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总论重点知识点

合集下载

外科学重点-总论

外科学重点-总论

外科学重点-总论一、水电平衡体液:①体液约占体重的60%,其中细胞内液约占40%,细胞外液约占20%。

②肾素-醛固酮系统维持血容量,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维持渗透压。

等渗性缺水:①最易发生,不口渴。

②丧失5%血容量不足,6%~7%休克伴代酸。

③补充平衡盐溶液。

④补等渗盐水量L=(血细胞比容上升值/血细胞比容正常值)×体重kg×0.25。

低渗性缺水:①组织间液减少>血浆的减少,低钠性休克。

②低渗血容量低,高渗细胞内脱水而口渴。

③需补充的钠盐量mmol=(血钠的正常值-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0.6(女性0.5)。

④消化液急性丧失是等渗,持续丧失是低渗。

高渗性缺水:补水量mL=(血钠测得值-血钠正常值)mmol/L×体重kg×4。

钾:①过浓过多,过快过早。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②总量<8g,浓度<3g/1000ml,速度<80滴/min。

③低钾:肌无力,腱消失,肠麻痹,传导阻滞,节律异常。

T低平倒置,ST降低、QT延长、U波。

低钾低氯尿酸代碱。

浓度:≤0.3%,40mmol/L,3克;速度:(<80滴/分,20 mmol/h);见尿补钾:(尿量>40ml/h);补钾不过量(24 h补钾量<6~8 g:100~200mmol)。

浓度40,速度20。

④高钾:肾功能减退,休克骤停。

T髙尖,QT延长、QRS增宽、PR延长。

25%葡萄糖400ml+10%葡萄糖酸钙100ml+11.2%乳酸钠50ml+胰岛素30U,6d/min。

钠和氯:①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影响细胞内外水的移动。

②参与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

③参与胃酸的形成。

④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Na可增强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钙:①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过敏反应时通透性增高,可用钙剂治疗。

②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低血钙使肌肉兴奋性升高,引起抽搐,也可用钙剂治疗。

③作为Ⅳ因子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外科学总论

外科学总论

(四)抗菌、无菌法
伤口化脓是100余年前外科医 生所面临最大困难问题之一。1867 年英国Lister采用石碳酸溶液冲洗 手术器械;1889年法国Furbring提 出手臂消毒法;1890年美国Halsted 倡用戴橡皮手套。
法国细菌学家R.Koch于1878年 发现伤口感染的病原菌之后,德国 外科医生Bergmann创用蒸气灭菌法。 1929年英国 Fleming发现青霉 素;1935年பைடு நூலகம்国Domagk倡用百浪多 息。开创了抗菌药物的新时代。 抗菌药、抗生素、抗菌素
外 科 学 总 论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阴彦林副主任医师
第 一 章
绪 论
一、外科学的范畴(重点)
(一)损伤:各种致伤因子引起的人体组 织破坏及功能障碍。 致伤因子 物理:暴力、冷、热、电、放射线 化学:强酸、强碱 外科 (二)感染:炎 症 感 染 外科感染
(三)肿瘤:机体正常细胞在不 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 产生的异常增生,分化所形成的新 生物。 良性:瘤 恶性:癌、肉瘤、母细胞瘤 关于肿瘤的诊断 关于肿块的描述,包块、肿物、 肿块
A.Pare
A.Vesalius(1514-1564)比利 时的外科解剖学家,他开创解剖学 由外科医生教授的先例。 解剖是外科学的大门。
A.Vesalius
(二)病理学、生理学
把病理检查应用到外科的是英 国J.Hunter(1728 -1793),他也是 实验外科的开拓者。
J.Hunter
外科学和生理学的结合使外科 医生的视野从局部扩展到整体。比 较有突出贡献的是美国F.D.Moore, 1952年发表的《对外科手术的代谢 反应》。现代肿瘤的治疗也必须遵 循无瘤术、根治术及尽量符合生理 三原则。

外科学总论重点整理

外科学总论重点整理

外科学总论重点整理绪论外科疾病分类外科疾病的基本形式⼤致分为七类:损伤(Injury):内脏破裂、⾻折、烧伤等。

感染(Infection):坏疽阑尾的切除等。

肿瘤(Tumor):良性肿瘤切除可获得治愈;对恶性肿瘤,⼿术能达到根治、延长⽣存时间或者缓解症状的效果。

畸形(Deformity):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脏病等;后天性畸形,如烧伤后瘢痕挛缩等。

内分泌功能失调(Abnormal function of endocrine):甲状腺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等。

寄⽣⾍病(Parasite):如肝包⾍病和胆道蛔⾍症等。

其他(Others):外科病⼈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Na+ 135-145 mmol/LK+ 3.5-5.5 mmol/LCl-102 mmol/LHCO3-21-27 mmol/L⾎浆渗透压: 正常值290--310 mmol/L【等渗性缺⽔】isotonic dehydration⽔和钠成⽐例地丧失,细胞外液渗透压保持正常,⼀般不发⽣细胞内缺⽔。

代偿机制:肾⼩球⼩动脉壁的压⼒感受器受到管内压⼒下降的刺激,以及肾⼩球滤过率下降所致的远曲⼩管液内Na+的减少激发肾素—⾎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渗性脱⽔低渗性脱⽔等渗性脱⽔发病原因⽔摄⼊不⾜或丢失过多体液丢失⽽单纯补⽔⽔钠等⽐例丢失⽽未补充发病机制细胞外液⾼渗,细胞内液丢失为主细胞外液低渗,细胞外液丢失为主细胞外液等渗,细胞内外液都有丢失临床表现⼝渴,尿少,脱⽔热,脑细胞脱⽔脱⽔体征,休克,脑细胞⽔肿⼝渴、尿少,脱⽔体征,休克⾎清钠>150mmol/L <135mmol/L 135~145mmol/L 治疗低渗盐⽔⾼渗盐⽔平衡盐低钾⾼钾a. 肢体软弱⽆⼒+-b. EKG表现1、T波低平、倒置1、T波⾼⽽尖2、S-T段下降2、QRS波增⾼3、Q-T间期延长3、QT间期改变4、U波4、PR间期改变C. 其他肠⿇痹⼼搏骤停代谢性酸中毒主要原因1.丢碱过多:腹泻、肠、胆、胰瘘等;应⽤碳酸肝酶制剂,可使肾排H+及重吸收HCO3-减少。

