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脊柱内镜下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合集下载

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a di e o tr ltr l p e m f  ̄ etb a o yi 2 c s s al t sltr l ic e n ain Alltr 1y ec s s n t seo ae a u p r i o S v re rl d 1 a e , l wi i i e a ds r it . la ea p a e nhp r b n hp a h o t
显 微 内 窥 镜 下 手 术 治 疗 腰 梅 严 力 生
【 】 摘要 目的 探讨腰 椎椎 体 后缘 离断症 的有 效手 术方法 。方 法 2 0 年 3月~ 0 9年 9月采用 显微 内窥镜 手术 治疗 04 20 腰 椎椎体 后缘 离 断症 2 例 , 其 分为侧 方 型及 中央型 。 方型 2 6 将 侧 2例 , 中离 断骨 块位 于 L 椎 体后 下缘 2 , 其 例 L 椎
j e t ly e a e . e t l y ec s s r p r tdu o r u h b ltrl p r a h s wi n a g me t fn r e n 4c nr p s s 4 c n a p a e eo e ae p nt o g i e a a p o c e . t e lr e n ev at e r t we h a h o r o a a l n e ta c n la dwi e v l fds op u n o tr r o y e g . s lsAl p t nswe ef l o t n n dc nr l a a, t rmo a icp l s sa d p se i n d e Re u t l a i t e a n h o ob e r o —
a d d s op u , n e r a e ep si i t f u a sa i t. n icp l s s a dd c e sst o sbl y o mb i tb l h i l r n i y

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精准治疗的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精准治疗的研究进展

综述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精准治疗的研究进展▲黄民锋1吴晓飞1刘万祥1陈锋1周先明1潘汉升1陈远明2黄中飞1(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脊柱外科,南宁市530011,电子邮箱:**************;2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南宁市530007)【提要】腰椎间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存在一定难度,容易漏诊、误诊,目前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临床分型、治疗方式等均存在一定争议,精准医疗理念对于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启发,本文针对近年来精准医疗背景下腰椎间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关键词】椎体后缘离断症;精准医疗;微创;综述【中图分类号】R681.533【文献标识码】A DOI:10.11675/j.issn.0253-4304.2020.24.24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是指腰椎间盘或椎体后缘骨骷等突入椎管压迫神经根或脊髓而引起腰腿痛的一类疾病,因与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症状相似,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又因其影像学表现常伴有腰椎间盘突出,2002年孔庆奎教授[1]提出以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命名此病,其他文献中该病又称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2]&腰椎后缘软骨结节[3]、腰椎后缘游离骨⑷、腰椎椎体后缘C环离断症'5(等。

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的发病率为5.7%,好发于青年人⑷。

关于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多需借助影像学技术,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则较为严重,绝大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才能缓解症状,既往临床上多采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or lumbar interbode fusion, PLIC)或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W lumbar interbode fusion,TLIC)治疗o鉴于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多发于青壮年,手术应最大程度保留脊柱正常组织结构及运动功能,预防临近节段退变,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

全可视脊柱内窥镜下靶向侧隐窝入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全可视脊柱内窥镜下靶向侧隐窝入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全可视脊柱内窥镜下靶向侧隐窝入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宋坤锋;马海军;周红刚;杜传超
【期刊名称】《脊柱外科杂志》
【年(卷),期】2022(20)6
【摘要】椎体后缘离断症(PRAS)又称腰椎后缘椎骨内软骨结节、腰椎软骨板破裂症等,常见合并腰椎椎间盘突出并继发腰椎椎管狭窄,引起下肢神经根性疼痛、麻木或间歇性跛行,严重时伴有马尾神经症状[1-3]。

根据离断物的大小和位置,分为小中央型、小外侧型、大单侧型、大中央型、大双侧型[4]。

虽然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是治疗PRAS的有效方法[2,5-6],但随着脊柱内窥镜技术、微创理念及手术工具的不断改进,近年来,有学者[7-11]采用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PRAS,并取得了满意疗效。

但对于下位椎体后上缘大中央型PRAS,内窥镜技术处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12],如经椎间孔内窥镜脊柱系统(TESSYS)盲视处理上关节突时血管及神经损伤风险较高;Yeung脊柱内窥镜系统(YESS)操作区域不精准,无法到达侧隐窝[13]。

