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哲学的生命精神
读书心得——试论老子《道德经》中的生命观
读书心得——试论老子《道德经》中的生命观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一直在追寻生命的长度、生命的质量以及生命的意义。
每个人都想增加自己生命的长度,生活过得更美好一些,人生过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追寻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们都知道任何生命只是时间长河里的一条线段,可以小心谨慎地延长,但不可能无限。
所以我们希望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实现更多的目标、追求更大的价值,希望这些目标和价值让我们的生命“永恒”。
老子《道德经》中阐述了对生命观的理解和认识。
一、生命观的内涵谈到生命,中国传统文化指出,所有存在于宇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有机和无机的个体都叫作生命。
生命观是人生观的一部分,人生观是指一个人对人生的目的、意义所持的态度。
具体包括生命观、苦乐观、公私观、义利观、荣辱观和幸福观等内容。
它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
它要回答个人为什么要活着,应当怎样度过人的一生等问题。
人生观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它既是个人意识,也是群体意识。
由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处的地位、生活境遇和文化素养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
千百年来,人们积极思考人生意义、人生价值和人生目的,无数专家学者都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给出人生的终极答案。
有的人自我认知清醒,深知生命短暂,要在有限的生命做更大的贡献;大部分的人会谨慎对待自己的人生及他人的生命;还有的人随意对待生命。
从《道德经》五千字里,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人应该如何有效地度过自己的人生。
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了重人民轻个体的民本思想,重平等忌极端的处世哲学,重精神轻物质的个人修养之法以及重和谐忌纷争的与人相处的长久之道。
老子认为个人如果不胡乱作为,是不会让自己陷入艰难的处境的,纵观历史和现实,老子的这句话有多少人用事实验证过。
那么怎样处事不是胡乱作为,怎样做事符合生命的规律,符合自然运行的法则,符合“尊道贵德”的思想呢?二、《道德经》中的生命观老子《道德经》用五千字道尽天地运行之法则,人世运转之规律,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到立于天地之间的人应该遵循怎样的规律才能长久得立身于世,运用怎样的处世哲学才能解决自身困惑和问题,掌握怎样的道理才能不困顿于生活和世事。
简述道家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
道家老子是我国古代哲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代表作品《道德经》对我国古代和现代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尊重自然老子强调尊重自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是自然界的法则。
他倡导人们要顺应自然,不要随意干涉和破坏自然规律。
他以“无为而治”来表达这一理念,即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不要过分干预,而是随顺其自然。
这种理念对于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2. 谦逊谨慎老子提倡人们要谦逊谨慎,不要过分自大和炫耀。
他认为,越是谦逊的人,越能够取得他人的尊敬。
他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这种谦逊谨慎的品质,使人们不会自满自足,保持谦逊之心,虚怀若谷。
这种品质在人际交往中也非常重要,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可和信任。
3. 求得内心平静老子强调内心的平静与自在,认为内心平静是获得真正幸福的关键。
他强调要“无欲,则刚”,通过“无为”的境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他主张“近所求则远所惧”,即人们应该尽量退隐求谦,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这种内心平静与自在的追求,对于现代社会压力大、竞争激烈的人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尊重人的天性老子强调尊重人的天性,反对过分干预和限制。
他认为,人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天性,不要强加于人,也不要让外在的规范和束缚过多地左右个体的发展和表现。
他主张“常能自然”的处世之道,即倡导人们要保持真实的自我,不要刻意地迎合他人,以求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
5. 追求无为而治老子倡导的“无为而治”思想,强调的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他认为,强大的力量并不总是通过强硬的手段去获取,而是要通过柔弱、温和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这种处世哲学对于处理人际关系、解决矛盾冲突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要善于化解矛盾,寻求和平与和谐。
道家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不仅在古代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他的思想理念可以为人们提供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求心灵安宁与坦然自若的指导,对于塑造人们的良好品质和提高人们的处世智慧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老子庄子思想的不同点
老子庄子思想的不同点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春秋时期陈国。
1、道和人的关系
观点表明尽管人无法与天、地、道相比,却有别于万物,具有万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庄子的思想却彰显人与万物的一致性,将人等同于物。
人没有任何特殊性,与天地万物具有相同的起源和地位。
2、处世哲学方面
老子和庄子虽然都推崇道,在自然观、天道观方面有其共同点。
然而两人对道延伸出的不同的处世之道却相去甚远。
主张顺应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
同时老子强调要循着道法自然,推崇不争、谦和。
而庄子提倡齐物论,在庄子的视界中,世间的一切差异都是相对的。
