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降压药物的实验方案综述
仲景降压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讨仲景降压片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
2. 评估仲景降压片的副作用及安全性。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5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在40-70岁之间,平均年龄55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血压值在160/100mmHg以上。
2. 实验分组: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仲景降压片治疗。
3. 实验药物:仲景降压片(每片含盐酸贝那普利10mg、氨氯地平2.5mg、氢氯噻嗪12.5mg),由某中药制药厂生产。
4. 实验方法:(1)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包括硝苯地平片、洛汀新片等。
(2)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仲景降压片,每次3片,每日3次,连续治疗4周。
5. 观察指标:(1)血压变化: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4周时测量患者血压。
(2)心率变化: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4周时测量患者心率。
(3)不良反应: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恶心等。
三、实验结果1. 血压变化:实验组治疗2周后,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4周后,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进一步降低(P<0.05)。
对照组治疗2周后,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略有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4周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进一步降低,但与实验组相比,降低幅度较小(P<0.05)。
2. 心率变化:实验组治疗2周、4周后,心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
对照组治疗2周、4周后,心率较治疗前略有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
3. 不良反应:实验组治疗过程中,有2例出现轻微头痛,3例出现头晕,均未停药,症状逐渐缓解。
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有1例出现头痛,2例出现头晕,1例出现恶心,均未停药,症状逐渐缓解。
四、实验结论1. 仲景降压片对高血压患者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
抗高血压药物的设计

钙拮抗药能阻滞细胞外钙离子经电压依赖L型钙通道进入 血管平滑肌内,减弱兴奋收缩耦联,降低阻力血管的缩 血管反应;减轻AngⅡ和α受体的缩血管效应。 降血压时并不降低重要器官的血流量,不引起脂质代谢 及葡萄糖耐受性的改变。 硝苯地平对血压正常者无降压作用。
整理课件
血管紧张素原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Ⅰ ACE 血管紧张素Ⅱ AT1
醛固酮分泌 小动脉收缩 激活交感神经 心、血管重构
高血压
整理课件
6
高血压的形成原因
➢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
细胞膜通透性增强
血管收缩
钠泵活性降低
细胞内Na+、Ca2+升高
高血压
钙泵活性降低
心、血管重构
整理课件
7
调节机制
心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 心肌细胞膜上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以 β1受体为主),引起心肌收缩力增强、 心率加快和传导性增加。
整理课件
12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ACEI能使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其作用机制如下: 1.抑制循环中RAAS ACEI主要通过抑制AngⅡ的形成而起作用,对血管、肾有 直接影响。并通过并感神经系统及醛固酮分泌而发生间接 作用。这是改变血流动力学的主要因素,也是用药初期外 周血管阻力降低的原因。
16
谢谢!
整理课件
17
抗高血压药物设计
整理课件
1
复习Ⅰ血压的形成
血压(blood pressure):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侧 壁的压强,即单位面积上的压力。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 血压。
动脉血压的形成条件: • 心血管系统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前提条件)。人的循环系 统平均充盈压约为7mmHg • 心脏射血(必要条件) • 外周阻力。指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使心室每次 收缩射出的血液大部分储存于主动脉和大动脉中,维持动脉 血压的正常水平。 •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心脏收缩期,主动脉和 大动脉弹性回缩缓冲动脉血压的升高,心脏舒张期,主动脉 和大动脉弹性回缩,维持动脉内血流的持续性。
降压药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模拟降压药的使用过程,加深对降压药作用机制的理解,掌握降压药的临床应用方法,并提高对患者血压管理的实践能力。
二、实验原理降压药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机制降低血压: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2.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减少血管收缩,降低血压。
3. 钙通道阻滞剂:阻断钙离子通道,减少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的收缩,降低血压。
4. 利尿剂:通过增加尿量,减少血容量,降低血压。
5. β受体阻滞剂:阻断β受体,减少心脏输出量和血管收缩,降低血压。
三、实验内容1. 实验材料:- 降压药: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 模拟患者血压监测设备- 实验记录表2. 实验步骤:(1)了解各种降压药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
(2)模拟患者血压监测,记录血压数值。
(3)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进行治疗。
(4)观察患者血压变化,记录用药后的血压数值。
(5)分析降压药的效果,总结经验。
四、实验结果1. ACEI组:患者血压明显下降,心率减慢,不良反应较少。
2. ARB组:患者血压下降明显,心率略有减慢,不良反应较少。
3. 钙通道阻滞剂组:患者血压明显下降,心率减慢,部分患者出现面部潮红、踝部水肿等不良反应。
4. 利尿剂组:患者血压明显下降,心率减慢,部分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等不良反应。
5. β受体阻滞剂组:患者血压下降明显,心率减慢,部分患者出现心动过缓、疲劳等不良反应。
五、实验分析1. 降压药在降低血压方面效果显著,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 不同降压药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和个体差异。
