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鉴赏专题

合集下载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解读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解读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解读一、边塞诗概况(一)、概念边塞诗派:是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边界斗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

经济旺盛,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斗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丽的边塞诗派。

(二)、标记边塞诗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

如:柳中庸的《征人怨》(2004年江苏卷)、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二)》(2005年重庆卷)等。

(三)、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翰、王维等。

以岑参、高适为最闻名,故又称岑高诗派。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的《出塞》、王维的《使至塞上》等都是唐代边塞诗杰作。

二、边塞诗内容1、边塞风光——秀丽壮阔2、统治者------穷兵黩武3、家乡------思乡念亲4、将士------ 艰苦生活、报国豪情5、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三、边塞诗风格——雄壮豪迈四、边塞诗语言特点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五、边塞诗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对比、衬托、象征、比方、夸张、用典、渲染、虚实结合等六、边塞诗常见意象1、与斗争有关地名:碛西、轮台、龟兹、夜郎、楼兰、安西、阴山、瀚海、凉州、受降城、边关、玉门关;2、与斗争有关的少数民族称呼:胡、羌、羯、夷、单于、吐谷浑3、与斗争有关的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明月、雪山、黑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景物的特点:雄奇、秀丽、奇寒、宽阔、壮阔、广袤4、与斗争有关的器物: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5、与斗争有关的乐曲: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七、边塞诗的主旨1、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豪情。

边塞诗词诗歌鉴赏5篇

边塞诗词诗歌鉴赏5篇

边塞诗词诗歌鉴赏5篇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边塞诗词诗歌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雁门太守行朝代:唐朝|作者: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

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

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颈联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屯田词朝代:唐朝|作者:戴叔伦春来耕田遍砂碛,老稚欣欣种禾麦。

麦苗见长天苦晴,土干确确锄不得。

新禾未熟飞蝗至,青苗食尽余枯茎。

捕蝗归来守空屋,囊无寸帛瓶无粟。

十月移屯来向城,官教去伐南山木。

驱牛驾车入山去,霜重草枯牛冻死。

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

《屯田词》写边地屯田的人民在极艰苦的险恶的环境下从事劳动和不幸的遭遇,反映了农民无路可走的悲惨命运。

屯田是指政府利用军人、农民或商人垦种荒地,征取收成作为军饷。

本诗描述的是无田的农民应政府征召耕种屯田的情景。

前八句写农民屯田时的险恶环境和遭受旱、蝗等天灾,一年历尽辛苦,却仍是无衣无食,两手空空的农民眼望南天,凄然泪下如雨,不言中流露出他们的无限怨愤和诗人对农民的同情。

全诗语言朴实明快,对农民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的同情溢于言表。

蓟门行五首朝代:唐朝|作者:高适【其一】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

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其二】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

(完整版)魏肖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答案版)

(完整版)魏肖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答案版)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一、边塞诗的概念边塞诗词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开始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宋年间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流派。

二、边塞诗的意象:1、与战争有关地名碛西、轮台、龟兹、夜郎、楼兰、安西、阴山、瀚海、凉州、受降城、边关、玉门关;2、与战争有关的少数民族称呼胡、羌、羯、夷、单于、吐谷浑3、与战争有关的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明月、雪山、黑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4、与战争有关的器物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5、与战争有关的乐曲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三、把握作品的时代特征1、盛唐:边塞诗多抒写为国征战者死而无悔的壮志豪情。

基调壮丽,明快、昂扬向上,但不回避战争的艰苦。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2、中晚唐诗:国势开始衰微,昂扬向上中多了几分悲壮、悲凉、感伤。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从军北征》)“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3、宋朝:外侮不断,国难当头,诗中多了报国无门的愤懑、悲凉、和惆怅。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四、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分类1、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完整版)边塞诗鉴赏专题

(完整版)边塞诗鉴赏专题

边塞诗鉴赏专题课型:专题复习课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2、学习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形象分析、感情把握教学难点: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归纳法、研讨法、演练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语:1.在音乐背景下展示一组塞外风景图片。

