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史笔记

合集下载

《中国翻译文学史》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中国翻译文学史》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第二节 主将姜椿芳 对苏联文学的翻译
第一节 时代出版社 的成立
第三节 曹靖华与俄 苏文学的译介
第三编 (1951—1978)
1
第二十三章 概 论
第二十四章 两 2
次翻译工作会 议的历史地位 和...
3 第二十五章 建
国后十七年俄 语文学的翻译
4 第二十六章 其
他语种文学的 翻译
5 第二十七章
“文革”十年 的翻译文学概 况
第十节 冯至与德国 诗歌的翻译
第十二节 赵萝蕤与 《草叶集》的翻译
第十一节 查良铮与 浪漫派诗歌的翻译
第十三节 其他翻译 家及其译作
第一节 沉寂的 译坛
第二节 扭曲的 翻译
第四编 (1979—2003)
01
第二十八章 概论
02
第二十九章 新时期译坛 的繁荣
03
第三十章 俄苏文学翻 译的复兴
04

第三节 其他翻译家 及其译作
第一节 张鸿年与波 斯语文学的翻译
第二节 韦旭升与朝 鲜语文学的翻译
第三节 仲跻昆与阿 拉伯语文学的翻译
第四节 其他翻译家 及译作
第二节 莎士比亚作 品的全译者梁实秋
第一节 港台翻译文 学概况
第三节 受冷遇的译 者张爱玲
结语:百年译史 昭示未来
附录:中国翻译文学史大事记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 义文艺理论译介的
贡献
第一节 俄苏文学的 译介
第三节 瞿秋白与鲁 迅关于翻译问题的
讨论
第一节 “两脚 踏东西文化”
的林语堂
第二节 其他翻 译家及其译作
第一节 中国最 早专载译作的 期刊:《译文》
第二节 中国翻 译文学史上的 宏伟工程: 《世...

中西翻译简史谢天振笔记

中西翻译简史谢天振笔记

中西翻译简史谢天振笔记
摘要:
1.引言
2.中国翻译简史
2.1 古代翻译
2.2 近现代翻译
3.西方翻译简史
3.1 古代翻译
3.2 近现代翻译
4.中西翻译交流与影响
5.结论
正文:
【引言】
中西翻译简史是对中西方翻译发展历程的概述。

本文将从中国翻译简史、西方翻译简史以及中西翻译交流与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中国翻译简史】
2.1 古代翻译
中国古代翻译起源于佛教传入时期,如玄奘翻译的《大般若经》等。

古代翻译以文学、宗教为主要内容,形式上以口译和笔译为主。

2.2 近现代翻译
近现代翻译以严复为代表,他翻译的《天演论》等著作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的变革。

此外,鲁迅、茅盾等文学家也积极参与翻译工作,促进了中西文化
的交流。

【西方翻译简史】
3.1 古代翻译
西方古代翻译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文学、哲学作品翻译。

如荷马的《伊利亚特》、《奥德赛》等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3.2 近现代翻译
近现代翻译以翻译家如傅雷、罗曼·罗兰等人为代表,他们将大量中西方文学作品翻译成各自语言,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中西翻译交流与影响】
中西翻译交流对于推动中西文化的互相了解和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从中国古代的佛教翻译,到近现代的文学翻译,都为中西文化的交流搭建了桥梁。

同样,西方翻译家也将大量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世界。

【结论】
中西翻译简史展现了中西方翻译发展的历程,以及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译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译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译学史》读书笔记
,篇幅要求在400字左右。

《中国译学史》是一本经人们普遍关注的学术专著,这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译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本书首先对译学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简要综述,然后从不同时期对译学的研究作出了深入剖析,把历史上特定内容的译学专门化学术特征完整地梳理出来。

读者可以窥见从中国古代到近代的各种译学思想变化,进而明确了翻译艺术在文化及思想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此外,《中国译学史》还充分反映了学术发展的多元性和尊重价值观的原则,强调了多学科交叉、探索及学术对话的必要性,涉及到涵盖经济及政治、社会科学等领域的话题。

不仅如此,在全书层出不穷的细节中,可以看出本书对高等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丰富了学者的学术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学术创新思维,有助于形成从理论上对翻译学研究的更深入的分析,更加全面地认识和重视翻译艺术,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文化视角,开阔了大家思维。

总之,《中国译学史》是一部全面、有深度、权威的学术专著,无论是培养研究者还是高等教育推动者,它都可以提供源源不绝的新鲜思路、有价值的见解和新的可能性。

作为一种对话,它能使不同学科之间交流更有成效,不仅可以开拓个体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社会整体的能力,为开创一个更好的未来做出贡献。

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二)理解逻辑关系


为了透彻理解原文,译者往往还得上下有联系地理 解原文的逻辑关系。有时原文里的一个词、一个词 组或一个句子可能有几种不同的意思,就得仔细推 敲,估计实际情况,根据逻辑推理来决定哪一种是 确切的译法。 It is good for him to do that. 这样做对他有好处。 他这样做是件好事。
第三部分:“五四”之后的近代翻译 史

