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理论的确立与发展
意境论发展历程探究
意境论发展历程探究意境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古代士子一直神往的审美追求。
意境论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要加强当代文论建设,必须关注古代传统理论的现代性问题。
因此,梳理意境论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意境论的萌芽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以及古代意境论的集大成阶段,以期更好地了解意境论的发展脉络。
标签:古代文论;意境论;发展历程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在诗歌鉴赏中也是影响读者对诗歌理解的重要信息。
笔者立足意境的发展历程进行探究,以期对执教对象鉴赏诗歌有一定的帮助。
一、意境论发展的萌芽阶段1.诗言志。
《尚书·尧典》中讲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里谈到的“诗言志”是对诗歌的特征做了明确的说明。
“志”为主体心灵世界,将诗歌的根本性特点界定为“言志”,即把握诗歌的表现性、主体性、抒情性。
在《尚书》里谈到的“诗言志”是对诗歌本体性的认识,是对诗歌抒情言志这一本质特征的全面阐释,这里的“诗言志”实际上是将诗、乐、舞有机结合在一起来探讨的,是对全部诗歌的抒情性特征加以把握。
音乐和舞蹈是通过乐者、舞者的情感表达来传达这一作用的,乐、舞的抒情性也能从一个侧面来展示诗歌的抒情性,所有这些文艺形式从不同的视角来表达诗者、舞者、乐者的情志,所以,“诗言志”是从本体的本体特性来阐发诗的本质。
此外,诗言志可以从方法论的层面来阐释诗人的“志”,是借助诗歌的比兴,采用形象之诗来表达抽象的“志”,形成了“诗比志”的情形,所以,诗的基本方法是比、兴。
例如,在《诗经》中大量使用了比、兴的创作手法,从诗歌发展的历程来看,比兴已经超出了诗歌创作方法的基本意义,在社会生活中也大量存在比兴现象。
采用诗歌来比兴“志”成为人们抒情言志的主要形式,并且在该形势下,诗歌自然就成为了言志的载体。
可以这样认为,诗言志在表达文学的同时,也展现了文学的功能意义与象征性作用,诗和志构成了对同构性相互对应关系。
略谈古代文学意境理论的演进和形成模式
略谈古代文学意境理论的演进和形成模式意境理论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演进历程众说不一。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是意境理论的孕育时期;唐代是意境理论的诞生和发展时期;意境理论的成熟和定型,主要在宋朝严羽、明末清初王夫之二人身上得以体现。
一文学意境理论的孕育意境理论,就其源流来说,我们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一些典籍中。
在《周易·系辞》中有这样一段话“然则圣人之象,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这里最早提出了“意”和“象”的关系问题。
对此魏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作了进一步阐述:“夫象者,出意者也。
言者,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又说“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虽然,这里的意和象是作为哲学认识论中的概念提出的,但无疑对审美意识起了影响,因而对意境概念的形成,也有直接的因承关系。
于是,就产生了古典美学中的“意象”概念,可以说,这是意境理论的前身,或者说它是意境的核心。
刘勰在论创作构思时,首次将“意象”概念引进文艺理论,提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文心雕龙·神恩》)的美学命题,标志着艺术审美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可以说,刘勰为意境范畴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美学家对于艺术审美形象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意象”范畴,而“意境说”还处在孕育阶段。
二文学意境理论的诞生意境理论的探索,到了唐代更为自觉,特别是在盛中唐,诗歌的高度艺术成就和丰富的艺术经验,推动了美学家从理论上对诗歌的审美形象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境”这个新的美学范畴。
“意境”之所以不同于“意象”,关键就在于“境”。
所以“境”作为美学范畴的提出,标志着意境理论的诞生。
“境”作为美学范畴,最早出现于王昌龄的《诗格》。
如“处身于境,视境于心。
宗白华意境理论的建构
宗白华意境理论的建构宗白华(1886-1956)是近代汉语思想史上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
他自192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普及汉语思想,改革中国的官方思想,并系统地推动汉语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他更是中国现代汉语意境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本文将聚焦于宗白华意境理论的建构,分析宗白华如何完善中国现代汉语意境理论,并将其建构成一套体系性的理论体系。
一、宗白华意境理论的概念和解释首先,宗白华意境理论的概念源于宗白华的“意境说”,即“汉语文章创作的特质是意境,意境是由心理、艺术、等等构成的语言的抽象性的概念。
”宗白华的意境说被视为中国汉语思想的里程碑,它加强了中国文学的心理艺术,强调了语言与艺术之间的表现力。
宗白华认为,文学创作的历程是意境的演变,也就是文学有其特定的情调和形式,赋予文学作品深刻意义。
其次,宗白华对汉语意境的解释是更为系统的。
他认为,汉语意境是汉语文学思维的核心,它具有独特的语言特征、表达形式和文化背景,为我们揭示现实过程中深层次的文化表现力和个性感受。
宗白华教授的意境理论被认为是当时现代汉语意境理论的典范,其观点和论述对后人影响深远,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宗白华意境理论的建构宗白华力图把汉语意境理论系统地分析建构起来,并以其教学为中心,由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到实践,来完善以汉语为基础的文学创作思维。
宗白华认为,文学创作的意境不仅只表现在艺术技巧上,而且要有深刻的感受力。
宗白华注重对语言的赋予之意,这种意味的多层次,实际上反映出汉语的本质和价值,他把汉语的思维和审美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汉语文学创作的系统理论体系。
宗白华还强调了文学意境表现的语言特征,即汉语形象性、气韵性和度量性,它们赋予文学作品平衡的结构,令其具有穿越时代的震撼力。
宗白华还强调运用“表示地方意境”来表现作品的特征,尤其是用汉语及其子语言,以表现每一个小地方的独特人文精神,以及人们的生活细节等。
三、宗白华意境理论的意义宗白华意境理论的建构,对中国现代汉语思想和现代汉语文学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白华意境理论的建构
宗白华意境理论的建构宗白华(1942-),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
他在中国心理学发展史上,不仅创立了咨询心理学二级专业,而且特别突出地提出了“意境理论”,它一举两得,使传统心理学研究从“客观性”转向把主观性融入到心理学研究之中,把心理活动归入到主体性经验中。