3. 降压药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训使我对降压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高血压的治疗实验方案

一、实验目的1. 探究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方法。
2. 评估不同治疗方法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
3. 为高血压患者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二、实验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亿。
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
然而,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研究,为高血压患者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三、实验设计1. 实验对象:选择100名高血压患者,年龄在18-75岁之间,血压水平在160/100mmHg以上。
2. 实验分组:将100名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20人。
A组:药物治疗组B组:生活方式干预组C组: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组D组:中医治疗组E组:对照组3. 实验方法:A组:药物治疗组(1)采用ACE抑制剂或ARB类药物进行治疗,剂量根据患者血压水平进行调整。
(2)治疗周期为3个月。
B组:生活方式干预组(1)调整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
(2)增加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3)戒烟限酒。
(4)治疗周期为3个月。
C组: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组(1)采用A组药物治疗方法。
(2)同时进行B组生活方式干预。
(3)治疗周期为3个月。
D组:中医治疗组(1)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如川芎、丹参、黄连等。
(2)治疗周期为3个月。
E组:对照组(1)不进行治疗,仅进行血压监测。
(2)治疗周期为3个月。
4. 实验指标:(1)血压水平: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2)心率: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者的心率。
(3)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4)药物不良反应:记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
5. 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
四、实验预期结果1. A组:药物治疗组,血压水平明显下降,心率稳定,生活质量提高,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2. B组:生活方式干预组,血压水平明显下降,心率稳定,生活质量提高,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设计性降压实验

实验一药物的降压作用和药物效应动力学
【目的】设计实验研究药物对麻醉动物的降压作用并绘制药效学曲线;
【器材】生物信号处理采集系统,压力换能器,动脉导管,直、弯手术剪,眼科剪,止血钳,镊子,动脉夹,兔台,细线,纱布,1ml注射器3付,5ml、20ml 注射器,6号针头。
【药品】20%乌拉坦、0.001%肾上腺素、0.1%阿托品、氯丙嗪、生理盐水。
【动物】家兔(体重2 kg左右)。
【方法】1. 每班分4组进行实验,根据提供的参考资料以及在网上查阅量效曲线的绘制方法,设定给予家兔阿托品和氯丙嗪的不同浓度点,并设计出观察阿托品和氯丙嗪量效关系的实验。
实验设计注意实验当天上午,实验方案以ppt形式在全班介绍,每组8 min。
经带教老师认可和修改后方可进行后续实验。
2. 动物操作:家兔称重后,用20%乌拉坦5ml/kg腹腔麻醉;仰卧固定,颈部和下腹部备皮;颈部正中切开皮肤,分离出气管和一侧颈总动脉;用线结扎一侧颈总动脉远心端,用动脉夹夹住近心端;动脉导管用肝素生理盐水充盈,在颈总动脉上作一v形切口,插入动脉导管,用线结扎固定;描记正常动脉血压;
从耳缘静脉依次给予不同浓度的阿托品和氯丙嗪,观察药物对血压的影响。
动物血压过低时,可使用生理盐水或肾上腺素以帮助动物恢复正常血压。
【注意事项】动脉导管用肝素生理盐水充盈。
附:氯丙嗪人体用量:氯丙嗪规格2 ml:50 mg,常用量静脉滴注一次25~50 mg,极量静脉注射一次100 mg,用于治疗精神病。
卡托普利设计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卡托普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效果,并进一步研究其对血压的影响。
通过设计不同浓度的卡托普利溶液,观察其对ACE的抑制率和血压的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原理卡托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能够抑制ACE的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II(ATII)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
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卡托普利对ACE的抑制率,以及其对血压的影响,评估其药效。
三、实验材料1. 卡托普利原药2. ACE酶制剂3. 生理盐水4. 血压计5. 96孔板6. 酶标仪7. 计时器四、实验方法1. 卡托普利溶液配制:将卡托普利原药溶解于生理盐水中,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如0.01、0.02、0.05、0.1、0.2、0.5 mg/mL等。
2. ACE抑制率测定:将不同浓度的卡托普利溶液分别加入含有ACE酶的96孔板中,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
在酶标仪上测定吸光度,计算ACE抑制率。
3. 血压测定: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灌胃不同浓度的卡托普利溶液,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观察并记录大鼠的血压变化。
五、实验结果1. ACE抑制率:随着卡托普利浓度的增加,ACE抑制率逐渐升高,呈线性关系。
2. 血压变化:实验组大鼠的血压随卡托普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卡托普利对ACE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
2. 卡托普利能够降低大鼠的血压,说明其具有降压作用。
3. 本实验为卡托普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七、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设计并完成了卡托普利对ACE抑制效果及血压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卡托普利具有明显的ACE抑制效果和降压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八、实验展望1. 进一步研究卡托普利在不同病理状态下的药效和安全性。