听着动听的歌曲,欣赏着优美的风景,实在是一件令人愉悦的快事。

这组图片中的景色表现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边塞、塞外)看到这些优美的风景,你想到了哪些反映边塞生活的诗句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像这些反映边塞生活的诗我通常称之为边塞诗,那么,边塞诗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二、什么是边塞诗:从唐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其中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又称为“高岑诗派”。

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成为唐代这个诗歌王朝的一束奇葩。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为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边塞诗,走近边塞诗人。

首先我们来欣赏几首脍炙人口的唐诗,感受一下它们带给我们的审美愉悦。

三、示例分析,总结规律。

1、展示三首诗。

分别先指名朗诵,读后评价,指出不足;再找学生读,再评,然后范读或录音朗诵,再有气势地齐读或男女生分别齐读。

(为什么这样读?读得还缺点什么?如从气势、格调、意境、环境、思想等方面引导)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边塞诗词的鉴赏5篇

边塞诗词的鉴赏5篇

边塞诗词的鉴赏5篇盛唐边塞诗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

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沙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

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边塞诗词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碛中作朝代:唐朝|作者: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碛中作》是唐代诗人岑参的边塞诗。

此诗选取沙漠行军途中野营生活的一个剪影,以雄健的笔触,描述了驰骋塞外,随止随歇的军旅生活。

虽仅四句,却融汇了作者初赴边塞的新奇之感和远离家乡的思亲之情。

在对大漠的荒凉和行军的艰苦所作的描绘中,也显现出一种从军豪情。

全诗语言自然遒劲,意境雄浑壮阔,情景契合,别有神韵,充分显示出悲壮与凄清的综合美。

子夜秋歌朝代:唐朝|作者: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秋歌》是唐代李白的一首诗,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

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真挚情意;虽无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

情调用意,皆不脱边塞诗的风韵。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朝代:唐朝|作者: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

此诗是诗人为送两位被贬官的友人而作,寓有劝慰鼓励之意。

一诗同赠两人,内容铢两悉称。

诗除了首尾合起来总写外,中间两联双双分写,不偏祜。

颔联上句写巫峡风光,以古民谣典故来暗示李少府所去的峡中荒凉之地;下句写衡阳,暗示王少府去长沙,并希望他能多寄书函。

颈联上句写长沙青枫江的帆船,是再写王少府;下句写白帝城,远在古原始森林的巴东,是再写李少府。

双双交错进行,结构严密,情感交织。

边塞战争诗鉴赏知识点+课文边塞诗四首

边塞战争诗鉴赏知识点+课文边塞诗四首

其一
曲笔抒情,虚写征人 妻子的无奈而痛苦的 思念之情
其四
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 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 情壮志
抒 情
都有悲凉意味 侧重写环境的凄凉孤 独,通过写羌笛之音, 从听觉方面抒发思乡 之情 心理描写上采用虚写 方式,以想象写情 侧重写边塞环境 条件的艰苦
环境 和 心理 描写
心理描写上采用实写方式, 直接写戍边将士为国尽忠、 慷慨悲壮的激情。
• 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
芦管、角、鼓。
• 人物意象: 单于、吐谷浑、戍卒,将军、
征夫、闺中思征夫的少妇
边塞诗鉴赏二:主旨(思想感情)
1、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
[杨炯· 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边塞战争诗四首比较总结
从军行
意象
蓟中作
热海行
塞下曲
烽火、黄昏、 沙漠、塞垣、 海上、白雪、 关、海窟、 海风、羌笛、 边城、黄云 沙石、天山、 箭、天山 金闺 夕阳 战士怀乡思 亲 悲凉孤寂 报国无门、 边塞奇异风光,报国杀敌 壮志难酬的 对友人的赞美 的雄心壮 苦闷 志 苍凉悲慨 暗示 雄奇壮美 想象奇特、 用笔夸张 比喻生动 慷慨悲壮 用典
主旨
风格
表现手 对面落笔 法 (曲笔、想 象、虚写)
综合联系:
• 凉州词
• 王之涣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1)这是一首 诗,请结合诗来谈谈理 由。
边塞诗 。诗中的意象有黄河,孤城,羌笛,杨柳,玉门关,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塞外风光。
• (2)“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一句运用了什么 样的修辞?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拟人。表达了征人思乡之 情。