外科总论重点

外科总论重点

外科学名解1.无菌术:是针对微生物及其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

其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2.消毒: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等)。

3.低渗性脱水:细胞外液减少合并低血钠,特点是钠丢失多于水,血清钠浓度<135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减少。

4.高渗性脱水:细胞外液减少合并高血钠,特点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和内液都减少。

5.等渗性脱水:细胞外液减少而血钠正常,特点是水钠成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但血清钠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

6.代谢性酸中毒:是指细胞外液H+增加和(或)HCO3-丢失过多引起的pH下降,以血浆原发性HCO3-减少为特征,是临床最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

7.代谢性碱中毒:是指细胞外液碱增多和(或)H+丢失引起pH升高,以血浆原发性HCO3-增多为特征。

8.呼吸性酸中毒:是指CO2排除障碍或吸入过多引起的pH下降,以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升高为特征。

9.呼吸性碱中毒:是指肺泡通气过度引起的PaCO2降低、pH升高,以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减少为特征。

10.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是指感染或非感染因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一种难以控制的全身性瀑布式炎症反应。

表现为体温升高或下降,心律失常,白细胞溶解及减少,血压升高甚至发生休克、ARDS、多器官功能衰竭。

11.新鲜冰冻血浆:是全血采集后6小时内分离并立即置于-20°~-30°C条件下保存的血浆。

12.冰冻血浆:新鲜冻血浆保存1年以上,5年以内为普通冰冻血浆。

也可以是在全血有效期内分离并置于-30°C条件下保存的血浆。

13.休克: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

14.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严重创伤、感染和休克时,原无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同时或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

外科学总论知识点大全

外科学总论知识点大全

1外科学的范畴:①损伤:各种致伤因子引起的人体组织破坏及功能障碍②感染:炎症、感染、外科感染③肿瘤④畸形⑤需要外科治疗的某些功能障碍性疾病。

2.无菌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

3.无菌术的内容:包括灭菌法、消毒法、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

4.灭菌: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5.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不要求清除或者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孢等)6.伤口沾染的来源:①皮肤②鼻咽腔③感染病灶和有腔器官④空气中的带菌微粒⑤器械、用品、药物等7.清除细菌的方法:①机械的除菌方法②物理灭菌法:高温、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等③化学消毒法:醇类、氧化剂、表面活性剂、酚类、烷化剂8.物品存放时间一般不超过7日,在寒冷干燥的条件可延长到14日,逾期应重新处理。

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这种在外科病人最易发生。

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保持正常。

常见病因: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肠外瘘、大量呕吐等;②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内感染、烧伤等。

临表:恶心厌食少尿,但不口渴,眼窝凹陷皮肤松弛等,若短期内体液丧失细胞外液的25%则有脉搏细速肢端湿冷血压不稳等血容量不足症状,丧失30~35%有更严重的休克表现。

休克伴发代酸,若丧失的体液为胃液则伴发代碱。

诊断:实验室检查有血液浓缩,RBC、HB、血细胞比容均明显升高,尿比重增高,钠氯一般无明显降低。

治疗:静滴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乳酸钠、复方氯化钠溶液),纠正缺水后,排钾量会有所增加,血清钾因细胞外液量增加而被稀释故在尿量达到40ml/h后,补钾即应开始。

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失钠,故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低渗性脱水的主要病因及治疗原则。

主要病因有: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丧失,如反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引流或慢性肠梗阻,以至于大量钠随消化液排出。

②大创面的慢性渗液。

外科学总论复习资料

外科学总论复习资料

外科学总论复习资料外科学是临床医学之中最具有辐射性和影响性的一门学科,它是通过手术、介入或者其他方法治疗各种疾病的学问。

熟练的外科医师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急救和抢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本篇文章主要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外科学的相关知识,为外科医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

外科学研究的范畴非常广泛,包括整形外科、心胸外科、脑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消化外科、骨科等。

每个领域都有其细节和技巧,因此外科医生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才能在临床工作中获得成功。

第一章:外科学基础知识1. 全身麻醉和局麻的区别以及其应用范围和副作用。

2. 外科医生需要掌握各种手术器械和手术技巧,以便快速识别并处理手术过程的意外情况。

3. 了解患者术后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康复建议和指导。

第二章:不同领域的外科学1. 心胸外科心胸外科主要处理与心脏、肺和其他与呼吸和循环系统有关的疾病。

对流行病学、生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方面知识的深入理解有助于使用正确的手术策略。

心胸外科医生还需要透彻了解各种手术器械、药物和器官支持设备的使用方法。

2. 脑外科脑外科主要处理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的疾病。

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涉及到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药理学等方面。

脑外科医生需要掌握先进的手术技术和手术器械。

了解大脑的成像技术,如CT和MRI等,也是重要的。

3. 整形外科整形外科主要处理与外表和外貌有关的疾病。

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集成于解剖学、生理学、美学和材料学的基础上,包括了整形手术、注射、填充剂和皮肤修复技术等。

整形外科医生需要掌握各种手术器械和材料,并了解这些技术的优势和限制。

第三章:外科治疗过程1. 手术前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的病情评估、麻醉医生的参与以及手术室的设置。

术前的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全身情况、危险因素和合并症的识别。

2. 手术过程外科医生需要了解手术器械的基本用途和操作方法,以确保顺利完成手术过程。

他们还应该能够快速识别并处理可能的意外情况。

外科学总论重点知识点

外科学总论重点知识点
脾肿大,脾亢-全血(↓)
交通支扩张-胃底下曲张V出血
腹水门V高压↑,淋巴生成↑、毛细血管滤过压↑
低白症、胶体渗透压↓
醛固酮↑
肝功能分级(分级)
A B C
白清(白)>35 30-35 <30反应最低近情况
腹水无少易控多难控
三、治疗:(1)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
手术治疗:分流术和断流术
断流-不影响入肝血流分流—降低门V压
禁用:
2.乳腺囊性增生病与乳鉴别,除外恶变,雌H拮抗
3.乳腺纤维腺瘤15←20—25y→30+
4.乳管内乳头状瘤,40—45y,恶变率6—8%
5.乳腺:局部,1,“酒窝征*”
淋巴质堵塞:“桂皮征”
淋巴引流:月国窝→锁骨下→锁骨上
胸骨旁
乳房间
深组→肝(腹直肌鞘,肝镰状韧带)
血行转移,肺骨肝
发病:45-55Y城市女性首位
滤泡状腺:50y左右中恶
血行转移肺、肝骨33%,淋巴结转移10%
未分化:70y高恶
髓样:降钙素分泌→血钙↓
六、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类(乔本氏病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病:30—50岁
诊断:抗甲状腺球抗体()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治疗:除外并存恶性病变,包括淋巴瘤,长期服用甲状腺制剂有效。
七、甲状旁腺元进()
反馈调节
三、类型:易复型,难复型,嵌顿型,绞窄型
滑动疝、肠壁疝、逆行性嵌顿疝,疝(憩室)
四、鉴别:直疝、斜疝:(40-50y以上的多产妇)
五、治疗:非手术-1岁以内,体弱者,疝带
手术治疗趋势:成形术
无张力腹腔镜
嵌顿疝的治疗:无绞窄-还纳,防止肠道梗阻
有绞窄-切除
14
腹部损伤()