宗白华的意境理论,是从宗教哲学中取得灵感,以“美”为灵魂,将聆听、感受、体验等宗教哲学概念与心理学结合,融进心理学的研究,把心理活动归入到主体性的经验中,改变了传统心理学以客观性为主的研究方法,从而将心理研究归入宗教哲学概念。
宗白华的意境理论既有宗教哲学概念,也有心理学概念。
宗教哲学概念展现在三个层面:第一是自然美的理解和内在的体验,第二是宗教思想的理解和意境的体验,第三是伦理道德的理解和人生观的体验。
心理学概念展现在表达层面,即人的行为、思维、情绪和情感等过程,以及宗教经验的影响。
在宗白华的意境理论框架下,宗教经验的意义从传统的仪式、礼仪、敬畏等级别转变为个体“自然美”的体验。
宗白华把宗教经验“自然美”的体验提升到一种更深刻的“宗教思想”层次。
宗白华把宗教经验的“宗教思想”提升到伦理道德层次,增强了个体对道德行为的认知。
此外,宗白华还将宗教经验与心理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更完整的宗教和心理学系统,这就是宗白华的意境理论。
宗白华的意境理论,使心理学从客观性的角度转向主观性的角度,把心理活动归入到主体性的经验当中,使心理学研究增添新的活力,并为心理学研究开启了新的研究方向,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宗白华的意境理论,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心理学研究的范畴,而且也为深入探索宗教和心理学的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宗白华的意境理论,把宗教思想与心理学结合起来,强调对宗教经历的个人体验,使普通人在宗教体验中得到智慧和力量,改变传统的宗教观念,从而使心理学的研究走上正确的路径。
作为中国心理学发展史上著名的心理学家,宗白华的意境理论为中国心理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个人获得精神满足与自我实现奠定了基础。
文学意境
忆秦娥
李 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文学意境的特征
(三)韵味无穷
刘义庆、谢赫:气韵
刘勰、钟嵘 :滋味 司空图 :韵味
由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风格、语
言、体势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美感效果
(三)韵味无穷——审美特征
• 韵味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 的因素和效果,它包括情、理、意、韵、味 等多种因素。
• 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创造,一方面 取决于作品内蕴的丰富,一方面又是整体的 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风格、语言、体 势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美学效果。中国古典诗 词所追求的“韵外之致”,“味外之味”, 就是意境在韵味方面的表现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情景并茂式◎
后宫词
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 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 斜倚薰笼坐到明。
(二)意境理论的发展
• 1、中唐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 • 2、司空图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说 • “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兰田日暖, 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臵于眉睫之前也。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可谭哉?” ——《与极浦书》
•
(三)意境理论的总结和集成
• 1、王夫之的情景交融说 • (1)认为“意”为统帅。 (2)认为“景”为 兵 • • • • • 2、王国维的“境界”说 (1)他把意境(境界)作为评词的最高标准 (2)将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 “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3)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 界。” • (4)“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试析意境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试析意境理论的起源和发展摘要:意境源自中国,它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演变,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崎。
本文旨在简单的梳理意境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展示意境理论发展的独特脉络。
关键词:;意境起源发展意境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理论成果,它发源于老子的“道—气—象”范畴,它的发展同时贯穿于中国美学史的各个分期,直至唐代美学家提出“境”这个范畴标志着意境说的真正诞生。
王国维在传统意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对传统意境理论有所继续,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对传统的意境理论做了发展,剖析。
从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到中国古典美学的展开总结,意境理论的发展构成了中国美学史的一条重要的线索。
中国古代意境理论的发展历程可分为意境学说的萌芽、诗歌意境论的成熟、诗歌意境美学特征的最终形成及其终结等几个阶段。
在此,我首先探讨的是意境学说的萌芽到意境论的成熟这个历史阶段,即从先秦到唐代《二十四诗品》以前的意境理论。
意境学说在先秦时期已经萌芽。
意境说早在唐代已经诞生,而它的思想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老子美学,庄子美学。
老子美学一般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美学体系的发端,其主要思想是“道—气—象”三个互相连接的范畴。
在老子的眼中,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道”,也就是“气”。
如果脱离“道”、“气”就失去了本体和生命,就变得毫无生气了。
[1]庄子继续并发展了这个思想,庄子的“言不尽意”说以及“诗六义”(风、赋、比、兴、雅、颂)说等可以看作是意境学说萌芽的标志。
并提出“象罔”,象是境相,罔是虚幻,象罔是有形和无形,境相与罔幻的完美结合。
[2]这些片断式的言说从“意”与“象”、“言”与“意”辩证关系的讨论以及“风”、“比”、“兴”等艺术手法的阐释方面初步探讨了“意”、“象”、“言”关系以及创造手法问题,为意境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汉魏六朝时期,意境学说进入文艺研究领域。
陆机、刘勰、钟嵘等文学理论家对情物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第一次铸成了“意象”这个词,并且对审美意象做了很重要的分析。