3、老子与庄子不同的`精神渴望
道家的“道境”就是自由之境,老子庄子的道之于无的意识是最高的自由意识,将无视为道的根本特征正是出于对自由的追求。
从老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等思想出发,可知道倒可以自由地化生万物。
因此生命与道合一,这就是老子庄子所认为的生命最高境界--自由之境。
但老子与庄子对这种境界的理解有些差异。
老子的道是指纯真质朴本性的实现;而庄子的所认为的则是高度的、绝对的自由。
因此老子的生命哲学具有极强的现实性。
而庄子更高地追求个体精神的自由和超脱。
老子的生死观
老子的生死观
老子,即李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被尊奉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中,他对生死观有所阐述。
1. 顺应自然:老子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人类应当顺应自然,不要抗拒生死。
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里的“刍狗”指的是万物,意味着天地和圣人对待万物都是公平的,生死轮回是自然规律,人类应当接受。
2. 重视生命:老子主张珍惜生命,他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句话意味着,人们不应该害怕死亡,而是要珍爱生命,努力生活得更好。
3. 生死轮回:老子认为生死是一个轮回的过程,如同日夜更替、春夏秋冬四季循环。
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里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相对的概念,说明生死也是相对的,相互转化的。
4. 超脱生死:老子主张超越生死的境界,认为通过修身养性,可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他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这里的“谷神”指的是人的精神,意味着人的精神可以超越生死,达到永恒的境地。
老子的生死观强调顺应自然、珍爱生命、生死轮回以及超脱生死。
他认为,人们应该正视生死,珍惜当下,努力生活得更好。
道德经》》——老子哲学8条
下篇德经注译之七
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 ——四十三章 老子认为,“柔弱”是万物具有生命力的表现,也 是真正有力量的象征。如果我们深入一个层次去考 虑问题,就会发现老子要突出的是事物转化的必然 性。
下篇德经注译之八
祸兮, 福之所倚, 福兮, 祸之所伏 。 ——五十八章
关于老子哲学的现代意义
《道德经》——老子哲学8条
长江大学大学生通讯社 记者部
——张许加
老子简介
•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 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 “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 (今河南省鹿邑县)人。 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 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 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 人。老子的思想养生主张是“无为”---不消耗,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 为客观
上篇道经注译之五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三十三章 老子认为,一个人倘若能省视自己、坚定自己的生 活信念,并且切实推行,就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和满饱的精神风貌。
下篇德经注译之六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四十章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的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 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 矛盾推动事物发展。
上篇道经注译之一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八章 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 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 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 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 那样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共一毂, 当其无, 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 有室之用。 ——十一章
道教始祖老子的生平简介
道教始祖老子的生平简介老子,是道教学说的创始人,后世追奉老子为道教始祖。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老子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老子生平简介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本名叫李耳,字聃,唐朝的李姓王室认为老子是李姓的始祖。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尊其为教祖,是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他认为道生万物,即道是世界的根本,老子哲学思想的精髓在朴素辩证法,认为世间万物相生相克,老子很多思想都比较精辟,但他的历史观却比较落后,他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在中国的思想史上,老子的哲学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影响了很多后来的哲学家,《道德经》是老子的代表作。
老子很长寿,活了整整一百零一岁,老子死后,他的街坊邻居都哭得很伤心,只有老子的朋友秦佚来吊唁的时候,不跪拜,只拱手表示致意,然后哭号了三声就打算走了。
邻居们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做,秦佚说:“老子生前说过,活着没有什么值得欢喜的,死了也没什么好悲伤的。
生死都是顺应天命,合乎情理,所以没什么好悲伤的。
”关于老子的传说也有很多,相传,玄妙玉女理氏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候从河中捡到一个李子,吃下之后便有了身孕,怀胎八十一年后生下了一个小男孩,白眉白发白胡子,由此得名老子。
据说老子一出生就会讲话,还指着李子树说自己姓李。
一般认为,道教的创始人是张天师张陵,而老子是道教的道祖,称“太上老君”,《列仙传》开始,老子被列为神仙。
老子的智慧世人常认为老子具有其他人没有智慧,是因为他拥有了常人不具有的眼睛。
