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_2.3.1 等比数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数学_2.3.1 等比数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等比数列》教学设计●1.知识目标①通过回顾旧知,根据实例,能说出单利是等差数列,复利有何不同。

②通过自主学习教材内容,结合引例一,引例二,引例三,找出项之间的关系,归纳出等比数列定义。

③通过类比等差数列定义的推导,得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示的推导。

2.能力目标①运用类比的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数列的特点,从而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②通过学生讨论,概括出等比数列的定义,探求出通项公式,提高数学的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充分感受数列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模型,体会数学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应用于现实生活的②通过学习,并能解决实地问题以提高学习的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需求,才能在教学上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一、学生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有主动学习的行为,比较喜欢上数学课,学习热情也很高,和老师讲常交流。

但仍有小部分学生学习懒散、学习习惯差,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不愿思考问题,上课开小差,依赖老师讲解,依赖同学的帮助,作业抄袭等等不良现象。

二、教师的应对措施1、抓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让学生先认识数学的重要性,数学会提高大家对问题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教学生怎样学习数学,一次慢慢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好学生的书写、审题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了解到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大部分学生对初中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好,利用自习课或课余时间为他们补充初中知识的盲点,加强基础知识。

同时在上课的时候,以基础简单题目为主,争取让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3、加强合作学习。

对于班级出现的两极分化情况,发动成绩好的学生带动基础薄弱的学生,促使大家共同进步。

4、注重情感交流。

在教学的同时,多了解学生的兴趣,投其所好,培养感情,让学生先喜欢你这位老师,才能喜欢你这门课程。

2024等比数列说课稿范文

2024等比数列说课稿范文

2024等比数列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等比数列》,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等比数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

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数列和等差数列的基础上,引入了等比数列的概念和特点,是数学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和特点,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②能力目标:在等比数列的应用问题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的教法为讲授法和讨论法相结合。

通过讲解等比数列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规律;通过讨论解决应用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法为自主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课前预习和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等比数列的规律和应用。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和一些示例题,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容量和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呈现一些数列,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规律,进入等比数列的学习。

2、讲解和示范讲解等比数列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通过示范解题,讲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3、学生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一组等比数列的问题,让他们合作讨论解决。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路。

4、讨论和展示鼓励学生将他们的解题过程和思路展示给整个班级。

让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进行讨论和交流。

5、巩固和拓展通过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等比数列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给有能力的学生一些拓展题,挑战他们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总结等比数列的特点和应用,进行课堂总结。

对于值得注意的地方,进行强调和概括。

五、板书设计在黑板上将等比数列的定义和特点进行清晰明了地展示。

等比数列的概念说课稿(通用5篇)

等比数列的概念说课稿(通用5篇)

等比数列的概念说课稿等比数列的概念说课稿(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等比数列的概念说课稿(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等比数列的概念说课稿1今天我说的课题是《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

主要研究两类问题:一、等比数列内容的介绍及通项公式的推导。

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独立思考和善于总结的优良习惯,达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活动的要求”。

下面我就五个方面阐述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授课内容为等比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的推导。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等比数列是数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了它及其通项公式,有利于进一步研究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前n项和的推导以及应用,从而极大提高学生利用数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这节课的内容和教学过程对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材的处理:结合教参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我将《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安排了2节课时。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根据目前高一学生的状况以及以往的经验,发现虽然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但由于老师的讲解过多,导致学生丢失了很多重要的知识。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施趣味教学,我利用一个初中自然学科中的“细胞分裂”的问题以及课本第109页的一个典故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

之后,再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地设置了三个层次的问题,逐步加深学生对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的记忆和理解。

由此,我对教材的引入、例题、练习做了适当的补充和修改。

3、教学重点与难点及解决办法:根据学生现状、教学要求及教材内容,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解决的办法是:归纳类比;叠乘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差,我把这节课的难点定为: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的深刻理解。

要突破这个难点,关键在于紧扣定义,类比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来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2024《等比数列》说课稿范文

2024《等比数列》说课稿范文

2024《等比数列》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解的内容是《等比数列》。

一、说教材《等比数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数列、等差数列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等比数列是数与代数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进一步理解数列规律和变化的关键。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等比数列的意义,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②能力目标:能够判断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能够将问题转化为等比数列来求解。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规律和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难点是:将问题转化为等比数列来求解,理解等比数列的应用。

