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症状_诊断与干预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症状_诊断与干预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症状_诊断与干预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Vol. 19, No. 1, 60–72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1.00060

60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症状、诊断与干预*

陈顺森 1,2 白学军 1 张日昇 3

(1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天津 300074) (2漳州师范学院应用心理研究所, 福建 漳州 363000) (3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875)

摘 要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是一种广泛发展障碍, 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缺陷、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对ASD 的准确诊断是早期干预的关键, 也对患者的康复及其家庭幸福产生积极作用。日渐增长的发病率促进了对早期识别、诊断评估、以事实为基础干预的重视。在探索药物治疗ASD 的基础上, 中国传统医学方法, 尤其是“靳三针”治疗ASD 获得越来越多的实证支持。可以根据Simpson 等人(2005)提出的指标体系对各种干预和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评价。今后研究将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 尤其是将眼动技术与ERP 、fMRI 相结合, 探索ASD 的核心症状表征以及各亚类的特异性。 关键词 自闭症谱系障碍; 流行病学; 诊断; 康复 分类号 R395

1 引言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s)是一组有神经基础的广泛性发展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PDD), 包括自闭症(autism, 国内也译作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 AS)、雷特综合征(Retts’ sydrome)、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childhood disintegative disorder)、广泛性发育障碍未注明型(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 ?ed, PDD-NOS)等亚类, 各亚类在症状的严重程度上位于从轻到重的连续谱上, 自闭症处于最严重的一端。其共同特征是普遍存在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缺陷、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等临床表现(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 2000)。

美国Kanner 教授于1938年首次观察到并于1943年首次正式报道了11例具有共同表现的患儿, 将其命名为早发性婴儿自闭症(early infantile autism)。近70年来, 医学界、心理学界、语言学

收稿日期:2010-04-26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8JJDXLX266)。

通讯作者:白学军, E-mail: bxuejun@https://www.360docs.net/doc/8416553341.html,

界以及教育界专业人员与广大ASD 儿童的家长一起,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探讨ASD 的病因、心理与行为功能、治疗与教育方法。国内陶国泰于1997年介绍了自闭症相关研究, 有关1997年之前的研究可参阅该综述, 在此不再赘述。

2 ASD 的流行病学资料

2.1 ASD 的发病率

国外有关ASD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近40多年来, ASD 的发病率稳定增长(Baron-Cohen et al., 2009)。1976年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发病率为0.4‰ (Wing, Yeates, Brierley, & Gould., 1976), 1988年上升为1‰ (Bryson, Clark, & Smith, 1988)。新近的一些研究估计, 自闭症的发病率为1‰ ~ 2‰, 而ASD 的发病率为6‰左右(Newschaffer et al., 2007), ASD 绝大多数是PDD-NOS, AS 发病率大约0.3‰, 而童年瓦解性障碍和雷特综合征等异常形式发病率很小(Fombonne, 2005)。也有的流行病学调查估计自闭症的发病率为1‰, AS 为0.25‰, 而PDD-NOS 为1.5‰ (Freitag, 2007)。2002年, 对美国14个州的调查中显示, 8岁儿童中ASD 的发病率从3.3‰~10.6‰, 总平均值为6.6‰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07), 其中典型的自闭症就有2‰ (Chakrabarti & Fombonne,

第1期陈顺森等: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症状、诊断与干预 61

2001); 而2006年就英国南泰晤士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ASD的发病率达到11.61‰, 其中自闭症儿童所占比例 3.89‰, 其他ASD所占比例为7.72‰ (Baird et al., 2006); 而最近在英国剑桥郡的一项基于特殊教育需要的调查, 采用不同方法所估计的所有ASD发病率为15.7‰ (Baron-Cohen et al., 2009)。另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自闭症的发生率为6.67‰ (Lubetsky, McGonigle, & Handen, 2008)。最近一项调查显示, 在3~17岁的美国人中ASD占1.1% (Kogan et al., 2009), 这些数据不禁令人担心, 自闭症谱系障碍现在是否已经成了一种流行病(Boyd, Odom, Humphreys, & Sam, 2010)。

在用英文发表的有关亚洲ASD流行病学方面的电子数据库和文章中发现, 亚洲的自闭症发病率也呈上升状态, 1980年以前ASD发病率为0.19‰, 而1980年至今却高达 1.48‰ (Sun & Allison, 2010)。2005年日本横滨的一项调查表明, 1989年0-7岁儿童中累计ASD发病率为4.8‰, 1990年为8.6‰, 当麻疹、风疹、腮腺炎(MMR)疫苗接种率降到接近0时, 1993年和1994年ASD 的发病率分别上升到9.7‰和16.1‰, 也因此说明麻疹、风疹、腮腺炎(MMR)疫苗并不会导致ASD (Honda, Shimizu, & Rutter, 2005)。

1982年, 陶国泰首次报道国内4例儿童自闭症(陶国泰, 1999)。目前尚无全国性的流行病学资料。但有资料显示, 自2000年以来, ASD发病率上升为1.3‰ (Sun & Allison, 2010)。某些省市报告了流行病学资料, 如福建省14岁以下儿童中自闭症患病率为0.28‰ (罗维武等, 2000), 遵义市学龄儿童自闭症患病率为0.56‰ (杨曙光, 胡月璋, 韩允, 2007)。2008年香港地区0~4岁儿童中自闭症发病率为0.549‰, 15岁以下儿童患病率1.68‰, 接近澳大利亚和北美, 但低于欧洲, 男女比例为6.58:1 (Wong & Hui, 2008)。J. D. Lin, L. P. Lin和Wu (2009)报告, 自2000年至2007年, 台湾地区0~5岁儿童中ASD发生率为0.24‰~0.78‰, 6~11岁为0.5‰~1.73‰, 12~17岁为0.21‰~1.04‰。

上述研究数据显示, ASD的发病率似乎在与日俱增。从20世纪60、70年代的0.5‰, 80年代上升为1‰, 到现在已达1‰~2‰ (Newschaffer et al., 2007)。这其中的原因是:(1)确实有这么多的儿童患自闭症谱系障碍; (2)更多的自闭症者被发现了, 这可能与人们对自闭症的意识提升且经费更为充足有关; (3)由于自闭症定义的改变, 尤其是DSM-III-R和DSM-IV诊断标准的改变, 诊断标准可能比先前的更为宽泛; (4)不同机构、研究团体进行的有关自闭症早期诊断研究可能存在叠加, 可能使发病率变得明显而非真正的发生率(Wing & Potter, 1999; Rutter, 2005)。Baron-Cohen 等人(2009)进一步总结了可能导致ASD发病率迅速提高的7个方面的因素:ASD识别与觉察的改进、研究方法的改变、可获得的诊断服务增加、专家意识的增强、父母意识的增强、对ASD者能与其他环境共存的观点越发被接纳了、诊断标准的拓宽。一项研究发现, 按现行标准, 有许多(40%)先前诊断为语言应用障碍的儿童如今可被划归自闭症(Bishop, Whitehouse, Watt, & Line, 2008)。因此, 是否是由于现代文明带来的饮食结构变化、环境变化、人际交往方式、工作压力或者其他因素真正导致ASD发病率迅猛增长仍然没有确切的证据。2007年11月18日, 联合国大会决议通过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儿童自闭症宣传日, 目前全球约有3500万人患有自闭症, 在中国约有150万自闭症儿童。可以说ASD是儿童发展障碍中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一种。

2.2ASD发生率的性别差异

关于ASD发生率的性别差异调查, 世界各国的统计数据不尽一致, 这可能与各国自闭症诊断标准的选择与解释相关, 但有两点结论在各国研究者之间达成基本共识:(1)ASD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 (2)ASD发生的男女比例大致为4∶1 (Baron-Cohen, 2002; Fomnbonne, 2005; 徐光兴, 2007)。2002年, 对美国14个州的调查中显示, 8岁ASD儿童中男女比例为 3.4∶1至 6.5∶1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07)。根据中山医科大学的临床抽样调查数据, ASD男女比例为7.7∶1 (邓红珠, 邹小兵, 唐春, 程桦, 2001), 我国香港地区0~4岁ASD儿童中男女比例为6.58∶1 (Wong & Hui, 2008), 而台湾地区的ASD男女比例为6~6.6∶1 (Lin et al., 2009)。

3ASD的症状

对自闭症谱系障碍早期信号、典型症状表现的识别, 并依此进行准确可靠的诊断, 对ASD早

62 心理科学进展第19卷

期干预及其家庭来说都是极其关键的。

3.1ASD的早期信号

ASD的高发率迫切需要早期识别、诊断性评估和有根据的干预(Lubetsky et al., 2008)。ASD如果能越早被发现和干预, 其预后效果就越好(Matson, Wilkins, & González, 2008)。对ASD的早期觉察伴之以有效的早期干预, 将对ASD患者产生持久的良好疗效(Chakrabarti, Haubus, Dugmore, Orgill, & Devine, 2005), 促进ASD者的发展进程、改善其语言、减少问题行为(Lubetsky et al., 2008)。

以往的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们认为ASD要到6~10岁才能确诊, 从传统的观点看, 对于6~12个月大的孩子是无法予以准确诊断的。直到最近, 研究者们才认为完全可以对年幼的ASD儿童进行诊断, 一些标准化测量工具用于对仅18个月大小的孩子进行ASD鉴别诊断(Matson, Nebel- Schwalm, & Matson, 2007), 这对于ASD儿童的早期发现、干预和康复是一大福音。

ASD的早期诊断的第一步就是对早期潜在的危险信号的筛选、评估和处理(Filipek, Accardo, & Baranek, 1999; Pinto-Martin & Levy, 2004; Ozonoff, Goodlin-Jones, & Solomon, 2005)。研究认为, 75%~88%的自闭症儿童在其出生后的前2年内就已经表现出ASD的信号, 同时有31%~ 55%在其第1年里就表现出ASD的征兆(Brock, 2006; Young & Brewer, 2002)。

一般而言, 当发现孩子有如下症状时应引起家长的警觉(Filipek et al., 1999):

(1)叫孩子名字时他没有反应; (2)孩子见人不笑; (3)孩子老喜欢独处; (4)孩子在某些方面显得特别“早熟”; (5)孩子不喜欢玩具; (6)孩子常常掂着脚走路; (7)孩子对某些声音或物体出奇地感兴趣等。

ASD最初迹象包括以下6个方面(Lubetsky et al., 2008):

(1)出生6个月以上仍然没有大笑或其它温馨、快乐的表情; (2)出生9个月以上仍然没有交互性分享的声音、微笑, 或其它面部表情; (3)出生12个月仍然没有牙牙学语; (4)出生12个月仍然没有交互的手势, 如用手指、展示、伸手、或挥手等; (5)出生16个月仍然没有只言片语; (6)出生24个月仍然没有两个字的有意义短语(不包括仿说或重复)。

ASD早期社会交际、语言的困难可能包括(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00; Lubetsky et al., 2008):

(1)避免眼睛接触(正常孩子会盯着母亲的脸看); (2)对父母的呼唤声像聋子一样充耳不闻(正常孩子很容易受声音刺激, 且能辨认声音); (3)对面部表情缺乏敏感, 没有社交性微笑(正常孩子会对愉快的社交刺激做出反应); (4)语言开始发展却突然停止(正常孩子的词汇和语法会持续地发展);

(5)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正常孩子可以指出或请求要他感兴趣的东西); (6)无法进行假装游戏(正常孩子会拿一个玩具杯子和茶壶来回倒水)。

研究者认为, 虽然ASD有些早期信号如社交退缩和异常的社交相互性、分享快乐、定向注意等并非ASD特有的, 在避免杞人忧天、滥用诊断的同时, 应向儿科专家、家庭医生咨询, 尽早鉴别出ASD进行康复训练(Holzer et al., 2006)。但是, 不容乐观的是, 即使在美国, 能够进行ASD筛查诊断的儿科医生仅占8%的比例(Dosreis, Weiner, Johnson, & Newschaffer, 2006)。

3.2自闭症典型症状

Kanner当年重点描述了那些自闭症儿童在社交和情感方面的共同特征是:一种极端的自闭, 在生命初期不能通过正常方式与他人和周围环境建立联系, 只要有可能, 他们就不理会、忽略或阻隔外界的影响(Kanner, 1943)。