“五四”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五四” 以前最显著的表现是,以严复、林纾等为代 表翻译了一系列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和文 学作品,“五四”以后,我国翻译事业开创 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 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
第三部分:“五四”之后的近代翻译 史:

玄奘:

世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 。他在唐太宗贞观 二年出发去印度求经,十七年后才回国。他 带回佛经657部,主持了比过去组织制度更加 健全的译场。他不但把佛经由梵文译为汉文, 而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成为第 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
第二部分:“五四”之前的近代翻译 史


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我国翻译史简介
第一部分:佛经翻译 安世高 三支 释道安 佛教三大翻译家

安世高:

佛经翻译是在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四 八年)开始的,安世高是当时的译者,也是 佛经翻译的创始人。
三支:

支娄迦谶(支谶):月支国人,译了十多部佛经, 译笔生硬,读者不易看懂。 支亮:支谶的弟子 支谦:字恭明,三国时期高僧,月支国优婆塞人, 体形细长黑瘦。汉末来中国,他的祖父法度在东汉 灵帝时,率国人数百移居中国,支谦同来,至洛阳, 受业于支谶的门人支亮。他懂得多种西域文,精通 梵语,博览经籍,翻译了数十种佛经重要典藉。因 其博学超众,曾被吴主孙权拜为博士。

中国翻译史简介

中国翻译史简介
鲁迅对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是:“凡是 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 易解,一则保持着原文的风资。”他提 出“宁信而不顺”。
主张直译,是为了照顾输入新表现法和 保持原作的风貌,对待翻译工作的态度 十分严肃。
Unit 1 lesson 3
哀互生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 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
科技翻译的代表人物
明代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马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 的《几何原理》等书。虚心吸取别国的长处,为我所 用,以超越前人。徐光启是最早将翻译的范围从宗教 以及文学扩大到自然科学的翻译家。
清代的林纾(琴南)以口述笔记的方式翻译了184种西 方文学作品,达一千万字以上。最著名的有《巴黎茶 花女遗事》(La Dame aux Camelias)、《黑奴呼天 录》(Uncle Tom‘s Cabin)、《块肉余生述》 (David Copperfield)、《王子复仇记》(Hamlet) 等。因不懂外文,译作删减、遗漏、随意添加甚多。 但是林纾的翻译让中国读者了解西方文学作品,郭沫若、 鲁迅等都受到林译小说的影响。
清朝的林纾(字琴南)第一个把西方的文学作 品介绍给中国读者,被称为文学翻译的始祖。 文学译品甚多,字数达1200万,有《巴黎茶 花 女 遗 事 》 《 块 肉 余 生 述 》(David Copperfield), 王 子 复 仇 记 》(Hamlet), 《 撒 克 逊 劫 后 英 雄 略 》(Ivanho) 、 《 黑 奴 吁天录》(Uncle Tom's Cabin)等。
年11月22日),逝于1948年8月12日,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 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
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 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 “扬州人”。 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学习辅导书( 我国翻译史简 介)【圣才出品】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学习辅导书( 我国翻译史简 介)【圣才出品】

第1章我国翻译史简介1.1 复习笔记一、我国翻译的早期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

最早开始的是佛经的翻译,翻译家有安世高、号称“三支”的支娄迦谶、支亮、支谦,竺法护。

二、隋唐时期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的时期是从隋代(公元五九〇年)起到唐代。

这一时期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与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我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玄奘的贡献为:①玄奘不但把佛经由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字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

②玄奘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是有贡献的,他提出的翻译标准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意即“忠实、通顺”。

三、明清时期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新学”时期,出现了以徐光启、林纾(琴南)、严复(又陵)等为代表的介绍西欧各国科学、文学、哲学的翻译家。

明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

清林纾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有《巴黎茶花女遗事》(La Dame aux Camelias)、《黑奴吁天录》(Uncle Tom’s Cabin)、《块肉余生述》(David Copperfield)、《王子复仇记》(Ham1et)等。

严复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所译作品多系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赫胥黎(T. H. Huxley)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A. Smith)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等。

严复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

四、五四时期至今“五四”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

“五四”以后,我国翻译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

《共产党宣言》的译文就发表在“五四”时期。

这一时期的翻译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

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

翻译文化史论读书笔记

翻译文化史论读书笔记

翻译文化史论读书笔记《文化翻译论纲》(以下简称《论纲》)是刘宓庆先生十年苦心孤诣所著,主要涉及对文化翻译的研究。

《论纲》秉承“本位观照、外位参照”为原则,提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翻译理念。

本文主要从整体性的文化翻译观、文化适应性原则和翻译文学的独立价值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整体性的文化翻译观《论纲》中阐释了一个整体性的文化翻译观,其中包括语言文化意义及其所涉及的文化心理、审美意蕴、审美判断等许多超文本因素。

