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_杜亚泉_梁漱溟中西文化观之比较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是一本具有深刻思想和独特见解的著作,读完之后,给我带来了许多思考和启示。
在书中,梁漱溟先生对东西方文化的特点、差异以及未来的走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强调征服自然、追求物质的满足和社会的进步;中国文化则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而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追求精神的解脱和超越。
这种对文化精神的分析,让我对不同文化的本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以前,我对于东西方文化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的现象和形式上,比如西方的科技发达、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等。
但通过梁漱溟先生的阐述,我明白了这些表面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文化精神。
这使我在看待不同文化时,不再仅仅是欣赏其外在的表现,而是能够去思考和体会其内在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梁漱溟先生还指出,西方文化在近代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漠、精神空虚等。
而中国文化虽然在近代遭遇了困境,但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价值对于解决现代社会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让我不禁反思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是否过于盲目地追求西方的模式,而忽视了自身文化的宝藏。
我们在享受科技进步和物质丰富的同时,是否也失去了一些珍贵的东西,比如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内心的安宁。
书中关于文化的发展和变迁的观点也让我深受启发。
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不断演变的。
梁漱溟先生认为,未来的文化应该是一种对东西方文化优点的融合和创新。
这让我认识到,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守着传统文化不放,也不能全盘西化,而是要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精华,创造出适合时代发展的新文化。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对梁漱溟先生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思考和质疑。
比如,他对于文化精神的划分是否过于绝对和简单化?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否受到更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但这种质疑并没有削弱这本书的价值,反而促使我更加深入地去思考文化的问题。
李大钊和梁漱溟东西文化观之比较
面, 西 方思 潮摧枯 拉 朽 、 排 山倒 海般席 卷 中国 ; 另一 方 面第 一 次世 界 大 战 巨大 的破 坏 性 引起 了人 们对 西 方 文 化 的反思 , 转 型时期 的中 国文化何 去何 从 ?众 多文化 精英 根据 自己的地 位 、 经历 、 学养 , 从各 自的立 场和 不 同的角度 对东 西文 化发 表 了真知灼 见 。辜鸿 铭 透过 中西 方人 的类 型 比较 , 认 为 中 国儒 学是 “ 良民宗教 ” ; 杜 亚泉 提 出战后 东西 文 明调和说 ; 陈独 秀则大 声疾 呼采 用 “ 德 先 生和 赛 先生 ” 依 照 西 洋新 法 彻 底 改造 中 国 传 统文 化 ; 胡适 主张 “ 向西走 ” 。本文 主要 以李 大钊 大钊 和梁 漱溟 为对 象 , 比较 二位对 东 西方 文化 的看法 。
胡 义 清
( 上海社会科 学院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 上海 2 0 0 2 3 5 )
摘
要: “ 五 四” 前 后 李 大 钊 和 梁 漱 溟 对 东 西 文 化 进 行 了研 究 。一 方 面 , 他 们 在 东 西 文 化 存 在 的 问 题 以及 向西
方 学 什 么 上 有 共 识 。另 一 方 面 李 大 钊 、 梁 漱 溟 在 东 西 文 化 上 的观 点 有 不 同 。他 们 的 着 眼 点 不 同 、 对 文 化 的理 解 不 同、 论 述文化问题的方法不~、 解决 中国文化 问题 的对 策不 同。李大 钊 、 梁漱溟 在东 西文 化上 的多元 性是 由“ 五 四” 时代的特点 , 他 们 的成 长环 境 、 学 养 构 成 以 及 对 中 国文 化 问题 的理 解 不 同 等 因 素 造成 的 。
一
、
李 大钊 、 梁 漱 溟提 出 东西 方 文 化观 的 背景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梁漱溟老爷子一上来就给咱抛出个大问题:东西文化到底是咋回事儿呢?这就像是把我拉到一个大舞台前,舞台上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和印度文化这几个大主角,我就好奇地等着看它们怎么表演。
先说这西方文化,老爷子把它分析得那叫一个透彻。
西方文化就像是一个精力超级充沛、野心勃勃的年轻人,一门心思地向前冲,讲究征服自然。
你看人家西方,科技发展得贼快,工业革命之后,那火车、轮船啥的都造出来了,感觉整个世界都被他们搅得热热闹闹的。
他们的文化里充满了对自我的肯定,个人主义盛行,每个人都想在这个世界里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这就好比一群探险家,在未知的世界里横冲直撞,到处插旗帜,说“这块地儿我发现的,归我啦”。
我当时就想,这西方文化可真够猛的。
再看东方文化,特别是咱们中国文化,那就像是一位温润的长者。
咱们讲究的是和谐,人和人之间的和谐,人和自然的和谐。
不像西方那么“躁”,咱们更注重内心的修养。
中国人在家庭里讲究孝道,尊敬长辈,在社会上讲究礼义廉耻,大家互相包容、互相体谅。
我们对待自然不是去征服,而是去顺应,像古人说的“天人合一”。
我就感觉,这东方文化就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大河,虽然没有西方文化那种波涛汹涌的冲劲,但有着自己的深沉和韵味。
老爷子也指出了咱们东方文化在现代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有点太保守了,在科技发展上慢了半拍,就像一个稳重过头的人,有时候错失了一些新机会。
还有印度文化,这可就更玄乎了。
印度文化像是一个苦行僧,一门心思地追求解脱,对世间的功名利禄看得很淡。
他们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苦难,要想办法从这苦难中解脱出来。
这在我看来就有点像那种修仙的感觉,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梁漱溟老爷子的这种比较可太有意思了。
他让我明白了文化这东西不是孤立存在的,每种文化都有它的来龙去脉,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成长背景一样。