这双眼睛看过了世间的丑态,洞悉了世间的世情。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需要勇气的,更需要他人所不具备的智慧。
老子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淹没,正是因为他的智慧在时间的打磨中越发亮眼。
领越老子的智慧,超越时代的人生思辨和处事智慧,让人能保持心的宁静和生命的禅意。
老子的智慧在于他遵循事物本来的发展轨道,不强求改变,只要我们遵循世间万物,并且让它们自然生长。
以无为来实现有为。
其实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引导事物的发展顺着原来的轨道,自由发展,干预事物的发展,往往与事物的发展背道而驰。
老子的弱为思想
老子的弱为思想摘要:老子认为生命是人的最高价值和根本目的。
人类应该选择适合生命存在的生存方式。
在老子看来,人类关于自身生命的根本任务在于确立能够善待生命的生存方式。
老子以其道为宇宙的终极本体,以无为作为其道的根本法则。
老子认为人类作为道的产物应当效法道的无为方式。
无为即是做事处弱为或柔弱,柔弱方式符合人的生命特性,有利于生命安康长存。
关键词:老子无为守柔弱为“《庄子·天下篇》在评述老子思想时说:…以谦弱为天下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在老子看来,柔弱既是符合其道的无为法则又适合人类生命的生存方式,能够保障人类生命的安康持久。
所以老子主张无为法则,以柔弱为生存方式。
在老子的深邃思想中的认识方面,老子通过分析事物的反面,弥补人们通常认识事理的单向度和肤浅性;实践方面,老子旨在以此论证其无为的主张,使人信奉其“无为”。
无为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它的提出既有哲学上的根据,又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分析,因任自然且不恣意妄为。
弱为,则是子思想中无为方式的基本表现。
一、老子思想中的强、弱辩证观点。
老子从维护人类生命生存着眼,对人类在生存当中的有着强弱辨证思想的现象及其观点与人类的生存关系进行论述。
柔弱与刚强并不是绝对的,说明柔弱作为一种生存方式有利于人类生存,而坚强作为一种与柔弱对立的生存方式不利于人类生存。
(一)老子对“弱为”的形而上意义的诠释在常人来看,弱者是强者的征服对象,弱者屈服于强者是一条恒古不变真理。
在老子的思想里,他所强调的“弱”并不是事物的本质特征,而是一种表面形式的弱,是要通过表面的“弱”的表现来达到自身的修身养息,而以柔胜刚。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通过逆向思维的思考,得出了强与弱的辩证结论,认为弱和强是一对对立的但又有联系的辩证概念,强和弱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这正就如阴阳五行中的相生相克原理一样,相互克制但又相互依存。
道家生命观及其现代意义
道家生命观及其现代意义一、道家生命观的基本特征1、关于生命本位道家生命观奠基于老子,老子生命观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确立了生命本位意识。
老子生命本位观的逻辑前提和基础是其生命崇拜意识,这种生命崇拜是老子生命本位观得以建立的基础。
老子生命本位观的基本内容是贵德、重身、珍生意识。
德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概念。
其基本内涵是指万物尤其是人得之于道的生命力及由此而形成的生命内在特质。
贵德的实质是珍贵人的生命力和生命特质。
老子不仅珍贵生命内在特质。
也看重生命外在形体,这体现在其重身意识中。
老子将身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
在身与名、身与利、身与天下的价值对比中。
老子的价值尺度是指向身的。
人的生命存在在于其生存状态生上。
对此,老子认为,生是生命的动态过程,德与身是生命的静态结构。
真正的生命必是结构与过程的有机结合。
他主张要珍借生的状态,要摄生,追慕长生。
老子之后,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生命本位观。
一是确立了贵生、尊生的人生价值取向,认为名利、家国、天下均是身外之物,真正内在于人的、人真正能拥有的只有生命本身,因此,人应该珍重的是生命本身,而不是身外之协,二是主张全生尽年。
就是要善待生命以尽其天年,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道。
基于此,庄子提出了无用之用的全生法;三是主张养生以至长生。
他提出了一整套养生方法,包括养形、养神、节食、寡欲等等。
2、关于自然关怀从一定意义上说,道家生命观是一种生命自然观,其中充满了自然关怀。
这种自然关怀表现在道家将生命的本原本质、存在方式和最终归宿都归结为自然,体现了将生命与自然自始至终联为一体的思想特征。
道家生命观的自然关怀主要体现在:(1)生命来源于自然。
老子将生命本源归结为道,道在老子那里指存在于宇宙大化流行之中生生不己的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在展现自身的过程中就显现为宇宙万物,万物产生的过程就是宇宙生命力所包含的阴阳两种力量逐步展开的过程。
人的生命是道化为气,气聚成形的结果。
以道为生命产生的终极根源,以气为生命形成的物质基础,这种生命本源观,将生命产生与宇宙自然本身紧密联结在一起,使生命与自然具有一种天然的联系,是道家生命自然观的重要内容。
融“心”入“气”——老子哲学中的生命理想
作者简介:王佳哲(1990—),女,山西运城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周可真(1958—),男,江苏宜兴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道家哲学研究。
2022 2No 2,2022学 术 探 索AcademicExploration2022年2月Feb.,2022融“心”入“气”———老子哲学中的生命理想王佳哲,周可真(苏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摘要:“心”与“气”是老子哲学中两个重要范畴。
“心”对生命起主宰作用,老子哲学肯定了自然状态下虚静、无为之“心”。
但“心”在后天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物干扰,产生心知、欲望,使生命失去虚柔、混沌的天性,陷入世俗纷争。
“气”是构成生命以及万物的自然元素,在老子哲学中“气”参与“道”化生万物的过程。
在“气”的层面,万物互感互通,生命在理想状态下的存在形式是气化的。
因而,老子主张通过“为道日损”的修养功夫祛除心知危害,消解人为欲望,超越世俗的对立与纷争,回归与天地万物相感互通的气化存在状态,实现了精神的自我超越。
关键词:老子;心;气;生命中图分类号:B223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2)2-0001-06 中国哲学从产生之初就关注人的生命存在,并落实于现实中的一己之“身”,“身”在中国哲学中指形体与心灵合一的生命整体。
轴心时代发生的思想突破形成了各民族的精神底色,中国在轴心时代产生的哲学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对生命的认识与反省,对自我超越性的追求与探索,都是以生命为核心进行的哲学思考,旨在为人的存在找到安身立命之本。
具体到老子哲学,其以生命为基点构筑了宇宙论、人性论和政治论,对人的深切关怀贯穿其哲学体系的始终。
老子推崇生命的自然本质,反对人为的造作和理性的自负,其哲学中的生命理想便是对现实心知、欲望的超越,以此合于宇宙之“气”的大化洪流,复归于不受一丝一毫人为因素影响的婴孩状态,实现生命境界的跃升。