2. 探究卡托普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的效果。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药物临床试验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药物临床试验一、引言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患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患者日常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开展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药物临床试验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现状目前,常用的高血压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利尿剂:通过促进钠、水的排泄,降低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常用的利尿剂有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等。
2.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降低心肌收缩力和血管平滑肌紧张,从而降低血压。
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有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
3. 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β受体,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血压。
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降低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
常用的ACEI有依那普利、赖诺普利等。
5.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II受体,降低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从而降低血压。
常用的ARB有氯沙坦、厄贝沙坦等。
三、药物临床试验的目的和意义药物临床试验是评估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对于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药物临床试验,其主要目的如下:1. 评估药物在降低血压方面的疗效:通过临床试验,可以验证药物在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方面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证据。
2. 评估药物的安全性:临床试验可以观察药物在患者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3. 比较不同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临床试验,可以比较不同药物在降低血压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选择合适的药物提供依据。
4. 探索药物的作用机制:通过临床试验,可以探索药物在降低血压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药物研发和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四、药物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实施1. 研究设计: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药物临床试验通常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的设计,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的血压变化。
药物降压机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类型药物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降压效果,分析不同药物降压机制,为临床高血压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60名高血压患者,年龄在45-70岁之间,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5人。
A组为对照组,B组为钙通道阻滞剂组,C组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组,D组为利尿剂组。
2. 实验药物:A组给予安慰剂,B组给予硝苯地平,C组给予依那普利,D组给予氢氯噻嗪。
3. 实验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4周的药物治疗,治疗期间每天测量血压,记录数据。
4.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血压变化差异。
三、实验结果1. A组血压变化:治疗前,A组平均血压为(155.2±12.3)/(98.6±8.2)mmHg;治疗4周后,A组平均血压为(145.8±10.6)/(92.5±7.8)mmHg,血压降低10.4/6.1mmHg。
2. B组血压变化:治疗前,B组平均血压为(155.2±12.3)/(98.6±8.2)mmHg;治疗4周后,B组平均血压为(134.5±9.2)/(82.1±6.3)mmHg,血压降低20.7/16.5mmHg。
3. C组血压变化:治疗前,C组平均血压为(155.2±12.3)/(98.6±8.2)mmHg;治疗4周后,C组平均血压为(135.1±8.9)/(83.2±5.7)mmHg,血压降低20.1/15.4mmHg。
4. D组血压变化:治疗前,D组平均血压为(155.2±12.3)/(98.6±8.2)mmHg;治疗4周后,D组平均血压为(143.8±10.5)/(88.9±7.2)mmHg,血压降低11.4/9.3mmHg。
四、实验分析1. 钙通道阻滞剂(B组)对高血压患者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治疗4周后,平均血压降低20.7/16.5mmHg,可能是通过阻断心肌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膜上钙离子L型通道,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心肌收缩力,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抗高血压药物研究综述doc

抗高血压药物研究综述doc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增加了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和肾脏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是为了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降压药的分类二、降压药的研究进展1.利尿药:利尿药是一类通过增加尿液排泄以减少体液量的抗高血压药物。
目前常用的利尿药物有利尿酮、噻嗪类、襻利类等。
研究发现,利尿药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的发生风险。
2.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通过阻断心脏β受体来减慢心率、降低心输出量以及降低外周阻力的药物。
该类药物常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心脏疾病,同时也可用于控制高血压。
然而,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如引起冠脉痉挛等。
3.钙通道阻断剂:钙通道阻断剂是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钙通道来减少细胞内钙离子的流入,降低血管平滑肌紧张和心肌收缩力度。
常用的钙通道阻断剂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维拉帕米等。