刘宓庆先生认为,要使中国的翻译学具有充分的科学性,在翻译时就需要进行整体性的综合研究,语言学、美学、认知科学、文化社会学等都是翻译学所需要考虑到的。

翻译的主要操作对象是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主要体现和依据。

《论纲》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因文化而具有意义。

翻译视角之下的文化并不局限于语言,但以语言为依托和载体——翻译可以完全凭借语言手段将原语言中的一些文化信息,如文化背景、文化审美、文化交流方式等连贯铺排,体现在目的语中,使不同语言文化的民族实现交流和互相往来。

对“意义”的解读和翻译也很重要。

《论纲》高度认同萨丕尔的观点,即人类文化的“真正基点”不在社会,而在语言的意义。

所以翻译学应当以意义为价值观核心和基本取向。

各民族语言文化中既存在着“同质性”也存在着“异质性”,同质性指的是各民族语言文化中的共性特点,“异质性”是民族文化基因差异的表现,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的文化源流,语言结构、思维方式、文化演变等都会造成语言的这种“异质性”,但同时也因为“异质性”的存在,让文化意义翻译变得非常重要。

二、文化适应性原则不同民族存在着历史、宗教、政治、地域、习俗等多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同时又造就了不同民族间的语言文化差异。

语言文化的翻译就有这样一个目的,使原语言文本中的文化信息用目的语传达出来,综合考虑到原语言群体和目的语群体的社会特征、文化心理、审美判断和审美取向等,即达到一种文化的适应性原则。

文化适应性是文化翻译的一个重要概念。

中西翻译简史谢天振笔记

中西翻译简史谢天振笔记

中西翻译简史谢天振笔记摘要:一、引言- 介绍中西翻译简史的背景和意义二、古代翻译1.汉朝到唐朝的佛经翻译- 鸠摩罗什的贡献- 玄奘的西行取经2.欧洲的翻译活动- 拉丁文和希腊文的翻译- 圣经翻译三、近现代翻译1.近现代中国翻译的发展- 严复的翻译思想- 鲁迅的翻译实践2.近现代欧洲翻译的发展- 法国的翻译理论家们- 德国的翻译研究四、当代翻译1.全球化背景下的翻译- 跨文化交流的需求- 机器翻译的发展2.中西翻译的交流与互动- 中西翻译家的合作- 翻译教育的交流五、结论- 总结中西翻译简史的主要内容- 展望未来翻译的发展趋势正文:中西翻译简史谢天振笔记,概括了中西翻译从古代到当代的发展历程。

在引言部分,作者阐述了研究中西翻译简史的背景和意义,为后续内容的阐述做了铺垫。

古代翻译部分,作者首先介绍了汉朝到唐朝的佛经翻译,其中包括鸠摩罗什的贡献以及玄奘的西行取经。

鸠摩罗什通过翻译大量佛经,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玄奘则通过西行取经,带回了大量佛经,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后,作者简要介绍了欧洲的翻译活动,包括拉丁文和希腊文的翻译以及圣经翻译。

近现代翻译部分,作者首先关注了近现代中国翻译的发展。

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对后来的翻译家产生了重要影响;鲁迅通过翻译大量外国文学作品,推动了文学改革。

同时,作者也简要介绍了近现代欧洲翻译的发展,如法国的翻译理论家们和德国的翻译研究。

当代翻译部分,作者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的翻译需求,尤其是跨文化交流的需求,以及机器翻译的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翻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角色日益重要。

而机器翻译的发展则为翻译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结论部分,作者总结了中西翻译简史的主要内容,回顾了中西翻译的发展历程,并展望了未来翻译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翻译工作将面临更多的变革,但始终不变的是翻译家们为沟通中西文化所做的努力。

通过这篇笔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西翻译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特点。

第一讲 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史简介

第一讲 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史简介

• •
1. 各类文体翻译研究回顾 进入80年代,我国翻译结束了经验式的封闭性的翻译理论研究,开始对各种 文体翻译的研究,进一步加强了文学翻译,大量的国外名著被翻译介绍到国 内,相继出现了法律翻译、新闻翻译、社科翻译、应用文翻译、科技翻译和 经贸翻译等各相关学科的专门翻译的研究。口译翻译研究也得到进一步的发 展。现代文体翻译具有以下特征:1. 题材和体裁丰富;2. 实用性、针对性强; 3. 文体特征研究细致。文学翻译在诗歌方面,英诗汉译以卞之琳为代表,既 译神也译形,提出了格律移植宽严有度,“以顿(汉语中口语的基本节奏单 位)代步(指英诗的音步)”的主张。江枫进一步提出“以形传神,立形存 神”的观点。汉诗英译方面翁显良有独到见解,以意象和节奏为本色,以不 切为切,浅中见深。许渊冲提出用:一(identification)、艺(re-creation)、 异(innovation)、依(imitation)、怡(recreation)、易(rendition)六个 字概述了译诗的目的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常道与变道。高健和刘炳善对散 文翻译颇有研究,提出“意之所到,风格随之”,巧劲来自真功夫。许国璋 主张学术翻译要“切译”,自成一体。程镇球对政论性文稿的翻译以严谨著 称,陈忠诚译法律以精确驰名。刘先刚提出建立企业翻译学的构想,使科技 翻译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另外公文、合同、广告、招标文件等应用性文 体的翻译研究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口译研究也得到了发展。
• 第五个时期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清末的严复翻译了许多 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赫胥黎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孟德斯鸠 的《法意》(L’esprit des Lois)、斯宾塞尔的《群学肆言》 (The Study of Sociology)、约翰•穆勒的《群己权界论》(On The Sociology • On Liberty)、甄克思的《社会通诠》(A History of Politics Liberty A Politics)等。 他提出了“信、达、雅”作为翻译的标准对我们的翻译具有指 导意义。第六个时期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 近代翻译史的先驱鲁迅和瞿秋白等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鲁迅对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是:“凡是 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文 的丰姿。”第七个时期从新中国成立至今。

