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的放射治疗

合集下载

脑胶质瘤放射治疗的体会

脑胶质瘤放射治疗的体会
2. 同步化放疗结束后予替莫唑胺巩固化疗,替莫唑胺
150-200mg/m2,口服,d1-5,治疗6周期。
以术前MRI T1强化像上显示的肿瘤区及术后MRI上显示的残留灶外放2.5cm为CTV1,外扩 3mm为PTV1,以术前MRI T1强化像上显示的肿瘤区及术后MRI上显示的残留灶外放1cm为 CTV2,外扩3mm为PTV2,给予PTV1 95%等剂量线6MVX DT5040cGY/28Fx后给予PTV2 95%等
病例3
患者,男,33岁,于2012.3.24在外院 诊断“左额叶实性占位”,行“左额开 颅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左额叶” 间变型胶质细胞瘤, WHO III级;免疫 组化:GFAP(+)、Vim(+)、Ki-67标记指 数约10%。转我院,诊断:左额叶间变 型胶质细胞瘤(WHOIII级)术后。
侧额叶片状低密度影,低代谢,考虑治疗后改变。
进展后治疗
2013.3.6在福建省立医院行开颅左额叶 复发胶质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示:1.左 额叶肿瘤: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 伴大片坏死。2.左额叶肿瘤表面脑组织: 送检组织中未见肿瘤细胞浸润。
术后行替莫唑胺密集方案化疗2周期。
目前第3周期化疗中。
MRI示:右额部硬膜下见新月形T1、T2双高信号影
MRS示:受出血影响,MRS基线不稳,未见明显 Cho峰升高和NAA峰降低
FLT-PETCT示:"右额叶胶质瘤术后"1、考虑术区前外侧切缘多 发残留。2、考虑肿瘤鞍区、鞍左旁及小脑幕播散。3、考虑术后
出血、积气并轻度大脑镰下疝。4、右额部硬膜下出血可能。
2. 同步化放疗结束后予替莫唑胺巩固化疗,替莫唑 胺150-200mg/m2,口服,d1-5,计划6周期。

胶质瘤最佳治疗方案

胶质瘤最佳治疗方案

胶质瘤最佳治疗方案引言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起源于星形胶质细胞。

目前,胶质瘤的治疗方法较为多样化,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

本文将讨论胶质瘤的最佳治疗方案,并对其中的主要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治疗胶质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手术切除可以通过开颅手术或经导管手术进行。

一般情况下,胶质瘤的切除率越高,患者的生存率就越高。

然而,对于一些位置较为特殊的胶质瘤,手术切除可能存在较高风险,因为这些胶质瘤位于脑干或其他重要的脑部结构附近。

在进行手术切除之前,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手术可行性和风险。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治疗胶质瘤的重要方法之一。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使用外部放射线(外放射治疗)或将放射源直接植入肿瘤组织(内放射治疗)进行。

放射治疗的原理是将高能射线引起的DNA损伤作用于肿瘤细胞,从而诱导肿瘤细胞死亡。

放射治疗一般在手术后进行,以减少胶质瘤的复发和扩散。

放射治疗的剂量和持续时间需要经过精确计算和评估。

剂量过高可能会损伤正常组织,而剂量过低又可能无法有效杀灭肿瘤细胞。

因此,确定合适的放射治疗剂量是非常重要的。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胶质瘤治疗的另一重要方法。

化学治疗是通过使用抗肿瘤药物来杀灭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包括氮芥类药物、铂类药物、抗代谢药物等。

化学治疗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或静脉注射进行。

化学治疗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根据胶质瘤的类型、患者的整体情况和可能的副作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通常情况下,化学治疗常与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方法,该方法通过作用于肿瘤细胞上的特定生物标志物,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胶质瘤的靶向治疗主要包括针对EGFR、PI3K/AKT/mTOR等信号通路的药物治疗。

靶向治疗可以根据肿瘤的分子特征进行个体化的治疗选择,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然而,靶向治疗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限制,包括耐药性、副作用等。

