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断发”与不缠足运动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断发易服,移风易俗(辛亥革命后)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断发易服,移风易俗(辛亥革命后)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断发易服,移风易俗(辛亥革命后)断发易服,移风易俗: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禁缠足、倡女权等法令,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简易化,方便化,具有民国生活特色开始出现;人人平等、人格独立的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妇女也得到了解放,社会地位也开始提高。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风俗的变化:一、剪发辫、易服饰――生活方式近代化1.剪发辫(1)剪辫运动,兴起于辛亥革命爆发后,辫子的去留成为从新从旧的标志。

(2)孙中山颁布限期剪辫令,剪辫深入城乡。

(3)剪辫的影响:改变了旧的落后的观念,方便工作,有利于个人卫生,对社会生活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理发业等新兴服务行业的发展。

2.易服饰(1)辛亥革命后:洋装洋饰开始流行。

(2)民国初年:男子礼服――西服、褂袍;女子礼服――褂裙。

(3)20世纪20年代后:男装――西服、中山装、长衫,其中中山装逐渐成为中国男子礼服。

女装――旗袍。

(4)易服饰的影响:服饰的多样化与不断翻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

二、改称谓、废跪拜――人格独立与平等观念深入人心1.改称谓(1)孙中山发布命令,废除清朝官场的“大人”、“老爷”称呼,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民间称“先生”或“某君”。

(2)影响:以官职、先生、某君代替老爷、大人作称谓,是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影响遍及社会各个角落。

2.废跪拜(1)清代通行的礼节:跪拜、作揖、请安、拱手。

(2)民国成立后:制订“礼制”,核心是以鞠躬礼和脱帽礼代替跪拜等旧有礼节。

(3)中外人士交往开始使用握手礼。

(4)影响:废跪拜是民国初年礼仪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礼节上的尊卑等级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

三、禁缠足、倡女权――妇女解放的两大标志1、禁缠足(1)西方传教士:设立天足会,反对缠足。

(2)清政府:颁布缠足禁令。

(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饬令各省劝禁缠足,各地展开大规模的放足运动,出现“解放脚”。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2.9.20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2.9.20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5.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评价: 民主思潮 影响下发生的,反映社 (1)受到西方物质文明和__________ 人文 精神和民主意识,有些还 会物质文明的进步,折射出________ 成大内地
农村几乎看不到新生活气息,闭塞和贫穷依然是下层民众普遍 的生存状态。
共和政体不相符合的一些旧称呼,但“公堂会审之时,(被告)
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说明被 告和法官心里的等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4.(2011 年天津文综)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 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 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 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A.1898—1900 年 ) B.1901—1911 年 D.1928—1937 年
京张铁路 通车,成为中国铁 (4)1909 年,詹天佑设计的____________
路史上的里程碑。 轮船招商局 成立,标志中国 2.轮船航运:1872 年,______________ 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3.航空: 马尾 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 (1)起步于 1918 年。福建______ 开始研制水上飞机。
政治斗争的 ⑥维新运动中,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________ 武器。 新文化运动 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 ⑦______________ (2)电影:
①19 世纪末期电影传入中国,迅速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新
式娱乐活动。 定军山 》,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 ②1905 年摄制的《________ 影片。 难夫难妻 》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 ③1913 年的《__________ ④1931 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摄制完成。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高中历史《民国时期》: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及特点

高中历史《民国时期》: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及特点

高中历史《民国时期》: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
(1)西方入侵: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逐渐传入中国,并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和习俗。

(2)经济发展:在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外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增多,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3)民主思想:新思想的不断传入,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使得西方自由、平等、民主思想不断传播,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4)政府推动:中国政府推行的各种改革,如晚清政府的“新政”、南京临时政府移风易俗的措施等,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2.特点
(1)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向内地和市镇推进。

(2)从过程看:与西方侵略相伴始终。

有较强的半殖民地色彩,在中西、新旧并存中出现中西合璧。

(3)从水平看:断发运动迅速、彻底;不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

(4)从动力看:每一次风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

(5)从程度看:大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只有少量洋货进入部分家庭,传统习惯仍广泛存在。

第1页共1页。

12.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13.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12.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13.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课题: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知识体系】【重难点解析】1.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①根本原因:西方的工业文明首先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强烈冲击,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共同影响的结果。

