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喂养
早产儿和极低体重儿肠内外营养支持
次数
2h
(12~72h)
配方乳或 全张人乳
每隔1次喂养增
加1ml至最大5ml 2h
每隔1次喂养增加 1ml至最大10ml
2h
(150ml/kg)
全张配方乳 或人乳
10~15ml
2h
20~28ml 2~3h
10~14天
对750g更长
7~10天
21
LBW儿的喂养 (二)
时间
首次喂养
以后喂养
最后喂养方案 达全量喂养时间
营养时间(d)
拔胃管时间(d)12.2±8.3
31±11.2 <0.05
住院天数(d) 28.3±14.9 41.7±19.8 >0.05
14
肠内喂养的条件
无明显腹胀 无腹膜炎体征 鼻胃管引流或呕吐物无胆汁 有肠蠕动存在证据 无胃肠道出血 无肠梗阻 患儿心血管、呼吸、血液等情况稳定
15
2. 静脉供给氨基酸 3. 应用外源性胰岛素
34
肠外营养的葡萄糖输注 (三)
■ ELBW儿葡萄糖输注方案
1. 开始6mg/kg.min,若能耐受 逐渐增加至10~12mg/kg.min 若发生高血糖,减少GS输注速率
2. GS输注速率<3~4mg/kg.min,开始 应用胰岛素
3. 胰岛素剂量:0.5~1mU/kg.min, 维持血糖水平80~120mg/dl
(g/dl)
脂肪 1.63±0.23 3.68±0.4
(g/dl)
乳糖 5.96±0.2 6.49±0.21
(g/dl)
能量 51.4±2.4 65.6 ±4.3 (kcal/dl)
19
早产母乳营养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二)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方案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09; 47: 508-510
科学评估三要素
使用校正年龄
掌握生长曲线
定期随访评估
校正年龄(CA, Corrected Age)
例如:早产儿宝宝出生至今已经5个月了,但早产了3个月,因此在评估生长发育状况时,应被视为2个月大,即校正年龄2个月。
Fomon SJ, in Nutrition of Normal Infants 1977Wojcik, KY ET AL. J Am Dieter Assoc 2009O’Connor ET AL., Pediatrics 121;766, 2008
蛋白质
g/100 k cal
钙
mg/100 k cal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方案
根据出生胎龄,可分为: 早期早产儿:< 32 整周 中期早产儿:32 ~ 34 周 晚期早产儿:34 ~ 36 周 根据出生体重,可分为: 低出生体重儿:< 2500克 极低出生体重儿:< 1500克 超低出生体重儿:< 1000克
早产儿指妊娠不足37周出生的新生儿
铁
钙
钙剂和铁剂不能和奶一起吃,要在两次喂哺中间给予。两者也不能同时服用。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09; 47: 508-510
其他营养素的补充
早产儿/低体重儿生后应补充800-1000国际单位/天,3个月后改为400国际单位/天,直至2岁如果使用出院后配方奶粉喂养*,3个月后奶量达到900毫升以上时可不再额外补充,否则应当予以额外给予
出院后配方奶粉
请向临床医师或营养师咨询早产儿宝宝出院后的营养建议
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滴服喂养疗效论文
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滴服喂养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滴服喂养对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喂养效果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方法:45例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滴服喂养组)23例,对照组(早期鼻胃管喂养组)22例。
观察两组奶量增加速度、体质量增长速度、达全口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胎粪完全排出时间、累计光疗时间、住院时间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体质量增长速度较对照组增快(p<0.05),奶量增加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快(p<0.01),达全口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胎粪完全排出时间、累计光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
观察组无一例发生吸入性肺炎,对照组发生吸入性肺炎4例,两组差异显著(p<0.05)。
观察组胃出血、口腔炎、呼吸暂停、呕吐及腹胀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
结论:早期滴服喂养能较快提高胃肠道喂养的耐受性,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滴服喂养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已显著提高。
同时早产儿的喂养和早产儿的营养需求成为新生儿科医师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既往采用延迟开奶及限制奶量的喂养方式极易造成营养不良,宫外发育迟缓,长时间胃肠外营养亦有发生高血糖、胆汁瘀积症的风险。
