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沉沦》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沉沦》中郁达夫强烈的自卑心理一览无遗,无论是面对爱情,人群,甚至生命。同样,从作品中也展现出郁达夫的救赎意念。
关键字:自卑沉沦救赎生命
引言:可能出生于同一方水土,对郁达夫有特殊的亲近之感。又因自小周围人就常常谈起郁达夫,于是耳濡目染,也就知道了一些东西。借着思念,想写点什么,为郁达夫也为自己。
郁达夫的小说在艺术殿堂里占据了重要地位,《沉沦》更成为了他的代表作,艺术造诣早已得到学者评论家的肯定。从郁达夫的小说中,我们不难寻找到作者自己的影子,也能从各个人物身上窥探出作者自卑与救赎的强烈意念。从《沉沦》主人公的身上,也可见一般。
《沉沦》主人公是一个留学日本的穷学生,因为身处异国,常常被同学及身边的人嘲笑,本就内向的性格变得孤僻沉闷,甚至还患上了忧郁症。内心极度压抑的他,渴望异性的爱情,希冀从中得到解脱。可天不从愿,他小小的爱情需求在当时竟变得异常困难,这让他逐渐尚失生活的追求,只是如和尚撞钟,过一天是一天。但青春的萌动及内心的燥热让他难以忍受,于是他窥视旅馆女儿洗澡,偷听别人幽会,入肆寻妓。但这些并没有使他得到心灵的解放,也没有得到精神的慰藉,当然也不可能寻觅到他要的平凡爱情。经历了一系列的尝试,他的忧郁症比先前更严重了,在内心深处更泛起一股强烈的自责以及忏悔。这样一来,他的精神压力更加沉重,当他意识到自己无力支撑时,他放弃了生命,投海自尽。
郁达夫在写这篇小说时,显然倾注了自己大量的情感,在其中我们能够轻易找寻到作者的影子,因此学术界把这部小说归入“自叙传小说”的行列。郁达夫自己也不止一次地强调,“文学家的作品,多少总带有自传的色彩”。[2]确实,这样的定位是恰当的。在小说的的第三部分中,我们阅读到一段小说主人公的家世自白。了解或只是听说过郁达夫的人,都能够体味出这段家世独白的深意。这分明就是郁达夫在自道家世。
郁达夫的故乡,就是富春江上的一个小市—富阳。他的家就在江边,可以日夜相对“一川如画”的富春江,在他小小书房里,贴着一位私塾老师写的四个大字。郁达夫的家庭本是一个中产之家,但父亲的病故,家庭生活变得困苦不堪。全家六人,靠母亲勤俭持家度日,当时郁达夫眼看着家庭清苦以及母亲的劳苦工作,而束手无策。性格开始变得抑郁,情感也相当脆弱。虽然家庭贫苦,母亲却坚持让孩子上学,郁达夫在六岁即开始念私塾,在富阳念完小学后,先后辗转于杭州,嘉兴等地,之后又因不满于学校的各种制度,辍学在家。在此期间,他一直研读各类书籍,这为他之后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大哥前往日本考察,把郁达夫也带到了日本,希冀他能有个更好的前途。没过多久,大哥因公事先回国了,只剩下他一个人留在日本。郁达夫从小就敏感内向,情感非常脆弱,在无亲无故的环境中,孤独之感油然而生,随之而来的还有自卑。当时的中国正满目疮痍,国力衰弱,承受着各国的侵略,而日本也是其中之一。留学日本的学生,常常被冠之以“支那人”的称号,同学的嘲笑,路人的轻视接踵而来。面对这样的情境,内心孤独的郁达夫急需一个突破口,于是阅读大量外国文学作品。这段时间的阅读,使郁达夫滋生出对文艺的浓厚兴趣,最终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筑就了《沉沦》的问世。
因为在《沉沦》中,渗入自身的情感,我们便可以以此对郁达夫以及对小说文本有更透彻的分析。