②具体原因:西方先进科技与西方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合力影响。

2.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①变化首先由通商口岸开始,逐渐向内地扩展。

这与帝国主义列强势力的深入路线相同。

②由于经济发展及风俗习惯存在极大差别,各地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

③中国的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

【巩固练习】1.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的是:A.“竞尚洋装” C.西餐馆的出现B.“断发”与不缠足运动 D.西式洋房的出现2.中国传统的华冠儒服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但从光绪三十一年起,清政府对传统的军服进行改革,陆续拟订了陆军、海军和巡警等新式服制。

这说明:①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相矛盾②民间服饰变革之风对官定服饰制度形成了巨大冲击③清政府主动顺应服饰变革的潮流④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汇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A.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④3.西式服饰传入中国的时间是:A.鸦片战争以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C.太平天国运动以后 D.辛亥革命以后4.维新派人士发起女权运动的主要原因是:A .外国传教会的宣传 C .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B .民族危机的影响D. 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5.下列关于“断发”与不缠足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政治色彩B. 二者同时被取消C.“去辫”是中国留学生在西方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下产生的D. 放足受外国传教会的极力宣传6.1930年,一人到广州玩耍,他不可能:A. 看到有人穿中山装B. 在西餐馆就餐C. 见一男士拖着长辫子D. 听到有人称呼他“同志”7. 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是A. 《申报》B.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中国丛报》D.《绍文新报》8. 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历史结束的是A.《渔光曲》B.《定军山》C.《风云儿女》D.《歌女红牡丹》9. 近代以来,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具体是在A. 鸦片战争时期B. 洋务运动时期C. 太平天国时期D. 五四运动时期10.读报刊与看电影说明了近代文化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②太平天国运动后,报纸成为抢手货③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是《民报》④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的热情空前高涨⑤新文化运动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清朝宣统皇帝溥仪退位后,仍住在紫禁城内。

第12、13课 近代社会上的变迁、交通通讯的变化

第12、13课 近代社会上的变迁、交通通讯的变化

2、婚姻风俗的变革: 婚姻风俗的变革: 变革: (1)变革: 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自由恋爱;(父母包办, ;(父母包办 ①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自由恋爱;(父母包办,讲究门当 户对到男女自由恋爱) 户对到男女自由恋爱) 从六礼旧俗到新式婚礼, ②从六礼旧俗到新式婚礼,近代婚姻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很 大变化(由繁缛走向简约——文明婚礼) 文明婚礼) 大变化(由繁缛走向简约 文明婚礼 原因: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洪流的推动, (2)原因: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洪流的推动, 因而新文化运动 及国民革命运动对近代婚姻变革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及国民革命运动对近代婚姻变革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3)范围: 范围: 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以及官宦人家, 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以及官宦人家,广大的内地和农村 地区,几乎没有变化。 近代中国绝大数地区仍以旧式婚俗为主, 地区,几乎没有变化。 近代中国绝大数地区仍以旧式婚俗为主, 即使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也是新旧杂陈;即使在民国时期, 即使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也是新旧杂陈;即使在民国时期, 纳妾现象仍然存在。 纳妾现象仍然存在。
【探究】 探究】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近代服饰发生了变革?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近代服饰发生了变革?
有什么影响? 有什么影响? 原因: 原因 ① 受西式服饰的影响。 ② 西方思想观念和中国近代工业对中国传统社会思 想的冲击 ③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推动 影响 ①人们可以选择和设计自己喜欢的服饰。 ②洋装促使了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产物。
四、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原因: 原因:
(1)西方物质文明和民主思想的影响,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汇 西方物质文明和民主思想的影响, 政府政策的推动。 (2)政府政策的推动。 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维新运动、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例:维新运动、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国 民革命) 民革命) 传统习俗不合乎时代潮流。 (4)传统习俗不合乎时代潮流。

高二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一】留美的幼童揭开“断发易服”的序幕。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戊戌变法时的谭嗣同,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西式的婚姻制度。

民国建立后,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在大城市里,新一代知识分子,倡导婚姻自由。

婚丧庆典也由铺张繁琐堕落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轮船:鸦片战争后,轮船开始进入中国,但又被列强垄断。

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成立立宪运动后,打破了这一垄断局面。

铁路: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大厂县修建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面世。

汽车:20世纪初,重卡开始出现在上海。

飞机:1909年,旅美特制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标志着航天工业中国航空工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的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拉开了中国民航业的序幕。

电讯: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知府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到甲午战争前夕,已形成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20世纪初,上海崇明开设无线电报局;20世纪初,清政府在第七个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闸道。