根据自闭症诊断标准, 典型的自闭症症状主要有三个方面, 即社会交往障碍、言语障碍、兴趣与行为异常(Geschwind, 2009; 黄伟合, 2003)。自闭症儿童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缺乏社会意识, 几乎不理会别人, 待人如同待物, 很少有眼神交流, 语言发育迟缓或不会运用语言进行沟通, 行为刻板, 兴趣范围狭窄。30多年来, 对ASD的诊断指标和分类虽然发生了许多变化, 但社会交往能力的缺失被认为是最核心的症状(Geschwind, 2009)。因为就自闭症的三联征而言, 语言发育迟缓和沟通障碍可见于语言障碍患者, 重复刻板行为和感觉异常可见于多种原因导致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 而社交障碍对自闭症来说是特异性的, 因此, 诸多研究聚焦于社会认知来寻找ASD的病因(Bodfish, Symons, Parker,

第1期陈顺森等: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症状、诊断与干预 63

& Lewis, 2000; Schultz, 2005)。当前, 对ASD的诊断标准依然关注于行为和认知方面的症状, 直到近年才开始有人对ASD的神经和医学特征给予关注(Geschwind, 2009)。

3.3ASD障碍程度的性别差异

ASD患者在社会交往障碍、言语障碍、兴趣与行为异常三方面的症状(又称三联征)没有性别差异, 但在其他方面的症状确实存在性别差异(Holtmann, B?lte, & Poustka, 2007)。

ASD者中的男孩比女孩的行为障碍范围更广, 主要表现在攻击、多动、强迫性仪式(Baron- Cohen, 2002; 徐光兴, 2007), 而ASD女孩在社交问题如社会退缩、自伤、思维问题以及情绪障碍方面症状较男孩突出(Holtmann et al., 2007; 徐光兴, 2007)。但在注意力方面的问题结果并不一致, 有的认为男孩的注意障碍多于女孩, 也有的却恰恰相反(Baron-Cohen, 2002; Holtmann et al., 2007)。

在言语认知上ASD男孩比女孩显示出重度的发展迟缓, 并且障碍涉及的范围更广, 如在口吃、识字障碍、阅读障碍方面男孩的比率和问题的严重度更高。此外在言语的发音异常、机械性的反射语言, 以及语言突然消失等病理表现, 都主要集中在ASD男孩方面(Baron-Cohen, 2002; 徐光兴, 2007)。

ASD儿童的智商分布范围幅度较大。研究者们将韦氏智力测验IQ在55以下的称为“低功能自闭症”, 而将IQ接近正常及以上的称为“高功能自闭症”。研究发现, ASD的IQ也呈现出极为明显的性别差异, IQ在34分以下的低功能自闭症儿童男女比例为 2.5~3.0∶1, 而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男女比例为5∶1(徐光兴, 2007)。

3.4不同亚类ASD的症状

DSM-IV-TR (APA, 2000)将自闭谱系障碍分为五个亚类:典型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雷特综合征、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未注明型。其中, 自闭症被认为是这一谱系障碍最典型的代表(Lubetsky et al., 2008), 前文已述及其症状表现, 而其他亚类的症状不常被人们所提及。

阿斯伯格(Asperger)最早对阿斯伯格综合征进行了描述。根据DSM-IV-TR, 阿斯伯格综合征最典型的是社会功能障碍, 同时伴有局限、重复、刻板的兴趣和行为模式, 以及笨拙的动作技能, 但是具有流畅的语言和较好的认知能力, 通常智力正常(高定国, 崔吉芳, 邹小兵, 2005)。其与高功能自闭症的主要区别在于, 阿斯伯格障碍童年期的语言发展、认知发展、与年龄相适应的自理能力、适应性行为(除了社会交互行为)、对环境的好奇心等方面没有临床意义上的迟滞。存在社会交往障碍, 有重复刻板的行为动作, 兴趣狭窄。并由于这些原因显著地损害到他们的社交、职业以及其他重要领域的功能。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通常也有社交的兴趣和发展友谊的愿望, 但通常对社交习俗和规则不理解, 在社交场合往往拘泥细节, 缺乏必要的灵活性, 可能过于多嘴说些与社交场合无关的话; 且往往专注于某一特定的话题或领域(Lubetsky et al., 2008; 黄伟合, 2003)。

广泛性发育障碍未注明型(PDD-NOS)是指那些不能完全用自闭症或阿斯伯格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的个体, 也称非典型自闭症(Atypical Autism), 患者存在社交障碍、言语沟通障碍和重复动作行为等症状。因患者没有智力障碍, 所以常被称为高功能自闭症(Lubetsky et al., 2008)。

雷特综合征、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的发病率极低。“自闭症谱系障碍”通常指的是典型的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和广泛性发育障碍未注明型。由于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和不同的生物学基础, 雷特综合征、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通常不被列入。现有研究证明, 雷特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变异导致的, 只发生在女孩身上, 她们在产前和围产期的发展明显正常, 出生后5个月内心理活动的发育也明显正常, 随后丧失了先前所掌握的身体、运动、社交和语言技能。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也称Heller综合征)患者, 在出生后1至2年内发展明显正常, 随后发展中(10岁前)原已获得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及言语、行为、躯体运动、游戏功能迅速衰退, 甚至丧失(Lubetsky et al., 2008)。

4ASD的诊断工具和方法

对ASD进行诊断, 要求对孩子作全面性的检查评估。当前学术界对ASD的症状表现没有一致的观点, 但一般都公认ASD儿童发展中的问题往往有多方面表现, 且可能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

64 心理科学进展第19卷

段有不同的侧重(Filipek et al., 1999)。迄今为止, 对ASD没有单一完善的诊断工具和方法, 所以在诊断时必须进行多侧面的评估, 既要注意发展迟滞, 又要注意发展异常, 同时, 要将孩子在个别领域的功能放到其整体智力能力中去分析理解。在诊断评估时, 包括心理学者、儿科医生、治疗师等在内的多专业合作显然是很重要的, 而且, 家长的参与是对孩子作全面评估诊断的重要环节(Bodfish et al., 2000)。对ASD疑似病例进行综合评估时, 必须包括其成长史、父母访谈、必要时的医学检验、对儿童的观察、认知和适应功能的标准化测试以及对社交、沟通交流技能的直接评估(Charles, Carpenter, Jenner, & Nicholas, 2008)。

当前, 儿童ASD的诊断标准主要有美国精神病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 Association, APA)《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 DSM-IV)、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精神与行为障碍的诊断标准(The ICD-10 classifieation of ment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clinical descriptions and diagnostic guidelines, ICD-10)以及中华精神科学会中国疾病分类诊断标准(The 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 3rd ed, CCMD-3)。目前常使用的诊断工具是根据前两种诊断分类标准编制的(黄伟合, 2003)。国外常用的诊断工具为自闭症诊断访谈量表(autism diagnostic interview-revised, ADI-R)和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 CARS)。美国芝加哥大学Lord, Rutter, DiLavore 和Risi (1999)编制的自闭症诊断观察量表(autism 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 ADOS), 因其信度、效度高, 实用性好而被奉为金标准(golden standard; Charles et al., 2008)。国内常用的诊断工具是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和儿童自闭症行为量表(aulism behavior cheeklist, ABC)。

尽管己经明确几个少见基因位点突变导致PDD的个别亚型, 也有众多研究探讨了镜像神经元等认知神经缺陷与ASD有关, 但是遗传学检测尚不能用于ASD诊断。早期筛查ASD儿童的工具十分有限, 现在使用的ASD儿童行为问题筛查的工具中, 《婴幼儿自闭症量表》(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 CHAT)和《幼儿自闭症筛查工具》(screening tools for autismin toddlers, STAT)是两种专门用于1.5~2岁儿童自闭症鉴别诊断的工具(Baron-Cohen, Wheelwright, Cox, Baird, Charman, Swettenham et al., 2000; Stone, Coonrad, & Ousley, 2000), 而《幼儿自闭症量表(修订版)》(The modified 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 M-CHAT)被广泛利用于16~30个月大孩子的筛查(Rbins, Fein, Barton, & Green, 2001; Matson et al., 2008)。这些工具可以筛检出3岁以前有明显ASD 行为的儿童。但是, 由于3岁前儿童的言语处于发展阶段, 许多中国家长发现孩子语言迟缓也多数等待其自然发展出应有的语言水平, 常常在孩子3岁以后还不会讲话或行为表现出怪异时才来就诊, 而且多数高功能自闭症(HFA)或AS并无智力发育的迟缓和明显的语言障碍, 此时CHAT的敏感性已经不太突出(金宇, 2008)。

5ASD的治疗和心理干预

由于ASD病因复杂, 且个体差异较大, 迄今为止还没有特效药物出现。国际上研究普遍认为, 治疗的关键在于通过特殊教育训练和行为干预, 提高ASD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认知、社会交往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由于ASD的表现非常混杂, 因此, 对ASD者的教育、康复、干预方案, 要建立在对ASD个体的心理发育水平和行为、需要、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 采用适合于ASD者的富有个性化的教育手段、康复计划或干预策略, 进行长期系统的教育、康复训练(Charles et al., 2008)。近年来, 中国许多科研单位和机构在学习国外的经验基础上, 结合本国文化、中医原理、家庭社会环境等要素, 尝试运用中医针灸按摩、农疗等方法帮助ASD者获得康复, 进行了有方向、有创意的积极探索。

5.1中西医治疗

5.1.1中医治疗

随着现代医学对ASD认识的深入及诊治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 中国医学对儿童ASD的认识及治疗手段也进一步提高。在病因病机方面, 研究者们认为, 自闭症病位在脑, 同心、肝、脾、肾有密切联系(李诺, 刘振寰, 2009; 刘伍立, 何俊德, 2006), 认为先天不足、肾精亏虚, 神失所养、心窍不通, 肝失条达、升发不利是自闭症的主要病机(李诺, 刘振寰, 2009)。Li (2009)提出ASD的预防和治疗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纠正心理紊

第1期陈顺森等: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症状、诊断与干预 65

乱; 二是促进其神经系统发育; 三是减轻病理因素的影响; 四是加强学习训练, 纠正意识层面具有无意识特征的想法。他认为, 由于中药治本、西药治标的特点, 在用药上, 应交替服用促进发育、调理睡眠的中药, 而禁服西药。

对ASD的中医治疗, 主要有针刺治疗、中药治疗等手段, 在提高ASD患儿的认知及语言功能方面取得一定的疗效(李诺, 刘振寰, 2009)。

针灸治疗儿童自闭症以广州中医药大学靳瑞教授独创的“靳三针疗法”较为常用, 是以头部穴组为主, 辨证论治治疗儿童自闭症的一套“三针”治疗体系。选用直径0.30mm、长度25mm的华佗牌不锈钢毫针, 采用捻转进针法。头部穴组针刺的顺序是:四神针、脑三针、智三针、颞三针、颞上三针、定神针、舌三针。四神针: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寸。定神针:印堂、阳白各上5分。颞三针:耳尖直上入发际2寸及同一水平前后各1寸, 共3穴。颞上三针:左耳尖直上入发际3寸及同一水平前后各1寸, 共3穴。脑三针:脑户、双脑空。智三针:神庭、双本神。醒神针:人中、少商、隐白。手智针:内关、神门、劳宫。足智针:涌泉、泉中(趾端至足跟后缘连线中点)、泉中内(平泉中穴向内旁开0.8寸)。舌三针:拇指间横纹平下颌前缘, 拇指尖处为第1针(上廉泉), 其左右各旁开1寸处为第2(廉泉左)、3针(廉泉右) (吴至凤, 袁青, 汪睿超, 赵聪敏, 2009)。

袁青等人用“靳三针”疗法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治疗, 结果显示, “靳三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言语与非言语交流、刻板行为与统一性保持及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有显著效果。他们认为, 这可能是因为针刺治疗通过刺激特定穴位, 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刺激了相应的大脑皮层, 从而产生了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的效果, 更为重要的是, 这种方法对自闭症儿童的大脑影响是整体水平的(袁青, 马瑞玲, 靳瑞, 2005; 吴至凤, 袁青, 汪睿超, 赵聪敏, 2009; 袁青, 吴至凤等, 2009; 袁青, 汪睿超等, 2009)。他们还开展了针刺疗法配合行为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疗效的研究, 其结果大致相同(马瑞玲, 袁青, 靳瑞, 2006)。严愉芬、韦永英、陈玉华和陈明铭(2007)研究发现, 在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基础上, 配合针刺治疗, 对自闭症儿童的模仿、口语认知等能力的发展并在整体上起到了明显的增效作用。刘振寰、张宏雁、张春涛和李诺(2009)使用头针治疗小儿自闭症共38例, 近期有效率78.9%, 远期随访有效率36.8%。

