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合集下载

新时代化工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

新时代化工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

新时代化工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新时代的化工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要求为目标,对化工类专业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教具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

一、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在新时代,化工类专业课程需要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注重人才培养的基础、实践和创新能力。

要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为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注重实践课程的设置,增加实验课和实习课的学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重视创新课程的引入,加强对前沿科技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在新时代,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是化工类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需求,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引入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的引导,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可以采用互联网技术辅助教学,例如在线学习平台、虚拟实验室等,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三、教材教具的改革与创新新时代的化工类专业课程建设还需要对教材教具进行改革与创新,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

要加强教材的更新和编写,引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保持教材与实际工作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要开发和使用多样化的教具,例如实践操作训练设备、模拟实验软件等,提供更真实的实验环境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高职院校化学专业物理化学实验改革与探索

高职院校化学专业物理化学实验改革与探索

较大的人为误差 , 另一方面数据处理过程需花费大量 的时 间, 一般不能 马上得知实验是否成功 , 部分学生也因此产生厌学情绪 。为此 , 以在 可 物化实验中引入计算 机对 数字系统的分析及对大量公式 的计算 ,将有 关的公式 编程 , 设置好相应 的系统程序 , 学生做完实验后 , 数据输入 把 相应程序 , 即可得 出实验结果并绘制 出相关 图形 , 而后根据相关系数判 断实验结果的好坏 , 断实验 成功与否。若不符合要求 , 判 可立 即与学生 起查找实验失败 的原 因, 使学 生真 正掌握实验所要求的教学 内容 , 提 高工作效率 , 同时也增强 了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223 ._建立开放性实验室 在 正常 的实验教学之外 , 以考 虑设 置一 定的时间开放实验室 , 可 开 放实验 室的 目的有两个 :一是提供 实验 室给实验不理想或实验失败的 同学重做实验 , 以得到好 的实验结果 ; 二是对一部 分学 有余力且有兴趣 的同学 , 根据所学 内容及实验操作 自行设计实验方 案 , 教师的协助下 在 完成实验 , 并写出小型科研论文 , 以此来培养 自己的科研能力。 2 3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 的基本职能 ,两者相互结合 既有利 于提 高 师资 队伍素质 , 又有助于培养学 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参与物 化课题的研究也是物化实验 训练的继续和、 实验研 究 、 撰写 论文等工 作 , 锻炼 了科学 思维 , 提高 了综 合素 质, 培养 了初步的科研能力; 另外 , 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 内容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明显提高 了学生 的动手能力与
学 改革 。 [ 键 词 ] 理 化 学 实验 关 物
物理化学实验是高校化学化工类专业 的必修实验课程 ,它 内容广 泛 , 含无机 、 机 、 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 具有物理化学本 既包 有 分 又 身的基本理论 和实践特点。它是借助于物理学的原理 、 技术 和仪器 , 借 助于数学运算工具来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规律 的一门科学_ l _ 。该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培养学生能力上 的特殊意义 。 但 目前 , 物理化学实验 教学跟不上科学技 术和经济 、 社会 的发展 , 存在 着教学内容陈 旧及评价体系过时等诸多问题 ,因此对原有的实验教学 进 行 改 革变 得 尤 为 迫 切 和 重 要 。 1高 职 院 校 物理 化 学实 验 教 学 中存 在 的 问题 . 11 验 教 学 内 容 陈 旧 , 材 与 教 学 实 际 脱 节 .实 教 目前 , 理 化 学 实 验 教学 内 容普 遍 较 陈 旧 , 多 实 验 项 目是 上 世 纪 物 很 六 七 十年 代 开 设 的 , 本 上 已 经 反 映 不 出 学 科 的 发 展 现 状 及 学 科 前 沿 , 基 实验项 目的设置缺乏层次 , 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实验知识 、 不 技能 以及 了解学科的发展前沿 。现行 的高职高专教材 , 有些涉及面过广 , 学 时多 , 专业深度却不够 , 难适应社会对人 才的需要 , 很 而专业性 强的教 材, 与学生实际又相脱节 。 教材对培养人才的专业 知识有着决定性的作 用 , 创 新 已迫 在 眉 睫 。 教材 1 . 2实验仪器生均 占有数少 , 数据处理手段落后 现在 的大多数 高职院校 都是从 地方 中等专业 学校升 格转化 而来 的, 实验室大多沿用原来实验 条件 , 没有专 门的物理化学实验室 , 缺乏 必要的实验仪器, 面对高校扩招 , 只能开展一些简单 的仪 器实验。物理 化学实验是借助物理 、 数学的方法完成化学测试表 征的任 务 , 具有难度 大、 仪器操作复杂 、 数据处理难度高等特点 。 目 实验数 据处 理手段落 前 后, 数据处理费时 、 费力且误差大 。实验室教学条件对培养创新 型人 才 具有举足轻重 的作用 , 将几十年不变的仪器用于实验教学 , 已很难适 应 新 形 势 对 人 才 的要 求 。 l 3实验教学形式单一 , 现代教 育技术手段应用不够 现在实验教学 中主要 以仪器教学为 主, 投影 、 图片 、 计算 机模拟仿 真实验 、 DV录像、 网络教学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还 没有广泛应用 。 1 传统实验教学 目的偏重于实验技能 , . 4 忽视实验设计思想和方法 研 究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实验是全面实施化学教 育的最有效的教学形式 ,同时也是一 门极 为注重实验方法和技术的学 科。现在的教学中只注重实验 技能的培养 ,不利 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热 情 , 利 于 创 新 型人 才 的培 养 。 不 2物 理化 学 实验 教 学 改 革 探 索 . 21 . 结合专业特点 , 优化实验 内容 , 编写适合本校学生 和专业 特色 的校 本 教 材 物理化学实验 内容 的设置必须结合专业 的特点 ,对传统 的验证性 实验作出适 当的筛选。例如对于化学制药专业 , 传统实验 中的相平衡 、 表面化学 、胶体化学的 内容是化学制药 的理论基础 ,可 以选择二元相 图、 表面张力 的测定 、 电泳法测定胶体 的动 电位等实验。另外 , 可以增加 些设计性实验 , 以训 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 如将“ 粘度法 测定高分子 化合物 的分子量” 作为设计性实验 , 要求学 生查阅资料 , 运用所学知识 、 实 验方 法 和 技 能 设计 出 实验 方 案 , 到 实 验结 果 , 出 小 论 文 。 通 过 整 得 写 个设 计 、 践 的 过 程 , 发学 生 的思 考 能 力 和 创 新 能力 。 外 , 师 应 大 实 激 此 教 胆打破早先实验教材 比较 固定 的编写模式 , 在实验 目的 、 理 、 原 步骤 、 注 意点 、 课后 思 考 题 之 外 , 加 预 习 思 考 题 、 验 方 法 及 目前 国 内外 最 新 增 实

