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案

主讲:夏永庚博士教育学院教育学系

专题1:先秦的学校教育

教学目标:

理解学习教育史的意义;

了解三代时期学校教育的基本状况;

掌握六艺课程体系形成的原因、内容及相应的功能;

掌握孔子关于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教育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三代时期的六艺课程体系及其原因、功能;

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学内容和过程:

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史?

1、历史告诉了我们什么?

事实: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结果……

2、我们又可以从历史当中获得什么?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意义1:教育史为解释今天的教育现象和问题提供了完整的图像。

杜威:“没有协调和连贯,事件就不是事件,而仅仅只是偶发。假如过去有任何意义,则必须和现在做协调。颠倒过来也是真的:(那就是)现在必须和过去相联接。”

教育史是收集教育领域的记忆,没有它我们就无法获得当代教育问题的完整图像。教育史是一种实践的过去,通过这样一个第三空间,为理解和解释今天的教育现象和问题提供了思想资源。

意义2:教育史为当今的教育改革和实践提供智慧资源。

教育史将帮助我们觉察教育改变的可能性和复杂性,并意识到将过去的学说和实践扭转到现在的情境中是困难的。

教育史是个人记忆的延伸,一种教育者们能共同分享的延伸,使成为专业领域的记忆。就教育史发生的作用而言,它能规范和指导改革者的活动。

古为今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总括为:学史明智。

三代时期的学校教育

一、夏朝时期的学校及其教育

1、国学:“序”

教育内容1:军事教育

《孟子·腾文公上》记载:“序者,射也”

《尚书·甘誓》有“御非其马之正”

主要包括射箭和驾驭马车之术。

教育内容2:养老敬老的道德教化

《礼记·王制》中说,“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2、乡学:校

《史记·儒林列传》记载“乡里有教,夏曰校”

孟子认为校这类学校的目的是教人“明人伦” ,朱熹认为“校,以教民为义”,由此推断校主要是教人知道基本的做人的伦理道德观。

3、夏朝学校教育特点:

第一,教育内容以军事教育为主,这是与夏朝是奴隶制国家的性质紧紧相连的。

第二,开始具备伦理道德教育的萌芽,这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开端和标志。

二、商朝时期的学校及其教育

商朝殷墟文字是我国古代信史的开始。

1、中央学校,包括大学、小学和瞽宗。

《礼记·明堂位》:“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瞽宗。”

《礼记·王制》:“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

2、地方学校

《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有:“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朱熹解释说:“庠以养老为义,校以教民为义,序以习射为义,皆乡学也。”

3、教育内容

第一项:军事教育。包括两个部分,射箭、驾车。“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第二项:思想道德教育,主要以“孝”为核心。《礼记·表记》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

“尊神、事鬼”是商代政治的特点,也是商代教育的特点。他们把尊神和孝祖融合在一起。奠定了守孝三年的传统。

第三项:读写算的教育。殷商时代,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中,单字已经达3500个,大都是象形文字,但形声、会意、假借等方法已经普遍运用。

天文历法有很大进步,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卜辞中出现的最大的数字已经达到三万。出土文物还表明,商代已经能进行一般的算数运算,并能绘制较复杂的几何图形。

第四项:礼乐教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是军事教育,祀指与祭祀相应的礼乐之教。由于殷人特别强调“尊神事鬼”,所以与之相对应的礼乐是必不可少的。当时的瞽宗就是专门演奏和学习音乐的学校。

4、商朝时期教育特点

第一,正规的学校教育制度开始逐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开始诞生;

第二,教育内容开始变得丰富,初步具备当今学校意义上的教育内容体系;

第三,宗教色彩浓厚。

三、周朝时期学校教育

第一类:国学:国学里面分大学和小学。

(1)大学。大学又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辟雍、东学“东序”、西学“瞽宗”、南学“成均”、北学“上庠”。

五学之中,有设科分教之意:太学为承师问道,天子自学、举行盛典之所,由太师、太保、太傅主之;南学成均为学乐之所,由大司乐主之;北学上庠,为学书之所,由诏书者主之;东学东序,为学干戈羽乐之所,由乐师主之;西学瞽宗,为演礼之所,由礼官主之。

《礼记·文王世子》“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乐,皆于东序。小乐正学干,大胥賛之,胥鼓南。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秋学礼,礼执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凡祭与养老、乞言、合语之礼,皆小乐正诏之于东序。大乐正学舞干戚语说命乞言,皆大乐正授数,大司成论说在东序。”这一段表明,大学的教学已经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所和固定的人员进行教学,已经具有现代意义上的课程安排之义。

关于大学的考核评价问题,《礼记·学记》中有载:“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2)小学。据《礼记·王制》所载,“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

《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御外,学书计……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送诗舞勺。成童,学射御。”主要涉及礼仪、书计、乐舞、射御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基于奴隶主贵族的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技能的基本训练。

第二类:乡学,主要是指各地方行政区自己设置的学校,名称有塾、序、痒、校等。

教学内容:《周礼·地官司徒》载:“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行,孝、友、睦、烟、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基本内容以德、行、艺为主。

周朝时期教育特点:

第一,教育内容更加丰富,且开始有了固定的时间由固定的人员进行教授的做法,更加制度化;

第二,开始有了评价思想的萌芽,以评促学和判断学习效果;

第三,开始逐渐形成六艺课程体系。

四、六艺课程体系

(一)“礼”之教

1、内容:朝堂之礼;祭祀之礼;待人接物之礼。

《礼记·曲礼》中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2、功能:

(1)政治功能,

“以仪辨等,则民不越”,就是说借各种礼仪标明尊卑上下的等级差别,可以教育百姓安分守己,遵守君臣上下之道;

“以刑教中,则民不暴”,借礼进行法制教育,可以使百姓懂得要守中不悖,防止暴乱的发生;“以度教节,则民知足”,是制定舆服制度,使百姓懂得物质享用的法度,从而知足安贫;“以贤制爵,则民慎德”,“以庸制禄,则民兴功”,指官职供奉方面的礼制,借以鼓励百姓善德,为国兴功立业,以求宠荣。

(2)道德教育功能。西周国学实施“三德”之教,即“至德、敏德、孝德”;在乡学实施七教,即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七项人伦之教。其中“孝”的观念是道德教育的核心。《礼记·祭统》载:“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祖为祭祀礼之首,其目的在于教民“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由此便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孝道。

(3)行为习惯养成功能。

西周时期的贵族,在国学中由保氏负责教授“六仪”,即“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体现西周的政治宗法制度和各种社交礼仪,以保证能在各种政治活动和社交场合,处置得体,不失身份。

就普通百姓而言,行为习惯的养成包括洒扫、应对、进退、饮食、起居、装饰、谈吐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据《礼记·内则》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惟女俞,男鞶革,女鞶丝”,这是讲在小孩能吃饭时,教育他们用右手,回答的时候,男用惟,女用俞,盛佩巾的袋,男用革,女用丝。这些日常行为习惯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二)“乐”之教

礼和乐是紧密相连的两个部分,《礼记·文世王子》曰:“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大意是礼侧重于从外部进行修身,而乐则侧重于对一个人的性情进行陶冶。

1、乐教的内容

此时的乐,是各种艺术的总称,郭沫若说,“中国旧时的所谓乐,它的内容包含的很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