近年来,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抚触等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疗效。
我院采用早期滴服喂养治疗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6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45例,男23例,女22例。
均符合下列条件:①胎龄≤34周;②体质量<1500g;③无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或遗传代谢性疾病。
④生命体征尚稳定。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早期滴服喂养组)23例,对照组(早期鼻胃管喂养组)22例。
两组在胎龄、出生体质量、头围、身长、入院时间、apgar评分方面差异均无均显著性,具有可比性,见表1。
完整版)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完整版)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在婴儿和儿童期是高风险人群,面临生长迟缓、感染性疾病和发育落后等问题,也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出院后科学的营养管理不仅关系到早产儿的体格生长,而且影响神经系统发育,与成年期慢性疾病相关。
在评价早产儿体格生长时,应根据校正年龄,即以胎龄40周(预产期)为起点计算校正后的生理年龄。
评价早产儿生长时应校正年龄至2岁,小于28周早产儿可校正至3岁。
早产儿的追赶生长应匀称增长,包括体重、身长和头围,适于胎龄早产儿达到校正月(年)龄的第25百分位(P25)~P50,小于胎龄早产儿>P10应视为追赶生长比较满意。
早产儿追赶生长的最佳时期是生后第1年,尤其是前6个月。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方案应根据营养风险程度进行分类。
母乳仍为早产儿的首选喂养方式,并至少应持续母乳喂养至6月龄以上。
对于胎龄<34周、出生体重<2 000 g的早产儿,可以采用人乳强化剂(HMF)加入早产母乳或捐赠人乳,以增加人乳中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确保其营养需求。
强化后人乳中主要营养素含量详见表2.SGA儿童的喂养策略应该根据胎龄而非出生体重来制定,以促进适度生长,特别是线性生长,从而确保良好的神经系统结局,并避免过度喂养,以降低远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对于早产SGA儿童,喂养应考虑到不同胎龄的成熟度来选择适当的喂养方式。
对于胎龄小于34周的SGA早产儿,他们属于高危或中危早产儿,出院后应采用强化人乳或早产儿过渡配方喂养,以促进体格生长适度均衡,尽可能使各项指标达到P10以上,特别是头围和身长的增长,以有利于远期健康。
对于出生体重相似的足月SGA和早产儿,其成熟度、生长轨迹和营养需求有很大差异。
为了避免短期过快的体重增长增加后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不推荐在足月SGA出院后常规使用早产儿配方或早产儿过渡配方促进生长。
2母乳喂养是首选无论是住院期间还是出院后,母乳喂养对于SGA儿童来说非常重要。
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喂养ppt课件
• 定义 • 消化系统特点 • 喂养方法 • 判断标准 • 护理干预
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定义
• 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 胎龄≤28周 出生体重<1000g
•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 胎龄≤32周 出生体重<1500g
• 早产儿 胎龄不满37周,体重<2500g
早产儿消化系统特点
消化系统功能不成熟 • 口腔 • 食管 •胃 •肠 •肝 • 胰腺 • 肠道菌群
• 早产儿因胃肠动力功能差及摄入少而形成 胎粪便少,加之肠蠕动乏力及协调能力差, 易发生粪便滞留、胎粪延迟排出
早期肠道微量喂养的优点:
①促进喂养耐受程度,保证体重增加。 ②促进胃肠激素分泌和胃肠动力,促进胃 肠功能及代谢的成熟。 ③减少发生胆汁淤积,减少对光疗的需要。 ④减少并发NEC的机会。 ⑤减少早期周身感染机会。
24h胃残留量超过喂养总量的1/4 胃残留物被胆汁污染 大便潜血实验阳性 大便稀薄,还原物超过2%(乳糖吸收不良) 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的 抚触 刺激排便 药物
体位
• 喂奶后竖抱婴儿30分钟 • 进食后将婴儿置于左侧卧位、俯卧位半小
时
非营养性吸吮(NNS)
喂奶延迟
• 动物试验表明,全静脉营养的小鼠,仅禁 食3天,就会出现肠黏膜萎缩,肠绒毛变平 以及乳糖酶合成受阻。延迟开奶可能会导 致日后喂养的风险增大(NEC),后续喂养 的安全性降低。
早产儿喂养
• 微量喂养:在肠道营养难以耐受时应积极开始非营 养为目的早期微量喂养(0.5 ml/h,维持5~10天).
• 口腔:孕13周开始有吸允动作,27-28周形 成有节律的非营养性吸允( NNS ),34周 以后建立吸允吞咽模式。
• 食管:呈漏斗状,缺乏腺体,弹力及肌层 不发达,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易发生 胃食管返流
早产儿根据体重喂养
早产儿根据体重喂养
早产儿现在越来越常见,一般未满37周就出生的新生儿被称为早产儿,因为没有足月,所以体重方面往往比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体重要低,对于早产儿在护理和喂养方面要特别讲究,因为其消化系统等各方面器官功能都还成熟,那么早产儿体重是多少?喂养方法有哪些?
