类推可得的,第4关收税金为145a ⋅⨯斤,第5关收税金为156a ⋅⨯斤, 所以111111223344556a a a a a ++++=⨯⨯⨯⨯, 即1111111111(1)(1)12233445566a a -+-+-+-+-⋅=-⋅=,解得65a =, 又由()101,115,01x x f x x x +>⎧=⎨-<≤⎩,所以66()1011355f =⨯+=. 故选:C.例16.(2017·全国·高考真题(理))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顶层共有灯( )A .1盏B .3盏C .5盏D .9盏【答案】B【解析】【详解】。

高三数列综合知识点归纳

高三数列综合知识点归纳

高三数列综合知识点归纳数列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由一系列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数字组成的序列。

在高三数学中,数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掌握好数列的概念和相关性质对于学习其他数学知识以及解题技巧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对高三数列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保持恒定的数列。

我们用首项为a₁,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表示为:a₁,a₁+d,a₁+2d,a₁+3d,......。

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第n项aₙ = a₁ + (n-1)d;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前n项和Sₙ = (a₁ + aₙ) * n / 2;3. 等差数列的性质:任意两项之和与中间项的和相等,例如a₁ + aₙ = a₂ + aₙ₋₁ = ...... = a₍ₙ₊₁₎₋₁ + a₍ₙ₊₁₎;4. 等差数列的性质:如果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那么第n项和第m项的和等于第n+m-1项的两倍,即aₙ + aₙ =2a₁ + (n+m-1)d。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保持恒定的数列。

我们用首项为a₁,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表示为:a₁,a₁q,a₁q²,a₁q³,......。

1.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第n项aₙ = a₁ * q^(n-1);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q≠1时):前n项和Sₙ = a₁* (1-q^n) / (1-q);3. 等比数列的性质:任意两项之比与中间项的比相等,例如a₁ / aₙ = a₂ / aₙ₋₁ = ...... = a₍ₙ₊₁₎ / a₍ₙ₊₁₎₋₁;4. 等比数列的性质:如果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q,那么第n项和第m项的比等于第n+m-1项的幂次,即aₙ / aₙ =q^(n-m+1)。

三、数列的变形根据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我们可以对数列进行一些变形,从而得到其他有用的数列形式。

1. 差数列:对于等差数列,相邻两项之差的数列称为差数列。

数列高考知识点大全总结

数列高考知识点大全总结

数列高考知识点大全总结一、数列的概念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由一系列有限或无限个数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的。

用数学语言描述就是一个由实数构成的序列。

一般用字母或符号表示,如{an}、{bn}等。

2. 数列中的相关概念(1)通项公式:数列中的第n个数的一般表达式,通常用an表示。

(2)前n项和:数列前n项的和,通常用Sn表示。

3. 数列的分类(1)等差数列:若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恒定,称其为等差数列。

其通项公式为an=a1+(n-1)d。

(2)等比数列:若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恒定,称其为等比数列。

其通项公式为an=a1*q^(n-1)。

(3)常数数列:数列中的每一项都相等的数列称为常数数列。

二、数列的性质1. 数列的有界性(1)有界数列:当数列中的数有上界和下界时,称其为有界数列。

(2)无界数列:当数列中的数没有上界和下界时,称其为无界数列。

2. 数列的单调性若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满足an≤an+1或者an≥an+1时,称其为单调递增数列或者单调递减数列。

3. 数列的性质(1)数列的线性组合:若an和bn是两个数列,k和m是任意常数,那么k*an+m*bn 也是一个数列。

(2)数列的绝对值:若an是一个数列,那么|an|也是一个数列。

三、常见数列1. 等差数列(1)性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a1*n+n(n-1)d/2。

(2)求通项公式:an=a1+(n−1)d。

(3)常用公式:Sn=n/2(a1+an)。

2. 等比数列(1)性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a1*(q^n-1)/(q-1),|q|>1。

(2)求通项公式:an=a1*q^(n-1)。

(3)常用公式:Sn=a1*(q^n-1)/(q-1)。

3. 斐波那契数列(1)定义: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典型的递推数列,前两项都为1,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2)通项公式:an=f(n)=f(n-1)+f(n-2)。