而且,他也不是单纯地说哪个文化好,哪个文化坏,而是让我们看到每种文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它的意义。
梁漱溟比较中西文化
在西方社会里,个人的自我利益及其伴随的权利,需要依靠以武力为后盾的法律体系来支撑,与之相比,中国社会则截然不同――中国社会的形成和维系依赖于其内部的纪律和伦理意识。
梁漱溟先生于1930-1949年间先后创作出6本专著,发表了130多篇文章,并提出了一个外延更广的文化理论。
梁漱溟指出,中国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那水一般绵软的生活哲理,比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更富有源远流长、同化世人及影响周边文化的渗透力。
而又是什么因素促成了这一文化的核心内涵?对西方社会的阐释为了合理地讨论西方社会之现象,梁漱溟对东西方社会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比较。
他认为决定这两个社会向不同道路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历史分水岭,是宗教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我想梁漱溟若尚健在,他一定会认同文化保守主义派人物t.s艾略特的观点,任何一种人类文化的起源都依赖并无法脱离于宗教。
然而,西方宗教,由于组织严密、形式严谨而形成了社团式生活的“习惯”,而正是这种社团生活为其今后所有的社会、政治、经济组织奠定了根本性的发展基础。
社团间持续不断的竞争和斗争迫使各个社团形成了极其强劲的凝聚力;反过来,这种凝聚力抹煞了个体本身。
整体而言,这就是西方国家民族的本色――根本性的西方社会团体。
梁漱溟指出,受宗教驱使的极权主义的社团生活和中世纪禁欲主义,最终招致了以个人主义、民主和享乐主义形式出现的极端反应。
梁漱溟对西方社会演变的概括分析其实就是“准马克思主义”的。
他提道:“西方历史的发展动力源于经济战线上形成的团体之间的辩证争斗。
而国家仅仅是统治阶级的工具而矣。
而西方历史则是个人之间、阶级之间和民族之间的竞争、争斗和对抗史。
接下来的社会变革则导致上层建筑中的政治形式、宗教和文化随生产方式的演变而改变。
”事实上,梁漱溟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观点完全相符。
正如他在《东西方文化》一书中所指出的一样,梁漱溟依旧把西方社会归结为完全依照“利润与损耗的机械计算原则”运行的社会。
论辜鸿铭关于中西文化的认识
经 济 上 的侵 略 , 而且 在 文 化 上 列 强 更是 极 力 打 击 中国 文 化 的 内外 影 响 。 此 时 , 辜 鸿 铭 为 代 表 的“ 化保 守主 以 文
义 ” 却 有 一 种 高 姿 态 的 心 理 , 为 用 “中 国 文 明 拯 救 西 方 , 救 世 界 , 它 的 力 量 的 推 动 下 , 界 文 明 终 将 走 向 者 认 拯 在 世 大 融 合 。 可 谓 骇 人 听 闻 。 这 种 文 化 心 理 却 有 其 存 在 的 理 由 , 文 力 图 从 文 化 观 的 背 景 、 方 文 化 观 、 方 文 化 ” 但 该 东 西 观 三方 面 加 以 分 析来 浅 论 辜 鸿 铭对 中 西文 化 的认 识 。
性, 这是 需要 我们 多 方 面思 考 的问题 。
马来西亚的一个华侨世家。1 3岁那年 ,他 随养父到 了欧洲 , 并游历 了英 、法、德、意等国,并精通英 、法、德、日、俄、
拉 丁 、希腊 、马来 亚语 言 ,这也 使 得他 对 西方 文 化 有 相 当 的 1 世 纪下半 期 至 2 世 纪 初 ,中国社会 面 临着 西方 列强 的 9 O
鸿铭 2 9岁时回到中国,此后致力于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他是
一
位对 西方 社会 有很 大影 响 的 国学 大师 , 孙 中 山先 生誉 为 曾被
“ 中国第 一 ” 。
辜鸿铭回国之时, 正值中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辛亥革命
打乱 了中 国传 统 的政 治秩序 , 中国社 会一 下子 陷入 了一 种 矛盾 的状 态 : 续 了 两千 余 年 的君权 社 会 突然 中止 , 在文 化 上 以 延 但
彩)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这种文化价值取向就没有值得推
崇 的 地方 ,正 是 基 于他 们 对 中 华 民族 以 及 中 国人 民 的深 深 热
中西学术之不同 梁漱溟
中西学术之不同梁漱溟在我思想中的根本观念是“生命”、“自然”,看宇宙是活的,一切以自然为宗。
仿佛有点看重自然,不看重人为。
这个路数是中国的路数。
中国两个重要学派——儒家与道家,差不多都是以生命为其根本。
如《四书》上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都是充分表现生命自然的意思。
在儒家中,尤其孟子所传的一派,更是这个路数。
仿佛只要他本来的,不想于此外更有什么。
例如,发挥本性,尽量充实自己原有的可能性等,都是如此。
我曾有一个时期致力过佛学,然后转到儒家。
于初转人儒家,给我启发最大,使我得门而人的,是明儒王心斋先生;他最称颂自然,我便是由此而对儒家的意思有所理会。
开始理会甚粗浅,但无粗浅则不能入门。
后来再与西洋思想印证,觉得最能发挥尽致,使我深感兴趣的是生命派哲学,其主要代表者为柏格森。
记得二十年前,余购读柏氏名著,读时甚慢,当时尝有愿心,愿有从容时间尽读柏氏书,是为人生一大乐事。
柏氏说理最痛快、透彻、聪明。
美国詹姆斯•杜威与柏氏,虽非同一学派,但皆曾得力于生命观念,受生物学影响,而后成其所学。
苟细读杜氏书,自可发见其根本观念之所在,即可知其说来说去者之为何。
凡真学问家,必皆有其根本观念,有其到处运用之方法,或到处运用的眼光;否则便不足以称为学问家,特记诵之学耳!真学问家在方法上,必有其独到处,不同学派即不同方法。
在学问上,结论并不很重要,犹之数学上算式列对,得数并不很重要一样。
再则,对于我用思想作学问之有帮助者,厥为读医书(我读医书与读佛书同样无师承)。
医书所启发于我者仍为生命。
我对医学所明白的,就是明白了生命,知道生病时要多靠自己,不要过信医生,药物的力量原是有限的。
简言之,恢复身体健康,须完全靠生命自己的力量,别无外物可靠。
外力仅可多少有一点帮助,药物如果有灵,是因其恰好用得合适,把生命力开出来。
如用之不当,不唯不能开出生命力,反要妨碍生命的。
用药不是好就是坏,不好不坏者甚少,不好不坏不算药,仅等于喝水而已。
论辜鸿铭与中西文化
论辜鸿铭与中西文化作者:杨凤銮来源:《智富时代》2016年第01期【摘要】近代中国,国人在西方人眼中普遍地位低下的时期,辜鸿铭却以其独特的性格、渊博的学识和酣畅的责骂被西方人大加推崇。
辜鸿铭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文化怪杰”,他学贯中西,不仅精通中国古典文化精髓,同时熟知西方文化内涵,能从独特的角度解读中西文化。
他立足西方看中学,主张文化融合,以比较的方式沟通中西文化,在文学作品中倾注了爱国之情。
【关键词】辜鸿铭;中西文化;融合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之时,辜鸿铭以深谙西方文化,同时精通中国元典的优势,将中国传统文化置于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用娴熟的英文或德文将儒家元典翻译到西方,向西方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同时对误读了中国文化的西方中国学进行毫不留情的批评甚至谩骂。
他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理解中国文化,以比较的方式研究中西文化传统,至今仍有积极的价值。
一、传奇生平辜鸿铭,祖籍福建同安,生于马来半岛西北槟榔屿的一个华侨望族。
1869年前后,被义父布朗带到英国读书,后游学英法德意诸国,历时十一年。
