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与智力障碍儿童的区别
阿斯伯格综合症与自闭症的区别?修订稿
阿斯伯格综合症与自闭症的区别?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阿斯伯格综合症与自闭症的区别?大部分自闭症专家都认为,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症属于同一系列中两种程度重轻不同的障碍;或者说阿斯伯格综合症是自闭症系列中程度较轻的一种,但两者间也有一些区别。
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也像自闭症一样,在人际关系方面往往处于封闭和隔绝状态,但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并非完全漠不关心,他们也希望有社交或有朋友,但他们常常没有人际交往所必需的基本社会技能。
他们往往不能理解其它人的表情,因而也不能据此而调节自己的行为。
他们在社交场合中显得极其正规,拘泥细节,缺乏必要的灵活性,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会发展出精神方面的种种问题如焦虑和抑郁等。
阿斯伯格综合症和自闭症都可以有狭隘的兴趣和刻板的动作。
但是,自闭症儿童往往专注于摆弄物体,倾听音乐,对图像反应比较强烈。
相比之下,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的狭隘兴趣则往往表现于对数字或日子的记忆,以及对某些学科知识的强烈兴趣。
有时可以给人们以一个记忆力过人甚至在某一领域内堪称博学的印象。
但是不久人们就会觉察到,他们往往只是机械地记忆一些事实性的数据,而对这些事实之间的相关联系及其背后的真正意义并无任何理解;而在其它方面的知识显得贫乏欠缺;他们可显得非常古怪,并且使得人们不愿与之交往。
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在说话时往往表现出较差的节奏和音调,在讲话的内容方面则显得没有连贯性,只有表达而没有解释等。
与其狭隘兴趣相对应,这些儿童在交谈中往往也是重复的话多而表达的意思极少。
然而,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比自闭症儿童要有大得多的词汇量和较好的语法水平,智商一般也高于自闭症儿童。
阿斯伯格综合症和高功能自闭症的不同一般而言,儿童和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差异性很小,通常被称为自闭症的延续或是变异的自闭症。
因此,有些阿斯伯格症儿童,也常被误认为是自闭症,但其和自闭症之间仍存在着差异性,以下提供了几点比较:语文智商的比较语文流畅度的比较的比较社会互动的比较攻击以及暴力行为一般在定义阿斯伯格症和高功能自闭症,通常以智商七十以上来作为范围。
爱斯伯格综合症和高功能自闭症 (1)
爱斯伯格综合症和高功能自闭症06特心朱芳英一般而言,爱斯博格症儿童和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差异性很小,通常被称为自闭症的延续或是变异的自闭症。
因此有些爱斯博格症儿童,也常被误认为是自闭症,但其和自闭症之间仍存在着差异性。
爱斯伯格综合症和高功能自闭症向四处艾斯伯格综合症的儿童与高功能自闭儿童抽象思考能力差,斤斤计较于文字表面的意义,不易了解笑话、成语或暗喻。
他们也都有执行功能障碍,也一样会有眼神回避、很少启动沟通(对话)、仪式性行为(坚持生活常规)(Trevarthen, Titken, Papoudi, Robarts,)。
智商的范围约在正常及高于正常的范围。
艾斯伯格综合症候群的语言智商高于操作智商,刚好与自闭症相反。
艾斯伯格综合症候群儿童比高功能自闭症智商上平均高出15个百分点。
在魏氏量表语文方面,艾斯伯格综合症候群儿童比高功能自闭症高25点;在操作智商方面,艾斯伯格综合症候群儿童比高功能自闭症低4.5点。
艾斯伯格综合症的孩子可能有不寻常的死记(rote memory)能力,称之为照相式记忆力爱斯伯格综合症和高功能自闭症相异处一、判断标准——语文智商是判断的标准一般在定义亚斯博格症和高功能自闭症,通常以智商七十以上来作为范围。
一九九八年,调查三百三十个个案研究中发现,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在语文智商方面,普遍低于亚斯博格症儿童。
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语文智商平均为七十七,亚斯博格症儿童则为九十八;在操作智商方面,亚斯博格症儿童为九十,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为八十六。
由此可见,他们的非语文智商和一般同龄孩子差不多,并且或多或少会用语言和别人沟通(大约只有一半的自闭症儿童会发展出可沟通的语言)。
研究显示,语文智商是可以作为诊断爱斯博格症儿童和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标准。
二、社会交往方面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在视线接触、依恋关系、求助方面及与同伴建立关系方面存在缺陷,在情感与社会互动方面也很大困难。
总之,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存在严重的心理理论缺损,有关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同等言语能力的正常儿童自闭症患者确实从未真正发现过他人的心理,从未真正探知他人的心理世界。
自闭症有哪些分类,以及等级区别严重程度?