大众传媒的变迁:报刊: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被认为是国人最早在国内创办的报刊。

此后,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夕《新青年》等,发挥了关键性的启蒙作用。

报刊的诞生,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

电影:1905年,国人自己摄制的《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了中国无声电影时代;《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出自电影《风云儿女》。

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性程度大大加强。

【二】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的南北朝特点: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学术交流加强。

广东省深圳市明珠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明珠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明珠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五服是中国古代的丧服等级,是居丧的衣服制度。

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即所谓五服。

它以哪一制度为依据()A.禅让制B.宗法制C.礼乐制D.世袭制参考答案:考点:西周的宗法制.分析:本题考查宗法制.考查宗法制的特点.答案:抓住关键信息“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反映了以血缘亲疏来制定丧服等级,这是宗法制的体现.故B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禅让制是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推舜为帝.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材料没有反映相关信息,故A项排除.西周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并配以音乐的政治制度.材料没有反映相关信息,故C项排除.世袭制通常指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君主(国王或皇帝)职位,以父子相承,世代相传的制度,是以血缘为基础,材料没有反映相关信息,故D项排除.故选B.2. 洋装在中国流行,并未取代传统服饰,而是促进中国服饰的改良,体现中西合璧产物的是①长袍马褂②中山装③西服④旗袍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D略3. 下表为两汉至隋和唐朝水利工程数量表(单位:件),据此可以推断两汉至隋唐两汉至隋唐陕西2932四川115山西1032江苏1518河北1224安徽912河南3711浙江1344甘肃24福建629湖北14江西320湖南27云南21B.北方经济落后于南方C.唐朝丝织业的发展超越前代D.南方经济得到了开发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表格,通过两汉至隋到唐朝所述各省的水利工程数量变化可知,北方仅有山西、河北明显增加,而河南明显减少,同时南方的四川、浙江、福建、江西均有明显增加,水利工程的修建服务于农业发展,因此可推断到了唐朝南方的农业经济得到更多的开发,D项正确。

岳麓版历史必修2: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岳麓版历史必修2: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二四单元 中工国业社文会明主的义崛建起设和发对展中道国路的的冲探击索
1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课前自主初探
课堂互动解疑 2
课前自主初探
教材精巧点拨 形成知识体系
3
目标导学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了解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4
自主学习 一、“断发易服” 1.易服
34
②对人们现实生活所起的作用 a.报刊作为重要的新闻媒介,是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 重要渠道。 b.在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 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c.在报刊多样化和更加专业化的今天,它对人们的学习 教育、文化娱乐、生活消费、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产生全方位 的影响。
35
典例剖析 例1 命题视角:考查对报纸传媒的认识。 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 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 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22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鸦片战争前后,西 式服饰传入中国,民间仿效之风悄然兴起;长袍马褂与西服革 履并行不悖,成为近代社会特有的景观。
答案 C
23
3.大约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 ()
A.鸦片战争后 B.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 C.维新变法后 D.“五四”运动后
24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太平天国起义爆发 后,各报刊用大量篇幅及时报道时局和战况,报纸成为抢手 货,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
9

【历史】岳麓版必修2精美课件:第2单元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历史】岳麓版必修2精美课件:第2单元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知识网络
互动探究
探究 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西风东渐”,中国社会生
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是什
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思路点拨 变化原因的分析应从西方文明的冲击、工商 业发展的影响、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政府的推动几个 方面着手;影响应考虑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答案
(1)原因:①西方列强侵略的客观影响。鸦片
B.中国女性逐渐摒弃了落后的封建观念
C.法院的权力已经高于皇权 D.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制度已经确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理解和
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1912年,清王朝统治被推翻,A 项结论不符合史实;C项结论不对;而D项结论不符合当
时的中国实际情况。文绣利用法律手段提出离婚,反映
④1931年,第一部有声影片《 歌女红牡丹》。
2.作用 (1)及时传播 时事信息,娱乐生活。 (2)促进了科学知识 的普及。 (3)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问题思考 3.近代报刊业兴起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 (1)与西学的传播有直接关系。(2)与社会
时政活动相联系。(3)增强了人们的“新闻说明中国女性逐渐摒弃了落后 的封建观念。 答案 B
能力提升
7.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 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 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 国 ( )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鸦片战争后,服饰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①穿西装 A.①②③ ②民间服饰变革 ( A ) ③官定服饰变革 B.②①③
C.③①②