地方高校化学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地方高校化学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地方高校化学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摘要:广州大学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从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改革。

构建了以“一体化、三阶段、三层次、同平台”为特点的立体化实验课程体系,形成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教师科研、工程应用四个方面相结合的方式,实行了全方位开放的实验室管理体制。

经过五年多的改革与实践,在教学效果、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地方高校;化学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广州大学作为地方综合型大学,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的地位,始终把实验教学改革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以国家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为依托,经过多年来的改革与探索,构建了以“一体化、三阶段、三层次、同平台”为主线的立体化实验课程教学新体系,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培养的现代实验教学理念和实验教学新模式。

一、改革的背景及意义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作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担负着引领化学化工实验教学改革方向,探索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凝练优质教学资源,增强示范辐射能力,不断开拓创新,为全国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提供参考和示范的重任。

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提供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的重任[1,2]。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面对基层化学化工类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的需求,许多学校提出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化学化工类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过分重视验证书本上的知识和学生基本操作的训练。

验证性实验虽然能起到加深记忆的作用,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试样由实验室配好,各种影响反应过程的因素被教材和教师严格掌控,作为实验课主体的学生的能动作用未能得以发挥,致使学生在实验课上犹如“照方抓药”操作,难以培养对实验课的热情和兴趣,难以对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融会贯通,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探索与实践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探索与实践
Ab s t r a c t : On t h e b a s i s o f t h e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o f P h y s i c a l C h e mi s t r y a n d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p r o b l e ms i n t h e n e w t u r n o f
关问题 ,对应 于化 学 专业 的课 程 体系 进行 了较大 的调 整。 将物理化学课程调 整为 化学专 业 的第一 门专业课 程 ,安 排 在大一下学期和大 二上 学期授 课 ,使学 生一 开始 就建立 严 谨 、规范和厚实 的共性理 论基 础 ,树立 物理 化学课 程在 化 学系列课程的 中心地位 及化 学各 分支学 科和 专业课 程 的关
e s t a b l i s h i n g t h e f r a me o f t h e c u r r i c u l u m s y s t e m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p r i n c i p l e o f e x a c t n e s s a n d wi d t h,e n h a n c i n g t h e d i s c u s s i o n
第3 6卷第 2期 2 0 1 3年 6月
高等 教育研 究 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Re s e ar c h
V o 1 . 3 6, N o . 2
J u n . 2 01 3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48 7 4 . 2 0 1 3 . 0 2 . 0 3 6

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进 而提 高学 生学 习 过程 中 的求趣 能力 是 兴趣 教学 的关键 。 笔者 在从 事物 理化 学 教学 中 , 深切感 受 到 , 好 教
收稿 日期 : 0 9 0 — 2 2 0 — 3 1 作者简介 : 刘维桥( 9 6 , , 16 一)男 山东威海人 , 江苏技术 师范学 院化学化工学 院副教授 , 士 , 博 研究方 向为催化物理化学。
学质量 , 必将对提高学生素质和学风建设起到深远的影响和积极 的推动作用 。 进行素质教育 , 教师是主力
军 , 堂 是主 战场 。使 学 生能 轻松 愉快 地学 习 本课 程 , 能领 会其 精髓 , 正掌 握 物理 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进行物理化学教学改革 的指导思想 。教师可以凭借 自己的名望 、 人格魅 力、 师生之谊 , 在传授科学知识 的同时 , 巧妙而恰如其分地进行科学精神 、 科学方法的讲授和全面素质教