(3)性质: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无界数列。

2025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学案 第6章 高考大题规范解答——高考中数列问题的热点题型

2025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学案  第6章 高考大题规范解答——高考中数列问题的热点题型

n2-1+22n-5+n214+24n+6=3n2+2 7n.(10 分)
当 n>5 时,Tn-Sn=3n2+2 7n-(n2+4n)=n2-2 n=nn2-1>0,
所以Tn>Sn.(11分) 综上可知,当n>5时,Tn>Sn.(12分)
第六章 数列
高考一轮总复习 • 数学
名师点拨:求解数列与不等式综合问题的步骤 1.根据题目条件,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2.根据数列项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公式法、分组转化法、裂项 相消法、错位相减法等)求和; 3.利用2中所求得的数列的和,证明不等式或求参数的范围; 4.反思解题过程,检验易错点,规范解题步骤. 提醒:解决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时,若是证明题,则要灵活选 择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如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放缩法等;若是含 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则可分离参数,转化为研究最值问题来解决.
第六章 数列
高考一轮总复习 • 数学
(2)第 1 步:取等差数列{bn}的前 3 项,再利用 bn=n2a+n n,得 a1 与 d 的关系式
因为 bn=n2a+n n,且{bn}为等差数列, 所以 2b2=b1+b3,即 2×a62=a21+1a23, 所以a1+6 d-a11=a1+6 2d,所以 a21-3a1d+2d2=0,
(1)求{an}的通项公式; (2)证明:当n>5时,Tn>Sn.
第六章 数列
高考一轮总复习 • 数学
[解题思路] (1)要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就需求出首项与公差.观 察已知条件知,可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建立方程组 求出.(2)由于数列{bn}的通项分n为奇数与n为偶数给出,为此在求Tn时, 也需分n为奇数与n为偶数求解.而数列{bn}的奇数项与偶数项分别构成等 差数列,故求和时选用分组法,然后利用作差法证明不等式.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一、数列的概念与性质1.1 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指由一组有规律的数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而成的序列。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这个数列的项,第一个数称为首项,最后一个数称为末项。

1.2 数列的表示方法常用的表示数列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通项公式表示数列中的每一项,另一种是用递推公式表示数列中的每一项。

例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递推公式为an=an-1+d。

1.3 数列的性质数列的性质包括有限数列和无限数列两种情况。

有限数列是指数列中的项数是有限个,无限数列是指数列中的项数是无限个。

同时,数列中的项有时也会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

二、常见的数列类型2.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是一个常数的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例如,1, 3, 5, 7, 9就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性质包括求和公式、前n项和等。

2.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是一个常数的数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q^(n-1),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

例如,2, 6, 18, 54就是一个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性质包括求和公式、前n项和等。

2.3 负数与零的数列负数与零的数列是指数列中的项是负数或者零的数列。

这种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类型,在实际问题中也有其应用。

2.4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是前两项之和的数列。

其通项公式为an=an-1+an-2,其中a1=1,a2=1。

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植物的生长规律、金融交易中的波动规律等都可以用斐波那契数列来进行描述。

2.5 等差-等比数列等差-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是一个常数,而相邻两项之间的比也是一个常数的数列。

这种数列既包含了等差数列的性质,也包含了等比数列的性质。

2.6 其他特殊数列还有一些特殊的数列形式,如等差等比混合数列、递推数列等。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数列作为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在高考中占据着相当的比重。

它不仅是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也为后续学习高等数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们就来系统地梳理一下高中数学数列的相关知识点。

一、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 1 项(通常也叫做首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 2 项……排在第 n 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 n 项。

二、数列的分类1、按照项数的多少,数列可以分为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

有穷数列的项数是有限的,而无穷数列的项数是无限的。

2、按照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数列可以分为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和摆动数列。

递增数列是指从第 2 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前一项的数列;递减数列是指从第 2 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前一项的数列;常数列是指各项都相等的数列;摆动数列是指从第 2 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三、数列的表示方法1、通项公式法:如果数列\(\{a_n\}\)的第\(n\)项\(a_n\)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通项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求出数列的任意一项。

