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上皮组织来源的肿瘤

合集下载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
2016 年WHO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 类
肿瘤名称
ICD-10编码
一.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
1. 星形细胞起源肿瘤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弥漫性星性细胞瘤,IDH-野生型
弥漫性星性细胞瘤,IDH-突变型
WHO分级
9421 /1
9400/3 9400/3

Ⅳ II
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 胶质母细胞瘤,IDH-突变型
胶质母细胞瘤,NOS
9440/3 9445/3
9440/3
Ⅳ Ⅳ

• /0表示良性肿瘤; • /1 表示非特定性、交界性或行为不确定的病变; • /2 表示原位癌和III 级上皮内瘤样病变; • /3 表示恶性肿瘤。
2. 少突胶质细胞起源肿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
9450 /3 Ⅱ
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 9451 /3 Ⅲ
脑膜瘤
9531 /0 Ⅰ
脑膜皮型;纤维型(纤维母细胞型);过渡型(混合型);砂粒体型;血管型 ;微囊型;分泌型;富于淋巴细胞-浆细胞型;化生型;
间变性(恶性)脑膜瘤 9530 /3 Ⅲ
2. 间叶组织肿瘤(原发于脑膜)
脂肪瘤;血管脂肪瘤 脂肪肉瘤
8850 /0 Ⅰ 8850 /3 Ⅲ~Ⅳ
3. 其他脑膜相关性肿瘤 血管母细胞瘤 9161 /1 Ⅰ
9493 /0 Ⅰ 9492 /0 Ⅰ
9505 /3 Ⅲ 9506 /1 Ⅱ
9. 胚胎性肿瘤
髓母细胞瘤
9470 /3

CNS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PNET)
9473 /3

二.颅神经和脊神经肿瘤Fra bibliotek1.神经鞘瘤 2. 神经纤维瘤
9560 /0 Ⅰ 9540 /0 Ⅰ

肿瘤的常用组织学分类

肿瘤的常用组织学分类

肿瘤的常用组织学分类肿瘤是一种由异常增生的细胞组成的疾病,它可以发生在人体的任何部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不同类型的肿瘤,医学领域采用了一种常用的分类系统,即组织学分类。

根据肿瘤组织的外观和组织学特征,肿瘤可以被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本文将详细介绍肿瘤的常用组织学分类。

一、上皮性肿瘤上皮性肿瘤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肿瘤,上皮组织是构成人体表面和内脏器官内层的一种组织类型。

根据细胞增生的程度和组织的状态,上皮性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

良性上皮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不会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恶性上皮性肿瘤则呈现出快速生长和浸润性扩散的特点。

常见的上皮性肿瘤包括:乳腺癌、肺癌、胃癌、宫颈癌等。

这些肿瘤的发生原因和发展机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属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二、间质性肿瘤间质性肿瘤是指起源于结缔组织、血管组织和神经组织等非上皮组织的肿瘤,这些组织负责支持和维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与上皮性肿瘤不同,间质性肿瘤的组织结构复杂多样。

间质性肿瘤通常分为三类:纤维组织肿瘤、脂肪肿瘤和肌肉肿瘤。

纤维组织肿瘤包括纤维瘤和纤维肉瘤,它们主要起源于结缔组织。

脂肪肿瘤包括脂肪瘤和脂肪肉瘤,它们起源于脂肪组织。

肌肉肿瘤包括横纹肌瘤和横纹肌肉瘤,它们起源于肌肉组织。

三、胚胎性和幼年型肿瘤胚胎性和幼年型肿瘤是指发生在胚胎和儿童时期的肿瘤,这些肿瘤起源于组织发育过程中的异常细胞增殖。

由于这些肿瘤发生在儿童时期,因此它们在组织学特征上与成人型肿瘤有所不同。

常见的胚胎性和幼年型肿瘤包括: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等。

胚胎性和幼年型肿瘤的治疗方式通常与成人型肿瘤不同,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和发育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四、生发组织肿瘤生发组织肿瘤是指起源于生发组织,即头皮和颜面部的肿瘤。

这些肿瘤通常呈现出明显的肉眼可见的外观,如痣、疣等。

常见的生发组织肿瘤包括:黑素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

这些肿瘤的发生与阳光暴晒等因素密切相关。

星形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百科名片星形细胞瘤,英文名:astrocytoma ,别名:星细胞瘤;astrocytic glioma;astroma。

星形细胞肿瘤是指以星形胶质细胞所组成的肿瘤,是最常见的神经上皮性肿瘤。

星形细胞瘤相当于Kernohan分级中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外的Ⅰ级与Ⅱ级,在ST Anne-Mayo分级中为1级与2级。

星形细胞瘤为浸润性生长肿瘤,多数肿瘤切除后有复发可能,且复发后肿瘤可演变成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或多形性胶母细胞瘤。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又称为恶性星形细胞瘤,肿瘤细胞间变程度在星形细胞瘤与多形性胶母细胞瘤之间。

目录简介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治疗及预后编辑本段简介星形细胞瘤星形细胞瘤脑肿瘤中胶质细胞瘤发病率最高,约占40.49%,综合发病年龄高峰在30-40岁,或10-20岁。

大脑半球发生的胶质瘤约占全部胶质瘤的51.4%,以星形细胞瘤为最多,其次是胶质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细胞瘤,脑室系统也是胶质瘤较多的发生部位,占胶质瘤总数的23 .9%,主要为管膜瘤,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小脑胶质瘤占胶质瘤总数的13%,主要为星形细胞瘤。

编辑本段流行病学据文献报道星形细胞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3%~26% 占胶质瘤21.2%星形细胞瘤~51.6%,男性多于女性,男性约占60%,有报道男女之比为2∶1。

星形细胞瘤占脑肿瘤的10%~15% 多见于25~45岁的成人,平均年龄约37.5岁,无明显性别差异,肿瘤主要位于大脑半球,以额叶多见(46%),其次为颞叶(31%)、顶叶(15%) 位于间脑与枕叶者较少见。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好发于中年,35~60岁多见,以男性稍多见,男女比为1.22∶1。

病灶多发生于大脑半球,额叶居多占40%,其次为颞叶(35%) 顶叶(17%)。

少数肿瘤可见于间脑、视神经、脑干、小脑及脊髓,位于小脑、间脑及视神经者均少见,发生于小脑者约占小脑星形细胞肿瘤的14.4%,占颅内神经上皮源性肿瘤的0.7%~1.2%。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肿瘤内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30)_真题-无答案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肿瘤内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30)_真题-无答案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肿瘤内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30)(总分94.XX99,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属于上皮组织来源的肿瘤是( )。

