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教学改革,大类]浅析大类培养模式下非化学化工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试论如何对非化学专业大学的化学教学进行改革
试论如何对非化学专业大学的化学教学进行改革作者:吴楠楠欧阳顺利来源:《新课程·中旬》2012年第03期摘要:对于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来说,加强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尤为重要。
在大学课程教学中加强非化学专业的化学教学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同时这也是综合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结合当前非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改革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教学改革;分析探讨在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化学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科目,同时它也在大学本科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对于化学专业的化学课程教学来说,非化学专业的化学课程教学必然有所不同,因而必须引起我们的广泛重视,不能因为非本专业或者遇到其他的情况就对课程进行削减,因为这样对于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是非常不利的。
此外,化学学科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对于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吃力或者是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因此,加强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课程教学的改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在课程编排上进行改革和调整,更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和创新,从而促进广大非化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加完善其基本的知识构架。
一、做好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编排设计相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在化学专业性知识上是有所欠缺的,这样一来,我们的课程教学就要因地制宜地开展,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做好相关的调查和统计,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基本的了解,以便选取适合他们的教材。
我们知道,教材是课程教学的根据和基本,对此需要我们选取一本较为经典的,而且是简单易懂的教材,以便进行教学的普及。
此外,我们要根据所选取的教材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编排,这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来说尤为重要,对于非化学专业的课程教学来说更需要结合其本专业的相关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在这方面,材料、化工,以及采矿、地质等非化学专业学生都需要进行基础的化学知识学习,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加强对化学基本理论和原理讲授的同时,还能够很好地结合各专业的特点,进而对不同专业的化学课程进行编排和设计。
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考
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考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化学教学中最具有挑战性的环节之一。
然而,对于非化学专业学生来说,由于其对化学知识的了解程度有限,实验难度较大,实验内容较抽象,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兴趣可能会产生消极影响。
因此,对于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提升实验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成为当前教育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针对当前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一、教学目标的完善在当前的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待完善。
一方面,实验内容可能形式化,以达到一定的课程标准,但学生对于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却缺乏实质性的理解,缺乏良好的实践效果。
另一方面,实验内容可能过于具体,缺少实验的普适性,学生的学习效果较难检验。
因此,需要通过明确实验教学的目标,提升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和参与度。
首先,应该关注学生的实践性,重视实验教学的实用性,将实验始终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
例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化学问题、减轻环境污染等,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对实验结果产生兴趣。
其次,需要建立实验目标的良好衔接,将单个实验环节与总体课程内容形成有机联系,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逐渐获得知识,并通过知识掌握,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的真实意义。
二、实验设备和条件的改善针对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设备和条件的不足问题,需要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改革。
一方面,应考虑实验室设备的现代化,以满足学生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趣,例如体验化学仪器的使用过程、操作物质的变化等。
另一方面,应注重实验设备和条件的充足性,避免实验过程中前后不一致或因实验器材缺少而使实验结果失真。
为此,可以采用以下措施进行改善:一是应确保教学楼与实验室配套设备齐全,学校应提供独立的化学实验室、安全实验室等设施。
二是应完善实验设备管理制度,加强设备定期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同时,应建立实验数量标准,计划实验器材选购方案,使实验器材数量能够满足实验需求,因此改善教学条件,使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更有现实意义。
浅谈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浅谈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有机化学是现代化学的重要分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和学科发展的进步。
一、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有机化学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着教师知识传授不全面,学生理解能力薄弱,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等问题。
改革教学方法非常重要。
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实验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知识。
二、更新教学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机化学的知识内容也在不断更新。
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前沿科技知识和实际应用。
可以增加一些新的化合物、反应和方法的学习,如有机合成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有机光电子材料的合成和性能研究等。
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三、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有机化学是实验性质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必须注重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可以提供更加完善的实验室设备和实验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
可以开展一些有机合成和有机反应的实验项目,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操作,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有机化学的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可以增加实习实训课程,组织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和实际工作,让学生亲身经历有机化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套措施的支持。