早产儿刚出生时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第一个月体重平均每天增长30g。
对于早产儿的营养及喂养一般主张早喂养,这样会使其生理体重下降时间缩短,减少低血糖率发生率,血胆红素浓度也相对减少。
早产儿出生6~12小时可以开始喂糖水,24小时开始喂奶,以母乳最佳,体重过低如曾发生紫绀、呼吸困难或手术难产者,可适当推迟喂养,静脉补液。
哺喂方法
按早产儿成熟情况不同情况而定,对出生体重较重的、可以自己吸吮的早产儿直接哺乳,不能自主吸吮的用滴管或胃管喂养,摄入量按早产儿出生体重及成熟程度而定,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摄入量:出生10天内早产儿每日哺乳量(ml)=(婴儿出生实足天数+10)体重(克/100) ,10天后每日哺乳量(ml)=1/5-1/4体重(克) ,这个摄入量为最大摄入量,如早产儿吃不完,剩余部分由静脉补充,每天保证蛋白质、热卡和水分的供给。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早产儿是指孕期不足37周的婴儿,而低出生体重儿则是指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的婴儿。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出院后喂养需要特别注意,因为他们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免疫系统也相对较弱。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帮助父母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过程中保持宝宝的健康。
1.母乳喂养优先:母乳对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来说是最好的食物。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能提供宝宝所需要的免疫保护因子。
尽量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如果宝宝无法立即吸吮,可以尝试使用乳汁采集器收集母乳,然后通过医院提供的管道给宝宝喂食。
同时,妈妈要保持充足的液体摄入来促进母乳产量。
2.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需要比足月婴儿更多的热量和营养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通常,医生会推荐在喂奶中添加高能量配方奶粉或膳食补充剂。
确保宝宝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满足他们独特的营养需求。
根据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在准确称量和计算后喂养宝宝。
3.坚持规律喂养: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可能需要更小更频繁的进食,因为他们的胃容量较小。
起初,每次喂食量可能只有几毫升,但随着宝宝的成长,喂食量会逐渐增加。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宝宝的能量需求,夜间喂食也很重要。
确保与婴儿医生或营养师一起制定喂食计划,并根据宝宝的需求进行调整。
4.睡前喂饱:在孩子睡觉之前喂饱他们尤为重要。
给予宝宝充足的食物和热量,可以使他们在夜间有更长的睡眠时间。
这有助于宝宝更好地发育和恢复,同时也可以让父母获得更多的休息时间。
5.喂养环境:为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提供一个温暖、安静、舒适的喂养环境。
避免刺激宝宝,确保喂食时间专心致志。
确保你和宝宝的胸背部分贴服,让宝宝感受到安全和亲近的感觉。
6.加强卫生:由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他们比足月婴儿更容易感染。
因此,喂养前务必洗手,确保餐具和奶瓶清洁。
避免将奶瓶放在嘴里,减少传播细菌的可能性。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营养与喂养》教案
1、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生理特点
早产儿消化道发育不成熟,主要表现为胃排空慢、肠蠕动少、肠胀气,或因胃食管反流而出现呕吐。早产儿体重越轻、发育成熟度越低,肠道功能也越差,多出现喂养困难。早产儿肌张力低、机体调节能力差,吸吮—吞咽—呼吸不协调,表现为吸吮活动无节律,下颌和舌活动异常,食物或液体在咽食管阶段时仍有呼吸,吞咽时食物进入气道致呛咳或吸入肺部。34—36周胎龄的早产儿吸吮—吞咽—呼吸逐渐协调,胎龄37周后完善成熟。早产儿睡眠—觉醒周期不稳定、觉醒时间较短,使摄入奶量受限,不能满足其能量需要。
(4)糖类:可随时供能并能防止组织分解代谢。在婴儿情况稳定后,预计其需要量为能量的40%—50%或10—14克/千克·天。
(5)低聚糖(益生元):母乳低聚糖通过刺激结肠内有益的微生物菌群(如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生长来保护婴儿的发展。母乳中含有超过200种不同的低聚糖,而成熟牛乳中仅含有微量。
(6)主要常量元素和维生素D:早产儿的骨质减少主要是由钙、磷摄入不足引起,但维生素D缺乏也是原因之一。现有的液体和母乳强化剂以及早产儿特殊配方乳能够提供200—400U/d维生素D,因此,有必要对早产儿进行额外的维生素D补充。
(7)主要微量元素:所有的早产儿(甚至是那些母乳喂养的)都应该补充至少2mg/(kg·d)的铁直到12个月龄。