【总页数】4页(P410-413)
【作者】宋坤锋;马海军;周红刚;杜传超
【作者单位】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椎间盘中心;应急总医院骨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
【相关文献】
1.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临床研究
2.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应用骨凿技术减压治疗老年单侧腰椎侧隐窝狭窄的疗效
3.经皮全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入路和椎板间入路减压术治疗L_(5)-S_(1)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比较
4.椎间孔入路与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分析
5.全可视脊柱内镜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显微内窥镜辅助下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合并腰椎椎间盘突出症

显微内窥镜辅助下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合并腰椎椎间盘突出症

显微内窥镜辅助下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合并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刘则征;黎庆初;杨洋;朱召银;闫慧博;张忠民;金大地【期刊名称】《脊柱外科杂志》【年(卷),期】2015(013)006【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辅助下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合并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要领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3月本院手术治疗的21例腰椎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合并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21例患者均有明确的下肢症状(疼痛/麻木)、反复腰骶部疼痛,均无马尾神经受损害症状.在显微内窥镜辅助下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及离断的骨骺,解除神经压迫.记录手术前后腰痛和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住院天数及术后复发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随访9 ~ 38个月,平均17.7个月.手术切口长度约1.8 cm;术中出血量30~ 150mL,平均47.4 mL;手术时间43~ 86 min,平均52.7 min;住院4~9d,平均5.7d.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前及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分别为(3.6±1.1)分和(1.5±1.3)分;术前及末次随访腿痛VAS评分分别为(5.3±2.1)分和(1.3±1.0)分;术前及末次随访ODI 分别为(76.3±25.9)%和(16.1±17.9)%.末次随访时各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内窥镜辅助下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合并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且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总页数】5页(P322-326)【作者】刘则征;黎庆初;杨洋;朱召银;闫慧博;张忠民;金大地【作者单位】510630 广东,广东省骨科研究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510630 广东,广东省骨科研究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510630 广东,广东省骨科研究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510630 广东,广东省骨科研究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510630 广东,广东省骨科研究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510630 广东,广东省骨科研究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510630 广东,广东省骨科研究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2【相关文献】1.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显微内窥镜治疗分析 [J], 马浩广2.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J], 钮心刚;张红梅;严力生3.腰椎椎体后缘离断合并椎间盘突出症 [J], 邓建龙;陈峰嵘;龚灏;肖小柱4.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后缘离断 [J], 陈少初;张昊;龚铭;周建华;胡亚威;张望;郭增峰;邓岳5.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J], 黄威;李易荣;蒋欣浩;刘平涛;王丹;刘文亮;万谦;袁彪;李中;杨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观察

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观察

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

方法72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

对照组接受椎板开窗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观察围手术期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義(P<0.01)。

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患者的V AS 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确切,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同时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关键词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临床疗效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通常被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体后缘离断,患者腰椎部位的神经根和硬囊膜被压迫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1]。

以前由于临床诊断技术的限制,通常会应用X线进行诊断,往往会出现漏诊和误诊的状况,随着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检出率[2],并在一定程度上可指导疾病的治疗。

传统的椎板开窗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效果较好,但是存在创伤大、疼痛明显、术后恢复慢等缺陷,而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弥补了椎板开窗手术治疗的缺陷,并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主要观察了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8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结合临床症状、CT扫描确诊。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

对照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25~62岁,平均年龄(34.1±7.4)岁。

腰椎椎体后缘骺环离断症的诊治

腰椎椎体后缘骺环离断症的诊治

腰椎椎体后缘骺环离断症的诊治王德春;陈晓亮;郑修军;胡有谷【期刊名称】《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年(卷),期】2006(14)3【摘要】[目的]了解腰椎椎体后缘骺环离断症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