自闭症有哪些分类,以及等级区别严重程度?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它会影响儿童的社交能力、语言能力、行为和兴趣爱好。
根据2000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的定义,自闭症被分为以下四种:1. 孤独症(Autistic Disorder)孤独症是最为典型的自闭症类型,也是最严重的类型。
患者通常在3岁之前出现症状,包括社交障碍、语言和交流能力差、受限的兴趣和行为模式,以及刻板重复性的行为和语言。
孤独症会导致严重的沟通和情感障碍,儿童难以与同龄人交往,有时甚至完全没有交往的欲望。
2. 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s Disorder)阿斯伯格综合症也是一种自闭症类型,但与孤独症不同,它通常在3岁之后才出现症状。
患者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能力通常比孤独症患者更好,但他们常常缺乏非言语交流的能力,如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
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的兴趣和行为也会受到限制,他们往往对特定的话题或者物品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3. 儿童痴呆(Childhood Disintegrative Disorder)儿童痴呆是一种罕见的自闭症类型,通常在2到4岁之间出现症状。
患者通常在前两年的生活中发育正常,但之后突然发生重度语言和社交障碍,包括语言能力的丧失、社会互动的减少和习惯行为的改变。
儿童痴呆在临床上得到的关注不多,研究也相对不足,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领域。
4. 未特定的自闭症谱系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PDD-NOS)PDD-NOS是指在DSM-IV中未经分类的自闭症谱系障碍。
这些患者通常显示出自闭症的一些症状,但不能完全符合其他三种类型的诊断标准。
PDD-NOS通常是所有自闭症患者中最常见的类型。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关于自闭症分类和严重程度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自闭症不是一个具有单一因素的疾病,因此每个患者的症状和表现方式是不同的;•自闭症的严重程度可以从轻到重,各个类型的患者之间也存在严重程度的区别;•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种持续存在的疾病,但可以通过早期干预、治疗和康复训练来减轻严重程度。
简述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与智力障碍儿童的区别
简述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与智力障碍儿童的区别
谢明
【期刊名称】《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与智力障碍都是因脑部神经系统问题引起的疾病。
了解它们的区别,有利于对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与智力障碍儿童进行系统的个别化教育康复,有利于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教师对这些儿童的认识,有利于对这些儿童教育康复的研究。
【总页数】3页(P32-34)
【作者】谢明
【作者单位】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64
【相关文献】
1.一例阿斯伯格综合症高中生心理辅导个案 [J], 徐倩影;
2.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通过沙盘游戏管理情绪的研究 [J], 桂冬云
3.来自星星的孩子——初中生阿斯伯格综合症心理辅导案例 [J], 陈璐
4.浅谈阿斯伯格综合症个案研究 [J], 张丽琼
5.阿斯伯格综合征,
一种高功能孤独症
——访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主任医师、教授柯晓燕 [J], 李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自闭症与智障的差异及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一、研究背景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
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之一。
具体表现为:1.社会交流障碍。
2.沟通方面障碍。
3.行为方面障碍。
4.感觉异常表现。
而智力障碍,属于智力残疾,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
主要特征为:1.感知速度减慢。
2.注意广度狭窄。
3.记忆力差。
4.言语能力差。
5.思维能力低,缺乏想象力和概括里。
6.机械记忆为主。
7.情绪不稳定,自控力差。
8.意志薄弱,缺乏自信。
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选取两位被试林某某和陈某某。
林同学1988年11月生,属于智力障碍三级;陈同学1996年10月生,属于自闭症障碍。
二、自闭症与智障的差异第一,从生理上来说,二者有着密切的关联。
首先,认为自闭症的儿童很聪明,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自闭症儿童在智力测试中的操作部分可以有较高的分数,他们的记忆力要比弱智儿童甚至正常儿童为好。
但自闭症儿童的总体智力特别是与社会及符号有关的智力,往往有着很大的缺陷。
比如,虽然陈同学的汉字识记能力比林同学要强很多,但是仅限于识记。
这部分儿童虽然智力测验能够得较高的分数,但是,实际上理解情感的能力十分有限。
第二,从人际关系的角度看,智障儿童更喜欢与他人交流而自闭症儿童则与之相反。
自闭症孩子在人际交流中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不理人、不对视,不与外人沟通和接触。
而对于智障孩子,与他人有更多的共同注意和在交往中表现出更多的正面情绪。
检验人际关系能力的另外一个标准是所谓的心灵解读能力(Theory of Mind Abilities)。
大量实验表明,智障儿童更能够对人与人的关系作出比较正确的推断,更能从他人的立场、观点去看问题。
换句话说,智障儿童的心灵解读能力比自闭症儿童的心灵解读能力更强。
具体到个案上,林同学的平时的话特别的多,特别是与教师打交道,能够非常容易察觉老师的喜怒哀乐,能够适当的给予安慰。