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可以提高有机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更多的有机化学人才。
关于化工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分析
2016年12月关于化工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分析刘瑞华刘晓非高娃(呼伦贝尔学院化工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摘要:在化学知识学习中,有机化学属于化学这个学科的分支,它在化工专业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体系构建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根据当前化工专业对人们培养方式的要求,而提出了有机化学进行教学改革的策略,进一步优化有机化学的课程内容以及结构,通过改进有机化学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化工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分析在化工专业中,有机化学作为重要的知识组成,可以为学生深入的学习而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以及实验技能。
因为这部分知识具有教学内容较多以及理论复杂的特点,同时许多化学反应的知识需要记忆,所以,教师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就需要不断探究以及创新教学方法,更好地化解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的畏难情绪。
本文结合有机化学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改革的策略,希望能够对有机化学的教学带来良好的指导意义。
1有机化学的教材改革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教材是学生与教师所重点依靠的学习载体之一,因此,在有机化学改革中,需要从教材角度入手,结合当前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不断对有机化学的教材内容进行创新,从而保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在优秀、科学的教材指导下开展教学工作。
从目前各个学校中所使用的教材分析,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各自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其中高教版教材的质量最佳,但是在教师的教学中进行教材改革[1],则需要结合本校有机化学的教学情况而对教材进行改革。
可以对有机化学的内容进行重组,因为教师直接使用当前有机化学教材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教材改革方面,必须结合本专业的学生具体情况,同时参考优秀教材,从中选择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
例如在有机化学的第一章中绪论部分,可以把重点的内容,如价键理论、酸碱理论、轨道理论以及反应类型等做初步地介绍,然后从第二章至第五章内容重点地分析烃,因为这节内容中包括的知识较多,如烷烃、脂环烃、不饱和烃以及芳香烃,所以需要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于有关烃所具有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等,便于学生在繁多的知识中找到重点。
非化学化工专业《大学化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非化学化工专业《大学化学》课程教学的思考大学化学课程是专业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化学原理和基础知识的掌握。
对于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而言,学习这门课程常常是一项挑战。
本文将从非化学化工专业《大学化学》课程的特点、教学方法、学习策略以及思考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课程特点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学习《大学化学》课程常常面临一些特点。
首先,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对化学的基础知识了解有限,缺乏实践经验。
其次,课程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公式及反应机制。
此外,化学课程通常包含大量的实验内容,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巧要求较高。
二、教学方法针对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的特点,我们应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应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梳理课程的脉络,帮助学生建立对化学知识的整体框架。
其次,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公式及反应机制的方法,可以通过示意图、实例分析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此外,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实验,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实践经验,还可以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三、学习策略学习《大学化学》课程需要制定合适的学习策略。
首先,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将课程内容分段学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点。
其次,应注重课后复习,及时巩固学习成果。
可以通过做习题、总结笔记等方式来巩固知识。
同时,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另外,积极参与实验操作,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四、思考在学习《大学化学》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应付考试,还是为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其次,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在环境保护、化妆品选择等方面。
最后,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所学的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深入结合,促进跨学科的学习和思考。
综上所述,非化学化工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大学化学》课程时,面临一些特点和挑战。
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制定恰当的学习策略以及思考化学知识的应用和跨学科的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大类培养下《大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大类培养下《大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自2018年开始,我校化学专业逐渐从学科方向向大类培养转变。
在这个背景下,我作为《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师,开始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以适应大类培养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一、教学目标在大类培养的实践中,我认为《大学化学》的教学目标并非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我将目标明确为:①提高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热爱;②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加强学生实验创新意识和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在内容方面,我将课程按照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同时,由于大类培养的学生并非专业化学专业的学生,因此课程中不仅要讲解化学知识,还要将其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并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实验等方式外,我还大力推行互动式教学,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可以在课堂上设置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课前课后作业等形式,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