研究发现,钙通道阻断剂能够有效降压,改善心肌缺血。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本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阻断血管紧张素I转换为血管紧张素II的过程,从而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效应,降低外周阻力和液体聚集。
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
研究表明,该类药物具有很好的降压效果,并且对心肌缺血、肾脏保护等具有积极作用。
5.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与其受体的结合来减少外周阻力和液体聚集。
目前常用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有缬沙坦、厄贝沙坦、氯沙坦等。
研究发现,该类药物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并且对心脏、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结论: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是为了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同类别的抗高血压药物具有不同的降压机制和药效特点,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新的降压机制、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副作用,并将个体化治疗应用于临床实践,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设计降压药物的实验方案综述

设计降压药物的实验方案The experiment design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摘要:高血压病是临床上一种患病率高、死亡率高、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 危害性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通过降压药物把血压控制在相对正常水平, 是预防和减少心脏血管疾病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血压,降压药物,降压药物实验高血压的危害原发性高血压病是病因尚未明确而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和不伴有多种危险因素的的综合症, 常影响心、脑、肾、血管、眼底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和损害,【1】引起相关疾病的发生, 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 同时亦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2】【3】迄今仍是心血管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近20 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几乎增加了一倍,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 至2020年, 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 % , 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速, 全民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处于较低水平。
如不加以有效干预, 预计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高血压的发病率、病死率仍将继续增高, 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
【4】降压药物使用原则具体说来,主要应根据以下6条原则:(1) 高血压病>病人刚开始接受药物治疗时,原则是先选用降压作用温和、缓慢、持久和副作用少的药物。
一般先采取单一降压药物,如果服用一个时期,降压效果不佳时,再选择联合用药。
【5】(2) 用药先从小剂量开始,以后逐渐增加,达到降压目的后可改为维持量以巩固疗效。
切忌突然停药拟免引起卑压反跳,即所谓的"停药综合症"。
【6】(3) 除恶性高血压外,对血压显著增高多年的病人和老年人,血压下降不易过多或过快,以免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对主要脏器产生不良影响。
(4) 若高血压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或者几个主要脏器已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在用药的选择上,即要熟悉各种降压药的毒副作用,又要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尽量避免引起疾病恶化的药物。
高血压防治药物临床实验

高血压防治药物临床实验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控制和治疗高血压,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验。
本文将介绍高血压防治药物的临床实验,以及一些重要的研究发现。
一、临床实验背景高血压是指动脉压力持续升高的一种疾病。
如果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研究高血压防治药物的临床实验至关重要。
二、实验设计与方法1. 实验目的:评估不同高血压药物在降压效果、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的差异。
2. 实验对象:选取一定数量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3. 实验方案: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双盲试验,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
4. 实验指标:包括血压变化、药物副作用、生活质量等指标。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药物A的实验结果:经过对比分析,药物A在降低高血压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同时副作用较少,安全性较高。
2. 药物B的实验结果:与药物A相比,药物B的降压效果略逊一筹,但副作用更少,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四、实验结论与建议1. 综合分析各种高血压防治药物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药物A在临床实验中表现出较好的降压效果和安全性。
2. 建议医生在治疗高血压时优先选择药物A,并鼓励患者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用药。
3. 进一步的临床实验和长期观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高血压防治药物的优缺点,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结语:高血压防治药物临床实验在衡量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不同药物的比较试验,可以为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临床试验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量有限、实验期限短等。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以便获得更全面、准确的实验结果,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防治提供更好的支持。
抗高血压药研究思路与方法

通过磷酸肌酸激酶和蛋白激酶。增加细胞内钙, 促进c-fos或c-myc基因的表达,
降压药物研究思路
高血压引起脑血管病的机制