要: 物理化学教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进行物理 化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作 为
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 教师在物理化学教学 中应紧密结合教学 内容 , 注重兴趣教育 , 培养学生科学 的思维方法 和科 学研究 能力 。同时应建立 多样化 的考核手段 , 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 物理化学 ; 教学改革 ;综合素质 ; 培养
物理 化学 中有大 量的基 本概 念和基 本定 律 , 于这些 基本 知识 , 教学 中绝 对不 能照本 宣科地 讲 解 。 对 在 教 师应经 过思维 加工 , 重新设 计 出适合 教学对 象 的讲 课 体系 , 于让 学生 理解掌 握基本 概念 和定律 。 便
2 4
江 苏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然 科 学 版) 自
第 l 4卷

基于OBE理念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理念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理念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问题的提出 (2)1.2 研究的意义 (3)1.3 研究的方法与资料 (5)二、物理化学课程的特点 (6)2.1 物理化学课程的重要性 (6)2.2 物理化学课程的特点分析 (8)三、OBE理念概述 (9)3.1 OBE理念的起源与发展 (10)3.2 OBE理念的内涵与原则 (11)四、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3)4.1 学生兴趣不高等问题 (14)4.2 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 (15)4.3 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16)五、基于OBE理念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18)5.1 明确课程目标,与OBE理念相结合 (19)5.2 优化教学内容,增强实践性和应用性 (20)5.3 采用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 (22)5.4 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3)5.5 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25)六、基于OBE理念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实践 (26)6.1 实践案例分析 (27)6.2 学生反馈与评价 (29)6.3 教学效果评估 (30)七、基于OBE理念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 (31)7.1 教学资源的限制 (33)7.2 教师观念的更新与提升 (34)7.3 学生学习习惯的转变 (36)八、结论与展望 (37)8.1 改革的成效与反思 (38)8.2 未来的研究方向 (40)一、内容概述本论文围绕基于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即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展开探讨与实践。

OBE理念强调教育结果的明确性、可衡量性和可达成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以最终成果为导向评估学习效果。

在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我们首先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如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改革策略。

《物理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物理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科 学先 进 的教 学 与 育 人 理 念 是 精 品课 程 建 设 , 实 施 教 学 改 革 的 先 导 和 保 障 。 教 师 如 果 在 教 学 活 动 中 没 有 树 立 和 明 确 科 学 先 进 的 教 学 育 人 理 念 , 不 就 可能 对课程 的教学 活动 设计 做 到传 承 与 创新 并 形成
较 扎 实 的 理 论 化 学 知 识 目 标 要 求 , 课 程 Y 设 目标 本 t : 定 位 于 使 开 设 《 理 化 学 》 程 专 业 的 学 生 , 过 本 物 课 通
具 有 鲜 明 特 色 , 能 恰 当 运 用 现 代 教 学 技 术 , 法 与 并 方 手 段 , 学 效 果 显著 , 有 示 范 和 辐 射 与 推 广作 用 , 教 具 内 涵 丰 富 。其 核 心 在 于 教 学 改 革 , 彰 显 效 果 及 特 并 色 。本文 就我 们开 展3 科《 理 化 学 》 品课 程 建设 2 物 精 的 教 学 改 革 探 索 与 实 践 情 况 作 如 下 几 个 主 要 方 面 的
收 稿 日期 : 0 9 1 一O 20 — 0 7
精 品 课 程 建 设 是 实 施 “ 等 学 校 教 学 质 量 和 教 高 学 改 革 工 程 ” 一 大 举 措 , 于 提 高 本 科 教 学 和 人 才 的 对
培 养质量 , 进 教育 教 学 改 革 不 断深 入 发 展 具 有深 促 远 而 重 大 的 意 义 。 精 品 课 程 建 设 要 体 现 现 代 的 教 育 思 想 , 合 科 学性 、 进 性 和 教 育 教 学 的 普遍 规 律 , 符 先
态 , 实 牢 固 专 业 应 用 的 化 学 理 论 基 础 。 第 二 层 次 夯
面 向资源 勘察 、 境 、 文 以及 生 物 等 工 程类 专 业 , 环 水 课 程 授 课 内容 除 了 加 强 基 本 概 念 、 础 理 论 外 , 点 基 重 在 于 化 学 热 力 学 和 反 应 动 力 学 理 论 及 其 应 用 计 算 和 新 进 展 的 内 容 , 适 应 其 工 程 类 专 业 学 习 知 识 的 需 以