四、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采用“零基础进实验室”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实验中逐步掌握实验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和实验安全意识,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成效在实践中,我发现《大学化学》课程的授课方式的变化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学生的科研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许多学生还参加了各类竞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六、总结大类培养将是今后高校教育的发展方向,课程教学改革也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大学化学》课程的探索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教师应当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教学方法,不断适应大类培养模式的要求,在培养学生产业适应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浅谈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浅谈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近年来,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一直是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有机化学是化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学生们学习化学知识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有机化学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对高校有机化学教学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通过引入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有机化学教学改革还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有机化学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们需要通过实验和实践来加深对有机化学理论的理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那么,如何进行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呢?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扩充是重中之重。
有机化学是一个发展迅猛的学科,新的有机化合物层出不穷,教学内容必须及时更新,将最新的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合成方法引入教学内容中,保持教学内容和学科的前沿性。
也要加强实验教学的内容和质量,引入新的合成实验和分析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的改革也至关重要。
传统的有机化学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讲解、学生课后复习为主,这种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我们可以通过引入案例教学、课堂互动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是教学改革的一项内容。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很多方便的手段,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学等方式,提高教学的交互性和趣味性,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知识。
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也需要充分调动师资力量的积极性。
教授和教师是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主力军,他们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得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和实际需求,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
学校和学科部门也应该给予教师足够的支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
浅谈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浅谈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机化学是化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有机化学教学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实验内容单一、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等。
进行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有机化学教学改革首先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有机化学教学方法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但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
实践能力包括实验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实验环节,帮助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鼓励他们通过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术水平,并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有机化学教学改革还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
有机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的灌输只是教学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和综合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有机化学教学改革还需要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
有机化学是一个发展较快的学科,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讨论和研讨等形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出新的观点和想法。
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通过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为他们今后的科研和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
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考
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考
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更多是被 passively 观察实验现象,而非化学专业学生缺乏实验设计和实验操
作的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针对性强的实验课程,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尽量贴
近学生的生活和专业需求,引发学生的兴趣。
学校也可以增加实验室设备和供应材料的投入,提高实验条件和实验技术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从而提高
他们的实践能力。
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操作是化学实
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学生的实验能力有要求,同时也对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有很高的要求。
在实验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实验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们分工
合作,相互协助,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训和指导,同时加强实验室的管理,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化学实验是一个充满乐
趣和挑战的过程,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进行实验观察和实