[方法]对16例患有腰椎椎体后缘骺环离断症病人进行随访,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进行分析,并对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此病发病年龄较轻,临床表现为腰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的症状,根据突出的范围和类型可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结论]通过CT检查可把腰椎椎体后缘骺环离断分为软骨板破裂后移型、Schmorl结节型、撕脱骨折型3种类型,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总页数】3页(P181-183)【关键词】腰椎;骨骺离断;诊断;手术【作者】王德春;陈晓亮;郑修军;胡有谷【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山东省创伤骨科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相关文献】1.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椎体后缘骺环离断症的近期疗效 [J], 钟远鸣;梁梓扬;黄保华;李智斐;陈勇喜;张翼升;莫日养;许伟2.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合并椎体后缘离断的诊断和内镜治疗进展 [J],彭智愚;孔清泉3.综合护理干预对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椎体后缘骺环离断症的效果观察 [J], 邹晓丹; 钟霞4.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J], 黄威;李易荣;蒋欣浩;刘平涛;王丹;刘文亮;万谦;袁彪;李中;杨武5.椎体后缘离断临床形态分型在内镜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应用 [J], 王雯;李越;楚福明;吴忌;王艳杰;黄子洋;肖清清;邓尚;崔志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手术治疗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手术治疗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手术治疗摘要】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2007年6月至2012年5月,对收治的24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根据腰椎椎体后缘离断骨块的大小、位置不同,采取相应的开窗、半椎板或全椎板手术方法进行减压,对于双侧开窗或全椎板减压的病例及可能出现腰椎不稳定的病例同时行腰椎融合。

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22.5个月,按照Macnab术后评定标准:优21例,良3例。

结论对于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根据其离断骨块的大小、位置不同,采取开窗、半椎板或全椎板手术方法进行减压,并对双侧开窗或全椎板减压的病例及可能出现腰椎不稳定的病例同时行腰椎融合,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病因及命名都存在争议,一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体后缘离断,压迫硬膜囊和神经根,出现临床症状。

过去,由于X线片投照条件的局限,该病常被漏诊或与椎间盘突出症等混淆[1,2],CT扫描及三维重建可以清晰显示这种病变,大大提高了临床检出率,还可指导治疗方法[1,2]。

我院从2007年6月至2012年5月期间共手术治疗24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22~68岁,平均43岁。

有明显外伤史3例,其中1例较重,为外伤后(打篮球扭伤)急性发病,出现腰痛及根性痛;18例有长期腰痛或合并单侧或双侧下肢痛,活动后病情加重。

1.2临床症状与体征 24例患者中18例先有长期反复发作的腰痛再出现下肢痛,21例伴有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5例,鞍区麻木1例,伴有排便、排尿异常。

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21例,腱反射减弱16例。

1.3影像学检查 X线侧位片仅10例显示腰椎后缘缺损征象。

24例均行CT腰椎扫描,扫描范围主要集中在L3/4、L4/5、L5/S1椎间盘处。

CT薄层扫描均表现椎体后缘骨缺损低密度区和缺损后缘离断骨片后移突入椎管,压迫硬膜囊和神经根。

显微内窥镜下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显微内窥镜下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内症状逐渐缓解。 例患者足脾背伸肌力较术前无改善。 例 3 l
患者( S 间隙) L 、 于术后 1 个月再次出现腰腿痛, 3 查体结合 影像检查确定为间盘组织再突出、 减压不彻底。给予系统的 保守治疗无效, 行开放手术 。3 7例患者采用改良的 Manb ca 评定标准[ 评定, 2 5 优 6例, 良8例, 2例, 1例, 良率 可 差 优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并伴有下肢根性疼痛。 查体均
有皮肤感觉异常, 直腿抬高试验均小于 4。所有病例均为单 5。
节段病变并且为一侧的症状与体征。 常规行正侧、 过伸、 过屈 位 X线片、 I C MR 及 T薄层扫描, 确定诊断并判断椎体后上 缘还是后下缘离断, 证实腰椎无失稳。 选择的患者中L~ 间 。
核、 椎体后缘骨性致压物切除, 神经根减压。
随访 1~3 个月, 8 6 平均 2. 个月。 7 54 3 例患者中2例患 者术后残留腰痛症状, 其中来自L~ 间隙 1 L~ 间隙 1 。 例, 例, 经过腰背肌锻炼结合理疗并 口服非甾体类药物, 6 于 周
隙 3例, 患侧膝反射均较对侧明显减弱。 L~ 间隙 1 例, 2 其
特制的角度小骨凿凿断后突骨块并推向椎间隙, 髓核钳取
出。检查神经根张力 , 要求减压后神经根活动度达到 5 m m
以上, 确定压迫解除。常规冲洗止血, 关闭切口。
2 结 果
3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7 手术时间为 4 ~8 m n平 O 5 i, 均 5 i。 6 n 术中出血量 2 ̄8 L 平均5 L 术后应用脱 a r 0 0 , m 0 。 m 水药物及小剂量激素 1 , 术后 3 佩戴腰围下地活动。7 d ~7 d 3 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 于术 后 6 缓 解 , 周 总满 意率 为 9 . 。结 论 19

