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苏中黄酮苷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结构解析_丁明明

合集下载

药物分析中的核磁共振谱解析研究

药物分析中的核磁共振谱解析研究

药物分析中的核磁共振谱解析研究一、引言核磁共振(NMR)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药物分析中利用核磁共振谱解析进行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的研究进展。

二、核磁共振谱解析在药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核磁共振谱解析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方法,能够提供药物分子的结构信息。

通过核磁共振谱解析,可以确定药物分子中的各个原子的类型和相互作用方式,进而确定其结构。

核磁共振谱解析可以通过不同的实验参数,如化学位移、耦合常数和偶极矩等,对药物分子进行结构鉴定。

三、核磁共振谱解析在药物定量分析中的应用核磁共振谱解析在药物定量分析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核磁共振谱解析,可以确定药物的浓度,并进行定量分析。

核磁共振谱解析可以利用不同信号强度的比例,计算药物分子的浓度。

同时,核磁共振谱解析还可以通过标准曲线法,建立药物分析的定量模型,提高药物分析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四、核磁共振谱解析在药物剂型分析中的应用除了在药物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中的应用,核磁共振谱解析还广泛用于药物剂型分析。

通过核磁共振谱解析,可以确定药物剂型中各个成分的含量和相对含量。

核磁共振谱解析可以通过判断峰强度和峰面积的变化,确定药物剂型中不同成分的相对含量,并进行定量分析。

五、核磁共振谱解析在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核磁共振谱解析还可以应用于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中。

通过核磁共振谱解析,可以确定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方式和代谢产物。

核磁共振谱解析可以通过观察药物分子的信号变化,确定药物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并为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六、总结药物分析中的核磁共振谱解析是一种重要而不可或缺的技术。

它为药物结构鉴定、定量分析、药物剂型分析和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在未来,随着核磁共振谱解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它在药物分析领域中的应用将会得到更大的拓展和深化。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和字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一、利用紫外光谱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中的紫外吸收光谱由两个主要吸收带组成。

出现在300~400nm之间的吸收带称为带Ⅰ,出现在240~280nm之间的吸收带称为带Ⅱ。

不同类型的黄酮化合物的带Ⅰ或带Ⅱ的峰位、峰形和吸收强度不同,因此从紫外光谱可以推测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当向黄酮类化合物的甲醇(或乙醇)溶液中分别加入甲醇钠(NaOMe)、乙酸钠(NaOAc)、乙酸钠-硼酸(NaOAc-H3BO3)、三氯化铝或三氯化铝-盐酸(AlCl3/HCl)试剂能使黄酮的酚羟基离解或形成络合物等,导致光谱发生变化。

据此变化可以判断各类化合物的结构,这些试剂对结构具有诊断意义,称为诊断试剂。

黄酮和黄酮醇类(一)黄酮、黄酮醇类在甲醇中的UV光谱特征黄酮或黄酮醇的带Ⅰ是由B环桂皮酰基系统的电子跃迁所引起的吸收,带Ⅱ是由A环的苯甲酰基系统的电子跃迁所引起的吸收。

黄酮和黄酮醇的UV光谱图形相似,仅带Ⅰ位置不同,黄酮带Ⅰ位于304~350nm,黄酮醇带Ⅰ位于358~385nm。

利用带Ⅰ的峰位不同,可以区别这两类化合物。

黄酮、黄酮醇的B环或A环上取代基的性质和位置不同将影响带Ⅰ或带Ⅱ的峰位和形状。

例如,7和4′位引入羟基、甲氧基等含氧取代基,可引起相应吸收带向红位移。

又如3-或5-位引入羟基,因能与C4=O形成氢键缔合,前者使带Ⅰ向红位移,后者使带Ⅰ、带Ⅱ均向红位移。

B环上的含氧取代基逐渐增加时,带Ⅰ向红位移值(nm)也逐渐增加,但不能使带Ⅱ产生位移。

有时(例如3′,4′-位有2个羟基或2个甲氧基或亚甲二氧基)仅可能影响带Ⅱ的形状,使带Ⅱ歧分为双峰或1个主峰(Ⅱb位于短波处)和1个肩峰(sh)或弯曲(Ⅱa位于长波处)。

A环上的含氧取代基增加时,使带Ⅱ向红位移,而对带Ⅰ无影响,或影响甚微(但5-羟基例外)。

黄酮或黄酮醇的3-,5-或4′-羟基被甲基化或苷化后,可使带Ⅰ向紫位移,3-OH甲基化或苷化使带Ⅰ(328~357nm)与黄酮的带Ⅰ的波长范围重叠(且光谱曲线的形状也相似),5-OH甲基化使带Ⅰ和带Ⅱ都向紫位移5~15nm,4′-OH甲基化或苷化,使带Ⅰ向紫位移3~10nm。

《黄酮化合物解谱》课件

《黄酮化合物解谱》课件
化合物的光谱解析
总结词
通过光谱解析,可以确定黄酮化合物 的结构特征和分子组成。
详细描述
光谱解析技术如紫外光谱、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等,能够提供黄酮分子中 特定官能团的信息,如酚羟基、共轭 双键等,从而推断出黄酮的类别和结 构特点。
黄酮化合物的色谱分离
总结词
色谱分离是黄酮化合物分离纯化的重要手段。

