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学经典大学
2021年全国大学生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260题)
![2021年全国大学生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260题)](https://img.taocdn.com/s3/m/d3f51b1add3383c4ba4cd249.png)
2021年全国大学生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260题)1、李商隐无题诗的特色是( A )A 善于描写隐秘难言的爱情心理B 政治上的讽谕与抒情相联系C 借托史事,寄寓吊古伤今之意D 以华美辞藻取胜,抒写艳情2、柳宗元一生的转折点是(B )A 参加永贞革新B 被贬永州司马C 进士科中第D 被贬柳州刺史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于杜牧的(A )A 咏史诗B 伤别诗C 纪行诗D 写景诗4、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是(B )A 寻求诗律新变B 恢复风雅传统C 讲求彩丽竞繁D 倡导应制咏物5、李贺在唐代诗坛被称为( D )A 诗佛B 诗仙C 诗圣D 诗鬼6、韦应物山水田园诗的风格特色是( B )A 气骨内敛,意沉调响B 气貌高古,清雅闲淡C 气势壮大,刚健明朗D 有气端翔,音情顿挫7、著名的元代杂剧《西厢记》取材于( B )。
A.《任氏传》B.《莺莺传》C.《柳毅传》D.《南柯太守传》8、借助虚字造成回环往复艺术美感的对偶句是( C )A.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B.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C.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9、陆游《关山月》中,与“笛里谁知壮士心”在意义上构成对比关系的是( B )A.三十从军今白发B.沙头空照征人骨C.遗民忍死望恢复D.朱门沉沉按歌舞10、李翠莲这个人物出自( D )A.杂剧B.诸宫调C.传奇D.话本11、《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C )A 先秦B 西周C 春秋D 战国12、《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C )A 重言B 卮言C 寓言D 杂言13、《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体式是( C )A 四言体B 五言体C 七言体D 杂言体14、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 B )A 流畅谐偶B 铺陈排比C 质实无华D 诙谐反讽15、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是( C )A 惊心动魄,一字千金B 发于天赖,本乎人情C 婉转附物,怊怅切情D 凭空模拟,文法极奇16、《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 B )A 记述历史帝王的兴衰沿革B 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C 记述重要人物的家庭兴衰D 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和状况17、《汉书》所属的历史编纂体例是( C )A 编年史B 纪传体通史C 断代史D 国别史18、枚乘的《七发》所标志的赋体发展阶段是( D )A 骚体赋的终结B 抒情小赋的开端C 骈赋的开端D 大赋文体的形成19、形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期是(A )A 西汉中期B 西汉末年C 东汉前期D 东汉末期20、刘桢诗歌的风格是( B )A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B 文多兼善,辞少瑕累C 真骨凌霜,高风跨俗D 怀文抱质,语气低婉21、“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是由谁提出的(A)A、范缜B、柳宗元C、周敦颐D、刘禹锡22、(B)时期,国家设立五经博士。
大学活动ppt方案
![大学活动ppt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f4426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1b.png)
大学活动PPT方案
1. 活动简介
本次活动是由大学xxx学生会组织的一次校园文化交流活动。
活动旨在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促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活动时间地点
•日期:2021年10月10日
•地点:学校体育馆
3. 活动主题
•主题:华夏文化传承
•分论点:中华传统文化、节庆习俗、传统服饰、国学经典
4. PPT内容安排
•开场视频:介绍活动主题,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第一部分:中华传统文化
–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着重讲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在当代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节庆习俗
–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解释各个节日的习俗及寓意
•第三部分:传统服饰
–展示古代服饰的发展历程
–演示传统服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部分:国学经典
–介绍国学经典的概念及价值
–推荐一些经典的国学读物
5. PPT设计风格
•主题色调:红色、金色
•氛围营造:古典、典雅
•字体选择:楷体、隶书
•图片素材:选择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图片
6. PPT制作注意事项
•PPT排版要清晰,文字简洁明了
•图片要高清,色彩搭配要和谐
•要有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
•注意控制PPT时间,避免内容过于拥挤
7. 结语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希望同学们能更加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发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以上是大学活动PPT方案,希望能对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有所帮助,谢谢!。
2021年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计划
![2021年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3e347dd0722192e4436f6ea.png)
2021年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计划2021年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一)一、指导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
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诵读内容:《弟子规》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班级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弟子规》,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