全内窥镜下椎板间隙和侧后路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全内窥镜下椎板间隙和侧后路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t i e n t s wi t h l u mb a r d i s c h e r n i a t i o n u n d e r w e n t s u r g e r y wi t h f u l l — e n d o s c o p i c t e c h n i q u e 。 41 o f t h e m u n d e r we n t a n i n t e r l a mi n a r p r o c e d u r e a n d 3 4 u n d e we r n t a p o s t e r o l a t e r a l t r a n s f o r a mi n a l p r o c e d u r e .Na k a n o t h e r a p e u t i c e ic f a c y
中国中 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 0 1 3 年2 月第 l 9 卷第 1 期
2 7
全 内窥镜下椎板 问隙和侧后 路技术治疗 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谢 林, 王庚 启 , 康 然, 洪友松 , 贾晋 辉 , 何 伟 东, 周 中, 张仕 兵 , 顾 军

摘 要 目的 : 比较全内窥镜下椎板间隙技术和侧后路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 安全性。方 法 : 腰椎
t e r l a mi n a r a n d p o s t e r o l a t e r a l t r a n s f o r a mi n a l a p p r o a c h f o r l u mb a r d i s c h e r n i a t i o n . Me t h o d s S e v e n t y i f v e p a —
s a t i s f a c t o r y r a t e wa s 8 7 . 8 0 % a n d 8 8 . 2 4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J p> 0 . 0 5 ) . T h r e e p a t i e n t s w h o u n d e we r n t a n i n t e r l a mi —

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显微内窥镜治疗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显微内窥镜治疗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显微内窥镜治疗分析马浩广【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1])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方法、手术疗效、手术适应证等.方法对自2006-06-2012-12在我院因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骨骺离断行MED治疗的53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12~78个月随访,疗效按Nakai评价标准分优、良、可、差四级,其中优40例(75.5%),良7例(13.2%),可4例(7.5%),差2例(3.8%),总优良率88.7%,总有效率96.2%.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基础上,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骨骺离断可以减小手术创伤,缩短疗程,有效防止术后脊柱失稳,治疗效果优良.【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年(卷),期】2015(036)006【总页数】3页(P486-488)【关键词】MED;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微创【作者】马浩广【作者单位】山东省煤炭临沂温泉疗养院脊柱关节外科,山东临沂276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3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椎间盘合并椎体后缘撕脱骨片向后方椎管内移位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产生神经根性痛或椎管狭窄的间歇性跛行甚至马尾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已为多数学者认可[1]。

此病是导致青少年腰腿痛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笔者收集2006-06-2012-12,53例采用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2]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骨骺离断患者的资料,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院脊柱外科收治53例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骨骺离断患者,男33例,女20例;年龄15~53岁,平均30.4岁;其中15~18岁11例,19~53岁42例,病程5 d~20年。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诊疗进展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诊疗进展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诊疗进展发表时间:2017-03-21T15:36:47.75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上第23期作者:郭鑫沈生军蒙亮亮[导读] 临床上,很多医生会将椎体后缘离断症当做单纯的腰椎间盘突出来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西宁810000)摘要:临床上,很多医生会将椎体后缘离断症当做单纯的腰椎间盘突出来治疗,效果往往不佳,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临床医生对于椎体后缘离断症缺乏足够的认识。

1962年,Skobowytsh一okolot首先描述了这种病变,随后报道逐渐增多。

1973年,Low rey[1]报告了3例青少年腰椎椎体后缘骨髓突入椎管压迫神经根的病例,认为这是由于创伤所致椎体环状骨髓的撕脱骨折或脱位,1986年Laredo以腰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国内王全平等[2]以腰椎软骨板破裂症描述了此病。