验验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老师也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化学实验竞赛和讲座,使学生在
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
能力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等方面入手,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和更全面的实验
能力提升。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非化学专业学生克服化学实验教学的难题,学有所
用。
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考
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考针对非化学专业的学生特点和学习目标,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设计需要更贴近实际应用和学生兴趣。
目前很多学校的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实验内容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化学实验内容上,而这些内容往往跟学生的专业学习关系不大,导致学生对实验缺乏兴趣,甚至产生畏难情绪。
我们建议在实验内容设计上,更多地引入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实际应用,比如化妆品的制作、家庭日常化学品的制备等,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也需要有所创新。
在传统的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往往采用的是“教师讲解+学生操作”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往往容易让学生产生疏离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
我们建议在教学方法上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引入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也可以引入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
实验室条件建设也是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
当前很多学校的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实验室条件相对落后,设备陈旧,实验材料匮乏,这不利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及实验效果的展示。
我们建议学校应该加大实验室条件的建设投入,更新实验设备,更新实验材料,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实验操作,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的知识和原理。
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需要从实验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和实验室条件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只有通过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非化学专业大学生学习的需求,培养更多对化学感兴趣并且具有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的非化学专业大学生。
非化工专业化工原理教学改革探析
2 0 1 3年 4月
Ap r . 2 0 1 3
文章编号 : 1 0 0 7 - 2 8 5 3 ( 2 0 1 3 ) 0 4 - 0 0 5 1 - 0 3
非 化 工 专 业化 工原 理教 学 改革 探 析
张振坤 , 杨
1 3 2 0 2 2 )
梅
( 1 . 吉林化工学 院 化 工 与材 料 工 程学 院, 吉 林 吉林 1 3 2 0 2 2; 2 . 吉林 化 工 学 院 环 境 与生 物 工 程学 院, 吉 林 吉林
制药工程 、 材料 工程 等 , 还有 一 些相 关 专 业如 自动 化控 制 、 过程装备 控制等 等 。这些专 业所 涉及 的领 域各不相 同 , 在化 工原理课 之前所学 的学科 也不 尽 相同, 如果 在讲授化 工原理课 时均采 用 同一教学 平 台, 即一样 的教 材 、 一样 的大 纲 、 一 样 的课 时等 等 , 这样单 一 的教学模 式 已经 不符合实 际情况 了 , 因此 针对 于不 同专业 的学生 , 在讲 授化工 原理课 程 时也 应采用不 同的教授 形式和不 同的授课 大纲 , 力争 做 到针对性 强 , 使不 同专 业 的学 生真正 学到 了适合 本 专业 的理 论知 识 。以下 就如 何 有针 对 性 的对 非 化 工专业学 生 的教学 方法做一 阐述 。
摘要 : 针对于非化工专业 的化工原 理课 程学 时不 同的现状 , 为达 到最优 的教 学效果 , 本 文从学 时分 配 、 课堂教学 、 实 验教学及实践环节等方 面提 出了建议 , 以全 面激 发学生学 习兴趣 , 培养学生实 践能力 , 提高
教学质量 。
关
键
词: 化工原理 ; 非化工专业 ; 教 学改革
有关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
有关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有机化学》是高等学校化学、应用化学、化工、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和包装工程等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必修基础课。
笔者从来我校后,一直从事非化学专业本科生的基础有机化学教学工作,上课前,认真准备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在讲授过程中,在对不同的专业,则重点应该不同。
学好有机化学这门课程,是为服务于后续专业课。
长期以来,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主线是根据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典型反应机理以及物质用途展开的。
有机化学的课程特点是:①该课程具有数量众多的有机化合物;②复杂的有机化学反应规律和零散的知识点,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且较难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针对有机化学的课程特点,我们有机化学老师必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肩负着把学生领入门的重任,打好基础,以后的学习就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对有机化学的教学改革应该建立在专业培养目标、学生的基础和学生的兴趣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成功的教学模式是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随着我校教学由师范型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特别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认真思考教与学、学与教,在非化学专业类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下面就以环境类专业和食品类专业对教学做了如下的探索:1教材的选用,优化教学内容有机化学课程可供选用教材很多,根据不同学校的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选用合适的教材。
我们根据现行的教学大纲,选用汪小兰主编的有机化学,并适当调整部分教学内容。
在讲授课程时注重精替代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难点、合理地删除其它课程重复的相关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由浅入深,前后呼应,循序渐进的方式,最基础,最重要的知识点,必须精讲。
通过讲透有机化学中的自由基取代、自由基加成、亲电取代、亲电加成、亲核取代和亲核加成六大反应机理衍生出来的反应就容易理解和记忆,使学生能够深入浅出,有重点地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实质,提高教学质量。