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
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四、活动安排和措施利用每天语文晨读10分钟、课前展示2分钟,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
1、每日晨读、课前诵读形成常规,选一名普通话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2、每周一节课,进行经典吟诵,完成《弟子规》里的内容,并开展一定的读书交流活动。
诵国学经典,扬中华文化
![诵国学经典,扬中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f7547c7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7.png)
诵国学经典,扬中华文化发布时间:2021-02-04T10:25:42.46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作者:李连芳[导读]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中小学教育中就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的方式了解其深刻内涵,进而更好地优化整体的文学素养。
现阶段,中小学教育需要摒弃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以此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将国学经典的内容融入到实际生活中,进而为提升整体的语文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李连芳广西南宁市五里亭第二小学 530003【摘要】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中小学教育中就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的方式了解其深刻内涵,进而更好地优化整体的文学素养。
现阶段,中小学教育需要摒弃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以此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将国学经典的内容融入到实际生活中,进而为提升整体的语文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中小学;国学经典;中华文化;语文素养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32-011引言国学经典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人生智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更加需要通过灵活的教育方式提升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认知,使得学生能够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为弘扬中华文化奠定良好基础。
以下将对中小学诵读国学经典的意义进行优化策略的探究,以便更好地提升中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能力。
2诵读国学经典的意义诵读国学经典是提升中小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路径,尤其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国学经典的内容融入课堂,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从根本上提升其整体的语文素养。
2.1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字词积累国学经典中的文言字词是现代汉语中所不常见的,因此通过诵读国学经典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不断地增加字词的积累,进而更好地明确字词之间的联系,由此更好地提升后续学生用词的丰富性,为提升写作以及理解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学生在阅读时,积累了不少的名言、成语,如“天生我才必有用”,“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胸有成竹”等等,这些对他们拓宽知识,提高写作都有很大帮助。
国学书籍人生必读
![国学书籍人生必读](https://img.taocdn.com/s3/m/0ffcc00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7.png)
国学书籍人生必读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五本国学书籍人生必读,盼望大家能够喜爱!国学书籍人生必读1、《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见、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高校》《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道德经》《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
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3、《庄子》《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道家的重要典籍。
现存《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是庄周弟子及后学所作。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管漆园的小吏。
他追求精神自由,视名利地位如粪土腐鼠。
齐王慕名曾派使臣携重金聘他为相,庄周回答,宁愿在脏水沟里自由玩耍,不愿受当权者的羁绊,拒绝了聘请。
4、《孟子》孟子,名轲,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曹魏、晋代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三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
山东邹城人。
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
孟子是中国古代闻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5、《墨子》墨子,名翟(dí),华夏族,滕国人。
寓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于中国传统节日之中
![寓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于中国传统节日之中](https://img.taocdn.com/s3/m/24e88ed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6.png)
第30卷 第4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30 No.4 2021年4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Apr. 2021文章编号:1008-8717(2021)04-0076-05寓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于中国传统节日之中沈跃珊(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摘 要:中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优秀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题材。