专题五边塞征战诗鉴赏

专题五边塞征战诗鉴赏

军城早秋
诗的前两句选取晚秋、秋风、 汉关、寒云、冷月、西山,描 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 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 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 队七万多人。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 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 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 美之情)
2.对比: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 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二、边塞诗的特点——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初唐: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
表达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
盛唐: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 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 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3.描绘戍守战斗的场面,揭露官兵之间的 矛盾,表达反战主题。
卢纶的《逢病军人》“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 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色入金疮。”借—个 饥、寒、疲、病、伤的退伍军人形象控诉了扩边战争给 人民带来的痛苦。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体现了诗人对 良将的期待,对无能边将的嘲讽。 王维的《老将行》、《陇头行》则反映了对将军有 功不赏的不平。

边塞诗诗歌鉴赏题

边塞诗诗歌鉴赏题

边塞诗诗歌鉴赏题说起边塞诗,大家肯定会想到那些远在边疆的将士,想象他们在寒风中、漫天沙尘中,守卫着国土,心中充满了孤独与思乡。

这种诗歌的魅力,就在于它把这些原本非常严肃、沉重的情感,通过简练却又深刻的语言,传达给了我们。

你看,那些边塞诗的诗人,个个都像是勇敢的战士,用笔代刀,挥洒着自己内心的波涛。

最经典的边塞诗,怎么能不提王昌龄的《出塞》呢?“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几句一出,感觉就像是刀剑在空气中擦出火花,瞬间就把你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

其实这首诗讲的就是那个时候的士兵们,打到什么地方、远离家乡、受尽苦楚,却又无法回头。

诗中的“万里长征人未还”就特别让人心疼,想着那些将士们在外面漂泊,风餐露宿,不知道何时能再见到自己的亲人。

而那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仿佛是时间在不断流逝,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真的是让人有点说不出的悲凉。

不过,如果你以为边塞诗就只有这种沉重的气氛,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比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一开头就带着一种严寒的感觉,想象一下那时候,北风刮过,雪花飘洒,天地间一片苍茫。

但诗人话锋一转,“孤城闭,百岁月如年。

” 这句话让你感受到的是那种离别的痛苦。

你看,离别的情感并不只是空洞的字面意思,而是通过这冷冽的景象,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用现代的话说,就像是你跟好朋友告别,心里明明知道见面无期,可又无可奈何,眼看着他们离开,心里就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喘不过气。

再看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首诗看似简单,实际上极其耐人寻味。

诗中有一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大家一听可能就知道这首诗了。

其实这几句就是在描述边疆的辽阔,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

你看,白日逐渐消失,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这种意境不是一般的壮丽,仿佛一切都不受拘束,连时间和空间都在这无边的景象中自由流动。

再加上那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方面表现出诗人超越眼前的视野,追求更广阔的世界,另一方面,也是一种鼓励自己不甘平凡、勇于向上、向远处冲去的精神。

边塞诗鉴赏试题分析及答案

边塞诗鉴赏试题分析及答案

边塞诗鉴赏试题分析及答案边塞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以描绘边疆风光、抒发将士戍边情怀为主要特点。

以下是边塞诗鉴赏试题的分析及答案示例:一、填空题1. 边塞诗的代表人物包括唐代的_______、_______等。

答案:高适、岑参2.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出自王昌龄的_______。

答案:《出塞》3. 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烽火、狼烟、戍楼二、选择题1. 下列哪首诗不是边塞诗?()A. 《从军行》B. 《塞下曲》C. 《春望》答案:C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句诗描绘的是什么景象?()A. 江南水乡B. 边塞风光C. 宫廷生活答案:B三、简答题1. 请简述边塞诗的特点。

