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想 建设美丽中国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现中国梦想建设美丽中国
(2013-2014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1》课讲稿)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深刻领会,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期大计。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意义重大而深远。激励学生以实际行动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课程内容:1、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2、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特征与任务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重大任务
4、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第一次单列一个部分加以论述,有关内容与要求写入新修订的党章,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就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说出了党的心声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引起全社会强烈共鸣,受到党内外、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意义重大而深远。
1、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
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与谐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经济发展与节约环保,就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面对并贯穿始终的一大难题,也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没有节约环保的支撑与保障,发展就难以持续,甚至一时取得的繁荣也会丧失。
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战略思想与战略任务,就是我们党随着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与认识的不断深化,集中全党意志与智慧,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与生态环保规律,立足经济快速发展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着眼破解人与自然日益突出的尖锐矛盾,积极应对当前与长远发展不可持续的复杂局面,在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加以提炼与概括的重大理论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人与自然与谐、均衡发展指明了路径。保护自然就就是保护与造福人类。自然界就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就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就是人类身体而言,就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因此,人类应该向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对待自然界,高度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优化,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统筹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的需要,既关注经济指标,又关注资源环境指标,既积极实现当前的目标,又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我们党积极主动顺应广东人民群众新期待,进一步丰富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物资文化生活水平,就是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根本目的。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特别就是环境权益的集中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不仅保障与改善了民生、巩固与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而且丰富与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领域与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就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与谐的社会,又就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其中,经济建设就是基础,政治建设就是保证,文化建设就是先导,社会建设就是归宿,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前提。坚持与实现科学发展,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融合相协调,赋予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尺度。只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齐头并进,才能更好地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3、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我们党充分吸纳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并反思工业文明与现有发展模式不足,积极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以我国传统文化为重要背景并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沃土之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观念与思维方式自古以来就渗透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积淀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它强调天与人、人与自然的与谐一致、互惠共存。中国传统文化象征之一的太极图,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如何与谐共处。在太极图中,阴阳鱼合抱共含对立统一,在内部两条鱼的边缘结合得天衣
无缝,外围共同构成一个正圆。太极图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事物都包含两个对立的方面,对立才能统一。两个对立面协调、融合,共同构建一个与谐的整体。同样,人与自然与谐相处也就是如此。人类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员,人类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人与自然本来就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们对自然的损害就就是损害人类自己,呵护自然就就是呵护人类自己,改善自然就就是发展人类自己。
值得注意的就是,人类近代以来取得的工业文明成果,主要就是在以人为自然中心的认识与发展理念下获得的。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创造了超过以往所有时代的物质财富,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征服大自然,榨取大自然,单向度地向大自然索取成为传统工业文明的主流意识,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问题。
人类历史进程表明,一种文明发展积累的基本矛盾不能在同一文明模式内解决,而必须超越旧的文明模式。建设生态文明,萌生于工业文明的母体,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与生态恢复,就是对工业文明弊端的扬弃与超越。从古代社会屈从,崇拜与顺从自然,到近代工业文明以来大规模征服自然以至破坏自然,发展到建设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与谐相处,这就是人类环境意识的新觉醒,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标志。
我国就是在推进工业文明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不就是否定工业文明,而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统筹人与自然关系,在持续保持与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实现工业化、城镇化,这既就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所在,也就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