二、说教法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生将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和解答来严禁复制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和应用。

三、说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我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图像和动画的形式展示等比数列的规律和变化。

此外,我还准备了一些实际问题和练习题,以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思考。

四、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一个数列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如:1,2,4,8,16,...,请问这个数列有什么规律?然后引导学生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和特点。

2.探究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通过一些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发现等比数列的规律,并引导他们总结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3.应用等比数列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第一天骑了10千米,之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骑10%的距离,问小明连续骑了几天后的总距离超过了100千米。

通过将问题建模为等比数列,让学生运用等比数列的知识来解答问题。

高中数学_等比数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数学_等比数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标分析:等比数列是数列这一章的重要内容。

在新课标中要求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意义,并且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解决相应的问题。

所以学习这一节时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B版《必修5》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一种常用数列,即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的基础上,始学习另一种常用数列。

教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讲解等比数列的概念,通过列表,图像,通项公式来表达等比数列,把数列融于函数之中,体现了数列的本质和内涵。

等比数列的定义与通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中阶段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重要载体之一。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春季班学生,数学水平参差不齐,依赖性强,接受能力一般,灵活性不够。

因此本节课采用低起点,由浅到深,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热情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欢愉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评测练习:1、判断题(1)等比数列的公比可以为正数、负数或零. ()(2)常数列是等差数列,同时也是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 ()(3)若等比数列的首项a1>0,且公比|q|<1,则该数列为递减数列. ()(4)若a,b,c成等比数列,则a,c的等比中项一定是b.( )2、等比数列x,3x+3,6x+6,…的第四项等于()A.-24B.0C.12D.243、已知等比数列{a n}中,a1=3,a3=27,则{a n}的通项公式为.效果分析:通过情境创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并且类比等差数列,最后的课堂练习都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观评记录:情境创设让学生非常容易进入新课的学习,及时的设问让学生能积极思考,合作探究让学生体会团队的力量,这堂课环节完整,学生表现积极,语言规范,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

课后反思:本节课是等比数列的第一课时,注重概念的讲解以及通项公式的推导和分析应用。

等比数列求和说课稿

等比数列求和说课稿

等比数列求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等比数列求和。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等比数列求和是数列这一章节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等比数列知识的一个重要应用,也为后续学习数列的综合问题奠定了基础。

在教材中,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蕴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错位相减法,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前面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储备,为探究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做好了铺垫。

同时,等比数列求和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金融领域中的利息计算、工程中的增长问题等,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掌握了数列的基本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求解方法,对数列的研究有了一定的经验。

同时,学生也学习了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等基础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能力水平方面,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但对于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在学习态度方面,学生对数学有一定的兴趣,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帮助。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及其推导方法。

(2)能够运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2)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类比、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目标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⒈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 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 所渗透的类比、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 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共涉及五个量a1,an,q,n和sn,已知其中3个,就可 以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另外两个。
(知三求二)
练习:(1) 已知a1=2 q=3 n=8 求sn (2)已知an=15 q=2 sn=231 求 a1
教师点拨,强调方 程(或方程组)在 解题中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 通过剖析公式中的基本量及结构特征,帮助学生适当应用公式。
选作:
No Image
作业分为三种形式, 体现作业的巩固性和 发展性原则,研究性 作业培养学生学以致
用的能力。
No Image
研究性作业: 某家庭打算贷款20万元购置一套商品房,10年还清,为此每年需存入银行数额相同的专
款,年利率3.5%,按复利计算,问每年应存入银行多少钱?
买马
某人花2000元买了一匹马,买后感觉买贵了,要把马退还给卖主,他说:“这匹马根本不 值这么多钱。”
问塔顶几盏灯?”
5
诗中所提问题的答案是多少?
2
解:设塔上红灯数构成的等比数列为{an},
∵ s7=381, q=2, n=7
a1×(1-27) ∴ 381=
1-2
答:塔顶有3盏灯。
解得:a1=3
练习:
P108 练习
3、(1)

等比数列说课稿

等比数列说课稿

等比数列说课稿等比数列说课稿1一、大纲与教材等比数列前n项和一节是人教社高中数学必修教材试验修订本第一册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三章《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之所以在新大纲里保留下来,这是由其在整个高中数学领域里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1、数列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