上善若水为而不争:老子处世哲学的生命启慧
上善若水为而不争:老子处世哲学的生命启慧张鹏飞【摘要】老子是道家自然美学的开创者,其<道德经>印证了高远深邃的人生智慧."上善若水"、"为而不争"、"自然皈依"作为一种理想化的君子人格模式,体认着老子"以水喻道"的敏锐睿智的思辨特质,召唤了历代仁人志士在人格实现上日趋走向完善、达求和升华,从而使得老子哲学始终蕴含着悠长隽永的生命意趣.【期刊名称】《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1)006【总页数】4页(P43-46)【关键词】老子;上善若水;为而不争;自然皈依【作者】张鹏飞【作者单位】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蒙城,233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23.1老子是道家文化思想的创始者,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
“道”则是老子哲学中最高的生命实体。
老子之“道”是探究自然的孕育本根和言说万物运行、发展、演进的规律,以及思考本真世界的哲学基因。
可以说,“水”就是老子“道”之哲思的一个颇为重要的德性表征,其“上善若水”蕴藉了韵味隽永的审美意趣。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诠释高尚的品格、美好的情操、远大的理想就应像水一样,即水能滋养人类、造福万物、与世无争、洁身自好、温良谦让、自然顺世。
故老子认为有道德的“上善之人”理当蕴涵着水一般的屈尊柔性、明能照物、广泛施恩、不求回报。
老子继而罗列了“水”的“善性”与“处世原则”,阐释世人立身处世就如同水一般理应做到安于谦卑、甘于处下;海纳百川、渊默醇厚;助长万物、滋养生命;汛期而至、准确言信;诚实有度、持平正衡;求觅机会、调剂融和;顺时而动、应时而止。
唯有如此,方能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从水的若干品格自然谈及人生行为举止的哲学启迪。
“道法自然”的生命智慧
自然界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人的行为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反之,人类若违反自然规律,恣意妄为,就必然会给人类自身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正如老子所言“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第十六章)。我们常说“人类征服自然”,其实,人的力量与自然相比是何其渺小,人的生命又是何其脆弱。人类如果企图征服自然,结局只能是两败俱伤。我们为什么不能“道法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呢?人类亦是自然的一分子,不能超然于万物之外,也必须遵循宇宙万物间这一最普遍的原则。而当我们顺其自然的时候,整个自然界就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故人类不能以自身的尺度为唯一的价值取向去改造自然,而应当同时关照万物自身的尺度,追求并实现人与自然的动态的和谐与平衡,即“天人合一”。
放眼人类发展的进程,科学技术与财富积累发展最为迅猛的时代,也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最严重的时代。从17世纪起,在目睹了西方国家大幅度掠夺自然、“征服”自然而获利之后,世界各国先后步入了同样的道路,直到今天在环境问题已经上升为世界性难题的时刻仍难以放慢其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这些问题的出现,追根溯源就在于人类中心主义占据着主导地位。人们片面地强调“人定胜天”,把天地万物都视为人类的仆人,处处以大自然的征服者自居。人们无视自然规律,以科学与技术为手段,恣意地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来显示自身的力量,满足自己永无止境的欲望。正当人类陶醉于自己创造的“无与伦比的工业文明”时,却出现了严重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诸如自然环境的恶化,价值信仰的缺失,人性的异化等问题。
论《老子》的治国思想
论《老子》的治国思想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
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
无为是实现无不为、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
《汉书·艺文志》说:道家的无为政治主张是“君人南面之术”,道出了无为政治的基本精神。
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主要包括“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等内容。
庄子更主张君主应该无欲、无为、渊静,“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有很大的影响。
汉初的黄老之学吸取了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适应秦末政治动乱之后,民心思定的形势,强调清静无为,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对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采取不干涉主义或少干涉主义,借以安定民心,发展社会生产。
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思想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
唐代初年和宋代初年的统治者都曾利用无为而治的思想协调处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有所收效。
魏晋玄学家则通过宣传无为而治,引导人们消极、遁世、清谈、无所作为,对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
老子的无为思想老子的哲学并不是一种西方意义上的知识学体系,而是一种生命的智慧,一种对“道”的追寻。
老子“道”的学说,就是对宇宙万物的形而上的把握。
它的宗旨,不在玄远的空洞世界,而在生活的实践之中。
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它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则是一种达至善治的智慧。
虽然老子思想以“玄之又玄”而著称,但其背后的济世情怀,却值得反复体味。
老子的哲学是一种大智慧,对于人类一切事务,包括管理在内,都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其中,无为而治的思想是最具有影响力的。
“无为”,在老子那里意味着“道法自然”,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无为即自然”,是老子哲学的基本观点。