化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化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掌握课 程 的知 识结 构 , 能抓住 教学重 点 , 才 根据教 学重点精 选教 学 内容 , 针 对 性地 对 教 学 内容 进 有
收 稿 日期 : 0 10 —5 2 1 -9 0 .
精神 , 培养 学生 的创新 思维 和工程 能力 , 为其 日后
的实 际工作 奠 定基 础[ . 3 同时 这样 也督 促 教 师及 ] 时更新 相关 学科 的前 沿 知 识 , 入 了解 化 工 生产 深
自己去练 , 能单 纯靠 念书得 到[ . 不 1 专业 课 教师在 ]
知识 , 提高 逻辑 思 维能 力 . 力拓 宽 教 学信 息 , 努 增
加学 科发展 史 、 学科前 沿知识 和相关 学科 知识 , 把 科学 研究 的最 新成 果充 实到 教 学 中 , 高教 学 内 提
容对 学生 的吸 引力 , 发 学 生 的创 新 意识 和 创 新 开
思维 . 纠
在教学 过程 中将理 论知 识 的实用性应 用 于课
理论 教学 和实践 教学 的过程 中 , 需要从 教 学 内容 、 教学 方法 、 践教 学等 方面进 行探索 , 断地改革 实 不
教学 方法和 教学 手 段 , 提 高学 生 自主获 取 知识 以
堂教 学 , 了讲述 教材 中的经 典 内容 外 , 除 补充一 些
增极 不相 称 , 利 于学 生 的 自主学 习 和 自我 发 展 不
学科 发展 动态 , 对教材 进行精 心 的整理 , 对教学 内 容反 复推 敲 、 理安排 , 到详 略得 当、 合 做 重点 突出. 在教 学过 程 中注意强 调课程 之 间及 课程 各部分 内 容之 间 的联 系和发 展关 系 , 整 个 课 程 体 系在 学 使 生 头脑 中形 成 一个 简 明 清 晰 的层 次. 注重 学 生 在 理解 工程课 程 学 习方法 的 同时 , 化 其 工程 基 础 强

物理化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物理化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28 8・
广州化工
2 1 3 卷第 8 00年 8 期
物 理化 学教 学探 索 与 实践
王艳飞 , 张艳 维
( 阳工 学院化 学与环境 工程 系,河南 安 阳 4 5 0 ) 安 5 0 0
摘 要 :物理化学” “ 是化学化工类各专业的基础课程, 本文从教学方法方面对物理化学教学进行了探讨。阐述了物理化学课
水平 与教学效果提 高为 目的 , 通过 教与 学全方位 的相互 促进 和
沟通来达 到上述 目的过程。互动式教 学方法强调师 生之 间的互 动和交流 , 重在培养学生 的全 面能力 。作者 主要通 过 以下几 种 教学方式来完成 。
问题 。该教学方法 , 助于培养 学生 在不 断提问 的巨大 压力与 有 挑 战面前 , 保持冷静 与沉着 的心理 , 百折 不挠探 求真 理的精 神 ; 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听课 , 积极主动地思考 , 有条不紊 地问答 问
WANG a 一 Y h ,ZHANG a —we Yn i
( eatet f hm cl n ni n et nier g A yn stt o eh o g , ea n ag450 , hn ) D pr n e i dE v om n E g e n , nagI tu f cnl y H nnA yn 50 0 C i m oC aa r l a ni nie T o a
a d a ay ig c p ct n n l zn a a i y.
Ke r s:P y ia e sr ;ta h n y wo d h sc lCh mit y e c i g;t e r n a tcn h o a d prc ii g y
物理化学是化学化 工各 专业必修 的一 门基础 课 , 课程 所 本 包括 的基本理论是解 释物质世 界运动 变化 的最基本 的规律 , 对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

层 次 内容较 少
我们的改革和实践 简介 如下 :
经典 的物理化学实验 内容大 多仍在沿 用七 、 八十年代 的经 典实验教材 , 教学 内容 设置 层次性 不 明显 , 合性 、 计性 和研 综 设 究性实验等高层次 内容较少 , 不利于对学 生进行分 析 问题 、 解决 问题 和 创 新 能 力 的培 养 。
建 成 全 面 培 养 学 生 科 研 思 维 的 重 要 场 所 。 但 是 , 着 化 学 历 史 随 的发 展 , 实验 课 程 逐 渐 失 去 了独 立 性 , 学 实 验 课 程 依 附 于 化 学 化
理论课程开设 , 成为理 论课程 的 附属 品。由此 造成 的结 果是 实 验课为理论课服务 , 理论课和实验课 不能有效地 结合 , 不利 于对

1 ・ 4 2
广州化工
2 1 年 3 卷第 4期 01 9
物 理 化 学 实验 课程 改革 与 实践 术
闫怀 义 , 赵二 劳 , 玉 芳 , 谨 昌 , 海 荣 石 郭 张
( 州师 范 学院化 学 系,山西 忻 州 忻 040 ) 300
摘 要 : 分析了经典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及具体措施, 建立并实践了“ 培养目标
作者简介 : 闫怀义(15 9 7一) 男 , , 副教授 , 主要从 事化学材料和变性淀粉。E
2 1 年 3 第 4期 01 9卷
1 6 教 学模 式单 一 , . 学生 实验 主 动性 和积 极性 较低
广 州化 工
・4 l3・
经典 的物理化学实验 大部分采取老 师板 书讲 解实 验和仪 器 操作方法 , 然后 学生按照实验讲义 步骤完成 实验 , 最后 根据 实验 数 据 完 成 实 验 报 告 的 教 学 模 式 。另 外 , 大 多 数 内 容 的 验 证 性 绝 实 验 使 学 生 在 实 验 前 就 已知 实 验 结 论 。 单 一 的教 学 模 式 和 验 证 性实验大大降低 了学生 的实 验兴 趣 , 学生 实验 主动性 和积极 性