严愉芬和雷法清(2007)使用加味温胆汤配合教学训练矫治自闭症儿童异常行为,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吴晖和吴忠义(2006)运用针灸、推拿、口服中药三位一体的方法治疗自闭症400余例, 有90%的患儿都有程度不一的疗效, 近10%无效果, 主要是重度智力低下或年龄较大已失去最佳治疗时机的患儿。

5.1.2 西药治疗

与正常儿童一样, ASD人群也一样有基本保健的需要和先期辅导的需要, 这些有潜在基因病变的群体非常需要有专门针对性的药物治疗(Charles et al., 2008)。由于ASD病因未明, 研究者们认为, 治疗应综合考虑遗传的、后天的或环境因素(Freitag, 2007; Müller, 2007), 并试图寻找一种有效、安全且可接受的医学和生物医学治疗方法, 但目前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核准的只有一种药物—利哌酮(risperidone)。利哌酮可用于处理ASD者的攻击性、自伤、发脾气等, 但并不针对ASD的核心缺陷即社会交往、沟通、刻板行为等(Geschwind, 2009)。

当前, 对于自闭障碍的很多生化研究都集中在神经递质的作用上面(傅宏, 2001)。譬如, 5-羟色胺对于身体唤醒系统的作用。基于这种神经递质假说, 一些治疗者开始采用可以降低血液中5-羟色胺水平的药物(如氟苯丙胺, fenfluramine)来进行治疗。此类药物能增加自闭症患儿目光接触、社会知觉和对学校任务的注意维持, 提高IQ测验分数, 减少多动或重复行为, 改善睡眠状态等。但是, 这类药物在患儿的交往行为方面没有明显的作用。同时, 这类药物还存在一些副作用, 如易怒、嗜睡、有不自主的挥手动作和食欲减退等(傅宏, 2001)。并且, 如果药物治疗使用不当(如长时间大剂量用药、中间没有间歇等), 还可能会带来一些其他的副作用, 如停药时出现反弹, 使行为症状变得更加强烈。但研究者也认为, 精神科药物的使用是对自闭症非药物治疗的一种辅助(Lubetsky & Handen, 2008)。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一项对3000多个家庭的调查报告, 有大约46%

66 心理科学进展第19卷

被调查者反映给予ASD儿童精神科药物以治疗其行为症候, 21.7%使用抗抑郁药, 16.8%为抗精神病药物, 13.9%为兴奋剂(Langworthy-Lam, Aman, & Van Bourgondien, 2002)。

5.2心理干预及评估

5.2.1 干预方法的效果评估与有效特征

据统计, 目前已有33种比较常见的ASD干预理论与方法(黄伟合, 2008), 其中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ABA)获得最多的实验支持, 其早期高密度的训练效果相当明显(Geschwind, 2009)。Simpson (2005)根据美国21世纪有关教育法案中以事实为基础(evidence- based practice)的要求, 使用了6种指标对这33种干预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评估:(1)干预所取得的效果; (2)干预人员的训练; (3)干预的方法;

(4)干预治疗所产生的副作用; (5)干预所需的费用;

(6)评估干预效果的方法。将这33种干预理论与方法分成以下四大类。第一类是以科学为基础的实践, 包括ABA、离散单元教学等; 第二类是较有希望的实践, 如游戏取向策略、TEACCH结构式教育、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社会故事法、认知行为疗法和感觉统合疗法等; 第三类是有待验证的实践, 如地板时间教法、听觉统合训练和各种食物疗法; 第四类是不应推荐的实践, 其中包括紧抱疗法和辅助交流方法等(黄伟合, 2008; Simpson, 2005)。虽然这种评估不是最后定论, 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和ASD孩子家长的注意。

大部分方法对临床变量缺乏严格的控制, 且远期预后并不理想(Eikeseth, 2009)。不过, 日渐增多的研究表明, 早期密集型行为和认知干预是有效的, 尤其是对于促进语言发展和社交功能方面效果明显(Landa, 2008; Rogers & Vismara, 2008; Geschwind, 2009), 综观这些有效的方法, 其共同特征是:(1)着眼于ASD儿童的模仿、语言、玩具游戏、社会交往、运动和适应行为的综合课程; (2)对发展序列的敏感性; (3)支持的、实证有效的教学策略(如ABA); (4)减少干扰行为的行为策略; (5)父母参与; (6)逐步过渡到更自然的环境; (7)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 (8)督导和审查机制; (9)密集的治疗活动(25小时/周持续至少2年); (10)开始于2~4岁(Dawson, 2008)。

5.2.2常用干预方法

对自闭症有效的干预方案中, 最常用的是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自闭症及有关交流障碍儿童教育训练项目(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utistic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handicapped children, TEACCH)、游戏疗法(play therapy), 此外, 感觉统合训练(sensory integratmn training)、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CBT)等也颇受青睐。限于篇幅, 着重介绍ABA、TEACCH、游戏疗法。

(1) 应用行为分析

应用行为分析是指人们在尝试理解、解释、描述和预测行为的基础上, 运用行为改变的原理和方法对行为进行干预, 使其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过程。最基本的原理就是行为科学的刺激—反应—强化, 其目标是改善ASD的核心缺陷(沟通和社交延迟)。ABA将行为分解为小单元进行处理, 每周30~40小时一对一的训练, 内容包括注意、基本识别、语言交流、日常生活、社会化、游戏、精细动作和大运动控制及前学业(pre-academics)方面(Zachor, Ben-Itzchak, Rabinovich, & Lahat, 2007), 训练ASD儿童社交技能, 如目光接触、提简单要求、交换拥抱、对话等(Weiss & Harris, 2001; White, Koenig, & Scahill, 2007)。与传统的行为疗法相比, 应用行为分析的运用非常强调个体化, 即针对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刺激和强化策略; 更注重个体内在需要, 强调行为功能, 巧妙运用各种行为矫正技术, 从个体的需要出发, 采用“ABC”(Antecedents-Behavior-Consequences, 前提–行为–结果)的模式消除问题行为或塑造社会适应性行为。应用行为分析运用于ASD儿童康复训练的突出特点表现为:(1)将动作分解为小的单元;

(2)恰当地使用强化程序(针对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动作); (3)尽早实施干预(一般认为3岁之前为宜); (4)长时间实施干预(刘惠军, 李亚莉, 2007)。干预实验研究表明, ABA与折衷发展(Eclectic-Developmental, ED)的办法对改善ASD 者的社交互动均有显著效果, 但ABA更明显, 且该组语言与交流前后测有显著差异, 行为干预方法比ED对ASD的核心症状干预效果更突出(Zachor et al., 2007)。也有研究者认为, ABA能高效地改变ASD者的行为, 但这种改变仅仅是暂时性的, 无法获得长期的保持效果(Bellini, Peters, Benner, & Hopf, 2007; White et al., 2007), 这可能是由于ABA没有触及ASD者认知方面的缘故

第1期陈顺森等: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症状、诊断与干预 67

(Kincade & McBride, 2009)。

(2) TEACCH

TEACCH方案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北卡罗琳纳州Schopler与其同事兴起, 是一种影响较大的ASD教育及治疗模式。TEACCH充分发挥自闭症儿童的长处, 强调自闭症儿童对教育和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服从, 其核心概念是结构化和个性化。结构化主要是为了避免自闭症儿童因对感觉输入的高敏感性, 而产生的对环境或所接触事物变化的不适应, 把物理环境、作息时间、工作学习组织等方面结构化, 使环境和事件具有可预测性(徐大真, 侯佳, 2008)。其主要干预策略, 是把ASD儿童课堂教学中的个别化教育方案和家庭生活中随时随地的交际能力训练结合起来, 借助“环境结构化”的方法, 增进ASD儿童的契机式学习(incidental leaning)。TEACCH根据患者学习目标及能力, 对学习环境, 包括时间、空间、教材、教具及教学活动, 作为一种具有系统性及组织性的安排, 以达到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自闭症儿童视知觉优势, 利用视觉提示, 如图片、视觉卡片等作为视觉线索引导儿童的活动(孙晓勉, 王懿, 李萍, 2001)。Quill (2000)把视觉提示分为以下几种:(1)作息表; (2)提示卡; (3)社会性剧本; (4)社会性故事; (5)示范用的录影带; (6)社会行为说明; (7)视觉图卡; (8)放松提示卡; (9)社会百科全书。将不明显的, 常人已经自动化的社会互动与沟通的规范教给自闭症儿童, 以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香港一项纵向研究初步支持了TEACCH对干预ASD 的有效性(Tsang, Shek, Lam, Tang, & Cheung, 2007)。但是目前为止, 还没有看到有关TEACCH 模式整体效果的研究报告, 即其有效性还有待论证。而且, 该方法忽视了社交技能的训练, 同时其高度的结构化又可能会增加ASD患儿的刻板行为, 减弱儿童的社会兴趣, 因此在应用时应根据不同社会和家庭背景加以调整(任真, 2004; 傅宏, 2001)。实际上, 支撑这种训练模式的理论本身还存在矛盾和有待验证的地方(傅宏, 2001)。

(3) 游戏疗法

游戏是儿童自然而发的沟通语言, 是儿童期最主要的活动。儿童可以在游戏的自然过程中去探索、学习、了解自己和世界, 使用玩具及游戏来表达他们的经验、感受、期待、需求及愿望。在这一过程中, 儿童发挥了他们的内在资源、力量和潜力, 引入了向前发展的动力, 提高了自我支配的能力, 激发了实现个人能力的动机(Timberlake & Cutler, 2004)。

作为游戏疗法的一种, 箱庭疗法(sandplay therapy, 国内也称沙盘游戏疗法)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意蕴, 有其独特的优势, 易于被儿童接受, 利于与儿童进行交流。实施过程是:在咨询者的陪伴下, 来访者自由选择需要的玩具模型在沙箱中制作一个作品。以投射的方式充分展现其内在世界, 表达情感体验, 再现其多维的现实生活, 并从中获得对自身心灵的知性理解和情感关怀, 使其无意识整合到意识中, 即“无意识意识化”, 它是一种从人的心理深层面来促进心理发展、变化的心理治疗方法(张日 , 2006; Dale & Wagner, 2003)。这是一种高度形象生动的超越言语、文化障碍的心理咨询方式, 特别适合于聋哑或听力、言语困难的儿童(Betman, 2004)。国内外个案研究报告了箱庭疗法对ASD的有效性(樱井素子, 张日 , 1999; Zhang & Kou, 2005)。Lu, Petersen和Lacroix (2010)通过对25名ASD小学生持续10次的箱庭治疗, 发现这些儿童的言语表达、社会交往以及象征性、自发性、创意性游戏增多, 认为创造性活动可以作为当前自闭症培训学校行为/社会技能型教学活动的重要补充。陈顺森(2010)在个案研究基础上, 认为箱庭疗法以超越言语障碍的功能克服自闭症儿童的言语障碍, 以模拟情境促进其心理理论的形成, 以自然教学原理强调培养其主动自立和自控能力, 激发其想象力、创造力, 拓展其兴趣领域, 从而为ASD儿童的康复提供了可能性。但箱庭疗法治疗ASD儿童的内在机制仍然未获得科学、客观的揭示, 相关研究也不系统, 而且对于那些对玩具、沙子均不感兴趣的ASD儿童, 箱庭疗法时常面临困境。但目前该疗法已引起国内一些自闭症培训机构的兴趣, 将箱庭疗法与ABA、TEACCH等相结合, 开展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康复、培训。

6小结与展望

ASD是一组有神经基础的广泛性发展障碍, 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缺陷、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等为主要的临床特征, 根据症状及严重程度区分为多个亚类, 且临床表征各异。

68 心理科学进展第19卷

当前, 对ASD的诊断主要依赖儿科医生、抚养者或教育者对患者行为的观察评定, 存在较大的主观性; 而且ASD症状表征非常广泛, 部分临床症状在2、3岁前并无稳定表现, 如同伴关系问题和言语交流技能(Merin, Young, Ozonoff, & Rogers, 2007)。