自闭症分类的知识点总结
自闭症分类的知识点总结1. 典型自闭症:典型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自闭症谱系障碍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类型。
患有典型自闭症的人在社交和语言能力方面存在严重障碍,表现为难以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交流困难,语言发育迟缓或失语,以及出现重复和刻板的行为。
他们可能会对感觉过敏或不敏感,对环境和日常生活中的变化有固定、刻板的反应。
此外,典型自闭症患者还可能出现强迫性和重复性行为,如摇晃身体、摆动手臂、重复语言等。
2. 阿斯伯格综合征:阿斯伯格综合征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亚型之一,患者通常在语言和智力发展上没有明显的延迟,但表现出社交障碍、兴趣局限和重复行为。
与典型自闭症患者相比,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的语言和认知能力更为正常,但他们可能在社交交流中表现出缺乏灵活性、不适宜的言行举止、对非语言信号的理解困难等特征。
3. 儿童解疑症:儿童解疑症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另一种类型,患者表现出较轻的社交和交流障碍,语言及认知能力相对正常,但可能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刻板的行为。
儿童解疑症患者通常对感官刺激过于敏感,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缺陷和多动等症状。
与阿斯伯格综合征相比,儿童解疑症患者更容易与同龄人建立友谊和社交关系,但其刻板行为和兴趣过于狭窄的特征更为突出。
4. 自闭症不同子类型的诊断依据: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社会交往和沟通障碍、刻板行为和兴趣、感官和运动特点等,而不同的子类型在这些方面可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因此,临床上通过详细的评估和观察,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特征和严重程度,对自闭症进行分类诊断,以便在治疗和干预上更为具体和有效地进行相应的措施。
总的来说,虽然自闭症是一个广谱的疾病,并且在临床上表现出多样化的症状特征,但根据其社交和交流困难、刻板行为和兴趣、感官和运动特点等症状特征,可以将其分为典型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解疑症等不同的子类型,以便进行更为具体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
特殊儿童的分类
特殊儿童的分类特殊儿童是指在身体、智力、情感或行为方面与常规儿童有所不同的儿童。
根据具体的特点和需求,特殊儿童可以被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特殊儿童分类。
1. 身体障碍儿童身体障碍儿童是指在身体方面存在一定障碍的儿童。
这些障碍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后天因素导致的。
常见的身体障碍包括肢体残疾、听力障碍、视力障碍等。
这些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需要帮助和支持,比如使用助听器、拐杖等辅助工具。
2. 智力障碍儿童智力障碍儿童是指在智力发展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的儿童。
他们的智力水平低于同龄人,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理解和社交能力。
智力障碍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级别。
这些儿童需要特殊的教育和支持,以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力。
3. 自闭症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影响儿童的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
自闭症儿童可能表现出社交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刻板重复行为等特点。
他们需要特殊的教育和疗育方案,以提高他们的社交和沟通能力。
4. 多动症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行为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性行为。
多动症儿童在学习和社交方面可能遇到困难,并需要特殊的教育和行为疗法来帮助他们控制行为和提高学习能力。
5. 学习障碍儿童学习障碍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的儿童。
学习障碍可以包括阅读障碍(如失读症)、写作障碍(如失写症)、计算障碍(如失数症)等。
这些儿童需要特殊的学习支持和教育方法,以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成绩。
6. 情绪障碍儿童情绪障碍儿童是指在情绪和行为调节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的儿童。
他们可能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焦虑、抑郁等特点。
情绪障碍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社交能力,他们需要特殊的心理支持和辅导来帮助他们管理情绪和行为。
特殊儿童的分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和支持。
每个特殊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个体化的关注和帮助。
通过了解特殊儿童的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支持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让他们在社会中获得平等的机会和尊重。
综述: 阿斯伯格综合症:自闭症的延续
阿斯伯格综合症:自闭症的延续许欣(105010202710 应用心理学B班)摘要阿斯伯格综合症(AS,Asperger Syndrome),也称为高功能自闭症(HFA),被看作是与自闭症程度不同的另一种症状。