浅谈非化学化工专业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广东化工2020年第6期·218·第47卷总第416期浅谈非化学化工专业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齐红蕊1*,廖云峰2,刘恩辉1,曹靖1,周元清1,高平1,孙秀娟1 (1.湘潭大学化学学院,湖南湘潭411105;2.湖南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湖南湘潭411104)Discuss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University Chemistry for Non-Chemistry andChem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Qi Hongrui1*,Liao Yunfeng2,Liu Enhui1,Cao Jing1,Zhou Yuanqing1,Gao Ping1,Sun Xiujuan1(1.College of Chemistry,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411105;2.College of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Xiangtan411104,China)Abstract:In view of the current,students of non-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are not interested in university chemistry teaching,lack of enthusiasm in learning,poor initiative,and low efficiency in class.With an attempt to solve these problem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form of the theoretical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of university chemistry course,aiming to provide certain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non-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chemistry.Keywords:non-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university chemistry;teaching reform;teaching effectiveness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校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迅速走向了大众化教育,正因如此,素质教育迎面而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迫在眉睫。
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
o f No n —c he mi s t r y Pr o f e s s i o na l
LI S h i- - q i a n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B i o l o g y a n d C h e mi c a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 F u q i n g B r a n c h o f F u j i a n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F u j i a n F u q i n g 3 5 0 3 0 0 )
密结合 ,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 。
关 键 词 :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中 图分类 号 :0 6 2 1 . 1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0 1 — 9 6 7 7 ( 2 0 1 4 ) 0 9 — 0 1 9 5 — 0 2
大类培养下《大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大类培养下《大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随着大类招生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大学化学专业学习。
由于大类招生带来的学生多元性和知识背景的差异性,传统的《大学化学》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面对这一现状,教育工作者们开始探索《大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径,以适应大类招生政策带来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大类培养下《大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针对大类招生带来的学生多元性和知识背景的差异性,教育工作者们开始思考如何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传统的《大学化学》课程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但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一些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将生活化学和实用化学内容融入教学中,以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现象来理解化学原理,这样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增强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和认识。
针对大类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特点,教育工作者们开始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大学化学》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
大类学生的学习特点更注重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教育工作者们开始尝试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问题驱动式教学、案例教学、团队合作学习等。
这些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满意度。
大类培养下《大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复杂性的工作。
教育工作者们需要深入了解大类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积极探索适合大类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就业需求。
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不断改善和完善《大学化学》课堂教学,为大类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关于化工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分析
关于化工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分析作者:刘瑞华刘晓非高娃来源:《现代盐化工》2021年第03期摘要:“有机化学”作为化工专业必修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直接关系到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在新时代背景下,化工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应推进改革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3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进行化工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旨在促进化工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提供保障。
关键词:化工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考核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化工专业“有机化学”是一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制备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具有实践性、理论抽象的特点,是本科化工专业必修课程的基础课程。
长期以来,化工专业“有机化学”以系统理论和实践教学为主,出现了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落后、考核不全面等现实问题,导致培养的化工专业人才无法适应当前化工岗位的实际需求,制约了本科化工专业教育的发展。
因此,在本科化工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中,需要结合本科化工专业学生从事的化工岗位工作需求,对化工专业“有机化学”教学进行改革,促进化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为其实现人生价值和挖掘个人潜能提供保障。
1 优化调整化工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内容根据本科化工专业学生从事的岗位工作能力和知识需求,对现有教材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精简“有机化学”中立体化学、蛋白质等理论知识的介绍,增加重烃类、烃类衍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和含氮化合物的介绍,着重介绍各类化合物的反应性质、实践应用及分析与检验方法[1]。
对于“有机化学”实践教学来说,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制备和合成的实践操作能力。
因此,在实践教学内容方面,应适当地增加与化工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内容,如乙酸乙酯的制备、乙酰苯胺的制备、肥皂的制备、正溴丁烷的制备等,确保化工专业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之后,具备化工企业生产岗位必备的“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化工知识应用分析和实践能力,为本科学生未来从事化工方面的工作夯实基础[2]。