在对传统节日优秀文化元素深入挖掘的基础上,通过对节日活动的精心规划,有序开展,并利用活动宣传和总结环节深入剖析、精准把握传统美德教育的点,突出德育的实效性,使大学生真正能在节日庆祝活动中受到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等传统美德的教育。
关键词:传统美德;传统节日;节日活动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The Traditional Virtu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Rooted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 ActivitiesSHEN Yue-shan(Heilongjiang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11)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 contains abundant outstanding cultural elements, which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subjects for traditional virtue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exploiting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planning elaborately ,organizing the celebration orderly, propaganda and summary with concern, college students would experience a series of virtue education including promoting patriotism, feeling the sense of gratitude, advocating filial piety and loving the young, inheriting the etiquette, contributing to social and family harmony and being loyal to love.Key words: traditional virtue education;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 organize the celebration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2020-10-15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运用中国传统节日的优秀文化元素开展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策略研究”(ZJC1318052)沈跃珊(1966-),男,黑龙江林口人,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研究方法,管理学,教育政策与法规。
中小学国学经典阅读现状及推广策略研究
![中小学国学经典阅读现状及推广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b902906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e.png)
中小学国学经典阅读现状及推广策略研究作者:郝静闫雨玮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2年第25期[摘要]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青少年學习中华经典文化,国学经典阅读成为学校育人的重要内容。
对延安市10所中小学国学经典阅读情况进行调查,从阅读内容、阅读目的和阅读成果检验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国学经典阅读中存在学生缺失学习主动性、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性、评价体系缺乏有效性、国学师资建设不足、地域文化彰显不充分等问题,并对此提出经典阅读推广策略。
[关键词] 中小学;国学经典;阅读现状;推广策略[基金项目] 2018年度延安大学资政育人项目“延安市中小学国学经典阅读现状调查及推广研究”(YDZZYB18-072)[作者简介] 郝静(1989—),女,陕西铜川人,文学硕士,延安大学医学院实习研究员,主要从事国际汉语教育、社会语言学、语言教育研究;闫雨玮(1998—),女,河北邢台人,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1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5-0176-04 [收稿日期] 2022-03-16引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国学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8年9月25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印发《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切实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发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延安市各中小学积极开展了国学阅读、传诵等相关活动。
开展此类活动能够引导广大青少年更好地熟悉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更加广泛深入地领悟中华文化思想理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本研究以延安市中小学为依托,对延安市中小学国学经典阅读现状进行调研,以期对中小学国学经典阅读的开展和推广提供有效的建议。
2021年全国大学生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280题)
![2021年全国大学生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280题)](https://img.taocdn.com/s3/m/1f0530cc1711cc7931b716cd.png)
2021年全国大学生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280题)1、李商隐无题诗的特色是( A )A 善于描写隐秘难言的爱情心理B 政治上的讽谕与抒情相联系C 借托史事,寄寓吊古伤今之意D 以华美辞藻取胜,抒写艳情2、柳宗元一生的转折点是(B )A 参加永贞革新B 被贬永州司马C 进士科中第D 被贬柳州刺史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于杜牧的(A )A 咏史诗B 伤别诗C 纪行诗D 写景诗4、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是(B )A 寻求诗律新变B 恢复风雅传统C 讲求彩丽竞繁D 倡导应制咏物5、李贺在唐代诗坛被称为( D )A 诗佛B 诗仙C 诗圣D 诗鬼6、韦应物山水田园诗的风格特色是( B )A 气骨内敛,意沉调响B 气貌高古,清雅闲淡C 气势壮大,刚健明朗D 有气端翔,音情顿挫7、著名的元代杂剧《西厢记》取材于( B )。