中国传统医学对ASD的中医辨证施治已经进行了初步的积极探索, 尤其是针灸治疗已逐步成熟, 获得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在ASD儿童语言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康复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对于ASD的核心症状—社会交往障碍方面研究得较少, 且尚无ASD远期疗效的报道。针灸疗法缺乏对ASD的统一分型施治, 未能进行多中心、大样本双盲对照的针刺规范化治疗研究, 不能准确全面地证实针灸治疗ASD的有效性。

精神科药物越来越多应用在ASD治疗中, 但目前还没有一种很科学的方法能够证明药物治疗的确切效果, 且那些药物并不专门针对ASD。那些宣称对ASD有效的药物, 其疗效及其副作用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因此, 药物治疗并不能替代当前盛行的自闭症心理-教育干预方法(Filipek, Steinberg-Epstein, & Book, 2006)。对ASD的药物治疗不宜过分强调, 至关重要的一点是, 对这一领域心理健康专家的培训和基于事实的康复研究工作给予资金支持, 只有通过最为有效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ASD患者才能获得最好的、长久的结果(Lubetsky & Handen, 2008)。

未来有关ASD应重点开展如下方面的研究:

第一, 提高对ASD危害性的认识。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ASD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向, 按2‰的保守估计, 目前全球约有3500万人患有自闭症, 中国约有150万自闭症儿童。但我国目前缺乏全国性的ASD流行病学资料, 无法了解ASD 各亚类的发病情况。因此, 必须加大宣传, 提高人们对ASD对儿童发展危害性的认识, 加大有关ASD研究经费,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ASD流行病学调查, 为政府制定相关养护政策及经费计划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第二, 确定ASD核心特异症状的客观标志。识别ASD核心特有症状以及各亚类的典型行为标志, 不仅有利于ASD的筛查, 而且使治疗、康复方案更具有针对性。当前已有研究关注于ASD 者社交障碍这一核心症状, 采集患者搜索、加工社交信息(如面孔)的眼动资料(Brenner, Turner, & Müller, 2007), 揭示自闭症者加工社交信息的策略、特点; 通过神经成像和生物标记技术, 力图对ASD不同亚类予以临床鉴别(Geschwind, 2009)。这些研究通过收集客观的生理反应指标, 将加深对ASD社会认知机制的理解, 有利于ASD的早期识别和有效干预。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 尤其是将眼动技术与ERP、fMRI相结合, 探索ASD 的核心症状表征以及各亚类的特异性, 将是今后研究的重要取向。

第三, 探索适合中国ASD患者的康复之路。近来, 动物研究发现了一些与自闭症有关的神经发展障碍特点, 如果这些发现结果推广至人类, 那么从基因辨识的途径来开展治疗将成为未来ASD康复治疗最为重要的领域(Geschwind, 2009)。来自国外的各种ASD治疗、干预方案是否适合中国的ASD患者, 这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因此, 基于ASD症状特点、药理学尤其是中医药辨证施治的原理, 综合考虑中国家庭结构、文化背景、教育体制等因素, 开发更适合于中国ASD患者的干预方法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今后应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结合现代方法, 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现代免疫学的先进技术, 对针灸尤其是头针治疗ASD的机制进行探讨, 为头针治疗ASD提供更扎实的理论依据(李诺, 刘振寰, 2009)。采用中西医结合, 并伴以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行为训练方案, 对ASD进行综合治疗, 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陈顺森. (2010). 箱庭疗法治疗自闭症的原理和操作. 中国特殊教育, (3), 42–47.

邓红珠, 邹小兵, 唐春, 程桦. (2001). 儿童孤独症的脑功能影像学改变及其与行为表现关系分析.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9, 154–156.

傅宏. (2001). 孤独症病因模式与治疗选择. 中国特殊教育, (2), 41–44.

高定国, 崔吉芳, 邹小兵. (2005). 阿斯珀格氏综合征儿童的特征和教育前景.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1 (5), 27–31.

黄伟合. (2003). 儿童自闭症及其他发展性障碍的行为干预.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期陈顺森等: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症状、诊断与干预 69

黄伟合. (2008). 用当代科学征服自闭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金宇. (2008).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认知缺陷的神经心理机制及早期筛查工具的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中南大学.

李诺, 刘振寰. (2009). 中医对自闭症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1, 150–152.

刘惠军, 李亚莉. (2007). 应用行为分析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中国特殊教育, (3), 33–37.

刘伍立, 何俊德. (2006). 自闭症中医精神、行为异常特征探讨.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6 (5), 6–8.

刘振寰, 张宏雁, 张春涛, 李诺. (2009). 头针治疗小儿孤独症的临床研究. 上海针灸杂志, 28, 637–638

罗维武, 林立, 陈榕, 程文桃, 黄跃东, 胡添泉, 等. (2000). 福建省儿童孤独症流行病学调查. 上海精神病医学杂志, 12 (1), 3.

马瑞玲, 袁青, 靳瑞. (2006). 针刺配合行为干预疗法对儿童自闭症行为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6, 419–422.

任真. (2004).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与中心信息整合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

孙晓勉, 王懿, 李萍. (2001). 孤独症和社交障碍儿童的行为训练—结构化教育 (TEACCH).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12 (3), 141–143.

陶国泰. (1997). 孤独症的诊断和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2, 364–365.

陶国泰. (主编). (1999).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 江苏: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Timberlake, E. M., & Cutler, M. M. (2004). 临床社会工作游戏治疗(肖萍, 包雪华, 荆春燕译).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吴晖, 吴忠义. (2006).“三位一体”中医疗法治疗孤独症.

医药产业资讯, 3 (11), 116–117.

吴至凤, 袁青, 汪睿超, 赵聪敏. (2009). 靳三针治疗不同年龄段自闭症儿童疗效观. 重庆医学, 38, 2685–2687.

徐大真, 侯佳. (2008). 儿童自闭症治疗技术与方法的研究进展. 消费导刊, 12, 188-190.

徐光兴. (2007). 自闭症的性别差异及其与认知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 心理科学, 30, 425–427.

严愉芬, 雷法清. (2007). 加味温胆汤配合教学训练矫治孤独症儿童异常行为25例. 中医杂志, 48, 244.

严愉芬, 韦永英, 陈玉华, 陈明铭. (2007). 针刺对儿童孤独症康复训练的影响. 中国针灸, 27, 503–505.

杨曙光, 胡月璋, 韩允. (2007). 儿童孤独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2, 1872–1873.

樱井素子, 张日昇. (1999). 在澳大利亚某重度语言障碍学校进行箱庭疗法的尝试—爱玩砂的8岁男孩的箱庭疗法过程. 心理科学, 4, 350–353.

袁青, 马瑞玲, 靳瑞. (2005). 针刺治疗儿童自闭症疗效观察. 美中医学, 2, 40–43. 袁青, 汪睿超, 吴至凤, 赵妍, 包小娟, 靳瑞. (2009). 靳三针治疗重度自闭症疗效对照观察. 中国针灸, 29, 177–180.

袁青, 吴至凤, 汪睿超, 刘刚, 包小娟, 郎建英. (2009).

靳三针治疗儿童自闭症不同中医证型疗效分析.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6, 241–245.

张日昇. (2006). 箱庭疗法.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00).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IV-TR Fourth Edition.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Baird, G., Simonoff, E., Pickles, A., Chandler, S., Loucas, T., Meldrum, D., et al. (2006). Prevalence of disorders of the autism spectrum in a population cohort of children in South Thames: the Special Needs and Autism Project (SNAP). Lancet, 368, 210–215.

Baron-Cohen, S. (2002). The extreme male brain theory of autism.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6 (2), 48–54.

Baron-Cohen, S., Scott, F. J., Allison, C., Williams, J., Bolton, P., Matthews, F. E., et al. (2009). Prevalence of autism-spectrum conditions: UK school-based population stud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4,500–509. Baron-Cohen, S., Wheelwright, S., Cox, A., Baird, G., Charman, T., Swettenham, J., et al. (2000). The early identi?cation of autism: The 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 (CHAT).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93, 521–525.

Bellini, S., Peters, J., Benner, L., & Hopf, A. (2007). A meta-analysis of school-based social skills interventions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28 (3), 153–162.

Betman, B. G. (2004). To see the world in a tray of sand: Using sandplay therapy with deaf children. Odyssey, 5 (2), 16–20.

Bishop, D. V. M., Whitehouse, A. J. O., Watt, H. J., & Line, E. A. (2008). Autism and diagnostic substitution: evidence from a study of adults with a history of developmental language disorder. Developmental Medicine and Child Neurology, 50,341–345.

Bodfish, J. W., Symons, F. J., Parker, D. E., Lewis, M. H. (2000). Varieties of repetitive behavior in autism: comparisons to mental retardation.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30,237–243.

Boyd, B. A., Odom, S. L., Humphreys, B. P., & Sam, A. M. (2010). Infants and Toddler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Early Identification and Early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Early Intervention, 32 (2), 75–98.

Brenner, L. A., Turner, K. C., & Müller, R.-A. (2007). Eye movement and visual search: Are there elementary abnormalities in autism.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37, 1289–1309.

70 心理科学进展第19卷

Brock, S. (2004). The identification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 primer for the school psychologist.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Sacramento. Retrieved December 20, 2009, from https://www.360docs.net/doc/8416553341.html, /pdf/5635.CSUS% 20ASD%20School%20Psychologists. DOC.

Bryson, S. E., Clark, B. S., & Smith, I. M. (1988). First report of a Canadi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autistic syndromes. The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29, 433–445.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2007). Prevalence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Monitoring Network, 14 sites, United States, 2002.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MMWR), 56 (SS01), 13–29.

Chakrabarti, S., & Fombonne, E. (2001).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in preschool children.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85, 3093–3099.

Chakrabarti, S., Haubus, Ch., Dugmore, S., Orgill, G., & Devine, F. (2005). A model of early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in young children. Infants & Young Children, 18, 200–211.

Charles, J. M., Carpenter, L. A., Jenner, W., & Nicholas, J. S. (2008). Recent advances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iatry in Medicine, 38, 133–140.

Dale, M., & Wagner, W. (2003). Sandplay: An investigation into a child's meaning system via the self-confrontation method for children. Journal of Constructivist Psychology, 16, 17–36.

Dawson, G. (2008). Early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brain plasticity, and the prevention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20, 775–803. Dosreis, S., Weiner, C. L., Johnson, L., & Newschaffer, C. J. (2006).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screening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among general pediatric providers.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 Behavioral Pediatrics, 27 (12), S88–S94.

Eikeseth, S. (2009). Outcome of comprehensive psycho-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30 (1), 158–178.

Filipek, P. A., Accardo, P. J., & Baranek, G. T. (1999). The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of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9, 439–484.

Filipek, P.A., Steinberg-Epstein, R, & Book, T. M. (2006). Intervention for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 NeuroRx: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NeuroTherapeutics, 3, 207–216. Fombonne, E. (2005). Epidemiology of autistic disorder and other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66 (Suppl 10), 3–8.

Freitag, C. M. (2007). The genetics of autistic disorders and its clinical relevance: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Molecular Psychiatry, 12, 2–22.

Geschwind, D. H.(2009). Advances in Autism. Annual Review of Medicine, 60,367–380.

Holtmann, M., B?lte, S., & Poustka, F. (2007).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Sex differences in autistic behaviour domains and coexisting psychopathology. Developmental Medicine & Child Neurology, 49, 361–366.

Holzer, L., Mihailescu, R., Rodrigues-Degaeff, C., Junier, L., Muller-Nix, C., Halfon, O., et al. (2006). Community introduction of practice parameters for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 Advancing early recognition.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36,249–262.

Honda, H., Shimizu, Y., & Rutter, M. (2005). No effect of MMR withdrawal on the incidence of autism: a total population study. Journ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6, 572–579.

Kanner, L. (1943). Autistic disturbances of affective contact. Nervous child, 2, 217–250.

Kincade, S. R., & McBride, D. L. (2009). CBT an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Retrieved January 14, 2010, from https://www.360docs.net/doc/8416553341.html,/ ERICWebPortal/custom/portlets/recordDetails

/detailmini.jsp?nfpb=true&&ERICExtSearch_SearchValu

e_0=ED506298&ERICExtSearch_SearchType0=no&accn

o=ED506298

Kogan, M. D., Blumberg, S. T., Schieve, L. A., Boyle, C. A., Perrin, J. M., Ghandour, R. M., et al. (2009). Prevalence of parent-reported diagnosis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mong children in the US, 2007.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124, 1395–1403.