中国翻译史笔记

中国翻译史笔记

中国翻译史袁素平一.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巴比伦,埃及中国文化的特色:从未中断过。

巴比伦灭了印度,埃及曾经沦为殖民地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季羡林:“中华文化之所以能保持永保青春,万灵之药就是翻译。

”中华文化的源头:易经the art of changesConfucius 孔子Mencius 孟子Confucianism 儒家文化太极生两仪include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西方之水:第一次高峰:从明朝末年开始引进西方的文化,最终在清朝末年特别是在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达到高潮。

清朝末年其实是引起了中华文化的后退。

梁启超: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

掀开了翻译政治小说之幕,林纾翻译文艺小说。

第二次高峰:以1919年为界,掀起第二次高峰鲁迅是现代小说之父,其一半的活动是和翻译相关的。

第三次高峰:改革开放1978年之后。

近现代出不了大家。

中西文化之别:中国重智即动头脑的能力外国重用即动手实践能力因此要:手脑联盟四次翻译高潮:1.东汉至唐宋时期,佛经翻译盛行。

、2.明末清初,欧洲一批耶稣会士相继来华进行翻译活动,主要以传教为宗旨,同时也介绍了西方学术。

3.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期间的西方思想和文学翻译。

这一时期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严复和林纾。

(3,4之间是断档的历史)4.改革开放至今东汉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1.东汉桓帝年间的安世高:《安般守意经》等三十五部佛经,开后世禅学之源,其译本“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但其主要偏于直译。

2.支娄迦谶:其所译经典,译文流畅,但为了力求促使原来面目,“辞质多胡音”,即多音译。

3.支谦:“颇从文丽”,开创了不踏实原著的译风,对三国至西晋的翻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翻译中的“会译”体裁,以及用音译取代前期的音译。

(复译,重译等)4.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由此一直存在“质朴”和“文丽”两派。

北魏孝文帝:促进中华文化的融合千古一后:冯太后前秦:释道安前秦时代:佛经翻译由私人事业转入了译场翻译,释道安在朝廷的支持下首创译场翻译制度,采用“会译”法来研究翻译。

中西方翻译史

中西方翻译史

1.1古代翻译西方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

从广义上说,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西方的第一部译作是在约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塞》。

1.2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的宗教翻译公元四世纪出现了《圣经》的多种拉丁文译本,其中以哲罗姆于382至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钦定本,标志着《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1.3中世纪西方翻译公元十一至十二世纪之间,西方翻译家门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这是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三个高潮。

于是,托莱多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类似与巴格达的“翻译院”),翻译及学术活动延续达百余年之久,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1.4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翻译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和文学革新的大运动,也是西方翻译史上的一次大发展。

特别是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欧各国普遍展开的十六世纪及尔后一个时期,翻译活动达到了前所未见的高峰。

翻译活动深入到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个领域,涉及大古代和当代的主要作品,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

在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于1522至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开创了现代德语发展的新纪元。

在法国,文学阿米欧先后用了十七年(1542-1559年)时间,译出了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简称《名人传》),查普曼1598至1616年译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弗罗里欧1603年所译蒙田的《散文集》,乃是英语文学译著中一群灿烂的明星。

而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的翻译出版社则标志着英国翻译史上又一次大发展。

它以其英语风格的地道、通俗和优美赢得了"英语中最伟大的译著"的盛誉,对现代英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译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译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译学史》读书笔记作者:刘玲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3期摘要:本文主要以《中国译学史》为研究对象,通过该书与其他同类写史书籍的对比研究出了《译学史》的三个主要特点,以及一些存在的不足。

从这些不足中得出结论,对于翻译学的研究应该是持一种辩证以及怀疑的态度。

关键词:译学研究方法辩证怀疑一、概述《中国译学史》是由陈福康先生主编,最初是2000年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原名《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该类写史的书籍较多,比如王炳钦的《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方华文2005年出版的《20世纪中国翻译史》,王宏志的《重释“信”、“达”、“雅”》等等书籍。