A. 间皮瘤B. 癌肉瘤C. 黑色素瘤D. Bowen病E. 滑膜瘤2. EGFR的下列外显子位点突变提示易瑞沙,特罗凯有效的可能性大的是( )。

A. 19和21外显子B. 15和22外显子C. 14和19外显子D. 18和19外显子E. 20和21外显子3. 不属于严重不良事件的是A. 致命的或威胁生命的事件B. 导致门诊患者住院的事件C. 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的事件D. 超量用药E. 患者自行退出临床试验4. 肺癌筛查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方法是A. X线胸透B. X线胸片C. 低剂量螺旋CTD. MRIE. PET5. 肿瘤是局部组织的A. 变性B. 化生C. 畸形D. 异常增生E. 再生6. 某肿瘤与某因素的联系强度,最好由以下哪一项来测定A. 人群中该病的死亡率B. 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C. 人群中该病患病率D. 暴露于某因素的频率E. 相对危险度7. LAK细胞是由外周血淋巴细胞经与白细胞介素Ⅱ一道培养多长时间而形成的A. 6~8hB. 12hC. 1dD. 3~4dE. 9~12d8. 现代手术切除肿瘤最有代表性的是A. Yong的前列腺癌根治术B. Halsted的乳癌根治术C. Werthein的宫颈癌根治术D. Mile的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E. Whipple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 杂交捕获实验检测HPV的灵敏度为哪一项A. (4+248)/1838=0.137B. 79/327=0.242C. (79+1507)/1838=0.863D. 1507/1511=0.997E. 79/83=0.952女,56岁,剑突下不适2个月,体检无明确异常,X线钡剂造影示胃体小弯3cm×4cm的龛影,位于胃轮廓内,龛影周围黏膜中断、破坏10. 中年男性患者,近日无诱因出现鼻腔少量出血,右颈部淋巴结肿大,质硬。

脑肿瘤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脑肿瘤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脑膜瘤为最神经胶质瘤发病率高,占颅内肿瘤的40-50%,其中包括星形细胞瘤、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少枝胶质瘤、室管膜瘤、成髓
视乳头水肿 细胞瘤,松果体瘤、脉络膜乳头状瘤、胶样囊肿等。
十四 小脑幕裂孔区肿瘤 患侧肢体协调运动障碍、眼球震颤、同侧肌张力减低、腱反射迟钝、易向患侧倾倒
呕吐 多数来源于肺、消化道、乳腺、子宫、肾脏及甲状腺的恶性肿瘤,也可有肿瘤切除史。
五.中央区肿瘤:
• 特征:是以局限性癫痫发病,并有对侧 不同程度的肌力减退,锥体束征与感觉 障碍,感觉障碍以下肢为重,尚有皮质 实体感觉与一般感觉减退。 中央肿瘤以胶质瘤与脑膜瘤最常见,也 会有转移瘤等。
六:丘脑与基底节肿瘤:
• 特征是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无明显症状,首先症 状为对侧肢体肌力减退,锥体束症和感觉障碍 ,少数患者对侧半身肢体出现自发性疼痛,肿 瘤影响内束后部时,出现对侧“三偏”症状, 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与同向偏盲。有时可 出现听力减退,影响丘脑后部四叠体时,有双 眼上视不能,丘脑下部肿瘤可引起精神和意识 障碍、内分泌障碍或尿崩症等。 该部位以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多 见。
• 鞍区肿瘤
视力视野改变 眼底可见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内分泌功能紊乱
• 松果体区肿瘤
梗阻性脑积水、眼球上视不能、儿童性早熟
• 后颅窝肿瘤
小脑半球肿瘤 患侧肢体协调运动障碍、眼球震颤、同侧肌 张力减低、腱反射迟钝、易向患侧倾倒
小脑蚓部 步态不稳、行走不能、站立时向后倾倒
桥小脑角 眩晕、耳鸣、进行性听力减退Ⅴ、Ⅶ神经 麻痹和小脑体征 末组颅神经ⅨⅩⅥ) 麻痹及颅内压增高症状
幻味、继之嘴唇有吸吮动作,肢体抽搐 肿瘤呈孤立结节状、囊状,位于脑室内,或从邻近部位生长入脑室内。
视乳头水肿明显,常有出血。

肿瘤的腺体与上皮组织来源

肿瘤的腺体与上皮组织来源

肿瘤的腺体与上皮组织来源肿瘤是现代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话题,而肿瘤中常出现的结构类型两种是上皮性肿瘤和非上皮性肿瘤。

其中上皮性肿瘤又可分为腺瘤和癌瘤两类。

在了解这些肿瘤结构类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肿瘤的腺体与上皮组织来源。

腺体来源于上皮组织中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一定功能,并能分泌物质。

在正常情况下,腺体细胞遵循着正常的生长与分化规律,在体内起到维持平衡的重要作用。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腺体细胞失去了正常的生长调控能力,出现了异常的增生现象,进而导致肿瘤的形成。

因此,腺体的异常增生是引起腺性肿瘤形成的原因之一。

腺性肿瘤是由腺体细胞形成的肿瘤,通常被分类为良性和恶性两种。

良性腺瘤多为单发性,通常生长缓慢,具有较小的侵袭性;而恶性肿瘤则特点为跨组织转移能力强,生长迅速,并能侵犯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

上皮性癌瘤是一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常见于上皮组织中。

上皮是组成体表和腔道的细胞类型,包括皮肤上皮、呼吸道上皮、肠胃道上皮等,其细胞具有较高的再生能力和细胞分化潜力。

而上皮性肿瘤则是上皮细胞发生肿瘤性增生的结果。

根据上皮性肿瘤的分化程度和侵犯深度,可以将其分类为不同的类型,如鳞癌、腺癌、移行细胞癌等。

腺体和上皮组织来源的肿瘤,其发生源头是高度分化的腺体细胞和上皮细胞。

但是,肿瘤的形成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各种不同的因素。

其中,遗传、环境、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同时,治疗手段的提高和研究的深入,也有望为肿瘤的防治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了解肿瘤的腺体和上皮组织来源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肿瘤、预防肿瘤具有一定的意义。

同时,在临床治疗中,也应当根据肿瘤的来源和结构类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预后分析。

肿瘤的组织学分类与鉴别诊断

肿瘤的组织学分类与鉴别诊断

肿瘤的组织学分类与鉴别诊断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分类及鉴别诊断对于细胞学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肿瘤的组织学分类与鉴别诊断进行详细阐述。

一、肿瘤的组织学分类肿瘤的组织学分类是基于肿瘤的来源和形态学特征进行分类。

根据其来源可以划分为上皮性、间叶性和神经性肿瘤;根据其形态学特征可以划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1.上皮性肿瘤上皮性肿瘤是来源于上皮组织的肿瘤,如乳腺癌、胃癌、肺癌等,它们通常是恶性的肿瘤。

2.间叶性肿瘤间叶性肿瘤是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如脑胶质瘤、纤维肉瘤等。

它们既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

3.神经性肿瘤神经性肿瘤是来源于神经组织的肿瘤,如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等。

它们通常是良性的。

4.良性肿瘤良性肿瘤是指生长缓慢、局限性生长、无转移倾向的肿瘤,如乳腺纤维瘤、颈部淋巴结囊肿等。

5.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是指侵入周围组织,有转移趋势的肿瘤,如乳腺癌、肝癌、肺癌等。

二、肿瘤的鉴别诊断肿瘤的鉴别诊断是指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征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

下面将分别介绍其分类及鉴别诊断方法。

1.上皮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在肿瘤组织学分类中,上皮性肿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主要为乳腺纤维瘤、乳腺导管扩张症等。

恶性肿瘤主要为乳腺癌、胃癌、肺癌等。

对于上皮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主要依据肿瘤的大小、形态、细胞学特征、组织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2.间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间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主要依据其组织学特征及患者的临床表现。

对于脑胶质瘤来说,需要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结构以及磁共振成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对于纤维肉瘤来说,组织学特征是鉴别诊断的关键,需要通过肿瘤病理学检查进行判断。