回国后辜氏担任张之洞的幕僚近20年,民国初年任北京大学教授,主讲英国文学和拉丁语。
辜鸿铭是蜚声中外的翻译家、学者,被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他自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是一个东西南北人。
从他一生的传奇经历来看,可谓名副其实。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辜鸿铭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他接受西方教育成长,却以其保守主义所闻名。
在北大任教时期,他教的是英国文学,但总是大骂西方,鼓吹“君师主义”和儒家文明的价值;民国成立后,辜鸿铭曾受到溥仪的个别召见,并认为这是他“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事情”;辜鸿铭赞同娶妾,将慈禧尊为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
长辫子可以说是他保守的最大标志了,他说:“余谓中国之存亡,在德不在辫。
辫子除与不除,原无多大出入”。
与他的保守主义同时闻名的,还有他的狂言傲世。
毫无疑问,辜鸿铭是近代中国活得最洒脱的一个人。
从中西文化对比中看中国
从中西文化对比中看中国作者:王平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06期摘要:梁漱溟先生认为文化是人们生活所依靠的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①。
《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便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反映了中国的历史以及中国社会的本质。
梁漱溟先生在书中提出,宗教是中西文化的分水岭②,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而西方社会是个人本位,阶级对立的社会。
同时他也指出了中国理性早启、文化早熟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找寻中国社会改造的出路。
关键词:梁漱溟;中国文化;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理性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8-0003-01《中国文化要义》是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
梁漱溟,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这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也得到很好的体现。
有人称梁漱溟为“最后一位儒家”,也有人称梁漱溟为“第一位当代新儒家”,但他自己,却认为更恰当的评价是说“他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更进一步来说,便是“他是一个思想家,同时又是一社会改造劳动者。
③”而此书就是对此最好的证明。
梁漱溟对于文化的理解,早已跳出了狭义的范畴。
他认为,国家政治、法律制度、宗教信仰、道德习惯、法庭警察军队等都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文字、图书、学校等相关之事,更是文化。
因此,《中国文化要义》一书涉及的方面也很多,内容十分丰富。
下面我将从伦理本位与个人本位、职业分途与阶级对立、理性与理智三个方面来论述梁漱溟先生对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感悟以及我读完此书的感受。
一、中国社会的伦理本位与西方社会的个人本位与之相对应的是两种生活,家族生活与集团生活。
再往前推,就到了梁漱溟在开始时提到的中西方文化的分水岭,即宗教问题。
中国古代社会与希腊罗马古代社会,彼此原相差不甚远。
从梁漱溟“文化三路向”说看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中的中西文化冲突
从梁漱溟“文化三路向”说看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中的中西文化冲突【摘要】鸦片战争以来,伴随列强坚船利炮而来的不仅仅是主权的丧失与领土的沦落,亦是西方文化的入侵与渗透,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剧,救亡图存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共识,人们纷纷开始寻求救国救民之道。
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出现了各种社会思潮,新儒家即为当时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的一派,以梁漱溟为开启者的新儒学主张以儒学为本位来修正西学,以复兴儒学为己任寻求现代化之路。
梁漱溟以文化多元论反对西方文化的一元论,并提出“文化三路向”说,对当时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其研究可以帮助认识了解上世纪之初的中西文化冲突。
【关键词】中西文化冲突;新儒学;梁漱溟;文化三路向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鼎,笔名漱溟,祖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是著名的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
1917年应蔡元培之邀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同时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
抗战时期,曾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等多个民主社团,积极响应抗战。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等职。
他对以儒学、佛学为代表的东方哲学和东方文化有精深的研究,美国著名汉学家艾凯称其为“最后的儒家”,其主要著作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乡村建设理论》、《人心与人生》等。
梁漱溟的一生中,最值得重视的或许就是“五四”运动前后这几年。
他由出世的佛家生活回归到俗世的孔家生活,由探讨佛学义理到思考中国文化发展,不仅完成了从出世到入世的转换,而且大有成绩。
1922年《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的出版更是将他推到了当时中西文化论争的前沿,震撼了当时整个思想界。
一、梁漱溟“文化三路向”说产生的时代背景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七十年,中国发展遇到生存危机,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中心议题,中国知识分子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时代使命感与责任感,思索中国的前途命运。
“人心与人生”视角下的中西文化比较word资料7页