Landa, R. J. (2008). Diagnosis of autismspectrumdisorders in the ?rst 3 years of life. Nature Clinical Practice Neurology, 4,138–147.

Langworthy-Lam, K., Aman, M., & Van Bourgondien, M. (2002). Prevalence and patterns of use of psychoactive medicines in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in the Autism Society of North Carolina. Journal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pharmacology, 12, 311–321.

Li, Ch. M. (2009). The prevention and therapy of infantile autism.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9, 2162–2167. Lin, J. D., Lin, L. P., & Wu, J. L. (2009). Administrative prevalence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based on national disability registers in Taiwan. 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3, 269–274.

Lord, C., Rutter, M., DiLavore, P., & Risi, S. (1999). Autism

第1期陈顺森等: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症状、诊断与干预 71

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 (ADOS). Los Angeles, CA: Western Psychological Services.

Lu, L., Petersen, F., Lacroix, & L. Rousseau, C. (2010). Stimulating creative play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through sandplay. The Arts in Psychotherapy, 37, 56–64. Lubetsky, M. J., & Handen, B. L. (2008). Medication treatment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Speaker's Journal,

8 (10), 97–107.

Lubetsky, M. J., McGonigle, J. J., & Handen, B. L. (2008). Recognition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Speaker's Journal, 8 (4 ), 13–23.

Matson, J. L., Nebel-Schwalm, M. S., & Matson, M. L. (2007). A review of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in children: Diagnostic systems and scaling methods. 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1, 38–54. Matson, J. L., Wilkins, J., & González, M. (2008). Early identification and diagnosis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in young children and infants- How early is too early. 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2, 75–84.

Merin, N., Young, G. S., Ozonoff, S., & Rogers, S. J. (2007). Visual fixation patterns during reciprocal social interaction distinguish a subgroup of 6-month-old infants at-risk for autism from comparison infants.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37,108–121.

Müller, R. A. (2007). The study of autism as a distributed disorder. Mental Retardation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Research Reviews, 13, 85–95.

Newschaffer, C. J., Croen, L. A., Daniels, J., Giarelli E., Grether J. K., Levy S. E., et al. (2007). The epidemiology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 28, 235–258.

Ozonoff, S., Goodlin-Jones, B. L., & Solomon, M. (2005). Evidence-based assessment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 34,523–540.

Pinto-Martin, J., & Levy, S. E. (2004). Early diagnosis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in Neurology, 6, 391–400.

Quill, K. A. (2000). Do-watch-listen-say: Social and communication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Baltimore, Maryland: Paul H. Brookes Publishing Company. Robins, D. L., Fein, D., Barton, M. L., & Green, J. A. (2001). The modified 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 An initial study investigating the early detection of autism and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31,131–144. Rogers, S. J., & Vismara, L. A. (2008). Evidence-base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s for early autism.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37, 8–38. Schultz, R. T. (2005). Developmental deficits in social perception in autism: The role of the amygdala and fusiform face are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Neuroscience, 23, 125–141.

Simpson R. L. (2005). Evidence based practices and stud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Focus on Autism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 140–149.

Stone, W. L., Coonrod, E. E., & Ousley, O. Y. (2000). Screening Tool for Autism in Two-year-olds (STAT):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data.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30, 607–612.

Sun, X., & Allison, C. (2010). A review of the prevalence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in Asia. Research in Autism pectrum Disorders, 4, 156–167.

Tsang, S. K. M., Shek, D. T. L., Lam, L. L., Tang, F. L. Y.,

& Cheung, P. M. P. (2007). Application of the TEACCH program on Chinese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autism: Does culture make a difference?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37,390–396.

Weiss, M., & Harris, S. (2001). Teaching social skills to people with autism. Behavior Modification, 25, 785–802. White, S., Koenig, K., & Scahill, L. (2007). Social skills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 review of the interven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37, 1858–1868.

Wing, L., & Potter, D. (1999). Notes on the prevalence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Retrieved December 20, 2009, from https://www.360docs.net/doc/8416553341.html,/nas/jsp/polopoly.jsp?d=364&a=2618. Wing, L., Yeates, S. R., Brierley, L. M., & Gould, J. (1976). The prevalence of early childhood autism: comparison of administrative and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Psychological Medicine, 6, 89–100.

Wong, V. C. N., & Hui, S. L. H. (2008).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in China. Journal of Child Neurology, 23, 67–72.

Young, R., & Brewer, N. (2002). Conceptual issues i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autistic disorder, In: Glidden L. M. (ed).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Mental Retardation, 25,107–134.

Zachor, D. A, Ben-Itzchak, E., Rabinovich, A. L., & Lahat, E. (2007). Change in autism core symptoms with intervention. 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1, 304–317.

Zhang, R. S., & Kou, Y. (2005). Sandplay therapy with an autistic boy. Archives of Sandplay Therapy, 18, 71–88.

72 心理科学进展第19卷

The Sympto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CHEN Shun-Sen1,2; BAI Xue-Jun1; ZHANG Ri-Sheng3

(1Academy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4, China)

(2Institute of Applied Psychology, Z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Zhangzhou 363000, China)

(3Institute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 are referred to as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PDD), characterized by pervasive deficits in social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unusual restricted, repetitive behaviors. Accurate diagnosis of ASD is critical to early intervention and helps to improve the rehabilitation for children and the wellbeing for their families. Increasing prevalence highlights the need to increase the focus on early identification, diagnosis, and evidence-based interventions. An emerging body of evidence supports the ef?cacy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especially “JIN’s 3 needling” therapy. Based on work undertaken by Simpson et al. (2005), the efficacy of the intervention and treatment would be evaluated. The identi?cation of core features and the specific for subtyp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such as using eye-tracking in conjunction with ERP or fMRI, constitute another critical area of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epidemiology; diagnosis; treatment

自闭症谱系障碍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分类与康复计划 人一生所有的行为基础,其实都是从婴儿时期开始就不知不觉地在大脑中被系统的建立起来。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自然界的最高级生物,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大脑运动,让我们同时拥有语言、思考、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的能力。我们可以用积木比喻人类学习所有社会互动行为的历程,这些最简单的行为就是积木的底端。随着成长中的经验累积,积木越叠越高,色彩越来越丰富,就像我们正常人一样,即使没有人教,我们也能学会察言观色。在不同的场合,因交谈对象不同,话题不同,我们可以用各式各样的表情,语气方式来理解对方,这些在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互动,从来都没有被列入成长的教育课程中,我们却都学会了。但,不是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学会这些能力,在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身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也许他们天生就无法看着你的眼睛,需要花很多的时间背下来一些事情,原来哭和笑的表情,是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有的人,即使到了很大的年龄,还在练习怎么和人打招呼,怎么做自我介绍。他们当中有的智力比较正常(接近于正常值范围),外表看起来和我们没有什么不同,但他们却缺乏我们从没有怀疑过与生俱来的人与人互动社交的能力。这是一种对社会无能的表现,他们对于联系结交显得是那么无能为力,即使是年轻人,甚至是小孩子,他们本应该能很直观地理解其他人,解读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感受,然而这些在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身上并没有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就是不能取得卓越的成就。他们是可以的,只是他们对整个社会有不同的感觉。他们不

能感受别人,不能解读他人的思想。不能了解他人的生活。这些事对他们来说是如此之难。 自闭症谱系障碍这种疾患,它是一组神经基础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包括自闭症、亚斯伯格综合征和未分类广泛性发展障碍等,而这其中所显示的自闭症患者是处于最严重的一端,很多人认为一个人性格孤僻,不与人接触,将自己封锁在某个角落里的人,就说这个人可能患有自闭症,这样的理解是非常错误的。我们不能仅凭这些就判断一个人患有自闭症,在自闭症谱系障碍中的共同特征是普遍存在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和非语言交流缺陷、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等表现。 对于现在的培智学校来说,招生情况接触到的学生大部分是自闭症患儿,而且年龄也越来越小,这对于培智学校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我们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区分自闭症、亚斯伯格症和其他广泛性发展障碍。另外一种是区分广泛性发展障碍和其他障碍。例如包括智力低下、言语障碍、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等。 一、对于这些病症而言,我们如何做出判断 (1)自闭症与亚斯伯格症。 从一些特定的个体被认定为看上去更具有个性特征,例如,有一个临床特征看上去在高功能自闭症中出现地更频繁,是关于社会互动方面甚至于社会隔离,或者说是与他人互动的被动表现。而在亚斯伯格症中通常有一个更明显的社会角度,患儿看上去对他人非常感兴趣,动机看上去非常地明显,但往往不受欢迎。

关于自闭症的诊断

关于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主持人:迟雅老师,听说新的自闭症诊断标准,已经不强调语言了?是这样吗? 迟雅:最新的自闭症诊断标准,是美国精神疾病协会2013年出台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简称为DSM-5标准。DSM-5标准,只强调了两条:一是社交,二是刻板行为。语言不再单列,而是归类到社交当中。 主持人:迟雅老师,今天我们就跟听众聊一聊自闭症的诊断问题吧。迟雅:好的。 1943年美国儿童精神病学家利奥·康纳,将唐纳德诊断为自闭症。这是最早的关于自闭症的诊断,他认为:患者具有“情感交流的孤独性障碍”。文章描述了11个病例,高智商却表现出“强烈的孤独倾向”和“执着地坚持千篇一律”。他后来将这种情况命名为“早期婴儿自闭症”。 主持人:这其实这就是关于自闭症的最早的症状标准吧? 迟雅:可以这样理解。美国关于自闭症的诊断标准是1952年颁布的。这个标准就是DSM-I。不过DSM-I标准,把康纳教授发现的新病种不叫自闭症,也不叫孤独症,而叫做“儿童精神分裂症”。这种儿童精神分裂症不同于成人的精神分裂症,他们没有妄想,也没有幻觉,不打人毁物,突出的表现就是“孤独”。 1968年出台的DSM-II,仍然称为“儿童精神分裂症”。它将孤独症继