3.神经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神经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主要依据其组织学特征。

对于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来说,组织学特征是鉴别诊断的关键,需要通过肿瘤病理学检查进行判断。

4.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主要依据肿瘤的形态学特征、生长速度、病理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一例低级别胶质瘤的诊治与思考

一例低级别胶质瘤的诊治与思考

贝伐珠单抗 ± 伊立替康的II期研究 (AVF3708g/BRAIN):
研究终点
mOS,月 (95% CI)
6个月PFS, % (97.5% CI)
mPFS,月 (95% CI)
ORR(CR+PR), % (97.5% CI) CR PR
贝伐珠单抗单药 (n=85)
历史对照 (挽救治疗)1
9.2 (8.2–10.7)
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优势
贝伐珠单抗单药或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复发 GBM BRAIN研究
II 期多中心、开放性、非对照研究
贝伐珠单抗
经组织学证实的首次/第
二次胶质母细胞瘤复发 患者(N=167)
R
贝伐珠单抗 伊立替康
- 贝伐珠单抗 10mg/kg iv. q2w - 伊立替康 340mg/m2(给予EIAEDs)或125mg/m2 (未给予EIAEDs) q2w
细胞轻度异型、分裂像少见、 无坏死、无血管增生。恶变!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III级)
细胞异型性增加,分裂像↑,细 胞密度↑,血管增生,无广泛微 血管增生及核坏死
胶质母细胞瘤(IV级) 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肉瘤
大脑胶质瘤病 (IV级)
多形性、核分裂多见、血管增 生、坏死
13
15
16
Gao K, Li G, et al. Oncotarget.2015, Nov 9. doi: 10. 18632/oncotarget.6007. [Epub

42.6 p<0.0001
15
(29.6–55.5)
4.2 (2.9–5.8)
28.2 p<0.0001
5
(18.5–40.3)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肿瘤是一种异常细胞的过度增生,形成肿块或肿瘤。

了解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肿瘤相关问题。

一、肿瘤的分型肿瘤的分型是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形态特点及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分类的过程。

分型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类型,因此能够指导合理的治疗方案。

1. 组织来源分型根据肿瘤的组织或细胞来源,肿瘤可以分为上皮肿瘤、间叶肿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上皮肿瘤起源于上皮组织,如乳腺癌、肺癌等;间叶肿瘤起源于间质组织,如肉瘤等;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如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2. 形态特点分型根据肿瘤的形态特点,肿瘤可以分为腺癌、鳞癌、混合型肿瘤等。

腺癌起源于上皮腺体,如乳腺腺癌;鳞癌起源于上皮表面,如肺鳞癌;混合型肿瘤则具有两种或更多不同的组织成分。

3. 分子生物学分型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发现,肿瘤的分子特征与预后关系密切。

例如,乳腺癌根据HER2、ER和PR的表达水平,可以分为不同的亚型,包括HER2阳性、激素受体阳性和三阴性亚型。

二、肿瘤的分级肿瘤的分级是根据其组织结构的异质性、细胞分化程度和细胞增殖指标等特征进行评估的过程。

分级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恶性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肿瘤的分级通常采用三级制度,即G1、G2和G3。

G1表示肿瘤组织结构较为成熟,细胞分化良好,生长缓慢;G2表示肿瘤组织结构相对较为成熟,细胞分化中等,生长速度适中;G3表示肿瘤组织结构较不成熟,细胞分化差,生长速度较快。

分级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预测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评估。

一般来说,G1级别的肿瘤较为温和,预后相对较好;而G3级别的肿瘤则较为恶性,预后较差。

三、肿瘤的分期肿瘤的分期是根据肿瘤的扩散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进行分类的过程。