例如,等差数列\(\{a_n\}\)的通项公式为\(a_n = a_1 +(n 1)d\)(其中\(a_1\)为首项,\(d\)为公差);等比数列\(\{a_n\}\)的通项公式为\(a_n = a_1q^{n 1}\)(其中\(a_1\)为首项,\(q\)为公比)。

2、递推公式法:如果已知数列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从第二项(或某一项)开始的任一项\(a_n\)与它的前一项\(a_{n 1}\)(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比如,斐波那契数列的递推公式为\(F_n = F_{n 1} + F_{n 2}\)(\(n \geq 3\),\(F_1 = 1\),\(F_2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列知识精讲知识精讲一、等差数列与前n 项和 1.等差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数学语言表达式:a n +1-a n =d (n ∈N *),d 为常数.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1)若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是a 1,公差是d ,则其通项公式为a n =a 1+(n -1)d . 若等差数列{a n }的第m 项为a m ,则其第n 项a n 可以表示为a n =a m +(n -m )d . (2)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S n =na1+an 2=na 1+nn -12d .(其中n ∈N *,a 1为首项,d 为公差,a n 为第n 项) 3.等差数列及前n 项和的性质(1)若a ,A ,b 成等差数列,则A 叫做a ,b 的等差中项,且A =a +b2.(2)若{a n }为等差数列,当m +n =p +q ,a m +a n =a p +a q (m ,n ,p ,q ∈N *).(3)若{a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 ,则a k ,a k +m ,a k +2m ,…(k ,m ∈N *)是公差为md 的等差数列. (4)数列S m ,S 2m -S m ,S 3m -S 2m ,…也是等差数列. (5)S 2n -1=(2n -1)a n .(6)若n 为偶数,则S 偶-S 奇=nd2;若n 为奇数,则S 奇-S 偶=a 中(中间项).4.等差数列与函数的关系(1)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区别与联系等差数列 一次函数解析式 a n =kn +b (n ∈N *)f (x )=kx +b (k ≠0)不同点 定义域为N *,图象是一系列孤立的点(在直线上),k 为公差定义域为R ,图象是一条直线,k 为斜率相同点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函数解析式都是关于自变量的一次函数.①k ≠0时,数列a n =kn +b (n ∈N *)图象所表示的点均匀分布在函数f (x )=kx +b (k ≠0)的图象上;②k >0时,数列为递增数列,函数为增函数;③k <0时,数列为递减数列,函数为减函数(2)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可变形为S n =d 2n 2+⎝ ⎛⎭⎪⎫a1-d 2n ,当d ≠0时,它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它的图象是抛物线y =d 2x 2+⎝ ⎛⎭⎪⎫a1-d 2x 上横坐标为正整数的均匀分布的一群孤立的点.二、等比数列与前n 项和 1.等比数列的有关概念 (1)等比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非零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q ≠0)表示. 数学语言表达式:anan -1=q (n ≥2),q 为常数.(2)等比中项如果a ,G ,b 成等比数列,那么G 叫做a 与b 的等比中项.即:G 是a 与b 的等比中项⇔a ,G ,b 成等比数列⇒G 2=ab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公式(1)若等比数列{a n }的首项为a 1,公比是q ,则其通项公式为a n =a 1qn -1;若等比数列{a n }的第m 项为a m ,公比是q ,则其第n 项a n 可以表示为a n =a m q n -m.(2)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当q =1时,S n =na 1;当q ≠1时,S n =a11-qn 1-q =a1-anq1-q.3.等比数列及前n 项和的性质(1)若{a n }为等比数列,且k +l =m +n (k ,l ,m ,n ∈N *),则a k ·a l =a m ·a n .(2)相隔等距离的项组成的数列仍是等比数列,即a k ,a k +m ,a k +2m ,…仍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 m. (3)当q ≠-1,或q =-1且n 为奇数时,S n ,S 2n -S n ,S 3n -S 2n 仍成等比数列,其公比为q n.(4)若{a n },{b n }(项数相同)是等比数列,则{λa n }(λ≠0),⎩⎨⎧⎭⎬⎫1an ,{a 2n },{a n ·b n },⎩⎨⎧⎭⎬⎫an bn 仍是等比数列.三、数列求和 1.公式法(1)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S n =na1+an 2=na 1+nn -12d . (2)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S n =⎩⎪⎨⎪⎧na1,q =1,a1-anq 1-q =a11-qn1-q ,q ≠1.2.