续划分为青春期之前出现的儿童精神分裂症,表现为自闭,不正常和孤僻的行为。标准中进一步解释说:这些孩子发展可能不平衡,不成熟,而且“没有发展出与他们的(冷漠的)妈妈不一样的潜质”。 DSM-II 这一版的标准比较反动。 主持人:迟雅老师,一般都认为一个诊断标准应该是科学的,怎么能用反动来评价它呢? 迟雅:因为它是建立在“冰箱妈妈”这种错误理论基础上的。你看它最后一句话:“没有发展出与他们的(冷漠的)妈妈不一样的潜质”。“冰箱妈妈”理论认为,孤独症是由于妈妈们像冷漠的冰箱,不爱自己的孩子造成的。那时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人们认为许多心理疾病都来自于童年的心理创伤,所以把这些问题都归结为父母特别是母亲身上。这些“问题”家庭生育权、养育权都被剥夺了。据记载,仅仅在1933年,美国的加利佛尼亚州有8504家庭被禁止生育,那些被医生诊断为不正常的孩子,命运就更加凄惨,他们都被从父母身边带走,进入封闭的机构里。 主持人:这个“冰箱妈妈”理论是有严重问题。 迟雅:这种“冰箱妈妈”理论竟然在四十多年时间里,影响着人们的认识。 一直到1977年,通过对双胞胎的研究发现:孤独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基因和生物学上的发育差异造成的。“冰箱妈妈”理论被推翻了。1980年,DSM-III颁布,终于将孤独症正式与精神分裂症区分开来。DSM-III-R进一步修订了DSM-III,将幼儿孤独症扩大为孤独症障碍,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表现与康复训练方法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表现与康复训练方法 龙钢医院龙岩市慈爱康复中心沈敏海、陈蕙、曹淑萍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也称为广泛发育障碍,俗称“自闭症”。系指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一组发育障碍疾病。其共同特点是交流障碍、语言沟通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及刻板行为,其中包括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Rett综合征、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等。我院儿童康复中心系省残联定点自闭症康复机构,已进行约200例以上的患儿训练,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现将儿童孤独症谱系疾病的特点及康复训练方法介绍如下。 一、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 1943年Kanner首次提出“早期婴儿孤独症”诊断,报告11个病例,发现其特点为:①不能与包括父母在内的周围的人建立情感联系。②极度孤独。③语言发育迟缓,已经掌握的语言并不能起到与人沟通的作用。④经常从事一些简单形式的游戏活动。 ⑤少数患儿出现在精神发育迟滞的背景下出现岛状特异功能。⑥外貌表现聪明、机敏。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如下。 1、社会交往障碍:①缺乏交往兴趣、技巧、方法。②不能与其它儿童建立伙伴关系③不会分享快乐。④遇到不愉快或受到伤害时不会向他人寻求安慰与保护。⑤与父母在婴儿期就没有目光交流,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 2、交流障碍:(1)非语言性交流:除了常拉大人的手走向他想要的物品外,不会用手势动作表达想法,不会用点头,摇头表达意见。(2)言语交流障碍:①语言理解能力不同程度受损,重者完全不能理解,轻者能够理解部分语言,高功能者对悠然成语的理解受损。②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部分患儿2-3岁前曾有表达性言语,但发病后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50%终生沉默不语。③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有语言的患儿常常存在即刻模仿言语,重复他人说话;自言自语,内容与周边语境无关。④言语运用能力受损,不会用已经学到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有的儿童会背儿歌,广告词,但很少用言语进行交流。 3、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①一般对正常儿童感兴趣的玩具等物品并不感兴趣,对于纸盒、化妆品瓶、绳索、广告、天气预报、旋转物品等十分感兴趣。②行为方式刻板如反复开关门,要求物品在固定位置,坚持在固定路线行走、穿固定的衣服等。③奇特怪异行为:用手指重复敲打物品、自身旋转、用脚尖走路、手在眼前凝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早期筛查的策略分析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早期筛查的策略 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互动与交流的缺损以及重复的、局限的行为或兴趣。ASD最早的症状出现在生命的头一两年,但是诊断的平均年龄通常为3岁。美国儿科学会(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2007)建议在18个月和24个月时对幼儿进行ASD的普遍筛查。对ASD的早期筛查与诊断有助于增加儿童从早期干预中获益的机会。因此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者和临床医生试图越来越早地识别ASD,开展了对3岁以下的婴幼儿进行ASD 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1 ASD的早期行为迹象 由于尚未发现ASD的生物学标志,因此其筛查和诊断主要以儿童的行为特征和发育史为基础。了解ASD的早期危险信号,有助于ASD的早期筛查与识别。 在社会互动与交流方面,父母提到ASD儿童在生

命的头一年中,会出现:极端的气质和行为(包括易激惹和令人担忧的被动);目光接触差;对其他人的声音(尤其是喊名字时)反应不佳;尝试进行游戏与互动的行为差;注视物体的兴趣胜过对人的兴趣;不会用手表达自己的需求或出现较晚;反复咿呀发声少;缺少兴奋的、快乐的、互动性的情绪表达等。在重复和刻板的行为方面,这类行为最早会在什么时间出现尚未达成共识。婴儿在正常发展中也会表现出节奏性的重复动作,如踢脚、挥手、弹跳、敲打等,在某种方式上与年龄较大的自闭症儿童相似。这种重复行为在第一年是常见的,但在一岁后会减少。父母的回顾性报告指出,刻板行为一般出现在2岁,而非生命的第一年。2岁时某些儿童身上的刻板重复性行为会达到临床界值。在2岁和3岁时,ASD症状集中在社会互动和交流方面,并且经常伴随有多方面机能的滞后,包括动作和非言语的认知发展。 综合国内外有关ASD早期行为特点的研究成果,下面对ASD的婴幼儿在社会交流与互动、语言与认知发展、动作发展以及其方面特点进行了概括,见表1。 2 ASD的早期诊断程序及方法 Bishop等人在2008年时提出对ASD的早期诊断应遵循群体筛查、重点筛查和最终诊断这样的程序,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管理 2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管理 大部分家长会遇到孩子情绪上的问题,大喊大叫、哭闹、扔东西、攻击他人、伤害自己,无论是情绪问题还是它所引发的行为问题会让我们无法控制,感到很头疼,有的因为情绪问题妨碍到与人交往,甚至影响到了上学。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孩子情绪障碍到底能不能改善,能改善到什么程度,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 一、什么是情绪 1、情绪的定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情绪?情绪是由体验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反应,是和愿望和需求达成有关的对情境的反应。 2、情绪的特点 情绪分为基础情绪和高级情绪。基础情绪是喜怒哀乐恶惊恐,而嫉妒、惭愧、自责、羞耻、自豪等等则属于高级情绪。情绪往往与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相互作用,受荷尔蒙、神经递质等生物化学物质的影响。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反应,自闭儿由于本身的缺陷,往往停留在简单的情绪,而缺乏高级情绪体验。体验的感受由内在发起的,外在的表现我们可以辅助,内在的我们无能为力。有人问我,怎么才能教会孩子嫉妒,怎么让孩子有羞愧感,老实说,这个教不会,我们可以制造环境让他去体验,但什么时候发展出来,最终能不能发展出来,不是我们现在能够预测到的。 3、情绪的产生 情绪如何产生,心理学上有很专业的定义。在这里我比较简单概括一下。情绪由环境引起,决定于愿望需求是否被满足。如果环境没有变化,没有愿望需要达成,那么情绪不会产生。这一点,是我们在分析和处理孩子情绪问题上需要高度关注的。有的家长反应,孩子莫名其妙就发脾气,其实这是不会的,孩子发脾气一定有原因,是环境改变了不适应?比如家里突然来了人,突然有一个大的声音出现,他在那里玩,家人喊吃饭,或者仅仅是人家摸了他一下,他感到不舒服;还是他有了需求得不到满足?例如想吃巧克力,家人说已经吃了很多不能再吃了,想要去开关水龙头被阻止了,想坐电梯没让坐,想往楼下扔东西被拦住,玩ipad2个小时了,家人不让玩了,不想吃饭,脏不垃圾不愿洗澡,被人小朋友抢走东西,想要摸热水瓶被阻止,车水马龙的时候想冲到马路中央去被拽住。这些愿望无论在我们看起来有多么不恰当,在孩子看来,这只是他们的愿望而已。只要愿望没被满足,他就会出现负面情绪,一旦被满足,那么就会立刻出现正面情绪。 4、有情绪好不好 那情绪有好坏吗?没有,情绪虽然分为负面情绪和正面情绪,但情绪本身没有好坏,所有的情绪都是个体体验的外化。我们能说哭喊就不好,淡定就是好吗?当面临亲人的亡故,过于冷静的情绪恐怕会让人觉得很没有人情味。大人对孩子责罚,如果孩子没有表现出恐惧而是很快乐,那这种快乐的所谓的正面情绪是我们期望的吗?所以,有情绪是对的,没有情绪是不对的,情绪没有好坏,情绪的恰当表达才是关键。 根据大家要求,今天偏重于讲学龄前儿童的情绪管理,主要从大人如何甄别情绪障碍,找到情绪来源,处理情绪障碍,帮助孩子做自我情绪调控来做这个分享。 二、引起情绪障碍的原因 说到情绪问题,好多家长有一肚子苦水要吐,2岁前的可能是:动不动就哭,一点征兆都没有,一哭哭好几个钟头,说什么都没有用。2岁以后的可能是:不能说不,一点点要求没有满足就闹,不能输,输了就赖地、哭喊,自伤,打别人,没有规矩意识,不能上幼儿园。 首先我们来区分情绪和情绪障碍。孩子听到鞭炮声,他因为害怕哭哭啼啼,这是

自闭症最新诊断标准

2013年5月,美国精神疾病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发布了国际权威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之一的DSM最新版本:DSM-5。 新版本中,原先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改称“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被列为神经发育障碍(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这一大类别中的一种,其诊断标准较DSM之前的版本有所不同,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DSM-5规定,诊断自闭症谱系障碍需满足以下A至E的五个标准,其中A和B阐明了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A. 在多种环境中持续性地显示出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的缺陷,包括在现在或过去有以下表现(所举的例子只是示范,并非穷举): 1. 社交与情感的交互性的缺陷。包括,例如,异常的社交行为模式、无法进行正常的你来我往的对话,到与他人分享兴趣爱好、情感,感受偏少,再到无法发起或回应社会交往。 2. 社会交往中非言语的交流行为的缺陷。包括,例如,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之间缺乏协调,到眼神交流和身体语言的异常,理解和使用手势的缺陷,再到完全缺乏面部表情和非言语交流。 3. 发展、维持和理解人际关系的缺陷。包括,例如,难以根据不同的社交场合调整行为,到难以一起玩假想性游戏,难以交朋友,再到对同龄人没有兴趣。 B. 局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包括在现在或过去有以下表现的至少两项(所举的例子只是示范,并非穷举): 1. 动作、对物体的使用、或说话有刻板或重复的行为(比如:刻板的简单动作,排列玩具或是翻东西,仿说,异常的用词等) 2. 坚持同样的模式,僵化地遵守同样的做事顺序,或者语言或非语言行为有仪式化的模式(比如:很小的改变就造成极度难受,难以从做一件事过渡到做另一件事,僵化的思维方式,仪式化的打招呼方式,需要每天走同一条路或吃同样的食物) 3. 非常局限的、执着的兴趣,且其强度或专注对象异乎寻常(比如,对不寻常的物品的强烈的依恋或专注、过分局限的或固执的兴趣) 4. 对感官刺激反应过度或反应过低、或对环境中的某些感官刺激有不寻常的兴趣(比如:对疼痛或温度不敏感、排斥某些特定的声音或质地、过度地嗅或触摸物体、对光亮或运动有视觉上的痴迷) C. 这些症状一定是在发育早期就有显示(但是可能直到其社交需求超过了其有限的能力时才完全显示,也可能被后期学习到的技巧所掩盖)。 D. 这些症状带来了在社交、职业、或目前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临床上显著的障碍。 E. 这些症状不能用智力发育缺陷或整体发育迟缓(globe developmental delay)更好地解释。智力缺陷和自闭症谱系障碍疾病常常并发,只有当其社会交流水平低于其整体发育水平时,才同时给出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和智力缺陷两个诊断。 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做了新的分级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原因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原因 孩子的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种发生得很广泛的疾病,也是很常见的疾病,其实这个疾病就是我们常说的自闭症,只是比自闭症还要严重一些,出现了自闭症谱系障碍之后孩子的语言能力,还有一些社交的能力都会出现一些障碍,让孩子陷入各种障碍之中,而孩子得了这个疾病之后感情也会非常的冷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呢? 综上所述,自闭症谱系障碍是广泛意义上的自闭症。所以,在下面,我们只笼统地使用“自闭症”这一概念。引起自闭症的原因是什么呢?自从1943年人们开始研究,直到现在,人们仍然没有揭开谜底。最初人们以为是由于亲子之间互动障碍、父母人格特质、家庭结构等外在原因,治疗上采取精神分析法,往往没有疗效。后来,人们认识到按照后天的父母教养以及家庭因素来解释自闭症的成因过于武断。当前,已有的研究还说法不一,未有定论。基本上形成的共识是:自闭症患者表现出的广泛性发展障碍,主要是由脑生物学的因素导致的;造成脑生物学改变的原因,可以从医学生物学、神经心理学和生态学等几方面加以分析。中医则从辨证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并以此建立了中医按摩治疗儿童自闭症的基础。