分期是评估肿瘤的临床扩散程度和分级的重要方式。

1. TNM 分期系统TNM分期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肿瘤分期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WHO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WHO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WHO分类(1993)1.神经上皮组织肿瘤(Tumours of neuroepitheLlial tissue)1.1 星形细胞肿瘤(Astrocytic tumor)1.1.1 星形细胞癌(Astrocytoma)1.1.1.1 变型(variants) :纤维型(Fibrillary)1.1.1.2原浆型(Protoplastnic)1.1.1.3肥胖细胞型(gernistocytic)1.1.2 间变性(恶性)星形细胞瘤【Anaplasic(malignant)astrocytoma】1.1.3 胶质母细胞细胞瘤(glioblastoma)1.1.3.1 变型(variants),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giant cell glioblastoma)1.1.3.2 胶质肉瘤(gliosacoma)1.1.4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1.1.5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1.1.6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结节性硬化)【subependy ma]E giant cell astrcytomama(Tuberous sclerosIs)1.2少突胶质细胞肿瘤(Oligodendroglial tumours)1.2.1少突胶质瘤(Oligodendroglioma)1.2.2 间变性(恶性}少突胶质瘤【Anaplastic(malignant)oligodendroglioma】1.3 室管膜肿瘤(EpendymaL tumours)1.3.1 室管膜瘤(ependymomal)1.3.1.1 变型(variants):J细胞型(Cellular)1.3.1.2 乳头型(papillary)1.3.1.3 透明细胞型(Clear cell )1.3.2 间变性(恶性l室管膜瘤[Anaplastic(malignant)ependymoma]1.3.3 粘液乳头状室管膜瘤(Myxopapillary ependymoma)1.3.4 室管膜下瘤(Snbependymoma)1.4 混合性胶质瘤(Mixed gliomas)1.4.1 少突星形细胞瘤(Oligo—astroeytoma)1.4.2 间变性(恶性)少突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malignant)olio—astrocytoma】1.4.3 其他(other)1.5 脉络丛肿瘤(Choroid plexus tumours)1.5.1 脉络丛乳头状瘤(Choroid plexus papilloma)1.5.2 脉络丛癌(Choroid plexus carcinoma)1.6来源未定的神经上皮肿瘤(N enroepithelial tumonrs of uncertain origin)1.6.1星形母细胞瘤(Astroblastoma)1.6.2 极性成胶质细胞瘤(polar spongioblastomal)1.6.3 大脑胶质瘤病(gliomatosis cerebri)1.7神经元和混台性神经元一神经胶质肿瘤(neuronal and mixed neuronal-glial tomours)1.7.1节细胞瘤(Gangliocytoma)1.7.2 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Lhermhtte-doclos)【dysplastic gangliocytoma of cerebellum(ehermhtte-doclos) )】1.7.3 多纤维性婴儿节细胞腔质瘤(Desmoplastic infantile ganglioglioma)1.7.4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ysern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ur)1.7.5 节细胞脏质瘤(Gang]ioglioma)1.7.6 间变性(恶性)节细胞胶质瘤【Anaplastic(malignant) ganglioglioma]1.7.7 中央性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1.7.8 终丝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 of the filum terminale)1.7.9 嗅神经母细胞瘤(感觉性神经母细胞瘤)【Olfactory neuoblastoma(aestbesioneuroblastoma)】1.7.9.1 变型(Variant}:嗅神经上皮瘤(Olfactory neuroepithelioma )1.8松果体实质肿瘤(Pineal parenchyma]tumours)1.8.1松果体细胞瘤(Fineoeytoma)1.8.2松果体母细胞瘤(Pineoblastoma)1.8.3 松果体细胞与松果体母细胞混合癌(Mixed/transitional pineal tumours)1.9胚胎性肿瘤(Embryonal tumours)1.9.1髓上皮瘤(Medulloeplthelioma )1.9.2神经母细胞瘤neurobiastoma)1.9.2.1 变型(V ariant):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angli oneuroblastoma)1.9.3 室管膜母细胞瘤(Ependymoblastoma)1.9.4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urs(PNETs)】1.9.4.1 髓母细胞瘤(M ulloblastoma)1.9.4.1.1 变型( variants ):多纤维性髓母细胞瘤(Desmoplastie medulloblastoma)1.9.4.1.2 肌母髓母细胞瘤(Mednllomvoblastoma)1.9.4.1.3 黑素性髓母细胞瘤(Mel anotic medulloblastoma)2.脑神经及脊神经的肿瘤(Tumours of cranial and spinal nerves)2.1 施万瘤(神经鞘膜瘤,神经瘤)【Schwannomal(nenrilernmoma,neurimomal)2.1.1.1 变型(Variants):细胞型(CeLLuLar)2.1.1.2 丛状型(Plexiform)2.1.1.3 黑素型【Melanoticl2.2 神经纤维瘤(eurofihromal)2.2.1 局限型(孤立型)[circumseribed(silitary)】2.2.2 丛状型 (pleniform )2.3 恶性周围神经鞘膜肿瘤(神经源性肉瘤、间变性神经纤维瘤、恶性施万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sheath tumour(MPNST)(Neurogenic sarcoma 、Anaplastic neurofihroma “Malignant schwannoma”)]2.3.1.1 娈型(Variants):上皮样型(Epithelioid)2.3.1.2 伴有问质和(或)上皮分化的MPNSTl(MPNST with divergent mesenehymal and/or epithelial differentiation )2.3.1.3 黑素瘤(Melanotic)3. 脑(脊)膜肿瘤(Tumours of the veninges )3.1 脑(肯】膜上皮细胞肿瘤(Tumours of mening othelial cells J3.1.1 脑(肯j膜瘤(Meningioma1)3.1.1.1 变型(varlants):脑膜上皮型(Meningothelial)3.1.1.2 纤维型 [Fib rou s (Fibrobl astic)]¨3.1.1.3 移行型(混合型)【Transitional(mixed)】3.1.1.4 砂粒型(Psammomatours)3.1.1.5 血管瘤型(Angiomatous)3.1.1.6 徽囊型(Microcystic)3.1.1.7 分泌型(Secretory)3.1.1.8 透明细胞型(Clear cell J3.1.1.9 脊索样型(Chordoul)3.1.1.10 淋巴浆细胞型(Lymphoplasmacyte-rich)3.1.1.11 化生型(Metaplastic)3.1.2 非典型性脑膜瘤(Atypical meningioma)3.1.3 乳头状脑膜瘤(Papillary meningioma)3.1.4 问变性(恶性)脑膜瘤[Anaplastic(Malignabt)meningeoma]3.2 脑膜间质非脑膜上皮细胞肿瘤(Meseuechymal,nonmeneningothelial tumour0良性肿瘤(benign neoplasmas)3.2.1 骨软骨瘤(Osteocartilaginous tumours)3.2.2 脂肪瘤(lipomal)3.2.3 纤维组织细胞瘤(Fibrous histiocytoma)3.2.4 其他(others)3.2.5 血管外皮细胞瘤(Homangiopericytomal)3.2.6 软骨肉瘤(Chondrosareoma)3.2.6.1 变型l(Variant ):间质性软骨肉瘤(Mesenchymal chondrnsarcoma)3.2.7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 nant fibrous histrocytoma)3.2.8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3.2.9 脑膜肉瘤病(meningeal sarcomatosia)3.2.10 其他(Other)3.3 原发性黑素细胞病变(Primary melanoeytic lesions)3.3.1 弥漫性黑素细胞增生症l(Diffuse melanosis)3.3.2 黑素细胞瘤(Melanneocytoma)3.3.3 恶性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3.3.3.1 变型(Variant):脑膜黑索瘤病(Meningeal melanomatosis)3.4组织来源未定的肿宿(Tumours of uncertain histogenesis)3.4.1血管母细胞瘤{毛细血管性血管母细胞瘤)[Haemangioblastoma(Capillaryhaemangioblastoma)]3.淋巴瘤和造血系统肿瘤(Lymphomas and Haemopoietic Neoplasms)4.1恶性淋巴瘤fMalignant eymphomas)4.2浆细胞瘤(Plasmaeytoma)4.3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4.4其他(others)5. 生殖细胞肿瘤(Germ Cell Tumours)5.1 牛殖细咆瘤(Germlnoma5.2 胚胎性癌(Embryonal carcinoma)5.3 卵黄囊瘸(内胚窦瘤)【Yolk sarcomar(Endoderreal sinus tumour)]5.4 绒毛膜癌(Choriateareinoma)5.5 畸胎瘤(teratoma)5.5.1 未成熟型(inmature)5.5.2 成熟型(mature)5.5.3 畸脑瘤恶变(teratoma with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5.6混台性生殖细胞瘤(Mixed germ cell tumours)6.囊肿及肿瘤样病变 (Cysts and Tumour—like Lesions)6.1颅颊裂囊肿(Rathke elett cyst)6.2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6.3皮样囊肿(dermoid cyst)6.4第二脑室胶样囊肿(colloid cyst of the third ventricle)6.5 肠源性囊肿(Enterogenous cyst)6.6 神经胶质囊肿(Neuroglial cyst)6.7 颗粒细胞瘤(迷芽瘤,垂体细胞瘤)[Granular ceil Yentricle(Choristoma,Pituieytomal0) 6.8 下丘脑神经元性错构瘤(Hypothalamic neuronal hamartoma)6.9 鼻胶质异位( Nasal glial heterotopia)7.鞍区肿瘤(Tumours of the Sellar Region)7.1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7.2垂体腺癌(Pituitary carcinoma)7.3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7.3.1 变型(Variants):牙蚰质型(Adamantinomatous7.3.2 乳头状型(Papillary)8.局部侵犯性肿瘤(Local Extensions from Regional tumour)8.1副神经节瘤(化学感觉器瘤)【Paraganglioma(chemodecttoma)】8.2脊索瘤(chordoma)8.3 软骨瘤(chondroma)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8.3各种癌肿(carcinoma)9.转移性肿瘤(Melastatle T umours)10. 未分娄的肿瘤(Unclassifted T umour)表3 世界卫生组织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2000年)神经上皮组织肿癌(Tt.NdOORS OF曼形细胞肿糟{ strocvtic tumcum)TISSUE孙漫性星形细胞瘤9400/3(Difu⋯ r0cvtoma 9400/3)纤维型星形细胞瘤9400/3(Fib⋯ill troe~10ma 9400/3 J原浆型星形细胞喧9410/3【Protoplasmie a~tl'o⋯to a 9410/3/肥胖细胞型星形细胞瘤94I1/3lGemi o⋯ti asI r0㈣to a 9411,3 J同变性星形细胞瘤9401/3IAnaplaslle asI roeytom&9401/3)胶质母细胞瘤9440/3(Glioblast0ma 9440/3 J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9441/3(Giant cel ]ioblast⋯ 9441/3)胶质肉瘤9442/3【Gli~ r⋯ a 9442/3)毛细胞型星形细胞喧 2l/l(Pi]ocyti⋯ I r0cv_0ma 942l/l J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喧9424/3lPIeomorphi⋯⋯th tro toma 9424/'3)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9384/1fSubependYreal£iant cel⋯tro to 9384/1)少突腔质细胞肿癌{OI‘g0dend glial lumours)步突胶贡瘤9450/3(Oligodend roglioma 9450/3)问变性少突胶质瘤9451/3(Anaplastic 0】 g。