A.《任氏传》B.《莺莺传》C.《柳毅传》D.《南柯太守传》8、借助虚字造成回环往复艺术美感的对偶句是( C )A.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B.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C.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9、陆游《关山月》中,与“笛里谁知壮士心”在意义上构成对比关系的是( B )A.三十从军今白发B.沙头空照征人骨C.遗民忍死望恢复D.朱门沉沉按歌舞10、李翠莲这个人物出自( D )A.杂剧B.诸宫调C.传奇D.话本11、与黄培芳、谭敬昭并称为“粤东三子”的清代作家是( C )A.汪中B.袁枚C.张维屏D.严复12、《牡丹亭》中唱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坦”,表达了(C )A.对春天的赞美B.对世道衰微的感叹C.对青春虚度的伤感D.对爱情的向往13、下列作品中,以词代信的是(D )A.《金缕曲》(此恨何时已)B.《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C.《点绛唇》(燕雁无心)D.《金缕曲》(季子平安否)14、《董西厢》属于(C )A.杂剧B.散曲C.说唱D.话本15、下列写雁的词句,出于咏雁词的是(B )A.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B.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C.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D.雁不到,书成谁与16、周密《观潮》一文选自他的(A )A.《武林旧事》B.《齐东野语》C.《蘋洲渔笛谱》D.《浩然斋雅谈》17、钟惺《浣花溪记》中所写的浣花溪位于现在的(C )A.湖北武汉B.贵州贵阳C.四川成都D.甘肃天水18、吴伟业《圆圆曲》“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其中第一句是指(D )A.崇祯帝自缢B.明朝灭亡C.李自成战死D.吴三桂弃关投清19、龚自珍《咏史》“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中,“团扇才人”是指(C )A.名妓B.高官C.文人D.盐商20、.《浣纱记》唱词中,表达了范蠡、西施归隐之念的是(D )A.山深地僻,花飞鸟啼,伤心过处,双双蹙着翠眉B.君恰妇,妾又行,做浮花浪蕊C.谁知道戈挽斜晖,龙起春雷,风卷潮回,地转天随D.伴浮鸥溪头沙嘴,学冥鸿寻双逐对21、“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是由谁提出的(A)A、范缜B、柳宗元C、周敦颐D、刘禹锡22、(B)时期,国家设立五经博士。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探析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731f1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e2.png)
BIAN JIANG JING JI YU WEN HUA2021年第2期(总第206期)边疆经济与文化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No.2.2021General.No.206收稿日期:2020-12-03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GBC1317218);2019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SJGY20190731);2020年齐齐哈尔大学党建研究课题(QQHRUDJ2020-26);齐齐哈尔大学教育科研项目(YB201832)作者简介:孟庆阳(1981—),男,江苏赣榆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古代文学研究。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作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只有历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才能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
面对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须解决的课题。
一、与时俱进,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面对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大学生,他们的思想、知识、观念等的接受方式更加灵活和多样,与传统社会相对封闭单一的接受方式有了极大的区别。
我们应该紧随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站在时代的前列,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将理想和信念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中。
(一)适应大学生对新媒介的实际需求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微信、微博、头条号平台、喜马拉雅FM 、抖音短视频等新的传播媒介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必备。
我们应该抓住时机,主动而为,更好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经典浸润心灵,国学促进养成
![经典浸润心灵,国学促进养成](https://img.taocdn.com/s3/m/e6362bf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6.png)
经典浸润心灵,国学促进养成作者:徐艳芬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年第55期【摘要】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之结晶,是历代大家对道德、思想、人性、伦理等方面总结的理论精华。
诵读国学经典有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增强对“真、善、美”的认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应懂得与圣贤为友,以经典为伴。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使学生感受我国源远流长、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同时,陶冶他们的品德和情操,激发爱国情怀,更重要的是全方位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智力水平,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作为小学生养成教育中一种提高实效性的培养方式。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生;养成教育所谓“国学经典”,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不仅适用于成年人,小学生更应从小开始渗透培养。
国学经典当中适合低年级的有《弟子规》《三字经》;中年级的有《笠翁对韵》《老子》《论语》;高年级的有《孟子》《孝经》《大学》《中庸》等经典篇章。
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人才”,即先育人再育才。
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和怎样思维。
不但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教育他们学会将知识“内化”为为人处事的技能,提高创新能力。
目前,个别学校养成教育依旧停留在说教层面,缺乏必要的形式创新,对受教育对象的需求和心理缺乏必要的深入分析。
雖然我们的养成教育过去取得表面上的成绩,但却是被动地与各种社会现象作斗争。