(一)、医学生物学成因 1、遗传学因素 对有自闭症患者的家族进行研究发现,儿童自闭症同胞患病率为2%-8%,是一般人群发病率的50-200倍。双生子研究则显示,同卵双生的同病一致率为60%,异卵双生的同病一致率为0。这些证据证明遗传因素是儿童自闭症发病的重要原因。 自闭症是多基因遗传病,目前的研究,对于候选基因的数目和界定仍不清楚,对存在1位以上自闭症患者的家族进行的全基因扫描估计,该病至少是10个以上致病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自闭症遗传基因的个体,称为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个体是否发病,除了决定于遗传因素外,还受着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从理论上讲,一系列儿童自闭症致病基因降低了儿童自闭症的发病“阈值”,在环境因素、免疫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发病;如果缺乏环境因素、免疫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的触发,则不出现自闭症症状(Korvatska,2002)。 关于与自闭症的遗传现象有联系的异常染色体或候选基因的研究,迄今为止,还未取得一致的研究成果。目前,一般认为它们可能是7号染色体、15号染色体、5-HTT基因、BDNF基因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标准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标准 导语 2013年5月,美国精神疾病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发布了国际权威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之一最新版本的DSM-5。新版本中,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被列为神经发育障碍(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这一大类别中的一种,其诊断标准较DSM 之前的版本有所不同,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DSM-5规定,诊断自闭症谱系障碍需满足以下A至E的五个标准,其中A和B阐明了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 A. 在多种环境中持续性地显示出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的缺陷,包括在现在或过去有以下表现(所举的例子只是示范,并非穷举): 1. 社交与情感的交互性的缺陷,包括,例如,异常的社交行为模式、无法进行正常的你来我往的对话,到与他人分享兴趣爱好、情感、感受偏少,再到无法发起或回应社会交往。 2. 社会交往中非言语的交流行为的缺陷,包括,例如,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之间缺乏协调,到眼神交流和身体语言的异常、理解和使用手势的缺陷,再到完全缺乏面部表情和非言语交流。 3. 发展、维持、和理解人际关系的缺陷,包括,例如,难以根据不同的社交场合调整行为,到难以一起玩假想性游戏、难以交朋友,再到对同龄人没有兴趣。 B. 局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包括在现在或过去有以下表现的至少两项(所举的例子只是示范,并非穷举): 1. 动作、对物体的使用、或说话有刻板或重复的行为(比如:刻板的简单动作,排列玩具或是翻东西,仿说,异常的用词等) 2. 坚持同样的模式、僵化地遵守同样的做事顺序、或者语言或非语言行为有仪式化的模式(比如:很小的改变就造成极度难受、难以从做一件事过渡到做另一件事、僵化的思维方式、仪式化的打招呼方式、需要每天走同一条路或吃同样的食物) 3. 非常局限的、执着的兴趣,且其强度或专注对象异乎寻常(比如,对不寻常的物品的强烈的依恋或专注、过分局限的或固执的兴趣) 4. 对感官刺激反应过度或反应过低、或对环境中的某些感官刺激有不寻常的兴趣(比如:对疼痛或温度不敏感、排斥某些特定的声音或质地、过度地嗅或触摸物体、对光亮或运动有视觉上的痴迷) C. 这些症状一定是在发育早期就有显示(但是可能直到其社交需求超过了其有限的能力时才完全显示,也可能被后期学习到的技巧所掩盖)。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个案观察报告-10110540102-贾晨-特心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个案观察报告 摘要本文采用参与性观察对一14岁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进行连续数周、每周3小时的观察,总结了其在社会交往方面的优势领域与需要干预的领域,并结合个案目前所接受的干预计划,提出了一些操作性较强的教育建议。结论:优势领域:①知道性别差异。②与人聊天时会选择与对方接近性较强的话题。③具有同理心。需要干预的领域:①与人沟通时目光接触太少。②话题的转移与开启存在问题。③聊天内容过于刻板。④在公共场合,不能让周围的人感到舒适,但也不会让人过于厌烦。干预建议:①对问题行为进行有选择的干预。②注意保持其优势领域。 关键词自闭症谱系障碍社会交往能力优势领域劣势领域教育建议 1引言 2013年5月DSM-5问世,在新的版本中,自闭症的三个障碍领域被合并为两个:社会交流障碍、限制性兴趣/重复行为。沟通及社交行为上的缺陷被认为是无法分开讨论,所以合并成单一症状来进行诊断及描述,再结合环境及情境的因素进行自闭症社交沟通缺陷诊断的考虑。 此外,在新手册中, 自闭症谱系障碍将取代广泛性发展障碍, 成为这一障碍类别的总称, 原先在该类障碍下的亚类别包括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期瓦解性障碍以及待分类广泛性发展障碍都将不再单独出现[1]。 自闭症在语言方面的缺陷,在过去被认为是亚斯伯格症及自闭症的差异处,但在新的第五版本,认为语言方面的缺陷不是自闭症特有的缺陷,也不是出现在所有自闭症身上,所以充其量顶多就是影响自闭症症状的因素,而非诊断的标准之一。 本次报告主要描述了对一原先被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社会交往能力方面的观察及对其提出的干预建议。 2 方法 2.1 观察对象 姓名:琛琛 性别:男 出生年月:2000年12月 所在年级:小学五年级 2.2 观察方式 笔者对个案进行参与式观察,在与个案的互动中观察其社会交往的特征,并在观察过程中对其进行生态化的干预。 2.3 观察过程 笔者(女)与另两位观察者(男)一起到个案家中将其接到华东师大校园,交通工具为轨交4号线,再将其带到操场上进行运动训练,随后再和他一起到学校食堂吃饭,最后将其送回家中。观察过程从接到个案的那一刻开始到将其送到家中结束。 从个案的家中到地铁站有一段距离,每次个案都会与他的老师(老师为2011级言听系

孤独症谱系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 ASD是DSM-5的一个新名称,反映了一个科学共识,即先前被认为是不同的四个障碍,实际上是同一种障碍。现在的ASD包含了DSM-4中的孤独性障碍、Asperger综合征、儿童期瓦解性障碍和广泛性发育障碍未特定型。 诊断标准如下: (必须同时符合一下A、B、C、D标准) A.在各种情景下维持存在的社会交流和社会交往缺陷,不能用一般的发育迟缓解释,符合以下三项: (1)社会-情感互动缺陷:轻者表现为异常的社会接触和不能进行来回对话;中者缺乏分享性的兴趣、情绪和情感,社交应答减少;重者完全不能发起社会交往。 (2)用于社会交往的非言语交流行为缺陷:轻者表现为言语和非言语交流整合困难;中者至目光接触和肢体语言异常,或在理解和使用非言语交流方面缺陷;重者完全缺乏面部表情或手势。 (3)建立或维持与其发育水平相符的人际关系缺陷(与抚养者的除外):轻者表现为难以调整自身行为以适应不同社交场景;中者在玩想像性游戏和结交朋友上存在困难;重者明显对他人没有兴趣。 B、行为方式、兴趣或活动内容狭窄、重复,至少符合以下两项:(1)语言、运动或物体运用刻板或重复(例如简单的刻版动作、回声语言、反复使用物体、怪异语句)。 (2)过分坚持某些常规以及言语或非言语行为的仪式,或对改变的过分抵抗(例如运动性仪式行为,坚持同样的路线或食物,重复提问,

或对细微的变化感到极度痛苦)。 (3)高度狭隘、固定的兴趣,在其强度和关注度上是异常的;(例如对不寻常的物品强烈依恋或沉迷,过度局限或持续的兴趣)。 (4)对感觉刺激反应过度或反应过度或反应低下,对环境中的感觉刺激表现出异常的兴趣;(例如对疼痛、热、冷感觉麻木,对某些特定的声音或物料出现负面反应,过多地嗅或触摸某些物体,沉迷于光线或旋转物体)。 C、症状必须在儿童早期出现(但是由于对儿童早期社交需求不高,症状可能不会完全显现) D、所有症状共同限制和损害了日常功能。

自闭症谱系障碍研究进展综述_张明平

收稿日期:2012-10-13 作者简介:张明平(1987-),女,四川人,西南大学教育部特殊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特殊青少年心理与教育。 张明平 自闭症谱系障碍研究进展综述 摘 要:选取有关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核心期刊文章,分析发现,关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研究主要 集中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概念界定,形成原因、干预方法和教育措施等方面,概括了已有研究的优 点,发现了已有研究的不足,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自闭症谱系障碍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自闭症谱系障碍;研究进展;综述中图分类号:G7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438(2013)04-0110-05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重庆北碚400715) 自闭症谱系障碍这一概念是在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以及阿斯伯格症等概念提出之后才得以提出的。目前,对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研究数量繁多,领域各异。除教育界外,还有心理学界和医学界。文章选取、分析了和自闭症谱系障碍相关的核心期刊论文,发现对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一、描述性概念界定,概念使用不一致 1943年卡纳(Kanner)根据13个儿童的行为 特点,把他们归为“情感接触性的自闭症障碍”儿童,1944年,他又将“情感接触性的自闭症障碍”定义为“自闭症幼儿”———指那些把自己封闭在自我世界的儿童。 [1] 1991年,美国教育部将自闭症界定为:“自闭 症意味着一种发展性障碍,对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的交流以及社会性相互作用都带来了显著影响。通常在三岁之前症状已经出现,广泛地影响教育成绩。自闭症的另一显著特点是他们好进行刻板运动和反复行为,抵抗环境的变化和日常生活规律的变化,并且拘泥于一种感觉体验的反应。”这一界定将自闭症确定为一种发展性障碍,并且注意到了自闭症的特征,及其对儿童其他方面的影响。 2001年,许天威指出“自闭症儿童是因神经 心理功能异常而显示出的沟通、社会互动、行为及兴趣表现上有严重问题,造成学习上及生活适应上有显著困难者。”[2]该概念指出了自闭症产生的原因,自闭症的行为表现及它的影响。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3]岁前即有所表现的社交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缺陷,以及重复性的刻 ***第33卷第4期绥化学院学报2013年4月Vol.33No.4 JournalofSuihuaUniversity Apr .2013 110

(完整word版)DSM-5 诊断标准 孤独症谱系障碍

DSM-5 诊断标准|| 孤独症谱系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299.00 (F84.0) 诊断标准 A. 当前或历史地在多种场景中存在社会交往和社交互动的持续的缺陷,表现如下(举例仅起说明作用,而非详尽的表现,见正文): 1. 社会情感互反性存在缺陷,例如,从社交途径异常和无法正常往复交谈;到缺少兴趣、情绪和感受的分享;再到无法发起或回应社交互动。 2. 用于社交互动的非言语沟通行为存在缺陷,例如,从言语和非言语沟通之间的协调差;到眼神接触和肢体语言反常或理解和运用手势存在缺陷;直到完全缺乏面部表情和非言语沟通。 3. 发展、维持和理解人际关系存在缺陷,例如,从难以依据不同的社交场景调节行为;到难以参与想象性游戏或交友困难;再到对同龄人缺乏兴趣。 详细说明当前严重程度: 严重程度基于社会交往能力受损和局限重复的行为模式(见表-2)。 B. 当前或历史地表现出局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模式,表现为以下至少两项(举例仅起说明作用,而非详尽的表现,见正文): 1. 运动动作、物品使用或说话方式表现的刻板或重复(例如,简单运动刻板定型、排列玩具或翻动物品、模仿言语、措辞怪异)。 2. 坚持单调无变化,僵硬的坚持常规习惯,或方式、言语及非言语行为仪式化(例如,对微小变化极度苦恼、难以过渡转变、思维模式僵硬、问候仪式化、每天必须走相同的路线或吃相同的食物)。 3. 极为局限的、迷恋的兴趣,并且兴趣强度和兴趣点反常(例如,对不寻常的物品强烈的迷恋或专注,过度局限的或固执的兴趣)。 4. 对感官输入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或对环境的某些感觉方面有异常的兴趣(例如,对疼痛或温度明显淡漠、对特定的声音或质感反应不适、过多的嗅或触摸某些物体、视觉上对光亮或运动痴迷)。 详细说明当前严重程度: 严重程度基于社会交往能力受损和局限重复的行为模式(见表-2)。 C. 症状必须在发展时期早期出现(但症状有可能直到社交要求超过其受限的社交能力时才会充分显现,或有可能被后期生活中习得的对策掩盖)。 D. 症状在社交、职业的或该功能起作用的其他重要领域中临床上导致显著的功能受损。 E. 这些障碍无法用智力缺陷(智力发育障碍)或全面性发育迟缓更好地解释。智力缺陷和孤独症谱系障碍常并发;若要做出孤独症谱系障碍和智力缺陷并发症的诊断,其社会交往水平应低于预期的整体发育水平。 注释:过去由普遍接受的 DSM-IV 诊断为孤独症(Autistic Disorder)、阿斯伯格症(Asperger’s Disorder)或未区别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的,应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具有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但症状不符合孤独症谱系障碍其他标准的,应针对社会(实际)交往障碍(Social (pragmatic) Communication Disorder)进一步评估。 详细说明: 是否具有伴随的智力缺陷 是否具有伴随的语言缺陷 是否与已知的药物或基因状况或环境因素有关 (规范使用说明:使用附加规范确认相关的药物或基因状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春1107]《自闭症儿童心理与教育》作业标准答案