神经上皮组织来源的肿瘤

神经上皮组织来源的肿瘤

神经上皮组织来源的肿瘤神经病理1、起源于原始神经管的髓上皮成份的肿瘤-胶质瘤(glioma)。

2、神经上皮组织的肿瘤大多是依据其病理特征来分类的。

3、Bailey和Cuhing根据肿瘤中的细胞类型与正常发育中各个阶段细胞形态相似的特征,提出肿瘤分类。

脑肿瘤的年龄特点:85%发病于成人(20-50岁),15%发病于儿童(5-15岁)。

成人肿瘤多位于幕上和大脑半球(70%),儿童肿瘤多位于幕下、后颅窝、四脑室和中线结构(70%)。

儿童脑肿瘤主要是髓母、PNET、室管膜瘤、颅内生殖细胞肿瘤,而脑膜瘤、听神经瘤和垂体腺瘤少见;成人主要是大脑星形细胞瘤、GBM、少突胶、脑膜瘤、垂体腺瘤,髓母和PNET很少见;老年人主要是GBM、脑膜瘤、淋巴瘤和转移癌。

脑肿瘤的部位特点小脑天幕上肿瘤(71%):――周围神经鞘细胞源性肿瘤――蝶鞍区肿瘤(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生殖细胞肿瘤)小脑天幕下肿瘤(29%)小脑实质内肿瘤――小脑星形细胞瘤、髓母、血管母细胞瘤第四脑室内肿瘤――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小脑桥脑角肿瘤――神经鞘瘤、脑膜瘤脑干肿瘤――星形细胞瘤(毛细胞性)大脑实质内胶质瘤多分布于额、顶、颞叶;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见于丘脑下部、视神经、脑干和小脑;垂体腺瘤和颅咽管瘤几乎都在蝶鞍区;血管母细胞瘤几乎都在小脑半球内;在大脑和脊髓内类似于髓母细胞瘤结构特点的肿瘤称为PNET;同一类肿瘤不同部位可组织结构不同:星形细胞瘤(大脑内多为原浆型、肥大细胞型和间变型;小脑内多为纤维型和毛细胞性;丘脑、视神经和脑干则多为毛细胞性);几个肿瘤的固定部位:中枢神经细胞瘤(侧、三脑室内);少突胶(大脑半球白质浅层);P某A(额颞部近脑表面实质);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脊髓圆锥终丝);RGNT(第四脑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三结合:发病年龄和肿瘤部位;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征;HE形态与免疫标记;组织学分级原则:细胞密度;细胞多形性;核分裂像;血管增生;坏死;生物学行为。

Ⅰ级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的特征及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Ⅰ级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的特征及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收 稿 日期 : 0 80 —3 2 0 5 1
通 讯 作者 :于 士柱
C re p n e c o S iz u Yu ors o d n eI: h—h T l 8 — 2 2 8 9 91 e: 62 — 7 3 9
织起 源肿 瘤 的发 病率 低 或罕 见 ,限制 了对其 特 征 和分 子遗 传学 变异 的研究 ,近 年来 随着 病例 数 和 随访 资料 的不 断积 累 ,有 关 这 些方 面的研 究 取得 了一些 进 展 , 本文 将对 这 些 内容 作 简要 介 绍 , 以便 加 深对 该组肿 瘤特 征 和分 子 遗 传 学异 常 改变 的认
G e tc o Ne 0 pihei l ne i s f ur e t la Tu o o H o m r fW G r de a I
S ih u Qa n h— u Y , in Wag z
D p r e to e r a ooy e rl y Isi t,T ni dcl e at n f N uo t l ,N uoo ntue i jn Me i m p h g g t a a

1 I 级神 经 上 皮 组 织 起 源 肿 瘤 的 种 类
20 0 7年 WH N O C S肿 瘤 最新 分 类 列 出的 I 级
神 经上 皮组织 起 源肿 瘤详 见表 l] 【 4 。
2 一 般 特 征 及 分 子 遗 传 学
21 毛 细 胞 型 星 形 细 胞 瘤 ( H I ) . W O 级
中 图 分 类 号 : 7 94 R 3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7 6 8 9 2 0 0 — 0 9 0 1 2 — 1 2(0 8) 2 0 7 — 6

神经系统常见肿瘤

神经系统常见肿瘤

2. 发病率:10-12/10万•胶质瘤最多见40%, 其次脑膜瘤13-19%恶性(胶质母细胞瘤)50%-60%胶质瘤良性胶质瘤25%-30%•儿童颅内肿瘤发病率高,仅见于白血病位居第二位,20-25%•发生率:胶质瘤、髓母细胞瘤多见;脑膜瘤和神经鞘瘤则罕见4.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包括起源于脑、脊髓或脑膜的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两大类。

•原发性肿瘤中,40%为胶质瘤,15%为脑膜瘤,约8%为听神经瘤。

转移性肿瘤以转移性肺癌为多见。

•儿童颅内恶性肿瘤仅次于白血病,常见为胶质瘤和髓母细胞瘤。

•共同特征:局部神经症状,颅内高压症状,分化良好的肿瘤也可因压迫重要的部位致死,分化很差的肿瘤也很少颅外转移。

5. 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7类)•神经上皮组织肿瘤(Neuroepithelial tumours)•脑膜肿瘤(Meningeal tumours)•颅内和外周神经肿瘤(Tumours of cranial and peripheral tumours)•淋巴造血系统肿瘤(Tumours of the heamopoietic system)•生殖细胞肿瘤(Germ cell tumours)•鞍区肿瘤(Tumours of the sellar region)•转移性肿瘤(Metastatic tumours of the CNS)6.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10类)•星形细胞肿瘤(Astrocytic tumours)•少突胶质细胞肿瘤(Oligodendroglial tumours)•混合性胶质瘤(Mixed gliomas)•室管膜肿瘤(Ependymal tumours)•脉络丛肿瘤(Choroid plexus tumours)•起源不定的胶质肿瘤(Neuroepithelial tumours of uncertain origin)•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胶质肿瘤(Neuronal and mixed neuronal-glial tumours)•神经母细胞瘤•松果体实质肿瘤(Pineal parenchymal tumours)•胚胎性肿瘤(Embryonal tumours)7. 星形胶质细胞瘤(astrocytic tumours)颅内最常见的胶质瘤G:境界不清的灰白色浸润性肿瘤,或硬,或软,或呈胶冻状,可形成含有清亮液体的囊腔。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有两类。

一类由神经系统的间质细胞(即胶质细胞)形成,称为胶质瘤;另一类由神经系统的实质细胞(即神经元)形成,没有概括名称。

由于从病原学和形态学上,现在还不能将这两类肿瘤完全区别,而胶质瘤常见的多,所以将神经元肿瘤包括在胶质瘤中。

神经上皮起源的肿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总数的44%。

【病理】坚韧结实,边界不太清楚。

细胞呈梨状或菱形,胞核呈长杆状,含多量染色质,胞浆不多内含粗而长的纤维。

毛细胞星形细胞瘤血供较少。

肿瘤恶性程度为I级。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目前有作者提出如手术切除较彻底,可不加其它治疗。