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 黄酮化合物解谱技术可用于产品 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估,保障 消费者的权益。
THANKS。
详细描述
黄酮化合物是由两个芳香环通过一个氧原子相互连接而成的化合物,通常与糖 结合形成苷类。根据连接的芳香环数量,黄酮化合物可以分为单黄酮和双黄酮 两类。单黄酮只有一个芳香环,而双黄酮有两个芳香环。
黄酮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功能
总结词
黄酮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与功能,如抗氧化、抗 炎、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等。
详细描述
利用色谱技术如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可以将复杂的黄酮化合物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单一纯化的黄酮化 合物,为后续的鉴定和研究提供基础。
黄酮化合物的质谱鉴定
总结词
质谱鉴定可以提供黄酮化合物的分子量和结构信息。
详细描述
通过质谱分析,可以确定黄酮化合物的分子量,同时结合其裂解规律,推断出黄酮的分子结构和官能 团组成,为黄酮化合物的鉴定提供有力依据。
详细描述
黄酮化合物解谱技术也可应用于食品分析中,通过检测食品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了 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有助于评估食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为食品研发和质
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黄酮化合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结词
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详细描述
黄酮化合物解谱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 广泛的应用,如疾病诊断、药效研究、药物 代谢等。通过研究黄酮类化合物在生物体内 的代谢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疾病的 发病机制和药物的作用原理,为疾病治疗和 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鉴定

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鉴定

AlCl3
OH O O Al O
3+
HCl/H2O
O O Al3+
形成络合物的能力: 黄酮醇3-OH >黄酮5-OH(二氢黄酮5-OH)> 邻二酚 羟基 > 二氢黄酮醇5-OH 邻二酚羟基和二氢黄酮醇 5-OH 在酸性条件下不与 AlCl3络合; 但不在酸性条件下,五者皆与Al3+络合; 形成络合物越稳定,红移越多。
H-5 较 H-6 、 H-8 低场,是由于羰基的负屏蔽 效应的影响。 H-6、H-8较5, 7-二OH黄酮在较低场,且相 互位置可能颠倒。
(二) B环质子 δ6.5-8
1.4’-氧取代黄酮类化合物 2' 3'
OR 6' 5'
H-3’, 5’ 6.5-7.1, d, J=8.5Hz H-2’, 6’ 7.1-8.1, d, J=8.5Hz 由于C环对H-2’, 6’的负屏蔽作用大于对H-3’, 5’, 且H-3’, 5’受4’-OR的屏蔽作用,故前者较低场; C环氧化程度越高,H-2’, 6’处于越低场的位置。
H HO HO
OH O H(a) 2'' OH H -D-glc H(a) H3C 1'' OR HO
H H HO H O 2'' OH -L-rha
OR 1'' H(e) H(e)
糖上的氢
化合物 黄酮醇3-O-葡萄糖苷 黄酮醇7-O-葡萄糖苷 黄酮醇4'-O-葡萄糖苷 糖上的H-1’’ 5.70-6.00 4.80-5.20
rha O O O OH O OH rha
山柰酚3,7-二鼠李糖苷
三、1H-NMR
常用溶剂:氘代氯仿(CDDl3),氘代二 甲 基 亚 砜 ( DMSO-d6 ) , 氘 代 吡 啶 (C5D5N)。 也可将黄酮类化合物制成三甲基硅醚衍 生物溶于四氯化碳中进行测定。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别与结构测定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别与结构测定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别与结构测定作者:佚名来源:发表时间:2006-04-12 浏览次数:299 字号:大中小一、利用紫外光谱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中的紫外吸收光谱由两个主要吸收带组成。

出现在300~400n m之间的吸收带称为带Ⅰ,出现在240~280nm之间的吸收带称为带Ⅱ。

不同类型的黄酮化合物的带Ⅰ或带Ⅱ的峰位、峰形和吸收强度不同,因此从紫外光谱可以推测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结构类型峰位(nm)组内区别组间区别带Ⅰ带Ⅱ(峰位)(峰强)黄酮310~350250~280带Ⅰ不同Ⅰ、Ⅱ皆强黄酮醇350~385250~280异黄酮310~330(肩峰)245~275带Ⅱ不同Ⅰ弱Ⅱ强二氢黄酮(醇)300~330(肩峰)275~295查耳酮340~390230~270(低强度)带Ⅰ不同Ⅰ强Ⅱ弱橙酮380~430230~270(低强度)当向黄酮类化合物的甲醇(或乙醇)溶液中分别加入甲醇钠(NaOMe)、乙酸钠(N aOAc)、乙酸钠-硼酸(NaOAc-H3BO3)、三氯化铝或三氯化铝-盐酸(AlCl3/HCl)试剂能使黄酮的酚羟基离解或形成络合物等,导致光谱发生变化。

据此变化可以判断各类化合物的结构,这些试剂对结构具有诊断意义,称为诊断试剂。

黄酮和黄酮醇类(一)黄酮、黄酮醇类在甲醇中的UV光谱特征黄酮或黄酮醇的带Ⅰ是由B环桂皮酰基系统的电子跃迁所引起的吸收,带Ⅱ是由A环的苯甲酰基系统的电子跃迁所引起的吸收。