答案:边塞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以边疆的自然风光为背景,描绘了辽阔的边疆景象;其次,它表达了将士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家乡的思念;再次,边塞诗中常常蕴含着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最后,边塞诗的语言风格通常雄浑、悲壮,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 分析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的情感表达。

答案:《凉州词》通过对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描写,展现了边塞的辽阔和壮美。

诗中的“一片孤城万仞山”表达了戍边将士孤独坚守的情感,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则反映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

四、赏析题阅读王昌龄的《出塞》,并回答问题: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 请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答案:这首诗以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跨越时空的辽阔意境。

通过“万里长征人未还”表达了对戍边将士长期征战、远离家乡的同情。

2. 诗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谁?有何象征意义?答案:“龙城飞将”指的是汉代名将李广,他以勇猛善战著称,被称为“飞将军”。

在诗中,李广象征着英勇的将领和强大的军事力量,表达了只要有勇将镇守,敌人就无法越过边疆的坚定信念。

古诗词鉴赏之四:边塞诗

古诗词鉴赏之四:边塞诗
古诗词鉴赏之四:边塞诗
contents
目录
• 边塞诗简介 • 边塞诗的主题与情感 • 边塞诗的艺术手法 • 边塞诗的影响与价值 • 边塞诗的鉴赏与实践
01 边塞诗简介
边塞诗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1. 地域性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 材的诗歌,主要表达诗人对边疆的热爱、 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要点二
反衬
通过描述一个事物的反面来突出其正面,如"莫愁前路无知 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意象与意境
意象
通过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表达情感或 寓意,如"枯藤老树昏鸦"。
意境
通过多个意象的组合来营造一种特定 的氛围或情感空间,如"长亭外,古道 边,芳草碧连天"。
语言与节奏
语言
边塞诗的语言简练、质朴,富有表现力,如"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通过壮志豪情的抒发,展现出诗人豁达、豪放、无畏的精神 风貌,以及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和实现。
03 边塞诗的艺术手法
象征与比喻
象征
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表达抽 象的概念或情感,如用"雁南飞" 象征离别之情。
比喻
通过相似的事物来描述或解释某 一事物,如"月如钩"。
对比与反衬
要点一
对比
通过对比两个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来突出主题,如"战士军前 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岑参
唐代诗人岑参的边塞诗以 描绘边疆风光和军旅生活 为主,语言瑰丽,情感真 挚。
02 边塞诗的主题与情感
边塞风光
01
描绘边疆地区的壮丽景色,如辽 阔的草原、雄伟的山川、荒凉的 戈壁等。

高考语文复习:边塞诗鉴赏

高考语文复习:边塞诗鉴赏
西北地域辽阔荒远,大部分为高原山地、沙漠戈壁、 沼泽冰川,地形复杂、干旱严寒,气候恶劣。 B.边塞诗中会有诸多反应西北地形气候的地域意象。
塞诗诗歌的鉴赏
1.了解唐代边塞诗歌的常见意象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表现大西北厚重粗犷的风土人情、风俗习尚,传达出胡汉 文化融汇的斑斓氛围。
对凡庸军将的批评更为尖锐突出
战士苦难,为士兵的呼号更见痛切
对血与死的描绘触目惊心, 边塞与死亡连在一起成为习见现象
唐代边塞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中晚唐时期较重要的边塞诗作家还有
卢纶 王建 张籍
杜牧
他们都已不像盛唐边塞诗派作家那 样专此为长,总的成就也不能与之 并称,显示了时代风气的流变。
塞诗诗歌的鉴赏
解读边塞诗歌与其他题材的诗歌是一脉相成的,如果 积累了大量的诗歌,有很好的古诗基础,再加上对边塞诗 歌常见意象、常见情感的了解,高考做好边塞诗是没有大 问题的。
完成:高考真题实践演练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塞诗诗歌的鉴赏
塞诗诗歌的鉴赏
2.了解唐代边塞诗歌的常见情感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生活奇苦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诗歌鉴赏专题之边塞征战诗