(8)主要维生素:早产儿出生时脂溶性维生素储备不足,水溶性维生素出生时有较高的水平,但出生后会很快下降。因此,早产儿应尽快补充维生素。三、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
1.早产人乳:早产人乳含高浓度氮、免疫蛋白、中链脂肪酸、维生素A、维.生素E、钙、钠、锌、铜等营养素,适宜早产的婴儿。除了其营养价值外,早产人乳乳汁与足月人乳乳汁含有共同的抗感染成分,如抗微生物因子(分泌型1gA、乳铁蛋白、溶菌酶等), 抗炎症因子(抗氧化物、表皮生长因子、细胞保护因子等)以及白细胞等。
早产极低体重儿的护理
早产极低体重儿的护理一、保持适宜的环境早产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需要保持温暖、安静、舒适的环境。
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保持室温保持在28-30摄氏度,床温为32-34摄氏度。
在床上加盖保暖薄被,遮挡门窗,避免风寒。
此外,噪音和光线刺激对早产儿的负面影响也需要注意,要尽量避免噪音和强光刺激。
二、维持呼吸道通畅早产儿的呼吸道较狭小,容易发生呼吸困难。
因此,需要经常观察早产儿的呼吸情况,保持气道开放。
可以采用头高位、半侧卧位等姿势,通过改变体位来促进呼吸道通畅。
需要经常检查氧饱和度,如有需要,可给予辅助氧气治疗。
三、监测进食情况早产极低体重儿的消化系统未充分发育,需要精心监测其进食情况。
早产儿常常出现吞咽困难、反流等问题,所以要注意采取小量多餐的喂养方式,避免胀气和过多负担。
如果早产儿无法正常进食,可能需要通过管饲或静脉输液等方式提供营养支持。
四、预防感染早产儿的免疫功能较弱,易受感染。
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保持手卫生,定期更换床单、衣物、尿布等物品。
并且要控制探视的人数,减少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早产儿还需要接种各种疫苗,以提高免疫力。
五、监测生长发育随着早产儿的成长,对于其体重、身长和头围的监测非常重要。
通过定期测量这些指标,可以判断早产儿的生长情况。
如有需要,可以调整喂养量和营养成分,以促进早产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六、建立亲子关系总之,早产极低体重儿的护理需要全面关注早产儿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早产儿的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定期评估早产儿的状况,及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早产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同时,也需要与家属积极沟通,共同为早产儿提供最佳的护理和关怀。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近年早产儿管理已成为新生儿病房的重要问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胎龄<32周或出生体重<1500克的小早产儿病死率仍然较高,临床处理仍存在较多问题,本文讨论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一些主要临床问题及管理。
一、保暖出生后即予保暖,产房温度应保持26~28oC,湿度50~60%,出生后迅速将全身擦干,放在预热棉毯中,尽量不让患儿裸露,立即放在预热的暖箱中。
维持恒定的适中温度对早产儿非常重要,早产儿适中温度根据不同出生体重和日龄在33~35oC左右,暖箱相对湿度70~80%,对超低出生体重儿湿度要80-90%。
为保持暖箱温度恒定,各种操作尽量在暖箱中进行,如须暂时离开暖箱亦应保暖。
二、呼吸管理1、头罩或鼻导管吸氧:吸室内空气时血氧饱和度低于85%者,应给予吸氧,一般用头罩吸氧,应尽可能采用有空氧混合的头罩气源,总流量为4-6L/min,根据SpO2或血气检测调整吸氧浓度,对日龄较大者可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0.5-1.0L/分。
要严格控制吸入氧浓度,监测血氧饱和度,一般将SpO2维持在90%左右即可,不宜高于95%。
2、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对轻症或早期NRDS、湿肺、呼吸暂停、感染性肺炎等病例可使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CPAP能使肺泡在呼气末保持正压,有助于萎陷的肺泡重新张开,压力以3-5cmH2O为宜,吸入氧浓度尽可能低一些,及时使用CPAP可减少机械通气的使用。
3、机械通气:如用CPAP后病情仍继续加重、PaCO2升高、PaO2下降,则改用机械通气,一般先用常频通气,根据病情和血气分析调节呼吸机参数。
如常频通气效果不理想,可改用高频通气。
4、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诊断或疑诊NRDS者应给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要早期给药,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呻吟,即可给药,不要等到X线出现典型NRDS改变。
剂量每次100mg/kg左右,按需给药,如吸入氧浓度>0.4或平均气道压>0.78 kPa (8 cmH2O),可重复给药,间隔时间约10-12小时,有些病例需给2-3次。
早产儿喂养方法
部分母乳+人乳强化剂的方式,为将来停 早产儿配方(补授法)至胎龄38~40周,之后转换为直
止强化、直接哺乳做准备
接哺乳+早产儿过渡配方(补授法)
根据早产儿生长和血生化情况,一般需应用至校正3月龄左右,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A、D和铁剂