老子将“道”视为宇宙之本,而道之本性则是“常无为而无不为”,即“道”对于宇宙万物是“侍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老子哲学_生存之道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老子哲学:生存之道黄玉顺关键词:老子 生命哲学 生存之道 天道 人道老子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老子之道即生存之道。
老子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生存问题,而“道”的形上本体只是被设定来解证生命问题的精神工具(“道”即是“路”,并不是目的地本身),其认识论只是由以把握生命本质的途径(这也是“道”),其社会历史观也不过是一些关于生存之道的例证而已。
一、生存之道的关注《老子》一书不过五千言,“道”字出现也不过73次,而有关生死存亡的字、词,频率却很高。
“生”字出现38次,此外还有大量相似意义的字,如存、活、保、全、安、泰、长、久、养、育、身、寿、福、吉等等;“死”字出现20次,此外也有大量相似意义的字,如灭、亡、没、殁、老、已、凶、杀、忧、患、祸、害、丧、殃、尤、殆等等。
两者合计,已远超过对“道”的陈说。
老子所时时关注的,是一个人的生命如何能“天长地久”的问题,也就是说,他探讨的是“长生久视之道”(凡引自《老子》者,不再注章节)。
怎样才能“无遗身殃”,这始终是老子萦怀不已的最大问题。
他的理想是:“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凶虎,入军不被甲兵。
凶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生在这个险恶的世上,能够始终安然无恙便是莫大的幸福。
他发现:“强梁者不得其死”;而另一方面,“知止可以不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指陷于死地而大难不死)。
他最担心的,就是从君主到百姓都不怕死,这样一来天下必乱,个人生命也就难保。
所以,他告诫君主们:“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他说:“圣人亦不伤人”,因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无厌其所生”,“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这样才能天下太平,个人生命才有基本保障。
老子为什么对生存问题如此忧心忡忡?因为那是一个“出生入死”的世界:“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老子》的人生智慧
《老子》的人生智慧引言概述:《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道家哲学的奠基之作。
它包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对于我们理解人生的意义和追求幸福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即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谦逊守道、返璞归真,详细阐述《老子》的人生智慧。
一、顺应自然:1.1 人生如水,顺势而下。
《老子》中提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启示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过分争强好胜。
就像水流一样,顺势而下,能够顺利地融入大自然的怀抱。
1.2 保持内心平静,追求内在的宁静。
《老子》强调“无为而无不为”,这意味着我们应该放下功利心,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惟独在内心的宁静中,我们才干真正体验到生命的夸姣。
1.3 与自然和谐共生,获得真正的自由。
《老子》认为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真正的自由。
惟独与自然相处融洽,我们才干获得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实现真正的自由。
二、无为而治:2.1 不要过度干预,顺其自然。
《老子》中提到:“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告诉我们在管理事物时,不要过度干预,而是应顺其自然。
惟独顺应事物的本然规律,才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尊重他人的自由,不加限制。
《老子》强调“无事强为”,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自由,不加限制。
惟独赋予他人足够的空间和自由,才干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3 以柔克刚,保持和平。
《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这告诉我们在处理冲突时,应以柔克刚,保持和平。
通过柔和的方式解决问题,能够避免冲突的升级,实现和谐共处。
三、谦逊守道:3.1 谦虚使人进步。
《老子》中提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告诉我们要保持谦虚的态度。
惟独谦虚,才干不断学习、进步,达到更高的境界。
3.2 守道而行,追求真实自我。
《老子》认为守道是人生的关键。
我们应该追求真正的自我,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3.3 尊重他人,不自我膨胀。
《老子》中强调“为无为”,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不自我膨胀。
道家内省功夫的最高境界——《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生命哲学”精神发秘
詹至莹,女,韩国大真大学设计系硕士生( 韩国抱川 15874) 。
100
道家内省功夫的最高境界———《 道德经》 第三十三章“ 生命哲学” 精神发秘
例如河上公章句本谓之“ 辩德” ,白玉蟾《 蟾仙解老》
老子这句话暗示“ 德” 乃是“ 道” 的能量发挥的行为、
为“ 辨别” 之“ 辨” 。 清代道士宋常星则以“ 尽己” 为
道家 学 派 的 理 论 奠 基 人 老 子, 为 世 人 留 下 的
“ 道” 为理论基石的学术流派;广义的“ 道家” 则包括
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人们雅好《 道德经》 ,是因
先秦黄老道家与汉代以来的制度道教之间划一条鸿
《 道德经》 ,千百年来传诵不绝。 为《 道德经》 作注者
为这部经典著作所关注的是人类生存的普遍问题,
要么只以数字标列顺序,但有一些版本却另取章名。
收稿日期:2020-06-11
∗基金项目:国家“ 十三五” 规划文化重大工程“ 中华续道藏” ( 中央统战部统办函〔2018〕347 号) 。
作者简介:詹石窗,男,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委员会主席,哲学博士,教育学名誉博士
修养德性,而文武百官必须去除私欲和骄傲自满的
心态。 从操作层面看,“ 修德” 既是内在的精神反省
过程,也是外在的道德践行过程。 无论是内在反省
还是外在践行,都可以看作是“ 治理” 过程。 在古汉
知,则智及之矣。 然后立志,果而安命,分乃至
语中,“ 治” 与“ 辩” 相通。 许慎《 说文解字》 谓:“ 辩,
辨善恶、是非的理趣。
经过以上稽考,我们回过头看河上公所拟定的
章名,大体可以明白,所谓“ 辩德” ,就是通过内省功
论生命本位主义的《老子》人生哲学
会准 则 , 法家 的韩 非则 明确说 : 人莫不欲富贵全 “ 寿” “ ,先王所期者 , 利也 。 ( 韩非子 - ”《 卫灵公》 应 )