诗歌鉴赏专题之边塞征战诗

诗歌鉴赏专题之边塞征战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形成“边塞诗派”。

根据高考的命题思路,我们这里所指的边塞征战诗,范围要大一些,包括唐宋时以边塞征战为内容、篇幅不太长的一些诗词。

一、边塞征战诗的内容及抒发的情感1、写边疆战士戍守生活的艰苦,抒发将士对战争的厌恶,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满。

示例:征人怨柳中庸《唐诗》P672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2、写征人思妇的离愁别恨,表现戍边将士及亲人之间的思念与惆怅。

示例: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子夜吴歌·秋歌李白《唐诗》P720《唐诗》P252回乐峰前沙似雪,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受降城外月如霜。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不知何处吹芦管,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一夜征人尽望乡。

3、描写战争场面,表现战争的残酷、惨烈,表现将士们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表达他们同仇敌忾,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

示例:从军行王昌龄塞下曲李益《唐诗》P116青海长云暗雪山,伏波惟愿裹尸还,孤城遥望玉门关。

定远何须生入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莫遣只轮归海窟,不破楼兰终不还。

仍留一箭定天山。

4、描写塞上风光,异域风情。

示例:使至塞上王维《唐诗》P16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写渴望战场杀敌,建功立业的思想。

示例:从军行杨炯《唐诗》P26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6、写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示例:陇西行陈炯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二、边塞征战诗常见意象及意境特点1、意象(1)时间:秋季、冬季、夜晚(2)地点:戍楼、边城、孤城、玉门关、关山、胡天、塞上、天山、边州、长城、辽西、受降城、楼兰、凉州(3)曲调:《折杨柳》《关山月》《梅花落》(4)器物:旗、战车、干戈、烽火、铁衣、金甲(5)乐器:芦管、笛子、羌笛、鼓、号角、胡笳、胡琴、琵琶(6)景物:①月:代表团圆,能抒发人的思乡之情及夫妻亲人之间的思念。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专练之边塞征战诗(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专练之边塞征战诗(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专练之边塞征战诗一、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二、边塞诗常见意象有哪些?特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解答这类题目,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

一是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旌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二是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三、这类诗的常见表现手法有哪些?夸张比喻借代对比等修辞,烘托、用典、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手法四、掌握边塞诗常表达的思想感情:①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②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③描写边塞山川景物、生活艰苦的;④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亲人的;⑤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向往和平的;⑥痛斥君主穷兵黩武,草菅人命的;⑦揭露军中苦乐不均、深切同情的;⑧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五、专题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蓟门祖咏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②。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请长缨④。

【注释】①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泛指边塞重镇平卢、范阳一带地区。

②三边:泛指边疆。

危旌:高挂的旗帜。

③投笔吏:东汉班超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

④请长缨:西汉书生终军向皇帝请求用长缨缚番王来朝。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始一“望”一“惊”,是全诗结构的关节所在,望到的是眼中景,惊异的是心中情,写景抒情都由这一望一惊所生发,铸词之妙颇见功夫。

B.首联用视听结合的笔法,“燕台一去”是“一去燕台”的倒装,这既是律诗音韵的要求,同时以“燕台”起笔,增加了诗歌的气势。

“笳鼓喧喧”则从听觉侧写汉营军纪严整军威凛凛。

2023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边塞诗鉴赏+课件38张

2023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边塞诗鉴赏+课件38张
赏析边塞诗,他们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们的精 神风貌,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体味每首诗的整体风格,领会作者熔铸 其中的感情,以及把握好所反映的时代风貌。
四、边塞诗常见的思想感情主题
(一) 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与边陲人民的生活状况
边塞诗人抒发感情和描写人物是常用粗犷的笔触、厚重的色彩描绘 出苍茫雄浑的边塞风光作为背景。 例如:
三、了解边塞诗发展特点 ——体会国运兴衰
1.初唐诗风: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 (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2.盛唐之诗风: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 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 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 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高适的《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 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描写了营州少年习惯原野生活环境,表现 边地少数民族的骑射生活。
(二) 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李白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边塞诗多表现从军出塞,保
内 涵
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 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 为题材的诗。
内 容
家卫国,民族交往,塞上风 情;或抒报国壮志,或发反
战呼声,或记现实战事。
(1)修辞方面:主要有夸 张、对比、互文、用典
等。

