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

7.1 一般规定

7.1.1热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种等级公路的沥青面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面层的上面层、中面层及下面层应采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筑,沥青碎石混合料仅适用于过渡层及整平层。其他等级公路的沥青面层上面层宜采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筑。

7.1.2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种类应按表7.1.2选用,其规格以方孔筛为准,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1.5mm。当采用圆孔筛作为过渡时,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40mm。

7.1.3 应根据不同地区道路等级及所处层位的功能性要求,从表7.1.3中选择适当的结构组合,并应遵循以下原则:

7.1.3.1应综合考虑满足耐久性、抗车撤、抗裂、抗水损害能力、抗滑性能等多方面要求,根据施工机械、工程造价等实际情况选择沥青混合料的种类。

注:当铺筑抗滑表面层时,可采用AK-13或AK-16型热拌沥青混合料,也可在AC-10(LH-15)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嵌压沥青预拌单粒径碎石S-10铺筑而成。

7.1.3.2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面层宜采用双层或三层式结构,其中至少必须有一层是I 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当各层均采用沥青碎石混合料时,沥青面层下必须做下封层。

7.1.3.3 多雨潮湿地区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上面层宜采用抗滑表面混合料,其他等级公路及少雨干燥地区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采用I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做表层。

7.1.3.4 沥青面层的集料最大粒径宜从上至下逐渐增大,中粒式及细粒式用于上层,粗粒式只能用于中下层。砂粒式仅适用于通行非机动及行人的路面工程。

7.1.3.5 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1/2,中、下面层及联结层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

7.1.3.6 高速公路的硬路肩沥青面层宜采用I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作表层。

7.1.4 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应采用机械化连续施工。

7.2 施工准备

7.2.1 基层准备应符合本规范第3章的要求。

7.2.2 施工前应对各种材料进行调查试验,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

7.2.3 施工前对各种施工机具应作全面检查,并经调试证明处于性能良好状态,机械数量足够,施工能力配套,重要机械宜有备用设备。

7.2.4沥青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应符合表7.2.4的规定,并根据沥青品种、标号、粘度、气候条件及铺筑层的厚度选择。沥青粘度大,气温低,铺筑层厚度薄的用高限。

注:①施工温度与沥青品种及标号有关,较稠的沥青使用靠近高限,较稀的沥青可靠近低限;

②本表不适用于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

③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超过正常温度高限的30℃时,料应予废弃。

7.3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7.3.1 热拌沥青混合料必须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充分利用同类道路与同类材料的施工

实践经验,经配合比设计确定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

7.3.2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步聚进行。矿料筛分的标准筛筛孔以方孔筛为准,各种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范围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表D.7的要求。经主管部门同意,也可采用本规范附录D表D.8列出的圆孔筛标准的矿料级级配范围。除已经过试验路段铺筑或实践证明附录D表D.7或表D.8规定的级配范围不适于当地情况外,矿料级配范围不应变更。

7.3.3 经配合比设计确定的各类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应符合表7.3.3的马歇尔试验设计要求的技术标准,并有良好的施工性能。

注:①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稳定可降低1kN;

②I型细粒式及砂粒式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为2%~6%;

③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矿料间隙率(VMA)宜符合下表要求:

④当沥青碎石混合料试件在60℃水浴不浸泡即发生松散时,可不进行马歇尔试

验,但应测定密度、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等;

⑤残留稳定度可根据需要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或真空饱水后浸水马歇尔试验。

7.3.4 对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上面层和中面层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通过车辙试验机对抗车辙能力进行检验。在温度60轮压0.7MPa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对高速公路应不小于800次/mm,对一级公路应不小于600次/mm。

7.3.5 沥青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实践经验和马歇尔试验的结果,经过试拌试铺论证确定。

7.3.6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照下列步骤进行:

7.3.6.1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配合成符合附录D表D.7或表D.8规定的矿料级配,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7.3.6.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对间歇式拌和机,必须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材料取样进行筛分,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0.3%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7.3.6.3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标准配合比应作为生产上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标准配合比的矿料级配至少应包括0.075mm、2.36mm、4.75mm(圆孔筛0.074mm、2.5mm、5mm)三档的筛孔通过率接近要求的级配的中值。

7.3.7 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生产过程中,如遇进场材料发生变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7.3.8 二级及二级以下其他等级公路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可按本规范7.3.2条~7.3.7条的步骤进行。当材料与同类道路相同时,可直接引用成功的经验。

7.4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7.4.1 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场、站)采用拌和机械拌制。拌和厂的设置除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7.4.1.1 拌和厂应设置在空旷、干燥、运输条件良好的地方。

7.4.1.2沥青应分品种分标号密闭储存。各种矿料应分别堆放,不得混杂。矿粉等填料不得受潮。集料宜设置防雨顶棚。

7.4.1.3 拌和厂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

7.4.1.4 拌和厂应配备试验室,并配置足够的仪器设备。

7.4.1.5 拌和厂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

7.4.2 热拌沥青混合料可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或连续式拌和机拌制。各类拌和机均应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及除尖设备,并有检测拌和温度的装置。连续式拌和机应具备根据材料含水量变化调整矿料上料比例、上料速度、沥青用量的装置。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沥青混凝土宜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和。当工程材料从多处供料、来源或质量不稳定时,不得采用连续式拌和机。

7..4.3 具有自记设备的间歇式拌和机拌和过程中应逐盘打印沥青及与各种矿料的用量及拌和温度。

7.4.4 沥青材料应采用导热油加热,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符合表7.2.4的要求。当混合料出厂温度过高,已影响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时,混合料不得使用,已铺筑的沥青路面应予铲除,混合料的废弃温度按表7.2.4注③执行。

7.4.5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间歇式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宜为30~50s(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少于5s),连续式拌和机的拌和时间由上料速度及拌和温度调节。

7.4.6 间歇式拌和机热矿料二次筛分用的振动筛筛孔应根据矿料级配要求选用,其安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