该说 , 墨家与法家 的功利原则 , 足于人求 “ 的 立 利” 本性来肯定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正当性具有积极 的
社会价值 , 但他们将人生 的价值和 目标仅仅看作物 质利益的满足 , 显而易见是失之于片面了。
对人来说 , 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古往今来 , 仁
者见仁 , 智者 见智 , 但名 与利 的神 奇魔力与现实诱 惑, 吸引着不同时代的不 同的人们做 出实质上别无 二致 的价值判断与行为抉择 , 所谓“ 豹死留皮, 人死 留名” 就是 把“ , 名垂千古 ” 作为 人生 的价 值 目标 ;
“ 名与身孰亲?身 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 人费, 多藏必厚亡。故知足 , 不辱 ; I, 知 J 不殆; 可以 长久。 ( 老子 - ”《 四十四章》 这对那些贪得无厌 、 ) 沽 名钓誉之徒 , 不啻是一记 当头棒 喝。因为名利毕竟 是身外之物 , 远没有生命 重要 , 假如追名逐利 而丧 生, 当然是舍本逐末 , 得不偿失的。
说的“ 君子喻于义 , 小人喻于利 , ( 论语 ・ ”《 里仁》 )
收稿 日 : 0 — 9— 6 期 2 5 0 2 0
比较研 究 。
修 回 日 : 0 1 2 期 2 5— 2— 2 0
作者简介 : 刘献立 ( 93 , . 1 一) 男 河南漯河人 。 7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 义学院 博士生 , 事科学社 会 主 义原理与 中国传 统文化思魁 从
数。西晋时的石崇虽富甲天下 , 但终因斗富灭族 , 这 不正是“ 富贵而骄 , 自遗其咎” 的最好说 明吗? 《 老子》 重身轻物” “ 的思想 , 为庄子及其后学继 承和发挥。庄子说 : 贱而不可不任者 , “ 物也。 ( 庄 ”《 子・ 在宥》 认为物是 比人低贱 的为人服务的东西 , ) 悲叹“ 世俗之 君 子 , 今 多危 身 弃 生 以殉 物 ” “ , 今世 之 人, 居高官尊爵者 , 皆重失之 , 见利轻亡其身, 岂不惑 哉 ! ( 庄子 ・ -《 ’ 让王》 所 以他主张“ ) 能尊生者 , 贵 虽 富不以养 伤 身, 虽贫 贱 不 以利 累形。 ( 子 ・ ”庄 让 王》 老庄这一人生价值哲学 , ) 对后世 的士大夫阶层 产生了两方面的影 响: 方面 , 一 他们从 中学会 了对
老子最精辟的四句名言
老子最精辟的四句名言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他的思想深刻卓越,影响至今。
老子既是历史名人,也是我们现代社会中值得学习的一位先哲。
下面,我总结了老子最精辟的四句名言,供大家参考。
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展示了老子对治理道路的思考。
治理之道源于人,而修身则是在治理之前最需要做好的工作。
个人生活的品质影响居民生活的素质,居民的素质影响政治生活的品质。
这是一个较为全面的治理思考。
一个人如果要治理好一个国家,首先必经要做好自己的修养,然后才能成为民众的引领者。
借此可以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似乎有着简单的话语形式,但是内涵却是深刻的、迷人的。
是对人类贯穿整个史前时代的原始精神的一种肯定,它反映出人类已经通过自发的经验的积累已经逐渐逼近了统一自然的宇宙本体。
这个宇宙是非理可言的。
只有非言语的方式才能描述它。
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在这句话中,老子告诉我们,学问是从不断实践中学习的过程。
学习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当一个人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他的收获就会越来越大。
而道则一天比一天损损。
因为不论多么完美的道,一旦被描述成语言的形式后,它所留下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最终留给我们的将只是道的尘埃。
所以,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谦虚的心态,不断创造,不断摸索。
四、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恶已。
这句话告诉我们,美与善是相对而言的。
也就是说,美好不一定可以被所有人所接受,善也不一定被所有人所认可。
以人的角度来看,什么样的事物是“美”的、什么是“善”的,是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变迁而改变的。
所以,我们应该作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个体,不断地挖掘自己的认知深度,找到真正能够代表自己的美好与善良。
总结而言,老子的思想深入而且卓越,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生命智慧。
借助四句名言,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学习老子的思想。
修身、守道、善行,这些都是老子思想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为我们在生活中做出好的选择带来了宝贵的指导。
《老子》对“死”的论述
《老子》对“死”的论述作者:陈毓飞来源:《语文学刊》 2013年第11期陈毓飞(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100089)[摘要]中国哲学家及其哲学有关注人生、政治问题的特色,老子也不例外。
陈鼓应在《老子今注今译》一书中提到:“他(老子)看人生种种问题,乃从宏观出发,而又能微观地作多面的审视。
”本文试通过分析《老子》中重点篇章关于“死”及相关的“亡”、“失”、“长久”等的论述,以求搞清老子在这一问题上的观念。
[关键词]老子;死;亡[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3)11-0090-03一、《老子》论及“死”的脉络梳理“死”、“亡”、“失”、“长久”等字词在《老子》书上不同地方出现。
牵涉“死亡”这一主题的篇章有:三十三章、四十二章、四十四章、五十章、五十二章、五十五章、五十九章、六十章、六十七章、六十九章、七十三章、七十四章、七十五章、七十六章、八十章。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老子的观点,首先我们按王弼本排定的章次,分析集中论述生死问题的章句,逐一发掘其意义。
三十三章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①意思是“不离失根基的就能长久。
身死而不朽的才是长寿”。
本章讲个人修养与自我建立,以“死而不亡者寿”作结,可见老子对“死”与“亡”作了区分。
他认为自我修养可以使人达到“长久”,使个人的精神生命得以展开,这才是真正的“寿”。
王弼注:“身没而道犹存。
”安乐哲(Roger T. Ames)与郝大维(David L. Hall)Daodejing: Making This Life Significant 一书中,认为汉语中“亡”与“忘”属同源词,古书中往往有通假使用的情况,将此句译为“死亡但不被忘却是长寿”(To die and yet not be forgotten is to belong-lived.),并认为从老子这句话里可以“强烈”地感觉到“被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本源之道与生命本真
