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经济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总和。
它以公有制为基础,劳动者成为生产要素的主人。
实行按劳分配,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没收了官僚资本,并通过“三大改造”即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公有制经济;新中国建立后,国家投资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国有经济日益壮大与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必须要有自己的政治前提——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只能在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后,依靠无产阶级政权的力量建立起来。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
它的出现不是以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而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
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
是指劳动者个人占 有生产资料,并以 个人(包括家庭成 员)劳动为基础, 劳动所得由个体劳 动者支配的一种小 私有制经济。
私营经济
是指以生产资料 私人占有和雇佣 劳动为基础,以 获取利润为生产 经营目的的私有 制经济。
外资经济
外国投资者和港澳 台投资者根据我国 法律、法规在我国 大陆开办的独资企 业,合资企业和合 作企业中的外商和 港澳台投资部分。
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
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
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主要
体现在控制力上。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不 是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 济中的比重越大越好?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关键是 要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整体质 量,提高公有经济的控制力 和竞争力,这样才能够真正 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优越性。
(一)全面认识公有制的含义。 党的十五大报告 明确指出:公有制经 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 和集体经济,还包括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 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是由国家代表全体劳动人民 对所属生产资料加以支配和使用的一种公 有制形式。 集体经济: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 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 成分
国有经济拥有现代机器大工业、比 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 力,支配着主要经济资源和自然资 源,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 注意
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
先进的技术设备
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担负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四)努力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545.34
(四)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公 有制 的实 现形 式
国营
租赁制
承包制
股份合作制
股份制
上海股票交易所
交通银行前十大股东及持股情况
• 0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9,974,982,648
21.78%
• 02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9,115,002,580 19.90%
• 03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5,555,555,556 12.13%
非
私营经济
公
有 制
外资经济
经
济
中外合资 中外合作 外商独资
混合所有制经济(私有部分)
(三)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 济制度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但并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部分,也不 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非公有制 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与它的性质混为一谈。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 位。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 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 的根本体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社会主 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
2、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并不能取代社会 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俄罗斯私有化教训多
品牌价值(亿 企业性质 元)
803
国有
682
民营
550
民营
450.86
国有
450.6
国有
412.08
民营
408.69
国有
排名
1 2 3 4 5 6 7
2008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纽约发布
第十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四、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和完善
暂停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社会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 活和福利而提供物质帮助的各项措施的统称。
暂停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特点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并存共同发展
这一所有制结构,构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暂停
第 二 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 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二、公有制经济及其实现形式 三 、 公 有 制 经 济 的 主 体 地 位
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五 、 建 立 现 代 产 权 制 度
暂停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一个社会中各种类型的所有制结构,以及它们在 统一体中的地位、比重、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第十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 济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二、社会主义本质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根本 任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 体系。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确立的依据名词解释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确立的依据名词解释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它确立的依据是: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公有制经济
(1)公有制经济的成分: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集中体现在其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2.非公有制经济
(1)非公有制经济的成分: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
(2)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简答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及依据是什么?如何坚持这 一制度?
简答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及依据是什么?如何坚持这一制度?答: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所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在所有制理论上的与时俱进。
确立公有制为主,所有制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第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后,随着实践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要做到俩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 。
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俩者对立起来。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俩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基本原则。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既要对它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进行引导。
一方面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进入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互相促进新格局;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由于国家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情况,国家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富国强军的目标,采取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国情,这一基本国情的形成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殊性质决定的。
在这一基本国情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
其中,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等。
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
国有经济具有集中、统一、稳定、长远等优势,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要手段之一。
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经济形式,它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实现现代化的有力支撑。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在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经济形式,具有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优势,是促进国有企业和非公有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手段。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国家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扩大民主的有力手段之一。
个体经济是小规模的自由劳动者经济组织,具有灵活、独立、便捷等优势,是实现农村城市一体化、促进社会就业的有力支撑。
私营经济是一种以利润为目的、以个人投入为主体的经济形式,具有活力、创新、竞争等优势,是发展市场经济、推动经济结构优化的有力手段之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
在政府引导、市场调节、法制保障的框架下,各种所有制经济和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协作共赢,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下,还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要关注。
第一,如何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考研知识点归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考研知识点归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和历史背景所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实行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制度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进行考研知识点的归纳。
一、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经济形式和基础,包括国家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家所有制经济以国家为主体,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根本经济形式,国家通过对重要的经济领域和关键产业进行所有与控制,实现国家经济的独立和安全。