这些书籍都是从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来分析中国翻译史的发展。

陈福康先生是我国现代专门从事中国文史研究工作的专家,主要学术成果包括《郑振铎传》,《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井中奇考》等等。

对于该书,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赵秀明先生曾经写过一篇名叫《从的出版看我国的译论研究》的论文。

本文试图通过对比《译学史》与其他写史书籍的不同,来找出该书的优缺点,同时给出一些写史研究方法的建议。

二、本书的内容与结构该书总共四个大部分,引言,正文,附录和后记。

引言部分主要就是讲述一些该书成书的经过,以及主要的内容结构等等;正文部分一共分为四章,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包括中国古代译论的译事及论说,晚清时期的译论,民国时期的译论,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译论。

每一小节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译者所处的历史背景,生平介绍;该译者的重要理论主张,主要的译学活动以及翻译作品等;总结该译者的地位,影响等等。

从总体上来说该部分主要论述了中国译学理论的形成、转折、发展以及鼎盛的历史,为学者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译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勾勒出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

另外附录部分主要列出一些参考书目。

后记就是一些与本书写作相关的话,包括对前人类似书籍的总结和该书成书的意义等等。

三、该书特点评析通过对比陈福康的《中国译学史》与王炳钦的《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后者是以浓缩的形式介绍了数十位古今的一些翻译大家,不那么详尽;而对于《中国译学史》一书,我粗略地概括了以下三个特点:1.从整体来看,本书是以历史发展顺序叙述,把中国的翻译活动与历史时期结合在一起,清晰明了;如晚清时期的西学翻译热潮,和五四以后的新文化翻译热潮等等都是和相对应时期的时代背景相结合而产生的;而且同一个时期的翻译家译论、主张相似,读者易于明白。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到了宋代,佛经翻译已远不如唐初的极盛时期。在北 宋的乾德开宝年间,宋太祖曾派人西去求经,印度也派名 僧东来华夏传法。宋太祖也曾在开封的太平兴国寺内兴修 了译经院,专事佛经翻译。虽译场组织极其完备,译经种 数几乎接近唐代,但质量却不如唐代。当时有名的僧侣译 者主要有天息、法护等人。在翻译理论方面颇有贡献的要 数赞宁(俗姓高,今浙江德清人)。他曾归纳了以往译经 的各种情况,提出了解决翻译过程中各类矛盾的六种办法。 这是对我国唐代翻译理论的继续和发展,是我国翻译论库 中的宝贵财富。到了南宋,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佛经翻 译已是寥寥无几,史书的记载中无一例翻译。在其后的元 代,统治者曾下昭拔合恩巴、管主八等人翻译佛经,但译 作只有十几部,翻译理论方面的探讨更是无从谈起。翻译 事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严复(1954.1.18-1921.10.27)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
阶级的启蒙思想家。他从光绪二十四年到宣统三年(公元 1898-1911)这三十年间翻译了不少西方政治经济学说, 如赫胥黎(T.H. Huxley)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A.Smith)的 《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孟德斯鸠(C.L.S. Montesquieu) 的《法意》(L'esprit des Lois)、斯宾塞尔(H.Spencer) 的《群学肆言》(On Liberty)、甄克思(E.Jenks)的 《社会通诠》(A History of Politics)等。严复每译一
一、汉代-秦符时期
中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诸侯国家相 互之间交往就出现了翻译,如楚国王子去越国时就求助过翻译。当 然这种翻译还谈不上是语际翻译。中国真正称得上语际翻译的活动 应该说是始于西汉的哀帝时期的佛经翻译。那时有个名叫伊存的人 到中国来口传一些简单的佛经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到了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 一八四年),佛经翻译就正式开始了。译者安世高是安息(即波斯) 人,他翻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后来月支人支娄迦 谶(又叫娄迦谶)来到了中国,他翻译了十多部佛经。支娄迦谶译 笔生硬,基本上是字对字、句对句地翻译,中国读者不易看懂。中 国翻译界现在的直译和意译之争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支娄 迦谶有个学生叫支亮,之亮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 是当时翻译佛经非常有名的译者。与"三支"同时从事佛经翻译的还有 竺法护。他也是月支人,是当时的佛经翻译名家,总共译了一百七 十五部佛经,对佛经在中国的流传贡献不小。竺法护和"三支"一道被 人称作月之派。不过,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 业。

中国翻译史 笔记

中国翻译史 笔记

中国翻译史笔记1.我国有记载的翻译史也有约两千年的历史。

综合学者的见解,根据历史上出现的翻译高潮和翻译的不同内容,将中国翻译史分为: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五四以后的文学与社会科学翻译;建国以后的翻译五个时期。

2.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东晋到隋(发展时期)、唐代(全盛时期)、北宋(结束时期)。