外科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外科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外科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外科总论。

1. 无菌术。

- 概念: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

- 手术器械、物品的灭菌、消毒法。

- 灭菌: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芽孢。

如高压蒸汽灭菌法,这是应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灭菌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医用物品,如手术器械、敷料等,压力104.0 - 137.3kPa,温度121 - 126℃,维持30分钟。

- 消毒: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孢等)。

如化学消毒法中的浸泡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2%戊二醛,适用于不耐热的精密仪器等的消毒。

- 手术人员和病人手术区域的准备。

- 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一般先更换手术室专用的清洁鞋和衣裤,戴好帽子和口罩。

手臂消毒法常用肥皂刷手法和碘伏洗手法等。

- 病人手术区域的准备:目的是消灭拟作切口处及其周围皮肤上的细菌。

一般手术区域皮肤的毛发应剃除,用2.5% - 3%碘酊涂擦皮肤,待碘酊干后,以70%酒精涂擦2 - 3遍脱碘。

2.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 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 等渗性缺水: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血清钠浓度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

常见病因有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大量呕吐、肠瘘等)。

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因,补充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补充量为丧失量加上每日生理需要量(一般为2000 - 2500ml)。

- 低渗性缺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病因如胃肠道消化液持续丧失(如反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等)。

轻度缺钠者给予等渗盐水补充;重度缺钠者可补充高渗盐水。

- 高渗性缺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常见于水分摄入不足(如食管癌患者不能进水)或水分丧失过多(如高热大量出汗)。

治疗除病因治疗外,应补充低渗溶液,如0.45%氯化钠溶液。

- 钾的异常。

- 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外科学总论知识点大全

外科学总论知识点大全

外科学总论知识点大全1.外科学的定义和范畴:外科学是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的医学专业,包括外科学的发展历史、特点、目的和任务等内容。

2.外科医师的基本素质:外科医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学知识、丰富的手术经验、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责任心等。

3.外科手术的基本原理:外科手术的基本原理包括手术创伤的形成、手术目标的确定和手术的操作技巧等。

4.手术创伤的形成:手术创伤是指手术过程中对组织产生的损伤,包括机械性损伤、热损伤和化学性损伤等。

5.手术目标的确定:外科手术的目标包括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和重建性手术等。

6.手术的操作技巧:手术的操作技巧包括解剖学知识、止血技术、缝合技术和手术器械的使用等。

7.外科手术的分类:外科手术可以分为普通外科手术、骨科手术、胸外科手术、心血管外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泌尿外科手术、妇产科手术、眼科手术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等。

8.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外科疾病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9.外科手术的并发症和处理:外科手术的并发症包括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处理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10.外科学的发展历史:外科学的发展历史包括古代外科学、现代外科学和未来外科学等。

11.外科学的研究方法:外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临床观察、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等。

12.外科学的技术进展:外科学的技术进展包括显微外科技术、微创外科技术和机器人外科技术等。

13.外科学的团队合作:外科手术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过程,需要外科医师与麻醉师、护士和其他医疗人员合作完成。

14.外科医疗质量和安全:外科手术是高风险的医疗行为,需要注意医疗质量和安全的保障,包括手术操作规范、感染控制和错误处理等。

15.外科学的前沿技术和研究方向:外科学的前沿技术包括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和生物材料等;研究方向包括手术教育、手术质量评价和手术后康复等。

以上是关于外科学总论的一些知识点,涵盖了外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理论和技术等方面。

外科学总论重点总结

外科学总论重点总结

外总总结1、外科疾病分类①损伤;②感染;③肿瘤;④畸形;⑤其他性质的疾病2、无菌术名解无菌术是针对可能的感染来源和途径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包括灭菌法、消毒法、无菌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等。

3、病人手术区的准备注意事项①涂擦药液时,应由手术区中心部向四周涂擦。

如为感染伤口或为肛门区手术,则应自手术区外周涂向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

已经接触污染部位的药液纱布,不应再返回擦清洁处。

②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如手术有延长切口的可能,则应事先相应扩大皮肤消毒范围)4、(多看,易出选择)细胞内外液主要离子、正常血浆渗透压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Na+,主要的阴离子是Cl—、HCO3—和蛋白质。

细胞内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K+和Mg2+,主要的阴离子是HPO42—和蛋白质。

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正常血浆渗透压为290~310mmol/L5、(1)正常pH:7.35~7.45(2)人体通过体液的缓冲系统、肺的呼吸系统和肾的排泄完成对酸碱的调节作用。

①血液中的缓冲系统以HCO3—/H2CO3最为重要。

HCO3—的正常值为24mmol/L,,H2CO3平均为1.2mmol/L,两者相比值HCO3—/H2CO3=24/1.2=20:1.只要HCO3—/H2CO3的比值保持20:1,无论HCO3—及H2CO3绝对值有高低,血浆pH仍能保持为7.40②肺的呼吸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CO2经肺排出,可使血中PaCO2下降,也即调节了血中的H2CO3③肾调节酸碱平衡的机制为:I、通过Na+—H+交换而排出H+;II、通过HCO3—重吸收而增加碱储备;III、通过产生NH3+并与H+结合成NH4+后排出而排H+;IV、通过尿的酸化过程而排H+6、等渗性缺水常见病因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肠外瘘、大量呕吐;②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肠梗阻、烧伤等。