大类培养下《大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大类培养下《大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随着大类培养的推行,我校《大学化学》课程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在大类培养的背景下,如何进行《大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大类培养下《大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改革方案。
一、分层次教学模式在大类培养的框架下,学生的学科基础和兴趣爱好各异,所以我们可以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模式。
对于那些学科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采取“衔接式”教学,引导他们通过一些基础的知识学习提高化学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对于那些学科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采取“拓展式”教学,引导他们进行更多的实践和创新性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二、案例式教学《大学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偏向于理论的输入。
在大类培养的背景下,案例式教学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实践问题中的化学规律,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现象的分析,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开展探究式学习在大类培养的背景下,《大学化学》课堂教学应该更多地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和发现性。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化学背后的规律和原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时候,我们可以设置一个问题,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并验证结果,通过实践来探究化学原理。
四、注重学科交叉大类培养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在《大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我们可以将化学与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学科进行交叉,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考与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五、加强实践教学大类培养下《大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意义重大的工作。
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路径,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出一套符合大类培养的《大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大类培养模式下非化学化工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随着有机化学新理论、新机制、新方法的发展,有机化学研究范围不断地在扩大和加深,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
面对如此繁杂的教学内容,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一直是有机化学教师在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问题之一。
大类培养是为实现社会所需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而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根本性改变,即强化基础、通识教育和综合课程。
但是大类培养绝非相近专业的叠加,它涉及教育资源重整、课程体系再构建、教学方法与手段变革、配套教育管理制度再造及专业建设等一系列问题。
我校有机化学课程就是在大类培养模式下对地质、地球化学、资源勘查工程、农学、园艺、茶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医学等非化学化工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
由于有机化学一般在大学二年级开设,因此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对自己所在的专业并没有很深的了解,再加上有机化学本身具有抽象性、内容多、难理解且课时少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有机化学无用论、乏味论和繁难论等观点,会导致学生对有机化学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和难于应付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有机化学的教学效果,更不利于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因此对非化学化工专业有机化学教学进行改革显得越来越迫切和重要。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避免传统教学中的弊病,我们紧紧围绕学生知识结构,针对不同的学科背景,以及化学基础参差不齐等实际问题,对非化学化工专业有机化学教学进行改革,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1绪论课设置与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不同,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往往认为有机化学与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大而学习积极性不高。
因此,在有机化学绪论课上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有机化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调查发现,当提到与学生密切相关或者学生很熟悉的内容时,学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学习后续内容,思维主动性会增强,学习兴趣也会提高。
实践探究表明,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在绪论课内容设置上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入手,合理编排和设计教学内容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针对农林类专业学生,教师可从学生熟悉的农药/化肥等物质入手,介绍相关化合物的主要成分并提出其最佳合成路径,即用学生熟悉的化学物质引导学生,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有机化学;对于食品类专业学生,教师可结合食品领域的热点问题(如地沟油、增白剂、三聚氰胺、瘦肉精、塑化剂等)将有机化学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渗透到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医药类专业绪论课的内容可通过介绍相关临床药物分子的组成、结构和合成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表明,只有让绪论课内容的设置紧扣专业特点,做到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让不同专业学生真实感受到有机化学与自己所学专业的密切联系时,才能有效消除学生中存在的有机化学无用论观点,才能使学生以极大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中去。
2新课导入有机化学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当下的许多热点问题也与有机化学知识紧密相连,教师在新课导入时充分利用与学生专业有关的热点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方式,从而将教学的应用性、趣味性与有机化学知识点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对农林专业学生介绍卤代烃章节时,教师可从六氯环己烷(六六六)入手补充介绍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等与农药相关的内容,列举2010年毒豇豆事件以及天然昆虫拒食剂、阿维菌素、多杀菌素等实例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对食品专业学生讲述烯烃之前,教师可从咖啡伴侣和植脂末中含有反式脂肪酸的特点引入反式的概念,在讲述芳烃之前,可从可口可乐事件入手引入苯的知识点,在讲述醇和酚之前,可从酒的介绍导入新课;对医药专业学生讲解对映异构(分子手性)前,教师可从对映异构体在生物活性上表现出的巨大反差来激发学生兴趣,如左旋氯霉素有药用疗效而右旋氯霉素却无效,维生素C只有左旋异构体可以治疗坏血病,中药麻黄碱只有右旋异构体才可以舒张血管、增高血压等。
实例列举,特别是与学生专业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可大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