鞍区肿瘤切除困难多,小脑肿瘤手术切除常较彻底。

【预后】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是星形细胞瘤中疗效最好的。

幕上肿瘤5年生存期超过1/3;小脑肿瘤如能肉眼全切除,75%-100%可获长期(30年以上)生存。

五、多形性黄瘤星形细胞瘤又名Kepes瘤。

临床罕见。

病理特点在瘤组织内散在数量不一的含有脂滴的黄瘤样细胞,G FAP免疫组化显示这些细胞阳性标记,证明是星形细胞源性。

六、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由室管膜上皮外面的一层星形细胞长出的肿瘤,称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临床少见,在15%的结节硬化患者病人中发生这种肿瘤。

患者多为儿童,肿瘤的恶性度为I级,成人也可患病,但预后较儿童差,肿瘤的恶性度为"级。

临床主要表现为结节硬化病的三主征(智能减退、抽搐和面部皮脂腺瘤)以及脑积水。

肿瘤的病理形态有三特征:1.大脑皮质硬化结节,2.室管膜下小结节,3.室管膜下肿瘤。

肿瘤由三种细胞构成:长星形细胞、巨细胞和肥胖星形细胞。

治疗以手术为主。

儿童预后较好,肿瘤切除后很少复发。

七、少支胶质细胞肿瘤【流行病学】占神经上皮组织肿瘤的8.5%,占颅内肿瘤的3.4%。

常见于40岁左右的男性患者。

发生部位以额叶最多见。

【临床表现】肿瘤性质多偏良性,病程较长,多在2年以上。

最多见的首发症状为癫痫,约占52%-79%。

Ⅰ级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的特征及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Ⅰ级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的特征及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Ⅰ级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的特征及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于士柱;王虔
【期刊名称】《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年(卷),期】2008(6)2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中枢神经系统(CNS)WHO Ⅰ级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的种类及发病率、年龄和性别分布、好发部位、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等一般特征.同时简要介绍了该组肿瘤常见的分子遗传学异常表现和研究进展,旨在加深对该组肿瘤上述特征和分子遗传学异常改变的认识.
【总页数】6页(P79-84)
【作者】于士柱;王虔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神经损伤变异与再生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神经损伤变异与再生重点实验室,天
津,30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1
【相关文献】
1.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组织起源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J], 庞丽娟;李锋;陆天才
2.多体素磁共振波谱成像在诊断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J], 刘力;崔世民;刘梅丽
3.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脑肿瘤中连接蛋白的表达 [J], 夏之柏;浦佩玉;王春艳;黄强;尤永平;王广秀
4.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脑肿瘤增殖活性与表皮生长因子受… [J], 刘旭文;浦佩玉
5.颅内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J], 全冠民;袁涛;刘怀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星形细胞肿瘤

星形细胞肿瘤

• 6)脑干星形细胞瘤:脑干肿瘤中90%为神经胶质瘤,
而半数以上为星形细胞瘤,肿瘤多位于桥脑,其次为延髓, 位于中脑者罕见。
• 中脑肿瘤出现动眼神经麻痹;桥脑肿瘤为外展神经、面神 经和 三叉神经受累;延髓肿瘤可有后组颅神经麻痹。肿瘤
常侵犯脑干腹侧面的锥体束而有“交叉性麻痹”。病人感 觉障碍和小脑性共济失调十分常见。晚期可有双侧颅神经 麻痹、双侧锥体束征及颅内压增高等表现。
病理
(pathology)
(1)星形细胞瘤
• 肿瘤主要位于白质内,呈浸润性生长,实 性者无明显边界,多数不限于一个脑叶 。 肉眼观察质地灰红色或灰白色,质地多较 硬,约半数左右的肿瘤呈部分囊性变,少 数小脑星形细胞瘤为实质性,呈浸润性生 长,无明显边界,预后较囊性者差。
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点,星形细胞瘤可分为纤维 型、原浆型和肥胖型三种亚型:
星形细胞肿瘤
概述(introduction)
星形细胞肿瘤是最常见的神经上皮性肿瘤, 据文献报告占颅内肿瘤的1 3%~26%,占胶质瘤 2 1.2%~5 1.6%。男性多于女性,可发生在任何 年龄,而发病高峰在3 1~40岁 。
星形细胞肿瘤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 部位,一般成年多见于大脑半球和丘脑、基底节 区,儿童多见于幕下。
• 3)丘脑星形细胞瘤:典型的丘脑综合征(Dejerine—
Roussy)包括:①病变对侧肢体轻瘫。②病变对侧半身感 觉障碍(以深感觉为主)。③病变对侧半身自发性疼痛。④ 同侧肢体的共济运动失调。⑤病变同侧舞蹈样运动。
• 但丘脑肿瘤患者发生以上典型表现者甚少,临床症状表现 很大的变异,当肿瘤向前内侧发展时精神障碍较明显;向 丘脑下部发展时内分泌障碍较为突出;向丘脑枕部发展除 了出现病变对侧同向性偏盲外,还可影响四叠体出现瞳孔 不等大、眼球上视障碍,听力障碍等症状。

常见肿瘤概述

常见肿瘤概述

常见肿瘤概述一、上皮性肿瘤从上皮组织发生的肿瘤最为常见,其中恶性上皮组织肿瘤(癌)对人类的危害,人类的恶性肿瘤大部分来源于上皮组织。

良性上皮组织肿瘤1.乳头状瘤由覆盖上皮发生,向表面呈外生性生长,形成许多手指样或乳头状突起,并可呈菜花状或绒毛状外观。

2.腺瘤由腺上皮发生的肿瘤,多见于甲状腺、卵巢、乳腺和肠等处。

根据腺瘤的组成成分或形态特点,又可将其分为囊腺瘤、纤维腺瘤、多形性腺瘤和息肉状腺瘤等类型。

囊腺瘤是由于腺瘤中的腺体分泌物淤积,腺腔逐渐扩大并互相融合而成囊。

根据腺体的分泌物又分为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

纤维腺瘤除腺体增生形成腺体外,同时伴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共同构成瘤的实质。

多形性腺瘤由腺组织、粘液样及软骨样组织等多种成分混合组成。

常发生于涎腺。

息肉状腺瘤发生于粘膜,呈息肉状,有蒂于粘膜相连,多见于直肠。

恶性上皮组织肿瘤由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称为癌,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

癌的常见类型有以下几种1.鳞状细胞癌常发生于身体原有鳞状上皮覆盖的部位,如皮肤、口腔、食道等处。

镜下,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癌中,细胞间可见细胞间桥,癌巢中央可出现层状角化物,称角化珠或癌珠。

2.基底细胞癌多见于老年人面部,由原始上皮芽或基底细胞发生。

3.移行上皮癌来自膀胱或肾盂等处的移行上皮,常呈乳头状,多发性。

4.腺上皮癌是由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又分为腺癌较多见于胃肠、胆囊等处,癌细胞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排列不规则的腺样结构。