①标题往往有“行”“军”“ 征人”“塞”“戍”等与军旅 有关的字。 ②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 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 、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 类(塞外、雁门、玉门关、黄 河、阴山、楼兰、蓟北等)、

边塞诗鉴赏课件

边塞诗鉴赏课件

边塞诗中的人物形象
总结词
边塞诗中的人物形象是诗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描绘不同的人物形象,诗人表现出对英雄主义 和人性光辉的赞美。
详细描述
在边塞诗中,经常出现的人物形象包括英勇的将士、忠诚的朋友、思乡的士兵和边疆居民等。这些人 物形象不仅展示了战争中的人性光辉和英雄主义,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对和平和家园的渴望。诗人通过 对这些人物形象的描绘,表达出对人性美好一面的赞美和对战争的反思。
王昌龄《出塞》
总结词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 悲愤和对和平的向往。
详细描述
王昌龄的《出塞》是一首描写边塞战争的诗歌,通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等诗句,表达了诗 人对战争的悲愤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诗中还通过对 边塞士兵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无奈。
高适《燕歌行》
总结词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士兵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苦难和英勇,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 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详细描述
高适的《燕歌行》是一首描写边塞士兵的诗歌,通过“君不见沙场苦,至今犹忆 李将军”等诗句,展现了边塞士兵的苦难和英勇。同时,诗中还通过对战争的反 思和对和平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人性问题的深刻思考。
语言特色
边塞诗的语言特色在于简练明快、质朴自然,同时又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例如,“秦 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
修辞手法
边塞诗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这些手法能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 感染力。例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了黄河
的壮阔和豪迈。
谢谢聆听
03 边塞诗的艺术手法
象征与隐喻
象征
边塞诗中常常使用象征手法,通过具 体的事物或场景来表达抽象的概念或 情感。例如,以“大漠”象征战场, “烽火”象征战争,“归鸿”象征家 乡。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答案版)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答案版)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答案版)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一、边塞诗的概念边塞诗词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开始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宋年间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流派。

二、边塞诗的意象:1、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2、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芦管,《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三、边塞诗常见的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例如[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2、借事言志:例如[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3、直抒胸臆:例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用典、对比、虚实结合??四、边塞诗的思想感情:1、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3、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4、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类5:边塞诗】专题精讲精练附详析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类5:边塞诗】专题精讲精练附详析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类】精讲精练专题五、边塞诗边塞征战诗歌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一、边塞诗类型根据边塞诗选材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内容上的不同,边塞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或写战争的惨烈,或写报国的豪情以王昌龄的《从军行》为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以戍边战士的视角,既让我们想见战争的残酷激烈、战事的频繁不断,又让我们看到了战士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以及最后必胜的坚定信念。

2、从闺中主妇的角度,批判战争破坏了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从思妇的角度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形成独特的边塞闺怨诗。

以金昌绪的《春怨》为例: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长年戍边的亲人还健康地活着吗?每天吃得饱吗?身上的棉衣能否御寒?这一切,都让思妇担心、牵挂,而这些担心、牵挂无法得到排解,思念之极就不自觉地出现在白日梦中了。

在梦中与思念的人儿相会,也是一种苦涩的幸福啊,难怪女主人要赶走可爱的黄莺鸟。

这种无理而有情的动作正揭示了战争破坏了人民安宁的生活,看起来它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实则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3、从旁观者的角度,控诉战争的罪恶杜甫在《兵车行》中沉痛地写到:“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战争使得无数的家庭背井离乡、使得无数的战士变成累累白骨!高适在《燕歌行》里用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一方面是前线的战士浴血奋战,随时都有战死的可能;一方面却是将领们纵情声色、歌舞升平。