3.我国有规模的佛经翻译是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开始的。

最早的翻译家有两人:安世高和支娄迦谶。

4.安世高乃佛经汉译创始人。

译文说理明白,措辞恰当,但还是偏于直译。

5.支谶译文顺畅但多用音译。

支谶与其学生支亮,以及支亮的弟子支谦三人,并称“三支”。

世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6.支谦是三国时佛经翻译家。

他有意识地变通原文,删减原本中繁复的表达,减少胡音在译文中的比重,改“胡音”为汉意,也就是用意译取代音译。

其译文文质调和。

(“质朴”、“文丽”。

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始终存在‘质朴’、‘文丽’两派。

即直译与意译)从支谦开始,佛教翻译开始兼顾形式与意义,更加注重译本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然而其译文力图适应汉人的口味,过分追求美巧,删削较多,译文的忠实性不免受到影响。

但从三国到西晋,支谦开创的译风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佛教的普及化中起着重大作用。

7.支谦所作《法句经序》是现存最早带有佛经翻译理论性质的文章。

8.草创时期佛经翻译特点:初期译者没有译本,全凭外来僧人“口授”,译者多为来自中亚和中国新疆的僧人,宗教知识渊博但中文水平低;常集体翻译,“译场”;初期翻译一般采取直译,弃文从质;依附主流意识形态,顺应中土文化。

9.东晋到隋世佛经翻译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翻译家有:(释)道安、鸠摩罗什、真谛、彦琮。

10.道安是东晋僧人,形貌奇丑,博闻强识,是中国翻译史上第一位总结翻译经验的译者,整理和编纂了首部汉译佛经目录。

针对东晋时期佛经得到统治者扶持,官办译场开始出现,然而译者水平参差不齐,到处可见刻板死译、删减无度的现象,道安提出著名的“五失本,三不译”之说。

中国翻译史第二个时期

中国翻译史第二个时期

中国翻译史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不论在翻译内容,还是翻译方法广都较第一个时期有很大变化。

这个时期又可分为三个阶段:1.明朗万历初年,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小国开始介绍西洋科学知识,从事科学者作翻译到明末清初的翻译。

2清未同文馆及江南制造局的翻译。

3严复、林纤等人开始两洋社会政治作品及文学作品的翻译。

明万历几年(公入1581年)意大利传教土利玛窦来到小国,先后公南吕、南京、北京等地建教堂传教,学汉话语吉、文学和礼仪,主张将孔孟之道与敬祖同天主教义相融合,并介绍西方文化。

利玛窦深通汉语,曾译过四书寄回意大利,对促进巾西方文化交流起厂重要作用c明末清初中冈出现了两位有影响的科学家与翻译家徐光肩(1562—1633)和李之藻(1565—1630)。

徐光肩,字子先,号玄层,上海哨人.万历年间为进士c李之藻,字振之,杭州人,万历年为进士。

他们生活在明朝末年,当时朱家于朝昏庸腐败、内外交闲,而多数士大夫们只是醉心仕途,空谈理学。

徐、李虽身入宦海而不染恶习,孜放不倦研究农学.后从利玛安学习天文、历法、数学等dy方科学知识。

徐光启曾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仰Ij量法义》等。

李之藻的译著极丰.先后与利玛窦翻译两方著作20多种、54卷,共中“器编”10种全部介绍西方科学知识。

清朝统治中国以后,对外采取闭关白守,对内奉行愚民政策。

所以在鸦片战争前200多年中,几乎无翻译事、Ik可言,严重地禁铜了中四方学术文化的交流。

鸦片战争以后,中同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清政府为广府酬外交的需要,不得不同外国人打交道。

因此,于1863年在北京,次年在上海、广州没穴了问义馆,从事翻泽丁作。

深圳翻译公司北京的向文馆先设立英文馆,后增设法文馆,俄罗斯文馆.德文馆及科学馆。

各馆毕业生除留馆工作外.大部分充仟口译或笔译工作G所以,同文馆一入面是清政府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另一方圆又是翻译机关。

后来同文馆归于京师大学堂,光绪二卜亡年改名为译学馆,它的第一位主持人就是严复。

中国翻译史

中国翻译史

《英汉翻译教程》第一章:我国翻译史简介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多年的光辉历史。

早在公元前六年西汉哀帝时代,伊存到中国口传一些佛教经句,但还谈不上佛教的翻译。

佛经的翻译是在东汉桓帝建和两年(公元148年)开始的,译者是安世高,他是安息人(即波斯),他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

过些时候,娄迦谶来中国,因为他是月支人,所以又称支娄迦谶。

他也译了十多部佛经,但文笔生硬,不易看懂,所以从那时起,大概就有直译和意译这个问题了。

他有个学生叫支亮,支亮又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都是当时翻译佛经很有名的人。

就在那时,月支派里出现了一个叫竺法护的大翻译家,他译了175部佛经,对于佛法的流传贡献很大。

但这些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业。

到了符秦时代,释道安设置了“译场”,成了有组织的活动,他本人不懂梵文,惟恐失真,主张严格的直译,在这期间他请来了天竺人(即印度)鸠摩罗什,他全改以前群家的直古风格,主张“意译”,他的译著为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

到南北朝时,一个叫真谛的印度佛教学者应梁武帝之聘来到中国,他译了49部经论,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