颅内胶质瘤的放射治疗及化疗

颅内胶质瘤的放射治疗及化疗

颅内胶质瘤的放射治疗及化疗胶质瘤亦称神经胶质细胞瘤,为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细胞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35.3%~61%,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近年来文献常将其恶性程度分为低分级和高分级两种。

低分级胶质瘤约占颅内中瘤的10%~15%,包括一般病理学分类的Ⅰ~Ⅱ级星形细胞瘤、轻度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瘤及神经节胶质瘤;高分级胶质瘤亦称恶性胶质瘤,包括一般病理学分类的Ⅲ~Ⅳ级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恶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及少枝胶质细胞瘤。

恶性胶质瘤多呈浸润性生长,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术后放射治疗及化疗十分必要,已成为治疗的常规。

一.胶质瘤的放射治疗1.常规外照射外照射通常在术后4周内进行,常用的方案为50~60Gy/25~30次(1.8~2.0 Gy/次)或60~65 Gy的适性放疗。

1.1放射治疗的适应证⑴手术未能彻底切除的胶质瘤;⑵手术切除但恶性程度较高者;⑶肿瘤位置深或位于重要功能区域不适宜手术切除者;⑷单纯活检术后;⑸不适合手术切除而放疗效果较佳者,如髓母细胞瘤;⑹胶质瘤术后复发不宜再手术者者。

1.2放射治疗的禁忌证⑴肿瘤足量照射后短期内复发者;⑵伴有严重颅内压增高,且未有采取减压措施者。

1.3放疗计划的制定⑴应用CT 、MR或其他诊断方法进行肿瘤体积的三维重建。

⑵确定靶体积:包括肿瘤本身和局部浸润的区域,应考虑到肿瘤的直接浸润、肿瘤细胞的种植及多中心肿瘤。

低分级的胶质瘤照射范围根据影像学见到的肿瘤浸润范围,在肿瘤边缘外1~2cm。

高分级肿瘤如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以往多行全脑放射,现在认为肿瘤浸润范围在2~4cm内,全脑放射意义不大,因而已少应用。

⑶放射源的选择颅内肿瘤生长深度以中线而言,只有6~7cm左右。

因此多选用60CO γ线或6~10MV的高能X线,体外放射为主要放疗手段。

对于2.0~4.0cm的肿瘤也可采用γ刀或X刀治疗。

⑷常用的放射野a、全中枢神经系统放射适于易沿蛛网膜下腔播散的肿瘤如髓母细胞瘤、室管摸瘤等。

胶质瘤治疗方案

胶质瘤治疗方案

胶质瘤治疗方案引言胶质瘤(Glioma)是指起源于胶质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之一。

胶质瘤的治疗方案因患者的年龄、肿瘤类型、肿瘤位置和病情分期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胶质瘤治疗方案,以供参考。

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胶质瘤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手术的目标是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组织,从而达到缓解症状和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手术方法包括开颅手术和微创手术。

对于可切除的小型胶质瘤,手术通常是首选的治疗方案。

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相关检查以评估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手术中,外科医生会尽可能切除肿瘤组织,并确保不损害周围的正常脑组织。

手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并进行术后康复治疗。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胶质瘤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用于术前、术后或单独治疗。

放射治疗利用高能辐射破坏肿瘤细胞的DNA,从而阻止其生长和扩散。

放射治疗可以减小胶质瘤的体积,缓解相关症状,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放射治疗通常需要在专门的放射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治疗计划会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患者的整体情况而定。

通常,放射治疗需要分为多个疗程进行,每个疗程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3.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通过使用药物来杀死恶性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对于胶质瘤患者来说,化学治疗通常与手术或放射治疗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化学治疗的药物包括化疗药物和靶向治疗药物。

化疗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的方式使用。

靶向治疗药物则是通过靶向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来杀死肿瘤细胞。

化学治疗的方案和剂量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和肿瘤的类型而定。

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反应和药物副作用。

4.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胶质瘤治疗方法。

它利用患者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免疫治疗的方法包括细胞免疫疗法、癌症疫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细胞免疫疗法是将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提取出来,经过处理后再注射回体内,以增强免疫细胞攻击肿瘤的能力。