数列求和的几种常用方法 (1)分组求和法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由若干个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或可求和的数列组成,则求和时可用分组求和法,分别求和后相加减. (2)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时中间的一些项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求得其和. (3)错位相减法如果一个数列的各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项之积构成的,那么这个数列的前n 项和即可用此法来求,如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就是用此法推导的. (4)倒序相加法如果一个数列{a n }的前n 项中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相等或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求这个数列的前n 项和可用倒序相加法,如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即是用此法推导的. (5)并项求和法在一个数列的前n 项和中,可两两结合求解,则称之为并项求和. 形如a n =(-1)nf (n )类型,可采用两项合并求解.例如,S n =1002-992+982-972+…+22-12=(1002-992)+(982-972)+…+(22-12)=(100+99)+(98+97)+…+(2+1)=5 050. 3.常见的拆项公式 (1)1n n +1=1n -1n +1; (2)12n -12n +1=12⎝ ⎛⎭⎪⎫12n -1-12n +1;(3)1n +n +1=n +1-n.四、数列的综合应用1.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综合等差数列中最基本的量是其首项a 1和公差d ,等比数列中最基本的量是其首项a 1和公比q ,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综合问题中就是根据已知的条件建立方程组求解出这两个数列的基本量解决问题的. 2.数列和函数、不等式的综合(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是在公差d ≠0的情况下关于n 的一次或二次函数.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在公比q ≠1的情况下是公比q 的指数函数模型.(3)数列常与不等式结合,如比较大小、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范围等,需熟练应用不等式知识解决数列中的相关问题. 3.数列的应用题(1)解决数列应用题的基本步骤是:①根据实际问题的要求,识别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用数列表示问题的已知; ②根据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知识以及实际问题的要求建立数学模型; ③求出数学模型,根据求解结果对实际问题作出结论. (2)数列应用题常见模型:①等差模型:如果增加(或减少)的量是一个固定量,该模型是等差数列模型,增加(或减少)的量就是公差;②等比模型:如果后一个量与前一个量的比是一个固定的数,该模型是等比数列模型,这个固定的数就是公比;③递推数列模型:如果题目中给出的前后两项之间的关系不固定,随项的变化而变化时,应考虑是a n 与a n-1的递推关系,或前n 项和S n 与S n -1之间的递推关系.经典题型【例1】 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1,a 3=-3.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a n }的前k 项和S k =-35,求k 的值.【例2】 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满足a n +2S n S n -1=0(n ≥2),a 1=12.(1)求证:⎩⎪⎨⎪⎧⎭⎪⎬⎪⎫1Sn 成等差数列;(2)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例3】 (1)设S n为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S8=4a3,a7=-2,则a9=( ).A.-6 B.-4 C.-2 D.2(2)在等差数列{a n}中,前m项的和为30,前2m项的和为100,则前3m项的和为________.【例4】 (2013·济宁测试)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都有S n=2a n-3n,设b n=a n+3.【例5】已知等比数列{a n}满足:|a2-a3|=10,a1a2a3=125.(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是否存在正整数m,使得1a1+1a2+…+1am≥1?若存在,求m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例6】 (1)(2012·新课标全国卷)已知{a n }为等比数列,a 4+a 7=2,a 5a 6=-8,则a 1+a 10=( ). A .7 B .5 C .-5D .-7(2)等比数列{a n }的首项a 1=-1,前n 项和为S n ,若S10S5=3132,则公比q =________.【例7】 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是a n =2·3n -1+(-1)n (ln 2-ln 3)+(-1)nn ln 3,求其前n 项和S n .【例8】 (2014·湖州质检)在等比数列{a n }中,已知a 1=3,公比q ≠1,等差数列{b n }满足b 1=a 1,b 4=a 2,b 13=a 3.(1)求数列{a n }与{b n }的通项公式;(2)记c n =(-1)nb n +a n ,求数列{c n }的前n 项和S n .【例9】 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不为零,a 1=25,且a 1,a 11,a 13成等比数列. (1)求{a n }的通项公式; (2)求a 1+a 4+a 7+…+a 3n -2.