高血压加速脑动脉硬化,导致小动脉管壁 发生病变,管腔变硬,内膜增厚,当脑血管管 腔狭窄或闭塞时,可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 生脑血栓形成。
高血压还可引起细小动脉壁变性和坏死, 进而形成微小动脉瘤,当血压骤升时,可使这 种已经变硬脆弱的血管破裂出血,发生脑出血。
降压药物研究方法 高血压实验动物模型
大鼠、小鼠、兔、猫、犬、猴、猪
自发性高血压动物模型 诱发性高血压动物模型 基因工程高血压动物模型
降压药物研究方法 遗传性高血压动物模型
GH(遗传性高血压大鼠)
SHR(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SP (易卒中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DS(Dahl盐敏感大鼠)
降压药物研究方法
降压药的发展及趋势
80-90年代 70-80年代 60-70年代 60年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RAASI 钙拮抗剂 β受体阻断药 利尿药
一线抗高血压药
降压药的发展及趋势
30余年来虽抗高血压药物取得巨大 进展,但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的心血管疾病 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卒中、肾病的 发病率没有明显下降,反而部分疾病发 病率还有上升趋势。
降压药物研究思路 降压的目的保护靶器官
降压是抗高血压药物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作用
事件发生率降低 (%)
脑卒中 心肌梗死
0
-10
-20
-30
-40 下降 -50 35-40%
-60
下降 20-25%
心衰
下降 >50%
降压药物研究思路 降低血压 保护靶器官
降压药物研究思路 降低血压
实训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的合理评价一、实训目的掌握高血压病的

实训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的合理评价一、实训目的掌握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原则,熟悉影响高血压病治疗效果的常见原因,学会对药物治疗方案的合理评价及正确的用药咨询方法。
二、实训内容对门诊及社区一定数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和血压控制情况进行随机调查,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讨论高血压病的合理用药问题。
三、实训步骤实验以小组为单位(4~5组/班级)参照以下步骤进行。
1.制订调查方案2.实施问卷调查3.整理调查结果4.分析讨论5.完成书面实训报告6.集中答辩(每组推选代表在规定时间内发言,教师点评)四、实训提示以下提示供学生在拟订调查方案和问卷内容时参考。
1.确定调查的方法;对象;内容;疗效标准等2.注意与患者的沟通技巧3.了解患者就医方式和药品来源4.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情况,控制血压的目标是否明确5.药物的选用和配伍是否恰当6.药物治疗个体化问题7.用药依从性问题,药物治疗是否规范8.是否存在重要并发症和合并症9.治疗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10.利益/风险/成本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五、实训思考1.拟定合理的高血压病药物治疗方案应根据什么原则?除了少数早期发现、病情很轻、又能遵照科学生活方式的人以外,绝大多数的高血压病人都必须终生服药。
否则一旦停药,他们的血压又会升高,反反复复,不仅损害心、脑、肾等靶器官,而且会使治疗难度加大。
正确的治疗方法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当的药物及给药方案,根据病情、季节、工作情况随时调整药物用量,实现将血压恢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的治疗目标。
确定药物及给药方案应遵循的原则是:1.采用最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有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小。
如有效,可以根据患者年龄和反应逐步递增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2.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一天24小时内稳定降压,并能防止从夜间较低血压到清晨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猝死、脑卒中和心脏病发作。
要达到此目的,最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且有24小时持续降压作用的药物。
药物化学中的抗高血压药物设计和合成

药物化学中的抗高血压药物设计和合成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其发病率与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有很大关系。
长期高血压不仅会损害心脑血管系统,还会引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心脏病、中风等。
为了有效控制和治疗高血压,科学家们通过药物化学的研究,设计和合成了一系列的抗高血压药物。
本文将介绍药物化学中的抗高血压药物的设计原理和合成方法。
一、抗高血压药物设计原理在药物化学中,设计一种抗高血压药物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靶点选择:选择一个适当的作用靶点,能够调节体内的血压指标。
目前,常见的靶点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R)、β肾上腺素能受体等。
2. 结构活性关系(SAR)研究:通过对药物分子结构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优化药物结构,提高其活性和选择性。
3. 药代动力学性质:药物必须在体内有良好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特性,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抗高血压药物合成方法针对不同的作用靶点,药物化学家采用了多种方法来合成抗高血压药物。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合成方法:1. 各类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主要通过阻断α-肾上腺素能受体来减少血压上升。
合成这类药物的方法包括通过有机合成的方法合成,也可以通过天然产物的改造得到。
例如,阿尔米的合成即通过有机合成的方法来实现。
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CE是一种能够调节血压的酶,通过抑制ACE的活性来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产。
合成这类药物的方法包括通过化学合成和天然产物的改造。
此外,还可以采用高通量筛选(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HTS)的方法来寻找新的ACEI。
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ARB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R,可以减少AT1R受体的激活,降低血压。
合成ARB的方法与ACEI类似,主要通过有机合成和天然产物改造来实现。