是一种主要以社会交往困难,狭隘兴趣和局限的行为模式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PDD,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corder)的一种。
相比其他泛自闭症障碍,仍相对保有语言及认知发展。
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许多研究支持遗传论点,患病几率为0.07%,且男性患病几率比女性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AS进行探讨。
关键词:阿斯伯格综合症 AS 自闭症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社交困难沟通困难1.什么是阿斯伯格综合症1.1阿斯伯格综合症的概念阿斯伯格综合症(AS)一般定义为“没有智能障碍的自闭症”,是根据奥地利儿科医生汉斯·亚斯伯格而命名的。
他在1944年首度记录了具有缺乏非言语沟通技巧,在同伴间表现低度同理心,肢体不灵活等情形的儿童。
AS是一种不常见的疾病,但发病率高于典型的自闭症,对儿童精神健康危害甚大。
一人口研究预计每10000个孩子中便有36个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而每10000个孩子中只有5个患有自闭症(Ehlers & Gillberg, 1993)。
直至目前,学界对AS了解非常有限,对其症状的界定仍存在争议,大部分人把AS等同于高功能自闭症(HFA),即没有智能障碍,自闭倾向不明显的自闭症。
但有部分人则认为AS是没有语言障碍的自闭症。
在自闭症光谱中,AS是介于健全人与低能自闭症之间。
1.2阿斯伯格综合症的表现被诊断为AS的儿童,必须具备以下三种表现:1.社会交往困难2.与人沟通困难3.狭隘兴趣和局限行为模式具体的临床表现:1.无法理解日常规则或僵化规则2.缺乏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力3.执着于一种或多种特定且不具功能性的行为4.不适当的单方面的社会交往,缺少建立友谊的能力从而导致社会隔离5.呆板单调的语言6.非言语交流匮乏7.在某些局限的方面如电视节目表、火车时刻表、地图等表现出极强的接受能力,但至少机械的记忆,不具备理解8.笨拙不协调的动作(尤其是大动作)及奇怪的姿势9.有非正常发音现象1.3阿斯伯格综合症与自闭症的区别AS和自闭症同处一个自闭症谱系,通常被称为自闭症的延续或是变异的自闭症。
阿斯综合症名词解释医学
阿斯综合症名词解释医学什么是阿斯综合症?阿斯综合症,全称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s syndrome),是一种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影响个体的社交互动能力和非语言沟通技巧。
这一疾病以奥地利儿科医生汉斯·阿斯伯格(Hans Asperger)的名字命名,他在1944年首次描述了这种疾病。
阿斯综合症的特征社交互动困难阿斯综合症患者常常在社交互动中表现出困难。
他们可能缺乏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共鸣,无法正确解读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非语言暗示。
他们可能不善于与他人建立友谊,并且在与他人交流时缺乏兴趣。
狭隘的兴趣和刻板重复行为阿斯综合症患者通常对特定主题或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且倾向于专注于这些兴趣领域。
他们可能会对特定的话题或主题进行深入研究,以至于忽略其他方面的信息。
此外,他们还可能表现出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如重复性动作、坚持不变的日程安排等。
沟通障碍阿斯综合症患者常常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方面遇到困难。
他们可能表现出语言发展延迟、语调单调、语言理解困难等问题。
此外,他们可能对非文字性沟通方式,如肢体语言和表情符号,缺乏敏感度。
高智商和特殊才能尽管阿斯综合症患者在社交互动和沟通方面存在困难,但他们往往具有高智商和特殊才能。
许多阿斯综合症患者在数学、音乐、艺术等领域显示出卓越的天赋。
阿斯综合症的诊断标准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的诊断标准,以下条件需要满足才能确诊为阿斯综合症: 1. 持久的困难,包括社交互动和非语言沟通。
2. 刻板重复的行为、兴趣和活动。
3. 兴趣和活动的限制,表现为狭隘和刻板化的兴趣。
4. 早期发生,通常在儿童时期。
阿斯综合症与自闭症的关系阿斯综合症曾被视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的一种类型。
然而,在2013年DSM-5的更新版本中,将阿斯综合症从自闭症谱系障碍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诊断类别存在。
尽管阿斯综合症与自闭症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它们也有一些区别。
特殊儿童的分类及特征
特殊儿童的分类及特征常见的九种特殊儿童的分类及特征:第一类自闭症孤独症ASD又称广泛性发育障碍,目前尚未找到确切病因,一般和几个因素有关:遗传基因,大脑结构异常和环境因素,孕妇围产期等。
它的核心障碍是沟通社交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部分患者还伴随着感官系统的失调。
国际上DMS-5的文书中对这类儿童的核心障碍有了一个说明:沟通社交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部分还伴随着感官系统的失调。
第二类智力障碍智力障碍人士在程度上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智力障碍。
通常有三个特征:智商明显的低于同龄人的水平(IQ测试在70分以下);存在明显的社会适应和生活能力的缺陷或是损害;病征一般出现在发育年龄阶段(婴儿或是孩童时期)。
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力、记忆力差;2、注意力不集中且好动;3、语言发育迟缓,吐字不清;4、学龄期表现学习困难,学习专注力差;5、成人期表现生活自理困难,不能回归社会。
第三类发育迟缓儿童发育迟缓是指小儿因各种原因导致智力、运动、语言及社交等方面发展落后或异常。
儿童发育迟缓会在运动上发育落后,智力上发育落后,体格上发育落后,语言上发育落后,心理上发展落后。
其中运动发育迟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大运动发育迟缓,另外一类是精细运动发育迟缓,常见表现有坐、爬、翻身、走路、跑、持物等运动能力。
语言发育迟缓主要指语言表达、理解能力等落后于正常同龄儿童水平,如一岁不会叫爸爸妈妈,到一岁六个月时候还不能说动词,以及听不懂指令等。