配方奶喂养
早产儿配方至胎 龄38~40周后转 换为早产儿过渡 配方
(三)早产儿的喂养方法
2.出院后的喂养 早产儿出院后需要继续强化营养目的是帮助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达到理想的营养状态,
满足其正常生长和追赶性生长两方面的需求。 出院后的喂养策略是个体化的。
(三)早产儿的喂养方法
2.出院后的喂养 (1)出院时营养风险程度的分类
早产儿 1胎龄(周) 出生
宫内生
分级
体重(g) 长迟缓
经口 喂养
奶量[ml/(kg·d)]
体重增长 (g/d)
高危 中危
<32 32~34
<1 500 有 1 500~ 无 2 000
欠协调 <150
顺利
>150
<25 >25
低危
>34
>2 000 无
顺利
>150
>25
宫外生长 迟缓
有 无
无
并发症 有 无 无
注:并发症包括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消化道结构或功能异常、代谢性骨病、贫血、严重神经系统损伤等任一条; 早产儿营养风险程度的分类是相对的,如中危或低危分类中具备高危分类标准(如表中第3~8条之一)者应升为高危或中危级别进 行管理。出院后需通过定期随访监测进行连续评估来调整喂养方案。
THANKS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早产儿喂养方法
汇报人姓名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
早产儿喂养问题PPT课件
24小时内喂8次, 鼓励直接哺乳 每3小时一次。
32-34周 体重1800-
2000g
10-20ml/kg.d起始, 24小时内
根据耐受情况以
喂12次;
20ml/kg速度递增。 每2小时一
母乳喂养量最终可 次。
达180ml/kg.d。
鼓励母乳喂养,通常直 接哺乳困难,早期需挤 出母乳喂养。根据每日 液体需要量,喂养不足 的部分静脉补充。这一高危ຫໍສະໝຸດ 群的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有重要影响。
4
低-中等收入国家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南 WHO 2011
强烈推荐:
低出生体重儿,包括极低出生体重儿应母乳喂养。 不能母乳喂养的应给予捐赠的人乳喂养。 能够直接哺乳的一旦临床状况稳定就立即让其接
触母亲的乳房进行吸吮。 低出生体重儿纯母乳喂养应持续到6个月。
估对尚不稳定LBWI的作用,1项比较在相对稳 定LBWI早开始或晚开始KMC的效果 13项间断KMC研究,5项持续KMC研究
19
KMC 降低早产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Cochrane Review on KMC 2014
在出院时或胎龄40-41周: 死亡率(RR 0.6) 医院感染(RR 0.45) 低体温(RR 0.34) 住院时间(减少2.2天)
5
早产乳与足月乳
乳喂养对早产儿很重要,早产母乳中的成分与足月 母乳不同,更适合早产儿的需求。
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对小肠的成熟起一定作用。 母乳喂养为早产儿提供最理想的免疫防御,不仅提
供保护性物质,还对早产儿免疫功能的发育起调节 作用。
6
早产乳与足月乳
早产母乳中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是足月成熟 乳含量的1.5-2倍,对促进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和视 网膜的发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早产儿出院后营养和喂养管理
足月儿配方奶
• 根据具体情况,可能的选择或组合包括:纯母乳 喂养、母乳+母乳强化剂喂养、母乳+早产儿配方 奶喂养、母乳+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PDF)喂 养,母乳+强化剂+PDF 喂养,PDF 喂养、普通 婴儿配方奶喂养。
1.纯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仍然是首选的基本喂养方式: 其理由是对远期健康的保护作用早已得到公认 欧洲胃肠、肝病和营养学会建议:(虽然纯母乳
。
误区五:早产儿住院期间营养很重要,出院后可以 和足月儿一样喂养
早产儿出院标准: ➢ 体重达2000克左右并持续增长, ➢ 完全经口喂养 ➢ 在室温下体温和各项生命体征稳定 早产儿体重到2000g以上,达到出院标准后立即
转为未经强化的母乳或足月儿配方奶喂养,则不 能填补早产儿生后早期在能量和蛋白质方面的累 计缺失,不能满足追赶性生长的需求。
尽早喂养意义:(有利于刺激胃肠激素分泌,促进胃动力, 尽早脱离肠外营养减少并发症)
出生体重>1500g、病情相对稳定者可于出生后12小时内开 始喂养(2小时即可开始喂养)。
有窒息、应用消炎痛、脐动脉插管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可适 当延迟喂养。
喂养方式选择: 取决于吸吮、吞咽、呼吸三者协调的发育成熟度。 直接哺乳:病情稳定、胎龄>34周、呼吸<60次/分 管饲法:<32周早产儿或由于疾病本身和治疗上的因素不能
1.出生时为适于胎龄儿(AGA),但因疾病因素或/和营养管理 不当,出院时生长指标低于同胎龄 早产儿生长曲线第 10 百分位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发生EUGR越高
2.出生时小于胎龄儿(SGA)而出院时仍然小于胎龄者。 生长迟缓早产儿的追赶性生长关键期很短,如果在生命早期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3.促进合理的追赶生长