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射治疗的效果评价

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射治疗的效果评价

SUN Rui ln — i g, NI Gu n — ri g U a g u n
( eat n a i i no g , l t o i lC in o ee C in 2 00C ia Dp r tfR da o O cl yA i e H s t ,h egC lg , h eg04 0 hn ) me o tn o f ad pa i f l f
s cae t a i t e a y bewe n h g rdo e c h r n o ro e,e p c iey Re uls:Th d . o i td wih r d o h r p t e ihe s o o a d lwe n r s e t l. s t t v e me i
lt d teay I T o of! a rdo eay C T) P t nswt o a dr i h r (MR ) rcnor l ait rp ( R . ai t i l e ao p 。 e h e h w—dge l m sw r eregi a ee o dvddit hge oe ru ( 5 G ) n w r oegop 5 G ) w i ihd g eg o s n iie o i r s op > 4 y a dl e s ru (< 4 y , hl hg er l ma — n h d g t o d e e i i t hge oego p >6 G ) n w r n ( 0 y , o p r g vrlsri lae n x ie s o i rd s ru ( 0 y adl e e 6 G ) C m ai ea uv a rt a dt i t s . h  ̄ o o no l v o ci a
月( 3 ) I、 6— 6 , Ⅱ级胶质瘤 两组 1 a生存率无明显差 异 , 、a生存率有 明显差异 , 23 P值 小于 0 1 有 统计 学意义。 ., Ⅲ、 Ⅳ级胶质瘤 1 、a生存率无明显差异,a生存 率有 明显 差异 , 无统计学意义。采用三维适形放 疗技 术及调 a3 2 但 强适形放疗技术 13 、a生存 率有差异 , 无统计 学意义。结论 : 但 脑胶 质瘤术后 采用调 强放射治 疗, 低级 别胶 质瘤 ,

胶质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胶质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ROBERTCARDINALE,MINHEE WON, et al.PHASE Ⅱ TRIAL OF ACCELERATED RADIOTHERAPY USING WEEKLY STEREOTACTIC CONFORMAL BOOST FOR SUPR. ATENTORIAL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RTOG 0023.Int J Radiation Oncology Biol.Phys.Vol.65,No.5,1422–1428,2006
.
一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 二 应用立体定向放疗的合理性 三 预后因素 四 适应症 五 问题及展望
.
一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
.
治疗设备
.
技术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 特点:靶区明确、靶区高剂量、剂量线陡峭 SRS(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定义为单次的大剂 量照射; F-SRT(Fractionated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定义 为多次的低分割大剂量照射。
adjuvant temozolomide.Radiother以On上co可l 看20出10,提高靶区剂量意味着生存获益
及局控率提高。而立体定向放疗由于其剂量 线的.陡降特性,使其具有了潜在的价值。
三、预后因素
.
正相关
负相关
患者因素 KPS评分
精神状态 神经功能状态 MGMT的甲基化 1p\19q缺失
以上是一般我们在临床上所选择的适应症,但循证医学是 否支持,尚值商椎。
.
Ⅰ级证据不支持 SRS在新诊断的 LGG中应用。
高龄或身体情况差者可 应用低分割放疗HFRT
可见,在NCCN指南 中并未提出HGG的

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最好治疗方案

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最好治疗方案

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最好治疗方案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最佳治疗方案胶质母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其中三到四级的胶质母瘤被认为是高度侵袭性和恶性的类型。

对于这一级别的瘤体,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最佳治疗方案。

一、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胶质母瘤治疗的首选。

通过手术切除病灶,可有效减少肿瘤负荷,缓解病人的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手术切除的方式可以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进行选择,包括完全切除、次全切除和部分切除。

然而,在胶质母瘤治疗中,单纯的手术切除常常难以完全根除肿瘤,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在胶质母瘤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高能射线的照射,可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阻止其进一步增殖和扩散。

这一治疗方法几乎可用于所有胶质母瘤患者,不论是术前、术后还是病情复发的患者。

放射治疗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手术切除或化疗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