例如产品的规格设计、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

2、数列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数列是函数的延续,它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学习数列又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打下基础。

3、数列是培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好题材。

学习数列要经常观察、分析、猜想,还要综合运用前面的知识解决数列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本节课既是本章的重点,同时也是教材的重点。

等比数列前n项和前面承接了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的知识内容,又是后面学习数列求和、数列极限的基础。

本节的重点是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应用,难点是公式的推导。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能灵活运用基本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数学思维能力。

3、思想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锻炼学生遇到困难不气馁的坚强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程序设计1、导言:本节课是由印度国王西拉谟与国际象棋发明家的故事引入的,发明者要国王在他的棋盘上的64格中的第1格放入1粒麦粒,第2格放入2粒麦粒,第3格放入4粒麦粒,第4格放入8粒麦粒……问应给发明家多少粒麦粒?这样引入课题有以下三点好处:(1)利用学生求知好奇心理,以一个小故事为切入点,便于调动学生学习本节课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2)故事内容紧扣本节课教学内容的主题与重点。

(3)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明确知识的现实应用性。

2、讲授新课:本节课有两项主要内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应用。

《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 说课稿

《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 说课稿

《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是高中数学必修 5 第二章数列中的重要内容。

等比数列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其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及应用,不仅是数列这一章节的重点,也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本节课的学习,既是对前面所学等差数列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为后续学习数列求和的其他方法以及数学归纳法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探究和推导,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 n 项和公式,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函数思想和方程思想。

但是,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较为抽象,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此外,学生在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出现公式记错、运算错误等问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猜想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公式的应用。

2、教学难点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思路,以及错位相减法的运用。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等比数列说课稿

等比数列说课稿

等比数列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等比数列。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等比数列是高中数学数列这一章节中的重要内容。

它不仅在数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还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在教材的编排上,等比数列承接了等差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数列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学习等比数列,学生能够掌握一种新的数列类型,为后续学习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 n 项和公式以及数学建模等内容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以及等比中项等基础知识。

这些内容逻辑严谨,条理清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指导。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已经学习了等差数列,具备了一定的数列知识和数学思维能力。

但对于等比数列这一新的概念和知识,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理解和掌握。

高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正在逐步提高,但在面对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例出发,逐步抽象出等比数列的概念和性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能够准确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

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了解等比中项的概念,会求两个数的等比中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类比、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经历等比数列概念的形成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

等比中项的概念和应用。

2、教学难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等比数列与实际问题的结合。

等比数列教材分析

等比数列教材分析

等比数列教材分析一、内容结构(1)本节首先给出了两个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对比实例中数列的特点,找出共同特性,感受等比数列,其中拉面的例子,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易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问题与思考”中拉出10万根面条,需要捏合、拉伸18次,让学生再次体会等比数列的性质特征.(2)通过观察两个实例,抽象概括出等比数列的定义,以及公比。

再次进行实例分析,进一步熟悉等比数列,了解到等比数列的公比q≠0(3)引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通过类比等差数列的学习过程,由等比数列的定义得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且知道等比数列首项不为一(4)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指数函数进行联系,通过思考交流体会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这既让学生感受到等比数列是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数列模型,也经历了从实际问题出发探索出数列模型的过程。

(5)运用类比的思想给出等比中项的概念。

通过与等差数列作类比,找出等比数列中中项的特点,进而概括得出等比中项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2、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2、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性质,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3、体会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生活中的大量实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的能力;2、通过对有关实际问题的解决,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地位与作用等比数列是数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节的学习,借助类比联想,对等差数列的学习起巩固作用,也为以后学习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打好基础。

在高中阶段,掌握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有利于进一步研究等比数列的性质,从而极大提高学生利用数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这节课的内容和教学过程对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高中数学必修五其次章第3.3节的内容。

它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等比数列”内容的连续。

这局部内容授课时间2课时,本节课作为第一课时,重在讨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及简洁应用,教学中注意公式的形成推导过程并充分提醒公式的构造特征和内在联系。

意在培育学生类比分析、分类争论、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等数学思想。

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依据上述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学问与技能:理解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把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洁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提高学生的建模意识及探究问题、类比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力量,培育学生从特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渗透方程思想、分类争论思想及转化思想,优化思维品质。