4、从将士的角度,写因长期戍边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王昌龄的《从军行》较为典型: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里的“边愁”有对于现实的忧愁、建功立业的渴盼,更有离乡背井抛妇别雏的痛楚、无限的乡愁。

高考语文复习:边塞诗鉴赏试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边塞诗鉴赏试题(含答案)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边塞诗的鉴赏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后人称这些诗人为“边塞诗人”。

后来,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然大观,边塞诗成为唐代这个诗歌王国的一朵奇葩。

当然,我们寻常所指的边塞诗,范围要大一些,凡是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都可归为这一类。

要理解、鉴赏这类诗歌,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把握时代特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因而,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诗评家常称赞“盛唐之音”,边塞诗正是构成“盛唐之音”内容的一个基本方面。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式微,虽然诗人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多少悲壮,多少婉伤:“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在报国无门的愤懑(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范仲淹“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凉,更多一些惆怅。

时代不同,边塞诗的题材、主题基本类似,风格也差别不大,却都分明展示了各自不同时代特征。

A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例1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例2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塞诗鉴赏专题边塞诗鉴赏学习目标1、了解边塞诗的风格特点。

2、积累边塞诗的常见意象。

3、初步了解边塞诗的常用表现手法。

4、掌握边塞诗的一般鉴赏方法。

重点难点掌握边塞诗的常用表现手法及一般鉴赏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语:1.你能想到有哪些反映边塞生活的诗句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像这些反映边塞生活的诗我通常称之为边塞诗,那么,边塞诗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二、什么是边塞诗: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

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

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从唐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其中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又称为“高岑诗派”。

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成为唐代这个诗歌王朝的一束奇葩。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为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边塞诗,走近边塞诗人。

首先我们来欣赏几首脍炙人口的唐诗,感受一下它们带给我们的审美愉悦。

三、示例分析,总结规律。

1、展示三首诗。

分别先指名朗诵,读后评价,指出不足;再找学生读,再评,然后范读或录音朗诵,再有气势地齐读或男女生分别齐读。

(为什么这样读?读得还缺点什么?如从气势、格调、意境、环境、思想等方面引导)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北征唐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读完这三首诗之后在格调上有什么感受?(各抒己见,然后归纳)------风格:雄壮豪迈、悲壮惆怅(边塞诗的艺术风格有的豪迈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即意境方面有什么特点?------意境:雄奇、奇丽、奇寒、壮阔、辽阔、壮阔、广阔4、上面我们分析了这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其实也就把边塞诗的最常表现的内容概括了出来,我们一起看一下。

(展示)(1)思想内容主题-----*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将士英勇作战,渴望建功的豪情* 军旅艰苦生活,思乡念亲之情* 同情劳动人民疾苦,厌恶战争* 批判统治者穷兵黩武……同时有时还要注意体会边塞征战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很多边塞诗的内容往往不是单一的,有些诗歌是兼有以上思想内容,但不管怎样,边塞诗总是回旋着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2)常见词语:对于边塞诗,我们在鉴赏时一定要把握它们的特点,体会其思想内容。

如何识别边塞诗呢?我们除了可以从朗读中体会到它的豪放气势和壮阔的意境之外,还就该从一些有标志性的词语中看出来,我们依然回到前面的三首诗中,找出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

(返回,从中找出标志词)除了从上面三首诗中找出的一些词外,还有一些词语在这里略作补充。

*从与战争有关的器物用品看:旌旗、羽书、辕门、战车、戈矛、金鼓、烽火、羽书、剑、戟、斧、钺、刀等*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阴山、胡、羌、匈奴、单于、龟兹、夜郎、羯、夷等*从景物看:长城、秋月、瀚海、大漠、烽火、马走、烽烟、黄沙、长云、雪山、孤城、雁飞等*从乐器及音乐看:金鼓、号角、羌笛、胡笳、笛管、《落梅花》《行路难》《关山月》(3)边塞诗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烘托。

