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社会工作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女社会工作的原则普适性原则1、性别的双重视角。

2、个人的就是社会的。

3、强化性别意识敏感度。

4、女性为本。

5、强调关系。

6、尊重差异。

7、追求平等。

8、立足社会。

实务性原则1、相信女性,接纳女性,承认女性的独立性。

2、发现女性案主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成立女性觉悟小组。

3、诉诸集体力量解决女性个人问题。

4、鼓励女性相互交流,共同分享有益经验,增强女性自我效能感。

5、为女性创造独立的空间和时间,缓解过多的责任、压力和自责。

6、女性问题是多元的,应用多种方法、多种力量,共同协作。

7、重视、肯定、激发女性潜能,助其自助。

8、赋权于女性。

9、强化并扩大女性可利用的资源。

10、微观、中观和宏观多层次的介入。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主要内容1、妇女被压迫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现象。

2、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3、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

4、妇女解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5、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具有伟大的作用。

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的思想渊源及其主要观点1、否定所有的宏大理论体系。

2、关于话语即权力的理论。

3、关于惩戒、凝视的观点。

4、关于身体的思想。

5、关于本质主义和普遍主义。

本质主义强调的是人的生理和遗传就可以决定一切;普遍主义则以为用自然和人性可以解释一切,而且认为自然和人性是不会改变的。

激进女权主义对两性生理差异的强调,其观点有一个演化的过程,其“女性优越论”的形成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第一阶段,主张消除和减少男女两性生理差异,以便消除性别歧视;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谴责男性的生理特征,主张排斥和脱离男性;第三阶段,转而赞美女性的生理特征,主张女性生理优越和道德优越。

妇女小组工作含义就是将小组工作方法运用于解决妇女个人问题、妇女个人和群体成长与完成社会目标的一种专业服务。

类型1、发展性小组(关键是促进小组成员的自我成长)。

2、支持性小组(特别针对弱势群体)。

3.、预防性小组(例如准父母小组)。

工作重点1、社工着重帮助成员形成一个互助体系。

2、社工要了解小组中的每个妇女,善于利用小组过程。

3、努力增强个别成员的能力,以便能自动自发地发挥功能而成为独立的个人或小组。

4、小组必须协助组员在小组结束时再回顾整个小组过程。

妇女个案社会工作协助妇女求助者理清思路1、求助妇女面临的问题或困惑是什么。

2、如何将问题进行排序。

3、优先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4、问题的成因。

5、用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

6、为解决问题个人可以做什么样的努力,需要什么人或组织给予什么样的帮助。

妇女个案社会工作从优势视角帮助妇女求助者寻找资源1、每一个妇女都有优势。

2、不幸事件具有伤害性,但也可能是挑战和机遇。

3、所有的环境都充满资源。

女性参政是指妇女参与到政治活动和政治机构中,主要包括知政、议政、执政。

广义的女性参政是指女性关注和参与政治活动。

狭义的女性参政仅指妇女执政即妇女掌握政权。

影响妇女参政水平的因素1、妇女参政水平首先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程度(生产力高,就业机会就多。

妇女经济独立,家务劳动社会化)。

2、妇女参政水平取决于一国政治系统功能的完善程度(社会提供公平的途径,妇女民主性增强)。

3、妇女参政还受到妇女受教育水平、收入状况、种族、宗教信仰、组织程度等因素的制约(个体参政素质、参政意识)。

{论述题扩充——社会工作介入:1、社会政策与妇女从政(如参政中保证妇女比例);2、妇联
工作与妇女从政(妇联是妇女社工的主要依托3、);社区建设与妇女从政;4、大众传媒与妇女从政。

}
中国妇女在婚姻、家庭中存在的问题1、“男高女低”,大龄女性独身人士存在。

2、未婚先孕问题和计划生育问题。

3、“二奶”现象存在。

4、买卖婚姻存在。

5、家庭中女性决策权力不足问题。

6、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问题。

7、离婚中的女性权益保护问题。

8、妇女的家庭经济地位问题。

9、家务劳动女性化问题。

10、职业女性角色紧张问题。

中国女性教育问题1、课程和教材中的性别问题。

2、语言中的性别问题。

3、大众传媒中的性别问题。

4、中国女性文盲、半文盲比例仍然较高。

5、女童失学问题。

6、女性人口集中于低文化层次,高学历女性比重低于男性。

7、男女两性平等的教育原则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并未能充分落实到位,男女两性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

8、教育中的性别问题对女性成长可能造成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