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与量子力学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简介

自然辩证法简介

自然辩证法简介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研究自然界内在规律性的科学方法。

在自然辩证法中,辩证法被应用于自然现象的研究,旨在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本质。

1. 自然辩证法的起源自然辩证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古逻辑”,这种逻辑方法将矛盾视为排斥对立面,没有统一的内在联系。

直到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将辩证法引入哲学体系后,自然辩证法才开始迅速发展。

2.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1)矛盾统一原理: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解决通常通过矛盾双方之间的斗争,最终实现矛盾的统一。

(2)否定之否定原理:自然界的事物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着从肯定到否定再到新的肯定的过程。

通过否定、矛盾的解决,事物不断发展和进步。

(3)质量互变原理: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事物在其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突然发生质变。

这种质变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标志,常常引起事物的巨大变化。

3. 自然辩证法的应用自然辩证法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进化论认为生物的进化是一种辩证的、多样化的发展过程,通过遗传、适应和自然选择等机制推动物种的变异和演化。

此外,自然辩证法还对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物理学中,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中就存在着矛盾统一原理和质量互变原理的因素。

4. 自然辩证法的局限性和发展自然辩证法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自然界的规律十分复杂,辩证法不能涵盖所有的现象和问题。

因此,自然辩证法需要与其他科学方法相结合,形成综合的研究方法。

未来,自然辩证法的发展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以更好地解释和预测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

综上所述,自然辩证法是一种揭示自然界内在规律性的科学方法,通过矛盾统一和质量互变等原理,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本质。

【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

【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

【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xy摘要: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是相辅相成的,本文由芝诺悖论引出哲学对科学的促进作用。

继而提出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了科学技术所体现出的自然辩证法。

指出了科学技术要想发展就要依靠哲学的指导。

关键词:芝诺悖论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一、引言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三者之间相互促进,有着微妙的关系。

科学指导技术的发展,发展的技术又促进科学的发展,当前的自然辩证法起到了指导科学与技术的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使得我们的认知得到了提高,又有助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二、芝诺悖论与量子力学芝诺悖论是古希腊数学家芝诺(Zeno of Elea)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

这些悖论由于被记录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一书中而为后人所知。

芝诺提出这些悖论是为了支持他老师巴门尼德关于“存在”不动、是一的学说。

这些悖论中最著名的两个是:“阿基里斯跑不过乌龟”和“飞矢不动”。

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善跑的英雄。

在他和乌龟的竞赛中,乌龟在前面跑,他在后面追,但他不可能追上乌龟。

因为在竞赛中,追者首先必须到达被追者的出发点,当阿基里斯到达乌龟在某时所处的位置时,乌龟已向前移动一些;阿基里斯再到达乌龟的那个位置时,乌龟又往前跑了一段;……因此,无论阿基里斯到达乌龟曾处的哪个位置,乌龟都会在他前面。

所以,无论阿基里斯跑得多快,他永远追不上乌龟。

由于运动的物体在到达目的地前必须到达其半路上的点,若假设空间无限可分则有限距离包括无穷多点,于是运动的物体会在有限时间内经过无限多点。

用微积分的概念来解释“动得最慢的物体不会被动得最快的物体追上。

”只是在数学上给出了抽象的解。

实质上用数学的微积分来解不完全让人信服。

因为数学上的微积分的定义是:将曲边形划分为许多的小矩形,再将这些小的矩形的面积相加,那么得到的就是原来的曲边形的面积。

(完整word版)自然辩证法与量子力学

(完整word版)自然辩证法与量子力学

自然辩证法与量子力学周本胡(湖南师范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过程,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阐述了科学发展的辨证规律。

关键词:量子力学发展辩证法十九世纪末,物理学理论在当时看起来已发展到相当完善的阶段,当时有许多人认为物理现象的基本规律已完全被揭露,剩下的工作只是把这些基本规律应用到各种具体问题上,进行一些计算而已。

这种把当时物理学的理论认作“最终理论”的看法显然是错误的,自1900年Plank提出量子概念以来,物理学发生了重大的飞跃,从量子概念的提出到量子力学的建立再到量子力学的应用及检验,整个过程科学家们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谱写了辉煌的思想史和科学史,充分展示了科学发展的辨证规律。