第二章 文学形象之四意境
第二章文学形象之四:意境(2009-12-26 12:10:40)四、文学意境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独创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华夏民族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意境理论的历史发展意境理论在我国传统文论中源远流长。
先秦时代,儒家强调“圣人立象以尽意”,追求“万物一体之仁”的人格境界;道家主张有无相生,强调物我同一,追求无待而游的人生境界,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意境理论的哲学基础。
魏晋以降,佛学东渐。
佛禅主张“道由心悟”,“不立文字”,注重直觉等思想观念进一步为意境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思想资源。
魏晋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这一时期形成的诗论、文论、画论、书论等艺术理论为意境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如曹丕的“文气论”钟嵘的“滋味说”,谢赫的“气韵生动”、顾恺之的“传神写照”等等。
尤其是刘勰的“隐秀论”,主张“文外之重旨”,“深文隐蔚,余味曲包”,激发了后人对“象外”的美学追求。
意境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据传为唐代王昌龄所著的《诗格》中,王昌龄首次提出了“意境”的概念,使“意境”作为一个诗学范畴正式进入了文学理论之中,这是他的重要贡献。
但他的所谓“意境”指的是不包括感情在内的思想的一种境界,是属于主体的一种境相,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意境还不完全相同。
其后,皎然提出了“取境”说,认为“取境”直接决定着整首诗的情思风貌与品味高下。
刘禹锡给意境下了第一个定义:“境生于象外”,指出“境”不能离开“象”,又是对“象”的超越。
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进一步阐述说:“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在司空图看来,意境就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标志着我国意境理论的成熟。
到了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进一步提出:“诗者,吟咏情性也。
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意境理论的演变流程.
意境理论的演变流程内容摘要:“意境”是中国古典理论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质的美学概念和审美范畴。
“意境”作为一个理论范畴,只有先对其溯源探究,才能更好的把握这一理论发展的脉络。
本文试图梳理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脉络。
关键词:意境发展形成流程“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中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理论概念,也是我国古代美学的基本范畴。
“意境”是指由实境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即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境外之境、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
而“空白”是这一范畴的美学核心和重要特点。
空白与实境,一隐一显,相互作用,形成巨大的艺术张力,拓展了艺术作品的审美空间。
意境一词最早是由代诗人王昌龄提出来的,明清时期才成为美学范畴,但其思想实质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意”、“象”。
所以所以本文按照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的轨迹,把意境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以下四个大时期。
一、先秦——意境理论的孕育时期意境理论,就其源流来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一些典籍中。
在《周易•系辞》中有这么一段话“然则圣人之象,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已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虽然谈的是《易经》中卦名、卦象。
但已可以算是中国古典文论中最早出现“意”和“象”的关系问题的篇章。
而意境正是意象的核心。
魏王弼则在《周易略例·明象》中作了进一步阐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言出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已然展示了言、象、意三者之间的递进层次关系。
意和象的统一,在此已具有美学的特定含义。
又如《庄子》认为,万物本体和生命本原的“道”犹如“玄珠”,感官、理智和言辩都不能获得它,而具有象征意义的、虚实统一的“象罔”却可以把握它。
庄子首先承认了言可以传达“形色名声”,指出了意、象、意之间的关系,为诗歌理论中“意象”、“意境”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意境说的形成和发展
之前也。’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 岂容易可谈哉?”这里所说的 绝处逢生, 波澜起伏, 节奏鲜明, 出乎意料之外, 又在情理之
“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 和殷潘所说的“皆出常境”, 皎然所说 中, 因而引人入胜。 明清时期对诗词中的意境研究, 内容更要
“采奇于象外”, 权德舆所说的“得佳句于物表”, 刘禹锡说的 丰富。以主格调、讲法度、以“文必秦汉, 诗必盛唐”为宗旨的王
一
所说的“味”, 与艺术的善于状物、情感真切、有言外之意等都
在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 作为美学范畴的意境理论还未 有密切联系。钟嵘的《诗品序》也强调诗歌要有“滋味”。从诗味
出现, 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窥视, 意境开始孕育。 诗由于意和 说与意境理论的密切关系来看,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味”论诗
境的融合可以形成一种完整的境界, 所以也称为境界。首先是 文的主张, 已孕育着后来出现的意境理论之端倪。
理论和言意理论都有相当的发展, 这时强调艺术作品以形传 才思, 然而声调可以表现出意境, 而格律可以范围境界的大
神、以实出虚、意在言外等思想较为流行, 这也不能不对意境 小。说意境与声律有关, 是其创见。但以格调代表意境就陷于
论的形成产生影响。 事实上我们从皎然、刘禹锡、司空图等人 模拟中, 不是意境的本意, 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 把境的审
是指抽象的思想意识和空幻, 这和佛教根本不承认客观现实 有三境说, 开启了后代意境类型的先河。 一曰物境, 从心与物