从隋代(公元590年)起到唐代,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的时期,隋代有个释彦琮,梵文造诣很深。

在他以后出现了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与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我国佛经三大翻译家),他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他自创了“新译”。

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清学”时期,佛经翻译呈现一片衰落现象,但却出现了以徐光启、林纾(琴南)、严复(又陵)等为代表的介绍西欧各国科学、文学、哲学的翻译家。

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

林纾和他的合伙人以口述笔记的方式译了160多部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块肉余生记》、《王子复仇记》等。

严复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曾担任过北大校长),等到八国联军战役以后,他避居上海,搞翻译工作,他“曾查过汉晋六朝翻译佛经的方法”,破天荒第一次在《天演论·译例言》里正面提出了信达雅作为译事楷模。

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上不可不知的大家

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上不可不知的大家

马建忠:《马氏文通》语法专著提出“善译”,分正名、实字、虚字、句读四部分,从经、史、子、集中选出例句,以拉丁文法研究汉文经籍的语言结构规律,为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语法著作。

严复:原京师大学堂校长,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翻译了《原富》、《法意》、《天演论》。

翻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林纾:不会外语的奇人,却掀起了五四运动翻译的狂潮。

与王寿昌合译中国介绍西洋小说的第一部作品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翻译《贼史》《王子复仇记》《快肉余生述》《黑奴吁天录》(分别是《雾都孤儿》《哈姆莱特》《大卫科波菲尔》《汤姆叔叔的小屋》)。

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13岁到英国读书精通11种语言,人称“中国第一语言天才”。

获文、哲、理、工、神等13个博士学位,英译《论语》、《中庸》、《大学》,对外国作品过分意译,尊之者称其怪杰毁之者称其怪物。

此狂儒与托尔斯泰通信被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马君武:精通英、日、德、法等国文字,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许多领域。

《共产党宣言》的纲领部分,就是他在1906年夏译成中文登在《民报》上的。

他还第一个翻译出版了达尔文的《物种原始》(即现在人们熟知的《物种起源》),在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

编译了《德华辞典》等书,翻译过席勒的《威廉退尔》还有《法兰西革命史》一书。

陈望道:翻译日文、英文的《共产党宣言》,中文版《共产党宣言》1920年8月问世。

是国内出版的第一部中文本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著,它的刊行,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促进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共产主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成仿吾:翻译家、文学家,与郭沫若合译歌德、海涅等合著的《德国诗选》,与徐冰把德文版《共产党宣言》合译成中文。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摘自《翻译理论与技巧》赵桂华编著)翻译活动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

据史书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我国各部族之间就有了语言的交流。

不过当时的翻译活动是以沟通言语为主,即我们现在所谓的口译。

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具有较大规模的文字翻译活动是佛经翻译。

从佛经翻译至今,我国翻译简史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或称为四次翻译高潮),即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及清末的西方政治思想与文学翻译,“五四”运动后马列主义的引进及俄苏等新文化、新思想的翻译,以及建国后翻译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一时期佛经翻译时期。

从东汉开始到唐宋时期,历经发生、发展到鼎盛的过程,历时一千多年。

东汉时期,桓帝建和二年,波斯帝国(伊朗)安清(安世高)来到中国,翻译了30部40卷佛经,其中最著名的是《安般守意经》。

他所译的经文变而不滑,质朴而不粗俗,因而被称为直译的鼻祖。

十六国时期,前秦国王苻坚热心提倡佛教,并将其奉为国教。

他请来释道安成立了专门的译经机构“译场”,道安推荐并组织众多译经大师从事翻译工作,其中鸠摩罗什是最知名、成就最大者。

他共译了《金刚经》、《法华经》等39部,313卷。

译著文字优美、畅达,忠实地再现了原著的道理,具有“天然西域之情趣”。

鸠摩罗什开了意译的先锋,译文妙趣盎然,为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

他还进一步完善了译场,原来的译场只有“口授、传言、笔授”三个环节,他增加了“校对”这一环节。

译完作品之后写上译者的名字一也是从他开始的。

梁启超评价他所译经文为“秦梵两娴,诵写自在,信而后达,达而后雅”。

南北朝时期,应梁武王之聘,一个名叫真谛的印度佛教学者来到中国,译了49部经书,其中尤以《摄大乘论》的翻译、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

唐朝经济发达、文化兴旺,出现了我国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玄奘本姓陈,法号“三藏法师”,河南人,因出身贫苦,13岁出家)。

玄奘在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从长安出发去印度取经,经16国、历时4年到达印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翻译史
袁素平
一.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中国,印度,巴比伦,埃及
中国文化的特色:从未中断过。

巴比伦灭了
印度,埃及曾经沦为殖民地
中华文化生生不息
季羡林:“中华文化之所以能保持永保青春,万灵之药就是翻译。


中华文化的源头:
易经the art of changes
Confucius 孔子
Mencius 孟子
Confucianism 儒家文化
太极生两仪include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西方之水:
第一次高峰:从明朝末年开始引进西方的文化,最终在清朝末年特别是在于1840年鸦片战
争之后达到高潮。