黄酮和黄酮醇的UV光谱图形相似,仅带Ⅰ位置不同,黄酮带Ⅰ位于304~350nm,黄酮醇带Ⅰ位于358~385nm。

利用带Ⅰ的峰位不同,可以区别这两类化合物。

黄酮、黄酮醇的B环或A环上取代基的性质和位置不同将影响带Ⅰ或带Ⅱ的峰位和形状。

例如,7和4′位引入羟基、甲氧基等含氧取代基,可引起相应吸收带向红位移。

又如3-或5 -位引入羟基,因能与C4=O形成氢键缔合,前者使带Ⅰ向红位移,后者使带Ⅰ、带Ⅱ均向红位移。

黄酮类化合物PPT课件

黄酮类化合物PPT课件
35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一、提取 黄酮类化合物在花、液、果等组织中,多以 苷的形式存在; 在木部坚硬组织中,多以游离苷元形式存在; 根据化合物极性不同,溶解性不同,采用不 同溶剂提取。
36
1. 苷元
多剂用提C取H;Cl3、Et2O、EtOAc等极性较小溶
对于多 取;
OCH3化


分,

基衍生物可视为二氢黄酮的异构体,二者可 相互转化。
5'
4'
6'
3'
1'
2' O
23 1
4 65
11
查耳酮
红花所含的色素红花苷是第一个发现的查耳酮类植
物成分。
HO
O
HO
OH
OH 异构化
OH
HO Oglc O
HO Oglc O 红花苷(carthamone)(黄色
新红花苷(neo-carthamin)(无色) 氧化酶 SO2
7,4'-二OH 4'-OH, 7-glc
O
葛根素
7,4'-二OH,8-C-glc
葛根总黄酮具有扩冠、增加冠脉流量及降低心肌耗氧 量等作用。大豆素具有类似罂粟碱的解痉作用。
大豆苷、葛根素及大豆素均能缓解高血压患者的头痛 等症状。
13
豆科植物 葛。
14
7.二氢异黄酮类
CH3O
O
O
O O
紫檀素
15
8.双黄酮类
29
2. 黄酮类化合物的羟基苷化后,水溶 性相应增大,而在有机溶剂中的溶 解度相应减小。 黄 酮 苷 一 般 易 溶 于 H2O, MeOH, EtOH等,难溶或不溶于苯,氯仿等。

天然药物化学-黄酮NMR

天然药物化学-黄酮NMR
(表 5-13) )
2'
3'
OR
6' 5'
如芹菜素的氢谱
2,3',4'-二氧代黄酮及黄酮醇类化合物 , 二氧代黄酮及黄酮醇类化合物 H-5' 6.7~7.1 (d, J=8.5Hz) H-2' 7.2~7.9 (d, J=2.5Hz) 有时重叠, 有时重叠,难以区别 H-6' 7.2~7.9 (dd, J=8.5,2,5Hz) 表 5-14 区别3'-羟-4'-甲氧基与 4'-羟-3-甲氧基 区别 羟 甲氧基与 羟 甲氧基
多数黄酮类化合物苷元在电子轰击质谱(EIMS)中分子离子峰 中分子离子峰 多数黄酮类化合物苷元在电子轰击质谱 (M+)较强,常为基峰,因此不需制成衍生物即可进行测定.但是 较强, 基峰, 较强 常为基峰 因此不需制成衍生物即可进行测定. 黄酮类化合物的苷类如不制成适当衍生物, 黄酮类化合物的苷类如不制成适当衍生物,是很难看到其分子离 子峰.有时即使将其全甲基化或全乙酰化, 子峰.有时即使将其全甲基化或全乙酰化,分子离子峰的强度仍 然很低. 然很低. 黄酮类化合物的苷元除分子离子峰外,在高质量区主要的峰还 黄酮类化合物的苷元除分子离子峰外, 含有甲氧基者), 有M-H,M-CH3(含有甲氧基者 ,M—CO,M—CHO.对鉴定黄 , 含有甲氧基者 , . 酮类化合物最有用的离子是含有完整A环和 环的碎片离子. 环和B环的碎片离子 酮类化合物最有用的离子是含有完整 环和 环的碎片离子.这些 离子分别用A 等来表示. 离子分别用 1,A2……和B1,B2……等来表示.其中有的离子是 和 等来表示 由逆Diels-Alder(RDA)裂解产生的.但查耳酮例外,它的羰基两 裂解产生的. 由逆 裂解产生的 但查耳酮例外, 边直接断裂. 边直接断裂. 黄酮类化合物有下列两种基本的裂解方式.其中裂解方式 相当 黄酮类化合物有下列两种基本的裂解方式.其中裂解方式I相当 裂解. 于RDA裂解. 裂解