存在的唯心主义是一致的。 但是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 的关系来说, 主要表现泉石山峰等自然景物, 得其形似, 是以
美学思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如《法苑珠林·摄念篇》中所谓 写物见长。 二曰情境, 从心与物的关系来说, 主要表现娱乐愁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境论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境论是指对中国文学中的意境进行研究和探讨的理论。
意境是指文学作品中通过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所表现出的一种情调、境界和韵味,它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古代文论中,意境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繁荣,文学艺术发展迅速,文论家们开始关注文学作品的内在意蕴和境界,提出了“意象”、“意境”、“气韵”等概念,形成了意境论的初步框架。
唐代是意境论发展的高峰时期,杜甫、白居易等文学巨匠都对意境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他们认为,文学作品的意境应该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尚的情感韵味,通过语言的巧妙运用,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宋代以后,意境论进一步发展,文论家们开始注重意境的表现方式和特点,提出了“神韵”、“境界”等概念,形成了更加丰富多元的意境理论。
例如,王维、苏轼、欧阳修等人都对意境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认为文学作品的意境应该具有深邃的哲理思考和情感体验,通过语言的巧妙运用,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意境”说的形成及内涵
“意境”说的形成及内涵作者:黎鲲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13期摘要:“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经历了孕育、形成与不断发展的时期。
本文从不同时期的发展入手,简要论述了“意境”说的缘起与不断发展的过程,探讨了“意境”说的内涵。
关键词:意境意象审美内涵“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复杂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是意境的孕育时期;唐宋时期是意境的提出和形成时期;明代至近代为意境的发展时期。
下面谈谈意境的形成过程并从中概括意境的内涵。
一、“意境”说的孕育期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美学意义上的意境范畴还未出现,可以说是意境说的孕育期。
首先,先秦时期,言意之辩呈现出两条思路:一是以《易传·系辞》中主张的言—象—意:“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认为象比言更能表达主体情绪,立象是为了尽意。
二是以老庄为代表所主张的言-意。
老子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认为只有超越了“有限”的束缚,才能把握“无限”。
这时的言意之辩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的思考,但它是后世文学文论中重视内心体验这一传统的滥觞。
从哲学“意象”发展到审美“意象”,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辩”是转折点,而刘勰的“意象论”则完成了这种转换。
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把庄子的“得意忘言”发挥为“得意忘象”,同时更深一层地对“意”“象”关系作了探讨。
他指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他的这种探讨对“象”转化成“意象”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因为陆机、刘勰、钟嵘等大文论家对相关内容的论述,意境已经取得了意象、隐秀、风骨等众多规定性,内涵大大丰富。
文学意境论的形成及其艺术特征
意境论的形成及其艺术特征意境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的源头可上溯至《庄子》。
庄子不仅提出了“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的情感命题,而且还较早地使用了虚化的“境”的概念,如“荣辱之境”、“是非之境”和“振于无境故寓诸无境”等。
古“境”字一般是指疆域或边界或乐曲的一段,虚化而用于精神领域首见于《庄子》。
这就为意境论的创立准备了条件。
后来,刘勰便在《文心雕龙•隐秀》中首先用“境”的概念来评论嵇康和阮籍的诗,说他们的诗“境玄思淡”。
并提出“文外之重旨”、“余味曲包”等重要问题,可视为文学意境论的萌发盛唐之后,意境开始全面形成。
相传为王昌龄所做的《诗格》中,直接出现了“意境”这个概念。
但他当时的意思,只是指诗境三境中的一境:“诗有三境。
一曰物境。
二曰情境。
三曰意境。
”王昌龄之后,诗僧皎然又在《诗式》中把意境研究推进一步,提出了诸如“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境”等重要命题。
中唐以后,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
晚唐司空图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进一步扩大意境论的研究领域。
宋人严羽的“别材”、“别趣”说进一步规范了意境论的范围,明人陆时雍重点研究了意境的韵味问题,清人王夫之深入研究探讨了情与景的关系问题。
最终王国维总其成,他的《人间词话》可以说是我国意境论的集大成。
他指出:“词以境界为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王国维这里所说的“境界”就是意境的意思。
综上所述,文学意境可以界定为: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文学意境主要有如下几个重要的艺术特征:1.情景交融这是意境创造的形象特征。
情景交融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景中藏情式。
在这类意境的创造中,作家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生动的画面来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意深浓。
第二种,情中见景式。
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的,有时甚至全不写景,但景物却历历如现。
我国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我国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孙向阳(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贵州铜仁554300)摘要: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
它是后于“意象”概念出现,却渐渐成为艺术的终极追求而超越了“意象”的一个范畴。