三、化疗化疗是胶质母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使用抗肿瘤药物,可以干扰肿瘤细胞的生命周期,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对于胶质母瘤三到四级患者,化疗通常作为综合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可以在手术和放疗前后进行应用。

化疗药物的选择和方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肿瘤的分级和分型进行个体化制定。

四、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逐渐应用于胶质母瘤的治疗中。

靶向药物通过特异性地作用于胶质母细胞中的特殊靶点,干扰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的增长和扩散。

靶向治疗的选择和使用需根据患者的遗传学和分子学特征进行个性化定制。

五、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胶质母瘤治疗领域的一个新兴方法。

通过激活和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免疫治疗可以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的效果。

针对胶质母瘤的免疫治疗目前正在不断研究和发展中,包括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

综上所述,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最佳治疗方案并不是单一的方法,而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过程。

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颅内疾病。

它起源于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主要发生在脑和脊髓中。

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通常是综合性的,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疗。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治疗方法。

1. 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首选方法。

通过手术切除可以尽可能地去除瘤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手术切除的难度和风险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周围组织的影响。

在手术中,医生会尽量去除肿瘤,并且留下正常的组织。

手术后可能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恢复功能,并且密切监测病情。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胶质母细胞瘤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放射治疗使用高能射线来杀死癌细胞。

它可以用于术后辅助治疗以消灭残留的癌细胞,也可以用于术前减小肿瘤尺寸。

放射治疗的剂量和方案会因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和肿瘤特点而有所不同。

副作用包括头发脱落、恶心和疲劳等,但一般是可控制的。

3. 化疗:化疗是使用药物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胶质母细胞瘤通常对化疗敏感,这意味着化疗药物可以有效杀死肿瘤细胞。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环磷酰胺、卡巴班波和替莫唑胺等。

化疗通常与手术或放射治疗联合使用,以减小肿瘤的尺寸和防止复发。

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免疫抑制等,但可以通过适当的支持疗法来减轻。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某些特定分子或信号通路的药物治疗方法。

胶质母细胞瘤中常见的分子靶点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等。

针对这些分子的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和帕尼单抗等。

靶向治疗通常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该治疗。

副作用可能包括皮疹、腹泻和高血压等,但与化疗相比较为轻微。

5.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来抑制和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免疫治疗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CAR-T细胞疗法等。

免疫治疗的优势在于具有持久的疗效和较少的副作用,但目前在胶质母细胞瘤的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

脑胶质瘤治疗与护理要点

脑胶质瘤治疗与护理要点

预防与康复
康复护理:对于脑胶质瘤患者,康复护 理是非常重要的。包括物理康复、语言 康复、心理康复等方面的综合护理,旨 在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来自脑胶质瘤治疗与护理要 点
目录 治疗要点 护理要点 预防与康复
治疗要点
治疗要点
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手术切 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手术 的目的是尽可能完全地切除瘤 体,以减少瘤体对周围正常脑 组织的影响。
放射治疗:对于无法完全切除 的脑胶质瘤,放射治疗可以用 于减少残留瘤组织的生长,并 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治疗要点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通常与手术和放射 治疗联合使用,以减小瘤体的体积,控 制瘤体的生长和转移。
护理要点
护理要点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 情变化,包括头痛、呕吐、步 态异常等症状。及时发现病情 变化,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干 预措施。
休息与营养:提供充足的休息 和良好的营养,保证患者的体 力和免疫功能。合理安排患者 的活动和饮食,以促进康复。
护理要点
心理支持:脑胶质瘤治疗是一项长期而 复杂的过程,患者和家属可能面临各种 心理压力。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咨询 服务,帮助他们应对困难和焦虑情绪。
预防与康复
预防与康复
预防策略:目前还没有明确的 脑胶质瘤预防方法。但可以通 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 限制饮酒、均衡饮食和适量运 动来降低患病风险。

脑胶质瘤放疗常规

脑胶质瘤放疗常规

脑胶质瘤放疗护理常规1.概述定义:神经胺质瘤(glioma)来源于神经上皮,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脚瘤,约占颅内肿瘤40%~50%。