第四类脑瘫这是一种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致残性疾病,是指胎儿、婴儿或儿童时期脑发育阶段,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症。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惊厥、心理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及其它异常。
它是具有不同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症,而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该病的发病率为1.5%~5%。
主要分类:有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震颤型、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
自闭症患者与智力低下患者的区别
自闭症患者与智力低下患者的区别首先,二者对刺激的反应不同。
智力低下患者对外在刺激有反应,但比较迟缓,给人以发呆、迟钝的感觉。
而自闭症患者对有的刺激无动于衷,而对有的刺激则反应敏锐,甚至为正常人所不及。
其次,婴幼儿早期症状不同。
智力低下患者首先出现动作发育落后。
而自闭症患者大多数早期发育是正常的,首发缺陷主要表现为缺乏适当的目光对视,对同龄儿童或家长的接近毫无反应或反应不适当,对儿童的一般玩具不感兴趣,而对某些无生命的、单调机械的物品如一根绳、一块瓦片、一个线头等却非常依恋。
再次,兴趣与行为模式不同。
两者虽然都常有兴趣缺乏、行为刻板的特点,但智力低下患者一般不排斥同龄儿童感兴趣的游戏或玩具,而自闭症患者对常规的游戏或玩具缺乏兴趣,或者在玩法上怪异奇特。
最后,就是面容与形体的不同。
智力低下患者常见有特殊面容或形体,而自闭症患者则面容正常。
由于自闭症和抑郁症具有某些相似的症状,比如患者容易焦虑,狂躁或者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兴趣。
实际上二者还是存在有很大的区别,是两种不同的病种。
抑郁症的主要症状:1、心情低落2、精力丧失4、焦虑情绪5、丧失兴趣自闭症的症状表现:一、自闭症患者,由于先天脑部功能的受到损伤,从幼儿时期开始,在发展上便与一般的儿童有所不同。
例如,大多数自闭症的患者在幼儿时期便出现少发声,对人不理、不看等现象。
二、其语言的能力会受到限制,对于自己的需要、痛苦这些也不能很好的表达,对别人的话也缺乏反应,习惯于重复刻板动作或姿势。
三、孩子较容易受情绪、环境因素刺激,会有冲动或者一些伤害性的行为。
例如,他们会过分活跃、四处走动、尖叫、跳跃,或在心理、生理、环境、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下,感到特别烦闷或焦虑,以致有撞头、扯头发或咬手等自伤行为。
1、智力低下:患有智力低下的孩子一般常会出现运动发育落后正常的孩子,做起动作来不协调,姿势反射、原始反射、平衡反应和调正反应也异于一般的孩子,很多不专业的医生容易在婴儿时期给患儿误诊为小儿脑瘫,虽然智力落后比较突出,但是患儿的肌张力属正常,也没有异常姿势,这个是完全可以和小儿脑瘫疾病区分开的。
自闭和弱智有什么区别
自闭和弱智有什么区别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其中自闭症和弱智都让家长们痛苦不堪。
患了自闭症的孩子往往不太喜欢交流,有的只俩发育正常,有的智力发育不正常。
很多人往往把自闭症和弱智混淆了,自闭和弱智有什么区别?一起来看看。
自闭和弱智有什么区别弱智儿童通常是在各个方面的发育发展均比一般人迟缓,但发展的次序则基本保持正常。
弱智儿童的智商有可测性,他们在感知、社会交往、兴趣及语言等各方面的发展与其智商成正比。
自闭症儿童虽然伴有全面性发育迟缓现象,但发育次序异常,且各方面发育不平衡。
如:有的儿童大小便完全不能自理,却能有很强的计算、绘画能力;有的儿童完全没有或只有极少的语言,却在记忆力方面、识别颜色方面表现突出。
自闭症儿童由于社会性极弱,在人际交往的能力和主动性方面远远低于弱智儿童,目前尚没有能准确测量自闭症儿童智商的工具。
自闭症怎么干预自闭症儿童一定要早诊断、早干预,3~5岁左右最为关键。
3~5岁进行早期干预,维持3年左右,进行一对一或小组训练,包括从生活到思维等的系统训练。
所有患有此疾的儿童中,50%没有接受任何的干预手段,因为家长对自闭症的认识不够。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晚点讲话没关系,并没有太在意,实际上这可能就是自闭症的表现。
自闭症的临床症状包括交流缺陷,具体表现为:3岁前基本不关注人声、较晚开始说话且停滞不前,因此,当父母发现孩子迟迟不说话,就应该注意了。
患有自闭症的儿童通常表现为:语言、视觉、行为、智力的缺陷或有多重缺陷。
对别人指东西、打招呼没有反应、不感兴趣;仅关注别人不关注的事情,喜欢某样东西便反复不停地把玩;60%~80%的自闭症儿童有智力缺陷。
国际上广泛认同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的重要性,且在各方面的研究也显示愈早的训练对自闭症孩子愈有帮助。
自闭和弱智有什么区别?看来上述的介绍你一定看明白了。
自闭症的弱智的孩子都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和干预,有的自闭症的孩子是会恢复正常的,需要家长们又耐心。
阿斯伯格综合征与多动症
4.重复行为:孩子定期执行的某些习惯动作,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与同龄人交往的意愿或是过度兴奋等等情况,都有可能显示出阿斯伯格综合症或多动症的特征。
3.治疗方法不同:虽然阿斯伯格综合征和多动症有一些重叠的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但依赖的重点和治疗目标却不同。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治疗通常更着重于提高社交技能和促进语言沟通;而多动症的治疗则通常更着重于帮助孩子管理活跃情绪,并提高自我控制力。
三、如何识别阿斯伯格综合征和多动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和多动症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可能出现,所以家长和教师都需要了解如何识别这些疾病。以下是一些可能提示阿斯伯格综合征和多动症存在的常见特征:
二、阿斯伯格综合征与多动症的区别
1.生理症状不同: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生理症状通常包括感觉问题、固定兴趣、语言和沟通问题、和不寻常的姿势或步态等等。而多动症通常表现为过度活跃、容易分散注意力、没有自制力、和不断走动等。