黄酮类化合物分析课件

黄酮类化合物分析课件
品。
结晶法
利用黄酮类化合物在不 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 ,通过结晶得到纯品。
膜分离技术
利用膜的透过性,将黄 酮类化合物与其他杂质
分离。
分子蒸馏技术
利用分子蒸馏的原理, 使黄酮类化合物与其他
组分分离。
分离纯化实例
从槐米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
采用乙醇回流提取,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黄酮类化合物。
安全使用建议
控制摄入量
虽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摄入过量可能对 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建议根据个人情况适量摄入。
注意食物搭配
某些食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能与药物或其他食物成分发 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在摄入富含黄酮 类化合物的食物时,应注意食物搭配。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谨慎摄入
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摄入 黄酮类化合物,避免过量摄入。
06 黄酮类化合物的前景展望
新资源开发
植物资源
随着植物药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植物被发现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为新资源开发提供 了广阔的来源。
微生物资源
微生物发酵是获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新途径,通过筛选和优化发酵条件,有望实现大规模 生产。
新分析方法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
随着色谱技术的发展,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黄 酮类化合物分析中表现出更高的分离度和灵 敏度。
分类
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根据其连接的基团 和取代基的不同进行分类,如黄酮、 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等。
生物活性与功能
生物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 、抗菌等。
功能
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中发挥着多种功能,如防御机制、光合 作用调节等,同时对人体健康也有益,如降低心血管疾病风 险、提高免疫力等。

《黄酮实例和苷类》课件

《黄酮实例和苷类》课件

黄酮苷类的提取与分离
总结词
黄酮苷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主要包括溶剂提取 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高速逆流色谱等。
详细描述
黄酮苷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常 见的提取方法有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等。 其中,溶剂提取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 溶剂,将黄酮苷类化合物从植物中提取出来。分离方 法包括高速逆流色谱、硅胶柱色谱、大孔吸附树脂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黄酮苷类化合物的不同性质进行 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的黄酮苷类化合物。
详细描述
黄酮苷类化合物是由黄酮类化合物与糖类通过糖苷键结合形成的复杂化合物,根据连接的糖基类型, 可以分为单糖苷、双糖苷、三糖苷等。其中,常见的黄酮苷类化合物有芹菜素-7-葡萄糖苷、芦丁、橙 皮苷等。
黄酮苷类的生物活性
总结词
黄酮苷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 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
VS
详细描述
黄酮苷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 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 激反应;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 减轻炎症症状;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 瘤细胞生长和扩散等。这些生物活性使得 黄酮苷类化合物在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方 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4
黄酮苷类化合物实例
芦丁
总结词
天然存在的黄酮苷类化合物
详细描述
芦丁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黄酮苷类 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具 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过敏等药理 作用。
橙皮苷
总结词
柑橘类水果中的重要成分
详细描述
橙皮苷是柑橘类水果中的重要成分, 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等作用, 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毛细血管保护剂 。
柚皮苷
总结词
柚子中的主要黄酮苷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课堂PPT)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课堂PPT)
可能有邻二酚羟基i带紫移3040nmi带紫移5060nmab环均可能有邻二酚羟基甲醇谱可能有3或和5羟基i带红移3555nm只有5ohi带红移60nm只有3ohi带红移5060nm可能同时有3和5羟基i带红移1720nm除有5oh外尚有6or取代小结meoh确定黄酮类型甲醇钠确定4?oh和7oh醋酸钠确定7oh醋酸钠硼酸确定邻二酚羟基alclhcl确定3oh5oh及邻二酚羟基加入试剂带ii说明样品meoh黄酮类及黄酮醇类250285304385两峰强度基本相同具体位置与母核上电负性取代基oh有关ohoch越多越长移naome无意义4060nm不变或增强5060nm下降有4oh无3oh有3oh无4oh有34oh或334oh衰减更快7oh带iii随加naome时间延长逐渐衰减320330nm有吸收成苷后消失naoac未熔融520在长波一侧有明显的肩7ohnaoac熔融4065有4ohnaoac101230有67oh或78oh56oh无hcl60506035551720有3oh有35二oh有5oh无3oh有6or无3oh5ohalcl光谱alclhcl光谱30405065ab环皆有邻二酚羟基ab环皆无邻二酚羟基甲醇谱i带和ii带相似i带为359nm故为黄甲醇钠谱i带红移41035951nm示有4oh327nm有峰示有7oh
21
rha-glc-O
O
OH O hesperidin
优点:
OH
pyridin
hexa-trimethyl-silyl
OCH3 (CH3)3SiCl -rha-glc-O [(CH3)3Si]2NH
O
MeOH-H2O
O OSi(CH3)3
OSi(CH3)3 OCH3
①无干扰信号,勿须昂贵的氘代试剂;
HO
H

黄酮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鉴定卫生部规划教材天然药物化学(第5版)

黄酮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鉴定卫生部规划教材天然药物化学(第5版)

黄酮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鉴定卫⽣部规划教材天然药物化学(第5版)黄酮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鉴定⽅法:谱学特征——解析:UV 1H 谱13C 谱MS化学⽅法、⾊谱⽅法----辅助⼿段⼀、纯度检查:1、TLC:三种以上展开剂,与标准品共层析(Rf、斑点颜⾊、形状相同)2、测定mp:熔距1—2℃测定混合mp(与标准品):纯度不够,mp↓⼆、紫外光谱测甲醇光谱:黄酮化合物的UV 光谱特征,对区分各种类型的黄酮具有意义加诊断试剂:当加⼊诊断试剂时,通过光谱的改变⼜可推测基本结构中OH取代情况,提供结构信息优点:1、规律性强2、测试技术合理3、样品⽤量少特征:母核有两个吸收带(⼀)、黄酮化合物在MeOH 中的基本光谱母核====取代基的影响:⼀、位置A环取代:影响带Ⅱ的峰形和峰位,对带Ⅰ基本⽆影响B环取代: 影响带Ⅰ的峰形和峰位,对带Ⅱ影响很⼩,只影响其峰形。