综合发病年龄高峰分别在30~40岁和11-20岁。

主要病理类型为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等。

大脑半球发生的胶质瘤约占全部胶质瘤的51.4%,以星形细胞瘤为最多,其次是胶质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细胞瘤,脑室系统也是胶质瘤较多的发生部位,占胶质瘤总数的23.9%。

儿童病人常以分化较差的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为多,成年病人则以星形细胞瘤为多。

2.病因与病理颅内肿瘤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确。

大量研究表明,细胞染色体上存在癌基因加上各种后天诱因可使其发生。

可能诱发脑瘤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理化因素及生物因素等。

颅内肿瘤发病部位以大脑半球最多,其次为蝶鞍、鞍区周围、小脑脑桥角、小脑、脑室及脑干。

一般不向颅外转移,但可在颅内直接向邻近正常脑组织浸润扩散,也可随脑脊液的循环通道转移。

脑瘤的预后与病理类型、病期及生长部位有密切关系。

良性肿瘤单纯外科治疗有可能治愈;交界性肿瘤单纯外科治疗后易复发;恶性肿瘤一旦确诊,需要外科治疗辅助放疗和(或)化疗。

3.临床表现:(1)颅内压增高约90%以上的病人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通常呈慢性、进行性加重过程。

若未得到及时治疗,轻者可发生视神经菱缩,约80%病入引发视力减退,重者可引起脑疝。

(2)局灶症状与体征是脑瘤直接刺激、压迫和破坏脑组织而出现的局部神经功紊乱表现,因肿瘤部位而异,如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进行性运动或感觉障碍、视力或视野障碍、语言障碍及共济运动失调等。

位于脑干等重要部位的肿瘤,早期即出现局部症状,而颅内压增高症状出现较晚。

4.辅助检查CT或MRI是诊断颅内肿瘤的首选方法,结合二者检查结果,不仅能明确诊断,而且能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及瘤周组织情况。

CT或MRL发现垂体腺瘤,尚需作血清内分泌激素测定以确诊。

5.处理原则(1)降低颅内压常用治疗方法有脱水、激素治疗、冬眠低温和脑脊液外引流等。

胶质瘤保守治疗方案

胶质瘤保守治疗方案

胶质瘤保守治疗方案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由胶质细胞病变形成。

胶质瘤的治疗方案多样,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

本文将探讨胶质瘤的保守治疗方案,即非手术干预方法。

保守治疗方案是指通过非手术方法来控制和抑制胶质瘤的生长和扩散,包括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胶质瘤患者的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或肿瘤位于功能区域无法手术切除的情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胶质瘤保守治疗方案的具体内容。

一、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一种常用的胶质瘤保守治疗方法。

它利用高能射线(如X射线或伽马射线)瞄准并杀死胶质瘤细胞,从而达到减轻病情和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目的。

放射治疗可单独应用,也可与手术切除后联合应用,以确保胶质瘤完全被清除。

二、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通过给药来控制和抑制胶质瘤的生长和扩散。

常用的化学药物包括化疗药物和靶向治疗药物。

化疗药物通过干扰胶质瘤细胞的DNA合成和细胞分裂,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靶向治疗药物则是通过干扰胶质瘤细胞的特定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化学治疗可单独应用,也可与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后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三、综合治疗为了进一步提高胶质瘤保守治疗的效果,综合治疗方案应运而生。

综合治疗是将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其他辅助治疗方法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综合治疗的具体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需由专业医生制定。

总结起来,胶质瘤的保守治疗方案包括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综合治疗。

这些治疗方法通过非手术方式来控制和抑制胶质瘤的生长和扩散,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替代手术的治疗选择。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意见来确定。

只有选择合适的保守治疗方案,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和管理胶质瘤,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脑胶质瘤放射治疗指引

脑胶质瘤放射治疗指引

脑胶质瘤脑胶质瘤来源于神经上皮组织,为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30%~60%。

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但由于肿瘤常难以彻底切除,术后辅助放疗占有重要地位。

本指引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脑胶质瘤研究的进展和成果,参考2007年NCCN的临床治疗指引,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对几种颅内常见胶质瘤(包括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少突胶质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放射治疗适应症、放疗技术、靶体积设定、处方剂量及放疗联合化疗等进行临床治疗指导,旨在推行脑胶质瘤的规范化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疗效。