其丧失的体液成分与细胞外液基本相同。

外科学总论-重点知识

外科学总论-重点知识

外科学:是研究需要手术治疗疾病的临床及相关基础理论学科,以手术或手法为主。

外科疾病分类: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其他性质的疾病。

无菌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

无菌术的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灭菌: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消毒: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孢等)高压蒸汽法:当蒸汽压力达到104-137.3kPa时,温度可达121-126摄氏度,在此状态下维持30min,即能杀灭具有顽强抵抗力的细菌芽孢在内的一切微生物。

高压蒸汽灭菌法适用于能耐高温的物品。

高压蒸汽灭菌法注意事项:P8煮沸法:在水中煮沸至100°C,并持续15-20min,一般细菌即可被杀灭,但带芽孢的细菌至少需煮沸1h才能杀灭。

海拔每增高300m,灭菌时间应延长2min。

压力锅的蒸汽压力一般为127.5kPa,锅内最高温度可达124°C左右,10min即可灭菌。

煮沸法注意事项:P8火烧法:金属器械的灭菌。

药液浸泡法:1.2%中性戊二醛水溶液,浸泡时间为30min;2.10%甲醛溶液,浸泡时间为20-30min;3.70%酒精,浸泡时间为30min;4.1:1000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溶液,浸泡时间为30min;5.1:1000氯己定(洗必泰)溶液,浸泡时间为30min。

甲醛蒸气熏蒸法。

病人手术取得准备:目的是消灭拟作切口处及其周围皮肤上的细菌。

手术中的无菌原则:P10pH7.35-7.45,>7.45为碱中毒,<7.35为酸中毒。

神调节肾调节酸碱平衡的机制:1.通过Na-H交换而排H;2.通过HCO3-重吸收而增加碱储备;3.通过产生NH3+并与H+结合形成NH4+后排出而排H+;4.通过尿的酸化而排H+。

血液中的缓冲系统以HCO3-/H2CO3最为重要。

等渗缺水:又称为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这种缺水在外科病人中最易发生。

(完整版)外科学总论重点

(完整版)外科学总论重点

外科学1 现代外科学奠基于三大问题的解决:手术疼痛、伤口感染、止血、输血2 无菌术:无菌术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基本操作规范,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

无菌术包括灭菌、消毒、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

灭菌: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消毒: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等)。

手术伤口感染的细菌来源①人体皮肤表面。

②人体鼻咽腔内。

③体内感染灶和胃肠道、气管等④空气。

⑤手术器械、敷料和其它未消毒或被细菌污染的手术用品。

3 应用灭菌的物理方法有高温、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等。

用物理的方法(高温等)能把应用于手术区域或伤口的物品上所附带的微生物彻底消灭掉。

手术器械和应用物品如手术衣、布单,都可用高温灭菌,紫外线用于室内空气灭菌。

电离辐射法和应用:主要用于药物如抗生素等的制备过程。

也用于一次性医用物品的灭菌。

辐射消毒优点:①可在室温处理(冷消毒)②射线穿透力强,消毒均匀彻底,无有害残留物③易于集装处理,效果高、可靠性强,便于连续作业④成本低、处理价格便宜有些化学品如甲醛、环氧乙烷及戊二醛等也可消灭一切微生物。

应用化学方法还可用于某些特殊手术器械的消毒,手术人员的手和臂的消毒以及手术室的空气消毒,某些药液的蒸气(如甲醛)可渗入纸张、衣料和被服而发挥灭菌作用。

4 (一)高压蒸气法①下排式高压蒸气灭菌器由一个具有2层壁的耐高压的锅炉构成。

清毒室内、蒸气产生高压高温而发挥灭菌作用。

灭菌器压力104~137.3kPa。

温度达121~126℃。

维持30′。

能杀灭包括具有顽强抵抗力的细菌芽胞在内的一切微生物。

②预真空式蒸气~170kPa。

132℃。

4~6分钟达到灭菌效果注意事项①包裹大小适中。

包扎不宜过紧,体积上限40cm×30cm×30cm②包裹排列不宜过密③预置包内、包外灭菌指示纸带(以前同硫磺)粉末溶化为达到标准。

④易燃、易爆物品如碘仿、苯类禁用⑤瓶装液体灭菌,用纱布包扎瓶口。

外科总论知识点

外科总论知识点

1.外科疾病:分5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性质的疾病2.无菌术: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基本操作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2)消毒法:(抗菌法),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的微生物。

①高压蒸汽灭菌法②煮沸灭菌法③火烧法④药物浸泡法3.等渗性缺水:水、钠等比例丢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内:血清钠在135-145mmol/L间:血浆渗透压为290-310mmol/L。

4.水中毒:(稀释性低血钠),指机体的摄入水总量超过了排除水量,以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加。

5.休克(shock);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它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

休克分为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性和过敏性休克五类。

把创伤和失血引起的休克均划人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性和感染性休克在外科最常见。

6.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指急性疾病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序贯发生功能障碍。

MODS的发病基础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也可由非感染性疾病诱发,如果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有逆转的可能。

临床分为迟发型和速发型两类。

7.急性肾衰竭(AR):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损害,在短时间(几小时至儿日)内出现血中氮质代谢产物积聚,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全身并发症,是严重综合病征。

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因肺实质发生急性弥漫性损伤而导致的急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

9.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指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压下与纯氧同时吸入时,能使50%病人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时最低肺泡浓度。

MAC愈小麻醉强度愈大。

10.全身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注射进入人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的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

外科总论重点整理

外科总论重点整理

外科总论名词解释1、外科:医生能够以手术或手法治疗得疾病仅限于人体体表创伤、疮疡、骨或关节得伤病,这个医疗专业就称为外科。

2、无菌术:就就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得一系列预防措施,由灭菌法、消毒法与一定得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所组成。

3、灭菌:指杀灭一切活得微生物,包括芽孢。

4、灭菌法:指用物理方法彻底消灭与手术区域或伤口得物品上所附带得微生物。

5、消毒:指杀灭病原微生物与其她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

6、容量失调:指等渗性体液得减少或增加,只引起细胞外液量得变化,而细胞内液容量无明显改变。

7、浓度失调:指细胞外液中得水分有增加或减少,以致渗透微粒得浓度发生改变,也即就是渗透压发生改变。

8、成分失调:细胞外液中其她离子浓度改变,但因渗透微粒得数量小,不会造成对渗透压得明显改变,仅造成成分失调。

9、水中毒:指机体得摄水量超过了排水量,导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与循环血量增多。

10、高渗性缺水:又称为原发性缺水,水与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11、低渗性缺水:又称为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