多数SGA通过合理适 宜的喂养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追赶生长, 在2—3年内 达到正常水平。虽出院后按个体化强化营养方案, 部分严重宫内生长受限(<P3)的SGA早产儿仍生 长缓慢时应 仔细分析原因,除外某些遗传因素或内 分泌代谢疾病等,及 时转诊治疗。一般发生在妊娠 早期的严重宫内生长受限多与 遗传和胚胎发育本身 的因素有关,强化营养并不能完全改变 生长低下状 况。当SGA线性生长速率正常,即使未达到同月龄 的追赶目标,也标:常用的指标包括血红蛋白 (rib)、尿素氮(BUN)、 碱性磷酸酶(ALP)、钙(Ca)、 磷(P)、前白蛋白(PA)和25羟维生素 D(25一OH.D) 水平等。对铁缺乏高风险的早产儿来说,Hb低已是贫 血期的表现,还应关注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和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含量(MCH)的变化,必要时检测血清铁蛋白,及早识别铁缺乏。血清 磷< 1.8 mmol/L,同时ALP>500 U/L提示早产儿代谢性骨病,母乳 喂养儿应尤其注意。如出院时血营养代谢指标异常,则出院后1个月 需复查。当出现生长迟缓或准备乳类转换时也要重新复查进行评价。
2.生长评估
目前国际上对早产儿体格生长的评价按照胎龄40周前和40周后采 用不同的方法(分别见表4及表5)。
在评估早产儿生长状况时要注意全面衡量其体 重、身长和头围各项指 标及其关系,包括:①年龄的体重(weight-for-age);②年龄的身长 (1ength-for. age);③年龄的头围(head circumference.for.age);④ 身 长的体重(weight—for-length)。
营养护理对改善早产低体重儿营养状况及喂养不耐受的效果观察
2020年12月第27卷第24期营养护理对改善早产低体重儿营养状况及喂养不耐受的效果观察边军飞 戚润品早产低体重儿指出生体重在2.5kg以下的新生儿,多由于母体营养不良、早产等因素所致,胃肠蠕动能力、吮吸、吞咽功能较差,易发生喂养不耐受,引起胎儿发育迟缓。
对早产低体重儿加强营养干预,可改善营养状况,降低胃残留、腹胀等发生率,促进机体生长发育。
笔者对我院收治的早产低体重儿予营养护理干预,观察其改善早产低体重儿营养状况及喂养不耐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08例早产低体重儿,排除合并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肺透明膜病及感染。
本方案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男64例,女44例;胎龄27~33周,平均(30.6±1.1)周;体重1236~2344g,平均(1791±28)g。
1.2 营养护理方法 ① 肠内营养:经口鼻胃管微量泵进行持续泵奶喂养,胃管外端连接微量泵,按每日耐量将配方奶在24小时内匀速泵入,每次喂养前3~5min进行非营养性吮吸,注奶或插管的过程中特别注意插入深度或插管方式,判断患儿有无呼吸暂停、发绀等症状,避免发生窒息或误吸等。
若胃内上次喂奶量残余1/3以上,适当延长喂奶时间或减少喂奶量,喂奶速度不能过快、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影响早产儿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② 肠外营养:主要通过静脉途径完成,将每日所需微量元素、维生素、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等制成的营养液通过静脉微量泵在24小时内泵入。
根据患儿每日所需能量的标准补充,其中热量控制在40~60kcal/(kg·d),蛋白质控制在0.5~1.0g/(kg·d),补液量控制在60~80mL/(kg·d),葡萄糖初始计量控制在6~8g/(kg·d),逐渐增加剂量,浓度作者单位:311225 杭州市大江东医院儿科(边军飞);温州肯恩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戚润品)通信作者:边军飞,控制在12.5%内,患儿血糖应大于2.8mmol/L。
早产、低体重儿营养健康指导
早产、低体重儿营养健康指导健康指导:1、首先说一下校正年龄早产儿体格生长的评价应根据校正年龄,即以胎龄40周为起点计算校正后的生理年龄。
计算方法为:校正月龄=实际月龄-早产周数。
一般情况下,评价早产儿生长应校正年龄至1岁,小于28周早产儿可校正至2岁。
2、早产儿追赶性生长早产儿出生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追赶生长,顾名思义,就是追上宝宝应有的身长和体重。
影响早产儿追赶生长的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重、疾病程度、住院期间的营养和出院前的生长状况等。
适于胎龄早产儿需达到校正月(年)龄的第25百分位-第50百分位;小于胎龄早产儿至>第10百分位应视为追赶生长比较满意。
早产儿追赶生长的最佳时期是生后第1年,尤其是前6个月。
若出院后喂养得当,营养摄入充足均衡,无严重疾病,大多适于胎龄的早产儿在1-2年内追赶上同年龄婴幼儿。
3、喂养奶类选择早产儿的乳类摄入有以下来源:(1)母乳:母乳对早产儿具有特殊的生物学作用,出院后母乳为首选喂养方式,并至少应持续至6月龄以上。
(2)早产儿配方:适用于胎龄<34周、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在住院期间应用。
(3)早产儿过渡配方:对于>34周的早产儿或出院后早产儿可选择此配方。
(4)其他特殊配方:如去乳糖配方,水解蛋白配方、氨基酸配方等,特殊情况需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其他营养补充剂早产儿由于体内储存不足,部分营养素需特别强化,(1)维生素:早产、低体重儿生后甲应补充维生素 D 800-1000U/d;3月龄后改为400U/d,直至2岁。