提高《物理化学》教学质量的实践与体会

提高《物理化学》教学质量的实践与体会
承 上 肩 下 的 枢 纽 , 是 培 养 人 才 综 合 素 质 和 创 新 能 力 的 主 干
理 化 学 教 学 内 容 日渐 丰 富 、教 学 时 数 却 大 大 压 缩 的 现
状 ,教 学 方 法 的 改 革 势 在 必 行 。通 过 多 年 的物 理 化 教 学
实 践 ,笔 者认 为 ,问题 式教 学 寓教 学 的重 要 内容 于一 个
的 改 革实 践 进 行 了 总 结 探 讨 。


提 高教 师素质是 保证教 学质量 的首要前提
其 效果显著 ,可归纳 为两点 :一是减少 了大量板书 ,节 省
教 学 是 教 与 学 相 辅 相 长 的 过 程 ,是 教 师 将 已 有 知 识 进 行 再 组 织 和再 创 造 的过 程 。 在 知 识 急 剧 膨 胀 的 今 天 ,教 师
物 理 化 学 实 验 主 要 是 加 强 学 生 对 物 理 化 学 理 论 知识 的
不 仅要传授具体 的专业 知识 ,更 多地则是 引导学生掌握 学
习 知 识 和获 取 知 识 的方 法 ,让 学 生 学 会 学 习 、思 考 和 解 决
问题 ,比学 会某个具体 公式更重 要。这将 是对教师 的一种
力的培养 。
新能力 。其次要热爱本 职工作 ,具有敬业 精神。如果 满足 于现状 ,不思进取 ,仅能掌握传 统的理论 知识 ,是 不能适 应现代 教育的 。敬业 的教师才 有可能发挥 对本学科 的创造 性 ,对待 学生才能充满 爱心 ,才 能推动创 新教育 的顺 利开 展 。一 个根本就不 热爱教学 事业 、不愿 意与学生积极 进行 沟通 的教师 ,即使 具有再高 的理论水平 ,对于培养创 新型 人 才也 是无 济 于事 的 。 因此 ,提 高教 师 自身 素质 十 分重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的定义计算 , 但可 以设计一些 可逆 过程 的来完成 。接着启 发学生
如何设计途径?接着总结设计 ( 寻求 ) 可逆途径的依据 :) (途径 的 i 每一步 必须 可逆 ; i途 径的 每一步 的? 有相应 的公式 可利用 ; () i s (i i) i有相应 每步 计算 AS 所需的热力学数据 。于是设计 出如下 的 途径 , 实际是利用状态函数的特点 。
同特征 , 启发学生寻求其 内在联系 , 结合学生 已有 的物理学知识 , 将 热力学第二定律归为热功转化的问题 , 从热机的效率 的推导非
常 自然的引 出熵 函数 、 熵判据 , 这样 的讲解结构严谨 , 思路清 晰 , 给学生 留下深刻的印象。
3 采 用 案例 教 学 。 清讲 透重 点难 点 讲
热议 的低碳 经济绿色能源等等看 似与物化无关却 紧密相 连的 内
容人手引入物理化学与经 济繁荣及 国计 民生密切相关 ; 出污泥 从 而不染的荷花谈到植物 的 自洁作用 以及 自洁釉 、 免洗衣 的设计 ; 使 学生真切感 到物 化就在我们 身边 , 并使生 活丰富多彩; 同时物 理 化学的研 究已广泛深入到遗传基 因 、 物工 程 、 物设 计与疾 生 药
具有较好物理化学 素养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 适应能力 强 ,后劲 ” “ 足 。然而 因公式 繁多 、 理论性 强 , 物理 化学实际上成 了学生们 闻 之色变的“ 老虎课 ”因此从事该课程 的教学 深切感 到教育观念 的 , 改变 , 教学 内容和教学 方法 的改革十分必要和迫切。我们 在教学 中不断思考 、 探索 和实践, 给学 生一 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 以期 让他 们能够快乐地学 习 , 积极创造性地 掌握物理化学知识 , 使得他 们
为 今 后 的轻 松 地 教 和 快 乐 地 学 打 好 基 础 。 去 发 现 、 唤 醒 , 激 去 去

物理化学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

物理化学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


物理化学内容编排
基 于物理 化学教学 内容 体系的 改革 , 我们 自己编
基 本 内容依 据现 行教 材并 进 行精 选 , 认真 编 排 , 加入最 新发 展 内容 , 成 系统 的知识 体 系 , 形 总量 扩 展
§ 绪论 0 §. 0 1物理化学概述 §. 0 2物理化学的 目的和内容 §. 0 3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及学 习方法 §I. 热力学基 本规律 §1 1 .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状态及其描述 §12热平衡定 律和温度 . §13物态方程 .
收稿 日期 :00—1 2 21 2— 1
布、 玻尔兹曼统计 、 玻色和费米统计 、 系统理论 、 涨落 理论、 非平衡态统计理论初步。把统计热力学在化学
作者简介 : 义(97一 , , 阎怀 15 )男 副教授。研究 方向: 教学管理 与改革。E m l ynui — k 6.o — a: aha i o@13cl l y n
学生理解掌握物理化学知识体系 , 适应现代形势下 的物理化学教学 。
关键词
纵观 我国各大学 使用 的物理 化学 教材 , 内容 自 其
行课 程 已经讲述 的 内容 , 因此 内容重 复 、 杂 , 了必 繁 成
然结 果 。因此物 理化学 教学 内容 的改 革 的一个 重 要
17 至今 3 99年 O多 年来 , 有 大 的 变 化 , 内 容体 系 没 其 有 几乎是 近百 年来都 是千篇 一律 之感 , 没有形 成百花
学热力学, 内容结构很不合理。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 因是 : 大部分 物理化 学教 材把作 为热力 学 内容 的 现行 化学平衡 、 电化学、 表面和胶体化学单独设章。单独
设章 , 免不 了每章要有 引言 、 就 概述 , 也免不 了为章 节 的完整 和系统而 编排很 多热力 学第一 、 第二定 律 和先