水与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12、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水与钠呈比例地丧失,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得渗透压也保持正常。

13、低钾血症:血钾浓度低于3、5mmol/L即为低钾血症14、高钾血症:血钾浓度超过5、5mmol/L即为高钾血症15、呼吸性酸中毒:指肺泡通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得二氧化碳,以致于血液中得Pco2增高,引起高碳酸血症。

16、呼吸性碱中毒:指肺泡通气过度,体内生成得二氧化碳排出过多,以致于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引起低碳酸血症。

外科学总论重点总结

外科学总论重点总结

外科学总论重点总结概述1. 外科疾病分类(1) 伤害;(2)感染;(3)肿瘤;④畸形;(5)其他疾病2、无菌技术名解无菌操作是对可能的感染源和途径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包括灭菌、消毒和无菌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等。

3、病人手术区准备注意事项(1) 涂抹药液时,应从手术区中部向四周涂抹。

如果是感染伤口或在肛门区域的手术,则应从手术区域的外围应用于感染伤口或会阴和肛门。

接触到受污染部分的液体纱布不应放回清洁处。

(2) 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应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 的区域(如果手术有延长切口的可能,皮肤消毒范围应提前相应扩大)4.细胞内外液中的主要离子和正常血浆渗透压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钠离子,主要阴离子是氯、碳酸氢盐和蛋白质。

细胞内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钾离子和镁离子,主要阴离子是羟丙基氧42-和蛋白质。

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正常的血浆渗透压为290-310毫摩尔/升5,( 1 )正常的酸碱度为7.35-7.45(2) 人体通过体液的缓冲系统、肺的呼吸系统和肾的排泄来调节酸碱。

①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是血液中最重要的缓冲系统。

碳酸氢钙的正常值为24 毫摩尔/升。

H2CO3 的平均值为1.2 摩尔/ 升,碳酸氢钙/H2CO3 的比较值=24/1.2=XXXX 年。

心血管疾病的血压调节:①高血压患者应继续服用抗高血压药物,避免出现戒断综合征。

(2)血压低于160/100毫微克,因此无需特殊准备。

(3) 高血压(> 180/100毫微克)患者术前应选择合适的抗高血压药物。

使血压稳定在一定水平,但在降至正常之前不需要手术。

32、缝线拆除时间;切口的分类和示例;记录方法时间:①术后4~5 天拆线;(2)术后6~7 天切除下腹和会阴;(3) 胸部、上腹部、背部和臀部手术后7~9 天拆线;(4)肢体手术后第10-12天拆线(关节附近位置可适当延长);⑤在14号拆除减张力缝线。

分类:①清洁切口(i类切口):指封闭无菌切口,如甲状腺切除术等。

外科学总论重点

外科学总论重点

1。

ARF时低钠的原因.①水潴留②钠过多丢失③代谢障碍④钠再吸收减少2〃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由于肾单位损伤的量和程度以及液体动力学变化的不一致所致。

当仅有部分肾小管细胞变性坏死和肾小管堵塞,肾小管与肾小球损害程度不一致时,以及有些肾单位血流灌注量并不减少,血管并无明显收缩和血管阻力不高时,就会出现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

3〃ARF的预防措施.①注意高危因素,严重创伤、较大的手术、全身性感染、各种因素引起的持续性低血压以及肾毒性物质,均应及时处理、预防或减轻这些因素,以免引起肾缺血和中毒。

②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时正确的抗休克治疗,防止有效血容量不足,解除肾血管收缩,可避免肾性ARF发生。

③软组织挤压伤及误输异型血,在处理原发病同时。

④在进行影响肾血流的手术前,应扩充血容量,术中及术后应用甘露醇或呋塞米,以保护肾功能。

⑤出现少尿时可应用补液试验,既能鉴别肾前性和肾性ARF,又可能预防肾前性ARF发展为肾性ARF。

6〃如何治疗ARF病人出现的高钾血症?治疗ARF高钾血症方法有⑴起效快但仅短时间有效的方法有①静脉内注入钙剂以对抗钾离子对心脏的毒性作用;②输入碳酸氢钠以提高血液PH值,使钾离子移入细胞内。

③葡萄糖胰岛素液,促进钾离子进入细胞内。

⑵口服钠离子型或钙离子交换树脂,与钾交换,使钾排出。

⑶最有效的方法是透析治疗。

7〃ARF会引起哪些电解质酸碱紊乱?ARF最常见的是引起高钾血症、高镁血症、高磷血症、低钙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10〃ARF少尿期的治疗原则。

①限制水分和电解质②维持营养供给热量③预防和治疗高血钾④纠正酸中毒⑤严格控制感染⑥血液净化4〃诊断MODS时应做到哪几点?①熟悉MODS的高危因素,一旦发现前述的发病基础,应即提高警觉。

②运用症状诊断学知识,结合具体病情作出鉴别诊断。

③诊断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的病变,愈早愈好。

④发现某一系统器官有明显的功能障碍,即应根据其对其他系统器官的影响,病理连锁反应的可能性,检查有关的病理生理改变。

外科学总论重点

外科学总论重点

外科学总论一、无菌术的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管理制度常用的物理灭菌方法有:高温、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应用最普遍的灭菌方法为:高压蒸气法。

121~126℃,维持30分钟,可杀灭芽胞病人手术区的消毒范围及无菌区:①涂擦消毒药液时,应由手术区中心部向四周涂擦。

如为感染伤口。

或肛门区手术,则应自手术区外周涂向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

已经解除污染部位的药液纱布。

不应再返清洁处②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 cm的区域。

如有手术有延长切口的可能,则应事先相应扩大皮肤消毒范围。

手术人员的有菌区:背部、腰部以下、肩部以上。

手术人员的无菌区:上肢、腰部以上的前胸、侧胸无菌包的保存时间为:2周二、体液失调正常血浆渗透压为290---310mmol/L。

★等渗性缺水:(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最常见)①水钠成比例的丧失,血清钠仍正常,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保持正常;[病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肠外瘘、大量呕吐);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

[治疗]治疗原发病;静注含电解质的等渗溶液,补充血容量;不及日需水量2000ml、NaCl4.5g;尿量达40ml后开始补钾。

★低渗性缺水:(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水钠同时丢失,失钠大于失水,血清钠低于正常,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病因]消化液的慢性丢失;大创面的慢性渗液补钠量不足;应用排钠利尿剂未补给适量的钠盐;等渗缺水治疗时补水过多。