注意:当5位有取代基时即影响带Ⅰ⼜影响带Ⅱ,因为5位取代基可与4位羰基形成亲电系统,⽽4位羰基⼜直接参与两个共轭系统。

⼆、种类---OH :使峰红移;---OCH3 :或---OH 甲基化,或糖苷化,则红移减⼩三、数量有加和性,取代基数⽬越多,影响越⼤。

--OH 数⽬增加,则红移更多1、黄酮、黄酮醇类:同:UV光谱相似,2个主峰,峰形及峰强度相似。

异:Band Ⅰ峰位不同黄酮:304~350 nm黄酮醇:352~385 nm (C3-OH游离)黄酮醇:328~357 nm (C3-OH被取代)2、⼆氢黄酮、⼆氢黄酮醇、异黄酮类同:苯甲酰系统相同,桂⽪酰系统被破坏Band Ⅱ吸收强,Band Ⅰ吸收弱,可作为Band Ⅱ的肩峰或低强度峰出现。

异:Band Ⅱ的峰位不同异黄酮:245~270 nm (270-25)⼆氢黄酮、⼆氢黄酮醇:270~295 nm (270+25)3、查尔酮、橙酮类同:Band Ⅰ为主峰,强度⾼,Band Ⅱ弱或为肩峰异:Band Ⅰ峰位不同查尔酮:340~390 nm橙酮:370~430 nm1、判断结构类型峰强:BandⅡ= BandⅠ黄酮BandⅡ>BandⅠ⼆氢黄酮、异黄酮BandⅡ<BandⅠ查⽿酮、橙酮2、判断C3—OH 的存在状态有C3—OH BandⅠλmax >350 nmC3—O糖苷BandⅠλmax <350 nm注意:黄酮及黄酮母核上的羟基甲基化或苷化时,将引起相应吸收带向紫移,带Ⅰ紫移更明显。

黄酮类药物的太赫兹光谱研究

黄酮类药物的太赫兹光谱研究

偏振效应
太赫兹波的偏振状态对黄酮类药 物的反射光谱有一定影响,需要 考虑偏振效应进行光谱解析。
04 黄酮类药物结构与太赫兹 光谱关系研究
黄酮类药物结构特点
黄酮类药物基本骨架
黄酮类药物具有一个共同的基本骨架,即两个苯环通过中 央三个碳原子相互连接而成的C6-C3-C6结构。
官能团多样性
黄酮类药物在基本骨架的基础上,可连接多种官能团,如羟基 、甲氧基、糖苷等,这些官能团赋予药物不同的生物活性。
溶剂效应
溶剂种类和浓度对黄酮类 药物的太赫兹吸收光谱有 一定影响,需要考虑溶剂 效应进行光谱解析。
黄酮类药物太赫兹透射光谱特性
透射率与频率关系
黄酮类药物在太赫兹频段的透射率随频率变化,可用于研究药物 的光学性质和分子结构。
厚度依赖性
药物样品的厚度对其太赫兹透射光谱有影响,需要进行厚度校正 以获得准确的光谱信息。
药物代谢研究
通过监测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的太赫兹光 谱变化,研究黄酮类药物的代谢途径和速率 。
新型黄酮类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药物筛选
利用太赫兹光谱技术高通量筛选具有潜在药理活性的黄酮类化合 物,加速新药研发进程。
药物结构优化
根据太赫兹光谱信息,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 药效和降低毒副作用。
中。
黄酮类药物的种类
02
常见的黄酮类药物包括黄酮、黄酮醇、异黄酮等。
黄酮类药物的生物活性
03
黄酮类药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
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太赫兹光谱技术概述
太赫兹光谱技术的定义
太赫兹光谱技术是指利用太赫兹波段的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 获取物质内部信息的一种光谱分析技术。

槲皮素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

槲皮素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

槲皮素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槲皮素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可真是个有趣又有点小复杂的事儿呢。