高三历史专题8 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历程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基础知识梳理

高三历史专题8 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历程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基础知识梳理

高三历史专题8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历程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基础知识梳理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变动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1)表现:(2)影响:(具有双重性)2、表现:(1)小农经济开始瓦解(2)新经济成分——近代企业出现(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3、关于洋务运动4、关于民族工业:(注意各个时期发展的表现)兰地酒之先河。

住①西式建筑最早出现在租界地区;②近代民居最普遍和最典型的是居住大院和里弄;③在大城市出现高级公寓和别墅式住房,其中独院式的花园洋房最为引人注目交通通讯①中国境内的第一条铁路是淞沪铁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X铁路,成为中国铁路史的里程碑。

②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诞生。

③中国航空事业真正起步于1918年。

④1896年,“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此后清政府又设立邮传部,邮政正式脱离海关;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⑤1877年某某巡抚在某某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社会习俗①断发:1910年,清政府准许臣民自由剪发;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布《剪辨通令》,结辫陋习至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

②不缠足:开始时间先于断发,维新运动时期康有为正式成立不缠足会。

但是不缠足运动完成较晚。

③礼节:民国初年废除跪拜、作揖礼节以及体现森严等级的称呼。

④婚姻: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洪流,推动了近代婚姻变革进程,但是晚清婚姻风俗变革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及官宦人家。

⑤丧葬:变化最为迟缓。

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简洁的丧葬礼仪引起国人注目。

大众传媒1、报刊: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太平天国运动后,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热情空前高涨,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

新文化运动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必修二学案5近代社会生活

必修二学案5近代社会生活

教师寄语: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经济史学案5 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编制刘文波审核刘勇 2009.1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表现、原因、影响1.表现:断发易服,剪辫,不缠足,西式食品出现,花园洋房出现,近代新式交通和通讯,西方礼仪兴起等。

2.原因(1)根本原因,首先是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强烈冲击。

(2)具体原因:①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导致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②西方自由、平等、民主思想不断传播,资产阶级和维新、革命、文化运动的兴起发展,冲击封建制度和旧的生活方式;③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的兴起,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

3.影响:①政治上,有利于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②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

总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巩固练习1.中国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http://www.m1905.com/bbs,网址中设置“1905”的寓意是( )A.这一年电影传到了中国 B.这一年是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之年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无声电影的历史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2.下列有关“断发”与不缠足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都同时被取消B. 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政治色彩C.“去辫”首先是中国留学生在西方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下发生的D. 放足受外国传教会宣传的影响3.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汽车。

不料,太后仅坐一下便弃之不用了。

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

这说明( )A.慈禧生活俭朴 B.中国不需要汽车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D.中国的近代化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4.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移风易俗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移风易俗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移风易俗社交礼仪:1、跪拜礼→握手、鞠躬;2、称呼:“老爷”“大人”→“先生”“同志”;3、婚丧仪式:铺张繁琐愚昧→简洁文明。

“断发”与不缠足运动:1、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法令;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革除。

2、不缠足运动先于“断发”。

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维新派人士发起女权运动。

康有为在广东南海首创《不缠足会草例》,其后与康广仁在广州正式成立“不缠足会”,并不断推广,新学堂则以不缠足为基本的入学条件,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五四时期人们关于婚姻自由的看法:五四时人认为,婚姻自由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恋爱自由:恋爱是“男女结婚的中心要素”,“必定先有恋爱,方可结为夫妇,必定彼此永久恋爱,方可为永久的夫妇”。