集体所有制经济则是农村和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农村集体经济和城镇集体经济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劳动者经营的经济和各种形式的私营企业。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为其提供公正、平等的经营环境和发展机会。
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安排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例如,在资本主义复辟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此外,还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节的经济运行机制,为各种所有制经济提供有力支持。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地位和发展方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长远的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我国从农民政权转变为工人农民联盟的政权,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
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这表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两大部分共同构成。
此项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从具体来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在这里,社会主义性质主指我国的生产关系,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指我国的生产力。
因此,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并不矛盾,二者是一致的。
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绝不能搞私有化。
只有这样,才能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也只有这样,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其次,由于我国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整体水平的相对落后,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和多层次性,加之人口多,底子薄的客观原因,共同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从这一国情和实际出发,仅靠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很难解决。
因此,按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我们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必须要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设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再次,判断一种所有制结构,判断一种基本经济制度是优还是劣,不是以公有还是私有为标准,不能以“一大二公”为尺度,只能坚持生产力标准。
在我国,凡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应该加以利用,都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所以,从实践的结果来看,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对于“三个有利于”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上述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理论根据和实践证明。
第一,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社会主义国家在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基础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资本主义因素,所以需要采取一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基本经济制度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并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过程。
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认识。
一、公有制应为主导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基础,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应该是主导,要保持国家控制经济、调控市场的权力,通过公有制来有效地规划经济资源和分配社会收益。
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公有制的作用,还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所有制改革机制,通过适当的引进外资,调整国有企业结构,加大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力度等措施,来不断完善和优化国有企业的运营机制,为经济发展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灵活运用市场机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要灵活运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家精神,积极推动市场化、法制化进程。
可以采取某些权力下放,逐步推动社会化的市场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
通过市场调节和价格机制的作用,调整市场在经济效益、资源分配中的相对地位,以实现市场和计划经济相结合。
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公平竞争;完善法律法规,打击不正当竞争和市场垄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强人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增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意识,不断提高创新和竞争力。
可以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科技,促进产学研合作,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提升整个国家的创新水平。
同时,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高企业和国家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四、推进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
可以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法规,严格规范污染排放和资源消耗,积极推动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和内涵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和内涵。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又包括非公有制经济。
没有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就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没有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就会脱离中国的国情,就不能有效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它们都是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内容。
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本质上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顺应了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只有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离开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不能体现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区别。
没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失去了依靠力量。
第二,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是多层次、不平衡的。
根据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规律,多层次、不平衡的生产力水平要求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
实践证明,无论用哪一种所有制经济去套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其结果只能是阻碍和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本身的发展是不完善、不成熟的,它不能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所有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我们不能把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看作是纯而又纯的,也不能把非公有制经济看作是与社会主义根本对立的,而要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认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的确立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 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 项基本经济制度。
(一)确立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据
公
有 公有资产在总资产中
制 的
占优势
主 体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
地 济命脉,对经济发展
位 起主导作用
形展大努以和规反当形
式的促力大组律映多式
——
。公进寻胆织的社样可公
邓 小 平
有生找利形经会化以有 制产能用式营化。而制 实力够。都方生一且实 现发极要可式产切应现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 ①它们已经成为一个增长点。目前,非公有制经 济创造的增加值已经占GDP的1/3。
• ②它们为社会提供了物质产品和劳务,满足人民 需要方面。
• ③它们增加社会资本和国家财政收入。 • ④它们吸纳人员就业,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 ⑤它们促进了公有制经济的改革,促进了社会主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 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 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 度的原则是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 “统一”。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 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 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 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 中层 是文化的投入者、消 费者和创造者;中等 收入者阶层是社会的 “稳定器”
❖ 变“金字塔”为“橄 榄型”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意义
–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我们 现在是18%左右,今后每年提高 一个百分点,20年后就可以达 到38%。中等收入者是社会的 “稳定器”
建立最基本的农村医疗 保障制度更迫切
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 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 和政策
•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 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 要职责
• 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发展劳动 密集型产业
• 对提供新就业岗位和吸纳下岗 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企业给予政 策支持
• 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 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三、调整分配关系完善社会保障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 平
中等收入者标准
• 人均年收入四万元 世界银行近期的研究结果将全球中等收入层的 高限确定为8000美元,通过购买力平价整,应 在4万元人民币左右;将4万元作为高收入者的 起点标准,其户均年收入可超过10万元,接近 目前多数人对高收入者的认定标准
❖ 开征遗产税酝酿之中 ❖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和资本积累还处于初级阶段,
大多数致富者都是创业者,其拥有的财富基本上 是经营所得
社会保障构筑“安全网”
❖ 社会保障虽然是保护网, 却不是“免费的午餐”
➢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 失业保险是一个敏感话
题 ➢ 医疗保障是人们关心的
永恒主题 ➢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比,
和,
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系
党的“十六大”新提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分配关系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认真 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在企业内部,要扩大工资差距,拉开档次,以充分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 劣,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这表明随着改革的深入,按劳分配原则得到正式确立,从 而极大调动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分配制度问题上再次实现重大突破。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 式为补充。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 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 素参与收益分配”。这表明我们党在分配理论上首次承认生产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重要地位。
