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鉴别诊断
与妊娠合并慢性肾炎相 鉴别(见子肿)
.
辨证论治
本病以肝阳上亢引起眩晕为特征,属本虚 标实之证。阴虚肝旺者以头目眩晕为主; 脾虚肝旺者头晕胀重,伴肢肿呕恶。治以 平肝潜阳为法,佐以滋肾养阴;或健脾利 湿。慎用辛散温燥之品,以免重伤其阴而 反助风火之邪。
.
1.阴虚肝旺证
主要证候:妊娠中晚期,头晕目眩,视物 模糊,心中烦闷,颜面潮红,咽干口燥, 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弦细滑数。 证候分析:肝肾阴亏,孕后精血益虚,水 不涵木,肝阳上扰,故头晕目眩,视物模 糊;阴虚内热,虚火上炎,则颜面潮红, 咽干口燥,手足心热;热扰神明,则心中 烦闷。舌红苔少,脉弦细数,均为阴虚肝 旺之征。
.
案例
.
钱某某,38岁,已婚,工人。 患者来诊时,腹部膨大,面目浮肿,按脉 沉紧,舌苔黄腻,业已怀孕九个月。最近 10日来开始浮肿,胸闷气急,饮食无味, 内热心烦,小溲短少,大便溏薄,次数也 较多,乃按其臂上皮肤,按处成一凹穴, 久而不起。
.
症属脾虚湿热,兼有内热。治用健脾利湿, 束胎清热法。 黄芪9g,苍白术各4.5g,生地黄9g,焦山 栀9g,淡子芩9g,青蒿6g,汉防已9g,新 会陈皮9g,茯苓皮9g,地骨皮9g,炒枳壳 4.5g。 服上方二剂后,小溲通畅,肿势顿减,因将 临产期,旋即分娩而肿势全消。
.
2.肾虚证
主要证候:妊娠数月,面浮肢肿,下肢尤甚,按 之没指,头晕耳鸣,腰酸乏力,下肢逆冷,小便 不利。舌淡,苔白润,脉沉迟而滑。
证候分析:肾阳不足,上不能温煦脾阳,脾虚 运化失司;下不能温煦膀胱,膀胱气化不行,水 湿莫制,泛溢肌肤,故面浮肢肿,小便不利;命 火虚衰,下元失煦,故下肢逆冷肿甚;肾虚髓海 不足,外府失荣,故头晕耳鸣,腰酸乏力;舌淡 苔润,脉沉迟,均为肾阳不足之征。
.
治法:健脾利水。 方药:白术散(《全生指迷方》)加砂仁。
白术 茯苓 大腹皮 生姜皮 橘皮 方中白术、茯苓健脾除湿行水;生姜皮 温中理气;大腹皮下气宽中行水;橘皮调气 和中;加砂仁行气醒脾;全方有健脾除湿, 利水消肿之效。
.
若水肿较重,加猪苓、泽泻、防己利水消 肿;胸闷而喘者,加桑白皮、杏仁、厚朴 以宽中行气,降逆平喘;面色无华,气短 懒言者,加参、芪以补脾益气。
.
3.气滞证
主要证候:妊娠数月,肢体肿胀,始由足肿,渐 延于腿,皮色不变,按之陷而即起,头晕胀痛, 胸闷胁胀。苔薄腻,脉弦滑。
证候分析:气机郁滞,升降失司,清阳不升, 浊阴下滞,故始由足肿,渐延于腿;因气滞而非 水停,故皮色不变,按之即起;清阳不升,浊阴 上扰,故头晕胀痛;气滞不宣,故胸胁胀满。苔 薄腻,脉弦滑,均为气滞湿郁之象。
.