[分类]轻度缺钠者血钠浓度<135mmol/L;中度130<mmol/L;重度<120mmol/L。

[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休克处理脑水肿;纠正体液低渗状和补充血容量;选用含钠高渗溶液,轻中度可选用等渗或50%GNS,重度5%氯化钠200~300ml。

★低渗性缺水分度与临表:①轻度缺钠,血钠浓度135mmol/L以下,病人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尿中钠减少.②中度浓度130以下,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恶心呕吐均速血压不稳或下降,脉压变小,浅静脉萎缩,视力模糊,站立性晕倒,尿量少,尿中几乎不含钠.③重度120以下,病人神志不清,肌痉挛性抽搐,腱反射浅弱或消失.出现木讷甚至昏迷,常发生休克.★高渗性缺水:(原发性缺水)①水钠同时丢失,失水大于失钠,血清钠高于正常,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学chapter1无菌术灭菌(物理)——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消毒(化学)——抗菌杀灭病原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不要求杀灭所有微生物操作规则灭菌有毒法(手术器械/物品)高压蒸气法煮沸法火烧法药物浸泡法甲醛蒸气重熏法刷手、臂上10cm手术区消毒、切口周围15cm、清洁中心外,感染伤口,外内。

chapter2水电平衡一、体液-水分+溶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体液平衡-合量分布组成处于相对恒定状态(动态平衡)体液的合量:成年男占体重60%,女性50%,儿童80%。

体液:C内液(40%)C外液(20%)——血浆5%,组织间液(15%(功能性C外液,无功能性C外液)阳离子毫克当量/升阴离子毫克当量/升Na+142 Cl-103K+ 5 H2g-27Ca+ 5 HPO4g2-2Mg+ 2 SO42- 1二、体液平衡的调节()(一)水的平衡:肾脏调节(二)电解质的平衡调节1、钠正常值142-145mmo1/L摄入量(ml)排出量(ml)饮水1000~1500 尿1000~1500食物中含水700 粪150食物氧化生水300 皮肤蒸发500呼吸350总计:2000~2500 总计:2000~25002、钾(1)98%在cell内(2)cell外液中量少但重要3.5~5.5mmo1/L (3)肾对K+的调节能力很低3、Cl-、HCO3-(1)相互增减、代偿作用(2)[HCO3-]为储碱,调节酸碱平衡三、水、电的质代谢失调(一)脱水()1、高渗性脱水(原发性脱水)(1)缺水>缺钠血清Na+cell外液是高渗(2)病因,大量出汗水分摄入不足(3)体液容易变化,细胞内液(4)临床表现()(5)治疗:(1)饮水(2)静入5%G或0.45%GS2、低渗性脱水(慢性脱水,继发性缺水)(1)缺钠>缺水血清Na+cell外液低渗cell水肿(2)病因:①液体丢失②饮用大量白开水(3)体液容量变化:cell外液cell内液(4)临床表现:①早期130-140 mmo1/L②中期120-130 mmo1/L③重度〈120 mmo1/L(5)治疗:①轻中度缺钠5%GNS 200t+日需量2000t②重度3%-5%Nacl3、等渗性脱水(急性脱水,混合性脱水)(1)外科最常用,失水二失钠,血清Na+,渗透压均在正常范围(2)病因:消化液大量丢失(肠梗阻、腹膜炎、呕吐)(3)体液改变()(4)临床表现(5)治疗:平衡盐溶液3000、5000t高渗低渗等渗口渴明显无轻度或明显皮肤弹性尚可极差差粘膜干燥正常干脉膊稍快或正常极快快血压可正常低低尿量极少正常(晚期少)少(二)低钾白痕1、血清钾<3.5 mmo1/L2、病因:(1)摄入不足——长期禁食(2)损失过多——胃肠造瘘、呕吐、利尿剂和碱中毒(3)分布异常——葡萄糖+胰岛素输入3、临床表现:()缺K+三联征(1)神态淡漠,肌肉无力(2)腹胀,肠鸣音减弱(3)心音低沉,T波低平,U波4、治疗:(1)争取口服(2)见尿补K+补K+ (3)浓度适宜(4)滴入勿快(5)控制总量高钾血症(1)血清K+ >5.5mmo1/L(2)表现:乏力软瘫、心搏缓、T波高尖低钙血症()1、血钙<2 mmo1/L(8mg/dl)2、病因:急性胰腺炎,肠瘘,甲旁功能不全3、N-M兴奋性↑口指尖麻木手足抽搦Chwstek sign(+)Trouseau sign(+)4、治疗:补Ca2+(一)酸碱平衡维持正常血液弱碱性:PH为7.35-7.451、血液缓冲系统:Hco3-:H2 co3=20:12、肺的调节:CO2排出加快或减慢3、肾的调节:H+的排出()(二)代酸1、病因:腹膜炎、休克、肠瘘、肠梗阻等2、表现:呼吸深快,呼气带酮味、面部潮红、常伴脱水症状3、治疗:(1)纠正脱水(2)CO2、CP<35vol/dl、HCO3-<10mmol/l时碱性溶液静注(NaHco3 、THAM)(三)代碱()1、病因:幽门梗阻,输入碱液,低K+血症,利尿药(低a-,低K+碱中毒)2、表现:手足抽搐,碱性尿或反常性酸性尿CO2CP 游离G2+↓PH值HCO53、治疗:输入NS,5%GNS,补K+(四)呼酸()呼吸道梗阻,肺气肿,肺炎,肺外伤,解决通气(五)呼碱过度通气或ARDS前兆,减少CO2排出,呼吸机阴离子间障,PO43- 3 SO42- 5chapter3输血自身输血()血液成分制剂:血液成分制品输血反应:1、发热反应:致热源引起,缓滴退热2、过敏反应:过敏体质,抗过敏3、溶血反应:血型不符表现:(1)输入10余ml以后,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痛(2)血红蛋白尿,少尿,无尿,急性肾衰(3)溶血性黄疸(4)迟发性溶血,输血后1—2W治疗:停输,保肾(Hb溶解结晶,防肾小管栓塞)抗休克chapter4休克(shock)一、概念:有效循环血容易组织血流不足cell代谢紊乱()cell功能受损二、分类:(一)低血容易性休克出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二)感性性休克高动力型(高排低阻型,暖休克)低动力型(低排高阻型,冷休克)三、常用指标:存在休克SBP<90mmHg 脉压<20mmHg早期休克<30ml/h <休克纠正,少尿<400t/24h,无尿<100t/24h中心静脉压(CVP),5~10cmH2OCVP<5cmH2O,血容量不足,CVP>15cmH2O心功能不全肺毛细血楔压(PCWP)chapter5麻醉(anethesia)()心脑肺复苏CPR CPCRchapter6肿瘤一、发病:肺、胃、乳、肝、肠—城市,胃、肝、肺、食、肠—农村二、分类:按组织学分化程度,有无浸润生长或转移三、病因:职业—石棉、放射、苯生物因素—病毒、细菌(胃、肝、淋巴瘤、鼻咽)生活方式—烟叶(肺、胰、膀胱、肾)、硝酸盐、真菌(胃、肝)、灰黄毒素、黄曲霉等。