咱们先得知道槲皮素是啥模样,就好比你要认识一个新朋友,得先看看他长啥样吧。

槲皮素啊,是个黄酮类化合物,它的结构就像一个精心搭建的小积木城堡。

那核磁共振氢谱呢,就像是这个小城堡里每个小居民(氢原子)发出的独特声音。

在看氢谱的时候,咱们会看到好多峰。

这些峰就像不同的小音符,每个音符都代表着一个氢原子或者一组有着相似环境的氢原子。

比如说,有一些峰可能比较高,就像唱歌里的高音部分,这说明这个氢原子或者这组氢原子的数量可能比较多。

就好比一个大家庭里人多,声音自然就大嘛。

那怎么区分这些峰代表的是哪个位置的氢原子呢?这就需要我们对槲皮素的结构特别熟悉啦。

槲皮素的结构里有不同的环,就像几个小圈子凑在一起。

每个环上的氢原子所处的环境都不太一样,就像住在不同小区的人,生活环境有差异。

比如说,苯环上的氢原子,它们就像是住在老胡同里的居民,彼此之间的关系比较固定,在氢谱上的位置也有一定的规律。

咱们再打个比方,氢谱就像一场音乐会,每个氢原子都是一个小乐手。

那些化学位移就像是每个乐手站的位置。

化学位移小的氢原子,就像是站在舞台前面的乐手,比较容易被发现。

而化学位移大的呢,就像是站在舞台后面的,要仔细找才能看到。

比如说,槲皮素结构里和氧原子挨得近的氢原子,它们的化学位移就会比较大,就像那些在舞台上比较特殊位置的乐手,很有自己的特点。

有时候啊,我们还会看到峰的裂分。

这裂分就像一个小家庭里的几个兄弟姐妹,虽然他们来自同一个家庭(同一个氢原子周围的环境),但是又有一些小区别。

比如说,一个氢原子旁边有一个相邻的氢原子,那这个峰可能就会裂分成两重峰,就像两个有点相似又不完全一样的小声音。

要是旁边有两个相邻的氢原子呢,就可能裂分成三重峰啦,就像三个小声音凑在一起。

在解析槲皮素核磁共振氢谱的时候,还得注意那些积分曲线。

这积分曲线就像是给每个小声音分配的音量大小。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优秀课件 (2)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优秀课件 (2)

(2)引入-OH即增加了极性基团,将增大水 中溶解度,引入-OH越多,增加越大,若甲基 化后,相当于减少了极性基团,则使溶解度 降低,相反,却增大了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 度,如,川陈皮素(5,6,7,8,3ˊ,4ˊ-六 甲氧基),可溶于石油醚。
(3) 花色素,溶解度较大,虽为平面型结
构,但因以离子状态存在,有普通盐的性
质,在水中电离成
O+
Cl-»òOH-
所以在水中较易溶解。
2、结合状态;
一般游离苷元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而易 溶于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及稀碱 溶液中,是因为分子中的酚-OH具有酸性,可与 碱成盐。
但黄酮类化合物一般多具有酚-OH,具有一 定的极性,所以,一般不溶于石油醚等很低极 性的溶剂。
OH
O
HO O HgOlc O O
65
O
HO OH
OÒHì¹ ¹ »¯ HO
glc O O
OÑHõ»¯ ø SO2
红花苷(无色)
HO O
红花苷(黄色)
OH
O glc O O
醌式红花苷(红色)
(4)其它;
花色素类
O 8
+1
2
3
5
4
HO
O+
OH
OH OH
OR
花青素母核
R=H 矢车菊素 R=OH 飞燕草素
黄酮醇
O
HO O
OH OH
O OH
◆二氢黄酮
O
OH O OH
槲皮素(3-O-云香糖:芦丁)
Me
HO
O
Me
O
OH O
法尔杜鹃素
OH
HO
O
OH

糙苏中黄酮苷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结构解析_丁明明

糙苏中黄酮苷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结构解析_丁明明
第 30 卷 第 1 期 2013 年 1 月
新乡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Vol. 30 No. 1 Jan. 2013
·13·
欁氉
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
欁氉
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
关键词: 糙苏; 核磁共振; 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 归属 中图分类号: R92239( 2013) 01-0013-03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a flavonoid glycoside isolated from Phlomis umbrosa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DING Ming-ming,YAN Fu-lin,BAI Yi-xiao,WANG Xiang
化合 物 的 核 磁 共 振 (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数据的详细全归属情况未见报道。本文通过 NMR 氢谱( 1 H-NMR) 、NMR 碳谱( 13 C-NMR) 、无畸变 极化转移技术( distortionless enhancement by polarization transfer,DEPT) 、异核单量子相干谱( heteronculear single quantum coherence,HSQC) 、异核多键相关( heteronuclear multiple-bond correlation,HMBC ) 等 NMR 技术对该化合物的碳氢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并对其结 构进行了阐述,现报道如下。

黄酮类物质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黄酮类物质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黄酮类物质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苏航;陈真【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5(000)006【摘要】富含黄酮类的食物与其代谢产物可以共同作用于机体细胞、分子,促进认知功能。

它们能特异性结合ERK和P13-K/Akt信号通路,增强神经保护蛋白、神经调节蛋白的表达,增加神经元的数量,改善神经元形态,加强递质传递。

同时,它们能通过增加脑血流量和激活海马神经元,抑制诱发神经元凋亡的神经毒性物质,阻止β淀粉样前体蛋白的聚合和加工,维持关键脑区突触链接的数量和质量,以延迟AD样疾病或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本文主要总结了黄酮类化合物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发展的延缓作用及相关机制,为后期研究提供思路。

【总页数】2页(P95-96)【作者】苏航;陈真【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药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南京 211198;中国药科大学药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南京 2111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参叶缓痴胶囊对模型大鼠慢性脑缺血性认知功能障碍改善作用机制研究 [J], 李驰坤;陈声武;欧喜燕;李晓兵;丁云录;张永和2.异黄酮类物质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李淑女3.黄酮类物质的生物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路晓庆;杨芮;李炘正;李卓玉;王伏生;张桓虎4.基于整合药理学平台探究滋补脾阴方药防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 [J], 周雯; 战丽彬5.生物质炭改善土壤矿质营养吸收的研究进展及作用机制分析 [J], 尧芳; 任天宝; 徐敏; 张福建; 徐辰生; 马光近; 张庄仪; 谢廷鑫; 刘国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酮化合物解谱