本文就量子力学的发展过程、辨证思想以及给我们的启示作浅陋分析.1 量子力学的发展过程就在物理学的经典理论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人们发现了一些新的物理现象,例如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原子的光谱线系以及固体在低温下的比热等,都是经典物理理论无法解释的,纵观量子力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过程:①为了解决“黑体辐射”这个问题,也就是为了拯救“紫外灾难",Plank于1900年提出“量子”概念,得出了与实验相吻合的辐射定律。

②为了成功的解释光电效应,Einstein于1905年提出了光量子论,揭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③Bohr于1913年提出了氢原子理论、玻尔理论并以三个假设为基础,后来这种假设都证实是正确的。

④De Broglie从光量子论得到启发,于1923年提出物质波假说。

⑤Shrodinger建立非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建立了波动方程,同年提出了多粒子体系的薛定谔方程.⑥Heisenberg抛弃Bohr的轨道概念,建立了矩阵力学。

⑦Dirac于1928年提出了电子的相对论量子论,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后来Anderson发现了正电子,证实了Dirac理论的正确,至此,量子力学已经基本建立。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梳理汇总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梳理汇总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A、自然辩证法的产生缘由:“自然辩证法”一词,最初是恩格斯为其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的部分手稿所定的一个归类题目,其本意是“自然界的辩证法”。

B、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研究和考察自然界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性质和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C、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a、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概括和在科学技术认识与实践中的应用。

是一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学性质的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反思性的特点。

作为学科名称,“自然辩证法”即是“科学技术哲学二b、自然辩证法是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整体上把握自然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D、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包括四个相对独立的部分):a、自然观。

即人们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的观点,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方法论。

b、科学技术工程产业观。

科学观是指科学的本质、特征、分类与发展动力;技术观是指技术的本质、特征、体系结构与发展动力;工程观是指工程的本质、特征、发展过程、发展动力和其与科学技术的划界;产业观是指产业的本质与特征。

c、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方法论。

科学方法论是指科学问题的提出、科学事实的获取、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科学假说的形成以及科学理论的创立。

技术方法论包括技术方法的内涵与特点、技术发明方法、技术预测方法、技术开发方法以及技术评价方法。

工程方法论包括工程系统方法、工程集成方法以及工程决策方法。

产业方法论包括产业化过程与机制。

d、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与社会。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而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意识形态也会对科技产生影响;科技应用具有两面性。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一、名词解释1、自然观是人们关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看法或总观点。

2、科学事实①是指对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表征描述。

科学事实②是指对观察实验所得到的结果的陈述和判断科学事实③是观察和实验证明了的理论结论3、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未知的自然想象及其规律所做出的推测和说明,科学中的各种假定、猜测、学说、模式假定等都是科学假说的具体形式。

4、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方式和方法的总和。

属于直接、现实的生产力。

5、演绎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即用已知的一般原理考察某一个别的对象,推演出有关这个现象的理论。

6、高技术以最新科学成就为基础,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起主导作用的知识密集型技术,或者说,是基于科学的发现和创新而产生的技术。

7、科学共同体是以共同的科学范式为基础形成的科学家群体,他们受同样的实践规则和标准所制约,并且共同培养后继人才。

8、自然辩证法是以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为基本内容的理论体系。

9、系统自然观就是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存在和演化的辩证性质在系统思维方式下的观念形式10、不可逆过程:如果无论用任何方法都不可能使该物质系统和外界环境完全复原的的过程。

11、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12、主体际性科学知识的主体际性是科学发现获得社会承认的基本条件,也是科学只是能够突破民族、国家的界限,快速在全球传播的重要原因。

科学的主体际性是科学发现获得社会承认的基本条件,也是科学知识能够突破民族、国家界限、快速在全球传播的重要原因。

二填空、选择、判断1、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通过发掘自身文化的深刻内容,将其改造成为与封建宗教神学相抗衡的思想和武器。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对现代物理学发展的意义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对现代物理学发展的意义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对现代物理学发展的意义
其次,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对物理学的发展提出了一种历史唯物
主义的观点。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物质世界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物质的
本质是由矛盾和斗争推动的。

这种观点对于物理学的进展和创新至关重要。

例如,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理论发展中,科学家们不仅揭示了空间和时
间的本质,还发现了微观领域的不确定性原理和波粒二象性。

这些新的理
论和发现都反映了物理学中矛盾和斗争推动的历史性发展。

总之,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对现代物理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物理学提供了一种综合和全面的解释框架,提出了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并指导了抽象和具体之间的
关系。