工科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工科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量 , 养 新 世 纪人 才 这 培 目标 , 教 学 改 革 方 面 做 了 大 量 的 工 作 , 在 从
[ 作者简介]姚思童 ( 9 3) 女 , 1 6 一 , 副教授 , 硕士 , 基础化学教研室主任 。
工 科 物 理 化 学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实践
个环 节, 切实提高 了物理 化学课 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 程建设也取得 了较 明显的效果 。 课 [ 关键词] 物理 化学 ; 学内容 ; 学方 法; 教 教 教学改革
Te c i g Re o m n a tc fEn i e rn a h n f r a d Pr c i e o g n e i g
的实 际问题 。物 理化 学课 程 既是 我校应 用 化学专
不 同, 教学计 划 、 学学 时和 教学 内容 也就 有所 不 教 同 , 有侧 重 。为满 足不 同专 业教 学 培养 目标 , 各 提 高 教学 质量 , 们遵循 教 学规 律 , 我 针对不 同专 业 的 专业 特 点 , 物 理化 学课 程教 学 内容进 行 了改革 。 对
Phy i a sc lChe s r ur e mit y Co s
Ya i n o S t g,Z a g Jn o h n i ,Li ,Ln Da u Li n
Ab ta t sr c :Ac o d n o t ec a a t rs iso h sc l e s r n h e e o m e tr q i me t ft e c r i g t h h r c e it fP y ia c Ch mit y a d t ed v l p n e u r e n so h
ds il e e c ig rfr are u n En ie rn h sclCh m ityc u s. Th eo m cu e icpi ,ta hn eom i c rido ti gn eig P y ia e sr o r e n s erf r i ld s n c a gn u rc lm ,i r vn e c ig c n e ta du d t gta hn eh d .Th e c igp o es h n ig i c riuu n mp o igta hn o tn n p ai e c igm to s n etah n r c s

物理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物理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Vo 1 . 2 9No . 8 Au g . 2 01 3
物理化学教学 的改革 与实践
刘 阁 , 刘 艳 红
( 赤峰 学 院

化 学化 工 学院 , 内蒙古
赤峰
0 2 4 0 0 0 )
要 :本文是 多年从 事的物理化 学教 学的一个总结针 对物理化学公式 多, 采取注意把握 内容 的逻辑性和 系统性 , 同时
晰的知识体系 , 让 学生进得来出得去 ; 要 帮 助 学 生 学 会 理 清
物理化学 是化学 、 化工 、 药学 、 环境 、 生物 、 冶金等 专业 的一 门重要 的理论基础 课 , 它是在无 机化学 、 有机 化学 、 分
析化学 的基础上 , 结合 高等数学和物理的知识 , 进 一步系统 阐述化学 的理论 , 所 以物理化学是一 门概念性 、 理 论性 、 系
1 引 言
研; 更希 望通 过典 型章节的学习 , 体会字里行 间蕴藏着 的科 学方法. 教学 内容一定要少 而精 , 这样 才能为今后 的博而 通 打下坚 实的基础I 2 1 ” 所 以, 物理化学 的教学 由于课 时关 系不 可能面面俱到 ,重要 的是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 比较 清
统性 和逻辑性很 强的学科. 因他涉及 的公式多 , 应用 条件 比 较严格 ,同学们在学 习时普遍感到有些 吃力 .而在 近 9 0年 来, 化学 学科 中热门的课题及最引人注 目的成就 , 6 0 %以上 集 中在物理化学 领域Ⅲ . 所 以物理化学在 化学学科 的理论指 导 意义越来越 明显. 我 院也把物理化学教学作为应用化学和 化 学教育学生 的必修课. 鉴 于物理化学课程 的重要 性 , 所 以 物 理化学教学 中 , 不 断进行 方法和 内容改 进. 主要体 现在 以