【例10】 已知数列{a n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它的前n 项和为S n ,且a 1+1,a 3+1,a 7+1成等比数列.(1)求{a n }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1Sn 的前n 项和T n .课堂测评1.记S n 为等差数列{a n }前n 项和,若S33-S22=1,则其公差d =( ).A.12B .2C .3D .4 2.在等差数列{a n }中,a 5+a 6+a 7=15,那么a 3+a 4+…+a 9等于( ). A .21 B .30 C .35 D .403.在等差数列{a n }中,首项a 1=0,公差d ≠0,若a m =a 1+a 2+…+a 9,则m 的值为( ). A .37 B .36 C .20 D .194. (1)已知{a n }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S n 是{a n }的前n 项和,且9S 3=S 6,则数列⎩⎨⎧⎭⎬⎫1an 的前5项和为________.(2)设{a n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S n 为其前n 项和.已知a 2a 4=1,S 3=7,则S 5=________. 5. (1)已知x ,y ,z ∈R ,若-1,x ,y ,z ,-3成等比数列,则xyz 的值为 ( ).A .-3B .±3C .-3 3D .±3 3(2)(2014·昆明模拟)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a 3=2-1,a 5=2+1,则a 23+2a 2a 6+a 3a 7=( ).A .4B .6C .8D .8-4 25.已知点(1,2)是函数f (x )=a x(a >0,且a ≠1)的图象上一点,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f (n )-1.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a n }前2 013项中的第3项,第6项,…,第3k 项删去,求数列{a n }前2 013项中剩余项的和.6.正项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满足:S 2n -(n 2+n -1)S n -(n 2+n )=0.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 (2)令b n =n +1n +22a2n ,数列{b n }的前n 项和为T n ,证明:对于任意的n ∈N *,都有T n <564.7.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是S n ,且S n +12a n =1(n ∈N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设b n =log 13(1-S n +1)(n ∈N *),令T n =1b1b2+1b2b3+…+1bnbn +1,求T n .8. 设数列{a n }满足a 1=2,a 2+a 4=8,且对任意n ∈N *,函数f (x )=(a n -a n +1+a n +2)x +a n +1cos x -a n +2sinx 满足f ′⎝ ⎛⎭⎪⎫π2=0.(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若b n =,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S n .9.已知正项数列{a n }的首项a 1=1,前n 项和S n 满足a n =Sn +Sn -1(n ≥2). (1)求证:{Sn}为等差数列,并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记数列⎩⎨⎧⎭⎬⎫1anan +1的前n 项和为T n ,若对任意的n ∈N *,不等式4T n <a 2-a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课后作业1.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5=33,a 25=66,则a 35=________.2.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a 1=1,前三项之和S 3=9,则{a n }的通项a n =________. 3.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n ∈N *),若a 2∶a 3=5∶2,则S 3∶S 5=________. 4.在数列{a n }中,已知a 1=-1,且a n +1=2a n +3n -4(n ∈N *). (1)求证:数列{a n +1-a n +3}是等比数列;(2)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S n .5.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满足a 2=4,a 3+a 4=17.(1)求{a n }的通项公式;(2)设b n =2a n +2,证明数列{b n }是等比数列并求其前n 项和T n .6.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4=4S 2,a 2n =2a n +1.(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b n }的前n 项和为T n ,且T n +an +12n=λ(λ为常数),令c n =b 2n ,(n ∈N *),求数列{c n }的前n 项和R n .7.在数列{a n}中,a1=2,a n+1=3a n+2.(1)记b n=a n+1,求证:数列{b n}为等比数列;(2)求数列{na n}的前n项和S n.8.已知等比数列{a n}满足2a1+a3=3a2,且a3+2是a2,a4的等差中项.(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若b n=a n+log21an,S n=b1+b2+…+b n,求使S n-2n+1+47<0成立的n的最小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