1、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儿童创造温馨包容的人际环境目的在于促进()。 . A. 言语能力提高 .培养广泛的兴趣 .减少刻板行为 .人际交往技能提高 2、研究表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应答性共同注意行为() ."发生频率与普通儿童没有差异" ."发生频率与智障儿童没有差异" ."发生频率与智力水平相当的智障儿童无差异" ."低于心理水平相当的智障儿童水平" 3、以下描述中,不确定一定属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特征的是() ."社会沟通及社会互动障碍" ."语言沟通障碍" ."兴趣与行为异常" ."语言缺失或发育迟滞" 4、以下学者中,与自闭症谱系障碍没有直接相关的人是() ."蒙台梭利" ."伊塔德" ."堪纳" ."洛瓦思" 5、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称呼自闭症儿童为() ."月亮之子" ."星星的孩子" ."唐氏综合症孩子" ."狼孩" 6、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最核心的症状是() ."社会沟通与互动方面的严重障碍" ."言语沟通方面的严重障碍" ."兴趣单一且奇怪" ."重复刻板行为" 7、首次提出自闭症这个概念的是() ."约翰.霍布金斯" ."堪纳" ."伊塔德" ."汉斯.阿斯伯格" 8、将洗手的正确方法和要求分解为六个小步骤,并用图片按照顺序呈现出来,这种方法叫

做()。 ."学习任务的图式分解" ."奖励的图像化" ."作息安排的视觉化" ."客观环境的结构化" 9、以下关于作息安排视觉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可以增加自闭症儿童对未来事件的预测感和对自己活动的控制感" ."能减少自闭症儿童常有的由变化产生的负面反应" ."视觉活动作息表还能够提升自闭症孩子的独立性" ."视觉活动作息表容易形成自闭症孩子的依赖性" 10、研究表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应答性共同注意行为() ."发生频率与普通儿童没有差异" ."发生频率与智障儿童没有差异" ."发生频率与智力水平相当的智障儿童无差异" ."低于心理水平相当的智障儿童水平" 11、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在面孔识别时,未见激活的大脑区是() ."梭状回面孔区" ."杏仁核" ."颞上沟" ."下丘脑" 12、当有他人用视线、手势或语言等外界刺激唤起个体的注意,个体用“瞥”、“注视”和“追 视”等视觉行为以及用食指来指点等做出的回应性行为,称之为()。 ."选择性共同注意" ."应答性共同注意" ."集中性共同注意" ."自主性共同注意" 13、个体通过视线、手势等以期唤起他人注意的行为,称为()。 ."应答性共同注意" ."选择性共同注意" ."集中性共同注意" ."自主性共同注意" 14、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称呼自闭症儿童为() ."月亮之子" ."星星的孩子" ."唐氏综合症孩子" ."狼孩"

图文讲解指南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识别筛查和早期干预专家共识

【图文讲解指南】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识别筛查和早期干预专家共识自闭症患儿被叫做“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着自闭症介绍自闭症与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ASD,简称孤独症)同义,是一组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ASD核心症状尚无药物可以治疗。 自闭症诊断ASD生物学基础尚未完全明确,缺乏生物学标志物,因此ASD是一个症状学疾患,临床上主要依赖医师对患儿ASD 特征行为观察和家长对行为的描述进行诊断,这使诊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困难。 Howlin和Asgharian对英国770个家庭研究发现超过1/4的ASD 患儿父母以及1/3的阿斯伯格综合征(AS,孤独症的一种亚型)患儿的父母被告知孩子发育正常。虽然50%的ASD患儿父母在孩子1岁左右发现问题,但通常3-4岁才获得诊断。早期发现、早期行为干预和教育可显着改善ASD患儿的不良预后。自闭症早期识别与筛查 一、ASD早期行为标志1.不(少)看: ASD患儿早期表现出对社交刺激的视觉注视缺乏或减少,对人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视减少,在24月龄时对于人眼部的注视时间仅为正常儿童的1/2。

2.不(少)应:包括叫名反应和共同注意(JA),患儿对父母的呼 唤声充耳不闻;共同注意(JA)是指个体借助手指指向、眼神等与他人共同关注二者之外的某一物体或者事件,ASD患儿前瞻性研究发现,14-15月龄ASD患儿出现JA相关的沟通水平下降。3.不(少)指:即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ASD患儿可能在12月龄时就表现出肢体动作的使用频率下降。4. 不(少)语:多数ASD患儿存在语言延迟现象。5. 不当:指不恰当的物品使用及相关的感知异常;ASD患儿从12 月龄起可能会出现对物品的不恰当使用,比如将小汽车排成一排,旋转物品并持续注视;言语的不当也应该注意,表现为正常语言出现后言语的倒退,难以听懂、难以重复语言。二、ASD患儿社交和沟通行为发育轨迹异常行为发育轨迹是指儿童行为发育的 水平、速度以及方向。早期发育轨迹的异常可能是ASD的危险 指标。有研究表明,部分ASD患儿12月龄后发育轨迹出现异常,学习新技能能力下降。也有报道称患儿在6月龄后其社交技能发育的轨迹出现下降趋势。部分ASD患儿出生后1-2年出现已获 得技能的丧失。ASD患儿发育倒退发生率约为30%,发生的平 均年龄为19-21月龄。三、ASD发生的高危因素ASD病因不明,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生是基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目前已被明确的ASD高危因素:(1)有患ASD的兄弟姐妹;(2)有精神分裂、 情绪障碍或其他精神及行为问题家族史。上述ASD早期行为识 别尚不能构成ASD诊断,家长和儿科医师根据以上所列早期标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症状_诊断与干预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Vol. 19, No. 1, 60–72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1.00060 60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症状、诊断与干预* 陈顺森 1,2 白学军 1 张日昇 3 (1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天津 300074) (2漳州师范学院应用心理研究所, 福建 漳州 363000) (3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875) 摘 要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是一种广泛发展障碍, 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缺陷、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对ASD 的准确诊断是早期干预的关键, 也对患者的康复及其家庭幸福产生积极作用。日渐增长的发病率促进了对早期识别、诊断评估、以事实为基础干预的重视。在探索药物治疗ASD 的基础上, 中国传统医学方法, 尤其是“靳三针”治疗ASD 获得越来越多的实证支持。可以根据Simpson 等人(2005)提出的指标体系对各种干预和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评价。今后研究将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 尤其是将眼动技术与ERP 、fMRI 相结合, 探索ASD 的核心症状表征以及各亚类的特异性。 关键词 自闭症谱系障碍; 流行病学; 诊断; 康复 分类号 R395 1 引言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s)是一组有神经基础的广泛性发展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PDD), 包括自闭症(autism, 国内也译作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 AS)、雷特综合征(Retts’ sydrome)、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childhood disintegative disorder)、广泛性发育障碍未注明型(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 ?ed, PDD-NOS)等亚类, 各亚类在症状的严重程度上位于从轻到重的连续谱上, 自闭症处于最严重的一端。其共同特征是普遍存在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缺陷、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等临床表现(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 2000)。 美国Kanner 教授于1938年首次观察到并于1943年首次正式报道了11例具有共同表现的患儿, 将其命名为早发性婴儿自闭症(early infantile autism)。近70年来, 医学界、心理学界、语言学 收稿日期:2010-04-26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8JJDXLX266)。 通讯作者:白学军, E-mail: bxuejun@https://www.360docs.net/doc/8416553341.html, 界以及教育界专业人员与广大ASD 儿童的家长一起,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探讨ASD 的病因、心理与行为功能、治疗与教育方法。国内陶国泰于1997年介绍了自闭症相关研究, 有关1997年之前的研究可参阅该综述, 在此不再赘述。 2 ASD 的流行病学资料 2.1 ASD 的发病率 国外有关ASD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近40多年来, ASD 的发病率稳定增长(Baron-Cohen et al., 2009)。1976年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发病率为0.4‰ (Wing, Yeates, Brierley, & Gould., 1976), 1988年上升为1‰ (Bryson, Clark, & Smith, 1988)。新近的一些研究估计, 自闭症的发病率为1‰ ~ 2‰, 而ASD 的发病率为6‰左右(Newschaffer et al., 2007), ASD 绝大多数是PDD-NOS, AS 发病率大约0.3‰, 而童年瓦解性障碍和雷特综合征等异常形式发病率很小(Fombonne, 2005)。也有的流行病学调查估计自闭症的发病率为1‰, AS 为0.25‰, 而PDD-NOS 为1.5‰ (Freitag, 2007)。2002年, 对美国14个州的调查中显示, 8岁儿童中ASD 的发病率从3.3‰~10.6‰, 总平均值为6.6‰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07), 其中典型的自闭症就有2‰ (Chakrabarti & Fombonne,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重复刻板行为研究综述_宁宁

《中国特殊教育》2015年第2期(总第176期)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Monthly) 2nd Issue,2015(Serial No.176)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重复刻板行为研究综述 宁宁*张永盛杨广学**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上海,200062) 摘要重复刻板行为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缺陷之一,也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标准 之一。其类型复杂、表现形式多样,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会融合和社会技能的掌握 有消极影响。通过对研究重复刻板行为的文献进行梳理,具体整理了重复刻板行为的分 类、表现以及成因解释,并对现有研究进行反思,为以后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闭症谱系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分类表现成因 分类号G760 1引言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以神经生物学为基础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最新公布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5thed,DSM-V)中列出了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两大核心缺陷:社会沟通与交往障碍以及重复刻板行为。根据障碍的严重程度和所需要支持的程度将其划分为三级:一级需要支持,二级需要高强度支持,三级需要非常高强度的支持。虽然DSM-V取消了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各类亚型,但由于文章所引用的大部分文献发表于DSM-V公布之前,所以文中也会提到阿斯伯格症以及高功能自闭症等亚型。 根据美国疾病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的最新统计数据,2014年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发病率为1/68[1];2014年10月我国首个《中国自闭症儿童现状分析报告》公布,报告指出目前我国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发病率约为1/100,总人数达到1000万,其中0-14岁儿童超过200万[2]。自闭症谱系障碍发病率逐年升高,患病人数也大幅度增加,这不仅给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及其家庭带来了困扰,也对我们的福利教育卫生事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许多学者针对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缺陷进行研究,两大核心缺陷之一的重复刻板行为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重复刻板行为(RestrictedRepetitive Behaviors,简称RRBs)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缺陷之一,是指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表现出的一系列频率较高、无明显目的和意义的行为,还包括兴趣狭窄,很难接受事物的改变等。作为自闭症谱系障碍中最难克服的缺陷,重复刻板行为严重影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会融合和社会技能的习得,影响儿童功能性行为的发展,为儿童及其家人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有家长甚至指出,重复刻板行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表现出的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它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3-5]。目前国内学术领域对重复刻板行为的研究较少,且多集中在行为干预方面;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在重复刻板行为的分类、特异性表现、成因等方面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鉴于重复刻板行为在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中的普遍性以及对儿童和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必要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文章主要从重复刻板行为的分类、特异性表现、以及成因等方面进行归纳。 2自闭症谱系障碍重复刻板行为的分类及表现 Bodish等人(1999)将重复刻板行为分为以下六类:刻板行为(Stereotypic Behavior)、强迫行为(Com-pulsive Behavior)、自伤行为(Self-injurious Behavior)、仪式化行为(Ritualistic Behavior)、同一性行为(Same-ness Behavior)和狭窄兴趣(Restricted Interests)[6]。其中刻板行为是指明显地毫无目的的运动或以一种相似的方式不断重复的动作,例如,拍手、晃动身体、挥动手臂、手部和手指的动作等;强迫行为是指据某种规则或以往做事的方式重复或实施的行为,例如,以一种特定的顺序排列某些物品、门窗必须始终保持开着或关着、不断检查门窗、抽屉、数数等;自伤行为是指以一种相同的方式重复某些有可能造成身体伤害的行为动作,例如,撞击头部、拍打头部、咬自己的手臂或手以及其他对身体造成伤害的行为;仪式化行为是指以相同的方式重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自闭症谱系障碍的 *宁宁,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E-mail:ningning19910702@163.com。 **通讯作者:杨广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特殊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E-mail:yanggx2789@163.c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