黄酮化合物解谱

6.89, d, J=8.4Hz
OH O
0.99, br s
7.62, d, J=8.4Hz
7.5
5.0
2.5
HO
O H 70.6
11.2
Me
Ha
25.7
Hb H
75.7
O
174.5 71.5
40.2
0.69, d, J=6.9Hz
OH
7.53, s
M eO
O
3.86, s
OH
6.48, s
6.70, s
6.89, d, J=8.4Hz
OH O
0.99, br s
7.62, d, J=8.4Hz
12.5
10.0
7.5
5.0
2.5
0.0
HO
O H 3.49, m
0.60, t, J=7.2Hz
3.47, m
69.9
98.4
161.8
156.2
17.6 Me
O 70.4
99.5
HO
71.1
70.2
HO
OH
105.9
134.6 130.8
161.0
178.0
O
OH O
70.1
18.0Me
O 70.8
101.9
HO
71.6
70.3
HO
OH
115.5 160.2
OH
115.5
黄酮苷类化合物的糖基H-1的化学位移
1H-13C COSY Spectrum of Kaempferol-3-O-glucosyl (1→2)rhamnoside
G6
61.7
3.00 3.20 3.40 3.60 3.8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糙苏( 气生部分) 于 2010 年 7 月采自山西省沁源县灵空山,由河南农业大学植物 分类学朱长山教授鉴定。熔点用北京光电设备厂生 产的 X-4 显微熔点测定仪测定; NMR 由德国 Bruker 公司生产的 Brucker AM-400 型超导核磁波谱仪测定; 柱层 析 用 硅 胶 ( 200 ~ 300 目) 及 薄 层 层 析 用 硅 胶 GF254 ,均由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 薄层显色剂: 体积分 数 5% 浓硫酸-乙醇溶液;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 2 提取与分离 将糙苏干燥叶子( 10 kg) 粉碎, 用体积分数 70% 的丙酮 / 水室温浸泡 4 次,每次6 d, 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丙酮味。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萃 取得浸膏 420 g,少量甲醇溶解后用 D101 大孔吸附 树脂层析,体积分数 80% 甲醇 / 水洗脱除去色素,洗
( Pharmacy College,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3,Hen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tructure of flavonoid glycosides from Phlomis umbrosa. Methods The extractive
of plant was isolated and purified by means of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its structure was elucidated by spectroscopic experiments( 1 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3 C-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mass spectrum,ultraviolet spectroscopy, infrared spectroscopy) . Results The structure of compound w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lucidated as apigenin-7-O-β-D-glucuronide methyl ester. Conclusion The experimental foundation has been laid for study of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Key words: Phlomis umbrosa;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pigenin-7-O-β-D-glucuronide methyl ester; assignment
糙苏是唇形科糙苏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分 布于地中海和亚洲中部和东部,全世界有 100 种以 上,我国有 41 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西南地区种类 最多[1]。糙苏的根或全草均可入药,其性味温辛,可 祛风,糙苏地上部分具有清热消肿、治疗感冒和补肝 肾、续筋骨、止血安胎、散寒、生肌等功效,用于治疗感 冒、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疮烂、久溃不愈等症[2-4],人 们将它作为一种无毒副作用的草药使用。糙苏属植 物含有环烯醚萜类、二萜、三萜类、黄酮类、苯基乙醇 苷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代 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大多黄 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具有抗炎、抗过敏、 抗凝血、抗癌及保护胃黏膜等作用[5-9]。为了更深入 地研究糙苏中的活性成分,本文对该植物进行化学成 分的研究,从中分离得到多种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 其中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 简称化合物 1) 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黄酮苷类化 合物。虽然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在 Adenocalymma alliaceum 植物中分离得到该化合物[10],但是关于此
·14·
新乡医学院学报
http: / / www. xxyxyxb. com
2013 年 第 30 卷