2.社交技能表现不同:虽然阿斯伯格综合征和多动症患者都存在社交问题,但表现方式却不尽相同。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通常缺乏社交技能,表现为不善于理解别人的情感和需要;而多动症患者则通常表现为过于冲动,难以与人交流,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不愿意遵循社交规则。
2.建立常规:阿斯伯格综合征和多动症患者通常需要有明确的市场制度,这将使孩子更加安全有序,并且给予了孩子一定的安全感。
3.制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计划:制定行为计划,包括具体的时间表和任务清单,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管理时间、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等等,从而提高自我控制力。
4.提供支持:阿斯伯格综合征和多动症通常需要一些特殊的支持,如心理治疗、职业技能培训等等,家长和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援。
列举六种学前特殊儿童的类型
列举六种学前特殊儿童的类型
以下是六种常见的学前特殊儿童类型:
1. 自闭症谱系障碍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这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特征包括社交交往困难、语言和沟通问题以及刻板重复行为。
2.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这是一种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动和冲动行为的障碍,使儿童在学习和社交方面面临困难。
3. 智力障碍 Intellectual Disability):智力障碍是指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人,并且导致适应能力受限的一种发育障碍。
4. 言语和语言障碍 Speech and Language Disorders):这些障碍影响儿童的语言表达、理解和沟通能力,包括发音困难、语言发展延迟等。
5. 发育协调障碍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DCD):DCD影响儿童的运动和协调能力,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活动中遇到困难,如书写、穿衣、打球等。
6. 异常行为障碍 Disruptive Behavior Disorders):这包括行为障碍和情绪障碍,如过度活跃、挑衅性行为、情绪失控等,影响儿童的社交和学习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他们可能在不同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殊需求。
这只是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学前特殊儿童类型,而实际上还存在其他类型和组合。
专业医生或教育专家可以提供更详细和个性化的评估和指导。
高功能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异同
高功能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异同近些年,国际上一直对是否该将阿斯伯格综合征归入高功能自闭症争论不休。
高功能自闭症(HFA)和阿斯伯格综合征(AS)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又有着很多差别。
联系1、高功能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同属于自闭症谱系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个光谱,高功能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都是分支,他们的核心都是先天性社会交往障碍。
2、高功能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普遍感官异常高功能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以及其他谱系人士,很多不喜欢被人触碰,过分怕疼或者不知道疼,不喜欢吃某种食物,忍受不了强光,也受不了噪音……这不是他们矫情,而是因为他们的感官系统异于常人。
他们很有可能触觉过载、痛阈值和普通人不一样,味觉过敏,视觉过载,听觉异常。
3、高功能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都可能有运动障碍权威资料表明,有50%的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有运动障碍。
他们大动作笨拙,走路的姿势奇怪,做操难看,比同龄人更晚学会游泳、骑自行车。
我的一位确诊的阿斯友人,曾经告诉我,她很久才学会金鸡独立。
我很理解她。
毕竟小学一年级时,别人跳绳都能做到1分钟百十个,而我只能跳十几个。
邹小兵教授告诉我,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和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儿童在语言和运动方面是的确是有区别的。
我在《阿斯伯格综合征完全指南》上,也看到了这种说法。
它指出,有的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运动能力还是不错的,但是许多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却有运动障碍。
不过,邹小兵教授又指出,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和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长大之后,运动方面的差异就不那么明显了,因为有些大龄高功能自闭症人士也出现了运动不协调的问题。
差异1、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的智力水平普遍高于高功能自闭症人士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定义里,有这么一条:多数没有智能障碍和语言障碍。
而智力水平达到七十以上,具备语言功能,学习能力较佳的自闭症人士就可以称之为高功能了。
如此看来,不考虑个体的差异,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平均智力水平是普遍高于高功能自闭症人士的。
PSYCH:自闭症、阿斯伯格症儿童的脸部识别能力