清朝末年其实是引起了中华文化的后退。

梁启超: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

掀开了翻译政治小说之幕,林纾翻译文艺小说。

第二次高峰:以1919年为界,掀起第二次高峰
鲁迅是现代小说之父,其一半的活动是和翻译相关的。

第三次高峰:改革开放1978年之后。

近现代出不了大家。

中西文化之别:
中国重智即动头脑的能力
外国重用即动手实践能力
因此要:手脑联盟
四次翻译高潮:
1.东汉至唐宋时期,佛经翻译盛行。


2.明末清初,欧洲一批耶稣会士相继来华进行翻译活动,主要以传教为宗旨,同时也介绍了西方学术。

3.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期间的西方思想和文学翻译。

这一时期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严复和林纾。

(3,4之间是断档的历史)4.改革开放至今
东汉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
1.东汉桓帝年间的安世高:《安般守意经》等三十五部佛经,开
后世禅学之源,其译本“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
而不野”但其主要偏于直译。

2.支娄迦谶:其所译经典,译文流畅,但为了力求促使原来面目,“辞质多胡音”,即多音译。

3.支谦:“颇从文丽”,开创了不踏实原著的译风,对三国至西晋的翻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翻译中的“会译”体裁,以及用音
译取代前期的音译。

(复译,重译等)
4.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由此一直存在“质朴”和“文丽”两派。

北魏孝文帝:促进中华文化的融合
千古一后:冯太后
前秦:释道安
前秦时代:佛经翻译由私人事业转入了译场翻译,释道安在朝廷的支持下首创译场翻译制度,采用“会译”法来研究翻译。

他主张严格的直译,并总结汉末以来的译经经验,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指出五种容易使译文推动原来面目的情况和三种不容易处理的情况。

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也:
一者,胡语尽倒(词序颠倒),而使从秦(改从汉语语序),一失本也。

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
也。

三者,经委悉,至于叹咏,叮咛反复,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

四者,胡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

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

三不易:
一.改古适今,很不容易;
二.圣哲微言大义传给浅谷之众,实不易也;
三.佛祖死后,大弟子阿难等反复斟酌,兢兢业业,而今由凡人来传译,事隔丢掉,更谈何容易。

主要贡献:
1.首创译场制度
2.会译法
3.五失本,三不易说
4.综理众经目录
鸠摩罗什:集体翻译,审校
继道安之后创立了一整套译场制度,开集体翻译、集体审校的先河。

倾向意译,重视文质结合,既踏实于原文的神情,读来又妙趣盎然,能“以实出华”,传达原经的文体美和修辞美。

反对前人译经时用“格
义”(用中国哲学的传统概念比附和传译佛学概念)的方法,创立了一整套佛教术语。

贡献:
1.整套译场制度
2.重视文质结合
3.反对“格义”
4.意译派代表。

梁启超赞其“深通梵语,兼娴汉言”,他的译籍“不特为我思想界辟一新天地,即文学界之影响亦至世焉。


隋唐时期的翻译
高度发达,唐朝达顶
隋代历史较短,译经不多。

玄奘
1.带回佛经657部,主持更为健全的译场。

在十九年间译出75部佛经,共一二三五卷。

2.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

3.制定了“五不翻”的原则,即:秘密帮,含多义帮,无此帮,顺
古帮以及生善帮。

4.译经过程中运用的各种技巧:补充法,活力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和代词还原法。

唐代以后的佛经翻译
1.唐末无人赴印求经,佛经翻译事业日衰。

2.宋代,虽也有人西去求经,印度也有名僧东来传法,宋太宗也曾兴建译经院,从事佛经翻译,但其规模与水平已远不如唐朝的玄奘时期。

3.元明清三代从事佛经翻译的人数渐少,几百年间只译了几十部经卷。

4.佛经翻译高潮过去以后,除少数民族地区以外,没有较大规模的文字翻译活动。

但各民族的翻译活动也有,如:回回历书,《元秘史》以及《古兰经》等的翻译。

明末清初的翻译
科学翻译
1.欧洲的一批耶稣会士相继为华,主要以传教为宗旨,同时介绍了西方学术。

2.这次翻译高潮从延续时间及译著数量上都比不上先前的佛经翻译。

但其最重要的成就就是翻译一些天文,数学,机械等自
然科学著作。

3.代表人物:中国科学家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二人合作翻译了著名的《几何原本》前六卷。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期间的翻译:西方思想和文学翻译
严复:“信,达,雅”,信是意义不倍本文,达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尽译文语言的能串以求原意明显。

雅是指脱离原文而片面追求译文本身的古雅。

他认为只有译文本身采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实际上即所谓上等文言文,才算登大雅之堂。

林纾:意译,语言优美,对文学界和社会风尚产生了很大影响。

许多文学家,如鲁迅,郭沫若等也都受到林译小说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