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教师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祁阳四中语文二轮复习专题3:文言文翻译教师版
主备人:桂华锋上课时间:
学情分析:文言文翻译,学生失分的原因无非就是“词不落实,句不贯通”。具体表现在重点考查的词语译不准确,看不出句式特点,脱离上下文文意等。如果要将文言文中的某句话翻译好,争得高分,关键要明确命题人在译句中设置的几个考“点”,翻译时注意对译出来。答题人要明白,命题者设置此句翻译,说明这句有特殊之处:或考其中的某实词、虚词,或考其中的某句式。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句中的这几个“点”译清楚,才能不失分。
训练课时:三课时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词要落实,句要贯通
* 本学案的示例和练习材料大都选自《屈原列传》。
屈原列传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楚王族本姓芈[读音mǐ],后来分出“屈”、“景”、“昭”等姓。屈原的祖先熊瑕是楚武王的儿子,封于屈地[湖北姊归县东],因此以屈为姓)。为楚怀王左徒(官名)。博闻强志(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翻译:屈原,他的名是平,楚国王族的同姓。(他)做楚怀王的左徒。(他)博闻强记,懂得治理(国家的)乱局,熟悉辞令。进入朝中能与国王议论国事、来发布号令;在外面可以接待宾客,应对诸侯。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读音zhǔ,连接,聚集)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翻译:上官大夫和他同朝为官,(为了)争宠而心中嫉妒他的才能。(楚)怀王让屈原制定宪令,屈原编写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更改它,屈原不赞同,(上官大夫)因此就(在怀王那)进谗言说:“国王您让屈原制定宪令,众人没有不知道的。每有一个法令出来,屈原就炫耀他自己的功劳,认
为‘没有我不能做的事’。”国王恼怒就疏远屈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通‘罹’,遭受)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读音dá,忧伤),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中很多表现爱情的民歌)好色而不淫,《小雅》(《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内容多是失意臣僚讽刺时弊)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读音kù,古代帝王),下道齐桓,中述汤武(商汤帝、周武王),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条理),靡(无,没有)不毕见(通‘现’)。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通‘旨’,旨意,含义)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读音zhuó,不洁净的水)淖汙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读音jiào,洁净的样子)泥(通“涅”,指可作黑色染料的矾石,这里用作“染黑”讲)而不滓(读音zǐ,沉淀的污垢,污浊,污垢)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翻译:屈原痛心国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谗言谄媚遮蔽了双眼(不能明辨是非),(致使)邪恶歪曲残害了公道,端方正直不被接受,因此(心怀)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就是遭受忧患的意思。天,是人的始祖;父母,是人的本源。人困顿时就希望回到本源,所以劳苦疲倦致极(的时候),没有不呼喊天的;疾病忧伤悲惨(的时候),没有不呼爹喊娘的。屈原走得正行得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君主,谄媚的人离间他(和国王的关系),可以说是(处境)困窘啊!忠诚而被毁谤,能够没有怨恨吗?屈原作《离骚》,应该就是由怨而发啊。《国风》喜欢(描写)情色但不淫乱,《小雅》(很多)怨恨讽刺但不(犯上)作乱。像《离骚》这样的作品,可以说兼而有之(这些内容)啊。(它)上提到帝王喾,下说到齐国的桓公,中间述说了商朝的汤帝、周武王,来讽刺当世的事。宣示道德的崇高和广泛,治理乱局的条理,没有不完全显现出来的。它的文字简约,词义含蓄精深,志向高洁,行为清廉,它涉及的事小而旨意博大,列举的事物浅近而意义深远。他的志向高洁,所以他提及的事物芬芳。他的行为清廉,所以致死不能被接受。(他)自己疏远污泥浊水,(像)蝉一样从浑浊污秽中脱身(离去),遨游在尘世之外,不被尘世的污垢所沾染,洁身自好不让泥污沉积到自己(身上)。按照(他)这样的志趣来推演,就是日月也可以
与之争辉啊。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秦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通‘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秦国的地名)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两条河流名称),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读音gài,人名,楚国将领),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於蓝田(秦国的县名)。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国的地名)。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翻译:屈原罢官后,那后来秦国想攻打齐国,齐国与楚国来往密切,秦惠王为这事犯愁,就让张仪假装离弃秦国,送上丰厚的钱财(要求)委身并侍奉楚国,说:“秦国非常恨齐国,齐国与楚国来往密切,楚国真能与齐国断绝关系,秦国愿意献上商、於的方圆六百里土地。”楚怀王贪心就信了张仪,便与齐国断绝关系,派使臣到秦国接受土地。张仪耍诈道:“我跟(怀)王约定的是六平方里,没听说过什么六百平方里。”楚国的使臣恼怒离去,回国告诉怀王。怀王大怒,大举发兵讨伐秦国。秦国发兵攻打楚国,在丹、淅两河流域大破楚国军队,斩首八万(楚军),俘虏楚国将领屈匄,便夺取了楚国汉中的土地。怀王就派出国中所有的军队深入秦国打仗,在蓝田作战。魏国得知这消息,就袭击到(楚国)邓地。楚国军队恐慌,从秦国撤回。而齐国竟然恼怒(楚国的绝交)便不救楚国,楚国彻底被动(捱打)。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依靠)厚币(赂[被省略])用事者臣靳尚(人名),而设诡辩与怀王之宠姬郑袖(人名)。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通‘返’),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翻译:第二年,秦国割还汉中的土地要与楚国讲和。楚国国王说:“不愿意得土地,希望得到张仪才甘心啊。”张仪听说了,就说道:“以我一个张仪而换得汉中的土地,我请求前往楚国。”来到楚国,又凭借丰厚的钱财贿赂(在怀王手下)当权的大臣靳尚,而在怀王所宠信的妃子郑袖面前编造些诡辩之词(加以说服)。怀王竟然就听信了郑袖,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经被疏远,不再在官位,出使到齐国(去了),返回的时候,劝谏怀王道:“为什么不杀张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