(2)婚姻自主:婚姻主体对主婚权的把握是实现婚姻自由的关键。

他们强调婚姻要“完全凭着男女两人自由的意志,互相结合”。

(3)离婚自由:“在现社会内,自由结婚与自由离婚一样很重要……如果不同时鼓吹自由离婚,那就这自由婚制也成了锁镣”,因此,“自由结婚与自由离婚并行齐进”。

(4)再嫁自由:认为寡妇再嫁问题,完全是“一个个人问题”,要按本人的意愿去办,万不能“为了褒奖条例,为了贞节牌坊”,而断了再嫁的念头。

强调婚姻缔结当事人的权利,强调婚姻以爱情为基础,强调夫妇双方在自由同意基础上的婚姻的道德性,无疑是切中封建婚姻的实质,是对传统婚姻观的有力冲击。

黄遵宪劝止缠足:1897年10月,梁启超应邀任湖南时务学堂总教习,在当地提倡不缠足,按察使黄遵宪马上予以支持。

黄遵宪首先列名不缠足活动发起人,接着亲撰布告,劝告人民不要缠足:“天地生人,本无生女悲惨之意,父母爱子,时仅生疾毁伤之忧。

故圆颅方趾,麻木偏枯则为疾,属毛离里,疾痛弱化之谓慈。

自薄俗流传,公理蒙晦,求工纤趾,肆彼忍心,毒螯千年,波靡四域,肢体因而脆弱,民气以之凋残,几使天下有识者伤心,贻后世无穷之唾骂。

高考历史必修2总复习:第八单元第17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高考历史必修2总复习:第八单元第17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政治斗争 和开展_________的武器。 新文化 (7)______ 运动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
活的重要内容。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2.电影 (1)19世纪末期电影传入中国。 定军山 (2)1905年摄制的《________》,是中 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影片。 难夫难妻 (3)1913年的《__________》是中国第 一部故事影片;1931年,中国第一部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高考例析
(2011· 高考浙江卷)据地方志
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
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
理解错误的是(
)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办近代交通业。
②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经济利益,操
控中国交通业。 ③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 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3)影响 ①积极影响: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 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 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
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总之,推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
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
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文化的精
髓,又顺应时代变革。
总之,中国近
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
除和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
栏目 导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复习与练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复习与练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复习与练习1.()前后,西装传入中国,人们的服饰上出现了()的特点,2.()和()的出现是中西合壁的产物。

3.辛亥革命后,在()思想的影响下,维新人士倡导发起()运动,成立了()会,4.结辫陋席结束于(),标志是国民政府发出了(《》)。

5.(),中国出现了近代报刊,()后,人们有了新闻观念。

6.1872年创刊的《》是近代至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7.(),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

8.(,)电影传入中国。

9.中国第一次自拍影片《》,第一部政事影片《》,第一部有声影片《》。

10.民国之初,在()的()和官僚人家出现了文明婚礼。

社会生活变化的程度衣——西方服饰传入并导致中国服饰产生变革,但西方服饰并没有完全取代传统服饰——中西合璧食——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

“变”的范围主要限于上流社会住——西方建筑的出现。

范围也很有限,但导致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的出现。

社会风尚——结辫和缠足陋习的革除。

结辫是彻底革除,缠足在中国近代只是小范围内得到革除。

休闲娱乐——中国近代报刊的诞生和电影的传入。

电影、报刊——改变了中国近代的精神生活社交礼仪——交际礼仪由于朝代的更替,变化彻底婚俗和丧葬礼仪的变化还是局限于小范围断发”与不缠足运动(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1、原因: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影响2、概况:1)断发概况①1910年清政府允许剪发②民国政府《剪辫通令》结辫陋习革除2)不缠足运动概况①清政府多次废止但屡禁不止②维新派人士倡导为什么说“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1)“断发”和不缠足运动的兴起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列强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民主平等的思想,促进中国人思想的变化。

(2)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迫于形势,中国政府也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变化。

(3)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色彩。

电影概况1)《定军山》——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拍电影2)《难夫难妻——第一部故事片3)《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有声片练习1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

高中历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精品学案 岳麓版必修2

高中历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精品学案 岳麓版必修2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时间:2012、3、19 制作人:申洪光审核人:坚永乐编号:18012【旧知新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材料二:(官府工匠)相语以是,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

材料三:(豪强)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

材料四:五亩之宅,树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是以衣帛矣。

材料五: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卫生。

东北半城皆据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2)材料四、五在经营方式上有何区别?说明了什么问题?【课程标准】1、了解近代以来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的变化。

2、了解近代以来报刊业和电影的发展服概况及影响。

3、掌握近代以来社交礼仪的概况。

【知识梳理】一.“断发易服”㈠衣着的演变1.原因:⑴鸦片战争前后,___________传入中国,民间仿效之风悄然兴起。

⑵人们根据各自的方式、审美情趣和___________,随心所欲地选择服饰。

⑶清政府和国民政府的推动。

2.表现:⑴鸦片战争前后,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⑵新军的___________采用西式军装及操衣、操帽。