(2)矿物质:早产儿生后2-4周需开始补充铁元素1-2mg/kg.d,直至校正年龄1岁。
钙摄入量70-120mg/kg.d,磷为35-75mg/kg.d.必须定期复诊评估。
无论什么情况,早产儿必须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来调整奶制品和类,防止追赶不足或营养过剩评估内容包括喂养和生长代谢。
需由专业儿科医师进行评估。
监测频率为6月龄内每月1次,6-12 月龄每2个月1次。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生后的喂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他们的健康和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早产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他们需要更加特殊和细致的喂养方法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的一些建议。
1.母乳喂养优先:母乳对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来说是最好的食物。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体,可以增强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并有助于预防感染和其他疾病。
建议妈妈尽早开始泵奶,以促进乳汁产量。
如果母亲的乳汁不足或无法提供足够的营养,可以考虑添加人工奶粉。
2.提供充足的热量: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需要比足月婴儿更多的热量来维持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建议母亲在喂养过程中增加饮食热量,可以增加摄入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的食物,如坚果、鸡蛋、牛奶、鱼和肉类。
如果母亲无法提供足够的热量,可以由医生开具合适的营养补充剂。
3.频繁且小量喂养: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消化系统较弱,需要经常进食来保持血糖水平稳定。
建议每天喂养8-12次,每次喂食的量适量而频繁。
早产儿的胃容量较小,一次进食过多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或呕吐。
4.耐心和轻柔的喂养方式:喂养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因为他们可能会较慢地进食。
建议使用针筒、婴儿勺子或特殊的奶瓶来喂养,以减少窒息的风险。
同时,轻柔地按摩或拍打早产儿的背部,以帮助他们排出嗳气和减少胃食管逆流。
5.监测体重和尿布湿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增长是监测喂养是否足够的重要指标。
建议每天测量一次体重,并与医生讨论孩子的体重增长情况。
此外,监测尿布的湿重也可以帮助判断婴儿是否摄取了足够的食物。
6.避免过度刺激:早产儿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容易引起呕吐和不安。
建议在喂养过程中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干扰和刺激。
7.密切观察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健康状况: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免疫系统较弱,容易感染和患病。
建议定期检查并监测婴儿的体温、心率和呼吸情况。
如果婴儿出现不适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早产儿、低体重儿护理注意事项
早产儿、低体重儿护理注意事项近年来,我国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出生率较高,成为影响我国出生质量的一大因素。
然而,相比正常儿,早产儿、低体重儿的机体抵抗力差,患病风险高,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对于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应该怎样护理呢?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希望通过下文分享,对您有所帮助。
早产儿的护理注意事项女性十月怀胎,怀孕时间在37周后一般都算足月生产,37周前生产则属于早产儿。
早产儿身体各器官发育不完善,抵抗力、免疫力差,因此,护理时尤其注意。
(1)喂养护理。
对于早产儿,纯母乳喂养可能不能满足其所需的营养,因此一段时间母乳喂养后,建议在母乳中加多糖乳清一起喂养,多糖乳清可为其提供母乳逐渐减少的营养成分,如铁元素,补充幼儿铁元素,增强机体抵抗能力,增强幼儿抵抗力。
一般来说,4-6个月时,在给幼儿加米糊的时候可加入多糖乳清,可帮助幼儿消化食物,减少腹泻、便秘情况。
幼儿6-7个月时可添加肝泥,补充铁元素。
早产儿前几个月母乳喂养期间,妈妈需要注意少吃辛辣刺激、油腻食物,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也尽量避免,以保证母乳质量和营养。
(2)感染护理。
一般来说,足月胎儿出生后,若机体抵抗力不足,也易被病毒或细菌侵袭而诱发感染。
相比来说,早产儿的抵抗力比足月幼儿更差,更容易发生感染。