3.情感与态度: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验探究的艰辛,体会胜利的喜悦,感受思维的奇异美、构造的对称美、形式的简洁美、数学的严谨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推导及其简洁应用。

难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推导。

重难点确定的依据:从教材体系来看,它为后继学习供应了学问根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学问本身特点来看,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和等差数列的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可比性低,无法用类比的方法进展,它需要对等比数列的概念和性质能充分理解并融会贯穿;从学生认知水平来看,学生的探究力量和用数学语言沟通的力量还有待提高。

四、教法学法分析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争论,让学生在尝摸索索中不断地发觉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在过程中获得自信念和胜利感。

强调学问的严谨性的同时重学问的形成过程,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从故事入手:传奇,波斯国王下令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创造者,创造者对国王说,在棋盘的第一格内放上一粒麦子,在其次格内放两粒麦子,第三格内放4粒,第四格内放8米,……按这样的规律放满64格棋盘格。

高中数学 1.3.1 等比数列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 北师大版必修5

高中数学 1.3.1 等比数列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 北师大版必修5

1.3.1 等比数列 本节教材分析本节首先给出了两个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归纳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其中拉面的例子,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易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问题与思考”中拉出10万根面条,需要捏合、拉伸18次,让学生初步体会等比数列的性质特征.教材重视突出等比数列的函数特征,利用指数函数的知识来认识等比数列的性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性质,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提高数学建模能力;体会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感受数列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模型,体会数学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定义式及通项公式解决相关问题教学建议: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在内容上是完全平行的,包括定义、性质、通项公式等,两个数的等差(比)中项、两种数列在函数角度下的解释等.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类比的方法,以便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本节首先归纳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导出通项公式,进而研究图像. 新课导入设计导入一: (情景导入)将一张厚度为0.044mm 的白纸一次又一次地对折,如果对折1000次(假设是可能的)纸的厚度将是,104.4296m ⨯相当于约292100.5⨯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和,这可能吗?但是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你如果能将一张报纸对折38次,我就能顺着它在今天晚上爬上月球.将一张报纸对折会有那么大的厚度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来展开新课.导入二:(练习导入)先给出四个数列:1,2,4,8,16,…1,-1,1,-1,1,…-4,2,-1…由学生自己去探究在这四个数列中,每个数列相邻两项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三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点?由此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研究,从中发现规律,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训练和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让学生观察这些数列与上节课学习的等差数列有什么不同?由此导入新课.等比数列(2) 本节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明确等比中项的概念,进一步熟练掌握比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的公式,并能通过通项公式与图像认识等比数列的性质.让学生明白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正整数n 的函数,使学生学会用图像与通项公式的关系解决某些问题.三维目标1.明确等比中项概念.2.进一步熟练掌握等比数列通项公式.3.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教学重点:1.等比中项的理解与应用2.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的应用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相关问题.教学建议:教学时可以突出教学梯度.因为从实际教学看,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少同学仍旧是困难重重,从中折射出他们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死记硬背仍然是公式学习的主要形式。

高中数学_等比数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数学_等比数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等比数列》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学会利用类比的思想,得出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等比中项;2.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有关公式,掌握函数与类比的数学思想;;3.充分利用小组合学,讨论探究新知的发展与形成过程。

一、温故知新1、等差数列的定义: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3、等差中项:二、情景引入思考1:在拉面制作过程中,面条的根数可以构成怎样的数列呢?思考2:我国古代学者庄子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事不竭。

”若把“一尺之棰”看作单位1,那么一次构成的数列有什么特点?观察这两个数列,你能总结出什么共同特点?三、新课讲解1、类比等差数列,得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定义式和等比中项2、判断下列各组数,哪些能构成等比数列?432234133332124833333340124852020261,,,,,a a a a L LL L L L()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思考:(1)等比数列的项和公比能为零吗?(2)存不存在既是等差又是等比的数列?结论:3、下列每组的两个数是否有等比中项?(1)1,____,9 (2)-1,_____, -4 (3)-1,_____, 1思考:a,b两个数一定有等比中项吗?如果有,会是几个?类比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方法,推导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结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练一练:说出等比数列2,4,8,16……的通项公式.思考: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中,a n与n建立了怎样的函数关系?四、典例探究例1:某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为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剩留的这种物质是原来的84%,这种物质的半衰期为多长(精确到1年)?练习:课本P53习题2.4A 组 第1题.13112{},,.273n n a a a a ==例:在等比数列中,求课堂小结:1.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在这节课中,你应用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课后作业:《固学案》本节对应练习题.《等比数列》学情分析我们有丰富的数学史,可以将古代数学中设计等比数列的实例引用进来,既可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又会加强学生对等比数列的印象。