“人心与人生”视角下的中西文化比较Abstract: The hug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blocks The Third Wave. People graduall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Beijing Consensus" than the "Washington Consensus". As the authority of the comparative studies in world cultures, Liang Shuming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cultures and Western cult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and ethics.This paper bases on the book Mind and Life and deals with the comparative studi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0引言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自由化和民主化似乎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人们普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输出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抱有乐观的态度。
然而,就在福山激昂地宣称“历史已经终结”时,自由主义的凯歌却渐渐悄然,“北京共识”开始步步抢占“华盛顿共识”原本坚不可摧的阵地。
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它又是怎样发生的呢?其实中国的哲人早就进行了预言。
梁漱溟老先生一生致力于探索中西文明的心理学基础,其思想在经历了“从意识到本能”和“从二分法到三分法”的两次重大转变①后,终于在其晚年升华、成型。
《人心与人生》一书即是梁老先生晚年学术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学术贡献不仅在于对伦理学之心理学基础的完整架构,更在于以独特的视角――人心与人生――深入剖析西方、中国和印度三大文明。
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中西文化观之比较
人、 中国妇 女和 中 国语 言 为 主题 , 示 中 国文 明 的真正 价 揭
、
辜 、 梁中西文化观之要 旨 杜、
值, 这是西 方文 明所 不 能相 媲 美 的 。从 而 得 出定 论 , 国 中
人 的性 格是深 沉 、 博大 、 纯朴 与灵 敏 , 这是西 方文 明所 缺少 的 。正 是因为 中国人 过 着 “ 种 心灵 的生 活 、 种 情感 的 一 一
他 说 :在 过去 的欧洲 , 曾有 效地征 服和控 制人们情 欲 “ 这种
的道德 力是基督 教 。可 如今 这场 血腥 的战争 已超越 了它 ,
子的努力 与坚守 , 中国传 统文化 的 内在 魅力才 得 到重 新 的
阐释与张扬 。
它 似乎 已经表 明 , 督教作 为一 种道德 力量 已经失 去 了效 基
基金项 目: 安徽省社会科 学基金项 目《 当代 中国民族主 义与 青年政 治思想 引领机制研究》 A]K 5- 6 7 ( I 0- 0 DI ) S - 作者简介 : 良发( 99 ) 男 , 周 17 一 , 安徽六安人。博士研 究生, 主要从 事中国近现代哲 学与 t P西文化研 究。
( ) 一 辜鸿铭 的道德 力
正当 中国的传统 文化 日 衰落 、 渐 中国人 的精神 受 到践 踏 的时候 , 辜鸿 铭站 了出来 。他 以欧洲文 明为 根基 审 视 中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在阅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后,我仿佛经历了一场跨越时空与地域的文化之旅,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和启发。
梁漱溟先生在书中对东西方文化进行了深入且独到的剖析,让我对文化的本质、发展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共性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中首先引起我深思的是关于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梁先生指出,文化并非是一些表面的风俗习惯或者艺术形式,而是深深植根于人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中的一种力量。
它如同流淌在社会血脉中的精神源泉,塑造着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准则和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这种对文化的深刻理解,让我不再仅仅从外在的现象去看待文化,而是努力去探寻其背后所蕴含的核心价值和内在逻辑。
在探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时,梁先生的观点独到而又令人信服。
他认为西方文化侧重于对物质世界的追求和征服,强调理性、科学和个人主义。
这种文化特质推动了西方在近代以来的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使西方社会在物质层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精神世界的空虚等。
相比之下,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道德伦理、家庭观念和社会和谐。
中国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旨在引导人们在社会中遵循道德规范,实现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
这种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人们心灵的寄托和归属感,但在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时,也暴露出一些局限性,如在科技发展和创新方面的相对滞后。
梁漱溟先生还对印度文化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印度文化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精神解脱。
这种文化取向使得印度在哲学和宗教领域有着深邃的思考和丰富的成果,但在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社会发展方面,却显得动力不足。
通过对这三种文化的比较,我深刻地认识到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局限性,没有一种文化是绝对完美的。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不能片面地推崇某一种文化,而应该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汲取不同文化的精华,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最近读了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也让我对东西方文化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书中,梁漱溟先生对东西方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比较。