我国的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先秦——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的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
本文就试图来梳理其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脉络。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具有民族特色的范畴之一。
宗白华先生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
在中国美学史上,它是后于“意象”概念出现,却渐渐成为艺术的终极追求而超越了“意象”的一个范畴。
意境指的是诗(词)、画、戏曲及园林等门类艺术中,借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熔铸所成,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深刻表现宇宙生机或人生真谛,从而使审美主体之身心超越感性具体、物我贯通、当下无比广阔空间的那种艺术化境。
意境一词是最早由唐代诗人王昌龄与物境、情境并列提出来的三境之一;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将意境这一范畴具体化,认为诗的极致在于“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宋代严羽则以佛教的禅境比喻诗的意境,认为二者完全一致;清末民初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将此“范畴”发展为“境界”。
虽然意境在明清时期才成为美学范畴,但它的形成背景须上溯至先秦道家、魏晋玄学以及隋唐佛学的本体论讨论,须上溯至魏晋至宋元诗、画等门类艺术中有关“象”与“象外”、“言”与“意”、“形”与“神”、“虚”与“实”、“情”与“景”关系的讨论。
下面,就从历史的角度来阐述我国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先秦——意境理论的发韧时期《易经·系辞》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认为感性形象比之于抽象的逻辑语言更能充分抒发和表达主体情思。
《易传》所言之“象”,主要指卦象,但也包括艺术形象。
玄学家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
意境理论的确立与发展
意境理论的确立与发展意境是由作者创造、读者意会的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主客一体、有无相成的艺术形象及其引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意境理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
最早体现在哲学思想方面。
早在先秦,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关于“道”为宇宙生命本体、观道悟道的哲学,以及《周易》和《庄子》关于言与意、意与象关系的讨论,就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意境理论的哲学基础。
禅宗“心”、“性”为本体的哲学的出现,以及“妙悟”、“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等哲学观念的提倡,则进一步为意境理论提供了新的思想资源。
正是受到“道”“禅”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强调用自然而含蓄的语言来表现宇宙和人生真谛,很早就强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表现方法。
在隋唐之前,谢赫就提出“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古画品录》)的主张,宗炳则提出“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旨征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画山水序》)的主张。
魏晋至唐,随着诗一类抒情文艺的发展,在诗论中还出现了“意象”、“心象”、“境界”一类与“意境”密切相关的概念范畴,表明意境理论在文学创作与批评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但意境理论的正式形成是在唐代。
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诗有“物镜”、“情境”、“意境”三境,并明确指出“意境”这个概念。
皎然也曾提出“取境”、“缘境”的理论主张。
刘禹锡则进一步用“境生于象外”来规定意境,指出意境产生于象又超越象,表现了宇宙生命本体具有无限意蕴和内涵的本质。
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则提出“韵外之致”、“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等创作见解,进一步规定了意境的美学本质。
自宋之后,“意境”、“境界”成为评诗论画的重要术语。
宋至清,是意境理论的成熟期。
这一阶段,众多文人围绕意与境的关系问题又进行了广泛探讨。
梅尧臣提出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主张,诗评家严羽阐述了“兴趣”、“妙悟”说的观点,以范唏文为代表的“情景”说,王士祯的“神韵”说,明代艺术理论家朱存爵提出了“急境融彻”的主张﹐清代诗人和文学批评家叶夔认为意与境并重﹐强调“舒写胸臆”与“发挥景物”应该有机结合起来,这些主张与观点都对意境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诗歌评赏的重要标准:“意境”说的起源、发展与完善
诗歌评赏的重要标准:“意境”说的起源、发展与完善当我们读一首诗,觉得这首诗写得好,那么它到底好在哪里呢?有人说,这首诗好就好在有意境或境界。
确实,“意境”是中国诗歌评赏的重要标准。
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意境”说经历了起源、发展与完善的历史阶段。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究其中的脉络、特征与内在联系。
“意境”说起源于“兴”“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汉代经学家郑众说:“兴者,托事于物也。
”这里的“事”是指“人事”,诗人的思想情感;“物”是指诗人描述的客观形象。
“托事于物”就是诗人通过对客观形象的描述,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诗人描述一对雎鸠鸟在河岸上和谐鸣叫,表达品貌美好的淑女是君子的最佳配偶。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桃夭》)诗人描述春天的桃花盛开,色彩鲜艳,表达少女出嫁,和和美美去夫家。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兴”作为《诗经》的艺术表达手法,“托事于物”能使诗歌产生耐人寻味的情思。
南北朝著名的诗论家钟嵘提出“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
”(《诗品序》)肯定“兴”的艺术功效,使诗歌具有令人回味的艺术遐想。
“意境”说即起源于“兴”。
“意境”说在唐代的提出与发展唐代诗人王昌龄是最早提出“意境”这一审美概念的。
他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