运用这种有效方式从根本上使有机化学课程从乏味论转变为趣味论,就要求教师在导入新课前进行必须的相关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在教学中加以灵活运用,方可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
3教学内容有机化学课程涉及的教学章节共有十五章,而非化学化工专业教学学时均相对较少(我校分为48学时和40学时),容易使学生对有机化学感到纷繁冗杂而难以应付,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也引起了我们教学工作者的反思。
经深入调研和探讨,我们发现由于培养目标的差异,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对有机化学知识需求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同,因此授课教师可结合不同专业的培养需求,整合和精选教学内容,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学到适合学生专业发展的有机化学知识。
在整合和精选教学内容时,我们有选择性地略去教材(傅建熙主编《有机化学》48学时,汪小兰主编《有机化学》40学时)中部分陈旧繁琐的内容,适当压缩易理解和高中阶段已学过的内容(如某些有机物的物理性质、价键理论等),将重点放在学生理解有难度的杂化轨道理论和各种化学反应类型、反应机理等问题上;同时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化学反应的归纳和总结,总结的内容涉及化学键理论、化合物命名、立体结构的表达、反应中间体、有机基本反应及历程、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等。
通过归纳和总结,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点。
考虑到有机化学与许多非化学化工专业存在着广泛的学科交叉和渗透,我们非常注重在有机化学课堂讲授中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
例如对农林专业学生,我们会在教学中贯穿绿色化学理念,传授学生防污减排的重要方法,如减量、减废、有机合成合理设计、催化剂再生和副产品利用等;对食品专业学生,我们将食品安全教育与有机化学教学紧密结合,如穿插包装材料(聚丙烯、聚氯乙烯)以及它们可能对食品造成的污染、羰基化合物的滥用(吊白块、西瓜膨大增甜剂、面粉增白剂、反式脂肪酸、增塑剂)等内容;对医药专业学生可引入具体事例,如水俣病是由于患者食用了被甲基汞污染的鱼类和贝类产品而引起的,还可与炔烃水合反应、卤代反应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实践表明,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之后,学生学习时明显感到轻松,而且学习兴趣加大、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课程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堂讲授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的基本形式,在课堂讲授中适时变换教学方式和手段,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大大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改革注入式教学,倡导启发式教学。
注入式教学是应试教学的主要特征,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
目前我们在教学中普遍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方式,主要内容包括:课前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并对学习任务进行思考,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查阅资料解决;课堂上采取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检查和巩固学习效果;课后布置一定数量有难度的习题,并指定适当的参考书供学生查阅、巩固、深化和扩展知识。
启发式教学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增加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节。
教学中增强学生主体地位也是改善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我们采用的主要方式方法是设计课堂讨论环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相互讨论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走上讲台进行陈述。
如在讲授立体结构时,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废乒乓球、木棍、铁丝等)制备立体模型,并讲述该模型的结构特征以及物质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等。
学生主体教学环节的实施,促进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模式的形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习效果得到很大提高。
在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在讲授中运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在课堂讲授中采用类比法,可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4]。
如在讲述二烯烃分类和结构特点时,可根据两个双键的相对位置分为累积二烯烃、共轭二烯烃和隔离二烯烃,它们虽然都含有两个双键,但性质差别很大。
教师在讲授中可以形象地将双键看成山峰,单键看成索道。
累积二烯烃中两个山峰相连,位阻很大,不稳定;共轭二烯烃中两个山峰通过一个索道连接,便于电子的流动而形成共轭体系;隔离二烯烃的两个山峰相隔较远,很难通过索道连接,电子不能从一个山峰到达另一个山峰,性质与单烯烃相似。
这种形象化的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中小学生,也适用于越来越年轻化的大学课堂。
合适的记忆和理解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引导学生将有机化学中多且散的知识点,进行有效整理,发现其间逻辑联系,找出内在规律,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在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探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时,我们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教学内容的CAI课件呈现、ChemOffice等软件模拟分子真实结构等,将复杂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具体化,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因缺乏空间结构想象力而难以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反应机理和电子效应等的问题;我们采用多媒体技术插入图片和视频,将化学反应过程制作成形象有趣的动画,利用清晰的比较鉴别、逼真的主体画面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还充分利用网络(如电子邮件、QQ、微博、校园BBS等)搜索链接各种多媒体素材,将与专业紧密相关的热点问题或事件引入课堂以及进行网上答疑等,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加强了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减少了教学盲区,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5考核模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考核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模式有利于规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避免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考前突击就能过关的现象发生,我们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综合成绩达60分为通过,不及格者按照学籍管理规定进行重修和补考。
同时,为了促使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平时成绩根据我们考查学生课堂出勤、课堂练习、课堂问答和课后作业等内容进行综合评定。
在考试方面我们注重题型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不断完善试卷内容,力求保证考试的客观、准确和公正,确保考试结果既能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又可以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
考试结束后我们对每一次考试进行试卷分析和总结,了解学生对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情况即对各个知识点、重难点的掌握情况,这也为我们今后的课程教改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和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