他指出,西方文化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注重对自然的征服和对物质的追求;中国文化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注重内心的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印度文化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追求解脱和超越。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次旅行经历。
那是我第一次去欧洲,满心欢喜地期待着能感受到西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我首先到达的是法国巴黎。
走在巴黎的街头,那种浓郁的艺术氛围和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
埃菲尔铁塔高耸入云,卢浮宫里珍藏着无数的艺术瑰宝。
我看到人们脚步匆匆,为了工作、为了梦想而奔波。
在餐厅里,服务员高效地忙碌着,食物讲究精致和标准化。
我观察到他们在交流时,直接而坦率,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坚定。
有一次,我在一家咖啡馆里坐着,旁边是一位法国女士。
她正在用笔记本电脑专注地工作,期间不停地打着电话,语速飞快,语气坚决。
她的那种专注和对工作的热情,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西方文化中那种向前追求、积极进取的精神。
后来我去了德国,那里的严谨和秩序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德国的街道干净整洁,公共交通准时无误。
工厂里的机器轰鸣,工人们一丝不苟地操作着,追求着精准和高效。
然而,当我回到国内,又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
我家住在一个老小区里,邻里之间关系十分融洽。
每天早上,大家见面都会亲切地打招呼,聊聊家长里短。
要是哪家做了好吃的,还会互相分享。
有一次,我家的水管坏了,我自己捣鼓半天也没修好。
这时候,隔壁的大爷听到了动静,主动过来帮忙。
他虽然没有什么专业的工具,但凭借着多年的生活经验,很快就把水管修好了。
大爷一边修一边跟我说:“这过日子啊,就得互相帮衬着,一个人可不行。
”那一刻,我深切地体会到了中国文化中那种注重人际关系、和谐共处的精神。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一开始,我就被梁先生的大胆给惊到了。
他就这么直接地把东西文化拎出来,要剖析个明白。
这感觉就像是把三个性格迥异的家伙放在聚光灯下,让大家好好看看他们到底有啥不一样。
梁先生讲西方文化,那是一种充满活力、积极向外探索的文化。
就像一个精力充沛的探险家,满世界找宝藏,不断地征服自然,发展科学技术。
西方人的这种精神,让他们在物质文明方面一路狂飙,各种发明创造,像火车呜呜跑、电灯闪闪亮,这些都是他们向外求的成果。
再说到中国文化呢,那可就是另一番风味了。
中国文化就像一个老中医,讲究的是调和,是一种向内的修养。
咱们中国人不太热衷于征服外面的世界,而是更关注自己内心的平和,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
咱的儒家讲仁爱,讲道德修养,都是从自己内心出发,去影响身边的人和整个社会。
就好比一家人在一起,大家互相包容、互相尊重,这就是中国文化在生活里的体现。
而印度文化呢,梁先生说那是一种向后看的文化,有点像一个超凡脱俗的僧人,一心想着解脱。
印度人对现世的苦难看得很透,他们觉得人生就是一场苦旅,所以想要从这种苦中解脱出来,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更高境界。
梁先生的这种比较可太有意思了。
让我不禁想到自己的生活,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就像是一个大杂烩,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的元素到处都有。
有时候我们拼命追求物质享受,这是西方文化在作祟;有时候我们又会静下心来,和家人朋友享受宁静的时光,这就是中国文化在我们血液里的体现;偶尔可能还会思考一些关于生命意义的高深问题,就有点印度文化的影子了。
读着读着我也有自己的小想法。
梁先生的这种划分虽然很清晰,但现实中的文化肯定比这要复杂得多。
就像我有个朋友,他是个科技达人,满脑子都是西方那种创新的想法,可回到家对父母那叫一个孝顺,这又是典型的中国文化。
文化在每个人身上都是相互交融的,很难分得那么清楚。
而且啊,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越来越多。
中国文化也在不断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点,西方文化也开始对中国文化中的一些智慧感兴趣。
辜鸿铭中西文明观及其现实意义
辜鸿铭中西文明观及其现实意义作者:赵国庆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39期赵国庆(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200444)摘要:在近现代中西文明碰撞交融的时代,我国不乏仁人志士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辜鸿铭却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对中国和西方在信仰、文明教化、义利观方面的比较,提出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方文明相互借鉴的中西文明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其观点无论是对国家、社会还是个人层面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辜鸿铭;中西文明观;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9-0056-02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仕在北洋,其思想深受欧洲浪漫主义和中国传统主义的影响,在身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背景下,在通晓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基础上,既向世界弘扬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也从中积极寻求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其观点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辜鸿铭对文明的解读辜鸿铭对文明的阐释有一个过程。
伊始他认为文明不过是一种道德修养及一种待人接物的彬彬有礼,之后他在著作中的不同界定使其对文明的理解进一步系统化。
首先,所有的文明都始于对自然的征服。
①不得不承认欧洲文明已经具备了征服自然的能力,但这种能力充其量只是自然力。
比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力量更为有力的是人心中的激情,而能够控制人心中激情的力量被称为道德力,这种力量是欧洲文明所不具备的。
而文明的本质就体现在道德力上,只有用道德力来维持一国的文明才是有效的。
其次,公正和正义是文明之本。
公正和正义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
②这种公正和正义的品质不是来自于外在强迫给的压力,而是出自于人天生的善。
如果没有这种公正和正义的道德品质,男人与女人之间、家庭之间、邻里之间乃至民族国家之间都无法和睦相处。