”其中“情境”是指“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而“意境”的含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里所说的“情境”与“意境”在“张于意”即艺术构思方面,其实是相通的,皆指诗人经过艺术构思抒发内心真实深沉的思想情感。
王昌龄对“意境”的阐释较为粗浅,但是提出这一概念对“意境”说后来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
继《诗格》之后,中唐诗僧皎然对“意境”也作了集中的论述。
他在《诗式》中指出:“诗情缘境发”,“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
意境理论的发展
意境理论的发展意境理论的源头可上溯至《庄子》,此书不但提出了言与意、意与象的关系,还较早使用了境的概念。
后来,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首先用境的概念来评论嵇康和阮籍的诗,说其“境玄思淡”,并从诗歌创作的思维特点中,概括了主观情感和客观意象之间渗透交融的关系,钟嵘在《诗品》中提到了“滋味说”,主张诗歌创作要“使味之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这已触及了意境应含蓄韵味无穷的重要特征。
盛唐后,意境理论开始全面发展,王昌龄在《诗格》中明确提出了意境的概念,诗僧皎然地把意境研究推进一步,在《诗式》中提出诸如“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境”等重要命题,另外,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司空图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旨”等观点,揭示了意境含蓄和发人想象的美学特征,至此,意境理论的基本框架确定。
自宋以降,意境理论逐渐成我国诗学画论的核心范畴,其研究代有深入。
宋人严羽“别材”“别趣”说,梅尧臣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说,明人陆时雍的“韵味”说,清人王夫之“情景”说,逐步深入探讨了意境的审美特征。
清末,王国维总起大成,意境理论臻于成熟。
《人间词话》为其代表作。
将古典诗词中是否有境界的创造作为评判其优劣成败的关键,认为诗词典赋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还将意境引入戏曲和小说研究领域,至此,意境成为独具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美学范畴。
辩体与破体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辩体论与破体论贯穿始终,前者认为文各有体,每种文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性,表现手法与艺术规律,后者则主张打破各种文体的界限,使各类文体相互融合。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诗文相乱”之说,从理论实质上看,是将文体类型绝对化,否定不同之间的交叉渗透,如陈师道《后山诗话》中“诗文各有体,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故不工尔”。
浅谈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演变
浅谈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演变2019-03-25【摘要】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期,在这⼀个漫长的时间跨度中,涌现了⽆数诗⼈,诗歌作品也是层出不穷。
然⽽在这⼀个时间段中,唐代⽆疑成为诗歌发展的⾼潮,在政治、经济、⽂化⾼度繁荣的背景下,涌现了⼤批诗⼈,“初唐四杰”、李⽩、杜甫、⽩居易等,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数诗⼈,像满天的星⽃⼀样。
这些诗⼈,今天知名的就还有⼆千三百多⼈。
和唐代的诗歌创作成就相⽐,唐代诗歌的创作理论成就要⼩得很多,但是它仍然在中国的诗论史上留下灿烂的⼀笔,因为,诗歌的意境理论产⽣于唐代,并贯穿着中国整个时期的诗歌评论。
今天,当我们的眼前展现⼀⾸诗歌的时候,往往,我们都会在品读的过程中,寻找诗歌内部的意境表现在何处,或者直接发问这⾸诗歌的意境怎样。
⽽那些意境丰富的诗歌往往被称为上乘之作,并被后⼈传承下来,奉为经典。
【关键词】唐代诗歌;意境⼀、诗歌的意境意境是诗歌创作与鉴赏理论中的核⼼问题。
所谓“意境”,从创作主体⽽⾔,它是诗⼈的主观之情、理与被表现的客观事物之形、神以及诗⼈对现实⼈⽣的独特感悟所形成的艺术画⾯。
绝⼤多数的诗歌不以塑造⼈物,描述故事为⼰任,它所要表现的是诗⼈⼼灵思绪的⽚断,借助的常常是与之相对应的⼭⽔草⽊等事物的形貌,赋之以灵性,寄之以情思,它们不同的艺术形态,则是诗⼈独特匠⼼的展⽰。
从接受主体⽽⾔,则是凭借诗歌艺术语⾔的媒介,糅合⼀⼰之⼈⽣经验,再现诗歌中的艺术情景,并从中体悟、玩索与反观⾃⾝,从⽽产⽣⼼灵的回应与共鸣。
最早将“境”作为诗学术语引⼊诗歌领域的是唐⼈。
唐代诗僧皎然《诗式?取境》云:“取境之时,须⾄难⾄险,始见奇句。
成篇之后,观其⽓貌,有似等闲,不思⽽得,此⾼⼿也。
”这⾥的“境”,就包含了主客观统⼀、驰骋艺术想象的意思,就是指意境的创造问题。
皎然还在《秋⽇遥和卢使君游何⼭寺宿扬上⼈房论涅槃经义》中有“诗情缘境发,法性寄筌空”的诗句,也说明了诗⼈的情思是包容在诗歌的意境之中的。
中国文学中意境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探究
中国文学中意境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探究作者:周冰倩来源:《参花·下半月》2016年第09期摘要:高中语文教材中含有大量文学作品,而中国文学作品较为注重意境,因而也形成了相应的意境理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意境理论也产生了相应变化。
本文从前意境阶段、现代意境阶段两个方面简述了中国文学中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以期令学生对意境理论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文学作品意境理论形成发展意境理论对中国文学作品的影响极为深远。
意境是一种审美方面的追求,同时也为中国作家神往。
故而,有关意境理论的文学论述数量颇多。
学生在学习该方面知识时,往往出现所学知识不准确的问题。
需要简要分析中国文学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以便学生更为明确中国文学意境理论的发展历程。
[1]一、意境理论的形成——前意境阶段(一)《尚书》“诗言志”《尚书》中所提及的“诗言志”,是对诗自身的理解与认识,阐述了诗自身的特性,即抒情言志。
《尚书》中不仅提到诗,还包括了乐以及舞,将三者合并为一体进行论述,叙述了三者抒情性这一特征。
虽然音乐以及舞蹈存在于宗教祭祀活动当中,目的是为了娱乐神灵和祖先,但其也抒发了乐者以及舞者的情感。
由此可证,诗也具备抒情性,而“诗言志”便是基于诗本体所体现的诗的本质。
中国诗词作品当中,少有直接表露或是抒发自身情感的作品,往往通过比兴的方式表达自身情感。
所谓“比”,指通过距离或是比喻的方式说明问题或是道理的方式。
“兴”则是指通过其他事物引出所要表达的情感。
事实上,不仅诗词作品运用了比兴的表达方式,中国大部分文学作品都广泛应用这一方式。
以“诗”比兴“志”,已然成为中国文人最为常用的艺术表现形式。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具有象征性以及功能性,“诗”同“志”构成了对应的关系。
(二)《老子》“大象”《老子》一书中多次谈及“象”这一词,“象”本意代表客观存在事物或是人物外部的形态。
