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一大批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迫切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求“新”,求“变”,以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新习惯创新思维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是物理、化学等学科的领头羊,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体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和创新。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创新,就是在已有的知识所提供信息的各种组合中选出最有价值的组合,从而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受学科知识、思考角度、生活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不能与数学家的发现和创造相提并论。数学家刘佛年所指出的:“只要有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等,就称得上创造。”由此可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今乃至今后教育教学发展的人才目标。

对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改革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将定义、公式、例题等讲授后,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框架去做题,“学服从于教,教服从于考”,强调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整个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严重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影响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必须改变教学方法。“教学生学会”是低层次的,而“教学生会学”才是高层次的。“教学生会学”就需我们教师要把学生始终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自主学习,而教师仅仅起主导作用。根据学生能力发展的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必由之路。老师做到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注重抓住学生的思维创新点,恰到好处地渗透、点拨,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发展创造力。因此,在我们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而展开探索和创新活动,解放学生的眼睛,创造观察机会;解放学生的双手,给予操作的机会;解放学生的时空,捉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引导创新行为,培养创新习惯

在教学中,根据问题特征引导学生,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多提问题,层层设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灵活地对题目中的问题、情节、条件做各种扩缩、顺逆、对比或叙述形式的变化,引导学生从各种不同角度认识数量关系,就会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拓展思维、创新思维。要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不断激疑,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理解、分析和思考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讨论归纳,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拓展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以激起他们的主动创新意识,有意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逐步养成创新习惯。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面对题目,力争在短的时

间内,思考出较多的解题方法,达到一题多解要求,从而培养了思维创新习惯的养成。

三、巧用数学思想,力求创新

学生在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理性的认识结构。因此教师应经常性的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思考,运用已有的方法、经验,紧扣题目的特点大胆的进行尝试,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中激发创新思维。例如,在形成问题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鼓励学生抽象出线段图,通过线段图来分析表示已知和未知关系,从中找出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四、进行激励评价,鼓励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去肯定学生的发现,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每一个闪光点,尊重、理解、宽容对待学生,满怀信心的鼓励他们、支持他们、引导他们、相信他们能取得进步。同时,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思想、方法,给予积极的语言评价和情感激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健康成长,发展他们的创造型思维,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振奋他们的创新精神。让学生自己提问,尤其是选择题,每道题都让学生轮流如实说出自己的选项,自己分析错误原因,有的学生说看错了,有的说不理解题意,甚至有的学生认为题意不明确。然后他们向教师质疑,向优等生质询,展开讨论。对于学生的求知、求思,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用“大胆说”“你是怎么想的”“你已经找到了答案”“很好”等

一系列渐进的语言,欣赏他们敢于提出问题,积极探索,面对自己的错误的勇气。教师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补漏,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在这种轻松、和谐的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师掌握了学生思维的全过程,对症下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

好奇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比如:对于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另外,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应当充分发展学生的内在动机,帮助学生树立创新的信心,尽量给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实现自我,相信自己能行,从而产生创新的动力,实现良性循环。总之,作为基础教育的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数学学科的特点,遵循认知规律,尽力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尽力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创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能力”。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数学教育工作者应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积极投身于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精心描绘数学教育的美好蓝图,去创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数学教育的绚丽明天。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现代化人才而奋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