⑶清政府对传统的军服进行改革⑷民国政府仿照西方各国,颁布了___________和形制。

⑸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是___________的产物。

㈡“断发”与不缠足运动1.特点:具有鲜明的___________2.过程:⑴1910年,清政府颁布了准许___________的法令。

⑵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发出《___________》,结辫陋习至此革除。

(3)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维新派人士倡导发起___________运动。

不缠足运动开展起来。

二.报刊与电影㈠报刊1.出现: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

2.发展:⑴___________起义爆发后,各报刊用大量篇幅及时报道时局和战况,报纸成为抢手货,民众开始有了“___________”的观念。

[小初高学习]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2课 新潮

[小初高学习]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2课 新潮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学习目标]一、“断发易服”1.服饰的变化(1)原因①鸦片战争前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

②清政府对官定服饰实行改革。

③民国政府颁布男女礼服的形制。

(2)特点①先民间仿效,后政府改革。

②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3)影响①人们根据各自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随心所欲地选择服饰。

②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

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2.“断发”和不缠足运动(1)特点:“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2)断发: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的法令。

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

(3)不缠足运动①原因: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②进程:维新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成立了“不缠足会”,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易混易错]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2.允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最早时间是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革命。

[思维点拨]中山装寓意民主、法制,“断发”带有与清政府决裂的象征意义,不缠足运动有利于妇女解放,因而都是进步的、革命的表现。

二、报刊与电影1.报刊(1)出现: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

(2)发展①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各报刊用大量篇幅及时报道时局和战况,民众开始有了“新闻”的观念。

②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③1884年创办的《点石斋画报》,开新闻画报之先河。

(3)高涨①维新运动中,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

②新文化运动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

2.电影(1)19世纪末期,电影传入中国,迅速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新式娱乐活动。

(2)1905年京剧短片《定军山》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的影片。

(3)1913年《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

(4)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摄制完成。

3.作用及时传播时事信息,娱乐生活,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高三历史总复习课件:2-2-4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与通迅的变化

高三历史总复习课件:2-2-4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与通迅的变化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 ) 历 史 配 岳 麓 书 社 版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五、近代社会变迁的评价 1.是在受到西方物质文明和________影响下发生的,
反映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折射出________精神和民族意
识,有些还成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 2.由于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广大内地 农村几乎看不到新生活气息,闭塞和贫穷依然是下层民众 普遍的生存状态。 参考答案: 民主思潮 人文
(2)《________》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
大的报纸。申报馆创办的《____________》开新闻画报之 先河。 (3)《____________》《 月 月 小 说 》《 绣 像 小 说 》 《________》号称清末四大小说期刊。 (4)________运动中,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 政治斗争的武器。 (5)________运动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不可 或缺的内容。
一、服饰
1.________前后,西式服饰传入我国。
2.________与________并行不悖成为近代社会特有 的景观。 3.西装的传入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 ,________与 ________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参考答案: 1. 鸦片战争 旗袍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 ) 历 史 配 岳 麓 书 社 版
首页 上页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 ) 历 史 配 岳 麓 书 社 版
3.甲午战争
下页 末页
4.京张铁路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二、水运和航空 1 . 水 运 : 1872 年 近 代 第 一 家 轮 船 航 运 公 司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亥年间,革命士兵剪辫子
妇女缠足的陋习由来已久。由于满族妇
女不缠足,清政府曾多次下令废除缠足, 但屡禁不止。
三寸金莲
▲缠足据说始于五代宫廷
鸦片战争前
后,外国传教 会组织了各种 “天足会”, 极力宣讲缠足 的弊害,部分 人穿上的简洁 的鞋子。
▲“天足会”奖 章

不 缠 足 会 商 例
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维新派人士倡
导发起女权运动。康有为在广东南海首创《不缠 足会草例》,其后与康广仁等在广州成立了“不 缠足会”,并逐渐推广,新学堂则以不缠足为基 本的入学条件,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穿高跟鞋的女子
▲放足布告
具 有断 鲜发 明” 的与 政不 治缠 色足 彩运 。动
▲廖冰兄的漫画

“断发”与不缠足运动
▼缠足板凳 ▼裹小脚的女人
▲梳辫子的男子
▲真正的清朝发型
剃发留辫原本是满 族人的习俗。清朝凭 借政权的力量使之变 成了满汉民族共有的 风俗。

数 十 万 人 为 头 发 丢 了 性 命
▲垂长辫子的男人
1910年,清政府
颁布了准许臣民自 由剪发的法令。
辛亥革命之后,
民国政府发出《剪 辫通令》,结辫陋 习至此革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