高职高专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高专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内 容 间 的联 系 。在讲 到一 定 阶 段 时 , 重 各 章直 接 的 联 系 。比 注 如 说物理化学在介绍完热力 学第一定 律和第二定律之后 . 分 别 侧 重 热 的 计 算 和 熵 变 的 计 算 。而 所研 究 的过 程 和思 路 却 是 致 的 , 首 先 介 绍 单  ̄ p T 化 过程 , 后是 相 变 化 , 后 是 都 iV 变 之 最 化 学 变 化 。 理 清 热 和熵 变 之 间 的 关 系 , 么 掌握 和理 解 这 两 再 那 个 章 节 的公 式 和计 算 就 不 再 困 难 。 三 、 重 实 验环 节 的 改革 注 物 理 化 学 实 验 在 我 院 是 附 属 于 物 理 化 学 课 程 教 学 的 。 物 理 化学 实 验 与 前 面 所 学 的 无 机 化 学 实 验 和 有 机 化 学 实 验存 在 重 要 的不 同 。它 实 验 设 备 比较 大 , 作 时 间 长 , 据后 处 理 与 操 数 作 图繁 锁 ,所 以 物 理 化 学 实 验 对 培 养 学 生 的 动 手 能力 与分 析 处 理 数 据 能 力起 着 非 常 重 要 的作 用 。 因此 我 们 要 注 重 物 理 化 学实验的改革。 1 强 学 生课 前 预 习。 因物 理 化 学 实验 时 间久 , 试 数 据 . 加 测 多 , 容 复 杂 , 以加 强 实 验 前 的 预 习 , 顺 利 做 好 实验 的 关 内 所 是 键 之 一 。 对 此 种 情况 , 们 给 学生 分 组 , 出任 务 清 单 , 学 针 我 开 要 生知道所用仪器 。 了解 实 验 原 理 , 清 操 作 步 骤 , 验 前 对 学 弄 实 生 进行 提 问 , 回答 合 格 者 方 可 进 行 实验 。 免 了学 生 课 前 不 预 避 习 而导 致 实 验 失 败 的情 况 。 效果 上 看 , 从 既减 少 了教 师讲 学 生

化工专业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化工专业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 摘
要】 从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出发,对化工专业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 内容和课程体系、教 学方法和手段以
及考核 方式进行 了改革,探讨化工专业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 实践表 明, 把物理化 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的探索精
神 和创新能力培养结合 起来 ,调动 了学生实验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 了知识传授及 能力培养 的有机统一 。 【 关键词】 物理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能 力培养 ;综合素质
e p rme t lp y ia c e sr n c e c le g n e i g wa x l r d t wa h wn t a h o i vt n o a e d s o o n x e i n a h sc l h mi y i h mia n i e r s e p o e .I t n s s o h t t e p s i i a d g — h a im f d ig t y e p rme t sma o u r d a l a h n f a i no a i t r i ig a dk o e g i ai g wa r mo e f r h cu l a i n o x e i n n e v e , swe l s e u i c t f b l y t n n n n wld e i t t sp o t da t ea t ai t f wa t i o i a n i n et z o
i n Che ia m cl Eng ne rng i ei
Z egY nh n , a h n a se g Mo n Qi ( p r n f ilgcl n h mia E gn eig G a g i nv ri f eh oo y De a me t oo ia a d e cl n ie r , u n x iesyo c n lg , t oB C n U t T Lu h u5 5 0 , hn ) i o 4 0 6 C ia z

高职《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高职《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关于高职《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摘要:在物理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长远发展,从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和自主学习等方面探讨了高职《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4(a)-0183-01物理化学是各类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不仅要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而且要能起到锻炼学生基本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能力。

1 为专业核心课的学习夯实基础物理化学是一门比较抽象难学的课程。

如何使学生学好这样的一门课,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想法如下。

1.1 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发的学起来就目前的高职学生来说,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如何使这些学生自发的学起来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1]。

在教学实践中,只有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才能让他们自发的动起来。

老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树超教授就说过能够使这些高职学生自发学起来的教师就是优秀的教师。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时穿插物理化学的发展史、最新进展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引入生活实例,比如引入卤水点豆腐、雪天公路撒盐、餐具除油、铁器生锈等学生所熟悉例子,使学生觉得物理化学就在身边;关注社会热点,如污水处理、海水淡化、药物缓释,捕捉学生的好奇心。

1.2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犹如不同的烹饪厨艺,对于不同的饭菜采用不同烹饪方法。

为此教师要对不同的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且要多采用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尽可能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性的作用,灵活使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

1.3 合理选取教学内容,注重应用,弱化推导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在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要求下合理选取教学内容,避免不同课程之间的交叉重复,弱化复杂公式的推演过程,转而分析讨论公式、结论的适应范围和使用方法,最好结合具体的工业应用进行分析探讨,避免将学生引入复杂抽象的逻辑推导中。