一、常规检查所有的患者均需于放疗前行头颅MRI T1、T2加权成像及造影增强扫描,了解肿瘤的切除范围及残留情况。

二、定性定量检查必要时可行头颅核磁波谱成像(MR Spectroscopy)、核磁灌注成像(MR Perfusion)或11C-蛋氨酸-PET/CT(11C-MET-PET/CT)检查,了解肿瘤代谢及局部血流情况,可有助于肿瘤的准确定位以及鉴别肿瘤复发或放射性脑坏死。

三、综合治疗原则脑胶质瘤的治疗首选手术,手术治疗的原则为“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并最大程度地保全神经功能”。

由于脑胶质瘤的浸润性以及生长部位的特殊性,手术常难以完全切除。

术后辅助放疗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对于低级别的胶质瘤(LGG,WHOⅠ~Ⅱ)患者,如果手术完全切除,无预后不良因素者可观察;存在预后不良因素者可观察或放疗或选择化疗。

如手术不能完全切除,症状未控或进展者,可放疗或化疗;对于症状稳定者,可观察或放疗或选择化疗。

而对于高分级的胶质瘤(HGG,WHOⅢ~Ⅳ)患者,无论手术情况均需行术后辅助放疗。

胶质母细胞瘤(WHO Ⅳ),可同期放化疗+辅助化疗,而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或间变性少突胶质瘤(WHOⅢ)必要时也可考虑化疗。

附:脑胶质瘤的诊疗流程(参考NCCN 临床治疗指引v.1.2007)3.1 成人低级别弥漫性幕上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瘤FEB-RT:分次外放疗。

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

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

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脑胶质瘤是一种主要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恶性肿瘤,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

它的治疗方法通常涉及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多种方法。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

1. 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治疗脑胶质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手术的目的是尽可能完整地切除肿瘤组织,减少肿瘤对健康脑组织的侵袭。

手术通常采用显微镜辅助技术进行,可以通过切除肿瘤组织来减轻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然而,脑胶质瘤通常有较高的复发率,因此手术往往需要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用高能射线照射肿瘤组织,破坏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放射治疗可以用于术前辅助治疗,以减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也可以用于术后辅助治疗,以杀死手术切除后残留的肿瘤细胞。

放射治疗有时也可以单独应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

然而,放射治疗也会对正常脑组织产生一定的损伤,因此在剂量和治疗计划的确定上需要谨慎。

3.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使用化学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的方法。

化学药物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的方式进入全身循环,可以杀死远离肿瘤灶的转移细胞。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卡矽平、替莫唑胺、长春新碱等。

化学治疗通常与手术和/或放射治疗联合应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脑胶质瘤对化疗药物的抵抗性较强,因此化疗的效果有限。

4. 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逐渐应用于脑胶质瘤的治疗中。

靶向治疗是基于研究发现脑胶质瘤细胞中存在特定的致病基因突变或异常表达的蛋白质,通过选择性地抑制这些致病基因或蛋白质的活性,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目前,已经开发出一些针对脑胶质瘤的靶向治疗药物,例如透明质酸合成酶抑制剂(如贝伐珠单抗)和基因突变抑制剂(如特罗瑞必妥)。

靶向治疗的优势在于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靶点,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较少的毒副作用。

5.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利用身体的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恶性胶质瘤的放射治疗