陈仲强[3]等分析了13例病人,认为成人中所见椎体后缘离断的征象很可能是青少年时期椎体后缘环状骨髓变异或陈旧性损伤及其继发改变的结果,并采用了“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诊断名称。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指的是腰椎椎体后缘骨块与椎体完全或部分分离并突入椎管内造成对硬膜囊及神经根的压迫,常合并椎间盘突出。

关键词: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诊疗进展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概述一、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病因:椎间盘垂直突出,Shcmorl结节形成,是此病主要原因;外伤和慢性劳损在此病的发生中不起主要作用;骨终板发育异常、髓环骨化障碍等先天和后天的异常在本病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终板下骨组织变性坏死引起离断是新近提出的观点。

二、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活动量大、长期慢性损伤的青少年和青年,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1,发病隐匿,常累及腰3至骶1椎体,约占所有椎体后缘离断症的97%,尤其以腰4椎体的后下缘和骶1椎体的后上缘受累最为常见,发病时多无明显的外伤史[4]。

主要表现为慢性非特异性的腰痛,多伴有单侧或双侧下肢的放射痛,并在咳嗽、喷嚏以及站立行走时加重,经休息后可以减轻或缓解。

显微内镜下由脊柱后中路行腰椎间盘切除术的健康指导

显微内镜下由脊柱后中路行腰椎间盘切除术的健康指导

显微内镜下由脊柱后中路行腰椎间盘切除术的健康指导
郭秋;欧阳丽霞;张爱莲
【期刊名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年(卷),期】2002(008)005
【摘要】显微内镜下由脊柱后路行腰椎间盘切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新技术,通过对48例经该方法治疗患者的护理观察,认为术前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状态,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后观察、腰背肌功能锻炼、饮食护理及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能取得满意疗效.
【总页数】2页(P388-389)
【作者】郭秋;欧阳丽霞;张爱莲
【作者单位】528300,广东省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528300,广东省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528300,广东省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TESSYS技术与显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比较 [J], 张高峰; 张艳锋; 王功臣; 宋瑞鹏
2.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因素及治疗方案 [J], 孙建民; 丁永国; 李昌隆; 甄龙龙; 满毅; 陈玉婷; 邓立琴
3.脊柱内镜下经椎板间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的并发症及防治策略分析 [J], 谈俊;胡鹏涛;王毅
4.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用于缓解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J], 马擎宇;朱薇;刘晓光;李水清;贾东林;祝斌;韩海凤
5.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与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临床比较 [J], 赵国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脊柱微创技术治疗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研究进展

脊柱微创技术治疗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研究进展
国 际 骨 科 学 杂 志 2020 年 3 月 第 41 卷 第 2 期 IntJOrthop,Mar.25,2020,Vol.41,No.2
· 87 ·
·综述·
脊柱微创技术治疗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研究进展
王想福 赵恒 叶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陈伟国 朱生虎
摘要 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PARS)好发于青少年,非 手 术 治 疗 效 果 常 不 理 想,需 手 术 治 疗。 目 前 临 床 上 治 疗 PARS 趋 于使用微创技术,其中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最为常用。PARS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需结合影像学特征和查 体 结 果 诊 断。 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骶椎 PARS创伤小、疗效确切,值得 临 床 推 广,但 远 期 疗 效 有 待 进 一 步 研 究。 该 文 对 脊 柱 微 创 技 术 治 疗 PARS 研 究 进 展 作 一 综 述 。
关 键 词 微 创 ;椎 体 后 缘 骨 骺 离 断 ;研 究 进 展 犇犗犐:10.3969/j.issn.16737083.2020.02.005
椎 体 后 缘 骨 骺 离 断 症(PARS)是 一 种 临 床 上 好 发 于 青 少 年 的 脊 柱 疾 病[1],其 发 病 症 状 与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极 为 相 似,且 两 者 可 同 时 存 在[2]。Skobowytsh Okolot[3]于 1962 年 首 次 对 PARS 进 行 了 描 述。 Lowrey[4]于1973年首次报道 了 3 例 青 少 年 腰 椎 椎 体后缘骨骺突入椎管压迫神经根的病例。之后多学 者相继报道了颈 椎、腰 椎、胸 腰 椎、腰 骶 椎 PARS 的 病例 。 [58] 由于椎 体 后 缘 离 断 所 致 的 椎 管 压 迫 持 续 存 在 ,多 数 患 者 非 手 术 治 疗 效 果 常 不 理 想 ,需 手 术 治 疗 。 [9]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在尽量保持脊柱稳定的 基 础上彻底 减 压 。 [10] 传 统 的 开 放 性 手 术 可 取 得 满 意 的神经减压效果,但对脊柱的稳定性破坏较大 , [1112] 脊柱微创技术在一定程度 上 可 避 免 该 问 题[12],因 此 目前临床上治疗 PARS 趋 于 使 用 微 创 技 术,其 中 经 皮脊柱内镜技术最为常用。本文就近年来微创技术 治疗 PARS研究进展 作 一 综 述,为 临 床 上 诊 断 和 治 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1 犘犚犃犛 发 生 机 制 及 诊 断