最后,文明的价值在于造就文明的人。
辜鸿铭认为要想评估一个文明的价值,最应关注的问题不是其所建造的或能建造的城市是如何宏伟,建筑是如何华丽,道路是如何通达,应该探求的问题是人性类型,即这种文明产生了什么类型的男人和女人。
辜鸿铭_杜亚泉_梁漱溟中西文化观比较_周良发
第13卷 第1期2011年3月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 l o f Chang an U niversity(So cial Science Ed iti on)V o l 13 N o 1M ar .2011收稿日期:2010 09 26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 09 10D151)作者简介:周良发(1979 ),男,安徽六安人,哲学博士研究生。
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中西文化观比较周良发(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 230039)摘 要:面对20世纪初中华民族面对的民族和文化的双重危机、以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以复兴传统文化、振兴民族精神为使命,对中西文化进行了深刻且详尽的分析。
辜鸿铭的 道德力 高扬了中国人的精神,杜亚泉认为中西文化之异即动静之别,梁漱溟以 意欲 为基点,把文化分成西洋、中国、印度3种模式。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他们各自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在文化的发展程度上,辜鸿铭与梁漱溟认为东方文化是成熟的文化,而西方文化尚未成熟;在文化的性质上,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重义,西方文化重利;在儒学的宗教性上,辜鸿铭与梁漱溟认为,儒学似宗教非宗教;在文化的未来走向上,辜鸿铭主张中西融合,杜亚泉主张中西调和,梁漱溟主张中国文化复兴论。
他们对中西文化的独特见解,对当下如何看待中西文化仍可引为借鉴。
关键词: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中西文化观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 6248(2011)01 0109 06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在西风劲吹、传统文化受到强烈冲击日显衰落之时,他们应声而起,力拒西化潮流,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复兴。
在他们看来,要解决社会危机,只能到传统文化中寻找救世良方。
学界对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思想的研究论著可谓汗牛充栋,然而对他们的中西文化观进行系统比较的研究论文尚未问世。
简论杜亚泉和梁漱溟的东西方文化观
淮 北煤炭师范学 院学 报( 学社会科 学版 ) 哲 第2 7卷 第 3期 20 06年 6月
J u n lo ab iC a n u t e c es C l g o r a f Hu ie o lI 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y T a h r ol e r e
的倡导 者们划为顽 固派 、 守旧派 , 他们也是 同中有异 。 但
一
、
如 何看待文化进 程
梁 漱溟 对于文化进程 的认识与杜亚泉不 同。他在 《 东 杜亚 泉对 于东西 方文化认 识的理论基 础是 “ 接续 主 义” 认 为文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他 专门撰写 了《 , 接续主 义》对 “ , 接续主义” 进行解释 , 吾人之所谓我 , “ 即现在之我
中杜亚 泉 (8 3—13 ) 梁漱溟 ( 83—18 ) 17 93 与 19 9 8 是不 能被
随着 时间的发展 , 必然有些不合时宜 的现象产生 , 然新之 “ 所以不 可。 旧之所 以相安 。 无非时 日上之关系, 岁月进行 , 新 者亦相习而安矣 。 新1并存有着合理性 , ” 日 随着时间的发 展 , 旧的终究成为过去 。 新的也将成为旧的, 被更新 的取代 ,社 “ 会之 日趋于新, 乃亦如岁月之进行 , 未尝停滞 , 设此机能而 偶有停滞焉 , 则其社会必至于沉衰而覆灭”l” 3) 【【 5 。正是 l ”- 6
文章 编号 :0 3—2 3 (0 6 0 0 7 0 10 14 2 0 )3— 0 9— 2
有关东西方文化 的争论兴起 于鸦片 战争并 在五四前 后达到高潮 , 它主要 围绕 东西方文化异 同优劣 , 新旧文化 能否调和 。 以及 “ 一战 ” 中国文化走 向等 问题展开 。对 后 此, 活跃在 当时思想界 的学者们给 出了不同的解释 , 而其
试论梁漱溟与东西文化观
试论梁漱溟与东西文化观张彤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出现了“东西文化”这类名词,但是对其概念十分模糊,梁漱溟通过对金子马治、李大钊等人文化观见解的不同提出了自己的东西文化观。
在科学色彩、民主、人生路向等方面对东西文化进行比较,细致分析了东西文化的差异。
本文通过分析梁漱溟东西文化观的形成及其对待东西文化的态度,探析在当今对待不同文化时我们应如何理性对待。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现代思想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梁漱溟曾将自己一生的思想发展分为三个时期:西方功利派、佛教出世主义、儒学。
所以对梁漱溟先生的研究很多都集中在这三个主要的领域,诸如对于其佛教思想的研究,东西文化哲学观点的探讨,以及中国近代的社会化运动等都有很多的研究成果,其中对于其东西文化观的研究也是以研究其思想为主要切入点,本文主要就梁漱溟的中西文化观做出具体评价,结合其“三路向说”进行初步探讨。
1 梁漱溟东西文化观的形成“东西文化”这类名词提出的时间很早,说的人也很多但却没有确切的概念,在着手研究东西文化时首先遇到了研究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是以为这问题还远的问题,梁漱溟指出了当时世界的现状,即几乎世界上完全是西方化的世界。
就东方国家而言,能接纳西方化且运用自如的才能使自己的国家持续稳定发展,来不及接纳西方化的国家结果以武力强占。
清末以来,思想界大致是顺着器物-制度-文化来寻求中西碰壁后中国的解决之途的,梁漱溟也是这个文化根源派的代表人物,认为中国开始只留意到西洋的火炮、铁甲、声、光等的奇妙,至甲午之役后,海军全体覆没,又提倡废科举、兴学校、建铁路、办实业等。
之后又着意到政治制度上面,所以有了立宪论和革命论两派,最后提出思想改革,即文化运动。
梁漱溟认为改革的根本在于伦理思想,西方文化对于中国的逐渐渗透,是否要将本民族的文化彻底打到,这正是当时急于解决的,因为例如日本当时很早就采用了西方化,朝鲜、印度等被西方国家用武力所征服,中国却还算是自己可以自选道路的,对东西文化问题的研究可以说是十分急迫。
“五四”时期梁启超中西文化观的演变——兼与“五四”一代人比较
“五四”时期梁启超中西文化观的演变——兼与“五四”一
代人比较
彭树欣
【期刊名称】《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15)001
【摘要】梁启超后期思想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最大的就是“五四”时期中西文化观的演变,其转变的关键原因是“一战”后他欧游的特殊经历.正当“五四”健将们全面抨击中国传统文化之时,梁氏却逆潮流而动,对西方文化进行现代性反思,并充分肯定中国文化,主张两种文化平等对话、交流,甚至以后者救助前者.他的这一中西文化现在“五四”时期是独特的,与“五四”健将们迥异,且已超出后者.