他在后来回忆在日本的生活状态时,说:“我的抒情时代是在那荒淫惨酷军阀专权的岛国里过的。眼看到故国的陆沉,身受异乡的屈辱,与夫所感所思,所经所历的一切,剔括起来没有一点不是失望,没有一处不是忧伤,同初丧了夫主的少妇一样,毫无气力,毫无勇毅,哀哀切切,悲鸣出来,就是那一卷当时很惹起了许多非难的《沉沦》。”[1]这段文字,显然为我们的论题提供了有利论据。
郁达夫把《沉沦》里的主人公,塑造成一个自卑孤僻的人,自然有他的意义。就如上面所说,郁达夫当时所处的日本社会,是由残酷军阀掌权,而自己的祖国也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社会的压力以及自身精神的抑郁,自卑显得理所当然。但最重要的原因是郁达夫注入了自己的情感。虽然使用的是第三人称,抒情性却非常浓烈。郁达夫描写的《沉沦》主人公在学校里,在旅店里,在酒肆中,以及在社会上,处处碰壁,常常遭到冷遇。这是环境使之然,重要的是郁达夫内心的自卑情绪使之然。
在小说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主人公窘迫的情绪,在无意中偷看到旅馆女儿洗澡,他“面上的筋肉都发起痉来。愈看愈颤抖得厉害,他那发颤的前额部竟同玻璃窗冲击了一下”,[5]他变得局促不安,忙跑回房间竟“自家打自家的嘴巴”[5]。同样,在偷听别人幽会时,他“正同偷了食的野狗一样,就惊心吊胆的把身子屈倒去听了”[5]。表现得最为彻底的是那次在酒肆,他喝醉后稀里糊涂与妓女上了床,醒后他不觉“微颤”起来,“面色涨红”“手震动得更加厉害”[5]。心里自卑的阴影总时不时爆发出来,让他无法规避,最终投海自尽,一方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其自卑心理作祟的结果。生命的探求在他的自卑阴影下显得荒凉可笑。郁达夫花了不少的笔墨描写这种自卑心理,一来是写作手法的运用,二来是郁达夫自身经受过自卑的影响,笔触一碰到这样的形象,自然加重了笔墨,也更细腻地表现出来。
这是郁达夫小说中自卑的一面,至于救赎也相当显然。
《沉沦》主人公每次遇到一些新鲜事物,或是到了新的环境见到新的人,他总是泛起恐惧或是局促不安的心情。每次伴随着自卑一起出现的,还有强烈的救赎心情。就如在无意中偷看到旅馆女儿洗澡后,他自打自己的嘴巴;在偷听到别人幽会时,出现“你去死吧,你去死吧,你怎么会下流到这样的地步”[5]的深切自责;在醉酒与妓女上床后,拿出一叠钱,说“你别嫌少,请你收了吧”[5]的歉语。从简单却细腻的语言及动作描写中,能够感受到主人公的救赎心情。只是主人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次次的思想救赎,他只是自然或是习惯性的显露出自己的本性,希冀得到自我解脱。也正因为这种强烈的救赎意志,使他在面对残酷现实时,因无法承受意志困扰,竟以跳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对于郁达夫在《沉沦》中流露出来的救赎意念也是有理可循的。就有一位研究者这样描述过他:自然一方面,他欣赏、追求洒脱、清静等带老庄色彩的文学旨趣,但又摆脱不了中国文人那种传统的对社会对国家的强烈职责感。即便在死生、山水、玄想这些怀疑的、解放的、浪漫的、放任的、个性化的命题中释放了创作能量,但他也无法真正“独异”和“颓废”。
[2]对社会对国家的强烈职责感,使他宁愿牺牲生命,也要得到救赎。他的生活与作品同样“具有一种牺牲自己为社会涤罪的可能性”。[3]这个为道德家所不齿的“黄色大师”,在本质上是真正的圣人。诚如李初梨所言:“达夫是模拟的颓唐派,本质的清教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