因此,早产儿出院后,需要注意预防交叉感染,触摸幼儿前一定要洗手,尽量少抱幼儿去人多的地方,家里有人患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时最好隔离,不要让其接触幼儿,且注意家里通风透气,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3)体温护理。
早产儿体温调节能力发育尚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温度影响,因此需要做好保暖工作。
早产儿尚未达到足月儿体重前,基于相同气温条件下,早产儿比足月幼儿更需要注重保暖措施,注意摸幼儿的手脚、后背,若足够温暖表示合适,同时注意不要给幼儿穿太厚,避免导致幼儿出汗。
早产儿的身体机能差,机体抵抗力弱,不能吹风。
(4)环境护理。
早产儿的居室需要保持安静、清洁,进入到早产儿的房间时,动作轻柔,换尿布、喂奶时也注意动作轻柔,敏捷操作,不要大声说话或者弄出刺耳声响,以免惊吓到幼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人:孙丽
概述
• • • • • 定义 消化系统特点 喂养方法 判断标准 护理干预
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定义
• 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 胎龄≤28周 出生体重<1000g •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 胎龄≤32周 出生体重<1500g • 早产儿 胎龄不满37周,体重<2500g
胃食管反流(GER)
• 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伴或不伴有呕 吐和溢乳。早产儿高达83.9%
胎粪排出延迟
• 早产儿因胃肠动力功能差及摄入少而形成 胎粪便少,加之肠蠕动乏力及协调能力差, 易发生粪便滞留、胎粪延迟排出
早期肠道微量喂养的优点:
①促进喂养耐受程度,保证体重增加。 ②促进胃肠激素分泌和胃肠动力,促进胃 肠功能及代谢的成熟。 ③减少发生胆汁淤积,减少对光疗的需要。 ④减少并发NEC的机会。 ⑤减少早期周身感染机会。
喂奶延迟
• 动物试验表明,全静脉营养的小鼠,仅禁 食3天,就会出现肠黏膜萎缩,肠绒毛变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以及乳糖酶合成受阻。延迟开奶可能会导 致日后喂养的风险增大(NEC),后续喂养 的安全性降低。
早产儿喂养
• 微量喂养:在肠道营养难以耐受时应积极开始非营 养为目的早期微量喂养(0.5 ml/h,维持5~10天). • 开始喂养:最好母乳或早产儿专用配方乳,生后 3~4天后出现肠鸣音或/和排胎便后开奶,第一次 试喂糖0.5~1 ml,3小时后回抽确定有否残留。
护理干预
体位
合理喂养 非营养性吸吮 抚触
刺激排便
药物
体位
• 喂奶后竖抱婴儿30分钟
• 进食后将婴儿置于左侧卧位、俯卧位半小 时
非营养性吸吮(NNS)
• • • • • • 促进体重增加 .促进吸吮-吞咽- 呼吸协调能力 .减少哭闹 促进食物消化 .促进口满足感 .安抚患儿,减轻 疼痛
非营养性吸吮(NNS)
• : 通过加快吸吮反射的成熟,调节胃肠肽 水平,刺激胃肠道的生长发育与成熟,所 以早产儿的喂养以自吮为最好的喂养途径
抚触
• 可促进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并且抚触 可增加奶量防治低血糖。抚触应在病情稳 定的情况下,并在喂奶前30分钟或喂奶后 60分钟,患儿安静、不哭吵、不烦躁、清 醒状态下进行,而且必须有经过培训的专 业护士操作,15~20分钟/次,1~2次/d
早产儿消化系统特点
消化系统功能不成熟 • 口腔 • 食管 • 胃 • 肠 • 肝 • 胰腺 • 肠道菌群
• 口腔:孕13周开始有吸允动作,27-28周形 成有节律的非营养性吸允( NNS ),34周 以后建立吸允吞咽模式。 • 食管:呈漏斗状,缺乏腺体,弹力及肌层 不发达,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易发生 胃食管返流
刺激排便
• 刺激排便结合NNS可使早产儿胃潴留量明显 减少,腹胀时间明显缩短。方法:开塞露1 /3支,清洁灌肠,1次/d
药物
促进胃肠动力:小剂量红霉素20-40MG/KG,
莫沙比利
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
有以下情况者应延迟喂养,以预防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宫内窘迫和窒息 机械通气 脐动脉插管 动脉导管未闭(PDA) 应用消炎痛 败血症 换血术后24小时以内等
Thank you!
• 持续鼻饲喂养:0.5 ml/h×10h,间隙2小时。以后 每天增加0.5 ml/h。如出现腹张、肠鸣音消失、残 留、感染等情况须停止喂养。
判断标准
频繁呕吐每天>3次 腹胀(24小时腹围增加>1.5cm,伴有肠型) 胃残留量超过上次喂养量的1/3或 24h胃残留量超过喂养总量的1/4 胃残留物被胆汁污染 大便潜血实验阳性 大便稀薄,还原物超过2%(乳糖吸收不良) 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 胃:水平位,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易发 生幽门痉挛而呕吐、溢奶。 • 肠:肠壁薄、通透性高、屏障功能差 • 肝:肝功能不成熟、解毒能力差
• 胰腺: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较低, 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不够完善,易 发生消化不良。 • 肠道菌群:肠道正常菌群非常脆弱,容易 受许多内外因素导致消化道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