三诊:5月13日,昨日血压升降在 150~198/110~130mmHg之间,仍感头痛, 口渴减轻,夜寐易醒,二便正常,舌苔黄 腻、边白腻,脉象弦微滑、两尺弱,治以 育阴潜阳,和胃安神。 处方:生鳖甲15g,生龟板15g,生牡蛎 15g,橘皮3g,制半夏6g,硃茯神9g,炙 甘草3g,炒牛膝6g,大腹皮9g,一剂。另 羚角琥珀散3g,六小时一次。
.
如妊娠晚期,仅足部浮肿,平卧后自消,且 无其他不适者,为妊娠晚期常见现象,可不 必治疗,产后自消。 妊娠高血压疾病以妊娠20周以后高血压、 蛋白尿、水肿为特征,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是引起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根据其不同阶段的临床特征,参照子肿、 子晕和子痫论治。
.
病因病机 主要由于脾虚、肾虚或气滞而 导致水湿痰聚、阴虚阳亢,终 致痰火、肝风为患,发为子肿、 子晕或子痫。
.
2.症状
妊娠20周后出现水肿,多由踝 部开始,渐延至小腿、大腿、 外阴部、腹壁,甚至全身水肿 或有腹水。若无凹陷性水肿, 但每周体重增加≥0.5kg,为隐 性水肿。
.
3.检查
(1)水肿程度 踝部及小腿有明显凹陷性水肿, 经休息不消退为 (+);水肿延及大腿为(++);外阴 腹壁水肿为(+++);出现全身水肿或有腹水为 (++++); (2)血压 定期测定血压。如两次以上血压≥140 /90 mmHg,间隔时间≥6h可确诊妊娠期高血压; 若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亦须密切观察; (3)尿蛋白(+)或定量≥0.3g/24h为异常, ≥5g/24h时提示病情严重; (4)其他检查 眼底检查小动脉痉挛情况;B超 检查胎儿发育情况;肝肾功能测定等
.
二诊:5月12日,服羚角琥珀散后血压稍有下降, 曾鼻衄一次,少寐多梦,头晕稍减,腰部微酸, 便干溲少,舌苔黄腻,脉象左沉弦滑、右细弦滑 微数,仍从前法增减,方用羚角琥珀散加钩藤汤 加减。 处方:钩藤9g,当归9g,桔梗3g,桑寄生12g, 茯神9g,元参9g,菊花6g,黄芩6g,生龙齿15g, 灵磁石15g,牛膝6g,一剂。另羚羊角粉1.2g, 琥珀粉1.8g,二味相和,装入胶囊,分二次服。
.
1.脾虚证
主要证候:妊娠数月,面目肢体浮肿,或遍及全 身,皮薄光亮,按之凹陷难起,神疲气短,脘腹 胀满,食欲不振,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胖 嫩,边有齿痕,苔白润或腻,脉缓滑无力。 证候分析:脾主肌肉四肢,脾虚不运,水湿停聚, 泛溢肌肤,故面浮肢肿;水聚皮下,则皮薄光亮, 按之凹陷;脾虚中阳不振,故神疲气短,食欲不 振;脾虚不运,水湿内停,故脘腹胀满,大便溏 薄。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缓滑无 力,俱为脾虚湿盛之征。
.
治法:理气行滞化湿。 方药:天仙藤散(《校注妇人良方》)。 天仙藤 香附 陈皮 甘草 乌药 生姜 木
瓜 紫苏叶 方中天仙藤行气祛风消肿;香附疏肝理
气行滞;陈皮、生姜温中和胃理气;苏叶宣 上焦之滞气;乌药开下焦之郁滞;木瓜行气 除湿;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理气行滞, 化湿消肿之功。
.
若兼脾虚湿停,肿势明显者, 可加四苓散(《丹溪心法》) 健脾利湿行水。 茯苓 猪苓 泽泻 白术
.
鉴别诊断
妊娠合并慢性肾炎:孕前有肾 炎史,孕20周前发病,水肿始 于眼睑,除尿蛋白阳性外,还 可见各种管型或红、白细胞。 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前有心脏 病史,心功能检查可助鉴别。
.