【总页数】5页(P36-40)
【作者】彭树欣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59.1
【相关文献】
1.论五四时期陈独秀的中西文化观
2.“五四”时期辜鸿铭中西文化观念探究
3.“五四”时期胡适和梁漱溟中西文化观之比较(节录)
4.“五四”时期胡适和梁漱溟中西文化观之比较
5.五四精神就是人的觉醒——兼谈五四精神的演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第1期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1月V o.l21 No.1 Sichuan U niversity of A rts and Sc ience Journal Jan.2011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中西文化观之比较周良发(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39)摘 要:二十世纪初,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震荡与激变,强势的西方文化把整个中国都卷入到 西化的浪潮中。
面对民族和文化的双重危机,以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高举中国传统文化,以复兴传统文化来振兴民族精神。
他们与新文化派展开了一系列的论战。
中西文化之争便成了世纪之初我们民族精神生命层面的主流。
关键词: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中西文化中图分类号:B143,B1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248(2011)01-0030-06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是现代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
他们在西风劲吹、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冲击而显著衰落时,对此抱有迫切的忧世情怀和担道意识。
他们认为要解决社会危机,需要高扬中国道德传统,只能到传统文化中寻找其救世良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不少人认为西方文明已经破产,需要东方文明解救其弊。
东方文化救世论的出现,给了他们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
他们以 为往圣继绝学的儒生使命重塑儒学的时代精神,给人类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
一、辜、杜、梁中西文化观之要旨作为文化保守主义者,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都清醒地看到了社会道德的普遍缺失,看到了西学东渐之后引起的人心不古。
他们基于共同的文化立场,为了复兴传统文化,在中西文化比较上,分别提出各自不同的理论。
辜鸿铭的 道德力高扬了中国人的精神,杜亚泉认为中西文化之异即是动静之别,梁漱溟以 意欲为支点,把文化分成中、西、印三种不同的模式。
正是这些文化保守主义分子的努力与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魅力才得到重新的阐释与张扬。
(一)辜鸿铭的道德力正当中国的传统文化日渐衰落、中国人的精神受到践踏的时候,辜鸿铭站了出来。
他以欧洲文明为根基审视中国文化,以儒者的社会责任感向西方宣扬儒家伦理道德,坚定地为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精神争取存在的合法性。
他对中西文明的比较,不是注重其物质层面,而是从精神特质方面作深入的剖析。
他说: 要估价一个文明,我们必须问的问题是,它能够产生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
事实上,一种文明所生产的男人和女人!!!人的类型,正好显示出该文明的本质和个性,也即显示出该文明的灵魂。
[1]5在辜鸿铭看来,文明优劣的标准不在单纯的物质,而应该看这种文明的精神价值。
辜鸿铭正是以中国人、中国妇女和中国语言为主题,揭示中国文明的真正价值,这是西方文明所不能相媲美的。
从而得出定论,中国人的性格是深沉、博大、纯朴与灵敏,这是西方文明所缺少的。
正是因为中国人过着 一种心灵的生活、一种情感的生活, 所以每个人都并不感觉到有物质力量来保护自身的必要。
[1]22辜鸿铭十分肯定地指出,文明优劣论的标准,是一种比物质力更强大和更有效的力量,他称之为 道德力。
他说: 在过去的欧洲,这种曾有效地征服和控制人们情欲的道德力是基督教。
可如今这场血腥的战争已超越了它,它似乎已经表明,基督教作为一种道德力量已经失去了效用。
因缺乏一种有效的道德力去控制和约束人们的情欲,于是欧洲人民又不得不重新采用物质力量来维持社会秩序,恰如卡莱尔一语所道破的,目前的欧洲∀是混乱加上一条来福枪#。
[1]20辜鸿铭认为,西方人民应当摆脱军国主义,代之以一种新的道德力量。
他相信,这种新的道德力*收稿日期:2010-09-20基金项目:安徽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与青年政治思想引领机制研究%(AH S K05!06D17)作者简介:周良发(1979!),男,安徽六安人。
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哲学与中西文化研究。
量在中国文明可以找到,可以使军国主义失去必要性的道德力量!!!良民宗教(儒教)。
这种宗教与西方的宗教有很大的区别,西方宗教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力,源于西方文明中的人性本恶。
因此,西方人民遵守秩序,主要依靠对上帝的敬畏,其中就包含有强权的意义。
所谓的良民宗教,是一种高于物质力量的道德责任感,是 人之初,性本善的公理与正义。
辜鸿铭在中西文明的比较中,强调了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精神。
他说: 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心灵状态、一种心灵趋向; 是一种永葆青春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
而 民族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心灵与理智的完美和谐。
[1]35辜鸿铭为了突出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精神的优越性,而过多地批判了物质文明。
但是深谙西方文明的他,并不是一个中国文化救世论者,而是一个中西文化融合论者。
他说: 我既不是攘夷论者,也不是那种排外思想家。
我是希望东西方的长处结合在一起,从而消除东西方界线。
[1]303他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分析,其目的在于强调中西方文化的统整与融合。
(二)杜亚泉的动静观新文化运动期间,杜亚泉以∃东方杂志%为阵地,从1916年开始,便以伧父为笔名,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西文化问题的文章。
