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与失重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定律的应用---超重与失重

黑龙江省兰西县第一中学杨立君

一、说教材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中的第二个二级主题“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条目4:“……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要求学生能通过一些实验或具体的活动来了解和体验超重和失重。

超重与失重,既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又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

它还是当今宇宙开发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教材中安排这一节,既能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过的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又能增强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宇宙开发的联系,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热情。

二、说学情

本节课的学习者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已经学过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际运用,对概念的理解还很抽象。本节课要帮学生建立一个生动的场景,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消化,实现学以致用。

高中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超重失重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利用生活现象,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主动学习。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但应用还不够灵活,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利用相关实验现象抽象推理出科学的结论。

学生对物理实验具有较浓厚的兴趣,但对实验的观察不够全面,对试验中的问题应或该注意的问题缺乏深层次的理性思考。

三、说目标

考虑了上述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提出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a、认知目标:通过举生活中的事例已经课堂实验使学生

(1)了解超重与失重现象;

(2)运用牛顿定律研究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b、能力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情感目标: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结合我国的“神舟”号载人飞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爱国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1)超重、失重是一种假象,它不是重力的增加或减少,而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是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物体的重力依然存在且大小不变。对这一点的理解学生往往困难较大,所以理解超重与失重的本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之一,同时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2)超重与失重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分析超重与失重,加速度是关键。只有加速度才能反映物体的受力情况,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及初始状态才能决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因此,超重、失重中的物体的受力情况与加速度的定性、定量关系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之一。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教学的内容实际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应用归纳,所以本节教法以导引式教学法为主。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引导学生去“看”“问”“想”

“析”“用”最终归纳总结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在本节教学过程中,依照以“力”为主线,以“加速度”为突破点,以“牛顿运动定律”为手段,以“超重和失重”为归宿的思路进行教学,最终还是落实到力与运动的关系上。即什么样的受力情况和初始状态决定了物体什么样的运动状态,物体什么样的运动状态反映了物体什么样的受力情况。

教学中安排了三个演示实验,分别用于“想”、“析”、“用”三个环节。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出对“超重与失重”的感性认识;(约3分钟)

嫦娥奔月、夸父追日中国的追月计划人在太空(录象)

太空梭游戏太空人及游戏者的感觉体验

由以此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一个“超重与失重”的现象及感觉,从而导入新课。

2、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浓厚兴趣,正所谓“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约2分钟)

演示实验一:(用具:天平、纸盒、重物、砝码、细线、砂子)

情景一:托盘天平左右平衡

情景二:用剪刀剪断悬挂物b的细绳,天平的平衡破坏

以此设“问”,激“想”,引出学生对超重失重更深层次的探究兴趣。

3、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探求现象本质,循序渐进,突破难点(约13分钟)

演示实验二:(用具:弹簧称、铁架台、钩码、滑轮)

静止:示数=G

向上加速:示数>G

向下加速:示数

自由落体:示数=0

抓住“力”这一主线,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教学重点也是难点的突破。即(1)强调视重,定义超重、失重、完全失重;

(2)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揭示超重与失重的实质:不是重力发生变化,而是压力或拉力的变化。

4、通过精心设置的问题,承上启下,突出重点(约12分钟)

提出问题:就演示实验二讨论,物体做什么样的运动会出现超重或失重?静止?匀速?(上、下)加速?(上、下)减速?(上、下)

从分析比较到概括归纳,依然抓住力这一主线,以加速度为突破点,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最终归属到超重、失重上,反映的依然是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突出教学重点。

向上加速

向下减速具有向上的加速度超重状态

向上减速

向下加速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失重状态

5、联系生活实际,将物理知识推向生活,应用于生活,同时巩固本节的知识(约12分钟)

(1)课件演示人在电梯中上下的过程,就上面的六种运动状态分析超重、失重,进行定性讨论、定量计算;

(2)让某学生在体重计上迅速下蹲、快速起立,观察指针变化,进行分析释;

(3)对演示实验一的分析解释。

以质疑、析疑的方式,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让学生感受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的乐趣与喜悦。

6、小结本节知识要点,布置作业(约3分钟)

一通过小结,整理思路,突出重点;二通过布置的研究性问题,将课堂上激活起来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课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作业:我国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5号”的发射及回收过程中是否存在超重与失重?如果有?是有“超重”还是“失重”?超重与失重对人的心理及生理有没有影响?能不能克服?)

六、板书设计:1、超重:视重>重力

定义:2、失重:视重<重力

超3、完全失重:视重=0

与实质:1、重力依然存在且大小不变

失2、只是拉力或压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的改变

1、当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时,产生超重

产生条件:2、当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时,产生失重

3、当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且a=g时,产生完全失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