恶性胶质瘤的放射治疗
标准疗法 , 可将胶 质母 细胞瘤患者 和问变性星形细胞瘤 患者
种无创性研究脑肿瘤及其周 围脑组织 代谢 、 生化改变及化
合物定量分 析的方 法 , 然 , S不能测 量脑肿 瘤特 征性 的 虽 MR
的中位生存期分别提高至 9—1 2个月及 1 6个月 。 9—3
1 放 疗 Leabharlann 区 代谢信 息 , 但它可 以显示脑肿瘤与正常脑组织代 谢 的差异性 改变 , 这种差 异为 胶质 瘤放 疗靶 区 的勾 画提供 了更 多 的信
11 传 统 MR 定 位 靶 区 .
提供 了很好 的途径 , 尤其 是 1C—ME 1 T—P T 他 代表 了体 内 E,
氨基酸 的转用 、 代谢 和蛋 白质 的合成情 况 , 易穿 透血脑 屏障 进入脑组织 , 康成人 大脑 内的神经 元多为 分化终 末细 胞 , 健
于其侵袭性生长的特性 , 与周 围组织 常无 明显 界限 , 手术 很
般无强化 。s E—TWI 所显示 的高信 号 区域囊括 了水肿及浸
润范围 , 以此为边界又高估了其真正范 围。磁共 振波谱分析 ( S 出现后 , MR ) 为肿瘤靶 区的确定提 供 了另一种 途径 , 这是

难将其切除干净 , 复发率极 高。放疗可 杀灭或抑制残余肿 瘤 细胞 , 延长生存期 , 分次 外放 射治疗 已经成 为恶性 胶质瘤 的

17 0 6・
康 文 星
AG I20 ,0 2 :0—3 . R ,0 82 ( )2 0
恶 性 胶 质瘤 的 放 射 治疗
[ 2 Lii ee, aa eeiO iin ,n weg n ttdst 3 ] tfePkrN l C l . pno sko ldeadai e — ty n b tu o w rscn—crp i maae n n au i rt hsi l J . ad a e an ngmeti nv sy opt [ ] e i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质瘤的放射治疗
发表于2015-03-30
已阅读1612次
胶质瘤的综合治疗是目前胶质瘤最可靠的手段,胶质瘤综合治疗主要是指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三大手段。

放射治疗是给予一定肿瘤组织均匀、准确的照射而周围正常组织剂量很小的治疗方法。

根治性放疗是胶质瘤放疗的主要任务。

目前虽然我们在胶质瘤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也已经有了一百年的临床治疗历史,但总的治疗效果特别是恶性胶质瘤的疗效仍然让人不满意。

手术、放疗、化疗联合治疗仍然是胶质瘤的唯一选择。

放射治疗作为胶质瘤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之一其治疗作用早已得到了肯定。

但是目前关于胶质瘤的放射治疗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放射治疗技术
大多数的胶质瘤患者首先需要手术,全切或部分切除后再选择放疗。

手术有利于放疗计划的制定:(1)明确组织病理性质与分子病理指标的变化有利于放射治疗治疗计划的制定;(2)肿瘤细胞减容,手术切除对放射治疗不敏感的瘤细胞、减少肿瘤的体积、减轻肿瘤的占位效应,缓解颅高压等临床症状,以利放疗的顺利进行;(3)肿瘤体积缩小的同时可能也会缩小照射体积,增强放射治疗效应,减少损伤,一般而言肿瘤中心血供差、乏氧细胞多,肿瘤对放射线抗拒,尽量全切除肿瘤是增加放疗效应最简单、直接的方法;(4)对于功能区胶质瘤,
手术难以全切时可以置入放射性粒子内照射,术后还可以辅以外照射,也是胶质瘤放疗方式之一。

对于胶质瘤病或呈弥漫性生长的胶质瘤应活检或者是做内减压手术明确病理类型,特别是通过分子病理分析了解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性,选择化疗药物,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在这里需要提出的是对于丘脑、脑干等重要功能区可疑的胶质瘤,盲目的放/化疗有可能误诊、误治须十分慎重。

没有明确诊断的胶质瘤进行试验性的放疗更需禁止。

放疗
放疗前准备
(1)积极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

特别是纠正贫血状态,控制血糖,平衡电解质,对增强放疗效果减轻反应有帮助。

皮下积液、硬膜下(外)积液、颅内血肿均不是放疗的绝对禁忌症,但需要对这些术后并发症对放疗的影响进行评估。

同时应十分重视患者精神状态的调整,对于疾病和治疗的恐惧与压力均可能导致机体状况迅速恶化。

因此加强心理辅导,增强患者自信心是放疗前不可缺少的准备工作之一。

(2)完善放疗前检查。

术后MR或CT是必须的,手术前、后肿瘤的位置会发生飘移,对照术前、后MR、CT等影像学资料来确定临床治疗靶区(CTV)。

(3)根据现有的临床资料确定治疗方案。

包括治疗目的(根治性放疗或姑息性放疗),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单独外照射或化疗、内照
射等联合治疗)。