辨证论治
先辨别水病与气病。水盛而肿者,皮薄色 白光亮,按而凹陷,即时难起;证有脾虚、 肾虚之别;气病者,皮厚而色不变,随按 随起。治疗原则以运化水湿为主。脾虚者 健脾利水;肾虚者温肾行水;气滞者理气 化湿。并根据“治病与安胎并举”的原则, 随证加入养血安胎之品。注意慎用温燥、 寒凉、滑利之药,以免伤胎。
子肿、子晕、子痫
.
问题
1. 何谓子肿、子晕和子痫?其病因病机有 何关联? 2. 子肿的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是什么?。 3. 试分析子晕不同证候之异同?
.
概念
妊娠中晚期,肢体面目发生肿胀者,称为 “子肿”,亦称“妊娠肿胀”;若头目晕 眩,状若眩冒,甚者眩晕欲厥者,则为 “子晕”,亦称“妊娠眩晕”、“子眩”; 若在妊娠晚期、临产时,或新产后,突然 眩晕倒仆,昏不知人,两目上视,牙关紧 闭,四肢抽搐,全身强直,须臾醒,醒后 复发,甚或昏迷不醒者,称为“子痫”, 亦称“妊娠痫证”、“子冒”。此三者在 病机上有联系,病症可逐渐演变,故作为 一类疾病进行论述。
.
治法:补肾化气行水。 方药:真武汤(《伤寒论》)。 附子 生姜 茯苓 白术 白芍 方中附子温肾化气行水;生姜、白术、茯 苓健脾利湿行水;白芍开阴结,与附子同 用引阳入阴,以消阴霾之气,全方共奏温 阳化气,行水消肿之效。方中附子有毒, 用量宜轻,入药久煎以减轻毒性。或易桂 枝通阳化气行水。
.
若腰痛甚者,酌加杜仲、续断、 桑寄生固肾安胎。
.
按:本例为脾胃虚弱,湿邪停滞,《素问·至真要 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盖脾虚则 湿阻,脾又主肌肉,司运化,虚则运化受阻,不 能制水,水饮不化,湿淫流注肌肤,形成浮肿。 复因即将足月,胎儿成长,体积膨大,逼迫胸腹, 感觉气促闷胀,又紧逼直肠,导致大便频数。胎 热上炎,引起内热口燥。 治疗以黄芪为君,因能补气健脾,促进运化,培 土止泻,复有利水退肿之效,适合于脾胃虚弱者; 其性甘温,对于湿阻者不甚相宜,所以用苍术、 白术为臣,燥湿健脾,脾健则运化正常,水湿何 以滞留;栀、芩、蒿能清内热,生地滋阴凉血, 复用陈皮、冬瓜皮、防已、地骨皮、苓皮等利水 消肿,并加入枳壳一味,以疏通气机,束胎易产, 用于将产患者,颇为合拍。
.
1.脾虚
脾气素弱,或劳倦思虑,或过食生冷,脾 阳受损,运化失职,水湿停滞,泛溢肌肤, 发为子肿;水湿停聚,精血转输受阻;脾 虚生化乏源,营血不足;孕后阴血养胎, 精血愈虚,肝失濡养,脾虚肝旺,则致子 晕;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遂发子痫。
.
2.肾虚
素体肾虚,命火不足,肾阳失于敷布,膀 胱气化失司,不能化气行水;且肾为胃之 关,肾阳不布,则关门不利,聚水而从其 类,水湿泛溢而为子肿;或素体肾阴不足, 孕后精血养胎,肾阴益亏,阴虚肝旺,阳 失潜藏,上扰清窍,而致子晕;血不荣筋, 肝风内动:精不养神,心火偏亢;风火相 煽,遂发子痫。
.
子晕
.