这些观点和思想为物理学家提供了一种方法论和思考的工具,推动
了物理学的发展和创新。

自然辩证法整理

自然辩证法整理

2.1、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前提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它植根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的基础之上。

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空间与时间、空间时间与物质及其运动、质量与能量之间存在的辩证联系;量子力学标志着对微观世界认识的深入,揭示了连续性与间断性、波动性与粒子性的辩证统一,突现了量子现象的整体性,突破了机械决定论的观念;分子生物学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在生物大分子层次上揭示了生物界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的高度一致性;系统论以“系统”的观点看自然界,提出了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等新的范畴,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体和开放性;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不仅指出自然界的演化是自组织的、自己运动的,而且揭示了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混沌理论则提供了一种关于系统演化的分叉与混沌方式,它把简单性与复杂性、有序性与无序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等统一在新的更为深广的自然图景之中。

5.2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是客观与主观相统一的过程?(P115)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的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和描述各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段。

科学观察属于实践活动,在科学认识过程中,它既是接收外部信息、获取经验事实的基本方法,有事检验理论认识的基本手段。

因此科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理论、科学家说的推论都应具有客观性。

观察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主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感官从被观察对象那里获得感觉映像,形成经验,最后得出观察陈述的过程。

观察并非消极的、被动的注视,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反映。

科学观察的基本原则是: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坚持观察对象的全面性。

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

科学实验可以简化复杂的现象,可以使实验对象处于强化的条件中。

辩证思维的自然科学论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研究

辩证思维的自然科学论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研究

辩证思维的自然科学论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研究一、本文概述1、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背景及其在现代科学哲学中的重要性。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源于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一系列重大发现与哲学思考的深度融合。

当时,达尔文的进化论、细胞学说以及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等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对传统的自然观和哲学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恩格斯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科学进展背后的哲学意义,开始系统地反思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了“自然辩证法”这一重要理论。

自然辩证法强调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它用辩证的方法来分析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

恩格斯认为,自然界中的事物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和斗争,这种矛盾和斗争推动着自然界的发展和进化。

恩格斯还指出,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是辩证的,即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理论,不断深化对自然界的认识。

在现代科学哲学中,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为科学哲学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论,也为我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特别是在科学日益成为社会发展重要动力的今天,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它提醒我们,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实践探索,也要注重理论创新;既要关注科学技术的物质成果,也要关注其对社会、文化和伦理的影响。

2、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通过辩证思维的自然科学论证,深入探究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理论。

在本文中,我们致力于通过辩证思维的自然科学论证,深入探究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理论。

这一理论,作为恩格斯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深刻理解,对于理解自然科学的本质和推动科学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们将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解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辩证思维,作为一种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理论。

通过这种解读,我们希望能够揭示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理论中的深层含义和内在逻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与量子力学周本胡(湖南师范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过程,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阐述了科学发展的辨证规律。

关键词:量子力学发展辩证法十九世纪末,物理学理论在当时看起来已发展到相当完善的阶段,当时有许多人认为物理现象的基本规律已完全被揭露,剩下的工作只是把这些基本规律应用到各种具体问题上,进行一些计算而已。

这种把当时物理学的理论认作“最终理论”的看法显然是错误的,自1900年Plank提出量子概念以来,物理学发生了重大的飞跃,从量子概念的提出到量子力学的建立再到量子力学的应用及检验,整个过程科学家们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谱写了辉煌的思想史和科学史,充分展示了科学发展的辨证规律。

本文就量子力学的发展过程、辨证思想以及给我们的启示作浅陋分析。

1 量子力学的发展过程就在物理学的经典理论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人们发现了一些新的物理现象,例如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原子的光谱线系以及固体在低温下的比热等,都是经典物理理论无法解释的,纵观量子力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过程:①为了解决“黑体辐射”这个问题,也就是为了拯救“紫外灾难”,Plank于1900年提出“量子”概念,得出了与实验相吻合的辐射定律。

②为了成功的解释光电效应,Einstein于1905年提出了光量子论,揭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③Bohr于1913年提出了氢原子理论、玻尔理论并以三个假设为基础,后来这种假设都证实是正确的。

④De Broglie从光量子论得到启发,于1923年提出物质波假说。

⑤Shrodinger建立非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建立了波动方程,同年提出了多粒子体系的薛定谔方程。