都不能区分整体、局部的信息处理,不能同时处 理好语言、非语言的沟通;2)两组都不能从他 人的目光中,读出背后复杂的含义,往往避开对 话者的目光,在社交上困难重重。
足球比分
jkl
收藏红木家具的马先生近日发现,自己一年半前花七八万元买下的一套大红 酸枝座椅,目前价格已经翻了一倍多。而据了解,从年初至今,在售的各类 红木家具普遍涨价20%左右,由于原料紧缺,进货难度加大,一些商家甚至 先将存货“囤”起来坐待机会。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短期内红木市场恐难 “退烧”。 红木家具市场异军突起 宽约1米,长不过2米多,再加上一个雕花靠背和两个1米见方的大方凳,这 样一套大红酸枝座椅,去年的价格还七八万元,今年在市场上已涨到20万元, 做了十几年家具收藏的马先生对此不以为怪并表示,这两年红木家具市场可 谓异军突起;经营红木家具的王先生也表示,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大红酸枝、 鸡翅木、花梨木家具,今年价
个临床组的智商分数。量表中的任务都需要调动 视觉-空间能力,涉及了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其中 一个子测试“辨认两张目标脸”是NEPSY量表 的视觉注意力任务,可以评估和比
毒死蜱 /zh/cas-2921-88-2.html
较每组儿童识别两张不同的面孔的能力。如图1 所示,12张不同的面孔上,眼睛、鼻子、嘴巴、 眉毛、发型采用了各种组合。每张面孔会重复出 现8次,再随机打和正常发育组。 学者采用了维克斯勒智力量表评估受试者的认知 水平。
患有重度自闭症的有15人(男孩14人,女孩1 人),患有阿斯
伯格综合症的有15人(男孩13人,女孩2人), 对照组39人(男孩22人,女孩17人),发育正 常。 维克斯勒智力量表为6岁-16岁11个月的儿童设计, 可以评估两
别是这项任务对他们来说,似乎特别困难,能引 起互动和沟通障碍。另一个目的是通过重度自闭 症儿童、阿斯伯格症儿童的特殊认知能力,来探 讨是否这两种疾病是截然不同的。学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和智力障碍儿童的区别【导读】随着近年来国内自闭症(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数量的增加和人们的逐渐关注,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的教育康复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摘要】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和智力障碍都是因脑部神经系统问题引起的疾病。
了解它们的区别,有利于对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和智力障碍儿童进行系统的个别化教育康复,有利于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教师对这些儿童的认识,有利于对这些儿童教育康复的研究。
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和智力障碍都是因脑部问题引起的疾病[ 1 ] 。
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是神经性广泛发育障碍疾病(世界报道此类疾病至今才60多年,我国首次报道此疾病至今才20多年) ,至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且预后差,是目前世界医疗、教育部门都十分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2 ] 。
而智力障碍多为基因问题或因脑缺氧造成的脑损伤而致成的疾病,很早就被人们所关注。
因此,对智力障碍人群的教育康复研究已比较成熟、系统。
随着近年来国内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数量的增加和人们的逐渐关注,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的教育康复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的教育康复缺乏系统研究,而且方法不多,教育康复的效果不十分明显。
特别是在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进入学龄期后的教育康复问题,不仅令家长们头痛,即使培智学校的老师们也是一筹莫展。
根据调查,目前特殊学校的教师中(主要是培智学校)系统学习过关于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教育康复理论的几乎是零。
更令人担忧的是,特殊学校(主要是培智学校)中许多教师对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的定义和基本特征不了解,把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当作为智力障碍儿童来进行教育康复,效果非常不好,甚至一些进行过早期教育康复的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出现功能倒退的情况。
为改变这一状况,现将有关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定义、特征以及他们和智力障碍儿童的区别作简单表述。
一、关于儿童自闭症的定义及其特征
(一) 儿童自闭症(简称自闭症,或孤独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和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也是广泛发育障碍中最为常见和典型的一种。
(二)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典型,以男孩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通常在3岁以内) ,主要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 3 ] 。
(三)儿童自闭症的特征及其表现
儿童自闭症的特征: (1)社会性交往障碍明显,不能建立情感联系。
(2)语言表达和理解困难,缺乏沟通和交流功能。
(3)兴趣和活动内容局限,刻板和重复。
(4)起病于儿童早期(30个月内或3岁) ,且多伴有精神发育迟滞(约70% ) 。
(5)心理年龄明显低于同龄儿童。
(6) 自闭症儿童对环境具有极强的敏感性。
(7)成年后常伴有癫痫疾病的发生。
自闭症儿童通常面目清秀,有些还显得很聪明,父母对这样一个孩子往往视为掌上明珠,可是他们却无动于衷,一点不理解父母的爱心。
他们中约有一半不会讲话,或者讲话怪异,并且兴趣狭窄。
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和众不同时,常常感到非常的困惑、迷茫、无助、焦虑和失落。