诊断要点
l.病史(见子肿) 2.症状 妊娠期头晕,头痛,眼花,甚或胸闷,恶心,呕 吐,或伴水肿等,往往是子痫发作的前期症状。 3.检查 (1)孕20周后血压升高至140/90mmHg以上,伴 有蛋白尿和(或)水肿。 (2)测定血红蛋白、全血粘度、血细胞比容、尿素 氮、二氧化碳结合力、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以 及眼底检查、心电图检查、B超检查胎儿情况等。
.
治法:健脾利湿,平肝潜阳。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方见月经前后诸 症)加钩藤、石决明。
.
案例
.
王某某,女,成人,已婚,病历号139018, 初诊:1959年5月21日。
初产妇,孕37周,预产期1959年6月6日,孕妇于妊娠早 期泛恶,呕吐不甚,未作产前检查,于4周前第一次在某 医院测量血压130/100 mmHg,6天前因剧烈头痛,曾住 某医院治疗,住院期间血压150~190/110~120mmHg,尿 蛋白(++),浮肿较甚,经治疗后,浮肿消失,血压仍高, 而转诊住院,西医诊断:先兆子痫。入院时症状,头痛头 晕颇甚,以常鼻衄,口渴喜饮,浮肿(+),血压180/120 mmHg,尿蛋白(++),舌苔黄腻,脉象弦滑微弱。病由 心肝血少,风阳上扰,治以镇肝熄风,清热宁心。 处方:羚角琥珀散3克,每六小时服一次。
.
四诊:5月14日,昨日夜寐不安,今日头痛 加重,血压仍高,波动在 150~190/110~140mmHg,呕吐一次,二 便正常,舌苔中黄边腻,脉象後弱微滑而 数,治以养血安神,镇肝熄风。 处方:当归9g,白芍9g,天麻6g,钩藤9g, 硃茯神12g,远志6g,白薇9g,桑寄生12g, 一剂。另羚羊角粉1.2g,分二次服。
.
五诊:5月15日,服药后,血压较平,在 160~170/100~130mmHg,头痛亦减,昨 夜尚可入睡,今晨未曾泛恶,稍可进食, 胃脘胀滞,小溲色黄,舌苔中黄,边白腻, 脉象滑数、左细,治以敛肝祛风,宁心和 胃。 处方:钩藤9g,桑寄生12g,桔梗3g,茯神 9g,当归9g,橘皮6g,制半夏9g,远志6g, 二剂。
.
治法:育阴平肝潜阳。 方药:杞菊地黄丸(方见月经前后诸症) 加龟板、牡蛎、石决明、钩藤。
.
若有水肿,加茯苓、泽泻利水渗湿;肝肾 阴虚,腰膝酸软,加杜仲、桑寄生、白芍 以补肾柔肝;大便秘结,加肉苁蓉、火麻 仁、枳壳以润肠行气通便。
.
2.脾虚肝旺证
主要证候:妊娠中晚期,头晕目眩,头胀 且重,面浮肢肿,胸闷呕逆,胁胀纳差。 苔白腻,脉弦滑。 证候分析:脾虚湿停,痰浊中阻,孕后血 聚养胎,阴血益虚,肝失育养,肝阳挟痰 浊而上扰清窍,故头晕目眩,头胀且重; 脾失健运,水湿泛溢肌肤,故见面浮肢肿; 脾湿肝阳,则见胸闷呕逆,胁胀纳差。苔 白腻,脉弦滑,均为脾虚肝旺之征。
.来自百度文库
3.气滞
素多抑郁,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孕后胎 体渐长,阻滞气机,升降失司,遂致气滞 而肿;气滞湿停,痰浊中阻,清阳不升, 则发为子晕;气郁痰滞,蕴而化火,痰火 交炽,上蒙清窍,进而发为子痫。
.
一、子肿
.
诊断要点
1、病史 2、症状 3、检查
.
l.病史
了解有无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 病、贫血、营养不良史;是否高龄 或低龄初孕、多胎妊娠、或羊水过 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