⑥Heisenberg抛弃Bohr的轨道概念,建立了矩阵力学。

⑦Dirac于1928年提出了电子的相对论量子论,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后来Anderson发现了正电子,证实了Dirac理论的正确,至此,量子力学已经基本建立。

量子力学建立后,关于其完备性以及统计诠释遭到不少物理学家的反对和怀疑,当时还包括爱因斯坦,但至今为止量子力学没被实验打破,它完全与实验相符,而且它在研究晶体、生物、化学等方面得到了迅速发展。

2量子力学发展的哲学思想科学是一个理论的体系,是用严密的逻辑表达出来的系统化了的科学知识,科学理论的概念、判断及推理应首位一贯、不断前后矛盾[1],量子力学最终被证明是自洽的。

量子力学诞生和发展的过程,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过程。

一方面,新现象的发现暴露了微观过程内部的矛盾,推动人们突破经典物理理论的限制,提出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另一方面,不少的人,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不愿承认经典物理理论的局限性,总是千方百计地企图把新发现的现象以及为说明这些现象而提出了新思想、新理论纳入经典物理理论的框架之内。

人们不是通过抛弃旧理论从而消除悖论,而是通过纠正错误、严密概念、确定范围、补充条件等方式,使原有的科学理论系统愈趋完善,科学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思想认识发展的过程,量子力学的发展也一样,它显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革命,它的发展同样遵循了科学发展的规律,它是一个自然辨证的规律,下面就几个方面谈谈量子力学的发展所体现出的辨证思想。

2.1精确与模糊量子力学的现有解释不能被看作是解决波粒二象性二律背反的一种可能的方案,而只能看作为量子力学理论中“截断”这种矛盾的各种方案之一,莱辛巴赫认为:既然命题的真实性无法证实,又无法伪证,那么就应该把它描述为第二种意义——不确定。

在量子力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它指的是由海森堡提出的测不准关系,“测不准关系指出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成对共轭的物理量(例如动量和位移),不可能同时具有精确的数值”[2]。

这从根本上否定了追求绝对精确的道路,说明微观领域同样存在精确性与模糊性的统一。

2.2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统一在量子力学诠释方面,玻尔与爱因斯坦经过了一段论战,充分显示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思想的矛盾统一,当时,爱因斯坦认为对自然界的理论描述应当是完备的。

他坚信上帝不是在掷甩子[8],而玻尔等人认为量子力学的解释本质上是一个放大的不确定原理,不过是一种智力自律作用的哲学,例如玻尔的门徒约翰.惠勒说“除非它是一个被测量的对象,没有什么基本的现象是实在的”[3],爱因斯坦坚持认为量子力学必定本身是不完备的,并且必须有一个更深刻的、更细致的理论,它应包括物理学家对实验结果做出完满而又确定的预言所必须的一切信息,而不只是可能性和概率的陈述,玻尔却认为,寻找这样一种理论是误入歧途,爱因斯坦曾铺设量子力学的道路,但对玻尔等的几率性物理和对量子力学的诠释却抵制,他千方百计想找反例驳斥玻尔,但均遭失败,即使他认识到量子力学的逻辑性及它与实验例证符合,但还是不喜欢它,爱因斯坦与玻尔都非常认真、严肃审慎量子力学,爱因斯坦有时自相矛盾,玻尔也被自己糊涂过,可谁也没说服谁,但是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以及量子力学的不断向前发展,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玻尔观点的发。

所有这些,说明在自然科学发展中,是充满矛盾和斗争的过程,存在着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对立统一。

2.3科学理论更替的矛盾运动量子力学概念和理论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矛盾运动的规律[7],如玻尔的原子模式演变的例子可以说明,发展理论概念就是通过引入局部的补充假设来同化新的实验资料的,为了根据玻尔模式说明新发现的光谱系,最初做出了关于电子围绕着体系的共同引力中心旋转的假设,如按经典理论试图说明光谱就会遇到困难,按照经典电动力学,“当带电粒子有加速度时,就会辐射,而发射出来的电磁波的频率等于辐射体运动的频率”[4]。

原子中电子的轨道运动具有向心加速度,它就应连续辐射,这样的话,会导致有两点与事实不符,其中之一是电子的轨道半径就要连续的缩小,另一点是原子光谱应该是连续光谱,但事实不是这样,但波尔通过引入局部的补充假设成功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尔后,Sommerfeld进行了相对论修正,而Pauli则用“不相容原理”补充了波尔的原子模式,原始原则和概念是在矛盾运动中进行新旧更替、逐渐延伸的。