综合护理干预对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椎体后缘骺环离断症的效果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椎体后缘骺环离断症的效果观察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 组 共 24 例,患 者 男 14 例,女 10 例。 年 龄 27-55 岁,平 均
(40.3±4.2)岁。病程 0.5~8 年,平均病程(4.8±2.1)年。VAS 评 分 为(7.62±2.31)分,JOA 评 分 为(12.4±2.6)分,ODI 评 分 为 (47.94±12.23)分。 患 者 均 存 在 腰 痛 及 单 侧 下 肢 根 性 疼 痛。 腰 椎 CT 及或 MRI 检查提示均为单节段 PRAF,其中 L3 节段 3 例, L4-L5 节段 36 例,L5-S1 节段 9 例,均为病变偏一侧,影像学提示 单侧神经根受压明显,硬膜囊受压不明显。
采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方法如下:患者俯卧位,腹部 悬空。C 形臂 X 线机透视下确定手术定位节段,标记穿刺点。常 规消毒铺巾、局部浸润麻醉。在 C 形臂 X 线透视下缓慢进针至目 标处位置,置入导丝,穿刺点用尖刀做 7.0 mm 切口,沿导丝依次旋 入 1~4 级逐级套管进行软组织扩张。C 形臂确认套管前端正位于 椎弓根连线,侧位于间盘后缘,用直径 3.0、7.5 mm 的环锯,磨削上 关节突尖中部行关节突成形,然后置入工作通道。硬膜前间隙直 视下用镜下环锯粉碎骨块后用髓核钳取出。再微调工作通道,置 入射频消融电极进入椎间盘内多点消融、电凝。镜下观察无活动 性出血,神经根松弛和硬脊膜囊波动情况,退出内镜及工作通道, 切口缝合 1 针,无菌敷料覆盖。
病例选择标准:①有典型单侧腰腿疼痛、麻木症状,并有明确 的神经根受累表现;②影像学检查示均为椎体后缘骺环离断造成 的相应节段神经受压。排除标准:①伴严重骨性椎管狭窄、腰椎滑 脱和腰椎不稳,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②有出血倾向、严重 心脑血管疾病及精神抑郁焦虑者;③具有双侧症状和影像学检查 示多节段发病者。 1.2 手术治疗

综合护理干预对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椎体后缘骺环离断症的效果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椎体后缘骺环离断症的效果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椎体后缘骺环离断症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椎体后缘骺环离断症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椎体后缘骺环离断症患者54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对其均采取经皮脊柱内镜进行治疗,选取时间为2018年7月-2019年5月间,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的腰痛VAS评分以及JOA评分。

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腰痛VAS评分以及JO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腰痛VAS评分以及JOA评分明显低于术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行经皮脊柱内镜进行治疗的腰椎椎体后缘骺环离断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借鉴。

