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_《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1-1《功》

【相关课程标准】

知道机械功,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的含义。

【教学目标】

1. 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能计算功的大小,并体验力对物体做功。

2.通过分析实例,能概括出力做功的必要因素和不做功的三种情况,并提高观察能力和概括分析的能力。

3.在分析过程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

明确力学中功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教具】

教师演示:塔吊、物块、小马拉车、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分组:小车、钩码、矿泉水、毽子、海洋球、木块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情景引入: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中谁的功劳最大?

白龙马觉得自己功不可没,唐僧觉得白龙马徒劳无功。那么,到底谁谁说得对呢?学完这节课就明白了,我们来学习一下物理学中的《功》。(板书:第一节:功)

二、新课教学

(一)功的理解

1、(体验活动一)举课本体验,引出力学中做功的含义

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位学生都参与体验,教师继续帮助学生分析:在大家举起物理课本的过程中,举力作用在课本上,课本在举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的举力显示出了成效,我们就说:举力做了功。

2、(观察演示一)教师用塔吊模型将重物提升起来,并标明拉力方向和移动的距离。重物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拉力对重物做了功。

3、(观察演示二)教师在黑板上拉动物块,并标明拉力方向和物块运动的距离,物块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拉力对重物做了功。

让学生总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帮助学生知道什么是力学中的做功

(二)做功两个必要因素

1、学生分析讨论课本想想议议里的四幅图例,分析做功的图例有什么共同点,不做功的图例为什么不做功?让学生总结出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即判断力是否做功的依据。

2、学以致用

利用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判断以下实例中的力是否对物体做功,组内交流讨论,并总结出力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3、解决疑惑

白龙马在水平前进过程中,支持力是否对师父做功?

白龙马驮着师父爬山过程中,支持力是否对师父做功?(学生讨论,并说出理由)

4、学生例举生活中做功或不做功的实例(从课堂走向课外,从物理走向生活),并尝试对身边的物体做功或者不做功的操作,并找学生起来表演。

(三)功的计算

过渡:学生将一小瓶水从桌面举起一个高度,教师将一大瓶水从桌面举起同样高度,问做功一样多吗?为什么?教师再讲一小瓶水从桌面举起更大的高度,问做功一样多吗?

为什么?经验告诉我们,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力做功就越多。到底是不是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功的计算”这一部分。

2、学生自主学习功的计算公式、单位、单位的规定。

3、反馈自主学习的效果,其中的单位:焦耳,教师做必要的讲解

投影展示:

的概念的理解。

一匹马拉着总重为1000N的车,沿着水平路面匀速前行了400m,车在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是200N。

(1)车受几个力的作用?分析一下每个力是否做功?

(2)这个过程中,马拉车做功多大。

(焦点会集中在:摩擦力是否做功?这里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关于这样的做功大家要到高中的时候再做进一步的学习)

三、畅谈所学

四、检测反馈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说出理由

1.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的过程,举力做了功。

2.苹果从树上落下,重力对苹果做了功。

3.用脚踢出足球,球在地面上滚动,滚动过程中,人对球做了功。

(二)、考考你的估算能力

用手把物理课本举到最高做功约为多少?

(学生对课本重力不好估计,可以提示估计其质量并作比较)

五、结束语

最后以荀子《劝学》里的一句话和大家共勉: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希望同学们继续发扬这节课锲而不舍的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学情分析

功的概念比较复杂、抽象,教学中应遵循具体--抽象---具体的原则。本节之前学生还没有学习关于能的知识,在没有能的转化的知识的情况下,功的定义是很难下的;但学生已有一定的力学基础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认知水平来构建“功”的概念。在学习过程中仍需一些直观认识作为依托,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实验和实例分析加强直观性

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效果分析

1、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

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情感的变化与发展。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课堂中采用回答、课堂观察、实验、书面作业等评价方式,多层面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及时调控教学进程。真正做到“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学生学习评价。

教材分析

《功》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一节。从内容来看这是一节典型的概念型新授课。物理概念的教学几乎遍及每一节初中物理课。功是在学习了力的基础知识之后描述力的另一种效果的物理量,本节综合地应用力与运动关系等知识来展开介绍的,它既符合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可以说是前面所学的知识的延伸,又是学习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等知识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功的概念比较复杂、抽象,因此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并且功的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教材的编排符合,物理概念的教学的程序:包括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引入它有什么作用;在引入和形成概念后,进而加以巩固和深化。教材中对功这个物理量的引入源自生活实例,建立的过程又是通过学生观察或是新旧知识的类比,最终又回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以巩固。

评测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1)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的过程中,举力做了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