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统:这些春节民俗都与道教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传统:这些春节民俗都与道教相关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其中有很多的民俗活动与道教有关联,如拜灶神,元宵节,贴门神等,下面来介绍一下。
拜灶神:祭拜灶神是农历腊月廿四日所举行的中国民俗活动,俗谓送神上天言事之日。灶神作为中国民间各地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祭拜的来历为古代的中国民间传说。在潮汕地区,这位灶神叫“申面公”,正确的神名是司命帝君,简称司命公。灶神为主管饮食之神,晋后,又尊为天地督察使,掌握上达天庭诉人善恶之职。是故,世人又称灶神为“本家司命”。民间多供于灶头,其神座上多书“东厨灶君”。
腊月扫除:扫除又称“扫尘”或“扫房”。从“腊八”起,人们就开始扫除,直到腊月甘三前后才扫除完毕。民间多于腊月二十四为扫除日,有民谚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屋”。这种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鬼怪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已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每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翻箱倒柜,进行一次彻底地卫生大扫除,以干干净净迎新年。发扬了古代扫除风俗中的讲究卫生的优良习惯。
贴门神:旧时,人们在除夕这一年中最末的一天,必把旧门神撕下,换上新门神。贴门神的目的,是为了驱鬼避邪,禳灾迎福。门神信仰,始自先秦。后世道教将门神纳入自己的神仙谱系中,属道教俗神。门神分为武门神及文门神,武门神一般贴在大门上,东边为上,贴秦琼像,西边为下,贴尉迟恭的像;文门神是贴在正堂屋及厢房门上的,一般是招财进宝、五子登科之类的彩画。
压岁钱:即压胜钱,与道教特别有关系。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原来,压岁钱是用来厌胜驱邪,帮助孩子过年的,因为小孩魂魄不全,方有此举。早期来说,压岁钱并不是给真钱,而只是给像钱一样的象征性的东西,是希望起到震慑性的作用。但后来,人们逐渐把压岁钱实用性的意义强化了,因此就变成了给真正的货币。
元宵节: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元夕节、灯节。《岁时杂记》说,这是沿道教陈规。道教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上元节又称“上元天官节”,系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中元节又称
“中元地官节”,系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下元节又称“下元本官节”系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
“拜太岁”:就是参拜六十甲子所属的“太岁神”,也是春节期间的重要风俗。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位“太岁星君”主管一生,称为“本命太岁”;而每年又有一位“值年太岁”(又称“流年太岁”),主管人们当年的一切(如人们的健康、事业、婚姻等各方面)。所谓“犯太岁”,即是指自己“本命太岁”星君(即自己出生年的本命属相)与当年的“值年太岁”星君相临、相冲、相刑或相害。自古以来人们通常认为:犯太岁的人都会流年不利、诸事不顺。故而“犯太岁”的人一般都要在那一年的年初到庙里来“拜太岁”,参加道教的法会;拜太岁一般是在阴历正月初八。或是正月十五前。
中国春节民俗中的宗教信仰内容十分丰富。人们所礼拜的神抵多始白先秦,后世道教在形成过程中曾广泛地吸收其民间的信仰内容,加以改造后纳入自己的神灵谱系。成为道教崇拜的尊神或俗神,如灶君、门神、三官、财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