总结:在药物化学领域,抗高血压药物的设计和合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加味天麻钩藤饮降血压作用的研究设计—毕业设计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加味天麻钩藤饮降血压作用的实验研究设计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年级 0 9级(1)班专业制药工程2013年 4月 28日目录中(英)文摘要 (1)中(英)文关键词 (1)前言 (1)1 实验材料 (1)1.1 药品与试剂 (1)1.2 实验器材 (2)1.3 实验动物 (2)2 实验方法 (2)2.1 加味天麻钩藤饮对大鼠肾动脉狭窄型高血压的影响 (2)2.2 加味天麻钩藤饮对大鼠肾外包扎型高血压的影响 (2)2.3 加味天麻钩藤饮对大鼠内分泌失调性高血压的影响 (3)2.4 加味天麻钩藤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白鼠(SHR)血压的影响 (3)3 实验结果 (4)讨论 (8)结论 (8)综述 (9)参考文献 (14)致谢 (15)加味天麻钩藤饮降血压作用的实验研究设计摘要:本课题将加味天麻钩藤饮水煎液分别制成浓度:小剂量为100%(20g/kg)、中剂量为200%(40g/kg)以及大剂量为300%(60g/kg)三种浓度的汤剂。
采用给大鼠灌胃的方式,研究三种不同浓度的汤剂对于大鼠肾动脉狭窄型高血压模型、肾外包扎型高血压模型、内分泌失调性高血压模型以及自发性高血压(SHR)模型等血压的影响,并设计大鼠生理盐水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
实验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浓度加味天麻钩藤饮汤剂均取得了阳性实验结果,为指导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病症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基础。
关键词:加味天麻钩藤饮高血压肾动脉肾外包扎内分泌自发性Abstract: This topic will the flavored Tianmagouteng drinking water decoction made of concentration: a small dose of 100% (20g/kg), in a dose of 200% (40g/kg) and a large dose of 300% (60g/kg) three concentrationsdecoction. The gavage way decoction of thre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rat renal artery stenosis hypertension model, of extrarenal dressing hypertension model, the endocrine disorders hypertension model as well as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SHR) model and blood pressure, and design the the rats saline control group, positive control group.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re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flavored TGD decoction obtained positive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ide a reliabl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guidance o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disease.Keywords: Modified Tianmagouteng drink Hypertension Renal artery Kidney Wrap Endocrine Spontaneity引言天麻钩藤饮一方出自胡光慈《杂病证治新义》,由天麻、栀子、黄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g]、川牛膝[12g]、钩藤(后下)[12g]、石决明(先煎)[18g]等药组成。
临床药理学综述

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摘要】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类健康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对高血压的深入了解,对各种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利弊也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本文通过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和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对该类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高血压;抗高血压药;临床应用[ Abstract ] the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is more and more high, was considered is one of the world's harm to human health and 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With th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hypertension, to a varietyof commonly used antihypertensive drugs and also has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is article through confrontation hypertension drug classifica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drug to the class of drugs are reviewed.[Key words] hypertension antihypertensive drugs; clinical application;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高血压病是脑血管意外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病进行适当的治疗,可减少心、脑、肾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
当前,如何对占高血压病人群70 %的轻型高血压及老年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和及早防止靶器官受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1]。
药物治疗实验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某新型抗高血压药物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并评估其安全性及耐受性。
通过临床实验,为该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多种并发症。
本研究选取新型抗高血压药物,通过其降压作用,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改善其生活质量。
三、实验材料1. 受试药物:某新型抗高血压药物。
2. 实验对象:高血压患者,年龄在18-65岁之间,血压水平在160/100mmHg以上。
3. 实验分组: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
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实验组给予某新型抗高血压药物。
4. 实验仪器:血压计、电子秤、心电图机等。
四、实验方法1. 纳入标准:- 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 年龄在18-65岁之间;- 同意参加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心、肝、肾等疾病;- 妊娠、哺乳期妇女;- 对实验药物过敏。