)粘液癌又称胶样癌,常见于胃肠,癌细胞内及间质中有粘液积聚。

粘液聚集于癌细胞时,可将核挤向一侧,使该细胞呈印戒状,故名印戒细胞。

实性癌或称单纯癌,属低分化腺癌,癌巢为实体性,无腺腔样结构。

癌巢小而少,结缔组织多时称硬癌,癌巢大而多,结缔组织相对较少时称为髓样癌。

二、间叶组织肿瘤良性间叶组织肿瘤1.纤维瘤瘤组织内胶原纤维排列成束状,纤维间有细长的纤维细胞。

2.脂肪瘤常见于背、肩、颈等皮下组织,外观呈圆形或分叶状,镜下与正常脂肪相似,但有包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病理神经上皮组织来源的肿瘤1、起源于原始神经管的髓上皮成份的肿瘤-胶质瘤(glioma)。

2、神经上皮组织的肿瘤大多是依据其病理特征来分类的。

3、Bailey和Cushing根据肿瘤中的细胞类型与正常发育中各个阶段细胞形态相似的特征,提出肿瘤分类。

脑肿瘤的年龄特点:85%发病于成人(20-50岁),15%发病于儿童(5-15岁)。

成人肿瘤多位于幕上和大脑半球(70%),儿童肿瘤多位于幕下、后颅窝、四脑室和中线结构(70%)。

儿童脑肿瘤主要是髓母、PNET、室管膜瘤、颅内生殖细胞肿瘤,而脑膜瘤、听神经瘤和垂体腺瘤少见;成人主要是大脑星形细胞瘤、GBM、少突胶、脑膜瘤、垂体腺瘤,髓母和PNET很少见;老年人主要是GBM、脑膜瘤、淋巴瘤和转移癌。

脑肿瘤的部位特点小脑天幕上肿瘤(71%):大脑半球实质肿瘤――神经胶质来源肿瘤、淋巴瘤脑实质外肿瘤―-脑膜源性――周围神经鞘细胞源性肿瘤――蝶鞍区肿瘤(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生殖细胞肿瘤)小脑天幕下肿瘤(29%)小脑实质内肿瘤――小脑星形细胞瘤、髓母、血管母细胞瘤第四脑室内肿瘤――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小脑桥脑角肿瘤――神经鞘瘤、脑膜瘤脑干肿瘤――星形细胞瘤(毛细胞性)大脑实质内胶质瘤多分布于额、顶、颞叶;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见于丘脑下部、视神经、脑干和小脑;垂体腺瘤和颅咽管瘤几乎都在蝶鞍区;血管母细胞瘤几乎都在小脑半球内;在大脑和脊髓内类似于髓母细胞瘤结构特点的肿瘤称为PNET;同一类肿瘤不同部位可组织结构不同:星形细胞瘤(大脑内多为原浆型、肥大细胞型和间变型;小脑内多为纤维型和毛细胞性;丘脑、视神经和脑干则多为毛细胞性);几个肿瘤的固定部位:中枢神经细胞瘤(侧、三脑室内);少突胶(大脑半球白质浅层);PXA (额颞部近脑表面实质);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脊髓圆锥终丝);RGNT(第四脑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三结合:发病年龄和肿瘤部位;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征;HE形态与免疫标记;组织学分级原则:细胞密度;细胞多形性;核分裂像;血管增生;坏死;生物学行为。

★具有类似组织学形态特点肿瘤的鉴别诊断:1、透明细胞肿瘤①少突胶质细胞瘤:⏹一般境界清,常位于皮质和白质内,有囊性变和出血。

⏹镜下细胞均匀一致,多呈圆形,胞浆透明,呈“煎蛋饼”样。

瘤组织呈蜂窝状结构,血管呈枝芽状穿插于瘤细胞群之间,甚至分隔成小叶状结构。

少数病例有短梭形细胞栅栏状排列的构象。

⏹个别异型核和少数核分裂仍可诊断为II级,明显异型/坏死/Ki-67 >5%时可诊断为III级。

⏹43.8-70%有钙化,呈颗粒状钙盐、或钙球和血管壁钙化。

⏹可见GFAP(+)的小肥胖星形细胞⏹目前尚无特异性抗体标记,OLIG2、Leu-7(CD57)可协助诊断。

②透明细胞型室管膜瘤⏹好发于年轻人幕上位置⏹细胞类似少突胶质细胞,有核周空晕。

⏹于部分区域内总可见到有室管膜菊形团和围血管假菊形团形成。

⏹免疫组化:大部分GFAP(+)及EMA(+);S-100、Vim(+),部分CK(+),但SYN(-)。

⏹Ki-67 <4%时可诊断为II级⏹以前诊断的多数透明细胞室管膜瘤,现在多属中枢神经细胞瘤③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发病年龄轻,最主要的症状是癫痫发作⏹大多数位于大脑颞叶皮质⏹影像学特征性是边界清晰的低密度病灶和基底位于脑表面,尖端指向脑深部的“三角征”或“楔形征”⏹有特殊“柱形”组织学构象,表现为囊状结构中漂浮着神经元。

⏹有成片状分布的透明细胞区域——“少突样细胞”,有核周空晕。

⏹免疫组化:少突样细胞SYN(+),NeuN(+),OLIG2(+)。

④中枢神经细胞瘤⏹位于脑室内,有钙化,可出血。

⏹细胞呈圆形大小一致,部分可具透亮胞浆。

⏹构象较复杂:可有类似少突的蜂窝状结构,可有围血管的假菊形团结构,或流水状结构、Homer-Wright菊形团结构。

⏹免疫组化:SYN(+),NeuN(+)。

⏹Ki-67 <2%⑤透明细胞性脑膜瘤⏹与硬膜相连,有包膜,球形或分叶状,压迫周围脑组织,切面漩涡状,有或无砂砾感。

⏹瘤细胞胞浆透亮,核居中或偏位,好发于小脑桥脑角和马尾。

⏹免疫组化:Vim、EMA、PR(+)⏹特殊染色:网纤维染色(+),PAS(+)。

⏹WHO II级⏹Ki-67 指数:良性 3.8%;非典型7.2%(核分裂>4/10HPF);间变型14.7% (核分裂>20/10HPF)。

⑥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多见于小儿或中线位置,WHO I级。

⏹瘤细胞排列呈双相性,即有疏松区域和致密区,细胞具有毛发样突起⏹部分瘤细胞胞浆空亮呈“少突细胞样结构”⏹微囊形成,血管壁玻璃样变性⏹可见Rosenthal 纤维和嗜酸性小球⏹免疫组化:GFAP(+)⑦血管母细胞瘤⏹20-60岁多见,小脑为最常见部位。

⏹大体多呈囊状,大囊内见小瘤结节。

⏹二种成份构成:间质细胞和毛细血管。

⏹间质细胞多边形,铺砖样排列,胞浆呈泡沫状,核居中,大小一致,无核分裂。

⏹毛细胞血管壁薄,管腔狭小,网染(+)。

⏹免疫组化:没有特异性标记物,有研究inhibin-alpha 和D2-40间质细胞(+)。

⑧转移性肾细胞癌⏹单个或多个结节,界限清楚,在大脑多数位于灰白质交界处。

⏹与原发瘤形态相似具有透亮细胞,毛细血管丰富⏹免疫组化:CK(+),VIM(+),EMA(+),CD10(+)。

VHL(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的患者同时合并肾透明细胞癌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母细胞瘤,这种鉴别尤为重要。