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必须重视优秀传统国学教育的作用,逐步在小学普及渗透孔孟思想的精华内涵,使国学思想深入人心。
本文立足于国学经典诵读,对小学生养成教育的促进展开初探。
一、诵读经典有助规范小学生的意识行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实现全面小康。
反观当今,不少小学生沉溺于富足的生活当中,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宠爱,容易产生不良的意识和行为。
一些学生在衣食住行上感恩意识淡薄。
2021年全国大学生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90道)
![2021年全国大学生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90道)](https://img.taocdn.com/s3/m/4bc522cefad6195f302ba603.png)
2021年全国大学生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90题)1、下列文学家中,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B )。
A.欧阳修B.王勃C.柳宗元D.王安石 2、佛经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指的是(B )A酒的代称 B佛塔C•屠夫 D•屠苏 3、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以诗歌为主的作家是:(B )A郭沫若B艾青 C郁达夫 D朱自清 4s下而诗句中的哪一句,选自曾被称为唐绝句“压卷之作”的诗中: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李口的诗风是(B )A沉郁、雄浑 B豪迈、奔放 C通俗、易懂 D狂傲,不训 6、下列诗句不是李口所作(A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群不见高堂明镜悲口发,朝如青丝暮成雪C弃我去者,昨R之R不可留,乱我心者,今R之R多烦忧D吾爱盂夫子,风流天下闻7、标志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最高成就的作家是(D )A苏轼B王安石C范中淹D欧阳修 8、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B )oA谢灵运B陶渊明C王维D李口 9、先秦两汉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通过人物描写来反映历史面貌的是(B )oA《左传》 B《史记》 C《国语》 D《汉书》10.《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C )A断代体 B编年体 C记传体 D以上答案都不对Ils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口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A )A—个成年人的高度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CIO米D3012.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C )A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R 荷花别样红13.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D )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14.《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C )15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 )16.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 A ) D 卜八个人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 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B )18.下而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 A )19、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 名家的这一特点? ( A )A “口马非马”B “指鹿为马"C “任人唯亲”D “知人善用” 20.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 C )21、“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是由谁提出的(A )A 、范组B 、柳宗兀C 、周敦颐D 、刘禹锡 22、( B )时期,国家设立五经博士。
2021年泰山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初选题库
![2021年泰山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初选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37624ca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3.png)
“泰山国学小名士”典型诵读电视大赛初选题库(五)1.《漱玉集》是谁作品?李清照2.柳暗花明又一村”上一句是什么?(山重水复疑无路)3.“李杜诗篇万口传”中“杜”指杜甫, “李”指谁?(李白)4.发生在山东蓬莱是哪个神话故事?(八仙过海)5.“飞毛腿”最早形容是送信人吗?是6.“我劝天公重抖擞”下一句是什么?不拘一格降人才7.“浣溪沙”这个词牌名因某位女子在溪边浣纱而得名, 请问这位女子是谁?西施8.“我寄愁心与明月”下一句是什么?随风直到夜郎西9.“欲把西湖比西子”中“西子”指是谁?西施10.“五味杂陈”中“五味”指是哪五味?酸甜苦辣咸11.“封狼居胥”说是哪位古代名将典故?(霍去病)12.北宋年间, 因“乌台诗案”获罪诗人是谁?(苏轼)13.晚上23点到凌晨一点是几更?(三更)14.“心比天高, 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判词?晴雯15.君主称自己为皇帝是从哪位帝王开始?秦始皇16.古代用“东床”指代什么?女婿17.“小登科”指是什么.娶.18.“唐宋八人们”中生活于唐代是哪两个人?韩愈、柳宗元19.“草色遥看近却无”上一句是什么?天街小雨润如酥20.“运筹帷幄”这个成语最初指是刘邦对谁夸奖?张良21.“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是哪个景点?西湖22.“几处早莺争暖树”下一句是什么?谁家新燕啄新泥23.《长恨歌》中“从此君王不早朝”中“君王”指是谁?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24.杜甫《三吏》是指《新安吏》《潼关吏》和什么?《石壕吏》25.四大石窟中位于敦煌是哪一种?莫高窟26.“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leng)中”讲是哪位西汉名将故事?李广27.四大石窟中位于洛阳是哪一种?龙门石窟28.“我寄愁心与明月”下一句?(随君/风直到夜郎西)29.“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浮屠”指什么?(佛塔)30.“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说是唐代哪位诗人?贾岛31.京剧“四大名旦”除了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尚有谁?(梅兰芳)32.武王克商后, 诸侯分封, 请问姜子牙被封在了哪一种国家?齐国33.故事《薛家将》讲述是哪个人及其子孙们故事?薛仁贵34.“生当作人杰”下一句是什么?(死亦为鬼雄)35.东坡居士指是谁?(苏轼/苏东坡)36.知名女作家“冰心”笔名出自王昌龄哪句诗?一片冰心在玉壶37.“黄河远上白云间”下一句是什么?一片孤城万仞山38.“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国学经典教研活动记录(3篇)