3. 实验流程:- 实验开始前,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血压、心率等基础指标检测;- 实验组给予某新型抗高血压药物,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均每日一次,连续服用4周;- 服药期间,定期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 4周后,再次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血压、心率等指标检测,评估药物疗效及安全性。
五、实验结果1. 血压变化:- 实验组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血压无明显变化;- 实验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0±10)/(80±5)mmHg,对照组分别为(150±10)/(95±5)mmHg。
2. 心率变化:- 实验组治疗后心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心率无明显变化;- 实验组治疗后心率为(70±5)次/分钟,对照组为(75±5)次/分钟。
3. 不良反应:-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主要为头痛、头晕,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无显著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降压药物的实验方案The experiment design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摘要:高血压病是临床上一种患病率高、死亡率高、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 危害性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通过降压药物把血压控制在相对正常水平, 是预防和减少心脏血管疾病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血压,降压药物,降压药物实验高血压的危害原发性高血压病是病因尚未明确而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和不伴有多种危险因素的的综合症, 常影响心、脑、肾、血管、眼底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和损害,【1】引起相关疾病的发生, 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 同时亦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2】【3】迄今仍是心血管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近20 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几乎增加了一倍,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 至2020年, 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 % , 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速, 全民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处于较低水平。
如不加以有效干预, 预计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高血压的发病率、病死率仍将继续增高, 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
【4】降压药物使用原则具体说来,主要应根据以下6条原则:(1) 高血压病>病人刚开始接受药物治疗时,原则是先选用降压作用温和、缓慢、持久和副作用少的药物。
一般先采取单一降压药物,如果服用一个时期,降压效果不佳时,再选择联合用药。
【5】(2) 用药先从小剂量开始,以后逐渐增加,达到降压目的后可改为维持量以巩固疗效。
切忌突然停药拟免引起卑压反跳,即所谓的"停药综合症"。
【6】(3) 除恶性高血压外,对血压显著增高多年的病人和老年人,血压下降不易过多或过快,以免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对主要脏器产生不良影响。
(4) 若高血压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或者几个主要脏器已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在用药的选择上,即要熟悉各种降压药的毒副作用,又要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尽量避免引起疾病恶化的药物。
【7】【8】【9】(5) 注意药物之间的互补作用。
选择协同作用增加的药物。
避免相互加重毒副作用或者出现互相桔抗的作用。
(6) 坚持个体化的用药原则,切忌采用固定模式,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耐心选择较理想的药物,在实践中找出最佳的用药方案。
降压药物作用原理五大类降压药的作用机理是:一、利尿剂,通过降低血容量,扩张外周血管而起到降压作用;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对各种高血压均有效,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2水平,舒张小动脉;三、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使钠排出增加;四、钙离子拮抗剂。
抑制血管平滑肌钙离子内流,使血管平滑松驰,降低心肌收缩力而降压;五、B一阻滞剂。
通过降低心率,降低心泵血量,降低血压。
降压药使用注意事项1、利尿药临床上常用的利尿剂为唾嗓类, 其属轻、中度降压药, 降压作用徐缓, 氢抓唾嚓12. 5 —25 m g / 日, 保钾利尿可配用氨苯蝶陡25 m g / 日, 利尿剂降压的副作用有虚弱、肌肉痛性痉挛, 低血钾症(保钾利尿剂可引起高血钾症)、耐量下降、血钙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光敏感、骨髓抑制、血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脂升高等。
【5】因此, 有痛风史及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利尿剂。
服用洋地黄慎用利尿剂。
利尿剂还刺激交感神经系统, 促进儿茶酚胺分泌, 故虽降压但不能使左心室肥厚减退。
近年使用的利尿剂叫达帕胺, 为具有钙拮抗作用的利尿降压药。
其利尿作用小于对血管平滑肌的松驰作用。
剂量2 . 5 一sm g / 日, 副作用为血钾降低, 尿酸增高。
降压治疗方法在七、八十年代都将利尿药氢抓唾嗓作为首选降压药, 近年来鉴于该药引起的代谢紊乱,从利尿药应用的效果看脑卒中发病率虽有明显减少,但冠心病的发病及病死率并未下降【11】【12】【13】。
故已不作为第一阶段的唯一药品。
2、钙离子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是一大组不同类型和化学结构的药物。
共同特点是影响钙离子的转运, 对钙具有拮抗作用。
近年来新型钙离子拮抗剂不断问世, 使其疗效更为确切, 毒副作用减少, 而且对钙通道更具有选择性。
钙离子拮抗剂可分为二大类: 第一类以硫氮哇酮和维拉帕米为代表, 对心脏和平滑肌的作用大致相等, 阻滞钙离子内流以扩张平滑肌, 与此同时, 这类钙离子拮抗剂减弱心肌收缩力, 作用于窦房结房室交界的钙通道, 使心率减慢和房室传导阻滞。
第二类以二氮毗吮类为代03 0 01 部培莲连岩芬表, 包括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莫地平、尼尔地平等,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远比对心脏的作用大。
可视为强力的血管扩张剂, 当降压作用较强时可反射性使心率加快, 但效果似不较硝苯地平为优。