但老子所言的“象”不同,其目的是借“象”阐述自己理论中的“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境理论的确立与发展意境是由作者创造、读者意会的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主客一体、有无相成的艺术形象及其引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意境理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
最早体现在哲学思想方面。
早在先秦,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关于“道”为宇宙生命本体、观道悟道的哲学,以及《周易》和《庄子》关于言与意、意与象关系的讨论,就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意境理论的哲学基础。
禅宗“心”、“性”为本体的哲学的出现,以及“妙悟”、“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等哲学观念的提倡,则进一步为意境理论提供了新的思想资源。
正是受到“道”“禅”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强调用自然而含蓄的语言来表现宇宙和人生真谛,很早就强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表现方法。
在隋唐之前,谢赫就提出“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古画品录》)的主张,宗炳则提出“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旨征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画山水序》)的主张。
魏晋至唐,随着诗一类抒情文艺的发展,在诗论中还出现了“意象”、“心象”、“境界”一类与“意境”密切相关的概念范畴,表明意境理论在文学创作与批评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但意境理论的正式形成是在唐代。
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诗有“物镜”、“情境”、“意境”三境,并明确指出“意境”这个概念。
皎然也曾提出“取境”、“缘境”的理论主张。
刘禹锡则进一步用“境生于象外”来规定意境,指出意境产生于象又超越象,表现了宇宙生命本体具有无限意蕴和内涵的本质。
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则提出“韵外之致”、“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等创作见解,进一步规定了意境的美学本质。
自宋之后,“意境”、“境界”成为评诗论画的重要术语。
宋至清,是意境理论的成熟期。
这一阶段,众多文人围绕意与境的关系问题又进行了广泛探讨。
梅尧臣提出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主张,诗评家严羽阐述了“兴趣”、“妙悟”说的观点,以范唏文为代表的“情景”说,王士祯的“神韵”说,明代艺术理论家朱存爵提出了“急境融彻”的主张﹐清代诗人和文学批评家叶夔认为意与境并重﹐强调“舒写胸臆”与“发挥景物”应该有机结合起来,这些主张与观点都对意境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近代文学家林纾和美学家王国维则强调“意”的重要性。
林纾认为“唯能立意﹐六能创建”﹔近代美学家王国维认为创辞应服从於创意﹐力倡“内美”﹐提出了诗词创作中的以意胜的“有我之境”和以境胜的“无我之境”两种不同的审美规范。
他自觉的以西方理论为参照,从主客体、物我、情景等关系中剖析了意境,把“境界”作为把握诗词艺术特性的核心术语,并将其作为评价诗词的重要标准,使意境理论向我国现代文学理论转化,成为人们重视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
意境的创构,从根本上说是使客观景物作为主观情思的寄托,所以“情景名为二,而时不可离”,情景交融,方有意境。
朱光潜先生说:“情景相生而且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
清人布彦图也说“山水不出笔墨情景,情景者境界也。
”意境虽为情与景的结晶,但在不同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形式是不同的。
对情景关系的把握,古人曾把它们归结为“景中生情,情中含景”(王夫之),“前景后情,前情后景”(刘熙载),“以境胜,以意胜”(王国维)种种。
综合前人的说法,可以把情景关系大致归结为三种:一是“景中生情”。
这种藏情于景、物以情观的手法,古人称之为“活景”。
王夫之评谢眺《送宣城山新林浦向板桥》云“‘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隐然一含情凝眺之人呼之欲出。
以此写景,乃为‘活景’”;二是“情中含景”。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不见一句景物描写,但在诗人的悲怆中,却仿佛能看见一幅壮阔雄奇的画面:浩渺无际的天宇、兀然耸立的高台、独立苍茫的诗人;三是“情景并茂”。
这一类是上面两种方式的综合,情与景在这里难分多少,情景相融更显得浑然一体、自然天成。
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诗歌意象创造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意境是意象的更高层次,要求把情景交融这种意象导入一种艺术化境,以有限中出现无限,激发欣赏者对宇宙人生的深切感悟和生命体验。
虚与实,是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一对重要的范畴,它的哲学基础在于以道家为代表的“有与无”、“虚与实”的辩证思想和学说。
梅尧臣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如在目前”既是指“实”的部分,“见于言外”指“虚”的部分。
这里所谓“实”是实境,是读者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作品中实存的景、形、境的描写;所谓“虚”是虚境,是读者随实境描绘所产生的无限丰富的联想和感悟。
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和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统帅地位。
但是,虚境不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以实境为载体,落实到实境的具体描绘上。
总之,虚境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虚实相生“的意境的结构原理。
意境创造也就是要写出虚的意境,境生象外,韵味无穷,重光说的“虚实相生,无画之处皆成妙景”既是这个意思。
虚实之间的辩证转化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化虚为实,化情思为景物”。
清人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中对此作出了解释“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
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
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
”比若说李煜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中诗人无限的愁思用一江春水来表现,既是化虚为实,使愁思形象而生动。