等比数列求和说课稿

等比数列求和说课稿

等比数列求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等比数列求和”。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等比数列求和”是高中数学数列这一章节的重要内容。

等比数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金融领域的利息计算、生物领域的细胞分裂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掌握数列求和的方法,提高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能力,为后续学习高等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既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也为后续学习数列的综合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工具。

二、学情分析我所授课的学生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

但是,对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对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二是在运用求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准确地分析题目中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2)能够运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2)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类比、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2)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教学难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对公式适用条件的理解。

高中数学_等比数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数学_等比数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等比数列》一、教学内容解析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会用到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一些知识,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前面学到的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外也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

在数列的学习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两种最重要的数列模型,并且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在内容上是完全平行的,包括定义、性质、通项公式、前n项和的公式、两个数的等差(比)中项、两种数列在函数角度下的解释等,因此在教学时可用对比方法,以便于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1.教学任务分析:通过观察、归纳、猜想、类比等思维品质,正确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以及具体的知识运用及实际应用。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并加以初步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慨念、公式和例题的教学,渗透类比思想、方程思想以及从特殊到—般等数学思想,着重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归纳、演绎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并进—步培养运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3)素养目标: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勇于探求,敢于创新的精神,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意志品质。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等比数列、等比中项的概念的形成与深化;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等比数列的判定、证明及初步应用。

三、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进入高中不久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但缺乏冷静、深刻,因此片面、不严谨。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的学习过程作对比,这是一种积极因素,应充分利用。

但相比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中要注意的地方更多,比如说:等比数列的公比不能为零,等比数列的各项都不能为零等,这些细节学生容易忽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等比数列说课稿

等比数列说课稿

等比数列说课稿《等比数列》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等比数列》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我尝试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教学,以问题串的形式引领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力图做到使学生面对问题而不是面对习题,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活动”的要求。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一下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数列内容是高中代数部分的重要内容,它既联系着函数和方程的有关知识,又为解决数列的研究性课题和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打下基础,更是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

《等比数列》作为《数列》这一章中两个最重要的数列之一,它的研究和解决集中体现了研究《数列》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对提高学生用函数的观点和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分析、猜想、概括、总结、归纳的综合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大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参与意识,突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2、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认识等比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重要的数列模型之一,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为: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列的模型和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3、教学目标分析: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数学能力,结合新课程标准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层面。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并能运用定义及其通项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从丰富实例中抽象出等比数列模型让学生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在通项公式的推导和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归纳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的相似美及其结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积极动脑,互帮互助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

等比数列教案(精选7篇)

等比数列教案(精选7篇)