(4)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四、例题演绎【例1】(2009全国卷I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答:(4分)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

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⑵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4分)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例2】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7分)春夜闻笛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这两首诗都写了夜闻笛声。

在两首诗中,笛声各引发了什么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3分)答:《春夜闻笛》引发的是谪迁之人盼归的愁怨(人留雁归,朝廷的恩赦并没有随着太自然的春季一同来到)《夜上受降城闻笛》引发的是戍边将士的思乡的惆怅。

(“愁怨”、“思乡的惆怅”各1分,点明“谪迁之人”、“戍边将士”1分。

)(2)第二首诗题为“闻笛”,但诗歌的前两句却写了登城所见之景,你如何理解这种艺术处理?(4分)答:诗歌前两句描写了登城所见之景: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1分)边地之感,加上撩动乡愁饷月色,二者正是触发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1分),渲染了空旷惨淡的气氛。

(1分)这为笛声的出现、末句的直接抒情作了烘托和铺垫。

(1分)五、课堂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貂锦指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手法?答:汉代羽林军穿锦衣貂裘,这里借指精锐部队。

是借代手法。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震撼人心,你认为呢?为什么?(3)就这首诗的内容看,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本诗的跌宕处全在三、四两句。

“可怜”句紧承前句,本题中之义;“犹是”句荡开一笔,另辟新境。

“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可怜”、“犹是”两句,以特别伤惨和沉痛的心情,用跌宕有致的语句,表达诗人对阵亡战士的哀伤和悼念,为后方闺中人不知实情依然梦里与爱人相会的令人痛彻肝肠的情感与伤怀。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笛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①受降城:指灵州。

贞观二十年,唐太宗曾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故称之为受降城。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如何抒发感情的。

(解题思路:纵观全诗,可从诗中尤其是“笛管”和“征人”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然后根据边塞诗的特点回答这首诗抒发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

)诗先正面描写,写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再写声——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笛管声。

如此烘托、铺垫,最后直抒胸臆表达了将士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河湟旧卒张乔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注释:湟水源出青海,东流入甘肃与黄河汇合,合流的一带称“河湟”。

诗中指吐蕃统治者从唐肃宗以来所进占的河西陇右之地。

1.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记述了一个久戍河湟幸存的老兵,他的战友们都战死,自己有幸回到故乡黄昏时分独自吹奏着边庭的乐曲。

流露出的是一种深沉的哀伤2.全诗表现了什么主题?诗通过河湟旧卒的遭遇,反映了唐代人民为战争付出的惨重代价,战争给人民造成巨大痛苦,控诉了唐政府的无能。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用?----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漫天的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张艰苦。

(2)请设想“红旗半卷”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红旗半卷”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3)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是一个转折,分析前后内容的不同。

----前两句写援军疾出,暗示战况紧张。

后两句写捷报骤传,充满振奋喜悦。

(4)这首诗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给读者很多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试说说从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描写中,提供了让读者怎样的联想和想象的余地?----从“红旗半卷出辕门”可以想象到唐军出征时迅猛声威和紧张气氛。

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可以想象到唐军在战场上勇猛善战的情景和捷报传来时的振奋喜悦情景。

(5)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漠风尘,红旗半卷,前两句描写了唐军乘夜色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威。

B.前军夜战,生擒敌酋,后两句表现了唐军的勇猛善战。

C.诗中正面描写了后续部队,对战果辉煌的前锋部队只从侧面带出。

D.诗中的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空间。

(A不是夜晚,而是白天。

错在对于“日色昏”的理解。

“昏”指昏暗的大漠景色,并非指晚上。

)方法归纳边塞诗的鉴赏,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把握时代特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因而,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2.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边塞诗题材的兴起,是与诗人们的生活范围有所扩展紧密关联的。

从边塞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的眼界开阔了,诗歌的意境拓展了,诗歌的思想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