对低度恶性胶质瘤,放疗中除了考虑肿瘤控制概率(T CP),更重要的是考虑正常组织并发症的概率(NTCP)。

TCP取决于肿瘤对射线的敏感性,肿瘤大小等诸多因素。

相对于恶性胶质瘤,低度恶性胶质瘤放疗较为敏感。

放疗应在控制肿瘤的同时不给病人造成不可接受的放射损伤,安全有效为放疗前提和要求,根治性放疗为目的。

恶性胶质瘤特别是胶母,放射线抗拒放疗效果差,生存时间短,根治性放疗常常难以实现,要视患者的具体条件区别对待。

对于术后肿瘤残余部分较大患者一般状况较差等有诸多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估计难以有较长的生存时间则不必过长的延长治疗时间,可姑息放疗,3Gy×10f
或2.5Gy×20f,以达到不增加患者痛苦的前提下提高生存质量,适当延长生存期,让患者有更多的时间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放疗
放疗时机的选择
胶质瘤根据组织学来源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少突-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胶质母细胞瘤;依据恶性程度分为:低级别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和高级别胶质瘤(间变与胶质母细胞瘤)。

既往的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都已经证实了术后立即放疗在高级别胶质瘤治疗当中获得了肯定的作用,它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是影响高级别胶质瘤预后的独立因素。

联合应用手术与放射治疗可增加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5年存活率,对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可延长生存时间。

因此手术加术后立刻放疗是目前治疗高级别胶质瘤最有效的手段。

低级别胶质瘤生长相对缓慢,对于术后放疗时机既往研究结果并未得到一致的答案。

多数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低级别胶质瘤术后立即放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5年存活率明显高于术后延迟放疗(肿瘤有复发迹象时再行放疗)的患者。

而部分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并无显著性差异,但术后立即放疗患者组中迟发行放射并发症显著升高,因此主张术后延迟放疗。

目前由欧洲癌症研究治疗中心(EORTC)实施的针对这一问题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实验已经完成,该实验共将311名符合条件低级别胶质瘤患者随机分配到术后立即放射治疗组或延迟放射治
疗组,并根据肿瘤的组织学来源及手术切除程度进行分层,结果显示:二者的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患者的5年肿瘤无进展生存(PFS)百分率和肿瘤中位进展时间(TTP)有显著性差异,术后立即放射治疗组明显好于延迟放射治疗组。

因此有学者主张对于低级别胶质瘤患者首先根据已知影响愈后的因素将其归类为高风险患者或低风险患者,对于
高风险患者应给予术后立即放疗以期带来再大的利益,而对于低风险患者可延迟术后放疗。

放射损伤
放射线是一把双刃剑,它能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又可能造成正常组织的损伤,因此在胶质瘤的放疗中认识和掌握射线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与认识和掌握射线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同等重要。

根据经典放射生物学的理论,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性损伤可分为三期:
(1)急性期:发生于照后即刻到一月内,常规分次照射中少见。

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这种急性损伤似乎与分次照射的剂量、照射体积关系不密切。

出现上述症状时可用激素予以缓解。

(2)早迟发期:指照射后1-6个月的损伤,病理改变以脱髓鞘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厌食、少动、嗜睡以及脊髓照射后的Lhermitte综合症。

处于此期患者给予适当的激素治疗,一般在1-2月内临床症状可以完全消失。

(3)晚迟发期:出现于照射后6个月,呈进行性,常不可逆。

病理改变以脱髓鞘、血管闭塞、血栓形成为主,最终形成放射性坏死,可为局限性,也可为弥漫性,但多限于白质。

放射性脑坏死属晚迟发期最严重的并发症,即使使用大量激素等对症治疗,也难以完全治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