四、指标:碱性磷酸E(AKP):肝Ca、骨肉瘤,阻黄LDH:肝Ca及恶性淋巴瘤癌胚抗原(CEA):结肠、胃、肺、乳Ca2胚胎抗原(AFP):肝Ca,内胚胎瘤chapter7外科营养需要量能量:104.6KJ(25KCal)/Kg.d蛋白质:18/kg.d~氮量0.15g/kg.d(一)肠外营养(PN)葡萄糖脂肪乳剂10%,脂乳含热量 4.18KJ (1Kcal/ml)复方氨基酸溶液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复合营养液(3L 袋)()并发症:技术性:血、气胸、空气栓塞代谢性:电解质紊乱,高血糖、低血糖高渗性非酮性昏迷,血糖浓度>40mmo/Ll高渗性利尿:水:组织内血管内排出cell脱水N cell受提,昏迷感染性:导管感染(二)肠内营养(EN)符合生理过程、促进肝、肠粘膜功能浓度:24%供能4.18Kg(1kcal/ml)输入:口、鼻饲、空肠并发症:误吸,腹胀腹泻适应症:胃肠功能正常摄入不是者,胃肠功能不良,消化道瘘,胃肠功能正常,但其它脏器不正常。

Chapter8外感脓毒症——有全身炎症反应表现,如体温呼吸、循环改变的外科感染脓毒综合征——全身炎性反应综征:体温>38℃或<36℃ 心率>90次/分呼吸>20次/分PaO2<32mmngWBC计数:>12×109/L或<4×109/C或未成熟粒cell<10%丹毒:网状淋巴管炎(皮内) 蜂窝织炎:淋巴结炎疖痈等破伤风:破伤风杆菌、外毒素、注射毒素自动免役临时治疗:被动免疫TAT临床症状:全身症状、头晕、乏力抽搐肌肉及顺序Chapter9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latiple oraan dysfuntion syndrome MODS)心衰 ARF ARDS 肺衰外周循环休克、脑、胃肠、应激性溃疡Chapter10烧伤(Burn)严重性分度:轻、中重度烧伤面积估算:新九分法、手掌法烧伤深度:I°、浅Ⅱ°、深Ⅱ°、Ⅲ°烧伤烧伤的病生:1、渗出期(休克期)2、感深期(伤后2—3周)3、修复期:I°、浅Ⅱ°自愈植皮融合修复治疗:体液疗法,伤后24h,1%Ⅱ°、Ⅲ°需补1.5ml/kg,BW晶胶=2:1,另加基础水5%GDD200mlChapter11颈部疾病()一、甲状腺的应用解剖二、甲状腺素的分泌和调节三、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多发结节,小囊性变或囊内出血,甲状腺制剂有一定效用,手术适应症:继发甲亢,恶变,压迫症状四、甲状腺功能亢进(一)主要症状:(二)诊断:T3、T4、TSH(四)治疗;药物、放射性碘131,手术,术前准备口服碘剂。

硫氯嘧啶类药物、普奈洛尔(心得安)手术单:麻醉、颈丛、全麻、手术中:甲状腺外、内被膜间:甲上A—紧贴甲(防喉上N)甲下A—运离甲(防喉返N)切除80~90%合并症:误咽—喉二N内声低—喉上N外支声嘶—喉返N 窒息五、甲状腺Ca乳头状腺Ca:30—45y 低恶滤泡状腺Ca:50y左右中恶血行转移肺、肝骨33%,淋巴结转移10%未分化Ca:70y 高恶髓样Ca:降钙素分泌cell →血钙↓六、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类(乔本氏病Hashimoto甲状腺炎)自身免疫病:30—50岁诊断:抗甲状腺球Pr抗体(TG)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治疗:除外并存恶性病变,包括淋巴瘤,长期服用甲状腺制剂有效。