关键词综合护理;经皮脊柱内镜;腰椎椎体后缘骺环离断症;效果观察腰椎椎体后缘骺环离断症是一种骨科疾病,发病率较高,并常伴随着腰椎间盘突出症,这类疾病的发生会压迫神经[1],增加腰椎结构的损伤,所以需要以手术的方式进行及时的治疗,而经皮脊柱内镜术就是治疗该疾病的首选方式,临床上为了保证该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则需要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研究指出,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所以本文为证实这一研究结果,进行了如下的报道。

1患者资料与方法1.1患者资料本文研究对象为2018年7月-2019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行经皮脊柱内镜进行治疗的腰椎椎体后缘骺环离断症患者54例,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n=27),其中包括:男性患者15名,女性患者12名,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56岁,平均年龄为(40.23±3.22)岁,病龄最短5个月,最长5年,平均病龄为(3.31±0.22)年;另一组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实验组(n=27),其中包括:男性患者16名,女性患者11名,最小年龄27岁,最大年龄54岁,平均年龄为(41.41±2.33)岁,病龄最短7个月,最长6年,平均病龄为(3.54±0.41)年。

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椎体后缘离断症

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椎体后缘离断症

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椎体后缘离断症袁振超;黄保华;黄民锋;陈远明;周先明【期刊名称】《中国内镜杂志》【年(卷),期】2013(019)005【摘要】目的探讨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效果.方法 2006年~2009年在共收治腰椎椎椎体后缘离断患者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21~61岁,平均34 7岁,对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引起单侧神经根症状,不伴有椎管狭窄和滑脱的病例,采用显微椎间盘镜下对神经根管进行精确减压,将卡压神经根的骨块清除,彻底减压,应用腰椎JOA评分及ODI评分系统评价近期疗效.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JOA评分术前为(12.39±2.48)分,术后3个月为(23.62±3.94)分,末次随访时为(28.46±4.1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ODI评分术前为(46.82±12.05)分,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4.21±8.93)和(12.36±6.7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优19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为94.8%.结论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治疗效果满意.创伤小、恢复快、成本低且不破坏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手术选择方法.【总页数】4页(P503-506)【作者】袁振超;黄保华;黄民锋;陈远明;周先明【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脊柱微创外科,广西南宁53001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脊柱微创外科,广西南宁53001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脊柱微创外科,广西南宁53001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脊柱微创外科,广西南宁53001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脊柱微创外科,广西南宁5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相关文献】1.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显微内窥镜治疗分析 [J], 马浩广2.显微内窥镜辅助下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合并腰椎椎间盘突出症 [J], 刘则征;黎庆初;杨洋;朱召银;闫慧博;张忠民;金大地3.后路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观察 [J], 王森;徐兆万;王云祯4.后路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治疗椎体后缘离断症的随访研究 [J], 袁振超;黄保华;陈锋;黄民锋;陈远明5.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观察 [J], 何正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手术技巧及短期疗效观察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手术技巧及短期疗效观察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手术技巧及短期疗效观察李成勇;石志;龚志强;娄振凯;赵石好;苗辉;王兵【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年(卷),期】2024(45)2【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posterior apophyseal ring separation,PARS)的手术技巧及短期疗效。

方法纳入PELD治疗的腰椎PARS患者53例,均采用症状较重侧椎间孔入路,通过恰当的手术技巧摘除突出椎间盘、摘除全部或部分离断骨块。

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1年、2年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腰、腿痛改善情况,Oswestry残疾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椎功能改善程度,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疗效。

结果所有手术顺利,无神经损伤、硬膜撕破及感染等并发症。

复查CT显示减压良好,离断骨块全部切除32例,部分切除21例。

所有患者均获得2年随访,与术前相比,术后腰、腿痛VAS和腰椎ODI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疗效评估优良率为94.34%。

结论PELD治疗腰椎PARS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疗效好等优点,可作为手术治疗PARS的良好选择。

【总页数】4页(P248-251)【作者】李成勇;石志;龚志强;娄振凯;赵石好;苗辉;王兵【作者单位】云南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南昌市第一医院骨科;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相关文献】1.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椎体后缘骺环离断症的近期疗效2.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临床研究3.经皮椎间孔镜辅助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后缘离断的近期疗效4.经皮椎间孔镜辅助精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的临床疗效5.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疗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近期临床观察