![国学经典教研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230a8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0.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深入挖掘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提高教师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校特举办了一场国学经典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研讨、案例分析、教学观摩等形式,促进教师对国学经典教学方法的探讨和反思,提升国学经典教学的实效性。
二、活动时间2022年9月20日三、活动地点我校会议室四、参与人员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及部分其他学科教师五、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活动开始,我校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强调了国学经典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提升文化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本次教研活动提出了期望。
2. 专家讲座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我市知名国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专家从国学经典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教育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
3. 集体研讨在专家讲座的基础上,教师们围绕“如何有效开展国学经典教学”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大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在国学经典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困惑。
4. 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本次活动安排了几个国学经典教学案例的分析。
教师们针对案例中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共同探讨如何优化教学策略。
5. 教学观摩本次活动还安排了优秀国学经典教学课例的观摩。
教师们认真观看了优秀课例,学习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6. 总结发言活动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
他指出,国学经典教学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师们要高度重视国学经典教学,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活动成果1. 提高了教师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增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2. 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为国学经典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 增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4. 为今后的国学经典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七、活动反思1. 教师对国学经典的认识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强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学习。
国学经典《大学》讲义2 明德亲民至善
![国学经典《大学》讲义2 明德亲民至善](https://img.taocdn.com/s3/m/5f1a9bce647d27284a73517d.png)
3
“明明德”简释
• 明明德”三字 • 第一个明,是动词,明之也,明白、明了的意思
第二个明,与德合起来,就是明德一词,是形容 这个德,是很光明、美好、圆满至善……
• 明德:王阳明把他讲做是“天命之性”,他不单 纯是一个学问,也不是仅仅只是说道德,而是性 德,《中庸》里称之为天命,《老子》称之为道 。
国学经典《大学》讲义
第二讲:《大学》三纲浅释
2021/6/24
1
《大学》原文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於至 善。
•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 後能静,静而後能安 ,安而後能虑,虑而 後能得。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2021/6/24
2
大学之道大略:三纲、八目、七证
2021/6/24
2021/6/24
18
“止于至善”各家注解:
•王阳明解:
•“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 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至善之发见,是而 为是,非而为非,轻重厚薄,随感随应,变动不居,而亦莫不自有天然之 中,是乃民彝物则之极,而不容少有议拟增损于其间也。少有拟议增损于 其间,则是私意小智,而非至善之谓矣。自非慎独之至,惟精惟一者,其 孰能与于此乎?
2021/6/24
8
迷失图
2021/6/24
9
“物欲所蔽”
2021/6/24
10
“格物致知”
2021/6/24
11
“亲民”的各家注解:
• 朱熹《四书集注》解: • 把“亲民”当做“新民”来讲:“新者
,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 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 也。”新是革新,把旧的去掉,就是革 新。旧的是我们的习气,所谓毛病、习 气,这是旧的东西。把习气毛病去除 ,自性的光明就显发了。所以首先要自 己革除旧习,要自新,这就是“自明其 明德”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大学
篇一:国学经典之大学中庸
国学经典之大学中庸
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4.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5.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6.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7.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8.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9.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
第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