本源之道与生命本真作者:梁徐宁来源:《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5年第01期摘要:哲学起源于对生命的思索。
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曾指出,中国哲学的特质是生命的学问。
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基本精神奠基于先秦诸子的哲学探索之中,老子哲学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老子哲学中的生命关怀以“道”为核心范畴,遵循“本源之道”,探究“生命本真”是老子哲学的生命意识的核心命题。
关键词:老子;道论;本源;生命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94(2015)01-0001-06老子生活在春秋末季。
其时社会动荡,战乱频仍,诸侯相攻,礼崩乐坏,中国社会进入第一个转型期。
社会生活的困顿带来思想的契机,中国哲学也进入了第一个突破期。
哲学起源于对生命的思索,思索导因于困惑。
老子的哲学也是如此。
一人类面对纷繁杂多和迁化不息的万有世界,从两个路向进行探索:一是起源问题,一是根据问题。
这两个问题,老子用“道”来回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第四十二章,下引只注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第五十一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章)万物之生起、存在、成长、灭亡,皆依赖于道。
应该说在起源问题上,老子说的比较多、也比较明显;而在根据问题上,老子说的比较少、比较隐晦。
这和老子进行思维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很大关系。
“…道‟的概念和原始神话中…混沌‟观念有明显的联系。
”[1]693-694原始的创世神话,是人类对世界本源问题的解答、对世界统一性的把握。
老子处在先民创造的原初文化传统之中进行哲学探索,不可能凭空产生“道”的思想。
老子的哲学思考既不像神话思维那样出于对神秘力量的自发性“归因”和模糊性解释,也不能说是逻辑的、概念性的,作为两者之间的“过渡阶段”,其思维方式之中必然残留着原始意象思维的痕迹,只不过是已经是在进行一种自觉的探索而已。
老子说的“死而不亡者寿”是什么意思
⽼⼦说的“死⽽不亡者寿”是什么意思我最喜欢《道德经》第三⼗三章,在《道德经》的⼋⼗⼀章中,只有第三⼗三章,使⽤的⼏乎是⼤⽩话写成的。
不⽤翻译现代⼈也可以看得明⽩。
尽管此⽂写得浅显易懂,但却含有极深的做⼈处事的智慧,对于我们觉察⼈⽣,⾃省⾃觉都有极⼤的指导性,在这⾥,我把⾃⼰的感悟分享给⼤家,请赐教。
⽼⼦《道德经》第三⼗三原⽂:“知⼈者智,⾃知者明。
胜⼈者有⼒,⾃胜者强。
知⾜者富。
强⾏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不亡者寿。
”知⼈者智,⾃知者明。
胜⼈者有⼒,⾃胜者强。
⾸先,认识⾃⼰是⼈类最终极的哲学问题,也是⼈⽣的根本问题,当然也是最难的问题。
⼈只有认清了⾃⼰,才能正确的认识这个世界,才能有正确的思维,并在正确的思维下,开展正确的⾏动。
如果⼀个⼈连⾃⼰是谁都搞不清楚,就好⽐不知道⾃⼰⾝处何地,⼜怎么能确定前进的⽅向。
不知道⾃⼰究竟需要什么,究竟要过什么样的⽣活,⼜怎能确⽴⼈⽣奋⽃的⽬标呢,所以,⼈贵在⾃知。
有了⾃知,⼈才能胜⼈,才能⾃胜。
知⾜者富。
强⾏者有志。
什么是知⾜?我的理解是:知⾜不是指的对物质世界的满⾜,⽽是指精神世界的丰⾜,⽤现在的话说就是⼀个强⼤的内⼼。
有⾃⼰的主见,不为外界所引诱,做⼈处事都有⾃⼰的主张,特⽴独⾏,不以他⼈的赞赏与关注为⾏为⽬的,有独以天地精神之往来的勇⽓,如此就会⾃然⽽然的“强⾏者有志”了。
不失其所者久。
死⽽不亡者寿。
上⾯这句话译成⽩话就是:不离失本分的⼈就能长久不衰,⾝虽死⽽'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现在的⼈常常讲,活出你⾃⼰。
什么是“你⾃⼰”呢?不失其所者,不要忘记你⾃⼰是谁,不要看着别⼈的样⼦活着,也不需要活出个样⼦给别⼈看。
只有活出⾃⼰的样⼦才是长久之道,也是随顺⾃然之道,能够随顺⾃然,当然能天长地久了,所以才能“死⽽不亡”,有些⼈⼋⼗岁看着像⼗⼋岁,有的⼈⼗⼋岁看着像是⼋⼗岁。
只有活出⾃⼰想活的样⼦,才是真正的长寿。
按照别⼈的样⼦活着,或者活给别⼈看,那就是虽寿犹死,活上⼀万年⼜有什么意思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对生命及其精神的独特的价值取向和理论架构是老子哲学的生命所在。
在老子思想体系中,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超越生命的有机统一,与此对应,生命也依次呈现出"真"、"和"、"静"与"朴"的精神,它们是道在不同生命层面上的具体显现,具有层次性、个体性和本体性的特质。
这些精神代表着生命的理想状态,指引着生命走向完善,走向超越,它们经过历史与传统的积淀,实际上已成为道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人类历史文化中展示出其独特的思想魅力。
【关键词】老子哲学生命精神真和静朴老子哲学是一种生命智慧之学。
老子五千言的主旨就在于从道的理论视角去认识生命、理解生命。
道的流程即是生命的流程,生命源于道,又复归于道。
在道的观照下,生命的内涵表现为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超越生命的有机统一,生命的精神呈现为"真"的精神、"和"的精神、"静"和"朴"的精神。
生命经由"和"到"真"到"静"和"朴"的精神境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对生命精神的持守和执着,不断地超越自身,从而实现生命的终极理想--道的超越境界。
一关注道的生命内涵,关注生命是老子哲学的宗旨。
生命是什么?在老子哲学里,生命是"道"大化流行的现实终结,是宇宙自然从无到有的必然演变: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1](《老子》第一章,以下凡引此书,仅注章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子无。
(第四十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第四十二章)万物得一以生。
(第三十九章)这个化生万物的"道"就是"无",就是"一"。
"道生一"即"道"自我生成自我决定,道蕴含着生命,是万物的母体。
生命源于道,也就体现着道的法则和意志,生命从一开始便获得了本体的意义。
道不仅自生,而且化生万物,世界也产生了,整个宇宙一片生机盎然,生命赋予了这个世界的意义,也为终极的道找到了它的现实支点。
道化生万物,并不居功自傲,并不主宰万物,而是听任自然,任由生命自由发展: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第三十四章)可见,生命的发生发展只是"道法自然"的一个体现。
然而,就生命本身而言,生命成长的历程包含着四个发展阶段: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第五十一章)在老子的视野里,生命的第一阶段是道的转化和生成,第二阶段是依靠自身本性即"德"来维持其存在,第三阶段就是凭借物质赋予生命以形体,最后再通过它所处的环境来完成生命,成就生命。
在这里,作为灵与肉的结合,生命是形而上(道)与形而下(物)的统一,是有形(物、势)与无形(道、道)的统一,是现实(物、势、德)与超越(道)的统一。