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近期临床观察

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近期临床观察唐小松;李越;楚福明;吴忌;王艳杰【期刊名称】《四川医学》【年(卷),期】2018(039)007【摘要】目的观察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29例采用经皮脊柱内镜症状侧单侧(椎间孔或椎板间入路)治疗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经过6 ~18个月的随访,中位时间12个月,VAS评分术前为(5.3±2.1)分,术后6个月为(1.5±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DI评分术前为(76.3±25.9)分,术后6月为(16.9±1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手术疗效满意程度:优25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6.2%.结论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等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内镜下离断骨块是否完全摘除需根据术前CT三维重建,判定离断骨块稳定性,以神经根或硬膜囊充分减压为目的,并评估完全摘除后对椎间盘纤维环强度影响程度.【总页数】4页(P772-775)【作者】唐小松;李越;楚福明;吴忌;王艳杰【作者单位】四川省骨科医院,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骨科医院,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骨科医院,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骨科医院,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骨科医院,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3【相关文献】1.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影像表现 [J], 何江涛;陈检文;杨汉丰2.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CT诊断 [J], 何江涛;陈检文;杨汉丰3.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影像学表现 [J], 杨滨;贾永红;杨波;狄莉4.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影像学表现 [J], 杨滨;贾永红;杨波;狄莉;5.椎体后缘离断临床形态分型在内镜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应用 [J], 王雯;李越;楚福明;吴忌;王艳杰;黄子洋;肖清清;邓尚;崔志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后路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观察

后路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观察

后路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观察王森;徐兆万;王云祯【期刊名称】《辽宁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4)003【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采取经后路椎间盘镜下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采用JOA评分方法对患者术前、术后症状评分,并对术前、术后评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23例(67.65%),良9例(26.47%),可2例(5.88%),手术后优良率为94.12%.JOA评分法的改善率为81.11%(P< 0.0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严格选择的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患者,实行后路椎间盘镜下治疗,术后可获得较高的优良率和改善率,疗效肯定.【总页数】3页(P43-45)【作者】王森;徐兆万;王云祯【作者单位】潍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潍坊医学院附属潍坊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山东,潍坊,261000;潍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相关文献】1.经后路椎间盘镜下椎体支柱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的疗效观察 [J], 陈康;陈升浩;杨旭;易剑华;蔡平原2.后路椎管环形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J], 岳学锋;郭海忠;施建党;牛宁奎;丁惠强;王自立3.后路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治疗椎体后缘离断症的随访研究 [J], 袁振超;黄保华;陈锋;黄民锋;陈远明4.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观察 [J], 何正言5.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J], 黄威;李易荣;蒋欣浩;刘平涛;王丹;刘文亮;万谦;袁彪;李中;杨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脊柱内镜下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唐国柯裴世深李大伟黄庆华付军初李丰周文华吴罗根马远征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全脊柱内镜下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S (PoSteriOr ring apophysis SeParatiOn f PRAS)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诊断为腰椎PRAS并行全脊柱内镜下手术治疗的31例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7例;年龄12 ~ 41岁,平均(26.6±4.8)岁。

其中L 4 ~ 5椎间隙16例,L5 ~ Sl椎间隙15例;手术采用椎间孔入路21例,采用椎板间入路10例。

利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 VAS)和腰椎活动度来评价临床效果并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本组手术时间50 ~ 150 min ,平均90 min ,所有的患者均无硬膜或者神经根损伤,1例术后症状缓解不佳Z2周后给予椎间融合手术翻修。

其余30例均进行了至少12个月的随访, 患者腰部疼痛VAS评分由术前的(5.42±2.72)分下降至术后即刻的(2.78±1.21)分,术后3 个月的(1.78±0.56)分,术后12 个月的(1.56±0.36) 分;腿部疼痛VAS评分由术前的(6.78±2.44)分下降到术后即刻的(0.78±0.32)分,术后3 个月的(0.65±0.12)分,术后12 个月的(0.71±0.45) 分,术后各时间点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患者的腰椎活动度在手术前和手术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全脊柱内镜下治疗腰椎PRAS能够明显缓解症状,并完整保留患者腰椎的活动度,中短期恢复良好。

【期刊名称】《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年(卷),期】2019(008)010
【总页数】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