脱液减压浓缩,得浸膏 405 g。硅胶柱层析,以三氯 甲烷 / 甲醇( 30∶1,20 ∶1,10 ∶1,5 ∶1,3 ∶1) 梯度 洗脱,以薄层层析检测,分为 A、B、C、D、E 5 个部分。 E 部分以硅胶( 200 ~ 300 目) 进行柱层析,以氯仿 / 甲醇( 10∶1) 为洗脱剂,再用硅胶 GF254 进行薄层层 析,氯仿 / 甲醇( 5∶1) 为展开剂,收集并纯化得到化 合物 1( 53 mg) ,其结构通过理化性质及紫外光谱 ( ultraviolet spectroscopy,UV ) 、红 外 光 谱 ( infrared spectroscopy,IR ) 、电 喷 雾 电 离 ( 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 、质谱 ( mass spectrum,MS) 、NMR 等各种 技术进行归属鉴定。 1. 3 NMR 实验条件 样品以 Pyridie-d5 为溶剂, 常温测试,以四甲基硅烷( tetramethylsilane,TMS) 为 内标。所有 NMR 实验均在 Bruker 400 型超导 NMR 仪 上 进 行。1 H-NMR 的 工 作 频 率 为 400 MHz,13 CNMR 的工作频率为 100. 5 MHz,以 Pyridie-d5 为溶 剂,使用 5 mm NMR 探 头,NMR 实 验 在 室 温 下 进 行,1 H-NMR 谱采用正检测探头,HSQC 谱实验中13 C 谱宽为 18 000 Hz,采样数据点阵: t2 × t1 = 10,宽为 8 000 Hz,数 据 点 为 32 000,弛 豫 延 迟 为 2 s。13 CNMR 的谱宽为 25 000 Hz,数据点为 32 000,弛豫延 迟为2 s。二维谱均为 24 × 512,HMBC 实验中13 C 谱 宽为 18 000 Hz,1 H 谱宽为 5 600 Hz,d2 = 1 /2JCH = 3. 45 ms( JCH为碳氢偶合常数) ,采样数据点阵: t2 × t1 = 1 024 × 256。
本文引用: 丁明明,闫福林,白意晓,等. 糙苏中黄酮苷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结构解析[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3,30( 1) : 13-15.
糙苏中黄酮苷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结构解析
丁明明,闫福林,白意晓,王 翔
( 新乡医学院药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摘要: 目的 研究糙苏中黄酮苷类化合物的结构。方法 采用柱层析( CC) 对植物中的提取物进行分离提纯, 并利用现代波谱方法( 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质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 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确定了 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的结构。结论 为糙苏中活性成分黄酮苷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糙苏; 核磁共振; 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 归属 中图分类号: R9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7239( 2013) 01-0013-03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a flavonoid glycoside isolated from Phlomis umbrosa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DING Ming-ming,YAN Fu-lin,BAI Yi-xiao,WANG Xiang
图 3 化合物 1 的结构图 Fig. 3 The structure of compound 1
3 讨论
由13 C-NMR 和 DEPT 图谱可以看出,化合物共 显示 22 个 碳 信 号,其 中 8 个 季 碳 δC 182. 62、 164. 77、163. 42、162. 50、157. 67、106. 56、121. 75、 162. 67,7 个 次 甲 基 碳 δC 103. 82、95. 03、100. 34、 128. 78、128. 78、116. 65、116. 65,显示出黄酮类化合 物 结 构 特 征,推 断 化 合 物 中 具 有 黄 酮 的 结 构 片 段[11]。在其余的 7 个信号中,除了 δC 51. 90 为甲氧 基外,其 他 6 个 碳 的 化 学 位 移 分 别 为 δC 170. 02、 101. 43、77. 31、77. 04、74. 23、72. 66,推断出分子中 具有 1 个葡萄糖醛酸的片段[12]。
2 结果
图 1 化合物 1 的 HSQC 图 Fig. 1 HSQC spectrum of the compound 1
图 2 化合物 1 的 HMBC 图 Fig. 2 HMBC spectrum of the compound 1
2. 1 化合物 1 一般性状 化合物 1 为淡黄色无定 形粉末,AlCl3 喷雾显黄色荧光,Molish 反应显阳性。 mp: 240 ~ 242 ℃ ; ESI-MS: m / z 459[M-H]-,推测其 分子式为 C22 H20 O11 。 2. 2 NMR 数据 1 H-NMR( 400 MHz,Pyridie-d5 ,d, ppm,TMS ) : 6. 90 ( 1H,s,H-3 ) ,6. 88 ( 1H,d,J = 2. 0 Hz,H-6) ,7. 15 ( 1H,d,J = 2. 4 Hz,H-8 ) ,7. 82 ( 1H,d,J = 8. 8 Hz,H-2',6') ,7. 19( 2H,s,H-3',5') , 6. 06( 1H,d,J = 7. 2 Hz,H-1″) ,4. 43 ( 1H,m,H-2″) , 4. 47( 1H,m,H-3″) ,4. 61( 1H,t,J = 8. 8 Hz,10. 4 Hz, H-4″) ,4. 95( 1H,d,J = 9. 6 Hz,H-5″) ,3. 63( 3H,S) ; 13 C-NMR( 100 MHz,Pyridie-d5 ,δ,ppm) : 164. 77 ( C2) ,103. 82 ( C-3 ) ,182. 62 ( C-4 ) ,162. 50 ( C-5 ) , 100. 34( C-6 ) ,163. 42 ( C-7 ) ,95. 03 ( C-8 ) ,157. 67 ( C-9) ,106. 56( C-10) ,121. 75( C-1') ,128. 78( C-2', 6') ,116. 65 ( C-3',5') ,162. 67 ( C-4') ,101. 43 ( C1″) ,74. 23 ( C-2″) ,77. 31 ( C-3″) ,72. 66 ( C-4″) , 77. 04( C-5″) ,170. 02( C-6″) ,51. 90( OCH3 ) 。 2. 3 二维相关图及结构 结果见图 1、图 2、图 3。通 过异核碳氢相关二维实验技术,对化合物 1 进行 HMBC 和 HSQC 实验,结合碳氢化学位移,推出其结构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