பைடு நூலகம்
所有制经济
从必要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再到内在要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得以确立 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来之不易 1980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的重要改革举措之一是:“在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 允许城镇个体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这是我国对个体经济的最早认可,也是我国重新认识个体经 济的起点。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农村和城市,都要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 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这是我们党的文件 第一次把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指出: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 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一周知识概述(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1、公有制的地位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居于基础地位,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它两个方面,而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制度,故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公有制,因而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公有制的含义(1)国有经济①含义:亦称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②地位: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2)集体经济①含义: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②具体形式及作用③农村集体经济实行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
这种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都属于公有制经济。
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1)原因: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都可以利用。
(2)意义:不仅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在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外,还存在着一些非公有制经济(1)个体经济(2)私营经济(3)外资经济2、所有制结构的含义各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之为所有制结构。
3、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这种所有制结构构成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以公有制为主体。
体现在两方面:①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4、我国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1)根本原因: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2)具体原因: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二、重难点讲析(一)、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包括三个部分: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宪法第六条第二款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按照宪法的规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全民所有制经济。
它是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2013山东中考英语试题汇总2013四川中考英语试题汇总2013福建中考英语试题汇总2013江苏中考政治试题汇总二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它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经济形式。
三是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是由城乡个体劳动者占有少量生产资料和产品,以个人及家庭成员从事劳动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式。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也在世界民族之林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积极弘扬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一个全新的中华风貌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而我们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更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简言之,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有些问题问为什么?有可能含另一问,怎样才正确?所以最好答完为什么后,把正确的做法也答出来,确保不失分。
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四是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资企业。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定,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所作出的必然选择。
实践证明,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强国富民的正确选择,也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实践经验,特别是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实践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识记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含义,我国农村的经营体制,我国现阶段几种主要的非公有制形式;明确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
初步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
如,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都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的。
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调查、问卷调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研究性学习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调研的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的学习,应当使学生树立起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特别是通过对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下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现共同富裕,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有能力对市场经济实行强有力宏观调控等必然性的分析,使学生从理论的高度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多,人均自然资源贫乏。
通过本的学习,使学生对资源的有限性有更明确的认识,树立合理利用资源、不浪费资源的意识,自觉地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建议
关于“”的教材分析
本节要求掌握的基本概念:
l.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本节的基本观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本节的重点、难点正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如何正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l公有制为主体的含义
(1)否定了过去在所有制关系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单一公有制的
(2)表明中国不能实行私有化,而要坚持公有制的经济基础。
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1)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既要有数量的界定,又要有质的限定。
党的十五大报告突破了“以单纯量的比重来衡量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认识误区,确立了“质、量统一”的定性观,明确指出“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A从数量上看,正确认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克服两种片面的认识:
一要走出以纯国有经济代替公有经济的误区。
公有制占主体不等于国有经济占主体。
国有经济比重有所下降,并不会改变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因为公有制的内涵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集体成分。
二要走出片面强调份额、数量的误区。
在198年以来的10年中,虽然工业公有资产在工业总资产中的份额有所下降,但工业公有资产总额从198年不到1万亿元增加到199年的
7万多亿元,10年中增加6倍多,为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说明份额下降,但总额增加,实力加强。
B从质量上看,公有资产占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这就打破了过去认为国有经济越多越好、比重越大越好的传统思想观念。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近30万家,分布在工商业的各个领域。
由于战线过长,造成国营企业规模小而分散、效率不高等问题。
比如,我国00家大型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还不及美国00家大企业的前3家。
因此,现有国有企业应该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战略性改组,通过破产兼并、扩股融资、债务重组等多种运作方式,将国有资产从效益差的领域或国有经济不应进入的领域中抽出来,集中到国有经济应该而且可以加强的领域。
这样,虽然由于破产兼并,国有企业每年减少千百户,但国有资产由此迅速由低回报产业向高回报产业转移,向大型企业集团聚集,从而提高国有资本素质,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最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这就是说,从质上看,公有资产要通过优化重组加强其主体地位。
目前,我国公有制经济的质量情况,可以从装备水平这一侧面得以反映。
据1996年对全国工业大中型企业1180种主要专业生产设备技术水平的普查,按设备原价计算,达到
国际水平的占261%,比198年提高132个百分点;属国内先进水平的占277%,提高9个百分点;属国内一般水平的占334%,下降136个百分点;属国内落后水平需淘汰的占12.8%,下降个百分点。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A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金融、通讯、铁路、航空、电力等),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B国有经济要增强自己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扩大。
例如,198年以来,虽然纯国有工业产值的比重从1986年的64.9%下降到199年的34%,但没有改变公有制工业占主体的格局。
199年末,公有制工业产值比重为80%,资产总额达8%。
又如,虽然目前国有经济只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34%,但1996年在全国工业企业利税总额1万亿元,国有经济就达6000多亿元,加上集体经济的2700多亿元.两项合计,公有制经济利税总额共为8776亿元,贡献率达88%。
这说明,国有经济虽然比重下降,但它的绝对值却是居于绝对主导地位的。
关于“”的教法建议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既是本的重点、难点,又是需要理解的知识。
所以,首先应该对该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
教法建议:通过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调查、问卷调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研究性学习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调研的能力。
例如第二框教学可引导同学读图:
图一,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变化;
图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所有制结构变化
然后堂思考,并议论这种变化的客观原因
最后堂讨论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多种所有制共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