基于能力培养的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能力培养的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a b o u t s c i e n t i ic f t h i n k i n g,s c i e n t i ic f me t h o d a nd s o l v e p r o b l e m we r e e s t a b l i s h e d .S t u de n t s ’p r a c t i c a l a n d c r e a t i v e a bi l i t i e s
( 东北 电大学化 学 工程 学 院 ,吉林 吉林 1 3 2 0 1 2 )
摘 要 :在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并重的能力培养 目 标基础上 , 通过在物理化学理论教学中突出针对专业特点激发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 ,注重学生科学思维 、科学方法 及解 决问题能力 的培养 ;通 过课 内实验和课 外创新 实践 等环节 培养和 提高学生
物理化学是在物理 和化 学两 大学科 基 础之 上发 展起 来 的 , 研 究 化学 变 化 过 程 中相 关 规 律 的 学 科 ,其 基 本 理 论 在 科 研 和 工
业 生 产 中 具 有 广 泛 的应 用 。物 理 化 学 是 化 学 、化 工 相 关 专 业 的 门 重要 基 础 课 ,既 综 合 了基 础 课 程 的基 础 知 识 ,又 是 后 续 相 关 专 业 课 的 理 论 基 础 ,在 基 础 课 和专 业 课 之 间 起 着 桥 梁 和 纽 带 的作 用 … 。对 于 培 养 学 生 坚 实 的 理 论 基 础 、宽 泛 的 专 业 知 识 ,
Ab s t r a c t:S t u d e n t s ’e n t hu s i a s m a n d i n i t i a t i v e f o r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f e a t u r e s i n ph y s i c a l c h e mi s t y t r h e o y t r e a c h i ng wa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e a c hi n g Re f o r ma t i o n a nd Ex pl o r a t i o n f o r Phy s i c a l Che mi s t r y
i n Ch e mi c a l Eng i ne e r i n g
SUN Ch u n— — y an
接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桥梁。从 化T专业课程设 置 的特点 出 发 ,为在授课 中突 重点 ,理论与实践并 重 ,在课程教 学 内容 上进行 了一定整合 。
这条主线 以经典热力学 、化学动力 学和统 计热力 学为 主展 开 ,对于 1 2 8个学 时的课程可 以安排 9 6个学 时的理论课 进行 讲 授 ,3 2个学时 的实验课 。通过主线 ,可 以将经典 热力学 和统计 热 力 学 部 分 有 机 结 合 。据 此 主线 ,还 可 根 据 课 时 的 多 少 进 行 相 应扩充 ,例 如增 加新 知识 、新理 论 和新 技 术 充 实到 教 学 内容 中 ,为学生 提供 符合 时代需要 的课程体 系和教 学 内容 ,为学生 创 造性 地学 习 开 阔 思 路 。
Abs t r a c t :P h y s i c a l Ch e mi s t r y wa s a b a s i c c o u r s e o f c h e mi c a l e n g i n e e in r g,wh i c h r e q u i r e d a c o mb i n a t i o n o f c h e m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 i mp r o v i n g t e a c h i n g me t ho d s . Th e c o u r s e i n t e a c h i n g we r e r e f o r me d a n d p r a c t i c e d b y me a n s o f o p t i mi z i n g e x p e r i me n t a l a n d t h e o r e t i c a l c o n t e n t s .P r a c t i c e p r o v e d t h a t t h e s e a s p e c t s i n t e a c h i n g r e f o r m p l a y e d a c t i v e r o l e s i n i mp r o v i n g s t u d e n t ’ s i n n o v a t i o n a b i l i t y . Ke y wo r d s:c he mi c a l e n g i n e e in r g;p h y s i c a l c he mi s t r y;t e a c hi ng r e f o r ma t i o n
( C o l l e g e o f 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Q i n g h a i U n i v e r s i t y , Q i n g h a i X i n i n g 8 1 0 0 1 6 ,C h i n a )
1 课 程教 学 内容 体 系改 革
该 课 程 的 主 要 内容 包 括 化 学 热 力 学 、化 学 动 力 学 、量 子 力 学 、统 计 热 力 学 四 大 理论 体 系 ,是 化 学 学 科 的 理 论 基 础 ,是 链
图 1 课 程 主 线 图
Fi g . 1 T h e d i a g r a m o f c u r r i c u l u m mo d e l
第4 1 卷第 1 8期 2 0 1 3年 9月
广

பைடு நூலகம்


Vo 1 . 41 No . 1 8
G u a n g z h o u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S e p t e mb e r . 2 0 1 3
化 工 专业 物 理化 学 课程 教 学 改革 与 实践 术
了 学 生 的 创 新 能 力 、分 析 和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效 果 良好 。
关键 词 : 化工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改革
中 图分 类号 :G 6 4 2 . 0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1 — 9 6 7 7 ( 2 0 1 3 ) 1 8 — 0 1 8 0— 0 3
物 理化学是从理论 的高度分析各种 热力学过 程 ,以高等 数 学 和普 通 物 理 的相 关 知 识 为基 础 ,以无 机 化 学 和 有 机 化 学 中 的 反 应为对象 ,从物 质的物理 现象 和化学 现象 的内在 联 系人手 ,
来 探 求 化学 变化 基 本 规 律 的一 门 课 程 。 是 化 学 工 程 与 工 艺 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对理工科 大学 生综合素质 能力 的提 高 具有很大的意义 。该课程在化 工专业 的学 习过 程 中具有 承
上启下的作 用 ,与 《 化 工热 力学》、 《 化 工原 理》、 《 分离 工 程》 、《 化学反应工程》 等后续专业课 有紧密联 系 J 。为 了在有 限的学时中能够尽快 引导学生 入门 ,在理论分析 与实践两个 方 面的能力都有所 提高 ,笔者从课程 内容 体系安排 和教学方式 等 方面进行 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 。
孙 春艳
( 青海大学4 L . 7 _ 学院 ,青海 西宁 8 1 0 0 1 6 )
摘 要 : 物理化学课程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理论基础课程,需要结合化工专业的自身特点,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我们在 对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中,在课 程内容体 系安排上制 定了课程 主线 ,有 机地结合 了理论和 实践部分 的内容 ,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