七、甲状旁腺元进()反馈调节Ca2+↓Ca2+↑甲状旁腺素(PTH,升钙素)刺激↑抑制↓抗甲状旁腺素(降钙素)抑制↓刺激↑原发性甲旁亢:单发腺瘤80%,旁腺Ca 1%多发性增生12%临床表现:尿路结石——碱性尿,钙盐结石骨质疏松——脱钙手术切除肿瘤,增生时留1/4Chapter12乳腺疾病急性乳腺炎(一)病因:乳汁淤积——吸乳细菌入侵——皮损,乳头凹陷(二)治疗:使用药物禁用:2.乳腺囊性增生病与乳Ca鉴别,除外恶变,雌H拮抗3.乳腺纤维腺瘤15←20—25y→30+4.乳管内乳头状瘤,40—45y,恶变率6—8%5.乳腺Ca:局部,Cooper 1ig,“酒窝征*”淋巴质堵塞:“桂皮征”淋巴引流: 月国窝→锁骨下→锁骨上胸骨旁乳房间深组→肝(腹直肌鞘,肝镰状韧带)血行转移,肺骨肝发病:45-55Y 城市女性首位体检:诊断:钼靶、针吸、冷冻()TNM分期:0-2cm-5cm T0 T1 T2只要有淋巴结转移,即为II期类性乳Ca:先放疗再手术治疗:趋势,改良根治术+综合治疗保乳,前哨啉巴结内分泌:ER、PR 三苯氯胺2年以上chapter 13 腹外疝一、病因:腹壁强度降低,腹内压上升,咳嗽,便秘、排尿困难三大因素腹水、妊娠等二、解剖:疝囊、颈、体,疝环、直疝三角三、类型:易复型,难复型,嵌顿型,绞窄型滑动疝、肠壁疝、逆行性嵌顿疝,Litter疝(Meckell憩室)四、鉴别:直疝、斜疝:(40-50y以上的多产妇)五、治疗:非手术-1岁以内,体弱者,疝带手术治疗趋势:Bassini Shouldice Mcvay成形术无张力腹腔镜嵌顿疝的治疗:无绞窄-还纳,防止肠道梗阻有绞窄-切除Chapter14腹部损伤(abslominal injury)锐器伤-是否穿透腹壁,决定是否开腹钝器伤-首先是诊断实质性脏器空腔性脏器诊断:实验室-WBC Hb 淀粉EX-ray-气体治疗:脾一切结肠-造瘘肝-缝小肠-缝切吻胰-缝切,引流Chapter15 肠梗阻(intestinal obstmcfion)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病因:(一)机械性肠梗阻:1、肠腔填塞,息肉肠套叠、胆石、粪块、粪石2、肠本身病变肿瘤闭锁3、肠外的压迫:粘连、疝、肿瘤发病机理:单纯性肠梗阻完全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高位、中位、低位梗阻闭袢性肠梗阻诊断:(1)症状: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2)要求:有无梗阻?机械性或麻痹性单纯性或绞窄性高位或低位完全或不完全原因:(3)体征:手术麻痹、蠕动波、嵌顿疝、腹痛、压痛、肠鸣音、直肠指诊(4)影响学:①气液平面②环状皱襞,结肠袋,中心或四周(3)机械性或麻痹性(4)环状套叠、弹簧状,杯状套叠(5)肠扭转(二)绞窄性肠梗阻()持续阵发加重的腹痛,腹胀不对称,WBC计数↑发现血性液:呕吐物排出物或腹腔穿刺液X线不是弧立,肿大的肠袢治疗:(1)胃肠减压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2)手术方式:粘连切除或松解梗阻肠道远端吻合肠道造瘘(三)粘连性肠梗阻:手术,炎症或创伤史多为单纯性,少数为狭窄性的(四)肠套叠:腹痛,血便、肿块X线弹簧状、杯口状(五)肠扭转:多见于青壮年伴饱食后运动史乙状结肠扭转多见于老年,多有便秘X线鸟嘴样多需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可试行结肠扭转肠膜A梗塞症状体征不明显,但WBC↑↑蛔虫性肠梗阻:好发于儿童,腹胀不明显,腹肌不紧张Chapter 16 门静脉高压症一、解剖生理:13-24cmH2o门V和腔V的交通支有4支:二、病理:90%肝类后肝硬化脾肿大,脾亢-全血(WBC PTC↓)交通支扩张-胃底下曲张V出血腹水门V高压↑,淋巴生成↑、毛细血管滤过压↑低Pr白症、胶体渗透压↓醛固酮↑肝功能分级(Child分级)A B C白清(白pr)>35 30-35 <30 反应最低近情况腹水无少易控多难控三、治疗:(1)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手术治疗:分流术和断流术断流-不影响入肝血流分流—降低门V压Chapter17 肝ca(HCC及继发二种)肝区症状:AFP≥400ug/L BUS(B超)肝切除肝A灌注化疗-栓塞疗法Chepter 18 胆道疾病解剖生理:胆囊三角(Calot三角)MRCP 可显示整个胆道系统的影响PTC 经皮肝胆道造影PTCD 经皮肝胆道引流一、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Charcot’s 三联征:上腹剧痛,寒战高热,黄疸Reyonld’s 五联征:三联+休克+神经精神症状胆囊管结石压迫胆总管Mirizzi综合症↓↓胆囊炎胆管炎、黄疸←嵌入肝总管二、胆囊Ca(一)病因:1、胆囊结石-70%-98%并存2、肿瘤样息肉-胆囊息内样病变之一(1)肿瘤性息内-腺瘤,腺ca(2)非肿瘤性息肉: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二)临床表现:1、胆囊炎或结石样症状2、影像学(三)治疗:手术切除颈后差,1年存活率,结石息内,瓷化胆囊处理三、胆管ca:肝门胆管ca :上1/3段占50-75%中、下各占10-20%临床表现:无痛性黄疸皮肤巩膜黄染瘙痒治疗:切除:上段不易切姑息-解除梗阻Roax-en-y U形管介入支架管Chepter 19 胰腺疾病:解剖生理:共同通道-85%主胰管与胆总管汇合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胆结石、蛔虫、乳头水肿→胰腺炎外分泌-消化E 内分泌-胰岛素一、急性胰腺炎(一)梗阻-胆石共同开口,饮酒抑制-胆汁,十二指肠液逆流入胰腺,胰液外溢,胰原激活(二)病理:血淀粉E:500u/dl尿淀粉E:300u/dl(三)表现重症胰腺炎-血性腹水,休克酸中毒WBC>16×107/C 血糖↑>11.1mmo1/l 血钙↓<1.87 mmo1/l(四)治疗:非手术治疗-生长抑素,胃肠减压,禁食手术治疗-(1)合并感染(2)胆源性胰腺炎并发症:胰腺假囊肿、胰腺脓肿↓↓慢慢吸收手术二、胰腺内分泌瘤()(一)胰岛素瘤:95%为良性,whipple三联症:禁食后低血糖,补充葡萄糖后缓解,血糖<2.8mm(50mg/dL)手术切除(二)胃素瘤卓一艾氏综合症(ZoUinger-Ellison Syndrome)顽固性腹泻与溃疡部分肿瘤可分布在胰腺外Chapter 20 血管疾病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uergen病)(一)病因:吸烟、寒冷、性h(二)症状:患肢怕冷,温度低,皮苍白间隙跛行-肢体,疼痛足背,胫后a搏动弱-消失踝肱指数-动脉压之比N>1.0 >0.5<1缺血二、下肢静脉曲张Trendelenburg Test (大隐V瓣通畅试验): Ⅰ°: 韧带,瓣膜功能Ⅱ°<30°充盈,交通瓣膜功能Perthes Test(深V通畅试验)运动后浅V状况Pratt Test 判断交通支瓣膜功能Chepter21 动脉瘤腹主a瘤周围a瘤,假性a瘤(夹层a瘤)Chapter22上道化道出血(一)病因:胃十二指肠溃疡门脉高压症出血性胃炎胃癌胆道出血(二)诊断:临床辅检,选择性a造影(二)治疗:肠胃c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