他的深思熟虑、稳健持重与主张激进的社会变革的思潮相比,显然被认为是保守主义。
他主张中西文化调和论,与陈独秀等新文化派展开激烈的论争,反对新文化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过激行为。
杜亚泉对中西文明的论述是从中西社会文明结构及相互关系开始的, 西洋文明与吾国文明之差异,即由于西洋社会与吾国社会之差异。
他认为由于东西方社会成立的历史条件不同、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才会造成中西社会的诸多差异:西洋社会 注重人为、 生活为外向的;吾国社会 注重于自然、 生活为向内的。
西洋社会好竞争,以 战争为常态,和平其变态;吾国社会重道德, 和平其常态,战争其变态也。
他认为中西社会的差异 皆为竞争存在自然存在两观念差异之结果。
由此,杜亚泉得出结论: 则西洋社会,为动的社会,我国社会,为静的社会;由动的社会,发生动的文明,由静的社会,发生静的文明。
[2] 动与 静两种文明各有长短,西洋文明与中国文明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别。
杜亚泉提出中西文明动静观的目的在于: 盖吾人意见,以为西洋文明与吾国固有之文明,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而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2]杜亚泉认为中西两种文化只有民族的差异、地域的差异,否认两种文化反映了社会制度的差异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异。
至于今日,两社会之交通,日益繁盛,两文明互相接近,故抱合调和,为势所必至。
[2]杜亚泉中西文明调和的实质是以中国固有文明去融合西洋文明,从而光大中国传统文明的价值与意义,增强民族的自信心。
(三)梁漱溟的意欲论梁漱溟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第一个从学理层次上对中西文化进行剖析的思想家。
他对中国现代化与儒家传统之间的毕生求索,表征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纪之惑和中西文化的艰难抉择。
1921年出版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第一次把中国传统文化纳入世界文化的框架来加以平等的论定。
梁漱溟认为中国、西洋、印度三大文化系统是源于人类生存 意欲的不同,才表现为三种不同的文化路向。
意欲,是梁漱溟哲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从根本上讲,它是一个本体论的概念。
意欲概念的提出,源于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和柏格森的创化意志,同时也吸收了佛教唯识宗阿赖耶识思想之精华,最终归于阳明学之良知,可谓 杂揉中西、融通儒佛。
梁漱溟认为文化就是 一个民族生活的样法,而 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
[3]352他以 意欲为根本,对中、西、印三种文化的不同路向从学理的深层次进行界定: 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西洋文化; 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中国文化; 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基本精神的印度文化。
他认为整个人类文化应该沿着他设计的三个阶段依次向前发展。
西洋文化从第一个阶段开始,现在已发展到第二阶段,即中国文化时代;中国文化本应走第一条路的,但却折入第二路,所以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早熟;印度文化更不用说了,没走第一第二条路,直接步入第三路向。
梁漱溟认为 意欲是文化的总根源,他从 意欲这一核心概念出发,建构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哲学体系。
虽然这一文化哲学体系略显粗糙,但毕竟是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完整的体系,是世纪之初中国人回应西方强势文化之挑战所创造的最具哲学色彩的体系。
意欲论不仅确立了梁漱溟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地位,也确立他作为现代新儒学开山祖师的历史地位,从而成为二十世纪中国传统文化试图重建的精神象征。
二、辜、杜、梁中西文化观之比较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并不是同一时代的人,彼此经历亦有很大差别。
然而,作为活跃于五四前后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他们对中西文化又有着基本一致的价值取向和学理特色。
(一)文化之早熟对中西印三方文化作了本质的比较之后,梁漱溟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文化早熟的观点。
对于西方文化,他并不否认其优越性,甚至坦然承认东方文化不如西方。
他认为东方文化并不是本质上不如西方,而是因为东方论来得太早,使得中国本应该走第一路向,却中途折入第二路了。
那么东方文化为什么早熟呢?梁漱溟认为,东方文化的早熟,完全归因于两个天才!!!孔子与释迦牟尼。
正是因为两大天才的出现,东方文化分别折入第二路向和第三路向。
因此 照我们历次所说,我们东方文化本身都没有什么是非好坏可说。
或什么不及西方之处;所有的不好不对,所有的不及人家之处,就在步骤凌乱,成熟太早,不合适宜。
并非这态度不对,是这态度拿出太早不对,这是我们惟一致误所由。
[3]529根据梁漱溟的这些论述,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东方文化不如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之所以发达,只是因为它走的第一路向,是合乎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强于我们。
而东方文化不待走完第一路向,就折入第二、第三路向,自然是不合适宜的,是早产化,是文化之早熟。
辜鸿铭在日本东京工商会馆发表∃东西文化异同论%的演讲,在对中西文化之差异的认识中亦谈到东方文化的早熟。
辜鸿铭认为,西方文明是一种不成熟的文明,东方文明是一种成熟了的文明。
他说: 东西文明有差异是理所当然的。
从根本上说,东洋文明就像已经建成了的屋子那样,基础巩固,是成熟了的文明;而西洋文明则还是一个正在建筑当中尚未成形的屋子。
它是一种基础还不牢固的文明。
[1]303辜鸿铭以屋子为喻论证中西文明之差异,他认为中西文明差异的根源应在此: 欧洲人没有真正的文明,因为真正的文明的标志是有正确的人生哲学,但欧洲人没有。
[1]303因为没有真正的人生哲学,辜鸿铭就断定西方文明是一种不成熟的文明。
在中国, 道是真正的人生哲学,道的内容,就是教人怎样才能正当地生活,人怎样才能过上人的生活。
他认为中国文明古老悠久、灿烂辉煌,只到近代西方列强的兴起与掠夺,才动摇了中国文明的优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