同样,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的生命也就因此获得了三重内涵:自然生命(物)、社会生命(势)和超越生命(道)。
[!--empirenews.page--]所谓自然生命,是指生命的物质形态而言,是剔除了精神性生命和社会性生命的一种纯粹的生命形态,它无知无识,自得自足,代表着生命最原初的现实形态。
身体是构成自然生命的物质载体,自然生命的满足主要是指人的自然属性和自然欲望的基本满足,它从不奢求过分的欲望,处于一种本真状态。
老子认为,人的自然生命是非常脆弱的: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柔弱处上。
(第七十六章)柔弱是自然生命的基本特征。
在自然界中,柔弱是生命力的象征,刚强则是死亡的先兆,柔弱能够战胜刚强。
老子指出,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了,"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第七十八章)正因为如此,对自然生命的守护,必须坚守"柔弱处上"这一生命原则,保持了生命的这份柔弱,也就保持了生命的这份活力。
最好是让生命回归到生命的最原初最柔弱的状态--无智无欲的"婴儿"状态,生命保持其原初的质朴与本真,而不要为外界的名利、色货等各种欲望所戕害: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第四十四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二章)只有生命才是最可爱最珍贵的,过度地追求名利和财富只会破坏生命的质朴与本真。
而那些缤纷的色彩、铿锵的音乐和鲜美的滋味只会带来人的物欲膨胀,其结果必然导致"目盲"、"耳聋"、"口爽"、"发狂"、"行妨"的生活。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第三章)所以,圣人所要做到的就是,一方面要满足老百姓的自然生命的基本需求,填饱他们的肚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第八十章);另一方面,还必须保持生命的本真,掏空他们的心思,削弱他们的意志,经常使人处于没有知识没有欲望的状态,以返朴归真,让生命回归到最原初的现实形态--自然生命中去。
人是社会的人,自然生命只是相对而言,社会生命才是人生的真正内涵和本质所在,这也是人与万物生命的根本分歧所在。
所谓社会生命,顾名思义,是指个体走出自我限制的一种生命状态,它是个我生命和自然生命的必然延伸,具体表现为生命与生命之间相互交往的一个现实过程。
一般观点认为,道家并不注重社会生命,在强调个体自由精神的庄子那儿尤为突出。
其实,在老子眼里,生命的存在还必须以社会生命为依托,老子断言: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第五十四章)在这里,老子强调道的原则是生命的首要原则。
在道的指引下,个体生命伴随着"德"的扩充和完备而由身走向家、乡、国、天下,即由自然生命走向社会生命,与儒家的修齐治平的路径颇为相似。
只不过老子的"德"与儒家的"德"有着根本的不同,老子的"德"是道所赋予事物的根本属性,是让事物成为事物本身的本质特征。
正如张松如先生所云:"德者,道之功。
体道之人,谓之有德。
"[2]儒家的"德"是上天赋予的人伦之德。
儒家的修身是为了成圣,道家则是为了成道。
老子通过对道的修养和持守来完成生命的本体化过程,通过不断地突破自身,走向大我,走向大道的归依,道的功用也通过生命的扩充而得到显现。
[!--empirenews.page--]人的社会生命往往表现为在某种特定关系中的存在。
老子看到,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民"与"上"处于阶级对立的两级。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是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
以其上求生之厚。
"(第七十五章)如何调节"民"与"上"的紧张关系,保证社会生活的和谐,使每个人的社会生命不受伤害呢?老子把希望寄托在能"以百姓心为心"(第四十九章)的圣人身上,因为圣人有一种仁爱之心,他们"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第二十七章)正是有了这种无私的爱,圣人与百姓之间、人与人之间才能保证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
同时这种无私的爱也是把个体生命扩充为社会生命的根本原则,故老子主张"爱民治国"(第十章),"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三章)然而,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仅仅局限于生命的现实层面,人的生命还应有其超越性的一面。
生命的那种超越时空和肉身的精神性的存在形态,我们称之为超越生命,它往往表现为一种心灵的境界,一种精神的超拔与解脱。
老子认为,"道"是人走向超越的必然归宿: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命复命曰常。
(第十六章)"道"是生命之源,生命的流程就是道的流程。
生命在道的作用下生生不息,但最终还必然回归道的本体,达到永恒的生命境界。
由是观之,道是现实与超越的统一,生命回归于道,也就获得了它的超越性的生命形态。
生命源于道,仅仅意味着生命与生俱来便有了超越生命的潜质,但并非所有的生命都能实现自身的超越。
老子清桓地认识到,"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章)因此,只有守护着自然生命的柔性本质,守护着道,才能实现道的超越,才能进入那种永恒的超越生命状态。
这种超越的生命状态,就是道家所追求的永恒的、完美的"道"的境界。
对生命的主体而言,"道的境界就是人与宇宙本体的合一"[3],它体现为现象世界和世俗智慧的超越,从而实现对本体世界的回归和对道的智慧的执着。
这种得道体道的超越生命,其超越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它能超越时间,能"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
(第十四章)这也是道的总的纲领。
其二,它能超越空间,得道的圣人能"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他们"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第四十七章)与世俗的智慧相反,谁走得越远,谁就知道得越少。
然而圣人何以能够足不出户便知晓天下呢?老子道出了其中的微妙:"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四章)原来,老子是以修道之身、家、乡、国、天下来观察未修道的身、家、乡、国、天下,即以天地万物的根本原则--道来观察世界,故无所不知。
其三,它能超越肉身,走向永恒。
生命是时空的存在,超越生命既然能够超越时空,它就内蕴着超越肉身的可能。
老子把肉身看成优患的根源,在《老子》第十三章中,他指出:"大患若身......及吾元身,吾有何患?"要使终生不受罪惩,只有执道才能久远,故老子又云:"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六章)然而,生命最终还会回归到本体之"道",所谓"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同上),就是说,万物最终回到了它的根本,这就是静,静就是回复本性,回复本性也就达到了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