非典型自闭症是指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亚型,症状不典型(只能部分满足自闭症症状标准) ,或发病年龄不典型(如在3岁后才出现症状) ,可考虑此诊断。
不典型自闭症可发生在智力发育接近正常或严重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多见于男童。
二、关于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定义及其特征
(一) 阿斯伯格综合症指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综合症,有类似儿童自闭症的某些特征,多见于男孩,一般到学龄期7岁左右症状才明显,主要为人际交往障碍,局限、刻板、重复的兴趣和行为方式。
无明显的言语和智能障碍。
(二)阿斯伯格综合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具有和自闭症同样的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 4 ] 。
(三)阿斯伯格综合症特征及其表现
阿斯伯格综合症特征: (1)社会性交往障碍明显,不能很好地和他人建立情感联系。
(2)缺乏良好地和他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往往独来独往。
(3)兴趣和活动内容局限,刻板和重复。
(4)一般到学龄期7岁左右症状才明显。
(5)心理低于同龄儿童。
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异常似乎是个性的独特表现,可以延续到青少年或成年。
该症常被误诊为儿童精神分裂症或青少年期发生的精神病,也可同时伴发抽动障碍、强迫行为、紧张症状、抑郁情绪以及进食障碍等。
三、儿童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区别
(一) 语言和智力方面:儿童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区别在于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
(二) 男女比例方面:据报道,我国儿童自闭症的男女比例为6。
5—9: 1;阿斯伯格综合症发病比例为8:1。
(三)平衡协调能力方面:阿斯伯格综合症通常好于儿童自闭症患者。
(四)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阿斯伯格综合症通常好于儿童自闭症患者。
(五)心理方面:儿童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心理年龄一般低于同龄儿童,但是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高于同龄自闭症儿童。
四、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和智力障碍儿童的区别[ 3 ]
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和智力障碍儿童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区别。
相似之处:
(一) 同属脑部疾患。
(二)智力发展方面,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智力通常没有问题,而自闭症儿童中约有70%的孩子存在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落后情况,而弱智儿童的智力普遍存在落后状况。
(三)低心理年龄是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和智力障碍儿童的共同特点。
(四)教育康复前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差。
不同之处:
(一) 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性格孤僻,不会和别人交往,而智力障碍儿童喜欢和别人交往。
(二) 自闭症儿童多伴有语言障碍,往往缺乏正确表达述求的方法,而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和智力障碍儿童基本没有语言障碍,而且智力障碍儿童非常喜欢模仿别人讲话,并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要求。
(三) 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较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智力障碍儿童多数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四) 自闭症儿童普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而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和智力障碍儿童基本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五)部分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呈现出岛状功能,在某一专业学科方面具有超常能力,而未见弱智儿童具有超常功能的报道。
(六) 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弱智儿童比较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综上所述,了解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和智力障碍儿童的区别,可以有效地将三者区分开来,有利于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 教师对这些儿童的认识;有利于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和从事自闭症教育康复的专业人员能够采取不同的教育康复方法;有利于对他们进行系统的个别化教育康复;有利于对他们进行教育康复研究;有利于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特殊教育支持。
[参考文献]
[ 1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第3版
[ 2 ]陶国泰孤独症研究的进展和展望[ EB /OL ] 中国特殊教育网,2004。
[ 3 ]冯志颖精神疾病诊疗常规[M ]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