又如对微观世界的研究,导致了波粒二象性的二律背反观点的形成,“微观客体是粒子”与“微观客体是波”相矛盾,事实上,微观客体既不是经典力学意义上的粒子,也不是经典力学意义上的波,更不是两者的机械结合。

后来,玻尔提出了互补原理,今天我们认为微观客体服从量子统计规律。

2.4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根据量子现象的波、粒二重性来看,“热辐射的电磁波到由电子所构成的量子系统,可以说是由经典波动向量子力学领域过渡,而电子的波性是由经典粒子向量子力学领域的过渡”[3]。

在这种过渡中必须建立粒子性的物理量和波动性的物理量间的关系,从经典波动场向量子学领域的过渡,通常称为经典场的量子化方法,把连续的经典场转变为粒子的观点,这时的场与不连续的能量子相对应,从而在科学上把间断的实物与连续性的场统一起来,例如,我们已经知道,经典的电磁波动场是由Maxwell方程组描述的,而Maxwell方程组是满足相对论要求的电磁波动方程。

按照Einstein的观点,电磁辐射场是由光子组成,是一种光子系统;换言之,电磁辐射场是一种多粒子系统,因此,满足相对论要求的经典场所对应的是一种多粒子系统,从而连续性与间断性完善地统一在量子力学之中。

2.5数学化思想科学需要一套确定的形式体系和逻辑手段,需要用简单的数学语言阐述,而物理学是数学化程度最高的科学,量子力学中数学化的体现有:原子的间断性对应于海森堡的矩阵力学;波动性对应于薛定谔波动方程;波粒二象性的统一对应于量子统计。

此外,对微观世界的描述已不再使用经典概念,代之以态、算符等等数学手段,量子力学的通常的形式体系只不过是他所谓的“互补性逻辑”的数学表示[5]。

可见,数学在量子力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6逻辑思想对量子力学应用逻辑相对性原理的最早的成果,是建议对于微观物理学放弃传统的亚里士多德逻辑或更精确的说克吕西普逻辑[6]。

后来,乌卡谢维奇建立三值逻辑系统,而最早把量子力学看成是应用三值逻辑系统德一个领域的荣誉,要归根于波兰的逻辑学家查维尔斯基,他的出发点是:波——粒二象性是一个自相矛盾的,然而仍然是成立的陈述。

他多次引用海森堡的话,根据海森堡的意见:一样的东西不能同时既是波动的一种形式又由粒子组成[6]。

但是尽管如此,这两种陈述却都正确地描述为同一物理情形,这两种描述的同等合法性以及支持一种描述而消除另一种描述的不可能性,是海森堡测不准关系的不可避免的结果,可见,逻辑在量子力学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3 结论量子力学的发展中展现出的辨证思想,能使我们领会学习自然辨证法的重要性,量子力学的建立使人们从根本上改变了决定论等旧的自然观,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更新、更高的层次,同时,也使人们的认识更加全面,现在,我们生活在知识大爆炸时代,许多新观点、新问题不断涌现,这就更要求我们对未来世界的认识应遵从自然辩证法,“用稳定与不稳定、可逆与不可逆、上升与下降、渐变与突变、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对立统一的观点去面对新问题,新观点”[9],遵从客观规律,用联系、发展、矛盾、否定之否定的哲学观点去分析问题。

量子力学的发展同时也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辨证唯物主义强调科学发展的连续性和不断革命性,承认间断性和革命的阶段性,承认发展道路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强调实践、科学实验的重要,从“实践使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出发,来检验我们的理论是否正确,同时又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历史的统一,强调科学思想、科学史、科研的历史经验模式的重要,承认科学是一个永无境的实践与认识的过程,真理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量子力学的理论也一样,有的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进一步补充。

我们绝对不能认为量子力学的理论是最终的理论,还有待去完善和发展,这条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去寻找其一个个的发源地,但它没有尽头。

参考文献[1]王德胜自然辩证法原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83[2]周世勋量子力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 :2[3]罗长勋量子场论引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0[4]曾谨言量子力学(卷Ⅰ,Ⅱ)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05[5][美] 量子力学的哲学M.雅默商务印书馆出版1989 :399[6]玻尔原子物理学和人类的知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60[7]柳树滋物理学的哲学思考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118[8]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43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