二是“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
宋人范唏文说“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就是指要景中寓情、托物言志,把外在的客观景物的描绘与内在主体情思融为一体,构成一个艺术整体。
陶潜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诗人通过对东篱菊、南山等实景的描写,显现出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意境概念运用到绘画上﹐主要是在山水画得到迅速发展的五代和宋﹑元﹐但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受道家思想和玄学的影响﹐山水画创作已经从地图制作式的幼稚阶段﹐跨进了讲“实对”﹐重“写生”的时期﹐画家们开始注重了实境的描绘﹐并提出了“澄怀味象”﹑“得意忘象”的理论和艺术创作旨在“畅神”﹑“怡情”的思想。
这种理论和实践是后来传统绘画强调意境构成的先导﹐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提出了“立意”﹐五代山水画家荆浩提出了“真景”说﹐宋代画家郭熙提出了山水画创作“重意”问题﹐认为创作应当“意造”﹐鉴赏应当“以意穷之”﹐并第一次使用了与“意境”内涵相近的“境界”概念。
宋﹑元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文人画家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尤其是苏轼在绘画上力倡诗画一体的艺术主张﹐以及元代画家倪瓒和钱选的“逸气”和“士气”说的提出﹐使传统绘画从侧重客观物象的描摹转向注重主观精神的表现﹐以情构境﹑托物言志的创作倾向促进了意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清代画家兼理论家笪重光在《画筌》一书使用了“意境”这一概念﹐并针对山水画创作提出了“实境”﹑“真境”和“神境”的理论﹐对绘画中意与境的涵意和相互关系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对绘画中的虚实﹑形神﹑情景等问题﹐亦即意境的表现问题都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意境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使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创作在审美意识上具备了二重结构﹕一是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一是主观精神的表现﹐而二者的有机联系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美。
为此﹐传说美术所强调的意境﹐既不是客观物象的简单描摹﹐也不是主观意念的随意拼合﹐而是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是画家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三方面所取得的高度和谐的体现。
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这一点不但是创作的依据﹐同时也是欣赏的依据。
绘画是通过塑造直观的﹑具体的艺术形像构成意境的﹐为了克服造型艺术由于瞬间性和静态感而带来的局限﹐画家往往通过富有启导性和象征性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显示时间的流程和空间的拓展。
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虚实处理﹑计白当黑﹑意象造型等﹐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展现时空境象而采取的表现手法。
这些手法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像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像蕴含著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境的最终构成﹐是由创作和欣赏两个方面的结合才得以实现的。
创作是将无限表现为有限﹐百里之势浓缩於咫尺之间﹔而欣赏是从有限窥视到无限﹐於咫尺间体味到百里之势。
正是这种由面到点的创作过程和由点到面的欣赏过程﹐使作品中的意境得以展现出来﹐二者都需要形像和想像才能感悟到意境的美。
意境就是画家用所表现形象来表达胸中之意,对山水的情感,画家把这种情感写与笔端,让欣赏者他的作品丰富的内涵。
中国园林艺术在美学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园林的美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物的美,也不是一片孤立的风景的美,而是意境的美。
中国园林的意境就是突破有限的对象,进入无限的时间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物,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物的本身,而在于它们可以引导游览者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从而丰富游览者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
明代造园学家计成在《园冶》中写过这么一段话:“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这段话说得非常好。
中国园林中的建筑物,为什么柱子这么高?为什么窗户这么大?就是为了“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也就是使游览者把外界无限的时间空间的景色都“收”“纳”进来。
在这里,窗子起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园林建筑的窗子是为了使人接触外面的自然界。
计成说“窗户虚邻”,这“虚”,就是外界广大的空间。
此外,亭子在中国园林的意境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中国园林中亭子的造型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一个屋顶,几根柱子,中间是空的。
这样的建筑物的作用就在于能把外界大空间的景色吸收到这个小空间中来。
元代人有两句诗,“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
这就是亭子的作用,就是把外界空间无限景色都吸收进来。
中国园林的其他建筑,如台榭楼阁也都是起这个作用,都是为了使游览者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也就是突破有限,通向无限。
意境理论在音乐方面也有所体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姜白石的词格调很高,但没有意境。
姜白石不仅是文学家,而且是音乐家,他的词多半是他自己作的曲(自度曲)。
他的曲谱一直保存到今天。
例如《鬲梅溪令》“好花不与香人,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荫,玉钿何处寻?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距离现在有八百多年历史的这首宋代歌曲,今天听起来还很有韵味。
但它只局限于抒发生活中的一个具体情境的韵味,而不能使人感受到整个人生的某种意味,所以格调虽高,但是没有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