好发于儿童和年轻人,20-60岁多见,常见于后颅凹和脊髓,其次为侧脑室和三脑室;儿童多见于幕下。

肿瘤边界清、质软、灰红色,可有囊性变、灶性坏死和出血瘤细胞密度中等,形态较一致,有特征性的围血管菊形团和室管膜菊形团。

肿瘤血管壁可透明变性、可见出血、钙化、灶性软骨和骨化生和黏液样变性。

有灶性坏死但非栅栏状时,仍诊断为II级室管膜瘤,KI-67指数<4%(2.6±2.6%)。

当出现栅栏状坏死和较高的Ki-67指数时,为III级。

免疫组化:GFAP、S-100和EMA(+)。

EMA呈特殊的点状阳性。

②髓母细胞瘤/PNET/松果体母细胞瘤⏹好发生10岁以下儿童,成人少见,病名因发病部位不同而有差异。

⏹其共同组织学特点是由胚胎性原始小细胞构成的肿瘤。

细胞密集,不定形片状排列,瘤细胞小,核圆形或不规则,胞质少,细胞排列致密。

可见Homer-Wright和Flexner-Wintersteiner菊形团。

松果体母细胞瘤中看不到松果体细胞菊形团。

⏹免疫组化:NSE、Syn、CgA(+)。

Ki-67指数多>50%③中枢神经细胞瘤④松果体细胞瘤⑤第四脑室伴菊形团形成的胶质神经元肿瘤(目前报道30余例)⏹多见于成年人(mean age 33 yrs)⏹见于第四脑室,伴有实质浸润,常引起交通性脑积水和共济失调⏹组织学上具有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结构神经细胞形成菊团样结构或围血管的假菊团结构胶质细胞成份常形成典型的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结构⏹WHO I 级免疫组化鉴别诊断具有菊形团结构肿瘤室管膜瘤GFAP、EMA、S-100、Nestin髓母细胞瘤/PNET CD99、CgA、SYN、NSE松果体细胞瘤SYN、NSE、CgA第四脑室伴菊形团形成的胶质神经元肿瘤SYN、NSE中枢神经细胞瘤SYN、NeuN3、乳头状结构①乳头型或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多见于年轻人无一例外地发生在脊髓圆锥终丝组织学特点为肿瘤细胞围绕血管黏液样间质为轴心排列成乳头状结构,核分裂像很少见,Ki-67 1%(0.4-1.6%)免疫组化:GFAP、Vim、S-100(+),CK(-)鉴别诊断:脊索瘤、副节瘤、间皮瘤、乳头状腺癌(GFAP-/CK+)②乳头状脑膜瘤发病年龄较宽(mean age 27 yrs)多位于颞叶边界清楚的囊-附壁结节乳头状结构形成,中心是玻璃样变的血管,周围包绕单层立方细胞(GFAP +),乳头间是成片的“神经节样”神经细胞(Syn +)WHO I 级③脉络丛乳头状瘤好发于侧脑室和第四脑室;侧脑室内的肿瘤较多见于儿童,而发生于第四脑室的肿瘤多见于成人肿瘤在脑室腔内扩张性生长,常常钙化甚至石化I级与正常脉络丛组织相似,乳头披覆单层立方细胞或复层柱状细胞,可见砂粒体, Ki-67 <2% II级(不典型):核分裂像增多(>2个/10HPF),核多形性,乳头结构不规则,有出血和坏死III级(癌):细胞密度增高,核多形异型,核分裂像增多(>5/ 10HPF),乳头结构消失,片状坏死和弥漫脑实质浸润,Ki-67 >10%免疫组化:Vim、CK、S-100、TTF-1均(+),GFAP25%(+),EMA(-)④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⑤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儿童及成人(mean 32 yrs)发生境界清楚的大肿瘤(2.5-4cm)⏹目前报道38例⏹组织学特点为乳头状结构和上皮样的细胞特征,与松果体主质细胞肿瘤明显不同⏹免疫组化为CK(+),GFAP灶性(+)⏹WHO II-III 级⑥转移性乳头状癌免疫组化鉴别乳头状肿瘤4、梭形细胞①纤维性星形细胞瘤②纤维性脑膜瘤③胶质肉瘤④孤立性纤维性肿瘤⑤神经鞘瘤⑥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预后较好的星形细胞瘤,2/3病例小于18岁多位于大脑半球浅表部位,可能是来源于软脑膜下的星形细胞常表现为大囊囊内的附壁瘤结节组织学特征:瘤细胞多形性,梭形细胞间有单核或多核瘤巨细胞,且见泡沫状细胞(GFAP +);明显的促纤维增生现象,致密的网状纤维;淋巴细胞浸润,可见围血管淋巴套现象通常不见核分裂像,有个别病理性核分裂像仍可诊断为II级,Ki-67 <1%;“具有间变特征的PX A”为WHO III级,核分裂>5/10HPF和/或坏死。

免疫组化:GFAP弥漫(+),可有NSE、SYN等灶性(+)⑦室管膜下巨细胞性星形细胞瘤多见20岁以下年轻人,6%-16%伴有结节硬化多位于侧脑室壁,边界清楚,灰红色,很少有坏死组织学特征:有纤维基质;可见胞浆丰富的多角形细胞(类似于肥胖细胞型星形细胞)和节细胞样细胞;可见陷于纤维间质中的小长型细胞;核多形性,多核细胞常见可有核分裂像,I级肿瘤,无恶变病例报道免疫组化:S-100(+),GFAP灶性(+),SYN和NSE、NF部分大细胞(+)⑧垂体细胞瘤多见于成人神经垂体或垂体漏斗部少见的实体肿瘤,目前不超30例报道临床表现为视力障碍,头痛或垂体功能减退肿瘤境界清楚,由排列紧密的梭形细胞形成束状或漩涡状,核分裂像少见免疫组化:S-100、EMA、Vimentin (+), GFAP表达不定,不表达垂体激素WHO I 级鉴别诊断:腺垂体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⑨腺垂体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发生于垂体前叶,成人多发肿瘤(mean age 56 yrs)目前仅报道10例,大体表现与垂体腺瘤无明显差异组织学特征:梭形细胞,部分细胞呈上皮样,胞浆嗜酸性,颗粒状,含大量线粒体,核轻度不规则,并伴有灶性炎症细胞反应WHO I 级免疫组化:抗线粒体抗体(+),S-100(+),EMA(+),垂体激素(-)免疫组化鉴别诊断具有梭形细胞结构肿瘤纤维性星形细胞瘤GFAP(+),P53(+)纤维性脑膜瘤EMA(+), Vim(+),PR(+),Claudin-1(+)胶质肉瘤GFAP(+), Vim(+)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D34(+)神经鞘瘤S-100(+)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GFAP(+),NSE,SYN灶性(+)室管膜下巨细胞性星形细胞瘤S-100(+),GFAP灶性(+),NSE/SYN/NF 部分大细胞(+)垂体细胞瘤S-100(+),Vim(+),EMA(+),GFAP(+/-)腺垂体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S-100(+),EMA(+)5、横纹肌样特征①横纹肌样脑膜瘤(脑膜瘤亚型之一,少见)⏹组织学特征:横纹肌样细胞呈片状、巢状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