等比数列教案等比数列教案什么是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等比数列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等比数列教案(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等比数列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1)正确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了解公比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了解等比中项的概念;(2)正确认识使用等比数列的表示法,能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等比数列的首项、公比、项数及指定的项;(3)通过通项公式认识等比数列的性质,能解决某些实际问题.2.通过对等比数列的研究,逐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品质.3.通过对等比数列概念的归纳,进一步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习惯,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等比数列是另一个简单常见的数列,研究内容可与等差数列类比,首先归纳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导出通项公式,进而研究图像,又给出等比中项的概念,最后是通项公式的应用.(2)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是等比数列的定义和对通项公式的认识与应用,教学难点在于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和运用.①与等差数列一样,等比数列也是特殊的数列,二者有许多相同的性质,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可根据定义与通项公式得出等比数列的特性,这些是教学的重点.②虽然在等差数列的学习中曾接触过不完全归纳法,但对学生来说仍然不熟悉;在推导过程中,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分析猜想能力;第一项是否成立又须补充说明,所以通项公式的推导是难点.③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综合研究离不开通项公式,因而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建议(1)建议本节课分两课时,一节课为等比数列的概念,一节课为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2)等比数列概念的引入,可给出几个具体的例子,由学生概括这些数列的相同特征,从而得到等比数列的定义.也可将几个等差数列和几个等比数列混在一起给出,由学生将这些数列进行分类,有一种是按等差、等比来分的,由此对比地概括等比数列的定义.(3)根据定义让学生分析等比数列的公比不为0,以及每一项均不为0的特性,加深对概念的理解.(4)对比等差数列的表示法,由学生归纳等比数列的各种表示法. 启发学生用函数观点认识通项公式,由通项公式的结构特征画数列的图象.(5)由于有了等差数列的研究经验,等比数列的研究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只需把握课堂的节奏,作为一节课的组织者出现.(6)可让学生相互出题,解题,讲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等比数列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推导并掌握通项公式.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类比、归纳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是等比数列的定义的归纳及通项公式的推导.教学用具投影仪,多媒体软件,电脑.教学方法讨论、谈话法.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给出以下几组数列,将它们分类,说出分类标准.(幻灯片)①-2,1,4,7,10,13,16,19,②8,16,32,64,128,256,③1,1,1,1,1,1,1,④-243,81,27,9,3,1,,,⑤31,29,27,25,23,21,19,⑥1,-1,1,-1,1,-1,1,-1,⑦1,-10,100,-1000,10000,-100000,⑧0,0,0,0,0,0,0,由学生发表意见(可能按项与项之间的关系分为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数列、摆动数列,也可能分为等差、等比两类),统一一种分法,其中②③④⑥⑦为有共同性质的一类数列(学生看不出③的情况也无妨,得出定义后再考察③是否为等比数列).二、讲解新课请学生说出数列②③④⑥⑦的共同特性,教师指出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例子,如变形虫分裂问题假设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每个变形虫都分裂为两个变形虫,再假设开始有一个变形虫,经过一个单位时间它分裂为两个变形虫,经过两个单位时间就有了四个变形虫,,一直进行下去,记录下每个单位时间的变形虫个数得到了一列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比数列教材分析
一、内容结构
(1)本节首先给出了两个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对比实例中数列的特点,找出共同特性,感受等比数列,其中拉面的例子,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易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问题与思考”中拉出10万根面条,需要捏合、拉伸18次,让学生再次体会等比数列的性质特征.
(2)通过观察两个实例,抽象概括出等比数列的定义,以及公比。

再次进行实例分析,进一步熟悉等比数列,了解到等比数列的公比q≠0
(3)引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通过类比等差数列的学习过程,由等比数列的定义得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且知道等比数列首项不为一(4)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指数函数进行联系,通过思考交流体会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这既让学生感受到等比数列是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数列模型,也经历了从实际问题出发探索出数列模型的过程。

(5)运用类比的思想给出等比中项的概念。

通过与等差数列作类比,找出等比数列中中项的特点,进而概括得出等比中项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
2、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2、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性质,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
3、体会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生活中的大量实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精
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的能力;
2、通过对有关实际问题的解决,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
生学习的兴趣。

三、地位与作用
等比数列是数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节的学习,借助类比联想,对等差数列的学习起巩固作用,也为以后学习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打好基础。

在高中阶段,掌握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有利于进一步研究等比数列的性质,从而极大提高学生利用数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这节课的内容和教学过程对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要求“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理解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通过本节的学习对课标进行了具体的落实。

四、教学建议
(一)本节建议分两个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公式的推导,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方程、函数、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等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课时:加深对等比数列概念理解,灵活运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了解等比中项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性质,运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本堂课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实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实践探索的模式。

刚开始例题的引入,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同时应用“发现式教学法、类比分析法”来组织课堂教学,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提醒学生重视等比与等差数列的对比。

(三)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用归纳法和叠乘法给出,这里叠乘法可以认为是对归纳法的证明,可以适当的补充一些叠乘例子,加深对此法的理解。

对于等比数列的判断,要让学生理解“必须对所有项都成立,反之,则只需要存在三项不构成等差或者等比”即可。

(四)等比数列也是一类重要的特殊数列。

在讲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时要突出它与指数函数的联系,这不仅可加深对等比数列的认识,而且可以对处理某类问题时使用指数函数方法还是等比数列方法进行比较,从而有利于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考虑学生对这些方法的掌握情况。

同时等比数列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中应重视通过分析具体实例(如教育贷款、购房贷款、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人口增长等),使学生理解这两种数列模型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出数列模型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