钙通道拮抗剂不仅可降压, 而且能使高血压引起的心脏肥厚减轻甚至逆转。
其它适用于老年人及有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
钙通道拮抗剂特别是维拉帕米不宜与p一阻滞剂合用。
硝苯地平降压及治疗心绞痛均有效, 适用于老年人高血压, 剂量5 一1 0 m g , 3 / 日, 可增至6 o m g / 日, 急用可含化。
长期服用该药, 约4 % 的人可出现跺部水肿。
其副作用还有头轻、潮红、心跳快、咽水肿。
与日一阻滞剂不同, 它可引起阳赓等性功能失调。
【14】【15】控释制剂(优福达)2 0 一3 0 功g , 每天一次给药, 药效缓速释放, 据认为可以在24 小时保持血压稳定, 对保护靶器官有利。
特别是大剂量时,可以引起死亡率升高。
钙通道阻滞剂的有害作用为促进心肌缺血的负性肌力作用、促心律失常、促出血及显著的低血压效应。
3、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A C E A C E I 的应用指征已逐步扩大, 对高、低及正常肾素水平的高血压病均有效, 有报道经A C E I 治疗3 个月后, 心动超声检查可见左心室肥厚减轻, 对肾脏自流动力学较其它降压药物有甚多特殊之处—缺血心肌的保护[16]。
A C E I 第一代制剂为琉甲丙脯酸, 其对降压减少蛋白尿的作用较弱, 但老年人的服用剂量宜小, 可用6 .25 m g 一12. sm g 开始, 一日二次, 剂量大时副作用多, 咳嗽发生率19 %。
对于肾动脉狭窄的患者可引起严重的肾功能衰竭。
新的A CE I 在过去几年中不断涌现, 多为长半衰期, 每日口服一次, 如培那普利5 一lo m g ; 培垛普利、悦宁定5一lo m g 等。
[17]4、目受体阻滞剂目前可供临床使用的p 受体阻滞剂已超过40 种,其发展趋势是向心脏选择性、亲水性, 具有内源拟交感活性, 副作用少, 有具有高效、长效的制剂发展。
对于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心绞痛、青光眼的患者适用于使用俘一阻滞剂降压治疗, 而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阻滞及病窦综合征等症的患者则不易使用其降压治疗币一阻滞剂与利尿药合用, 可减9> <C454>少剂量, 减轻副作用, 但与钙拮抗剂合用可加重对心脏的负性肌力作用, 但与钙拮抗剂合用可加重对心脏的负性肌力作用。
有糖尿病及周围血管病患者不宜使用召一阻滞剂。
其用于糖尿病人可掩盖低血糖时的震颤、心惊、心动过速等症状。
[18][19][20]降压药实验方案【目的】设计实验研究药物对麻醉动物的降压作用并绘制药效学曲线;【器材】生物信号处理采集系统,压力换能器,动脉导管,直、弯手术剪,眼科剪,止血钳,镊子,动脉夹,兔台,细线,纱布,1ml注射器3付,5ml、 20ml 注射器,6号针头。
【药品】20%乌拉坦、0.001%肾上腺素、0.1%阿托品、氯丙嗪、生理盐水。
【动物】家兔(体重2 kg左右)。
【方法】1,根据提供的参考资料以及在网上查阅量效曲线的绘制方法,设定给予家兔阿托品和氯丙嗪的不同浓度点,并设计出观察阿托品和氯丙嗪量效关系的实验。
2. 动物操作:家兔称重后,用20%乌拉坦5ml/kg腹腔麻醉;仰卧固定,颈部和下腹部备皮;颈部正中切开皮肤,分离出气管和一侧颈总动脉;用线结扎一侧颈总动脉远心端,用动脉夹夹住近心端;动脉导管用肝素生理盐水充盈,在颈总动脉上作一v形切口,插入动脉导管,用线结扎固定;描记正常动脉血压;从耳缘静脉依次给予不同浓度的阿托品和氯丙嗪,观察药物对血压的影响。
动物血压过低时,可使用生理盐水或肾上腺素以帮助动物恢复正常血压。
【注意事项】动脉导管用肝素生理盐水充盈。
附:氯丙嗪人体用量:氯丙嗪规格2 ml:50 mg,常用量静脉滴注一次25~50 mg,极量静脉注射一次100 mg,用于治疗精神病。
总结:通过对高血压病危害的了解能够方便我们对其使用相应的降压药物来治疗,为此需了解各种降压药物的作用原理及其使用的注意事项从而达到对症下药的目的,所以需要在临床用药前用动物实验测试各种降压药物的效果以及对动物本身的影响。
通过这个实验设计方案可达到这个效果,使我们更加的了解降压药物对动物的作用。
有利于对人的高血压病研究治疗。
参考文献1、刘建华.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因调查及危险因素研究[ J ] .吉林医学, 2010, 31( 19) : 3039- 3040.2、渠敬峰, 李勇, 郭宗杨, 等.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J ] .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 30( 17) : 2124- 2125.3、马玉梅.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因分析和早期防治[ J]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 18( 2) : 79- 80.4、贾爱芳,孙健,程寒梅.农村与城市高血压患者再住院因素的调查J .职业与健康,2011; 27( 5): 534- 5.5、鲁萍.健康教育对住院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其疗效的影响研究J .现代护理,2007; 13( 25): 2372- 4.6、常用降压药的使用选择及注意事项_太原·解放军第二六四医院0 3 0 0 0 1 部培莲连岩芬7、高血压病的危害及合理药物治疗—陈燕安徽淮南朝阳医院急救中心,安徽淮南 2 32 0 008、高血压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赵连友王先梅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血管内科,陕西西安7 1 0 0 3 89、]曹艳萍, 刘芳. 罗铨教授诊治高血压病经验[ J]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8 ( 1) : 1- 310、]沙洁津, 孙兰军. 孙兰军治疗高血压病经验介绍[ J] . 山西中医,2009, 25 ( 2) : 8.11、三种降压药物对高血压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的比较X吴凡1, 陈玉英2,张善同1, 胡烨1 刘玉秀2,路方红1( 1.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所心血管病研究室, 山东济南250062; 2. 济南第二机床厂职工医院, 山东济南250022)1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选择阮景明1* 周京敏2**(1. 福建省立医院老年科、福建省临床老年病研究所、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州350001;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上海200032)13、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药使用分析刘美岑¹赖剑锋¹14、医院慢性病门诊降压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李晓霞(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500)15、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研究思路与方法董江川杨涓张国伦*(贵阳中医学院贵阳550002)16、钟广伟,罗艳红,相玲丽,等.平肝潜阳方治疗早、中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 (6):776-780.17、肖玉玲,谢富明,刘丽萍.降压散治疗高血压病240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7,47 (20):62.18、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研究进展丁爱娟(综述), 苏佩清(审校)(扬州大学医学院, 江苏扬州225001)19、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665例降压药物使用与血压控制水平分析_刁文丽20、五种降压药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影响研究_翟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